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尽力一问,维摩结舌无言。
文殊尽力一问,维摩结舌无言。
布袋长时落魄,饮光论劫坐禅。
布袋长时落魄,饮光论劫坐禅。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离唇边。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离唇边。
四个合成两个,三钱置得一钱。
四个合成两个,三钱置得一钱。
而今除本算利,且喜本利俱全。
而今除本算利,且喜本利俱全。

sòngbǎilíngèrshǒushí--shìhuìyuǎn

wénshūjǐnwènwéijiéshéyándàizhǎngshíluòyǐnguānglùnjiézuòchán

kǒngzhǐzàimiànshàngkǒuchúnbiānchéngliǎngsānqiánzhìqián

érjīnchúběnsuànqiěběnquán

释慧远

释慧远

释慧远,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 2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真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占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真勇,非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天丁¹震怒²,掀翻银海,散乱珠箔(bó)³。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hào)颠狂,素麟猖獗(jué),掣(chè)断珍珠索。玉龙酣(hān)战,鳞甲满天飘落。
译文:雪啊,仿佛天兵天将挟着巨怒,将那银子铺成的大海掀翻,将那珍珠缀成的帘子拆散打乱。六角形的雪花滚滚飞舞,把那箔中的丘壑起伏填成一片平坦。这雪又像癫狂不已的白虎,以及猖獗横行的白麒麟,一齐扯断了珍珠绳索。还宛如鏖战的玉龙,打得鳞甲满天飘散。
注释:¹天丁:天兵,一说为天上的六丁神。²震怒:大怒,异常愤怒。³珠箔:即珠帘。⁴六出:雪花六角,因用为雪花的别名。⁵皓虎:白色的老虎。⁶素麟:白色的麒麟。⁷珍珠索:一作“真珠索”。

  词的上片前三句“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以一种磅礴的气势开篇:一定是天兵发怒了,掀翻了银海,散乱了珠帘,变作了天地间的这场大雪。

  下面二句“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箔中丘壑”,漫天大雪,转眼间将箔中的丘壑便填平了。

  下面五句,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形容雪势。“皓虎”、 “素麟”,“掣断”的“珍珠索”,“酣战”的“玉龙”,“满天”的“鳞甲”。将逼人的雪势,形象地展示出来了。

  完颜亮巧用博喻手法,大笔挥洒,展现北国豪雪雄浑壮观的景象,堪称大气磅礴。绝无“天人宁巧许,剪水作飞花”的纤柔娇媚淡雅之态,亦无扑朔迷离婉秀之姿。谓其“俚而实豪”,雄气狂放,壮阔恢宏,豪宕奇险,借咏雪酣畅淋漓地展露其为人为词的当行本色,是再恰切不过的了。

  如果说上片重在写景,那么下片则重在抒情,描述了边塞军旅在这大雪中的豪情壮志。

  开头三句“谁念万里关箔,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脚”,谁能想到边关征夫在这风雪中的情景呢?以此从单纯的天上雪景过渡到“万里关箔”去了。

  下面六句,描述了边塞将士在雪中的豪迈气势,剑戟戈矛,在雪色中闪射着寒光,一座座军营透出一派杀气。无论是将领还是兵士,个个豪雄英勇,都在商略如何克敌制胜。

  结尾二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雪中豪饮,一醉方休,且看取雪后初晴的寥廓碧空。于豪放中又抹上一层浪漫色彩。

  完颜亮笔横四野,墨翻惊澜,天上人间,丘壑、雪势军威人情浑融一体,豪咏狂吟谱成这阕咏雪绝唱。

参考资料:
1、 关德富,唐树凡主编.中国四大名著诗词解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56-257
2、 张冰,全凤荣编著.历代四季咏物词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641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孟子》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¹,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²,禽兽繁殖,五谷不登³,禽兽偪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尧独忧之,举舜而敷(fū)焉。舜使益掌火,益烈¹⁰山泽而焚¹¹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¹²,瀹(yuè)¹³济漯(tà)¹⁴而注¹⁵¹⁶海,决汝汉,排淮(huái)(sì)而注之江¹⁷,然后中国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孟子》
译文:当尧在位的时候,天下还没有治理好,洪水乱流,天下泛滥成灾,草木非常茂盛,禽兽繁殖很多,粮食没有收成,禽兽到处伤害人,遍地是它们的足迹。尧一个人忧虑这些,选拔出舜来负责全面治理工作。舜派伯益管理火政,伯益放火烧了山野和沼泽地带的草木,使禽兽逃跑隐藏。禹又疏浚九河,济水、漯水,使它顺流入海,挖开汝水、汉水,排出淮水、泗水,使它流入长江。然后中原地区可以耕种打粮食了。在这个时候,禹八年在外,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能进去看看,虽然他也想耕种,有可能吗?
注释:¹平:平安,安定。²畅茂:繁茂。³登:成熟。⁴偪:同“逼”,威胁。⁵中国:古时指中原地区。⁶举:举拔,选拔。⁷敷治:普遍治理。敷:遍。⁸益:传说是舜时主持火政的官。⁹掌火:主持火政。¹⁰烈:火势猛烈。这里用作动词,指点燃大火。¹¹焚:烧。¹²九河:指黄河下游的九条支流。据记载,这九条河是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鉤盘、鬲津。¹³瀹:疏导。¹⁴济、漯:济水和漯水。济水故道今为黄河夺占,漯水湮没。¹⁵注:灌注,流入。¹⁶诸:之于。¹⁷“决汝”二句:极言禹疏导江、淮流域水道之功。决,开挖、加宽。汝,汝水。汉,汉水。排,疏通壅塞。淮,淮河。泗,泗水。今只有汉水入长江,其他三水都不入长江。
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华阳国志》
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gū)(gū)而泣。不及¹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华阳国志》
译文:大禹娶了涂山氏,后来涂山氏生儿子启,启呱呱大哭,禹顾不上照顾孩子, (径直治水,在治水的过程中,) 三过家门而不入,务必抓紧时。
注释:¹不及:来不及。
围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
围伤先人父鲧(gǔn)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¹,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
译文:禹因父亲鲧治水无功被杀而难过,因此不顾劳累,殚精竭虑,在外十三年,几次经过自己家门也不敢进。
注释:¹劳身焦思: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
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lěi)(chā)以为民先,股无胈(bá),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韩非子》
译文:禹统治天下的时候,亲自拿着锹锄带领人们干活,累得大腿消瘦,小腿上的汗毛都磨没了,就是劳苦之人,也没有这样辛苦的。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zhètiān··hánxiāoxiāoshàngsuǒchuāng--qīngzhào

hánxiāoxiāoshàngsuǒchuāngtóngyīnghènláishuāngjiǔlángèngtuánchámèngduànpiānruìnǎoxiāng

qiūjǐnyóuzhǎngzhòngxuān怀huáiyuǎngèngliángsuífēnzūnqiánzuìdōngruǐhuáng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长安回望绣成堆¹,山顶千门²次第³开。
译文:从长安回望,骊山景致宛如团团锦绣,山顶上华清宫门依次打开。
注释:¹绣成堆:骊山右侧有东绣岭,左侧有西绣岭。唐玄宗在岭上广种林木花卉,郁郁葱葱。²千门:形容山顶宫殿壮丽,门户众多。³次第:依次。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¹妃子²笑,无人知是³(lì)枝来。
译文: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注释:¹红尘:这里指飞扬的尘土。²妃子:指杨贵妃。³知是:一作“知道”。

  此诗通过送荔枝这一典型事件,鞭挞了玄宗与杨贵妃骄奢淫逸的生活,有着以微见著的艺术效果,精妙绝伦,脍炙人口。

  起句描写华清宫所在地骊山的景色。诗人从长安“回望”的角度来写,犹如电影摄影师,在观众面前先展现一个广阔深远的骊山全景:林木葱茏,花草繁茂,宫殿楼阁耸立其间,宛如团团锦绣。“绣成堆”,既指骊山两旁的东绣岭、西绣岭,又是形容骊山的美不胜收,语意双关。

  接着,场景向前推进,展现出山顶上那座雄伟壮观的行宫。平日紧闭的宫门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地打开了。接下来,又是两个特写镜头:宫外,一名专使骑着驿马风驰电掣般疾奔而来,身后扬起一团团红尘;宫内,妃子嫣然而笑了。几个镜头貌似互不相关,却都包蕴着诗人精心安排的悬念:“千门”因何而开?“一骑”为何而来?“妃子”又因何而笑?诗人故意不忙说出,直至紧张而神秘的气氛憋得读者非想知道不可时,才含蓄委婉地揭示谜底:“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两字,透出事情的原委。《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明于此,那么前面的悬念顿然而释,那几个镜头便自然而然地联成一体了。

  杜牧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含蓄、精深。诗不明白说出玄宗的荒淫好色,贵妃的恃宠而骄,而形象的用“一骑红尘”与“妃子笑”构成鲜明的对比,就收到了比直抒己见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

  “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它使我们想到春秋时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一历史故事。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家亡。

  “无人知”三字也发人深思,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妃子”知,“一骑”知,还有一个诗中没有点出的皇帝更知道。这样写,意在说明此事重大紧急,外人无由得知。这就揭露了封建皇帝为讨宠妃欢心不惜劳民伤财,无所不为的荒唐,也与前面渲染的不寻常的气氛相呼应。此诗表达了作者对穷奢极欲、权力不受制约的最高统治者荒淫误国的无比愤慨之情。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73-374
2、 张明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63-1065

guòhuáqīnggōngjuésānshǒu ·

 tángdài 

chángānhuíwàngxiùchéngduī shāndǐngqiānménkāi 
hóngchénfēixiào rénzhīshìzhīlái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
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
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
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
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
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每到暮春时节,河堤、池边、小径旁、庭院里,总可见翠柳低垂,风吹柳絮满天轻盈起舞,碧绿的柳条不断地轻扬起柳花,总是别有一番精致与情趣。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这柳花,韵味多多。

  柳花俗称柳絮,又叫杨花。在春芳殆尽的晚春,柳絮似雪,无根无依,随风荡扬,引起了诗人们的联想和感概,表达着不同的感情。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行旅风俗,此风俗形成于秦汉。著名于西安市东郊的灞水上的灞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这里有“灞柳风雪”之称,已列入“关中八景”。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特别情境当中,总有折柳相送的场景细节。于是,古人的诗词歌赋中就少不了“歌咏折柳”的意义。

  刘禹锡这组诗一反前人咏柳的格调,诗中写出了柳花的品格和精神。这是由于刘禹锡参与变法革新失败后,遭遇贬谪,他借题发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他把柳花写得那么高尚,那么多情。

liǔhuāsānshǒu

liú tángdài 

kāicóng绿tiáoshàng sànzhúxiāngfēngyuǎn 
huāluòshí yōuyángzhànchūnwǎn 

qīngfēijiǎfēng qīngluòwěi 
liáoluànqíngkōng rénxiàn 

qíngtiānànànxuě láisòngqīngchūn 
duōqíng qiānjiāwànjiā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