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心零雨悲,水宿风潮倦。兹晨廓澄霁,沿流惬佳玩。
羁心零雨悲,水宿风潮倦。兹晨廓澄霁,沿流惬佳玩。
绿英媚芳洲,杂花覆春岸。青天镜中流,浴凫沙际乱。
绿英媚芳洲,杂花覆春岸。青天镜中流,浴凫沙际乱。
落日碎江光,林峦采余绚。靡霏远烟生,霏霏夕晖眩。
落日碎江光,林峦采余绚。靡霏远烟生,霏霏夕晖眩。
苍然望庐山,山霭旦暮变。绛霞晨干霄,岚气夕幂巘。
苍然望庐山,山霭旦暮变。绛霞晨干霄,岚气夕幂巘。
近峦或浮黛,远瀑如萦练。赏奇得新欢,览物有余恋。
近峦或浮黛,远瀑如萦练。赏奇得新欢,览物有余恋。
山水憺娱人,客怀为一遣。
山水憺娱人,客怀为一遣。

xúnyángzhōuzhōngzuò--shàozhǎnghéng

xīnlíngbēishuǐ宿fēngcháojuànchénkuòchéng沿yánliúqièjiāwán

绿yīngmèifāngzhōuhuāchūnànqīngtiānjìngzhōngliúshāluàn

luòsuìjiāngguānglínluáncǎixuànfēiyuǎnyānshēngfēifēihuīxuàn

cāngránwàngshānshānǎidànbiànjiàngxiáchéngànxiāolányǎn

jìnluánhuòdàiyuǎnyíngliànshǎngxīnhuānlǎnyǒuliàn

shānshuǐdànrén怀huáiwèiqiǎn

邵长蘅

邵长蘅

邵长蘅,一名衡,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武进人。诸生,被黜,复入太学,考授州同不就。有《青门集》。 ▶ 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风压轻云¹贴水²飞,乍晴³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译文: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雨后初晴燕子在池沼边衔泥筑巢。沈郎身弱多病不能承受衣物之重。
注释:¹轻云:本指轻薄飘浮的白云。²贴水:紧挨近水面。³乍晴:雨后初晴。乍:初,刚。⁴池馆:池沼馆阁。这里主要指池沼。⁵燕争泥:燕子趁着天晴衔泥筑巢。⁶沈郎:即沈约,字休文,南朝梁诗人。⁷不胜衣:形容消瘦无力,连衣服的重量都难以承受。胜,承受。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沙燕¹不闻鸿雁信²,竹间时听鹧(zhè)(gū)³。此情惟有落花知!
译文:在沙燕没有收到鸿雁传来的书信,竹林间时时听到鹧鸪悲啼。我的深情怕是只有那落花知晓了。
注释:¹沙燕:指沙渚、沙滩之燕。²鸿雁信: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³鹧鸪啼:鹧鸪鸟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所以在外的游子听到鹧鸪的叫声会感到凄凉。鹧鸪,禽名,善啼。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作者用轻快的笔触三涂两抹,就把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图描绘出来。他既没有用浓重的色彩,也没有用艳丽的词藻,而只是轻描淡写地勾勒出几样景物,感染力很强,呈现了一股清新的春之气息。在一个多云转晴的春日里,作者徜徉于池馆内外,但见和风吹拂大地,薄云贴水迅飞,轻阴搁雨,天气初晴,那衔泥的新燕,正软语呢喃。按理说,面对着这春意盎然的良辰佳景,作者也应该心情振奋、逸兴遄飞了,但紧接着一句却是“沈郎多病不胜衣”。作者竟自比多病的沈约,腰围带减,瘦损不堪,值兹阳和气清之际,更加弱不禁风了。首句连用三个动词“压”、“贴”、“飞”,构成连动句式,振动起整个画面。次句把时、空交互在一起写:季节是春天(由燕争泥可推知),天气是初晴,地点在池馆内外。这两句色彩明快。第三句点出作者自己,由于情感外射,整幅画面顿时从明快变为阴郁;这一喜、一忧、一扬、一抑,产生了跌宕的审美效果,更增加了词的动态美。诗意到此出现了巨大转折,为过渡到下片做好了准备。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鸿雁传书,用《汉书·苏武传》中典故,诗词里常用这个典故。鸿雁不捎个信来,而鹧鸪啼声,更是时时勾起词人对故旧的思念。“沙上”“竹间”,既分别为鸿雁和鹧鸪栖息之地,也极可能即作者举目所见之景。作者谪居黄州期间所写“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的情境,与此词类似。

  “此情惟有落花知!”落花本无知;但由于作者的移情作用,竟使无知的落花变成了深知作者心情的知己。这样融情入景,使得情景交融,其中含蕴的“韵外之致”(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就耐人寻味了。唐代皎然《诗式》说:“两重意以上,皆文外之旨。”这句则至少包含了三重意思:一、“惟有”二字,说明除落花之外,作者的心情都不明了;二、落花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是由于作者与落花的命运相似;三、落花无言,即使它理解作者的心情,也无可劝慰。

  全词仅上片开头两句写景,第三句抒情,用的是先实后虚的手法。下片则虚实结合,情中见景。在苏轼笔下,不仅“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而且于情语中也往往见景物。这是一种很高妙的手法。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740-742

huànshā··fēngqīngyúntiēshuǐfēi--shì

fēngqīngyúntiēshuǐfēizhàqíngchíguǎnyànzhēngshěnlángduōbìngshèng

shāshàngwén鸿hóngyànxìnzhújiānshítīngzhèqíngwéiyǒuluòhuāzhī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斜髻(jì)娇娥(é)¹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注释:¹娇娥:美人美貌的少女。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这首诗写的是唐伯虎心中比较的压抑,但是心事又无法和别人说起。表现出比较的悲惋凄凉之意。
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
草偃(yǎn)¹云低渐合围。雕弓²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³载禽归。
译文:草偃茫茫,云层很低,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对猎物已经形成合围之势。手中的弓不停的发射箭矢,跨下的马奔跑如飞。猎手发出爽朗的笑声在随从的拥护下满载猎物归来。
注释:¹草偃:草被风吹倒。²雕弓:刻花纹的弓。³从骑:骑马的随从。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
万事不如身手¹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²下书帷(wéi)³
译文:再有本领的人不如拥有一副好的身手,人的一生要好好珍惜少年时光。不要等到年老时还在书帷下皓首穷经。
注释:¹身手:本领。²白首:谓年老。³下书帷:指教书。引申指闭门苦读。

  这首词不同与王国维另一首写围猎的词《浣溪沙·六郡良家最少年》,那一首更多的是描写了豪侠的个人英姿。这一首却是由围猎活谈及个人的内心活动,更多的点出国家的危难,而自己却是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

  上片三句,写出了一场围猎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合围”,是这场射猎的开始。“草偃云低”本是写围场影物,放在“合围”的前边就有一种天罗地网的感觉,好像天地草木也在听从人的指挥参与对鸟兽的包围。“雕弓声急马如飞”是写豪侠少年高超的骑射本领;“笑呼从骑载禽归”是写围猎结束满载猎物而归时的得意心情。这首词中豪侠少年的形象与作者在另一首《浣溪沙》中所写的那个“闲抛金弹落飞鸢”的豪侠少年形象有一些不同。那一首中的少年形象仅仅是风流潇洒、射艺出众,而这首词中“草偃云低”的描写,使这个少年还带有一种指挥者的威严之气。史载赤璧之战前曹操致书孙权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自古以来,围场可以喻指战场,打猎可以喻指用兵。王国维把自己想像成围猎活动的主人公,在这场“战事”中大振神威,说明他内心中同样有一种对戎马生涯的渴望。

  下片三句“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的牢骚。人们常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作者认为乱世的文人,读了一辈子书,既无权势以骄人,又无缚鸡之力以自卫。古代的卫、霍的功勋自不用提,游侠的气概也也无从谈起。假如说读书是为了明理,则明理恰足以给自己带来“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痛苦。扬雄投阁,龚生竟夭,文人的悲剧古已有之。所以,习文不如习武,年轻人有一副好身手,纵不能替天行道,总不致像那些文人在乱世中连保全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如果结合作者的实际情况来看,则这理想近于虚幻。因为“体素羸弱”而称“万事不如身手好”,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悲哀;人近三十而言“一生须惜少年时”,有一种无可奈何的遗憾;身为文人却说“那能白首下书帷”,有一种不甘心于现状的苦闷。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12-13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yīng)声碎¹。飘零²疏酒盏(zhǎn)³,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译文:浅水边,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气悄然尽退。枝头繁花,晴光下的倩影,纷乱如坠地颠颤微微。流莺在花丛,轻巧的啼啭声,听来太急促,太细碎。啊,只身飘零,消愁的酒盏渐疏,难得有一回酣然沉醉。日复一日的思念,心身已煎熬成枯灰。相知相惜的挚友,迢迢阻隔,眼前,悠悠碧云,沉沉暮色,相对。
注释:¹碎:形容莺声细碎。²飘零:飘泊。³疏酒盏:多时不饮酒。⁴宽衣带:谓人变瘦。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忆昔西池¹会。鹓(yuān)(lù)²同飞盖³。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译文:想当年,志士俊才共赴西池盛会,一时豪情逸兴,华车宝马驱弛如飞。不料风云突变,如今,看携手同游处,剩几人未折摧?啊,秉舟绕过日月,那梦已断毁,只有镜中古铜色,照出红润的容颜已非。春,去了落花千点万点,飘飞着残败的衰颓,牵起一怀愁绪,如海,潮涌潮推。
注释:¹西池:故址在丹阳(今南京市),这里借指北宋京都开封西郑门西北之金明池二秦观于元佑间居京时,与诸同僚有金明池之游会。²鹓鹭:鹓鹭,谓朝官之行列,如鹓鸟和鹭鸟排列整齐有序。³飞盖:状车辆之疾行,这里代指车。⁴日边:喻京都帝王左右。⁵清梦:美梦。⁶朱颜:指青春年华。⁷飞红:落花。

  这是秦观借描写春景春情,集中表现交织在一起的今与昔、政治上的不幸和爱情上的失意,抒发贬谪之痛、飘零之愁的一首词作。

  上片着重写今日生活情景。首写眼前景致,“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二句,点明地点、时令,轻轻着笔,朴实自然。紧接着“花影乱,莺声碎”二句,细写春景特色,以“乱”字状花之纷繁,“碎”字表莺声盈耳,用笔尤工,各极其妙,洋溢着对自然的喜爱之情。“飘零”以下四句,忽而由喜转悲,由春景春情转写远谪索居,形体瘦损,不复有以往对酒当歌之情,转折有致,词情哀怨。歇拍“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二句,人情艳情,孤情凄情,蕴藉含蓄,耐人寻味。

  下片抒发由昔而今的生活之情。换头直点昔日西池宴集,以“鸩鹭同飞盖”描写其盛况。比喻形象,用语简明,隐含着不能忘怀的情味。“携手处”以下四句,又由昔而今,由喜而悲,景物依旧,诸友却已飘泊云散。委婉曲折,缠宛凄侧。结尾“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再由眼前想到今后。“飞红万点”是春归的自然写照,“愁如海”却新奇绝妙。这两句既是惜春春去,又是对前途的无望。

  此词在内容上由春景春情引发,由昔而今由今而昔,由喜而悲,由悲而怨,把政治上的不幸和爱情上的失意融为一体,集中抒发了贬徙之痛,飘零之苦。在艺术上一波三折,一唱三叹,蕴藉含蓄,感人肺腑;以景结情,境界深远,余味无穷。

  新旧党争,损害的不只秦观一人,所以此词抒发的感情是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的,苏轼、黄庭坚、孔平仲、李之仪等人都有和词存今,可见对“元祜党人”震动之大,感触之深。

  词中所体现的情感极为悲伤,充分体现这位“古之伤心人”(冯煦语)的性格特征。即:当他身处逆境之时,往往不能自拔,无法像苏轼那样,善于自我解脱,而是自叹、自伤,一往而深,直至于死。所以,当他的朋友看到这首词的时候,即担心其“不久于世”(后作者逝于五年后)。这也就是作者所谓独具善感“词心”的体现。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编撰 .宋词一百首 :岳麓书社 ,2011 :88-90 .

qiānqiūsuì ·shuǐbiānshāwài

qínguān sòngdài 

shuǐbiānshāwài chéngguōchūnhántuì退 huāyǐngluàn yīngshēngsuì piāolíngshūjiǔzhǎn biékuāndài rénjiàn yúnkōngxiāngduì 
西chíhuì yuāntóngfēigài xiéshǒuchù jīnshuízài biānqīngmèngduàn jìngzhūyángǎi chūn fēihóngwàndiǎnchóuhǎi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léi)¹牛无力渐艰行。
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去耕田,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着。
注释:¹羸:瘦;弱。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时人¹不识农家苦,将谓²田中谷自生。
译文: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就以为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注释:¹时人:当时的人。²将谓:就以为。
这首诗反映当时农民生活的艰苦。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时人”无知的批评。后两句与李绅《悯农》诗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表达的意思相似,但感情更加强烈,有相当的批判力度,过去常用来讥讽那些不知耕作辛苦、不懂谋生艰难、耽于吃喝玩乐的人们。

nóngjiā--yánrén

bànérchènxiǎogēngléiniújiànjiānxíng

shírénshínóngjiājiāngwèitiánzhōngshē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