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孤山处士居,高风落落有谁如。南湖放鹤能迎客,景行先贤或未疏。
松竹孤山处士居,高风落落有谁如。南湖放鹤能迎客,景行先贤或未疏。
张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499篇诗文

猜您喜欢
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辇回天步。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
(fán)¹烟断星河²曙。宝辇(niǎn)³回天步。端门羽卫簇(cù)雕阑(lán),六乐舜步先举。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pèi)¹⁰均寰(huán)¹¹
译文:祭天的烟气直冲银河,渐渐地,朝日欲现,破晓之时临近。天子的车驾准备起驾回宫。端门处,仪仗队整装列队,簇拥在雕花的栏杆旁,开始奏响舜帝创制的韶乐乐曲。皇帝发布了招揽贤才的诏书,大赦天下,恩泽遍布天下。
注释:¹燔柴:将牺牲玉帛放在柴上点燃祭天。²星河:银河。³宝辇:天子的车驾。⁴回天步:起驾回宫。⁵六乐:六大古乐。《云门大卷》《大咸》《大步》《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⁶舜步:《大步》据说为舜所作。⁷举:演奏。⁸鹤书:古代用于招揽贤才的诏书。⁹鸡竿:皇帝下赦令时用的顶上有金鸡的竿子。¹⁰恩霈:恩泽遍布。¹¹寰寓:天下。
赤霜袍烂飘香雾。喜色成春煦。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
赤霜袍¹烂飘香雾。喜色成春煦(xù)。九仪三事²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椿(chūn)³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
译文:在喜气洋洋、春光和煦的日子里,皇帝身披绛纱袍,庄严地进行着祭天仪式,芳香的烟气在周围缭绕弥漫。大臣们仰望天子的容颜,只见眉宇间即刻显出八种色彩。我主万寿无疆,举国欢庆,能一直做这天地共主。
注释:¹赤霜袍:皇帝祭天时穿的绛纱袍。²九仪三事:指群臣。³椿龄:长寿。⁴萝图:本指罗列图书。引申为疆域。

jiēxíngshèng寿shòu··èrzhī··shuāngdiào--liǔyǒng

fáncháiyānduànxīngshǔbǎoniǎnhuítiānduānménwèidiāolánliùshùnsháoxiānshūfēixià竿gāngāosǒngēnpèijūnhuánchìshuāngpáolànpiāoxiāngchéngchūnjiǔsānshìyǎngtiānyáncǎixuánshēngméi椿chūnlíngjǐnluóyǒuqìngchángzuògānkūnzhǔ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柳如眉,云似发,鲛(jiāo)(xiāo)雾縠(hú)¹笼香雪²。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yīng)残月。
注释:¹鲛绡雾縠:珍贵的纱绸。鲛绡:指鲛人所织之丝绸。《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余金。以为服,入水不濡。”鲛人是传说中的美人鱼。张华《博物志》:“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而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左思《吴都赋》:“泉室潜织而卷绡。”雾縠:半透明的绉纱。²笼香雪:笼罩着洁白的肌肤。香雪:形容肌肤细腻白净、有香气。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这首词写少妇闺情。上片写天晓时少妇的容貌。“柳如眉”三句连用三个比喻极言少妇之美;“梦魂惊”三句点明时刻,写少妇梦被惊醒所见所闻——“窗外晓莺残月”。下片“几多情”三句追叙“落花飞絮清明节”时与少年郎分别时依恋的情状。“落花飞絮”一句,情景交融,荡气回肠。后三句写少妇之怨。

zi··liǔméi--wèichéngbān

liǔméiyúnshìjiāoxiāolóngxiāngxuěmènghúnjīngzhōnglòuxiēchuāngwàixiǎoyīngcányuè

duōqíngchùshuōluòhuāfēiqīngmíngjiéshǎoniánlángróngbiéyīnshūduànjué

苍莽寒空远色愁,呜呜戍角上高楼。
苍莽寒空¹远色愁,呜呜戍(shù)²上高楼。
译文:远望苍莽迷蒙的寒空秋色令人发愁,独上高楼即听到驻军呜呜的号角声。
注释:回中:回中道。汉武帝巡幸郡国,为行路方便,辟回中道,为丝绸之路中的一段。¹苍莽寒空:一作“莽莽云空”。苍莽,广阔无边的样子。²戍角:边防驻军的号角声。
吴姬怨思吹双管,燕客悲歌别五侯。
吴姬¹(yuàn)²吹双管³,燕上悲歌五侯
译文:吴地歌姬为寄托怨思而吹响了双管,荆轲临行前辞别燕太子丹大声悲歌。
注释:¹吴姬:泛指吴地歌姬。²怨思:怨恨悲伤。³双管:古乐器。⁴燕上悲歌:用荆轲在易水与燕太子丹、高渐离辞别时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事。⁵别:一作“动”,一作“上”。⁶五侯:泛指权贵豪门。
千里关山边草暮,一星烽火朔云秋。
千里关山¹边草暮,一星²烽火³(shuò)秋。
译文:千里边塞山河辽阔暮色苍茫,山顶燃起如明星似的烽火更显得秋之萧索。
注释:¹关山:关隘山岭。²一星:指山顶燃起的烽火如明星般耀眼。³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⁴朔云:北方的云气。朔,泛指北方。
夜来霜重西风起,陇水无声冻不流。
夜来¹霜重西风²起,陇(lǒng)³无声冻不流。
译文:入夜之后寒霜浓重西风吹起,陇水悄无声息地凝冻成了冰导致难以畅流。
注释:¹夜来:入夜。²西风:西面吹来的风。此指秋风。³陇水:河流名。源出陇山,因名。在今陕西省陇县至甘肃省平凉一带。⁴冻:一作“噎”。

  此诗写征戍之苦。三四句置于全篇中,似是写“燕客”回忆身在江南与亲友相别的悲情场面,当提出来单看。除此二句之外,其余六句均极力渲染边塞景物,没有丝毫主观情绪掺入其中,纯是以景煽情。作者只是客观的把边塞景物呈现出来,至于苦不苦、如何苦等问题,则完全留给读者自己遐想体味。作者无意把读者的思维拘束在文字的范围之内,因此形成一种意蕴绵长的效果。看似不言情只绘景,而情却蕴在景中,这是温庭筠一贯的手法。

  全诗描绘了一幅日暮边关阔大苍茫的景象,从中寄寓着诗人客游边地的愁怀。这种边愁是如此的沉重,不能出世为官,亦不能在边塞建功立业。在诗人眼前,是国势衰微军队战斗力下降的悲凉压抑的边塞情景,边塞早已失去了昔日盛唐的荣光,而自己满腹才学却不能受重用而辗转流离,因此触景伤情。“重霜”“西风”“陇水冻不流”,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凄苦与悲凉。

  全诗语言清新爽利,对回中道一带边塞景色的描写,颇能显现西北边境的苍莽辽阔与悲壮苍凉的情致。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对温庭筠诗颇多贬抑,但对这首诗却颇为赞赏。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注评.温庭筠诗词选.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109-110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残阳西入崦(yān)¹,茅屋访孤僧。
译文:夕阳落入崦嵫山中,我去探访一位独自住在茅屋中的僧人。
注释:北青萝:山名,在王屋山中。¹崦:即“崦嵫(zī)”, 山名,在甘肃。古时常用来指太阳落山的地方。《山海经》载:鸟鼠同穴山西南有山名崦嵫,日所入处。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译文:树林落叶纷纷,不知僧人住在何处?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不知走了几重。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独叶初夜¹(qìng)²,闲倚一枝藤(téng)
译文: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叶磬诵经,诵经完毕后闲适的靠着一枝青藤与我交谈。
注释:¹初夜:黄昏。²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叶响集合寺众。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世界微尘里,吾宁¹爱与憎。
译文:大千世界俱是微尘,我还谈什么爱和恨呢?
注释:¹宁:为什么。

  这首诗首联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颔联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颈联写诗人黄昏时才寻到僧人,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尾联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诗所表达的是一种不畏辛劳艰险、一心追寻禅理、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的愿望,既赞美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又表现出诗人对禅理的领悟,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从容之心面对仕途荣辱。此诗语言凝炼,富于蕴藏,层次清晰。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写诗人寻访僧人之事。时当红日西沉山谷,诗人进入山中,去拜访一位住在茅屋中的僧人。“茅屋”,写出僧人居处的简朴,“孤僧”,写出僧人的不厌孤独。而诗人此时正逢生活清苦、亲朋离散的艰难岁月,他寻访这样一位清苦而孤居的僧人,显然是要从对方身上获得启示,以解除自身的苦恼。清苦人寻清苦地,孤独客访孤独僧,俗与佛已有了精神交流的契机。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写诗人寻访所经之路程、所见之景物。“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时当深秋,满山的林木飘下纷纷的黄叶,诗人要找的那位孤僧,却不知住在哪里。“人何在”,使人联想到诗人于山林间四处张望的神态,显现出山间林木的密集和僧人的幽藏,愈发表现出这位孤僧远避红尘的意趣,这正是诗人探访的目的。对句更将僧人的幽藏作进一步的渲染:诗人沿着寒云缭绕的山路,盘曲而上,已不知把那盘山之路走了几重。山路入云,已见其高,何况入的是“寒云”。“寒云路几层”不仅写出僧人的高居尘上,也写出诗人不畏辛劳和艰险、—心追寻禅理的热切之举。此联二句写景而兼记行踪,景中暗含着僧人和诗人的影子,言筒意丰,蕴藏极富,堪称方家妙笔。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僧人的简静生活:“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初夜”二字与首句“残阳”相关照,写出到达茅屋的时间。夜幕降临,僧人在茅屋中独自敲磬诵经。“独”字与次句的“孤”字相呼应,因为是“孤僧”,所以独自敲磬。虽只身独处,而未怠佛事,可见其对佛的虔诚。诗人此时站在茅屋外边,耳听清脆的磬声,眼望寂静的星辰,深感佛界的静谧与安详,此中再无红尘之困扰。待到僧人佛事已毕,诗人走进茅屋,与之交谈,对交谈的情状仅用“闲倚一枝藤”五个字概括,却内蕴丰富。“藤”是藤条做的手杖,极为简朴,僧人所“倚”,仅此而已,生活之清苦可以想见;难得的是僧人那份“闲”态,居清贫而安闲自如,从容不迫。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写诗人获得了思想的启迪。“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佛教认为大千世界全在微尘之中,人也不过就是微尘而已。诗人领悟了这个道理,表示今后不再纠缠爱憎,众心净虑,以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

  综观此诗,语言凝炼,富于蕴藏,层次清晰。诗人先写出访,次写途中,再写遇僧,最后以思想收获作结。诗人先将笔墨集中在探访之上,描写僧人居住状态的孤独。用“独敲”一联勾勒,“独”字和“一”字均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孤”字。用“闲”字写出佛家对红尘物欲的否定,突显出诗人希望从佛教思想中得到解脱,将爱憎抛却,求得内心的宁静。最后写诗人访僧忽悟禅理之意,更衬出孤僧高洁的心灵。此诗所表达的就是一种不畏辛劳艰险、—心追寻禅理、淡泊之怀面对仕途荣辱的愿望,既赞美了僧人清幽简静的生活,又表现出诗人对惮理的领悟,淡泊之怀面对现实、从容之心面对仕途荣辱。

参考资料:
1、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04月第1版:327-329
2、 方笑一评注.唐诗三百首品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04:207

běiqīngluó

shāngyǐn tángdài 

cányáng西yān máofǎng访sēng 
luòrénzài hányúncéng 
qiāochūqìng xiánzhīténg 
shìjièwēichén nìngàizēng 
渴饮颍水流,饿喘吴门月。
渴饮颍(yǐng)¹流,饿喘吴门月。
译文:渴了就喝污浊的颍水,饿了就对着月亮喘粗气。
注释:¹颍水:淮河第一大支流,发源于中岳嵩山。饿喘吴门月:句中引用了“吴牛喘月”的典故。吴牛指江淮一带的水牛,吴地天气多炎暑,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故卧地望月而喘。比喻因疑心害怕,而失去了判断的能力,也形容天气酷热。在这里以“饿”代“热”,形容极度饥饿。
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竭。
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竭(jié)¹
译文:如果黄金也可以像粮食一样种植,那我耕地的动力就不会衰竭。
注释:¹竭:尽,完。

dàiniúyán--liúchā

yǐnyǐngshuǐliú饿èchuǎnményuèhuángjīnzhǒngzhōngjié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