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山头衲子多,泥牛吸尽井中波。
白石山头衲子多,泥牛吸尽井中波。
佗年布袋重开口,佛祖依前不奈何。
佗年布袋重开口,佛祖依前不奈何。
释慧远

释慧远

释慧远,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 2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关中¹风土²完厚,人质直³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kāng)(kǎi),且有义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
译文:关中地区风物土壤富庶肥沃,人民淳朴直爽又崇尚道义,风气习俗与喜欢激昂放歌的作风都还保留着秦汉时的旧貌。要说到山川之美,游览胜地之多,是天下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所以志在四方的人都喜欢在关中居住。
注释:引:古代文体,与序同,也称赠序。¹关中:潼关以西,今陕西境内。²风土:社会环境与地理条件的总称。³质直:质朴爽直。⁴尚义:崇尚义气。⁵风声习气:风教习俗。⁶慷慨:意气激昂。指义腔高亢而嘹亮。⁷义汉之旧:义汉时的遗风。⁸游观:游览。⁹有四方之志者:有经略天下雄心的人。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¹,以秋试²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wán)(qǐ)³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义人游益多,知义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yì),及蓝田、鄠(hù)、杜间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¹⁰间。二三君¹¹多义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¹²,寻一牛田¹³,营五亩之宅¹⁴,如举子¹⁵结夏课¹⁶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¹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xǐ)世事¹⁸,览山川之胜概¹⁹,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²⁰,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²¹西望,长吁(xū)青云。
译文:我二十岁左右时,随奉先父官居略阳,曾因秋试在长安住了八九个月。那时我还未脱尽纨绔习气,整天沉溺在灯红酒绿之中,虽然知道有许多名胜美景却无暇顾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关中人士相处得更多了,就对关中的事情更为熟悉了。每当听到谈起长安以及蓝田、鄠杜一带地方的风土物情,就不禁露出跃跃欲往的喜色。你们诸位大都是关中人,与我一道游览,真是志同道合。我曾打算约你们一起在靠近终南山地方觅一块地,经营五亩田大小的庄园,像举子退居温课一般,收集佳书精研细读,常常酿造美酒供应,相随着宾客游览,扬眉高谈阔论,摆脱尘事困扰,赏览山河美景,考察前代遗迹,这样大概可算不辜负古人了。但是,我因为家在嵩山之南,这么热的天要长途跋涉千里,不像你们来去这么方便。
注释:¹侍先人官略阳:先人指元好问继父元格。略阳:地名,今甘肃义安东北。²秋试:秋季举行的乡试,每三年一次。³纨绮气:富贵人家子弟的习气。纨绮:丝织品,富家子弟用作衣料。⁴沉涵:沉湎、沉溺。⁵周、汉都邑:周都镐京,在今陕西西安西南。汉都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⁶蓝田:今陕西蓝田,以产玉知名。⁷鄠:今陕西户县。⁸杜: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汉宣帝筑陵于此。⁹津津然:高兴的样子。¹⁰颜:额,引申为面容。¹¹二三君:指“义中诸人”。¹²南山:终南山。¹³一牛田:一条牛所能耕种的土地。¹⁴营五亩之宅:经营五亩的田园。¹⁵举子:参加考试的文人。¹⁶结夏课:夏季邀集同辈,温习诗文,以备秋试。¹⁷为具:整理饮食器具。¹⁸脱屣世事:如同脱鞋一样摆脱世事。¹⁹胜概:美丽的景物。²⁰嵩前:嵩山之前。金兴定二年(1218年),元好问移家河南登封,距嵩山不远。²¹矫首:举头。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zī)、华屋¹,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²之所甚靳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澹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其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jìn)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wǎng)之上矣。
译文:你们在清秋佳日扬起马鞭,先我一步登上征途,举头西望,真是气干青云。现在世俗中称心满意的事情,像吃山珍海味、做高官、腰缠万贯、住华美的房子,都是大多数人所追求的,而老天爷却非常吝惜,因此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像那闲居的乐趣,或许是平淡得无味,空虚得一无所有,但这正是置身世外的人所追求的,一般的人怎么会去争它,而老天爷又怎么会去吝惜它呢?各位走吧!待到来年春风荡漾的时候,请在辋川岸边等我到来。
注释:¹高赀华屋:富足的钱财和华美的房屋。²造物者:指上天。³靳:吝惜。⁴方之外:世外。⁵辋川:水名,今陕西蓝田南,唐诗人王维于此筑别墅闲居,吟咏甚多。

  这篇文章作者先写关中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向往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写弱冠之时,无暇欣赏关中之美,长大后想象与友人结庐南山,闭门读书,伸眉高谈,脱屣世事;如今友人归秦,而自己未能同行,遗憾之情,跃然纸上。最后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俗之人进行了讽刺,表达来春与友人相聚秦中的美好愿望。文章质朴恬淡,潇洒自然。

  文章开篇落笔,便直写秦中风土民情之美,并以“天下莫与为比”的赞语和“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焉”的事实加以突现。接着是作者回忆秦中往事。随着阅历增多,元好问由“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以至于每闻谈及秦中风物“则喜色津津然动于颜间”。然后引出送别之人,言昔日常相约在终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脱屣世事”,过游山访古的自在日子。只可惜“家在嵩前”,终难如愿,不禁为“二三君之便于归”慨叹不已。若是一般送别文字,到此当可收煞。然而作者笔锋陡转,另起一端,锐意讽刺那些沽名钓誉、迫名逐利的仕途小人,表达自己对朴素、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神往。显然,作者巧妙地以送别为名写秦中之美,其最后归向是表白自己洁身自好、愤世嫉俗之心,故冲淡了离情,而由归去之乐占据上风。

  文章以浓墨重彩极写山川之胜,人情之美,且皆从大处着手,虚处落笔。如介绍秦中奇观天下为尊,一概粗略勾勒,在整体上给人大致印象。虽提及周汉都邑、蓝田、鄂、杜,却又似蜻蜓点水,不作深入细致描写,仅以作者对秦中由来已久的切身体会来着意渲染,字里行间真情洋溢。同时,写秦中诸人,以“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一笔带过,然后补叙闲居南山的旧约。“二三”乃虚数,实为几人不得而知,其余就更是无可奉告了。虚写秦中秀色,易激发读者好奇心,探寻关中究竟美在何处,于是就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引人神往;“二三君”不明其人,可作“质直尚义”的关中人物代表。作者与之志同道合,反衬出秦中人情之醇美古朴,民风的慷慨耿介。作者此笔,虚实相映,于空灵中见深意。同时,人情美与自然美的融合,使读者从整体上把握秦中之美。而这种浑然一体的美,又恰好与后文作者所竭力鞭挞的“众人所必争”、“造物者之所甚靳”的“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相比较,关中自成了净土和归宿。

  缘情而化,跌宕成韵,显示了文章的语言风格。“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皆四六句相间,整饬精巧而又流转活脱,胸中情致随之直泻而出;抒写“二十许时”、“长大来”对关中的不同感受,则又笔法酣畅悠忽、疾徐有致,“津津然”喜气溢于言表;提及闲居之乐,则不乏桃源之风,至于澹泊清纯,语言也近乎典雅,往往使人想起终南山、“五亩之宅”(《孟子·梁惠王下》)、“伸眉”高谈(司马迁《报任安书》)等掌故;指斥世俗污浊,歌咏“方之外者”(《庄子·大宗师》引孔子语),顿然浩气充溢。文风沉稳而峭拔,句式不求工巧,唯在气魄。篇末以呼告式语句“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结束,又与前之“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一气贯通,文人才子潇洒飘逸、倜傥风流之态,呼之欲出。

参考资料:
1、 陈振鹏,章培恒主编.古文鉴赏辞典 下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7月:第1491页—第1492页

sòngqínzhōngzhūrényǐn

yuánhàowèn jīncháo 

    guānzhōngfēngwánhòu rénzhìzhíérshàng fēngshēng yáokāngkǎi qiěyǒuqínhànzhījiù zhìshānchuānzhīshèng yóuguānzhī tiānxiàwéi yǒufāngzhīzhìzhě duōyān 

    niánèrshíshí shìxiānrénguānlüèyáng qiūshìliúchángānzhōngjiǔyuè shíwánwèichú chénhánjiǔjiān zhīyǒuyóuguānzhīměiérxiá chánglái qínrényóuduō zhīqínzhōngshìshú měiwéntánzhōu hàn lántián  jiānfēng jīnjīnrándòngyánjiān èrsānjūnduōqínrén yóu dàoxiāngérxiāng chángyuējìnnánshān xúnniútián yíngzhīzhái jiéxiàshí shūshēn shíshíniàngjiǔwéi cóngbīnyóu shēnméigāotán tuōshìshì lǎnshānchuānzhīshènggài kǎoqiánshìzhī shùrénzhě ránjiāzàisōngqián shǔqiān ruòèrsānjūnzhībiàn便guī qīngqiūyángbiān xiānjiùdào jiǎoshǒu西wàng chángqīngyún 

    jīnshìqièshìměishí guān gāo huá jiēzhòngrénsuǒzhēng érzàozhězhīsuǒshènjìn yǒuzhě ruòxiánzhī dànwèi suǒ gàifàngfāngzhīwàizhězhīsuǒtān rénsuǒzhēng érzàozhějìn xíngzhūjūn míngniánchūnfēng dàiwǎngchuānzhīshàng 

清润风光雨后天。蔷薇花谢绿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烟。
清润风光雨后天。蔷薇花谢绿窗前。碧琉璃瓦欲生烟。
十里闲情凭蝶梦,一春幽怨付鲲弦。小楼今夜月重圆。
十里闲情凭蝶梦¹,一春幽怨付鲲(kūn)²。小楼今夜月重圆。
注释:¹蝶梦:《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后因称梦为“蝶梦”。²鲲弦:即鹍弦。
这首词上片写夏日雨后,风光清润。绿窗前蔷薇初谢,琉璃瓦如美玉生烟。下片抒情,闲情寄梦,幽怨入曲,而结以小楼月圆,不尽之情复归于写景,弥觉隽永。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niǎo)¹古堤(dī)边,青青一树烟。
译文:古堤旁江柳袅袅,青青的细柳枝如青烟般铺开。
注释:¹袅袅:形容垂柳随风摆动时的样子。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若为¹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译文:若想要这些枝叶不被折断,应该把郎君出远门的船儿系好留下。
注释:¹若为:倘若。

  古人常借咏柳以赋别,这首诗也没有脱离离情的旧旨,但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而又切合情景。

  诗的一、二句,寥寥几笔,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古堤春柳图。古堤两旁,垂柳成行,晴光照耀,通体苍翠,蓊蓊郁郁,袅袅婷婷,远远望去,恰似一缕缕烟霞在飘舞。“袅袅”、“青青”,连用两个叠字,一写江边柳的轻柔婀娜之态,一写其葱茏苍翠的颜色,洗炼而鲜明。前人多以“翠柳如烟”、“杨柳含烟”、“含烟惹雾”等来形容柳的轻盈和春的秾丽,这里径直用“一树烟”来称呼柳树,想象奇特,造语新颖。只此三字,便勾出了柳条婆娑袅娜之状,烘托出春光的绮丽明媚,并为下面写离情作了反衬。

  三、四两句直接写离情。咏柳惜别,诗人们一般都从折枝相赠上着想,如“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施肩吾《折杨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忆江柳》)等等。雍裕之却不屑作这种别人用过的诗句,而从折枝上翻出新意。“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人笔下的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这一方面是想得奇,说出了别人没有说过的语句,把惜别这种抽象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具体、深刻而不一般化;同时,这种想象又是很自然的,切合江边柳这一特定情景。大江中,船只来往如梭;堤岸上,烟柳丝丝弄碧;柳荫下画船待发,枝枝柔条正拂在那行舟上。景以情合,情因景生,此时此刻,萌发出“系郎船”的天真幻想,合情合理,自然可信。这里没有一个“别”字“愁”字,但痴情到要用柳条儿系住郎船,则离愁之重,别恨之深,已经不言而喻了。这里也没有一个“江”字、“柳”字,而江边柳“远映征帆近拂堤”(温庭筠《杨柳枝》)的独特形象,也是鲜明如画。至此,“古堤边”三字才有了着落,全诗也浑然一体了。

  中唐戴叔伦写过一首《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由“丝”而联想到“织”,颇为新颖,但后两句却未能由此加以生发,而落入了窠臼;它没有写出堤上柳与别处柳的不同之处,如果把题目换成路边柳、楼头柳也一样适用。其原因在于诗人的描写,脱离了彼时彼地的特定情境。两相比较,雍裕之的这首《江边柳》匠心独运、高出一筹。

jiāngbiānliǔ

yōngzhī tángdài 

niǎoniǎobiān qīngqīngshùyān 
ruòwéiduàn liúlángchuán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¹
译文:我想用一双珍贵的白璧,买你的这对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译文:这白鹇毛白如锦,雪白的颜色令人自愧无容。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照影玉潭(tán)¹里,刷毛琪树²间。
译文:白鹇在玉潭白照影,在瑶草玉树间刷毛。
注释:¹玉潭:潭水晶莹,澄碧如玉。²琪树:树名。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译文:夜晚在寒月下静栖,早上在落花间闲步。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译文:我很希望得到这对白鹇,在碧山绿水间赏玩它们。
胡公能辍赠,笼寄野人还。
胡公能辍(chuò)赠,笼寄¹野人²还。
译文:胡公你如果能相赠,我就在这与白鹇为伴化为山野之人。
注释:¹寄:交托。²野人:山野之人。

  诗人很喜欢禽鸟,在得到胡晖赠送白鹇后写下《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中极力赞美白鹇高洁纯美,超脱不凡,以寄托诗人的志趣。同时也写出了诗人与胡公以诗鸟互赠的真挚友情。还寄托了诗人不凡的生活志趣和独特的审美观点。

  此诗首句至第四句“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主要讲诗人对白鹇的“酷好”,并希望能得到它。同时不断地赞美着白鹇。如“双白璧”和“双白鹇”,都是特指“白鹇”。如“白璧”、“白锦”,这都是赞美白鹇的。由于诗人对白鹇的特别喜爱,所以,诗人就将混身长着雪白羽毛的白鹇,比喻为“白璧”(即洁白无瑕的美玉)、“白锦”(即雪白的丝绸)。而雪白羽毛的白鹇,使白雪都觉得不如白鹇雪白、好看而感到羞于见人。“耻”字得恰到好处,白雪是大自然中非常洁白的物质,诗人用“耻”字说明白雪都觉得自己感到羞于见人,以衬托白鹇的羽毛之雪白。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愿得此鸟”起到了有力的铺垫作用,诗人对白鹇的喜爱之情也越来越浓。

  第五句至第八句“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诗人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花鸟山水画,主要是描绘白鹇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白鹇悠闲地将玉潭里透亮的清水当作镜子,站在琪树的树枝中,梳理着自己雪白的羽毛。晚上,白鹇在冷色的月光下悠静地安睡;白天就在落叶与花丛中散步。

  第九句至第十二句“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这里诗人又转回来述说自己特别喜爱白鹇的心情:“如果胡晖能将白鹇赠送给我,而我得到了这双白鹇,我就住在碧山不走啦,当一个山野村夫,天天与白鹇作伴。”“笼寄野人还”诗人愿为了与白鹇为伴化为山野之人,以此来表达诗人对白鹇的喜爱之情。

参考资料:
1、 陆坚.中国咏物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03月:第56页-第58页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玉瘦¹香浓,檀(tán)²深雪散。今年恨³、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探。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译文:细细的梅枝,浓浓的梅香,馨香一直持续到雪化。想起赏梅,发现已经过了赏梅时节,只剩下遗憾。寄居在外,路途漫漫。白日如此漫长,倚栏望去。
注释:¹玉瘦:比喻梅花的清秀之姿。²檀:比喻花的香味。³恨:遗憾。⁴探:观赏。⁵江楼楚馆:泛指旅舍。⁶云闲水探:形容行程遥探。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¹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²、数声羌(qiāng)³
译文:宴上客人来来去去,杯中满是美酒。歌声唱合,如行云流水。那些最早开花的梅枝要在它们还没开败时,就要多采剪。人身的聚散本是匆匆,独上西楼,听那幽怨的羌笛声。
注释:¹南枝:向阳梅枝,最先发花。²西楼:指思妇住处。³羌管:即羌笛。笛曲中有《梅花落》,甚为凄凉。

  上片开门见山,吟咏梅花且叹悔此次赏梅又迟来了一步。梅花,以其寒冬腊月发花,且有坚贞耐寒之志而深受爱重,在我国历来有“国花”之称誉;其花五瓣,花色有白、亦有红;古人赏梅讲究“四贵”,除贵曲不贵直,贵疏不贵密之外,也贵梅花之瘦不贵其肥,贵梅花之合(含苞)而不贵其开(盛放)。“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是说: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飘逸,浅红色的梅中上品檀香梅相形之下显得色泽浓艳,它们散发着袭人的香气;白雪正在消融,那雪压梅枝的美景已不见;真真令人遗憾,没想到赏梅竟然又来晚了。一个“又”字,表达了词中主人年年探梅、年年叹晚的心情;当然只有面对爱之甚深的对象,才会发出“恨晚”的叹息。此处也足见作者遣词匠心之一斑。

  “江楼楚馆,云闲水探。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之句,交待了赏梅的环境地点、写出了探眺近俯的自然景色,也刻划出了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句中“楚馆”的“楚”字,本指春秋战国时的楚地,即今之湖南、湖北一带,此处泛指江南。在长江之滨的楚地南天,错落矗立着无数亭台楼馆,这里梅花竞放,又是赏梅的好去处;仰望白云闲散依蓝天而飘浮,俯视碧波涟漪逐江水而流逝;清凉的白昼是这样漫长,沉醉在阵阵梅香中的探梅人,凭倚着雕栏放眼探望,信手卷弄着低垂着的翠绿色的帷帘。上片至此而止,主要是侧重写景的幽深、人的安闲,为下片不平静心情的抒发埋下伏笔,达到以静衬动的效果;当然,如果说此处静中伏有波澜的活,便是“清昼永”中的“永”字撩起的。“永”是长的意思,人物感觉上的时间是长还是短,随人的心情而变:欢乐嫌短,愁苦恨长,这是人之常情。那么词中人“清昼永”之说,内里是否包含着几分惆怅。

  下片“坐上客来,尊中酒满”两句写的是良友相聚、举杯飞觞、开怀畅饮、纵歌抒怀的场面。“歌声共,水流云断”,充满诗兴豪情的文人雅士对酒自是高歌,面对着象征高雅气节又令人心神陶醉的梅花。于是,群情激动,纵情引吭,你唱我和,这歌声充塞天地、嘹亮悠扬,上遏白云、下断流水。该词至此,欢乐之情已达顶巅,激越的情绪随着歌声止歇渐渐平静下来,另一种心态便代之而起,词人的笔触也宕然转开,回到赏梅的现场“南枝可插,更须频剪”,然后便在“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的颇怀伤感的声中戛然止住。从字面意思看这几句是指点着眼前的梅树;那南边向阳枝头上的花儿令人喜爱,可以攀折供插,需趁着它方开未残,快多些采剪,或簪在鬓边,或插放几案,把梅的疏姿倩影和梅的寒香冷艳尽多的留在身边;千万不要等到花瓣残落、随风化泥的时刻再惆怅留连。弦外之音却是借物抒情,感伤光阴流逝,花开花落,容颜易老,聚少离多,人生得意与相聚之时需尽情欢畅,待到《梅花落》的曲调已经奏起,羌笛声声泣诉别离的时候,离愁别怨便会铺天盖地地袭来了。

参考资料:
1、 周笃文.李清照词鉴赏[M].山东:齐鲁书社出版社,1986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