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和元年秋,蜀人传言¹有寇至,边军夜呼,野无居人,谣言流闻,京师震惊。方命择帅,天子曰:“毋养乱,毋助变。众言朋兴,朕志自定。外乱不作,变且中起,不可以文令,又不可以武竞,惟朕一二大吏。孰为能处兹文武之间,其命往抚朕师?”乃推曰:张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亲辞²,不可,遂行。
译文:宋仁宗至和元年的秋天,有谣言从四川一带传过来,说是敌人要侵犯边界,驻边军士夜里都惶恐不堪,老百姓基本上逃跑了。谣言四起,震动了京城。皇上正准备选派、任命御敌的将帅,天子说:“别造成大的祸乱,也不要促成事变。虽然现在谣言很猖狂,但我已经打定主意了,外患是不会造成大灾难的,事变是在内部引起来的。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也不可以付诸武力解决。只需要派一两个大臣前去就能处理好的。谁能够处理好这既需文治又需武功的事情去带领军队?”于是众人推荐说:“张方平恰好是合适的人选。”天子赞同道:“好!”张公却借口要奉养父母拒绝前去,但是皇上没有批准他的请求,于是他就出发前去了。
注释:¹传言:相互谣传。²以亲辞:用养老的理由推辞官职。
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归屯军,撤守备,使谓郡县:“寇来在吾,无尔劳苦。”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遂以无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于净众寺,公不能禁。
译文:十一月才到达蜀地。就在他上任的当天,就下命令让驻军回去,并解散守备人员,他还派人对郡县长官说:“敌寇由我来对付,你们就不必劳心了。”到第二年正月初一早上,蜀地百姓还和以前一样庆贺新春,一直都没有什么敌寇前来入侵。很快到了第三年的正月里,百姓私下里商量在净众寺里摆放张公的像,张公没有阻止住百姓的这一行动。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
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眉阳苏洵言于众曰:“未乱,易治也;既乱,易治也;有乱之萌,无乱之形,是谓将乱,将乱难治,不可以有乱急,亦不可以无乱弛。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¹,未坠于地。惟尔张公,安坐于其旁,颜色不变,徐起而正之。既正,油然²而退,无矜容。为天子牧小民不倦,惟尔张公。尔繄³以生,惟尔父母。且公尝为我言‘民无常性,惟上所待。人皆曰蜀人多变,于是待之以待盗贼之意,而绳之以绳盗贼之法。重足屏息之民,而以斧令。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贼,故每每大乱。夫约之以礼,驱之以法,惟蜀人为易。至于急之而生变,虽齐、鲁亦然。吾以齐、鲁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齐、鲁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呜呼!爱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吾未始见也。”皆再拜稽首曰:“然。”
译文:眉阳人苏洵告诉百姓说道:“没有发生祸乱,还是很容易控制的;祸乱已经发生了,也还是容易治理;可是已经出现了祸乱的苗子,但是还没表现出祸乱,这种情况叫做将要发生祸乱,祸乱马上要发生但是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是最难治理的。因为我们不可以出现了祸乱的苗子就急着去做,又不能因为祸乱还没出现就放松警惕了。现在至和元年秋季的局势,正好像是器物现在已经倾斜,可是还没有倒地的情形。只有你们的张公,还能稳稳地坐定,面色不改,慢慢地站起来扶正器皿。扶正之后,他又慢慢地坐下,没有一点骄傲的神色。为天子管理百姓,他能做到孜孜不倦,这就是你们的张公。你们因为张公的智慧得到了生存,他就是你们的再生父母。还有,张公曾对我说:‘老百姓的性情是可以改变的,只是要看官吏怎么对待他们。众人传言说,蜀地人小乱不断。上司于是就用对待盗贼的办法来对待这里的老百姓,对他们用管束盗贼的刑法来约束他们。那些百姓本来就已经很害怕了,现在还用残酷的刑法对待,这样百姓才狠下心来抛弃父母妻儿,不顾性命,变成了盗贼,所以大乱常常发生。要是对他们施以礼仪教化的话,按照法律来差使他们,这里的人就变成最容易管理的了。要是把他们逼急了导致变乱发生,那么即使是齐鲁的百姓也会叛乱的。我用对待齐鲁百姓的方法来对待他们,那么蜀人也会认为自己是齐鲁有教化的人了。假如任意胡来不按法律来办事,一味靠武力来威胁平民,我是不会干的。’啊!爱惜蜀人是多么真诚啊,对待蜀人是多么厚道啊,在张公之前,我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大家听了,一齐重新行礼说:“是。”
注释:¹欹(qī):倾斜。²油然:谦和谨慎的样子。繄:是的意思,为助词。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
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苏洵又曰:“公之恩在尔心,尔死在尔子孙,其功业在史官,无以像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则何事于斯?虽然,于我心有不释焉。今夫平居闻一善,必问其人之姓名与其乡里之所在,以至于其长短大小美恶之状,甚者或诘其平生所嗜好,以想见其为人。而史官亦书之于其传,意使天下之人,思之于心,则存之于目;存之于目,故其思之于心也固。由此观之,像亦不为无助。”苏洵无以诘,遂为之记。
译文:苏洵又说:“张公的恩情,一定要记在心里;即使你们死了,也要让你们的子孙记在心里。他的丰功伟绩,已经在史官的史册上有记录了,不需要再画像了。况且张公不想这样做,那又怎么办呢?”众人都说:“张公不会理会这些事的。就是这样,我们的心里很是过意不去的。就是在平时听说有人做件好事,还要问那人的姓名和他的住处,还有那人的身形、年龄大小、面容等基本情况呢;还有一些人,还要问到他的生平爱好,是为了更好地推测他的人品。这些人也是史官写入他的传记里的,主要是想让天下人不仅记在心里,还要时刻出现在眼前。音容在人们的眼睛中时常闪现,所以才会记得更加久远啊。因此,画像也还是有一定意义的。”苏洵听了,无言以对,就为他们写了这篇画像记。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
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暨,公来于于。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而条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骈。公宴其僚,伐鼓渊渊。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闺闼闲闲。有童哇哇,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芃,仓庾崇崇。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
公,南京人,为人慷慨有大节,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属¹。系之以诗曰:天子在祚,岁在甲午。西人传言,有寇在垣。庭有武臣,谋夫如云。天子曰嘻,命我张公。公来自东,旗纛舒舒。西人聚观,于巷于涂。谓公暨(jì)暨²,公来于于³。公谓西人“安尔室家,无敢或讹。讹言不祥,往即尔常。春而条⁴桑,秋尔涤场。”西人稽首,公我父兄。公在西囿,草木骈(pián)骈⁵。公宴其僚,伐鼓渊渊⁶。西人来观,祝公万年。有女娟娟⁷,闺闼闲闲⁸。有童哇哇⁹,亦既能言。昔公未来,期汝弃捐。禾麻芃(pénɡ)芃¹⁰,仓庾¹¹崇崇¹²。嗟我妇子,乐此岁丰。公在朝廷,天子股肱。天子曰归,公敢不承?作堂严严,有庑(wǔ)¹³有庭。公像在中,朝服冠缨。西人相告,无敢逸荒。公归京师,公像在堂。
译文:张公出生于南京,为人很高洁,有高尚的节操,很有雅量,声明传播于天下。国家有重大事情,都可以托付给他的。在文章的末尾我作一首诗,内容如下:大宋天子坐龙廷,甲午之年日月新。忽然蜀人谣言起,边关敌寇将兴兵。朝廷良将纷如雨,文臣谋士多如云。天子赞叹说声嘻,命我张公远出征。张公方平来东方,西风猎猎大旗扬。蜀人围观睹风采,人山人海满街巷。齐道张公真坚毅,神色镇静又安详。张公开口谕蜀人:“各自还家且安顿,谣言莫传自安宁。谣言不祥且勿听,回去照常作营生。春日动手修桑枝,秋天谷场要扫清。”蜀人磕头拜张公,称他就像父与兄。公在蜀国园林居,草木繁茂郁葱葱。宴请文官与武将,击鼓作乐咚咚响。蜀人庆贺来观望,共祝公寿万年长。姑娘佳丽美婵娟,幽娴贞静闺房间。幼儿哇哇向人啼,牙牙学语已能言。当初张公不来蜀,你辈早已填沟壑。如今庄稼多茂盛,粮仓高耸堆满谷。可感我们妇与子,欢欢喜喜庆丰足。张公本是朝中臣,天子左右得力人。天子下诏命返驾,张公岂敢不允承。修起殿堂好庄严,又有廊房又有庭。公像挂在正当中,朝服冠带宛如真。蜀人纷纷来禀告,不敢放荡做懒人。张公放心回京城,像挂殿堂传美名。
注释:¹属:有所托付。²暨暨:果敢的样子。³于于:自足的样子。⁴条:修理。⁵骈骈:茂盛的样子。⁶渊渊:象声词,敲鼓的声音。⁷娟娟:美好。⁸闲闲:悠闲的样子。⁹哇哇:孩子的哭声。¹⁰芃芃:美貌盛。¹¹仓庾:放谷的地方。¹²崇崇:高峻的样子。¹³庑:堂下的周屋。
苏洵的抒情散文数量不多,但有很多优秀的篇章,《张益州画像记》就是其中一篇。本文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表现了他宽政爱民的思想。苏洵的散文观点鲜明,论据充足,语言犀利,话语纵横,有很强的思辩力。欧阳修称其为“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夸赞他“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至”(《苏明允哀词》),这些评价都是很合理的。
zhāng张yì益zhōu州huà画xiàng像jì记
sū苏xún洵 〔sòng宋dài代 〕
zhì至hé和yuán元nián年qiū秋 ,shǔ蜀rén人chuán传yán言yǒu有kòu寇zhì至 ,biān边jūn军yè夜hū呼 ,yě野wú无jū居rén人 ,yáo谣yán言liú流wén闻 ,jīng京shī师zhèn震jīng惊 。fāng方mìng命zé择shuài帅 ,tiān天zǐ子yuē曰 : “wú毋yǎng养luàn乱 ,wú毋zhù助biàn变 。zhòng众yán言péng朋xīng兴 ,zhèn朕zhì志zì自dìng定 。wài外luàn乱bú不zuò作 ,biàn变qiě且zhōng中qǐ起 ,bù不kě可yǐ以wén文lìng令 ,yòu又bù不kě可yǐ以wǔ武jìng竞 ,wéi惟zhèn朕yī一èr二dà大lì吏 。shú孰wéi为néng能chǔ处zī兹wén文wǔ武zhī之jiān间 ,qí其mìng命wǎng往fǔ抚zhèn朕shī师 ? ”nǎi乃tuī推yuē曰 :zhāng张gōng公fāng方píng平qí其rén人 。tiān天zǐ子yuē曰 : “rán然 。 ”gōng公yǐ以qīn亲cí辞 ,bù不kě可 ,suì遂xíng行 。
dōng冬shí十yī一yuè月zhì至shǔ蜀 ,zhì至zhī之rì日 ,guī归tún屯jūn军 ,chè撤shǒu守bèi备 ,shǐ使wèi谓jùn郡xiàn县 : “kòu寇lái来zài在wú吾 ,wú无ěr尔láo劳kǔ苦 。 ”míng明nián年zhēng正yuè月shuò朔dàn旦 ,shǔ蜀rén人xiāng相qìng庆rú如tā他rì日 ,suì遂yǐ以wú无shì事 。yòu又míng明nián年zhēng正yuè月 ,xiāng相gào告liú留gōng公xiàng像yú于jìng净zhòng众sì寺 ,gōng公bù不néng能jìn禁 。
méi眉yáng阳sū苏xún洵yán言yú于zhòng众yuē曰 : “wèi未luàn乱 ,yì易zhì治yě也 ;jì既luàn乱 ,yì易zhì治yě也 ;yǒu有luàn乱zhī之méng萌 ,wú无luàn乱zhī之xíng形 ,shì是wèi谓jiāng将luàn乱 ,jiāng将luàn乱nán难zhì治 ,bù不kě可yǐ以yǒu有luàn乱jí急 ,yì亦bù不kě可yǐ以wú无luàn乱chí弛 。wéi惟shì是yuán元nián年zhī之qiū秋 ,rú如qì器zhī之qī欹 ,wèi未zhuì坠yú于dì地 。wéi惟ěr尔zhāng张gōng公 ,ān安zuò坐yú于qí其páng旁 ,yán颜sè色bú不biàn变 ,xú徐qǐ起ér而zhēng正zhī之 。jì既zhēng正 ,yóu油rán然ér而tuì退 ,wú无jīn矜róng容 。wéi为tiān天zǐ子mù牧xiǎo小mín民bú不juàn倦 ,wéi惟ěr尔zhāng张gōng公 。ěr尔yī繄yǐ以shēng生 ,wéi惟ěr尔fù父mǔ母 。qiě且gōng公cháng尝wéi为wǒ我yán言 ‘mín民wú无cháng常xìng性 ,wéi惟shàng上suǒ所dài待 。rén人jiē皆yuē曰shǔ蜀rén人duō多biàn变 ,yú于shì是dài待zhī之yǐ以dài待dào盗zéi贼zhī之yì意 ,ér而shéng绳zhī之yǐ以shéng绳dào盗zéi贼zhī之fǎ法 。chóng重zú足bǐng屏xī息zhī之mín民 ,ér而yǐ以fǔ斧lìng令 。yú于shì是mín民shǐ始rěn忍yǐ以qí其fù父mǔ母qī妻zǐ子zhī之suǒ所yǎng仰lài赖zhī之shēn身 ,ér而qì弃zhī之yú于dào盗zéi贼 ,gù故měi每měi每dà大luàn乱 。fú夫yuē约zhī之yǐ以lǐ礼 ,qū驱zhī之yǐ以fǎ法 ,wéi惟shǔ蜀rén人wéi为yì易 。zhì至yú于jí急zhī之ér而shēng生biàn变 ,suī虽qí齐 、lǔ鲁yì亦rán然 。wú吾yǐ以qí齐 、lǔ鲁dài待shǔ蜀rén人 ,ér而shǔ蜀rén人yì亦zì自yǐ以qí齐 、lǔ鲁zhī之rén人dài待qí其shēn身 。ruò若fú夫sì肆yì意yú于fǎ法lǜ律zhī之wài外 ,yǐ以wēi威jié劫qí齐mín民 ,wú吾bù不rěn忍wéi为yě也 。 ’wū呜hū呼 !ài爱shǔ蜀rén人zhī之shēn深 ,dài待shǔ蜀rén人zhī之hòu厚 ,zì自gōng公ér而qián前 ,wú吾wèi未shǐ始jiàn见yě也 。 ”jiē皆zài再bài拜qǐ稽shǒu首yuē曰 : “rán然 。 ”
sū苏xún洵yòu又yuē曰 : “gōng公zhī之ēn恩zài在ěr尔xīn心 ,ěr尔sǐ死zài在ěr尔zǐ子sūn孙 ,qí其gōng功yè业zài在shǐ史guān官 ,wú无yǐ以xiàng像wéi为yě也 。qiě且gōng公yì意bú不yù欲 ,rú如hé何 ? ”jiē皆yuē曰 : “gōng公zé则hé何shì事yú于sī斯 ?suī虽rán然 ,yú于wǒ我xīn心yǒu有bú不shì释yān焉 。jīn今fú夫píng平jū居wén闻yí一shàn善 ,bì必wèn问qí其rén人zhī之xìng姓míng名yǔ与qí其xiāng乡lǐ里zhī之suǒ所zài在 ,yǐ以zhì至yú于qí其cháng长duǎn短dà大xiǎo小měi美è恶zhī之zhuàng状 ,shèn甚zhě者huò或jié诘qí其píng平shēng生suǒ所shì嗜hào好 ,yǐ以xiǎng想jiàn见qí其wéi为rén人 。ér而shǐ史guān官yì亦shū书zhī之yú于qí其chuán传 ,yì意shǐ使tiān天xià下zhī之rén人 ,sī思zhī之yú于xīn心 ,zé则cún存zhī之yú于mù目 ;cún存zhī之yú于mù目 ,gù故qí其sī思zhī之yú于xīn心yě也gù固 。yóu由cǐ此guān观zhī之 ,xiàng像yì亦bù不wéi为wú无zhù助 。 ”sū苏xún洵wú无yǐ以jié诘 ,suì遂wéi为zhī之jì记 。
gōng公 ,nán南jīng京rén人 ,wéi为rén人kāng慷kǎi慨yǒu有dà大jié节 ,yǐ以dù度liàng量xióng雄tiān天xià下 。tiān天xià下yǒu有dà大shì事 ,gōng公kě可zhǔ属 。xì系zhī之yǐ以shī诗yuē曰 :tiān天zǐ子zài在zuò祚 ,suì岁zài在jiǎ甲wǔ午 。xī西rén人chuán传yán言 ,yǒu有kòu寇zài在yuán垣 。tíng庭yǒu有wǔ武chén臣 ,móu谋fú夫rú如yún云 。tiān天zǐ子yuē曰xī嘻 ,mìng命wǒ我zhāng张gōng公 。gōng公lái来zì自dōng东 ,qí旗dào纛shū舒shū舒 。xī西rén人jù聚guān观 ,yú于xiàng巷yú于tú涂 。wèi谓gōng公jì暨jì暨 ,gōng公lái来yú于yú于 。gōng公wèi谓xī西rén人 “ān安ěr尔shì室jiā家 ,wú无gǎn敢huò或é讹 。é讹yán言bù不xiáng祥 ,wǎng往jí即ěr尔cháng常 。chūn春ér而tiáo条sāng桑 ,qiū秋ěr尔dí涤cháng场 。 ”xī西rén人qǐ稽shǒu首 ,gōng公wǒ我fù父xiōng兄 。gōng公zài在xī西yòu囿 ,cǎo草mù木pián骈pián骈 。gōng公yàn宴qí其liáo僚 ,fá伐gǔ鼓yuān渊yuān渊 。xī西rén人lái来guān观 ,zhù祝gōng公wàn万nián年 。yǒu有nǚ女juān娟juān娟 ,guī闺tà闼xián闲xián闲 。yǒu有tóng童wā哇wā哇 ,yì亦jì既néng能yán言 。xī昔gōng公wèi未lái来 ,qī期rǔ汝qì弃juān捐 。hé禾má麻péng芃péng芃 ,cāng仓yǔ庾chóng崇chóng崇 。jiē嗟wǒ我fù妇zǐ子 ,lè乐cǐ此suì岁fēng丰 。gōng公zài在cháo朝tíng廷 ,tiān天zǐ子gǔ股gōng肱 。tiān天zǐ子yuē曰guī归 ,gōng公gǎn敢bù不chéng承 ?zuò作táng堂yán严yán严 ,yǒu有wǔ庑yǒu有tíng庭 。gōng公xiàng像zài在zhōng中 ,cháo朝fú服guān冠yīng缨 。xī西rén人xiāng相gào告 ,wú无gǎn敢yì逸huāng荒 。gōng公guī归jīng京shī师 ,gōng公xiàng像zài在táng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