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光在京国,说法惊天人。曾屈多口鉴,得非点胸真。
蜀光在京国,说法惊天人。曾屈多口鉴,得非点胸真。
深林铩远翮,巨壑藏修鳞。萧然幽遽庵,伎俩付老轮。
深林铩远翮,巨壑藏修鳞。萧然幽遽庵,伎俩付老轮。
诸君五字偈,亦各呈尖新。世界梦幻尔,岂特为微尘。
诸君五字偈,亦各呈尖新。世界梦幻尔,岂特为微尘。
更营露电躯,庇此泡影身。尚喜圆通师,教我吞仪邻。
更营露电躯,庇此泡影身。尚喜圆通师,教我吞仪邻。
韩驹

韩驹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3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
洞房¹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²
译文:昨夜春风吹进了深邃的寝室,让人惊觉已经是春天了,于是想起远在湘江之滨的伊人。
注释:¹洞房:深邃之房。而不似习见的“洞房花烛夜”中与新婚有关。司马相如《上林赋》:“岩宎洞房”。集解郭璞曰:“岩穴底为室潜通台上者。”洞房,一作“洞庭”。²故人尚隔湘江水:此句“故人尚隔”一作“遥忆美人”。《文苑英华》及《全唐诗》均作“故人尚隔”,据此则当指朋友,高文、王刘纯先生《高适岑参选集》注曰:“故人,老朋友。 ”但《河岳英灵集》等多种古本作“遥忆美人”。
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zhěn)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¹数千里。
译文:不知不觉地沉沉入梦,在梦中只用了片刻工夫,就已经走完数千里的路程到达江南了。
注释:¹江南:即作者所思念之人所在的湘江之滨。

  岑参集中,凡怀念朋友的诗篇,每每在题目中明言其人,如《宿华阴东郭客舍忆阎防》 《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等皆是。其实这也是古人写诗的通例,不独岑参如此。而此诗却题作《春梦》 ,很是暧昧。根据诗题,根据诗中“洞房”“春风”“枕上”“春梦”等措辞以及全篇的风格来玩味,它的抒情主人公又似应为女性,是一首传统的闺思诗。

  此诗写法独特。洞房忽起春风,极反常。然梦中春风,则合理。梦中千里寻人,可见思念之深切。所谓夜有所梦常因日有所思。因为是梦,所以能片时行尽千里。此所谓“反常合道”之巧思。

  诗的前两句写梦前之思。在深邃的洞房中,昨夜吹进了春风,可见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春回大地,风入洞房,该是春色已满人间了吧,可是深居内室的人,感到有些意外,仿佛春天是一下子出现了似的。季节的更换容易引起感情的波动,尤其当寒冷萧索的冬天转到晴和美丽的春天的时候。面对这美好的季节,想到在湘江之滨的美人,相距既远,相会自难,所以更加思念了。

  诗的后两句写思后之梦。由于白天的怀想,所以夜眠洞房,因忆成梦。在枕上虽只片刻功夫,而在梦中却已走完去到江南的数千里路程了。用“片时”,正是为了和“数千里”互相对衬。这两句既写出了梦中的迷离惝恍,也暗示出平日的密意深情。换句话说,是用时间的速度和空间的广度,来显示感情的强度和深度。宋晏几道《蝶恋花》云:“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即从此诗化出。在醒时多年无法做到的事,在梦中片时就实现了,虽嫌迷离,终觉美好。很多人都有这种生活经验,诗人在这里对这种经验给予了动人的再现。

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当奈何!
南山有乌¹,北山张罗。乌自高飞,罗²当奈何!
译文:南山有那乌鹊在飞,猎人却在北山张开罗网。乌鹊自己高高飞走,罗网空空又能怎样。
注释:¹乌:即乌鸽,鸟名,指喜鹊。²罗:捕鸟的网。
乌鹊双飞,不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乌鹊双飞,不乐凤凰(huáng)¹,妾是庶(shù)人,不乐宋王²
译文:乌鹊双双在空中飞翔,谁也不愿去与凤凰栖息共享。小女子我本是平民百姓,也不乐意侍奉您宋王。
注释:¹凤凰:传说中的鸟王名。雄曰凤,雌曰凰,这里合称,意指众鸟之王,暗指宋王戴偃。²宋王:战国时宋国国君,名偃,谥康王。

  这两首诗均以乌鹊自比。这组诗写的坚定、明快;第一首诗通过描写北山张网捕南山之乌,来说明康王欲拆散夫妻是白费力气。第二首通过描写乌鹊不和凤凰一同飞翔栖息,来比喻自己虽然贫贱,但绝不爱有权有势的宋王。诗中比兴得体,抒写了作者忠于爱情,不贪富贵,不畏权势的坚贞情操。

  第一首,以传统起兴手法开篇:“南山有乌,北山张罗。”但兴中又含比。南北二山,相互对立,毫无关涉,喻示何氏与宋王乃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虽毫无关系,捕鸟之人又偏要在北山张开罗网,去捕那南山之鸟,这分明是毫无道理之举动。同时也表明这是南辕北辙的作法,“乌”是何氏自喻,“罗”喻康王的阴谋,暗示宋王想强占何氏,逼她就范的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南山的“乌自高飞”,北方的“罗当奈何”。罗网虽有,但对那不贪恋富贵、坚贞不屈的女子来说,也就形同虚设。这里是在嘲笑,在追求自由爱情的女子面前,权势与荣华都变得苍白无力。何氏最后以死明志,使宋王的计谋完全落空。

  第二首也是用比兴手法来写自己坚贞的情怀。“乌鹊双飞,不乐风凰。”乌鹊与凤凰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对立。乌鹊是一种平凡的鸟儿,凤凰则是高贵的鸟中之王。但乌鹊虽然平凡普通,但却双飞双宿,情深意笃。而有此真挚的爱情,他们已心满意足,谁也不愿去与凤凰同居一处。这就是何氏这一普通女子的爱情观。因此,她明白她告诉暴君:“妾是庶人,不乐宋王。”我是平民百姓,自愿过平民百姓的生活,不愿意来侍侯你这无道的宋王。这种不慕荣华、不畏权势的气骨,表明了她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与忠贞。

  这两首诗妙在质直。它们都用比兴手法,直接了当地表明劳动人民的爱与憎。第一首侧重于嘲笑暴君的痴心妄想,第二首侧重于表明自己追求淳朴爱情的心迹,但都十分鲜明地塑造了一位忠于爱情、蔑视权贵、勇于反抗的女子形象。

  这两首诗共八句,前六句是比兴,后两句是“赋”,直抒胸臆。前后相贯通,兼有婉约、刚正之美,意象清新,音韵谐和,含蓄隽永,感情色彩鲜明。

参考资料:
1、 叶桂刚 王贵元.中国古代歌谣精品赏析.北京市: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8-9页
2、 朱世英.民间歌谣精华评析.北京市: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2页
姻缘簿剪做鞋样,比翼鸟搏了翅翰,火烧残连理枝成炭,针签瞎比目鱼儿眼,手揉碎并头莲花瓣,掷金钗攧断凤凰头,绕池塘挼碎鸳鸯弹。
姻缘簿¹剪做鞋样,比翼鸟²³了翅翰(hàn),火烧残连理枝成炭,针签瞎比目鱼儿眼,手揉碎并头莲花瓣,掷(zhì)金钗攧(diān)凤凰头,绕池塘挼(ruó)¹⁰碎鸳鸯弹¹¹
译文:把书写婚姻缘份的簿子剪成鞋样,把双飞的比翼鸟的翅膀折断,把连理枝烧成灰炭。用锈针竹签扎瞎比目鱼的眼,又亲手揉碎那并蒂莲的花瓣,再抛掷金钗撷断凤凰头,绕池塘去打碎那见到的鸳鸯蛋。
注释:间别:隔别、分离。¹姻缘簿:旧谓月下老人注定男女姻缘的簿册。²比翼鸟:喻爱侣。³搏:通“膊”,肢体分裂。⁴翅翰:即翅羽毛。⁵连理枝:喻夫妻恩爱,生死与共。⁶签:刺。⁷比目鱼:鱼名,双眼均生于身体一侧。⁸并头莲:即“并蒂莲”,并排长在一根茎上的两朵莲花。⁹攧断:摘断、掐断。攧:摔、跌。¹⁰挼:揉、搓。¹¹鸳鸯弹:即鸳鸯蛋,指禽鸟的蛋。

shēngcǎo··jiānbié--cháqīng

yīnyuán簿jiǎnzuòxiéyàngniǎolechìhànhuǒshāocánliánzhīchéngtànzhēnqiānxiāéryǎnshǒuróusuìbìngtóuliánhuābànzhìjīnchāidiānduànfènghuángtóuràochítángruásuìyuānyāngdàn

楼台小,风味佳,动新愁雨初风乍。知不知对春思念他,倚栏杆海棠花下?
楼台小,风味佳,动新愁雨初风乍¹。知不知对春思念他,倚(yǐ)栏杆海棠(táng)花下?
译文:楼台很小,但是风情趣味却很好。风和雨忽飘洒触动起新愁,。他知不知道我正对着大好春光想念他,倚着栏杆站在海棠树下?
注释:落梅风:曲牌名,入双调。¹雨初风乍:谓风雨初起。乍,刚刚。

luòméifēng··lóutáixiǎo--zhōuwénzhì

lóutáixiǎofēngwèijiādòngxīnchóuchūfēngzhàzhīzhīduìchūnniànlángānhǎitánghuāxià

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
海底有明月,圆于天上轮¹
译文:海底的明月,比悬挂夜空的明月还要圆。
注释:¹轮:月亮。
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得之一寸光,可买千里春。
译文:能得到它的一寸光华,就可以得到无际的春天。

jué--jiǎdǎo

hǎiyǒumíngyuèyuántiānshànglúnzhīcùnguāngmǎiqiānch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