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续露蛩鸣,索索风梧语。瘦骨从来不奈秋,一夜秋如许。
簟冷卷风漪,髻滑抛云缕。展转无人共此情,画角吹残雨。
续续露蛩鸣,索索风梧语。瘦骨从来不奈秋,一夜秋如许。
簟冷卷风漪,髻滑抛云缕。展转无人共此情,画角吹残雨。
卢祖皋

卢祖皋

卢祖皋(约1174—1224),字申之,一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属浙江)人。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 1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气力渐衰损,鬓发终以皓。
气力渐衰损,鬓(bìn)发终以皓¹
译文:气力渐渐衰退,两鬓的头发也终于变得花白。
昔为春月华,今为秋日草。
昔为春月华¹,今为秋日草。
译文:以前年轻时就像春天美好月光,现在就像秋日渐渐枯萎的草。
注释:¹月华:月光,月色。

shī--zhāngzài

jiànshuāisǔnbìnzhōnghàowèichūnyuèhuájīnwèiqiūcǎo

双旌汉飞将,万里独横戈。
双旌(jīng)¹汉飞将²,万里独横戈(gē)。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
译文:军中大旗猎猎作响,汉家大将将要挥师出征;看他横刀立马,气吞万里如虎。关塞悠远,春风难以企及,未到关前,就已经看不到春色了;关外,风卷沙尘,黄沙弥漫如云,遮天蔽日。
注释:¹双旌:仪仗用的旌旗。²汉飞将:指李广。
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
鼓鼙(pí)¹²绝漠³,烽戍(shù)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译文:军中鼓声,悲壮激越,直达遥远的沙漠;戍台烽火,阻隔着浩荡的黄河。想到将军所去之地,在那阴山之北;慑于将军声威,入侵的强敌已经求和。
注释:¹鼙:军中所用小鼓。²悲:形容鼓声紧急,有酣畅之意。³绝漠:遥远的沙漠之地。⁴长河:黄河。⁵天骄:原意指匈奴,此处泛指强敌。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
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八,一作《送彭将军》。诗当作于作者任左拾遗时。当时朝中大臣自宰相以下,出牧奉使,必有钱郎二人饯行诗作,名重京畿。其格律为平起式首句不入韵格,用下平声五歌韵。中二联对仗自然。首句三拗四救,平仄规范。

  此诗风格近盛唐边塞诗。定州,在今河北。首联发端,把李将军比作汉飞将军李广。“万里独横戈”,评价甚高。“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颔联写戍边环境的艰辛。出句隐括《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黄云,沙尘暴,极言边塞荒凉。王维“黄云断春色”、李颀“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王昌龄“蓟门秋月隐黄云”、岑参“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高适“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鼓色悲绝漠,烽戍隔长河”。颈联写军旅的豪壮。鼓色,一作色鼓,军鼓。悲绝漠,使动用法,使绝漠悲,意为敌军闻风丧胆。对句流水,由于军威震慑,敌人入侵的烽火在黄河以北就隔断了。这两句是对出征后的祝愿,非实景。尾联劝诫,意思是不要赶尽杀绝。阴山路,敌人的退路。故兵法,围城三面,留一面让敌人逃跑,避免死战。只要打胜了,敌人要求和谈就可以了。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皇皇¹者华²,于彼原隰(xí)³。駪(shēn)征夫,每怀靡(mí)
译文:那一枝枝灿烂明艳的鲜花,盛开在广袤的原野湿地上。策马疾驰的使者和小吏们,每每想起还有不周到地方。
注释:¹皇皇:犹言煌煌,形容光彩甚盛。²华:即花。³原隰:原野上高平之处为原,低湿之处为隰。⁴駪駪:众多疾行貌。⁵征夫:这里指使臣及其属从。⁶靡及:不及,无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驹(jū),六辔(pèi)¹如濡(rú)²。载³驰载驱,周(yuán)(zī)(zōu)
译文:我骑乘着雄壮的骏马良驹,手里的六条马缰柔韧有光。鞭策着马儿驰骋在大路上,在民间遍访那治国的良方。
注释:¹六辔:古代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中两骖马的内辔,系在轼前不用,故称六辔。²如濡:新鲜有光泽貌。³载:语助词。⁴周:遍。⁵爰:于。⁶咨诹:咨询访问,征求意见。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骐(qí)¹,六辔如丝²。载驰载驱,周爰咨谋³
译文:我骑乘着雄壮的青黑骏马,六条马缰犹如素丝般滑柔。鞭策着马儿驰骋在乡野上,跑遍民间博采治国的良谋。
注释:¹骐:青黑色的马。²如丝:指辔缰有丝的光彩和韧度。³咨谋:与“咨诹”同义。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骆(luò)¹,六辔沃若²。载驰载驱,周爰咨(zī)³
译文:我骑乘着雄壮的黑鬃白马 ,六条马缰闪耀着鲜艳光泽。鞭策着马儿驰骋在大路上,遍访民间搜求治国的善策。
注释:¹骆:白身黑鬣的马。²沃若:光泽盛貌。³咨度:与“咨诹”同义。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我马维骃(yīn)¹,六辔既均²。载驰载驱,周爰咨(zī)³
译文:我骑乘着雄壮的黑白花马,六条马缰收放得自如协调。鞭策着马儿驰骋在乡野上,跑遍民间询访治国的大道。
注释:¹駰:杂色的马。²均:协调。³咨询:与“咨诹”同义。

  “君教使臣”乃此诗之原旨。使臣秉承国君之明命,重任在身,故必须以咨周善道,广询博访。上以宣国家之明德,下以辅助自己之不足,以期达成使命,因而“咨访”实为使臣之大务。而在出使之际,君之教使臣者,正在于广询博访。使臣在奉使途中,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常懔懔于心,怀有“靡及”之感,更是忠于职守、忠于明命的表现。《小雅·皇皇者华》这首诗,正是从这两方面著笔歌咏的。

  诗的首章,先阐明君教使臣之旨,诗人说:“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駪征夫,每怀靡及。”诗意委婉而寄意深长,既以慰使臣行道的辛苦,又戒其必须忠于使命,常以“靡及”自警。从措词来看,是婉而多讽,而用意则是非常庄重。至于君教使臣之具体内容为何,则于诗的第二章至第五章中,用使臣口气,反覆表达,以见使臣时刻不忘君之所教,时时以忠贞自守。

  第二章原诗云:“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前三句皆为使臣自道其出使在征途上的情况,第四句“周爰咨诹”,始表明“博访广询,多方求贤”之义,亦即“君教使臣”的主要内容,而为“每怀靡及”句中使臣所怀思的主旨。三章至五章的诗意,与二章全同,特因叶韵关系,在语词上作了改变:“我马维驹,六辔如濡”、“我马维骆,六辔沃若”、“我马维駰,六辔既均”。此数语,皆以道使臣在奉使途中威仪之盛。因车有四马,故章次亦叠至四次。二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诹”,三章言“载驰载驱,周爰咨谋”,以及四章、五章之“周爰咨度”,“周爰咨询”,其意义皆为“遍于咨询”,亦即“广询博访”之义。由此表明使臣之在征途、无时无刻不以君命为念,则使臣之敬奉使命,可想而知。明此义,则知此诗中之“每怀靡及”、“周爰咨诹”两句,乃全诗关键所在。

  综观此诗,倘使无首章“每怀靡及”之语,则二章以下之“周爰咨诹”、“周爰咨谋”、“周爰咨度”等语,意义皆不明显,亦不见有君教使臣之义。倘无二章以下“周爰咨诹”诸语之反覆见意,则使臣奉命“每怀靡及”殷殷之意,更无由表现。故此诗艺术特点之一,是前后各章,互相辉映、照顾周密。特点之二是:诗的语言气象开朗,生动蓬勃。首章以“皇皇者华”起兴,落响超迈,命意笼罩全诗。二章以次,语词变动,错落有致,命义相近而不显其重复,语音协调,可诵性甚强。特点之三是用意恳切,不论君之教使臣,以至使臣对国家明命之反应,字里行间,都非常感人。君之使臣以敬,臣之受命以庄,这虽是古语,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21-323

huánghuángzhěhuā

míng xiānqín 

huánghuángzhěhuā yuán shēnshēnzhēng měihuái怀 
wéi liùpèi zàichízài zhōuyuánzōu 
wéi liùpèi zàichízài zhōuyuánmóu 
wéiluò liùpèiruò zàichízài zhōuyuánduó 
wéiyīn liùpèijūn zàichízài zhōuyuánxún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
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zhuàn)¹
译文:岸边的杨柳垂下金黄色的枝条,雨过天晴,黄莺儿在尽情地呜叫。
注释:¹莺百啭:形容莺的啼叫声非常动听。
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
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¹
译文:我的家就在绿杨树旁边靠近通衙大道,来来往往经过许多许多的王孙年少。
注释:¹少年:小青年。
马嘶芳草远,高楼帘半掩。
马嘶(sī)住草远¹,高楼帘半掩²
译文:我在高楼上半卷起帘子往下瞧,王孙公子们骑着马越去越远。
注释:¹“马嘶”句写心上人远去。²“高楼”句写少女目送,表现出一片痴情。
敛袖翠蛾攒,相逢尔许难。
敛袖¹翠蛾攒(cuán)²,相逢尔许³难。
译文:我举袖遮睑把眉皱,感叹知音相逢这么难。
注释:¹敛袖:整理衣抽。²翠蛾攒:即攒眉皱眉,蹙眉。翠蛾:指眉毛。古人称女子的细而长的眉毛为蛾眉,因为其形似蛾的触须。古代女子以黛画眉,黛为青黑色颜料,故称翠蛾。³尔许:如许,这样。

  《醉公子·岸柳垂金线》轻借流丽潇洒之笔,用岸柳明媚莺声如簧的环境作衬托,委婉曲折地描写一位别后妇女的春思。“岸柳垂金线,雨晴莺百啭。”起拍二句,为对春日景物的描绘:“岸柳”已被春风吹绿,垂下缕缕长有嫩叶的枝条,而雨后新晴,黄莺百啭,一片春光融融。

  “家住绿杨边,往来多少年。”写家居环境及宅前路上来往多青年人的情景。美景当前,故少年人来游者众,这一切都暗示这是一个易于挑起春情的季节,也是一个令人忆起少年情事的地方。潜气内蕴,深藏不露。

  “马嘶芳草远,高搂帘半掩。”过片二句,写由所见来往多青年人而引发的对心上的人的思念:女主人公闻马嘶以为心上人即将来到,因而于楼上卷帘望远,但并未见到心上人,唯见郊原芳草连绵直伸向天边。这里只说“帘半卷”,不像后来宋词“倚危楼,望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之类直说,“点到即止”,正是唐五代词的含蓄处。

  “敛袖翠蛾攒,相逢尔许难。”结拍二句,言因不见心上人的身影,女主人公眉峰紧锁、愁思满腹,并慨叹和心上人见面是如此之难。这里以蹙眉表愁态,于是不由内心发出惆怅无奈问己又问人的“相逢而不离开却是如此的艰难”的嗟叹。

参考资料:
1、 艾治平著.花间词品读: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12:183-184
2、 程自信注评.唐五代词二百首:黄山书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197页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楚山¹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译文:楚地的山脉绵延不断没有尽头,返回故乡的路是如此崎岖萧条。
注释:¹楚山:楚地之山。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译文:看到东海日出,彩霞缤纷,就知道要下雨了;听到大江波涛澎湃的声音,就知道夜潮来临。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剑留南斗¹近,书寄北风遥。
译文:我书剑飘零,羁留近于色斗之下,家乡遥远,家书难收,我家北风之下的大雁,吹到色方而不能北回。
注释:¹南斗:星名,南斗六星,即斗宿。古人有“南斗在吴”的说法。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为报空潭(tán)¹,无媒寄洛桥²
译文:吴潭的美橘熟了,想寄一点回家,可惜无人把它带到洛阳。
注释:¹潭橘:吴潭的橘子。²洛桥:洛阳天津桥,此代指洛阳。

  这首作品里江南景色是一种意象中的景色,全诗仿佛都出于大概统一这样的视角。像“楚山不可极”,就将背景的广阔简洁得说明了;“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其实也是一种大概的描绘。不过诗里也有细节刻画,诗人主要用细节刻画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对乡邻的牵挂,旅行中见到的优美景色固然不俗,那心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表露得很殷切。比如用星象和季风来说明远离故乡羁绊在外的情况,为后一句的难以找到合适人选来寄送橘子做了一个铺垫,心中的乡愁之浓烈可见是真实的。

  江南烟雨名扬天下,但是江南临海,海岸线很长,这固有的广阔风光却历来少有写者。诗人在这首诗中表现出来的就恰恰是江南山川广袤的景致。说祖咏是一位心思巧妙的诗人,确实如此。

  从感情色彩上分析这首诗,诗人的表达还是很含蓄的。也许放在今天,如果做同样的事情会显得很做作,甚至有些婆婆妈妈,但是放在诗人当时的情况下,为了找不到捎东西回家乡的人而苦恼就是一种思乡情怀的自然流露。

  对于诗中用到的来描绘景色的素材,大致上把江南既婉约又壮阔的秀丽山川写给了后人,也许里面有着些许豪气,但是豪气是藏在字句里的,不让读者有被气势所迫的感觉。在祖咏的《江南旅情》中,江南实在少了些脂粉气,多了些清爽。

jiāngnánqíng

yǒng tángdài 

chǔshān guīdànxiāotiáo 
hǎiqíngkàn jiāngshēngtīngcháo 
jiànliúnándǒujìn shūběifēngyáo 
wèibàokōngtán méiluòqiá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