玉堂花院小枝红,绿窗一片春光晓。玉容惊觉浓睡醒,
玉堂花院小枝红,绿窗一片春光晓。玉容惊觉浓睡醒,
圆蟾挂出妆台表。金盘解下丛鬟碎,三尺巫云绾朝翠。
圆蟾挂出妆台表。金盘解下丛鬟碎,三尺巫云绾朝翠。
皓指高低寸黛愁,水精梳滑参差坠。须臾拢掠蝉鬓生,
皓指高低寸黛愁,水精梳滑参差坠。须臾拢掠蝉鬓生,
玉钗冷透冬冰明。芙蓉拆向新开脸,秋泉慢转眸波横。
玉钗冷透冬冰明。芙蓉拆向新开脸,秋泉慢转眸波横。
鹦鹉偷来话心曲,屏风半倚遥山绿。
鹦鹉偷来话心曲,屏风半倚遥山绿。

měirénshūtóu--zhāng

tánghuāyuànxiǎozhīhóng绿chuāngpiànchūnguāngxiǎoróngjīngjuénóngshuìxǐng

yuánchánguàchūzhuāngtáibiǎojīnpánjiěxiàcónghuánsuìsānchǐyúnwǎncháocuì

hàozhǐgāocùndàichóushuǐjīngshūhuácānchàzhuìlǒnglüèchánbìnshēng

chāilěngtòudōngbīngmíngróngchāixiàngxīnkāiliǎnqiūquánmànzhuǎnmóuhéng

yīngtōuláihuàxīnpíngfēngbànyáoshān绿

张碧

张碧

张碧,字太碧,唐末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屡举进士不第,寄情诗酒,慕李太白之高致,其诗风受李白、李贺、贯休影响较深。擅长古风,多抨击黑暗现实,同情人民疾苦,有《张碧歌诗集》一卷。其子张瀛,亦擅诗,事五代南汉,官至曹郎。旧说张碧为唐德宗贞元中人,孟郊推重其诗,当误。 参陈尚君《张碧生活时代考》(载《文学遗产》1992年第3期),另参《唐才子传校笺》第五册第223页。 ▶ 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
生平四十老柴荆(jīng)¹,此日麻鞋拜故京。
译文:四十年来,甘守贫困度残生,脚穿麻鞋,此日登台望旧京。
注释:¹老柴荆: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贫贱。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
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jiǎn)故到园陵¹
译文:满目破碎,大好河山谁摧毁?一腔悲愤,园陵松柏竟凋零!
注释:¹园陵:指南京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墓。
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
牛羊践履(lǚ)多新草,冠盖¹(yōng)²半旧卿。
译文:牛羊践踏,大片春草变狼籍,车马驰骋,半是旧官显骄横。
注释:¹冠盖:官僚们的官服车盖。²雍容:华贵的样子。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
译文:暮色苍茫,欲哭无泪残阳斜,悲风猎猎,吹起大江呜咽声。

  雨花台是坐落在南京城南的一处名胜,登高远眺,诸景诸色,尽收眼底。南京曾是明代建国之初的都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墓就在南京钟山之上;南明福王朝廷也曾建都于此。诗人登上雨花台,举目四望,不禁感叹万分。开头两句不禁点名了诗人的布衣身份,而且还隐含着一股豪气。魏禧在明亡之后,绝意仕进。清统治者为笼络文士,曾诏举博学鸿词,他拒绝应试,因此年至四十,仍甘心老于茅屋。“麻鞋”乃乡间野老所穿,杜甫曾以“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写抵凤翔见唐肃宗得授拾遗的情景。在山河破碎、江山易主的时刻,魏禧以“此日麻鞋拜故京”表达了更为深沉浓重的情感。

  三、四两句诗人心头的怒火陡然升起,诗人发出了激愤的责问:究竟谁是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表现了诗人对祸国殃民者的仇恨和对历史的反思。“全破碎”的“全”字含义深刻。金瓯破碎,竟然无一可以幸免,而且是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遭到了迅速覆灭的命运。福王朱由崧即位南京之后,阉党余孽马士英等把持了朝政,不积极备战,以图恢复,反而倒行逆施,大兴土木,恣意荒淫,遂使山河全部为清所有。战火遍地,四处疮痍,甚至明朝开国皇帝的陵墓也难逃厄运。这实在是令人难以容忍的奇耻大辱,诗人用“可堪翦伐到园陵”表达了痛心疾首的义愤之情。其中有对断送国家者的鞭挞,也有对异族入侵者的控诉。

  五、六两句诗人内心的怒火转化为憎恶怨恨,从而使全诗的内蕴更加深邃和丰富。“牛羊践履”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是对异族侵略者的微妙讥讽。作为刚从游牧部族进入关内的清人,牛羊的践踏锦绣江山,就如同他们的铁蹄在蹂躏着大江南北。“多新草”三字含义深长,形象地描绘出了被牛羊践踏的田园一片荒芜,只有野草时时更新的景况,黎民百姓的悲惨处境也就可想而知了。与此相对的却是雍容华贵的官府车盖,前呼后拥,招摇过市。更令人触目惊心者还是“半旧卿”三字,那些曾在明朝为官为宦的权贵们,在异族入侵着面前卑躬屈膝,侧姿求媚,腰身又变成了当朝的新贵。他们毫无民族气节,不顾国家生死危亡,只知追求个人安乐,不正是这些民族败类葬送了明代的江山吗?这就与上一联“谁使山河全破碎”紧紧呼应起来。“冠盖雍容”与诗人“柴荆”“麻鞋”的身份相映衬,表露出“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之意,诗人强烈的民族气节也就愈加分明。“多新草”与“半旧卿”,一新一旧,新草遮盖的是旧日山河,旧卿却扮演了新贵的角色。由此不难见出诗人锤字炼句之功。

  最后两句,诗人在雨花台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满腹的悲愤还未倾吐干净,不觉暮色已经降临。作者的真挚情感甚至打动了天地万物,只见凄风悲号,江水痛哭,日夜不息。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达到了“感天地、泣鬼神”的程度。全诗也就在这悲风声中收束。

dēnghuātái

wèi míngdài 

shēngpíngshílǎocháijīng xiébàijīng 
shéishǐ使shānquánsuì kānjiǎndàoyuánlíng 
niúyángjiànduōxīncǎo guāngàiyōngróngbànjiùqīng 
chéngtiān bēifēngjiǎngshēng 
(唐玄宗) 昼梦一小儿绛衣犊鼻,跣一足,盗武惠妃绣香囊及帝玉笛,绕殿奔戏。帝叱问之,鬼曰:“臣乃虚耗也。于空虚中盗人物,耗人家喜事。”帝怒,欲呼武士;忽一大鬼胡髯黑面,破帽蓝袍,插笏执剑,先刳小鬼目,后擘其肢而啖之。帝问何神,奏曰:“臣终南举子锺馗,应试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死。奉旨赐进士,蒙以绿袍殓葬,岁时祭祀。愿与皇除天下虚耗妖孽。” 言讫舞而去。帝觉,病遂瘳。诏神画手吴道子图其象,悬后宰门。《历代神仙统建通鉴》
(唐玄宗) 昼梦一小儿绛(jiàng)¹衣犊(dú)²,跣(xiǎn)³一足,盗武惠妃绣香囊及帝玉笛,绕殿奔戏。帝叱问之,鬼曰:“臣乃虚耗也。于空虚中盗人物,耗人家喜事。”帝怒,欲呼武士;忽一大鬼胡髯(rán)黑面,破帽蓝袍,插笏执剑,先刳(kū)小鬼目,后擘(bò)其肢而啖(dàn)之。帝问何神,奏曰:“臣终南举子锺馗,应试不捷,羞归故里,触殿阶死。奉旨赐进士,蒙以绿袍殓葬,岁时祭祀。愿与皇除天下虚耗妖孽。” 言讫舞而去。帝觉,病遂瘳(chōu)。诏神画手吴道子图其象,悬后宰门。《历代神仙统建通鉴》
译文:唐玄宗在白天小睡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穿着深红上衣、犊鼻裤的小儿,光着一只脚,偷了武惠妃的绣花香囊和玄宗的玉笛,绕着宫殿奔跑嬉戏。玄宗斥问他是谁,小鬼回答说:“我的名字叫“虚耗’,能凭空偷盗别人的财物,耗损别人的喜庆之气。”玄宗听了大怒,打算呼唤士兵。不料,一个黑脸满络腮胡子,戴着破帽,穿着蓝袍,插着笏板,手拿宝剑的大鬼出现了。(捉住小鬼后,) 先剜出小鬼的眼睛,再剖开四肢,然后吃了它。玄宗问他是何方神灵,他回答说:“我是终南山读书应举的人,名叫钟馗。因为参加科举考试落了榜,无颜还乡,在殿前撞石阶而死。皇高降旨赐我为进士,身穿绿色官服入殓,每年都受到祭莫。我愿为皇上铲除天下的妖魔鬼怪!”说完便挥袖离去。玄宗从梦中醒来,竟然病就好了。于是,他下诏命神画手吴道子画了钟馗的像,并挂在玄武门。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一年两度¹(jǐn)²游,前值³东风后值秋。
译文:一年曾经两次到锦城去游玩,头一次利春风第二次是秋天。
注释:¹两度:两次。²锦城:又称锦里、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城,一作“江”。³值:适逢,这里作“在”字解。⁴东风:这里指刮东风的时候,指代春天。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芳草¹有情皆碍(ài)²,好云无处不遮楼。
译文:芳草有情碍马蹄不让我们走,彩后片片把楼阁层层来遮掩。
注释:¹芳草:香草。²碍马:碍住马蹄。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山牵别恨¹和肠断,水带离声²入梦流。
译文:愈来愈远的山景牵动了离别之愁,山景断(从视线中消失) 时肠也断了,绿水把离愁梦中送到我心田。
注释:¹别恨:离别之愁。²离声:别离的声音。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今日因君试回首¹,淡烟²乔木³(gé)绵州
译文:今天为你向锦官城回首眺望,只见绵州的乔木和淡淡后烟。
注释:¹因君试回首:一作“不堪回首望”。君,指作者遇见的故人。²淡烟:淡淡的烟雾。淡,一作“古”。³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盛的木本植物。乔,一作“高”。⁴绵州:州名,隋始置,治所在巴西县(今绵阳东),其辖地相当于今天四川省罗江上游以东,潼河以西江油、绵阳间的涪江流域。

  这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诗,追忆昔游,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是这首七律的双重主题。

  首联以赋体叙事,字里行间流露喜悦之情。锦江是名胜之地,能去游一次,已是很高兴、很幸福的了,何况是“一年两度”,又是在极适于游览的季节。两个“值”字,蕴含际此春秋佳日之意。这两句所携带的感情,直灌全篇。

  颔联具体写锦江游踪,极写所见之美,写景之笔濡染着浓烈的感情色彩。“芳草有情皆碍马,好后无处不遮楼”,深得锦江美景的神韵,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这两句分别承“前值东风”与“后值秋”而来,写出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上句写春景,下句写秋景。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却偏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后。春游锦城时,锦江畔春草芊眠,诗人为之流连忘返,诗中却说连绵不尽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样,对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着马蹄,不让离去。秋游锦城时,秋后舒卷,后与楼相映衬而景色更美,故称“好后”。诗人为之目摇神移,而诗人却说,是那美丽的后彩也很富有感情,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碍马”、“遮楼”,不说有人,而自见人在。用笔简练含蓄,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碍”字、“遮”字用笔迂回,有从对面将人写出之妙,而且很带了几分俏皮的味道。就像把“可爱”说成“可憎”或“讨厌”一样,这里用了“碍”与“遮”描述使人神往不已的开心事,正话反说,显得别有滋味。这两句诗,诗人以情取景,以景写情,物我交融,意态潇洒娴雅,达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

  颈联写告别锦江山水的离愁别恨,极言别去之难。在离人眼里,锦江的山好像因自己之离去,而牵绕着别恨,锦江之水也似乎带着离情,发出咽泣之声。美丽多情的锦城,的确使人魂牵梦绕,肝肠寸断。中间二联分别通过写锦江的地上芳草、空中好后、山脉、河流的可爱和多情,以表达对蔡氏兄弟的友情,寄托对他们的思念。作者只说锦城的草、后、山、水的美好多情,而不直说蔡氏兄弟的多情,含蓄而有韵味。

  末联又因寄书蔡氏兄弟之便,再抒发对锦江的留恋之情。诗人把中间二联“芳草”、“好后”、“断山”、“流水”的缠绵情意,都归落到对友人的思念上去,说:“今天因为思念你们,回头远望锦城,只见远树朦胧,后遮雾绕。”用乔木高耸、淡烟迷茫的画面寄写自己的情思,结束全篇,情韵悠长,余味无穷。

  这首诗感情真挚,形象新颖,结构严整工巧,堪称是一件精雕细琢、玲珑剔透的艺术精品。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57-159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81-1282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lǔ)¹向西笑²,君门若梦中。
译文:虽然寓居东鲁,我的心仍然留在京城,连梦中都是当日在君主身边的情景。
注释:¹鲁客:客于鲁者,李白自指。²向西笑:即西向笑,对京都长安的向往之意。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
霜凋(diāo)逐臣¹发,日忆²明光宫³
译文:自从放还回来我的头发已白如霜染,这是因为日日都在思念宫廷。
注释:¹逐臣:被贬谪的夫意的臣子。这里李白指自已。²忆:忆念,怀念。³明光官:汉宫名,在长安,汉武帝所建,一在北宫,与长乐宫相连;一在甘泉官。诗中借指唐代官殿。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
复羡(xiàn)¹二龙²去,才华冠世雄。
译文:令人羡慕的是你们二位前去应举,真如同二条出渊的胶龙,何况你俩又有冠盖当世的才情。
注释:¹羡:羡慕。²二龙:比喻赴举之二从弟。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
平衢(qú)¹骋高足²,逸翰(hàn)³凌长风。
译文:试场上你们将如奔驰在平坦大道上的骏马,又将像展翅迎风的鲲鹏。
注释:¹平衢:平坦的道路。²高足:指高等快马,古代驿站设三等马,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别。³逸翰:展翅。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
舞袖拂秋月,歌筵(yán)闻早鸿¹
译文:酒后禁不住展袖在秋月下起舞,歌舞尽兴处又从天边传来阵阵的雁鸣。
注释:¹早鸿;初来的大雁。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送君日千里,良会¹何由同。
译文:今日欢送你们到千里之外去赴试,不知何日能在这样的盛会中相逢?
注释:¹良会:美好的聚会。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借对西向笑的铺叙,描绘一幅客居东鲁心系长安、若梦中见君门的景致图,暗寓李白轻笑奉诏入京的短暂生旅似做梦一般,表达出李白对京都长安的向往之意。

  “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写被贬谪之臣的头发像凋残的秋霜一样,白如霜染,皆因思念明光宫所致,隐隐流露了对京都的深切怀念和为国效力的迫切愿望,表达出李白仕途不通、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侧面赞美二从弟之才华壮志,如人中龙。语本《世说新语·赏誉》:“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日:‘平舆之渊,有二龙焉。’”李白以欣羡的心情赞颂了二从弟的盖世才华和少年得意。

  “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紧扣上文,借抒恋阙之情,并颂二从弟之前程。

  “舞袖拂秋月,歌筵闻早鸿”通过对月起舞、宴饮唱歌的饯别场面的描写,抒写出兄弟之间的深厚情意。

  “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最后诗送二从弟入京赴举,并对从弟的珍重祝愿、良会相期。

  此诗通过为送从弟至西京长安应举的铺叙描写,表现出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玩世不恭的不平心理。

参考资料:
1、 林东海注.李白诗选注: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05:109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
往年曾向嘉陵¹宿,驿楼²东畔(pàn)栏干曲。
译文:回想当年曾经在嘉陵江边住宿,站在那驿楼东畔的栏杆角落。
注释:金沙江:长江上游,由四川西部流入云南北部,再东北流至四川宜宾与岷江汇合。¹嘉陵:江名,源出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流入四川境后,陆续与白水江、渠江、涪江会合,东南流至巴县入长江。杨慎故乡新都,邻近嘉陵江中段,北上南行,水程都取道于此。²驿楼:驿站的楼房。《大明一统志》:“嘉陵驿,在广元县西二里。”按:地在新都之北,杨慎北上入陕西赴京应试经此。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
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干照幽独¹
译文:江水声整夜搅扰着离愁别绪,明月在天空中照着静寂孤独的我。
注释:¹幽独:静寂孤独。
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
岂意漂零瘴(zhàng)¹头,嘉陵回首转悠悠²
译文:哪里料到现在飘零到瘴海头,回忆起嘉陵夜宿时江水悠悠。
注释:¹瘴海:中国西南山区如云南、广西等地多瘴雾,是山林间湿热蒸发致人疾病之气。云南滇池亦名滇海,故杨慎称为瘴海。白居易《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多在炎方瘴海中。”²悠悠:安闲静止貌。
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
江声月色那(nǎ)¹说,断肠金沙万里楼。
译文:这万里外的金沙江让人肠断,纵然同是江声月色哪堪诉说。
注释:¹那堪:哪能忍受,怎能经受。那,同“哪”。

  此诗描写诗人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前四句是写昔年北上,夜宿嘉陵驿楼时情景;后四句是写当前贬谪云南的情景。全诗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巧妙地将相同地点不同时空的心境通过月、江两个意象表达出来,人景合一,独树一帜。

  此诗前四句是写昔年北上,夜宿嘉陵驿楼时情景,终宵不断的嘉陵江水声,恼乱离人的心绪,“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只是照着孤独作客的人。这是一般的离别之愁。杨慎北上,必然是赴北京应会试,他的父亲,是大学士杨廷和,那时没有什么身世不幸之感,可以说春风得意,踌躇满志,唯一不爽的,就是有点想家,有离愁。

  后四句是写当前贬谪云南的情景,这跟当年北上就大不相同了,是危难遭遇。这里,诗笔用“岂意”一转,退出瘴海飘零的悲剧,“岂意”表明这种遭遇完全出于自己的意料之外。杨慎以议大礼泣谏,何罪之有,而竟遭杖谪,谪地又这样的遥远,加以瘴气害人,这不能不引起诗人的愤激,因而回忆起嘉陵江驿夜宿时的离愁,便觉得毫不足道,反显得悠闲自在了。

  同样是江声,有嘉陵江、金沙江的不同;同样是楼宿,有近乡的嘉陵驿楼、万里之外的金沙楼的不同,江声月色自然因人的心境不同而不同,所以不堪说而肠断了。肠断比之离愁,其分量当然大不相同。一结心情则沉重如千斤之石,而诗句则昂头天外,不落恒蹊。惟其有真情,所以有真诗。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明清诗精选.南京:凤凰出版社,2018:25-26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