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庭院初凉。近重阳。篱畔一枝金菊、露微黄。
鲈脍韵。橙薤品。酒新香。我是升平闲客、醉何妨。
深秋庭院初凉。近重阳。篱畔一枝金菊、露微黄。
鲈脍韵。橙薤品。酒新香。我是升平闲客、醉何妨。
朱敦儒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2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一枝红杏¹出墙头,墙外行人²正独愁。
译文:一枝淡红的杏花探出墙头,而墙外的行人正伤春惆怅。
注释:¹红杏:一作“红艳”。²行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正¹逢处更难留!
译文:这枝杏花的样子好像跟我一样伤春惆怅,我们哪里禁受得了相逢在这春去匆匆难相留的时节?
注释:¹可正:不正,不能忍受。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林空色暝(míng)¹(yīng)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译文:天色已晚,寂静的树林中黄鹂鸟最先归来,春色尚早,杏花在陡峭的春寒中独自绽放,却没有蜂飞蝶舞。
注释:¹色暝:一作“色曙”,意即天色破晓。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更忆帝乡¹千万树,澹(dàn)²烟笼日暗神州³
译文:这时候我更怀念长安的千万株桃浓杏淡,可惜暮色已经笼罩住了夕阳的光辉整个神州一片黯淡。
注释:¹帝乡: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京城长安。²澹:通“淡”。³神州:旧指中国。

  此诗首联“红杏出墙”与“行人正独愁”对比,点明作者的满怀愁绪;颔联给娇嫩欲滴的杏花赋予诗人郁闷不得志,漂泊异乡的忧思情怀;颈联中黄莺与蝴蝶形成对比,用黄莺比托,表达心志;尾联写诗人联想到往年在京城看到的迷人景色。全诗由红杏引起的愁思为切入点,托物寄兴,抒发了诗人对京都的怀念,情思细腻,有温李之风。

  吴融的诗传承晚唐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格,韵优美、语言清丽,巧于比兴,但他比温、李的诗在托物比兴的同时,更突出了凄清的感受和疏淡的情怀。吴融咏过桃花、木笔花、棠梨花、杨花等,但都显得雅重不足,唯独这首诗婉曲细密、感时怀事,成为千古咏赞杏花之先河。

  诗人作此诗时,远没有在《红白牡丹》中的“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的淡泊平静,也没有《追咏棠梨花十韵》中的“不贵绡为雾,难降绮作霞”洒脱豪放。开篇的“红艳出墙”与“行人正独愁”对比,满怀的愁绪开篇宣泄而出。后一句“长得看来犹有恨,可正逢处更难留”,用拟人的手法,给娇嫩欲滴的杏花赋予了感情,点出诗人郁闷不得志,漂泊异乡的忧思情怀。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黄莺与蝴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寒蝶未游”赞叹杏花春寒陡峭,不图万枝丹彩的品性。不见采蜜的飞蝶,只有黄昏归巢的黄莺,诗人用黄莺比托自己,表达了自己落魄之际,依然会像杏花一样经过漫长严寒的冬季,锋剑出鞘,昂然地展示自己,不论外部如何的苦涩艰难。诗人由眼前的春色美景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树万树红杏的绚丽迷人景色,又与“澹烟笼日暗神州”形成鲜明的对比,薄薄的烟雾笼罩着朝阳,神州大地春色满园的气象变得一片黯然。一个“暗”字使本诗的情感飞跃,点出了他的愁怀所在,托出了诗人深刻忆念和留恋着长安的生活,并且心思仍然萦注于朝廷,为朝廷担忧。

  总览此诗,开篇由花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用了“红艳”与“行人”、“瞑莺”与“寒蝶”、“帝乡千万树”与“澹烟笼日”三个对比的场景,诗用杏花、黄莺比兴自己,将自己的惜春之情、流离之感、身世之悲、故国之思的情怀,像剥春笋一般,一点点层层地剥开,展现给读者。诗人的情感由“愁”、“恨”到斗志勃发,到最后托出奋斗的目的和对象,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愁”与“游”也显示出诗句音韵的对仗。诗从表现手法,到语言、字句都正称佳作。

参考资料:
1、 乐云主编,唐宋诗鉴赏全典,崇文书局,2011.11,第635页

zhōngjiànxìnghuā

róng tángdài 

zhīhóngxìngchūqiángtóu qiángwàixíngrénzhèngchóu 
zhǎngkànláiyóuyǒuhèn kānféngchùgèngnánliú 
línkōngmíngyīngxiāndào chūnqiǎnxiānghándiéwèiyóu 
gèngxiāngqiānwànshù dànyānlǒngànshénzhōu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天。休使圆蟾(chán)¹照客眠。人何在,桂影²自婵(chán)³
译文:天啊,不要让这一轮圆月照得我这离家的人无法安眠。面对满月,孤身一人,心中的那个她在哪儿呢?月宫里,只有桂树的影子斑斑驳驳,无人赏看。
注释:¹圆蟾:圆月。蟾:蟾蜍。后来就以蟾蜍为月亮的代称。²桂影:月影。³婵娟:美好。这两句是说月中桂影空自婆娑,而月下却不见伊人佳影。

  夜空中的一轮圆月,惯会助人哀伤快乐。人们高兴时,那明月便洒下皎洁的柔辉,为人助兴、凑趣——“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人们忧伤时,那月色也顿时变得冷幽幽的,照得人倍感凄凉,令人难耐,——“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冯延巳词)。

  《苍悟谣》里的这位“离人”,叫明月照得失眠了,于是他苦恼极了,呼天而叹:“天!休使圆蟾照客眠!”(圆蟾,即圆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意思是说老天啊,不要再让这圆月照得这我离家的人睡不着觉了!这位他乡之客本来就满怀离愁别绪;何况月下独立,又怎能不思念“隔千里兮共明月”的那一位呢?

  再说,如水月光,也容易使人毫无睡意,“明月皎皎照我床”,“牵牛织女遥相望”(曹丕《燕歌行》),这怎么能睡得着呢?而那月光,又偏爱照失眠人,这真是:“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之时。可是词人呢?却是月圆人未圆。难怪这位离人终于压抑不住,不得由仰天长叹了。可见,这句“天!休使圆蟾照客眠”。是经过一番千回百折的苦恼之后发出的百般无奈的叹息之词!

  月光如练,然而人隔千里,这边是他乡仰望,那边是闺中独看。这位痴情人不禁异想天开了,说:月亮啊,据说你是一面宝镜,你能照出她的芳姿倩影吗?“人何在?桂影自婵娟!”他凝视着那轮明月,那嫦娥般美丽的身影在何处呢?只有桂影疏密有致,空自盘旋罢了。

  此时此地,他可能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俩月下携手漫步的美好时光。然而此时呢?人却远隔千里,这多么令人愁怅啊!

  这首小词通过对圆月观感,抒发出沉挚的思念之情。寥寥十六个字,然而曲折有致。这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的高妙描写手法,真可谓“以少胜多”了。

  汉乐府里有《上邪》一曲,意思就是“天哪!”这首小词也采用这种咏叹手法,且全用口语述之,富有民谣色彩。这首小词在婉约词中,显得十分清新别致。

cāngyáo··tiān--càishēn

tiānxiū使shǐyuánchánzhàomiánrénzàiguìyǐngchánjuān

掩卷平生有百端,饱更忧患转冥顽。偶听鹈鴂怨春残。
掩卷¹平生有百端²,饱更³忧患转冥顽。偶听鹈(tí)(jué)怨春残。
译文:阖上了书本,想到平生,不禁百感交集。我已经饱历忧患,现在反而变得冥顽不灵了。偶然听到的悲鸟啼叫,才为春天的逝去而伤怨。
注释:¹掩卷:合上书本。²百端:百种情绪。³更:经过,阅历。更事,阅历世事。⁴冥顽:顽固、固执。⁵鹈鴂:即子规,杜鹃。
坐觉亡何消白日,更缘随例弄丹铅。闲愁无分况清欢。
坐觉¹亡何消²顽日,更缘³随例弄丹铅。闲愁无分况清欢。
译文:我渐觉得再也没有什么办法来消磨漫长的日子,只好随意校勘书籍。连闲愁都无福消受,哪能谈得上清欢?
注释:¹坐觉:犹云正觉也。坐:因为。²消:消磨。³缘:借助、凭借。⁴丹铅:丹砂和铅粉。古人校勘文字所用。⁵闲愁:指由无关紧要的事所惹起的愁绪,闲极无聊时所产生的愁绪。

  词中所写的是一位饱经忧患的中年人索莫的心境。静思身世,万感平生,仿佛对什么事情都麻木了。被愁苦浸的麻木了,莫可奈何只好任由它去,心的麻木只为了减少心灵敏感带来的精神苦痛。

  上片写词人掩卷,从叙写眼前景物开始,想到了词人的心酸的过往,想到了词人更加努力地专研书籍,只是偶然听到的悲鸟啼叫,觉得时间易逝。

  下片转而写词人的内心,“坐觉亡何消白日”写出了作者不知道如何消磨漫长的日子,只能借助校勘书籍来打发时间。内心的愁苦无法和人述说。

  该词表达了词人深悲极苦之情和悲天悯世之意不被人知道,该词是词人从眼前寻常景物写起,却蕴含极为丰富的深情和哲理。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著.《名篇词例选说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14年:205页

huànshā··yǎnjuǎnpíngshēngyǒubǎiduān--wángguówéi

yǎnjuǎnpíngshēngyǒubǎiduānbǎogèngyōuhuànzhuǎnmíngwánǒutīngjuéyuànchūncán

zuòjuéwángxiāobáigèngyuánsuínòngdānqiānxiánchóufēnkuàngqīnghuān

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
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
译文:作客江夏,夜梦欲醒时分,已是东风劲吹,残月西落。
东风吹客梦,西落此中时。
觉后思白帝¹,佳人²与我违³
译文:一觉醒来就想起在白帝城与你相处的美好时光,如今你我却天各一方。
注释:¹白帝: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奉节自帝山上,东汉公孙述所建。²佳人:指巴东故人。³违:离别。
觉后思白帝,佳人与我违。
(qú)¹(ráo)²(gǔ)³,音信莫令稀。
译文:瞿塘峡有许多客商来来往往,希望你我常常通信,不要让它逐渐稀少。
注释:¹瞿塘:瞿塘峡,此代指长江三峡。²饶:多。³贾客:指来往于峡江做买卖的商人。
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
瞿塘饶贾客,音信莫令稀。

  这首诗的首联场景恢弘,以“汉水波浪”和“巫山云雨”暗喻诗人自己与巴东故人各自所在地域。此时诗人已到江夏,江夏所在地,正对汉水人江口岸,而巴东故人却在为巫山云雨所阻隔之夔州城。一“远”一“飞”,描画出二人分手之后,各自身处异地,为峡江大山阻隔的情形。

颔联二句,诗人言说自己作客江夏,夜梦欲醒时分,已是东风劲吹,残月西落。

颈联接颔联,续写醒来之后,便想起在夔州白帝城与老朋友相处的美好时光,但如今却与老朋友离别,天各一方。

尾联二句,谆谆嘱咐远在夔州的老朋友,一定要随时通音信,不要让它逐渐稀少了,而来往于峡江瞿塘做买卖的商人很多,捎带音信也是很容易的。

  五言律诗,在李白的全部诗作中并不多见。这首《江上寄巴东故人》,虽对仗不甚工稳,但气象宏大,仍不失为佳篇。

参考资料:
1、 罗承勇.夔州诗百首赏析(图文典藏本):重庆出版社,2007.12:17

jiāngshàngdōngrén--bái

hànshuǐlàngyuǎnshānyúnfēidōngfēngchuīmèng西luòzhōngshí

juéhòubáijiārénwéitángráojiǎyīnxìnlìng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¹。使²有什(shí)(bǎi)之器³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yú),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¹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要使国家的疆域不要太大,人口要少。即使有效率十倍百倍的器械,却并不使用;使老百姓珍惜生命也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即使有船和车子,也没有地方要乘坐它,即使有铠甲和兵器,也没有地方要陈列它。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国富民强到了鼎盛时代。使百姓认为(他们)吃得香甜,服装漂亮,住的舒适,满意(他们的)风俗。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注释:¹小国寡民:小,使……变小,寡,使……变少。此句意为,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²使:即使。³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一说是指效用十倍百倍的工具什伯,数量词,指超过十倍、百倍。⁴重死:看重死亡,即不轻易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事。⁵徙:迁移、远走。⁶舆:车子。⁷甲兵:武器装备。⁸陈:陈列。此句引申为布阵打仗。⁹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¹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以人们吃的食物为甘美,以他们所穿的衣服为美好,以他们所住的房子为安适,以他们的风俗为快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