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里送春春莫误。愁共春来,春去愁须去。难道春归无着处。
愁里送春春莫误。愁共春来,春去愁须去。难道春归无着处。
愁边便是春归路。
愁边便是春归路。
愁到而今春亦苦。交付愁魔,不管春无主。料得抛愁春不许。
愁到而今春亦苦。交付愁魔,不管春无主。料得抛愁春不许。
明年依旧和他住。
明年依旧和他住。
丁澎

丁澎

(约1622—1686)清浙江仁和人,字飞涛,号药园。回族。顺治十二年进士,官主事。充河南乡试副考官,荐升郎中。科场案起,以违例被劾,谪塞上五年。工诗。早年与毛先舒、柴绍炳等人称“西泠十子”,后又与宋琬、施闰章等人号“燕台七子”。有《信美堂诗选》、《扶荔堂集》。 ▶ 17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山郭江村雨后凉,西风吹冷豆花香。
山郭¹江村雨后凉,西风吹冷豆花香。
译文:大雨过后,山脚下的村庄更加阴凉。冷冷的西风吹过,带来一阵阵豆子的花香。
注释:¹山郭:山村。
疏篱草径行人少,蟋蟀吟时正夕阳。
疏篱¹草径行人少,蟋蟀吟时正夕阳。
译文:稀疏的篱笆外有条长满草的小路,很少有人路过。伴着夕阳的余晖,一只蟋蟀在啾啾啾地鸣叫。
注释:¹疏篱:稀疏的篱笆。

shuài

wéi qīngdài 

shānguōjiāngcūnhòuliáng 西fēngchuīlěngdòuhuāxiāng 
shūcǎojìngxíngrénshǎo shuàiyínshízhèngyáng 

麴尘裙与草争绿,象鼻筩胜琼作杯。
(qū)尘裙¹与草争绿,象鼻筩(tǒng)²胜琼(qióng)³作杯。
译文:姑娘的黄绿色裙子与春草争绿,粗直如象鼻的竹酒筒胜过美玉杯。
可惜小舟横两桨,无人催送莫愁来。
可惜小舟横两桨,无人催送莫愁来。
译文:可惜小船白白地横着两只桨,没有人急催着把莫愁姑娘送回。

  谢薖被南宋吕本中列入江西诗派,刘克庄称赞他作诗好苦思。此诗在语言上很有江西诗派的瘦硬特色。七言绝句的句法,一般是前四后三,读来富有音乐美,江西派诗人却上承韩愈诗派,力求生新。此诗首句“麴尘裙与草争绿”,句式是前三后四。次句“象鼻筩胜琼作杯”,句式是三、一、三。语言上还极力避熟求生,所以首句不用“浅黄裙”而用“麴尘裙”、次句不用“竹筒杯”而用“象鼻筩”。尤其是末二句十四字中,把《莫愁乐》末二句化入,但又是反用其意:处处都表现出江西诗派的作风。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记游小诗。诗人生活过得十分清苦,却自得其乐,在良辰美景的享受中,又忽发浪漫的遐想,希望有“艇子”送来“莫愁女”,听一曲清音。全诗在语言上很有江西诗派的瘦硬特色,遣词设譬尚不落俗套,代表了作者诗作清新自然的一面。

  “麴尘裙与草争绿”,夏日游湖,湖畔绿草丰茂,草上游人往来,特别是仕女的浅黄裙,在绿草的映衬下格外绚丽夺目,如同在与绿草争艳。“象鼻筩胜琼作杯”意指畅怀痛饮,用粗如象鼻的竹筒饮酒,胜过用赤玉精雕细刻成的酒杯,美景在目,美酒在手,诗人逸兴顿发。由游湖见到小舟双桨,联想到莫愁这位美女。

  “可惜小舟横两桨,无人催送莫愁来。”莫愁有两个,一个是石城女子,善唱歌谣,所以在六朝乐府中留下了一首《莫愁乐》:“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双桨,催送莫愁来。”另一是洛阳女子。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后人往往合二为一,作为美女代称。但在此诗中,还是偏重前者。诗人好用大杯狂饮而不爱华贵玉杯、怀想民间女子莫愁而不怀想娇艳的大家闺秀,游兴之高,怀想之异,活现出一个洒脱不俗的诗人形象。在宋诗中,这类性灵自然流露、不加掩饰的作品,并不多见。

  这首记游小诗具有民歌风格,虽无深意,而遣词设譬尚不落俗套,代表了作者诗作清新自然的一面。全诗新鲜还略带拗口,后二句凭空想来,似与前两句意思不接,却又警拔稳妥。清人王士稹赞其近体诗多佳句,称“非苏、黄门庭中人不能道”(《谢幼檠文集又跋》),是为确论。

参考资料:
1、 陈衍.宋诗精华录:巴蜀书社,1992年:417
2、 乐云主编.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1036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乱山环合¹水侵门,身在淮(huái)南尽处村²
译文:乱山环绕我的住所,江水侵袭我的屋门,长久以来我居住在淮南尽头荒远的小村。
注释:¹环合:环绕。²尽处村:尽头荒远的村子。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五亩渐成终老计¹,九重²新扫旧巢(cháo)痕。
译文:置下五亩薄田终老此地的计划逐渐形成,朝廷新政扫除我昔日窠巢不留一点旧痕。
注释:¹终老计:终老的计划。²九重:指朝廷。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岂惟见惯沙鸥(ōu)熟,已觉来多钓石¹温。
译文:沙鸥岂止见惯我的身影,它早和我相熟,经常来到江边垂钓,坐的石台也是半温。
注释:¹钓石:垂钓时坐着的石头。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长与东风¹约今日,暗香²先返玉梅魂。
译文:很久以前我就与东风作好了今天的约定,当美丽的梅花再度开放,我将重返朝廷。
注释:¹东风:暗指君王。²暗香:指梅花。

  这首诗首句写黄州的环境,次句写黄州的地理位置,是个人抒情。三、四句写决定终老黄州,三句言终老的物质准备,四句言朝廷官制上的更革,为自己的终老创造了政治条件。五、六句承“终老计”,谓对终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末二句继续表达上二句没有表达完的意思:作者希望每年的正月二十日,梅花再度开放。这里说的梅花再开,也隐隐约约地包含了希望朝廷起用的意思。全诗以温雅含蓄的笔调写政治失意之悲,愈觉感情沉厚。

  苏轼初到黄州,住定惠院,后迁临皋亭,后又筑雪堂,家住临皋。首联的“淮南尽处村”,即指他在黄州的住处。“乱山环合”、“水侵门”、“淮南尽处”, 写出了苏轼住处的环境特点:乱山环抱,江水侵门,荒远偏僻。

  苏轼在临皋亭筑南堂住家,又写下了《南堂》五首,其中《南堂》之四:“山家为割千 房蜜,稚子新哇五亩蔬。”颔联中的“五亩“可能指临皋的“五亩蔬”。说自己在南堂住家, 有田里的五亩蔬,可以逐渐为终老作打算了。为什么想在黄州终老呢?因为朝廷已经不用他 了。“九重新扫旧巢痕”,暗指当时王安石革新官制,苏轼曾任职过的史馆被撤除。陆游在《施 司谏注东坡诗序》中解释这一句说:“昔祖宗以三馆(按:弘文、集贤、史馆三馆,负责藏 书、校书、修史等事)养士,储将相才。及元丰官制行(按:王安石改革官制),罢三馆。 而东坡盖尝直史馆,然自谪为散官,削去史馆之职久矣,至是史馆亦废,故云‘新扫旧巢痕”’。

  三联承“终老计”说,“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苏轼说要终老黄州,不只是跟江边的沙鸥混熟了,还觉得来的次数多了,他钓鱼所坐之石也觉变暖了。这首诗说与鸥鸟已熟,钓石已温,含有甘心退隐,忘掉其他想法的意思。

  他虽说要终老黄州,但还忘不了朝廷,所以又说:“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长久与东风约定,到了正月里,梅花的香魂先返回去,梅花再一度开放。即他希望自己能再回朝廷,宋神宗能再用他。唐末诗人韩偓有《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一诗,韩偓认为虽被排挤到湖南,但想着唐昭宗了解他,还能再起。梅花的花朵通体像玉,湖南梅花一冬两次开,第二次开好比魂的返回,意即希望他能再回朝廷。苏轼诗的末句即化用韩偓诗意,浑然无迹。王文诰注:“公《历陈仕迹状》云:‘先帝复对左右,哀怜奖激,意欲复用,而左右固争,以为不可。臣虽在远,亦具闻之。’此段语意适当其时,正此句之本意所谓‘暗香先返’者也。”神宗有起用他的意思,故称“与东风约今日”。诗题“复出东门”有寻春的意思,即希望梅花再开,他能再起用。

  这首诗情意温厚,用思雅正。陈衍《宋诗精华录》认为这首诗有《诗经·国风·邶风·旄丘》之意,《旄丘》有云:“叔兮伯兮,何多日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小序》说;“狄人迫逐黎侯,黎侯寓于卫。卫侯不能修方伯连率之职,黎之臣子以贵于卫也。”责怪卫侯为何这么久不来救黎侯。可是苏轼的诗只说自己习惯于这种隐居生活,没有一点责怪的意味,显得更其温柔敦厚。又说“渐成终老计”,如同这是他自己的打算,不说被朝臣排挤陷害,只说“九重新扫旧巢痕”,朝廷有新的作为,也很含蓄。他希望能够归朝奉职,这种希望在诗题里只说“复出东门”,含有寻春的意思,这个春天,即“暗香先返玉梅魂”,指梅花在正月里落后再开,比喻他在罢斥后能再回朝。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12-413

liùniánzhèngyuèèrshíchūdōngménréngyòngqiányùn--shì

luànshānhuánshuǐqīnménshēnzàihuáinánjǐnchùcūn

jiànchéngzhōnglǎojiǔzhòngxīnsǎojiùcháohén

wéijiànguànshāōushújuéláiduōdiàoshíwēn

zhǎngdōngfēngyuējīnànxiāngxiānfǎnméihún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风细波纹皱。何处携琴何处酒。惆怅久。乱鸦啼断烟中柳。
译文:山谷中的溪水水位下降,山林透着寒意,山石嶙峋,湘江微风习习,吹皱了水面。要到哪里去弹琴哪里去饮酒呢。满心惆怅,久久难以释怀。乌鸦纹鸣声消失在烟雾笼罩的柳林中。
茅屋萧萧连瓮牖。半檐寒旭闲清昼。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青山笑我云回首。
茅屋萧萧连瓮(wèng)(yǒu)¹。半檐寒旭闲清昼²。归路梅花香满袖。诗未就³。青山笑我云回首。
译文:破窗烂门的茅草屋在风中瑟瑟发声,屋檐积着雪,白天家中无人。回来的路上满是盛开的梅花,将香气装满了衣袖。诗没能写完,青山笑我,就连天上的云也回头看我。
注释:¹瓮牖:以破瓮为窗,指贫寒之家。²清昼:白天。³就:完成。
小园东,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
小园东,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¹、忙忙走²
注释:¹成阵价:成群成片地。²忙忙走:飞来飞去。
花心偏向蜂儿有。莺共燕、吃他拖逗。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胡蝶儿、你且退后。
花心偏向蜂儿有。莺共燕、吃¹他拖逗²。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胡蝶儿、你且退后。
注释:¹吃:被。²拖逗:宋元时口语,惹引、勾引。

  这首词写春景。上阕第一句“小园东”起笔就直接点出地点,紧接着“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两句写树木花卉,展示一片浓郁春意。“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开,忙忙走”这三句借蜂、蝶、燕、莺,渲染出了春景之绚丽。

  这首词的下阕起首一句“花心偏向蜂儿有”具体描写了蝶戏花。“花心”两句赋生物以人的情态,生动有趣,“拖逗”两句,活画出莺、燕为花吸引却又无可奈何的神态。“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这两句写蜜蜂采蜜,“藏身”二字,活灵活现。最后两句以蜜蜂口吻写,更有妙趣。

  上阕从蜂蝶莺燕绕花飞舞落笔,热闹生动、充满情趣;用口语、俗语入词,在以雅为主的词坛上别具一格,表现出另一种美学趣味。

hóngchuāngjiǒng··xiǎoyuándōng--liǔyǒng

xiǎoyuándōnghuāgòngliǔhóngyòukāileyǐnjiāngfēngdiéyànyīngchéngzhènjiàmángmángzǒu

huāxīnpiānxiàngfēngéryǒuyīnggòngyànchītuōdòufēngérquèhuācángshēndiéérqiě退tuìhò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