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插黄花趁节宜,年华休向镜中悲。
已知和气回春谷,横管临风更一吹。
乱插黄花趁节宜,年华休向镜中悲。
已知和气回春谷,横管临风更一吹。
王之道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1106篇诗文

猜您喜欢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qí)¹请老²,晋侯³问嗣(sì)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狐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shú)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¹⁰佐之¹¹。君子¹²谓祁奚于是¹³能举¹⁴¹⁵矣。称其仇,不为谄(chǎn)¹⁶;立其子,不为比¹⁷;举其偏¹⁸,不为党¹⁹。《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²⁰荡荡²¹。”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²²。”祁奚有焉。
译文:祁奚请求退休。晋悼公问祁奚谁可接任,祁奚推荐仇人解狐。正要立解狐,解狐却死了。晋悼公征求意见,祁奚推举自己的儿子祁午。正当此时,祁奚的副手羊舌职也死了。晋悼公又问:“谁可接任?”祁奚答道:“其子羊舌赤适合。”晋悼公便安排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赤佐助。我认为这件事足可说明他很能推荐贤人。推举仇人,不算是诌媚;拥立儿子,不是出于偏爱;推荐自己的下属,不是为了结党营私。商书说:“没有偏爱,没有结党,王道坦坦荡荡,公正无私。”说的就是祁奚了。解狐被举荐,祁午接任、羊舌赤任职:立了一个中军尉而作成了三件好事,真是能举荐贤人啊。正因为自己为善,所以能举荐与自己一样的人。诗经说:“只有像(祁奚)这样有才德又心胸宽广之人,才能推举出和他一样有品性的人。”祁奚真是贤德的人。
注释:¹祁奚:字黄羊,晋国大臣。²请老:告老,请求退休。³晋侯:指晋悼公。⁴嗣:指接替职位的人。⁵称:推举。⁶解狐:晋国的大臣。⁷午:祁午,祁奚的儿子。⁸羊舌职:晋国的大臣,姓羊舌,名职。⁹孰:谁。¹⁰羊舌赤:羊舌职的儿子。¹¹佐之: 辅佐他,这里这指担当中军佐。¹²君子:作者的假托,《左传》中习惯用来发表评论的方式。¹³于是:在这件事情上。¹⁴举:推荐。¹⁵善:指贤者。¹⁶不为谄:不算是谄。谄:谄媚,讨好。¹⁷比:偏袒,偏爱。为私利而无原则的结合,这里指偏爱自己亲人。¹⁸偏:指副职,下属。¹⁹党:勾结。²⁰王道:理想中的政治。²¹荡荡:平坦广大的样子。这里指公正无私。这两句话见于《尚书·洪范》。²²惟其有之,是以似之:见《诗经·小雅·裳裳者华》。只有像(祁奚)这样有才德狐心胸宽广之人,才能推举出和他一样有品性的人。

  一个正直无私、胸怀广阔的古代贤者形象跃然纸上。祁奚很有自知之明,年纪大了请求退休,绝无老马恋栈的患得患失心态。晋悼公五次三番征求意见,正是对祁奚人品的高度信任。仇人解狐得到推荐,难道是祁奚刻意讨好献媚吗?让儿子接任,副职之子辅佐,难道不怕授人以结党营私的话柄吗?然而这些,丝毫没有影响祁奚的心态,他已经到了“从心不逾矩”的年龄段。作为老臣,祁奚拥有圆熟的政治智慧和良好的判断力,他公私分明,思虑严密周详,洞察力强,处事很有分寸。“建一官而三物成”,祁奚勇敢无私的政治良心令人肃然起敬。

  识才用才是贯穿人类发展的始终话题。人们总希望自己能遇到伯乐。其实,伯乐华而不实,他不过是替君主找找千里马顺便讨些劳务费的帮闲人而已。君主爱作秀,与伯乐沾边,自然也就博到爱才的美名。只有祁奚,才真正懂才、识才、起才,他相当务实,政治经验丰富,思维冷静清晰,更可贵的是正直的政治品格,这就保证经他挖掘乃到推荐使用的人才,含金量更纯,成才率更高。历史上,管仲、萧何、徐庶、鲁肃、魏征、狄仁杰、欧阳修、元脱脱、李善长、曾国藩等,也都是与祁奚同类的贤者仁人,他们举荐了众多忠臣良将,因了他们的合力,中国封建王朝的“龙脉”得以成为世界史上延续最长的典型。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¹山,此道当何难²
译文:早晨,行进在散关山上,道路是多么地艰难!
注释:秋胡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清调曲》。¹散关:即大散关。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当秦岭咽喉,扼川陕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当何难:应当多么艰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译文:早晨,行进在散关山上,道路是多么地艰难!
牛顿不起,车堕谷间。
牛顿¹不起,车堕(duò)²谷间。
译文:健牛因困顿倒下,倾刻间,车辆坠入山谷。
注释:¹顿:停顿。²堕:掉下,坠落。
坐盘石之上,弹五弦之琴,
坐盘石¹之上,弹五弦之琴²
译文:坐在大石头上,弹起五弦琴,心中有许多感慨。
注释:¹盘石:似盘之石,即磐石、大石,喻稳定坚固。²五弦之琴:五弦琴,古琴。
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
作为清角韵(yùn)¹。意中²迷烦³
译文:那音调凄怨的清角古曲啊,让我感到迷乱和烦忧。
注释:¹清角韵:以清角曲的歌辞为韵脚。清角,角,古代五音之一。古人以为角音清,故曰清角。²意中:心意之中。³迷烦:迷惑烦恼。
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
歌以言志¹。晨上散关山。
译文:早晨,我终于登上了散关山,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心意。
注释:¹言志:表明心志。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有何¹三老公²,卒³来在我傍(bàng)
译文:有三位不知名的老翁,突然来到我的身旁。
注释:¹有何:有什么。²三老公:三个老人。应是对道家的三天尊的戏称。³卒:突然。同“猝”。仓促,急速。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傍。
译文:有三位不知名的老翁,突然来到我的身旁。
负揜被裘,似非恒人,
负揜(yǎn)¹被裘(qiú)²,似非恒人³
译文:他们身穿狐裘,外披罩衣,看起来不像是平常人。
注释:¹负揜:背负着遮掩物。揜,弇,遮蔽,掩藏。应是指头顶华盖。²被裘:披着裘衣。³恒人:永恒的人,常人,一般的人。
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
¹(qīng)²³困苦以自怨
译文: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地困苦和自我怨恨呢?
注释:¹谓:说道。²卿云:公卿说。³何:什么,多么,如此。⁴以:而。⁵自怨:自怨自艾。
徨徨所欲,来到此间?
徨徨¹所欲²,来到此间?
译文:为什么会心神不安地来到这里?心中有什么欲求?
注释:¹徨徨:彷徨貌。心惊不宁貌。²所欲:有所欲求,想要点什么。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
译文:三位不知名的老翁啊,我要用诗歌表达我的心意?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¹居昆仑山²,所谓者真人³
译文:我们住在昆仑山,就是人们所说的神仙。
注释:¹我:曹操自己。多被解为仙人。²昆仑山:在新疆西藏之间,西接帕米尔高原,东延入青海境内。势极高峻,多雪峰冰川。最高峰达七七一九米。古代神话传说,昆仑山是仙人所居,上有瑶池、阆苑、增城、悬圃等仙境。³者真人:真人者,是真人者。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
译文:我们住在昆仑山,就是人们所说的神仙。
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
道深¹有可得²,名山历观³
译文:虽然成仙之道深不可测,但是只要诚心追求,就一定会得到。
注释:¹道深:道行深。²有可得:有所得,有所得道。³历观:游历观看,逐一地看。
遨游八极,枕石嗽流饮泉。
(áo)游八极¹,枕石嗽(sòu)²饮泉。
译文:我们遍观名山,遨游八方极远之处,枕着石头睡觉,用流水漱洗。
注释:¹八极:八方极远之地。²嗽流:用流水漱口。嗽,漱。
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沉吟¹不决,遂(suì)²³升天
译文:喝着山泉水,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三位老翁已经飞身上天了。
注释:¹沉吟:间断地低声自语,迟疑不决。²遂:遂即。³上:上腾。⁴升天:升至天空。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
译文: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我们住在昆仑山。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去去¹不可追,长恨²相牵攀(pān)
译文:仙人走了,已经很难再追回来,我真恨自己为世事牵绊,不能追随他们而去。
注释:¹去去:去者已去。谓远去。永别,死。²长恨:长长的恨意。牵攀:牵扯羁攀。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
译文:仙人走了,已经很难再追回来,我真恨自己为世事牵绊,不能追随他们而去。
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
夜夜安得寐(mèi)¹,惆(chóu)(chàng)²以自怜³
译文:自从仙人走了以后,我每夜都不能安睡,惆怅哀怨啊,自我怜悯。
注释:¹安得寐:哪得入睡。²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³自怜:自我怜惜。
正而不谲,辞赋依因。
正而不谲(jué)¹,辞赋²依因³
译文:齐桓公德行端正,从来没有欺诈行为。因此,有德能的宁戚通过唱歌前去依附他。
注释:¹不谲:不诡诈。²辞赋:歌辞诗赋。³依因:依从因袭,顺应,利用。
经传所过,西来所传。
经传¹所过²,西来所传³
译文:经传记载了齐桓公西伐大夏的事情,这一功劳为后世传颂。
注释:¹经传:经典和传记,儒家典籍经与传的统称。经指有权威性的著作,传是阐释经文的著作。²所过:所读过,所研习过。³西来所传:西方所传来。西,应指西面的周朝或西方的乐曲,如乐府里的西方曲子。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
译文: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心意,仙人离去不可追。

  这首诗语言虽粗略,境界却是相当优美,显示了曹操个性中不常展露的一面。

  第一解开头二句重复咏唱,大约是为了适应曲调的需要而有意拉长的。(每一“解”的末二句,是演唱时的和声,无实义。)但从实际效果来说,这一重复,使得感叹的情绪显得格外沉重。这里,诗人不会真是感叹道路之艰难。无论以曹操的英雄性格,还是以他的丞相地位所享有的条件,都不会把道路的艰难当作一回事。这一唱三叹的调子,只是借道路的艰难,表达人生艰难的感慨罢了。下面写牛困车堕,独坐盘石之上,弹琴奏清角之韵(悲凉的乐调),更是从经历散关的见闻中,激发起来的想像和虚构。以曹操的身份,他给自己虚构这样一种艰难跋涉、困顿山谷、独坐无侣、心中烦苦的遭遇,这是很有趣的事情。

  第二解写遇仙。正当虚构的主人公弹琴抒发内心烦苦之际,忽然有三位老人来到他的身旁。“负揜”不易解,“被裘”即披着裘衣。这句同下句,大概是说三位老人遮掩在宽大的裘衣之下,看上去不像是平常人。他们问主人公:你为何如此困苦,自怨自艾?你惶惶然来到这里,是想寻求什么?这个情节,使故事向神异的方向发展,形成幻想性的趣味,并便于作象征的抒情表现。“三老公”的发问,一方面从旁观者的眼光,进一步强化前一节所说“心中迷烦”的困苦气氛,一方面,又在不知不觉之中,把事不得已的失足(牛顿车堕)情节,转变为似有所求而来到此间的情节。就字面来说,因是不知情者的发问,所以与前文并无牴牾;但从抒情的需要来说,作者正是要表达一种试图摆脱现实矛盾、探求某种新的人生出路的欲望。这一节文字虽不很讲究,却相当巧妙地完成了一种过渡。

  第三解从开头到“枕石”一句止,是仙人自述。他们本来似乎也是常人,修道既深,乃能得道,于是摆脱了凡人所遭受的束缚,自由自在地游历名山,飘飘然行于天地之间。他们的生活是简朴而无所求的,倦了便睡在石头上,饥渴时只需喝一点泉水,因此决没有常人因贪欲而造成的无数困苦。

  有各种资料可以证明,曹操实际是不相信神仙的。那么,这一节虚构就有较深的意味。从大处说,即使一个不相信神仙的人,也并不能摆脱人生短暂所带来的烦忧,和对永恒存在的向往,而神仙的形象,正是永恒的象征。从小处说,神仙也可以比喻从世俗矛盾中解脱的境界。权势名位,物欲情欲,是导致人类相互竞争、引发无数冲突与烦恼的根本原因。倘能舍弃这一切,也就超越了现实生活的痛苦。“枕石漱流饮泉”,与世无争,就不会有什么麻烦。至于整个这一节,到底是从哪一方面说,还是兼而有之,无法加以确定。文学形象的意义,总是很宽泛的,读者只需将它理解为一种超越和自由的象征就行了。

  如果主人公听了“真人”即仙人的话,便跟着走了,这诗就变成了真正的游仙诗,也就没有多少味道了。在曹操的笔下,主人公对“真人”的陈述,反应却是“沉吟不决”;而正在他犹豫之间,“真人”已弃他而去,“遂上升天”。这也许意味着,所谓永恒自由是一个抓不住的幻影,它只是扰人心烦而已;也许还意味着:所谓从现实中解脱,也只是一种幻想,事实上不可能作出这样的抉择。确实,如果说从曹操临死时对种种琐碎后事的安排中,可以看出他懂得一切辉煌的事业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却也必须知道相反的一面:像他这样一个豪杰之士,若无不凡的成就,生命的欲望更不能得到满足。人本质上是一个矛盾的存在:他必须在某个对象上建立自我,但这对象到头来仍旧不是自我;然而反过来说,没有对象,却又根本没有自我。

  第四解自“正而不谲”以下,文字已无法理解,也许是流传中产生了讹误。但从开头到“惆怅以自怜”,意思是清楚的。主人公正“沉吟不决”,“真人”已“遂上升天”,他忽然惊觉,想要追上前去,却已经根本追赶不上。失去这样一个机缘,从此抱恨不已,夜夜难寐,惆怅自怜。这一节在视觉形象的描绘上,显得十分优美动人。似乎可以看到:三位仙人冉冉升空,驾着风云悠悠而去,渐渐消逝在天边,而山谷间那个凡夫俗子,一面仰首呼喊,一面踉跄奔逐,不时被葛藤、岩石绊倒,直到什么也看不到的时候,终于落下痛悔的眼泪。

  这里写的人生情绪,应该就是人对完美的人生理想的追逐。这种理想是人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却永远高于人们的生活现实;人们想要追上它,却永远也追不上。就是在永无止境的追逐中,人们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途。对于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说来,大概未必会感觉到人生有这一种痛苦;但任何一个具有强烈的人生欲望的人,最终都将明白:无论他走过多长的路,有过多少成功,他也终究要绊倒在追逐的路途上。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96-200
2、 张可礼 宿美丽 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20-46
浅画香膏拂紫绵。牡丹花重翠云偏。手挼梅子并郎肩。
浅画香膏(gāo)¹拂紫绵²。牡丹花重翠云³偏。手挼(ruó)梅子并郎肩。
译文:画着浅浅的眉毛,脸上敷着海棠色的胭脂,那戴在发间的牡丹花重的快要把发髻压偏。捻梅浅尝,与你肩并肩同行。
注释:¹香膏:芳香的脂膏。²紫绵:是指西府海棠。宋朝人用“紫绵”色来形容它,白晕紫粉,绵柔静雅,让人见而忘俗。 诗词里常用“紫绵”来形容胭脂的颜色。³翠云:形容妇女头髮乌黑浓密。⁴挼:同“挪”揉搓。
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旋移针线小窗前。
病起¹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²怜。旋移³针线小窗前。
译文:大病初愈心情总是郁闷难解,身体疲乏无力,精神困顿无法出门。只能移步在小窗下慢慢的做着针线。
注释:¹病起:病愈。²不禁:抑制不住,不由自主。³旋移:缓缓。

huànshā··qiǎnhuàxiānggāomián--chén

qiǎnhuàxiānggāomiándānhuāzhòngcuìyúnpiānshǒuruáméizibìnglángjiān

bìngxīnqíngzhōngshìqièkùnláiyàngjìnliánxuánzhēn线xiànxiǎochuāngqián

电急流光,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
电急流光¹,天生薄命,有泪如潮。勉为欢谑(xuè),到底总无聊。欲谱频年离恨,言已尽、恨未曾消。凭谁把,一天愁绪,按出琼箫²
译文:时光飞逝,快如闪电,而你天生薄命,过早地离开了我,让我泪流如潮纵使我勉强的欢笑,但还是难以持久,到头来总是百无聊赖,想要写下这些年来对你的思念,词写完了,但心中的离愁不会消失 是谁在用玉箫吹奏我给你写的新词,帮我把这一天里无法排遣的郁闷排解出来。
注释:¹电急流光:谓时间过得太快,犹如电闪流急。²琼箫:玉箫。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旧欢新梦,雁齿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风雨飘飘。
往事水迢(tiáo)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¹。旧欢新梦,雁齿²小红桥。最是烧灯时候,宜春髻(jì)、酒暖蒲萄。凄凉煞,五枝青玉³,风雨飘飘。
译文:往事如流水,窗前的那一轮明月,又一次照着已经离世的人。梦里又梦到过去的往事,想到曾经与你在那座有台阶的小红桥上。那是花灯怒放的元宵佳节,你梳着美丽的发髻,为我暖上葡萄美酒 如今风雨飘摇,那在元宵节盛放过的寂寞孤灯,只叫人断肠伤情。
注释:¹魂销:亦作“魂消”。指死亡。²雁齿:原比喻排列整齐之物,后多用于比喻桥的台阶。宋张先《破阵乐·钱塘》:“雁齿桥红,裙腰草绿,云际寺、林下路。”³五枝青玉:指所燃之灯。《西京杂记》谓:咸阳宫有青玉玉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
这首词可以说是作者用血泪滴洒而成的,其伤感之苦情,灼人心脾。上片开端三句笼罩全篇,点明抒凄绝伤感的悲悼之旨。接下去“勉为”二句转说无论怎样自作宽解也“总无聊”。又接以“欲谱”二句再转说离恨积深积久已无法消解。结穴三句化情思为景物,说凄切的萧声传出了那“一天愁绪”,更使人伤感了。过篇承上片意脉而又开启下片追忆之情景。“旧欢”以下四句是追忆,而所追忆的都是梦里往日欢会的景象,这便加倍地表达出情伤彻骨,同时也为结穴三句作了衬垫。故结处写眼前凄清之景以“凄凉煞”三字总括。这收束极厚重,既与开端照应,又宕出远韵高致,其无穷无尽的悲悼之凄情,尽在不言之中了。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腰垂锦带佩吴钩¹,走马曾防玉塞²秋。
译文:腰间垂坠着锦带佩戴着吴地弯刀,曾经参加过防卫敌军、驰驱沙场的战斗行动。
注释:¹吴钩:古代吴地所造的一种弯形的刀。²玉塞:指玉门关。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莫笑关西¹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²
译文:不要嘲笑关西的将家子弟,只将那满腔思念倾注在《凉州曲》中。
注释:¹关西:指函谷关以西。²凉州:指《凉州曲》。

  首句写自己的装束。腰垂锦带,显示出衣饰的华美和身份的尊贵,与第三句“关西将家子”相应;佩吴钩(一种吴地出产的弯刀),表现出意态的勇武英俊。杜诗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之句,可见佩带吴钩在当时是一种显示少年英武风姿的时髦装束。寥寥两笔,就将一位华贵英武的“关西将家子”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了。

  第二句“走马曾防玉塞秋”,进一步交代自己的战斗经历。北方游牧民族每到秋高马肥的季节,常进扰边境,需要预加防卫,称为“防秋”。玉塞,指玉门关。这句是说自己曾经参加过防秋玉塞、驰驱沙场的战斗行动。和上句以“锦带”、“吴钩”显示全体一样,这里是举玉塞防秋以概括丰富的战斗经历。

  不过,诗意的重点并不在图形写貌,自叙经历,而是抒写感慨。这正是三、四两句所要表达的内容。“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关西,指函谷关以西。古代有“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李益是姑臧(今甘肃武威,亦即凉州)人,所以自称“关西将家子”。表面上看,这两句诗语调轻松洒脱,似乎带有一种风流自赏的意味。但如果深入一层,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理想抱负和其他作品来体味,就不难发现,在这潇洒轻松的语调中正含有无可奈何的苦涩和深沉的感慨。

  写慷慨悲凉的诗歌,决非李益这们“关西将家子”的本愿。他的《塞下曲》说:“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象班超等人那样,立功边塞,这才是他平生的夙愿和人生理想。当立功献捷的宏愿化为苍凉悲慨的诗思,回到自己熟悉的凉州城时,作者心中翻动着的恐怕只能是壮志不遂的悲哀吧。如果说:“莫笑”二字当中还多少含有自我解嘲的意味,那么,“只将”二字便纯然是壮志不遂的深沉感慨了。作为一首自题小像赠友人的小诗,三、四两句所要表达的,正是一种“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式的感情。

  这当然不意味着李益不欣赏自己的边塞之吟,也不排斥在“只将诗思入凉州”的诗句中多少含有自赏的意味。但那自赏之中分明蕴含着无可奈何的苦涩。潇洒轻松与悲慨苦涩的矛盾统一,正是这首诗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它耐人寻味的重要原因。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710-711页

biān

 tángdài 

yāochuíjǐndàipèigōu zǒucéngfángsàiqiū 
xiàoguān西jiàngjiā zhǐjiàngshīliángzhō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