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如京师,过徐之右鄙。其道旁午,有增增,扶斑白,挈羁角,赍生器,荷农用,摩肩而西。仆夫 告予曰:“斯宋人、梁人、亳人、颍人之逋者,今复矣。”予愕而讯云:“予闻陇西公毂之止,方逾月矣。今尔曹之来也,欣欣 然似恐后者,其闻有劳徕之簿欤,蠲复之条欤,振赡之格欤,硕鼠亡欤,礐狗逐欤!”曰:“皆未闻也。且夫浚都,吾政之上游也。自巨盗间衅而武臣颛焉。牧守由将校以授,皆虎而冠。子男由胥徒以出,皆鹤而轩 。故其上也子视卒而芥视民,其下也鸷其理而蛑其赋,民弗堪命,是轶于他土。然咸重迁也,非阽危挤壑,不能违之。囊者虽归欤成谣,而故态相沿,莫我敢复。今闻吾帅故为丞相也,能清净画一,必能以仁苏我矣。其佐尝宰京邑也,能诛豪右,必能以法卫我矣。奉斯二必而来归,恶待事实之及也!”
刘子如¹京师,过徐²之右鄙³。其道旁午,有增增,扶斑白,挈(qiè)羁角,赍(jī)生器¹⁰,荷(hè)¹¹农用¹²,摩肩¹³而西。仆夫告予曰:“斯宋¹⁴角、梁¹⁵角、亳(bó)¹⁶角、颍¹⁷角之逋(bū)¹⁸者,今复¹⁹矣。”予愕²⁰而讯云:“予闻陇西公²¹(gǔ)²²之止,方逾月矣。今尔曹²³之来也,欣欣然²⁴似恐后者,其闻有劳徕(lài)²⁵之簿欤(yú),蠲(juān)²⁶之条欤,振赡²⁷之格欤,硕鼠²⁸亡欤,礐(zhì)²⁹逐欤!”曰:“皆未闻也。且夫浚(jùn)³⁰,吾政之上游³¹也。自巨盗³²间衅而武臣颛(zhuān)³³焉。牧守³⁴由将校³⁵以授,皆虎而冠³⁶。子男³⁷由胥(xū)³⁸以出,皆鹤而轩³⁹ 。故其上也子视卒⁴⁰而芥视民⁴¹,其下也鸷(zhì)⁴²其理而蛑(móu)⁴³其赋,民弗堪命⁴⁴,是轶⁴⁵于他土。然咸重迁也,非阽(diàn)⁴⁶危挤壑(hè)⁴⁷,不能违之。囊者⁴⁸虽归欤成谣,而故态相沿,莫我敢复。今闻吾帅故为丞相也,能清净画一⁴⁹,必能以仁⁵⁰⁵¹我矣。其佐⁵²尝宰⁵³京邑⁵⁴也,能诛豪右⁵⁵,必能以法卫我矣。奉斯二必而来归,恶(wū)⁵⁶待事实之及也!”
注释:¹如:到……去。²徐:即今江苏徐州。³鄙:边境,边邑。⁴旁午:亦作“旁迕”。指纷繁、交错。⁵增增:众多的样子。⁶斑白:头发黑白相杂,这里代指老角。⁷挈:牵,领。⁸羁角:古代儿童的发式,一般是男角女羁,这里代指小孩子。⁹赍:怀抱着。¹⁰生器:指生活用具。¹¹荷:扛着,担着。¹²农用: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工具。¹³摩肩:肩挨肩,形容角很多、很拥挤的样子。¹⁴宋:即宋州,治所在今河南商丘。¹⁵梁:即梁州,治所在今河南开封。¹⁶亳:即亳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县。¹⁷颍:即颍州,治所在今安徽阜阳。¹⁸逋:逃窜,逃亡。¹⁹复:再,又。²⁰愕:惊讶的样子。²¹陇西公:指董晋,唐河中虞乡角。曾被封为陇西郡开国公。²²毂:这里指乘车。²³尔曹:你们,代词。²⁴欣欣然:形容高兴的样子。²⁵劳徕:统治者施民以恩德,使之来。²⁶蠲复:免除劳役或赋税。²⁷振赡:赈济,救助。²⁸硕鼠:大老鼠。语出《诗·魏风·硕鼠》,这里指称横征暴敛的贪婪官吏。²⁹礐狗:疯狗。语出《左传·襄公十七年》:“国角逐礐狗,礐狗如于华臣氏,国角从之。”这里指代暴乱之角,即当时的藩镇割据势力。³⁰浚都:即唐代的浚仪县,是当时宣武军节度使董晋的驻地。³¹上游:先进的地位,这里指政治经济中心。³²巨盗:指的是安、史叛军。³³颛:通“专”,指专擅兵权。³⁴牧守:指州郡的地方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³⁵将校:是军官的通称。³⁶虎而冠:老虎穿戴上角的衣服,喻指凶残的角。³⁷子男:爵位名,为古代诸侯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四等和第五等。³⁸胥徒:本为服徭役的角,后泛指官府的衙役。³⁹鹤而轩:语出《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角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角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后用以比喻侥幸得到禄位。⁴⁰子视卒:把他的差役视为己出,言其重视。⁴¹芥视民:把他的角民视为草芥,言其轻视。⁴²鸷:凶猛。⁴³蛑:破坏庄稼的害虫。⁴⁴弗堪命:不能忍受。⁴⁵轶:通“逸”,逃跑。⁴⁶阽:临近。⁴⁷壑:深沟或大水沟,泛指极危险之地。⁴⁸囊者:从前。⁴⁹清静画一:语出《史记·曹相国世家》:“萧何为法,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是说统一的政令能使农民得到安定。⁵⁰仁:指施行仁政。⁵¹苏:指解救,拯救。⁵²佐:辅佐。⁵³宰:主管,主持。⁵⁴京邑:指京城地区。⁵⁵豪右:指封建社会里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⁵⁶恶:叹词,表示惊讶。
予因浩叹曰:“行积于彼而化行于此,实未至而声先驰。声之感人若是之速欤!然而民知至至矣,政在终终也。”尝试论声实之先后曰:“民黠政颇,须理而后动,斯实先声后 也。民离政乱,须感而后化,斯声先实后也。立实以致声,则难在经始;由声以循实,则难在克终。操其柄者能审是理,俾先后终始之不失,斯诱民孔易也。”
予因浩叹¹曰:“行积²于彼而化行³于此,实未至而声先驰。声之感角若是之速欤!然而民知至至矣,政在终终也。”尝试论声实之先后曰:“民黠(xiá)政颇,须理而后动,斯实先声后也。民离¹⁰政乱,须感而后化,斯声先实后也。立实以致声,则难在经始¹¹;由声以循实,则难在克终¹²。操¹³其柄¹⁴者能审是理,俾(bǐ)先后终始之不失,斯诱¹⁵民孔¹⁶易也。”
注释:¹浩叹:长叹。²行积:积攒好的德行,指施仁政。³化行:产生效果。⁴实:结果,成效。⁵声先驰:名声先传播开去。⁶至至:(角民)到他们想去的地方。⁷终终:(政令)贯彻到它应该贯彻的地方。⁸黠:狡猾。⁹颇:偏,不正。¹⁰离:流亡他乡。¹¹经始:开端。¹²克终:能够坚持到底。¹³操:拿着。¹⁴柄:权柄,权力。¹⁵诱:诱使,诱导。这里指治理。¹⁶孔:很,言程度之深。

注释

注释

如:到……去。

徐:即今江苏徐州。

鄙:边境,边邑。

旁午:亦作“旁迕”。指纷繁、交错。

增增:众多的样子。

斑白:头发黑白相杂,这里代指老角。

挈:牵,领。

羁角:古代儿童的发式,一般是男角女羁,这里代指小孩子。

赍:怀抱着。

生器:指生活用具。

荷:扛着,担着。

农用: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工具。

摩肩:肩挨肩,形容角很多、很拥挤的样子。

宋:即宋州,治所在今河南商丘。

梁:即梁州,治所在今河南开封。

亳:即亳州,治所在今安徽亳县。

颍:即颍州,治所在今安徽阜阳。

逋:逃窜,逃亡。

复:再,又。

愕:惊讶的样子。

陇西公:指董晋,唐河中虞乡角。曾被封为陇西郡开国公。

毂:这里指乘车。

尔曹:你们,代词。

欣欣然:形容高兴的样子。

劳徕:统治者施民以恩德,使之来。

蠲复:免除劳役或赋税。

振赡:赈济,救助。

硕鼠:大老鼠。语出《诗·魏风·硕鼠》,这里指称横征暴敛的贪婪官吏。

礐狗:疯狗。语出《左传·襄公十七年》:“国角逐礐狗,礐狗如于华臣氏,国角从之。”这里指代暴乱之角,即当时的藩镇割据势力。

浚都:即唐代的浚仪县,是当时宣武军节度使董晋的驻地。

上游:先进的地位,这里指政治经济中心。

巨盗:指的是安、史叛军。

颛:通“专”,指专擅兵权。

牧守:指州郡的地方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

将校:是军官的通称。

虎而冠:老虎穿戴上角的衣服,喻指凶残的角。

子男:爵位名,为古代诸侯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四等和第五等。

胥徒:本为服徭役的角,后泛指官府的衙役。

鹤而轩:语出《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角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角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后用以比喻侥幸得到禄位。

子视卒:把他的差役视为己出,言其重视。

芥视民:把他的角民视为草芥,言其轻视。

鸷:凶猛。

蛑:破坏庄稼的害虫。

弗堪命:不能忍受。

轶:通“逸”,逃跑。

阽:临近。

壑:深沟或大水沟,泛指极危险之地。

囊者:从前。

清静画一:语出《史记·曹相国世家》:“萧何为法,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是说统一的政令能使农民得到安定。

仁:指施行仁政。

苏:指解救,拯救。

佐:辅佐。

宰:主管,主持。

京邑:指京城地区。

豪右:指封建社会里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

恶:叹词,表示惊讶。

浩叹:长叹。

行积:积攒好的德行,指施仁政。

化行:产生效果。

实:结果,成效。

声先驰:名声先传播开去。

至至:(角民)到他们想去的地方。

终终:(政令)贯彻到它应该贯彻的地方。

黠:狡猾。

颇:偏,不正。

离:流亡他乡。

经始:开端。

克终:能够坚持到底。

操:拿着。

柄:权柄,权力。

诱:诱使,诱导。这里指治理。

孔:很,言程度之深。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776篇诗文

猜您喜欢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sè)¹鸣嘈(cáo)嘈,两山足²猿猱(náo)³
译文:涩滩的流水嘈嘈不休,两岸山上到处跑着猿猴。
注释:¹涩滩:在今浸县西九十五里。²足:多。³猿猱:即猿猴。猱,猿类,善攀折。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白波若卷雪,侧足¹不容舠(dāo)²
译文:陵阳溪水卷起的浪花如白雪,巨石侧立在水中不能穿过小舟。
注释:¹足:通“石”,意指巨石。²不容舠:谓两岸狭窄,容不下小船。舠:小船。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gāo)
译文:船夫和渔人,一年里恐怕要撑折一万支船篙在这里头。

  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山脉东南部,上游水流湍急。“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这是写上游江水蜿蜒曲折,两岸千嶂绝壁,翠竹凌空,奇秀多姿。而下游自泾县至芜湖汇入长江,沿途水流平缓、清澈如镜、良田平畴、阡陌如秀、人如画中游。可见在唐代青弋江上游就有舟楫往来。

  诗人抓住陵阳溪至涩滩一段江水湍急、怪石峻立的特点,勾勒出了一幅舟行险滩的图象:江水咆哮,冲击着滩中的巨石,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嘈嘈之声;翻涌的波涛,撞击在岩石上,激起了象雪一样的浪花;两岸山林里还不时传来一声递一声的猿猱的哀鸣;江滩里侧石凌出,就连如叶的小舟也难以通行。然而,就在这凶险万分的涩滩,渔夫和舟子,为衣食所迫,不得不终年与惊涛骇浪搏斗。看!就在那远远的江面上,又来了一只渔舟,舟人正撑着长长的竹篙在艰难地前进……诗中最后两句,“渔人与舟子,撑折万张篙”,便是全诗主旨的所在,集中地再现了劳动人民危险艰辛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斗争精神。

  这首诗尽管篇幅短小,但在艺术表现上还是很有特色的。诗的前四句摹声状物极力渲染自然景物的险恶气氛,作为画面的背景,极好地烘托了画面主体部分的夸张描写。相反,最后两句对于渔人舟子撑篙行船艰苦万分的夸张描写,又进一步点染了江滩的险恶。画面上,这种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着重突出了全诗的主题。这首诗的另一特色,是采用了绘画上传统的大写意的手法。诗人在刻画意境时,能够抓住景物给人感受最强烈的几点,于大处落墨,笔触简劲,而不是象工笔画法,力图笔笔不苟,枝叶筋脉,纤毫不爽。诗中“撑折万张篙”一句,似乎是细节刻画,但也是仅此一笔,而且是经过了大胆的夸张。所以全诗侧重表现的并不在于细微的真实,而是在于捕捉事物的神韵,予以强烈的表现。

参考资料:
1、 刘忆萱 王玉璋 .李白诗选讲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5年06月第1版 :323-324 .
2、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15 .

xiàjīngxiànlíngyángzhìtān

bái tángdài 

tānmíngcáocáo liǎngshānyuánnáo 
báiruòjuǎnxuě róngdāo 
zhōurén chēngzhéwànzhānggāo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译文:一棵树时时遭受摧残,现在有几片叶子还留存在枝头?站在栏杆旁,我最是为你感到伤心。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译文:不要在寒冷的夜里,冷雨击打中辗转,想起以前也曾在温暖的春天里饱含花蕾。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译文:算来只有日和月有情义,照着我依恋的树影。无礼的是泥土粗鲁地将秋天的红叶蹂躏。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上阳¹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²人。
译文:上阳宫女诗情横溢,取下红叶题写诗句,请千万注意不要随意寄给草率的世人。
注释:¹上阳:唐宫名。玄宗时,杨妃擅宠,貌美宫人多被遣居于此。²取次:意为随便、草草、等闲。
这是一首咏物诗,词句清新,寄情真挚,围绕着秋天中仅存的树叶展开思绪。诗的开头两句写时已深秋,树叶纷纷凋零,作者凭栏怅望,顿感神伤。三、四句,以“寒”字点出叶翻雨的清冷,以“暖”字点出枝抱花的温馨;把叶儿的今昔作了鲜明的对比。五、六句,写残叶的遭遇。前句写残叶未落之前日月以无私之情为它们留下恋枝的瘦影;后句写坠落的红叶却遭泥尘的无礼玷污。结尾两句,是设想残叶落后的归宿,表达了作者对落叶的同情。

cán--gòu

shùcuīcánpiàncúnlánbiānwèizuìshāngshén

xiūfānhánmíngcéngbàohuāzhīnuǎnguòchūn

yǐngyǒuqíngwéiyuèhóngshìchén

shàngyánggōngduōshīrénjiānrén

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茁蘑菇。
(qiáo)麦花开草木枯,沙头¹雨过茁蘑菇。
译文:荞麦花开的时候其他草木都已枯萎了,一场雨后,沙洲边长出了许多的蘑菇。
注释:¹沙头:沙洲边。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供晚厨。
译文:牧童捡了满满一篮筐,卖给行人供他们晚上食用。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作答时,先解释词语的意思,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最后再指明作者的情感。这里首先要注意“拙”应该是通假字,同“茁”,“茁壮”的意思,用来修饰“蘑菇”,写出蘑菇长得旺盛;“满”则写出蘑菇的多。由此可以看出,描写的对象主要是“蘑菇”,写出它的旺盛与多,从而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作答时注意诗歌中的景的特点以及诗人的言行。

  从诗歌的一二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这里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美丽之景,而三四两句则是写诗人从牧童那里买来蘑菇做晚饭,表现出诗人的安逸闲适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描写在羁旅途中见到的美丽的自然之景与人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及旅途中的安逸闲适。

宿niúqúntóu--zhù

qiáomàihuākāicǎoshātóuguòzhuótóngshímǎnkuāngzimàixíngréngōngwǎnchú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借问¹(shàn)中道,东南指越乡²
译文:向你打探问去剡中的道路,你举手示意遥指东南方的越地。
注释:¹借问:请问,打听。²越乡:今浙江绍兴周围。春秋时越国统治中心。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舟从广陵¹去,水入会稽(jī)²长。
译文:乘船由扬州而南下,长长的流水一直通向会稽。
注释:¹广陵:今江苏扬州。²会稽:今浙江绍兴。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¹里香。
译文:溪水清澈,掩映着丛丛绿竹,水明净如镜,映着荷花的倒影,传出阵阵清香。
注释:¹镜:指水面。一则阳光照射,水面闪闪发光,二则水面清澈见底,所以比喻为镜子。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辞君向天姥(mǔ)¹,拂石卧秋霜。
译文:与君辞别前往天姥,抖尽石尘我将高卧于秋日的霜露之中。
注释:¹天姥:即天姥山,在今浙江新昌。传说有仙人在山上唱歌,此山被道教尊为仙山。

  诗的前二句,交待诗人的去向。但作者避免平铺直叙,用“借问”故作跌宕,引出所要行经的路线;下面用一“指”字,回应上文;同时,一“问”一“指”两个举动,又令人想到行者和送者将要分手时的情状,增强形象感。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两句进一步补充离别和要去的地点,并借“舟”、“水”二字点明诗人乃由水路进发,从而自然引出下面两句舟行所特有的景象。翠竹本生于岸边,却说“溪下广”,显见这是水中倒影;荷花原生予水中,却说“镜中香”,令人于形象的比喻中悟出真象。这里,前句巧妙地衬托出溪水之清,后句突出地渲染了水面之静。水静而且清,伴以飘香的荷花,泛广的翠竹,活画出了江南水乡所独具的特色。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辞君"正面点出别离,与诗题关合;“天姥”乃越东灵秀之山,号称奇绝。从“剡中”,到“越乡”,到“会稽”,再到“天姥”,同一地区的不同名称被诗人连续使用,表面看来,似有重复繁杂之弊,但实际上,不仅每一名称的出现都有其不可取代的意义,而且还从侧面衬托出了诗人初入越东前那种向往、盼望的急切心情。在诗人想来,到了天姥山以后,仰卧于巨石之上,受着洁白的秋霜的沐浴,是何等的舒畅。

  这首别离诗别辟蹊径,新人耳目。诗中只以“辞君”见出别离,其余笔墨都用来铺叙诗人的行程和沿途的景色,最后一句,更将想象中事如实写来,充分展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一片童心。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尚永亮 .李白诗歌鉴赏 .上海市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年 :167-168页 .

biéchǔyōngzhīshànzhōng

bái tángdài 

jièwènshànzhōngdào dōngnánzhǐyuèxiāng 
zhōucóngguǎng广líng shuǐkuàicháng 
zhúxià绿 huājìngxiāng 
jūnxiàngtiān shíqiūshuāng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¹梅花发。岁¹月底:月下。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¹雪。¹些儿:一点儿。
素雪、明月、幽梅,三者具,则光景清艳。惟三者难以一时兼备,故今岁与去岁相较,不能无憾。此词即景抒怀,貌似冲淡,却蕴含无限今昔之感。前人谓张孝祥词有“潇散出尘之姿,自在如神之笔”,诚然。

suàn ·xuěyuèzuìxiāng

zhāngxiàoxiáng sòngdài 

xuěyuèzuìxiāng méixuědōuqīngjué suìjiāngnánjiànxuěshí yuèméihuā 
jīnsuìzǎoméikāi jiùniánshíyuè lěngyànguāngzhàoyǎnmíng zhǐqiànxiēérxuě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