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若作佛法会,永劝堕泥犁。
若作佛法会,永劝堕泥犁。
释慧远

释慧远

释慧远,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 2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男儿作健向沙场,自爱登台不望乡。
男儿作健¹向沙场²,自爱登台不望乡。
译文:好男儿振奋雄心戍边卫国奔赴沙场,喜欢登上高台远眺,却不是为了望乡。
注释:少年行:乐府《杂曲歌辞》题名。内容多咏少年轻生重义、任侠游乐之事。¹作健:振作强健之气。²沙场:战场。
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太白¹高高天尺五²,宝刀明月共辉光³
译文:高台上仿佛一伸手就能把太白星摘到,腰间宝刀与天边明月相映着迸射寒光。
注释:¹太白:山名,在今陕西鄘县东南。²天尺五:谓离天甚近,极言其高。³共辉光:相映生辉。

  此诗描写英姿勃勃的青年形象,抒写了诗人远大的抱负。是作者七绝中以豪放胜者。光芒辐射,眩人心眼。

  前两句诗人以一个少年入手,认为男儿应当奋发有为、奔赴战场。“男儿作健向沙场”一开篇诗人便直吐胸臆“男儿作健向沙场”。好男儿应去从军,在沙场上逞英豪,建功立业。这句化用乐府歌辞《企喻歌》,写得激昂慷慨,雄姿英发。接着写男子愿意为国捐躯,义无反顾之决心。“自爱登台不望乡”,要登的是单于台,受降台,而不是望乡台。十分有“出不入兮往不返”的气概。

  后两句写男儿登临高台之上,勇武的形象光彩照人。“太白高高天尺五”用古谣《三秦记》以形容山高,另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以形容豪门的势焰高张。这句是活用古谣的这两种意义,表示自己少年意气之盛,如太白高山,离天很近。末句再用宝刀来比喻自己的豪情,“宝刀明月共辉光”宝刀的寒光闪闪,足以令敌人胆寒。一个顶天立地的少年壮士的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全诗语言豪壮,刻画的少年男儿的英武形象光彩照人,栩栩如生,读来令人振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最可宝贵的时光,在这时期“作健向沙场”,让“宝刀明月共辉光”,即拿起武器戍守边防,建立功业,无疑十分光荣。

shǎoniánxíng··nánérzuòjiànxiàng--huángjǐngrén

nánérzuòjiànxiàngshāchǎngàidēngtáiwàngxiāng

tàibáigāogāotiānchǐbǎodāomíngyuègònghuīguāng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谊为长沙王¹太傅²,既以谪(zhé)³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fù)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chán)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mì)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译文:贾谊做了长沙王的太傅,已经由于被贬谪离开京城,自己感到很不得意;等到坐船渡过湘水的时候,就写了一篇赋来凭吊屈原。屈原是楚国的贤能之臣。遭受谗言的诬陷而被放逐,作了离《离骚》这篇文章,文章的结尾说:“算了罢,国家没有一个正直贤能的人,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啊”于是就跳到汨罗江自杀了。贾谊我追念感伤这件事情,借此来比喻自己,那文章的词句说:
注释:¹长沙王:指西汉长沙王吴芮的玄孙吴差。²太傅:官名,对诸侯王行监护之责。³谪:贬官。⁴湘水:在今湖南境内,注入洞庭湖。贾谊由京都长安赴长沙必渡湘水。⁵《离骚》赋:楚辞既称辞也称赋。⁶汨罗:水名,湘水支流,在今湖南岳阳市境内。⁷因自喻:借以自比。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吁嗟嚜嚜,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恭承¹嘉惠²兮,俟(sì)³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tuō)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wǎng)兮,乃殒(yǔn)(jué)¹⁰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¹¹。鸾(luán)凤伏竄(cuàn)¹²兮,鸱(chī)(xiāo)¹³(áo)¹⁴。闒(tà)¹⁵¹⁶尊显兮,谗谀(yú)得志;贤圣逆曳(yè)¹⁷兮,方正倒植¹⁸。世谓随¹⁹、夷²⁰为溷(hùn)²¹兮,谓跖(zhí)²²、蹻(qiāo)²³为廉;莫邪(yé)²⁴为钝兮,铅刀²⁵为铦(xiān)²⁶。吁(xū)(jiē)(mò)²⁷,生²⁸之无故²⁹兮;斡(wò)³⁰周鼎³¹,宝康瓠(hù)³²兮。腾驾³³(pí)牛,骖(cān)³⁴(jiǎn)³⁵驴兮;骥(jì)垂两耳,服³⁶盐车兮。章甫荐履(lǚ)³⁷,渐³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³⁹此咎(jiù)⁴⁰兮。
译文:恭敬地承受这美好的恩惠啊,到长沙去做官。途中听说屈原啊,自己沉到汨罗江自杀了。到了这湘江后写一篇文章投到江水中啊,(我)恭敬的凭吊屈原先生,(你)遭受了世间无尽的谗言啊,乃至毁灭了自己的生命。唉!唉!遭逢的时代不好啊。鸾鸟凤凰躲避流窜啊,猫头鹰却在高空翱翔。宦官内臣尊贵显耀啊,用谗言奉承阿谀的人能得志;贤才能臣无法立足啊,端方正派的人却郁郁不得志。世人都认为卞随、伯夷恶浊啊,认为盗跖、庄蹻廉洁,(认为)宝剑莫邪粗钝啊,铅质的刀锋利。慨叹抱负无法施展,屈原你无故遇祸啊!这就好比是抛弃了周鼎,而把瓦盆当成了宝物啊;乘坐、驾驶疲牛,使跛驴作骖啊,反让骏马吃力的去拖盐车啊;帽冠低居在下,鞋履反高高再上;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是不会长久的。慨叹先生你真不幸啊,竟遭遇到这样的祸难!”
注释:¹恭承:敬受。²嘉惠:美好的恩惠,指文帝的任命。³俟罪:待罪,这里是谦词。⁴侧闻:谦词,说不是正面听到,尊敬的说法。⁵造:到。⁶讬:同“托”,寄托。⁷先生:指屈原,古人单称先生而不称名,表示尊敬。⁸罔极:没有准则。⁹殒:殁,死亡。¹⁰厥:其,指屈原。¹¹不祥:不幸。¹²伏窜:潜伏,躲藏。¹³鸱枭:猫头鹰一类的鸟,古人认为是不吉祥的鸟,此喻小人。¹⁴翱翔:比喻得志升迁。¹⁵闒:小门。¹⁶茸:小草。¹⁷逆曳:被倒着拖拉,指不被重用。¹⁸倒植:倒立,指本应居高位反居下位。¹⁹随:卞随,商代的贤士。²⁰夷:伯夷。二者都是古贤人的代表。²¹溷:混浊。²²跖:春秋时鲁国人,传说他是大盗。²³蹻:庄蹻,战国时楚国将领,庄蹻接受楚顷襄王之命开辟云南,后来退路被秦国斩断,他回不来就在云南做了王,客观上背叛了楚国。传说中这两个人成为“坏人”的代表。²⁴莫邪:古代宝剑名。²⁵铅刀:软而钝的刀。²⁶铦:锋利。²⁷嚜嚜:不得志的样子。²⁸生:指屈原。²⁹无故:《文选》注谓“无故遇此祸也”。³⁰斡弃:抛弃。斡:旋转。³¹周鼎:比喻栋梁之材。³²康瓠:瓦罐,比喻庸才。³³腾驾:驾驭。³⁴骖:古代四马驾一车,中间的两匹叫服,两边的叫骖。³⁵蹇:跛脚。³⁶服:驾。《战国策·楚策》:“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中坂纤延,负辕不能上。”骥是骏马,用骏马来拉盐车,比喻糟蹋有才能的人。³⁷章甫荐履:用礼帽来垫鞋子。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荐:垫。履:鞋。³⁸渐:逐渐,这里指时间短暂。³⁹离:通“罹”,遭遇。⁴⁰咎:灾祸。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螾?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瞝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鱏兮,固将制于蝼蚁。
讯曰¹:已矣²!国其莫我知兮,独壹(yī)(yù)³其谁语?凤漂(piāo)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mì)深潜以自珍;偭(miǎn)¹⁰(xiāo)¹¹以隐处兮,夫岂从¹²(há)¹³与蛭(zhì)¹⁴(yǐn)¹⁵?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qí)(jì)可得系¹⁶而羁(jī)¹⁷兮,岂云异夫犬羊?般¹⁸纷纷¹⁹其离此尤²⁰兮,亦夫子²¹之故也。瞝(chī)九州而相²²君兮,何必怀此都²³也?凤凰翔于千仞²⁴兮,览²⁵德辉²⁶而下之;见细德²⁷之险徵²⁸兮,遥曾击²⁹而去³⁰之。彼寻常之污渎³¹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zhān)³²(xún)³³兮,固³⁴将制于蝼蚁。 
译文:总之:算了吧!整个国家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啊,一个人独自忧愁抑郁能够和谁说呢?凤凰飘飘然向高处飞去啊,自己本来就打算远走高飞。效法深渊中的神龙啊,深深地潜藏在渊底来保护自己;弃离了蟂獭去隐居啊,怎么能够跟从蛤蟆与水蛭、蚯蚓?我所认为珍贵的东西是圣人的神明德行啊,要远离污浊的世界而自己隐居起来;假使骐骥也能够被束缚而受羁绊啊,怎么能够说与狗和羊有分别呢?盘桓在这样混乱的世上遭受祸难啊,也是您的遭遇。无论到哪里都能辅佐君主啊,又何必留恋国都呢?凤凰在千仞的高空翱翔啊,看到人君道德闪耀出的光辉才降落下来;看到德行卑鄙的人显出的危险征兆啊,就远远的高飞而去。那窄窄的小水沟啊,怎么能够容下吞舟的巨鱼?横行江湖的鳣鱼、鲸鱼,(出水后)也将受制于蝼蚁。
注释:¹讯曰:告曰。相当于《楚辞》的“乱曰”。²巳矣:“算了吧”之意。³壹郁:同“抑郁”。⁴漂漂:同“飘飘”,飞翔貌。⁵高逝:飞得高高的。⁶自引:自己升高。⁷袭:效法。⁸九渊:九重渊,深渊。⁹沕:深潜的样子。¹⁰偭:背离、远离。¹¹蟂獭:水獭一类的动物。¹²从:跟随。¹³虾:蛤蟆。¹⁴蛭:水蛭,蚂蟥一类。¹⁵螾:同“蚓”,蚯蚓。这两句是说面向蟂獭一类动物隐居,不与蛤蟆、水蛭、蚯蚓一类小虫为伍。¹⁶系:用绳系住。¹⁷羁:用络头络住。这两句的意思是能够停留的地方就停留,就像犬、羊哪样。¹⁸般:久。¹⁹纷纷:乱纷纷的样子。²⁰尤:祸患。²¹夫子:指屈原。意思是说屈原自己该走不走,长久停留在那乱纷纷的地方,怎么不会遭祸呢。²²相:考察。²³此都:指楚国都城郢。这是贾谊为屈原提的建议,要他到处走一走,看到有贤君才停下来帮助他。²⁴千仞:极言其高。仞,七尺为一仞。²⁵览:看到。²⁶德辉:指君主道德的光辉。²⁷细德:细末之德,指品德低下的国君。²⁸险征:危险的征兆。²⁹曾击:高翔。曾,高飞的样子。³⁰去:离开。³¹污渎:污水沟。³²鱣:鲟一类的大鱼。³³鱏:鲸鱼。³⁴固:本来。《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则蝼蚁苦之。”

  贾谊在赋中对屈原的遭遇表示的深切悼惜,其实就是对自身处境的伤感,因为两人经历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是将自己心中的愤慨不平与屈原的忧愁幽思融汇在一起,以表达对世间贤人失意、小人得志这种不公平状况的极大不满。不过,在感情一致的前提下,贾谊并不赞同屈原以身殉国的行动。他认为尽管环境恶劣,也应当顽强地活下去,自己虽然将居住在卑湿的长沙,或许因此而不能长寿,但仍不愿去自尽。

  贾谊和屈原这种见解的差异,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生死观。屈原所怀的是儒家杀身成仁的思想,理想不能实现就不惜殉以生命;而贾谊除具有儒家思想外,还兼有盛行于汉初的道家旷达精神。所以,如将两人 的作品加以对比,就可以发现在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方面,贾谊没有屈原那样深沉;在对自身理想的追求上,贾谊也不及屈原那么执着,似乎他对世事显得更豁达,更彻悟。 贾谊任长沙王太傅第三年的一天,有一只鸟(猫头鹰)飞入他的住宅。长沙民间认为猫头鹰所到的人家,主人不久将会死去。贾谊谪居长沙本已郁郁不得志,又凑巧碰上这事,更是触景生情,倍感哀伤,便写下《鵩鸟赋》,假借与鹏鸟的问答,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情,并用老庄“齐生死,等祸福”的思想来自我宽解。《鵩鸟赋》开始记述何年何月何日鸟入屋,主人以为怪事,便翻开策数之书进行占卜,所得到的回答是房主人将死去(或远去)。主人占卜后要鸟告诉吉凶和死期的迟速。

  通达的评述,企图以此来求得自己精神上的解脱,但人们通过这些豁达的辞语,还是可以感觉到在贾谊旷达的精神世界中,其实还隐忍着深沉的悲哀! 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是在楚辞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文体。汉赋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摹仿屈原《离骚》体的骚体赋,一种是汉代新创的散体大赋,它日益发展,成为汉赋的主体。贾谊在长沙地区所作的《意屈原赋》是汉初骚体赋的代表作,它和《鵩鸟赋》都作于长沙,所以长沙在汉赋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贾谊任职长沙王太傅其间,虽然心情是忧郁的,但并没有忘怀对国家政治的关心。

  如汉初朝廷准允民间铸钱,贾谊就上书反对,他认为民间铸钱有三弊:一、将有许多假钱;二、各地所铸的钱会轻重不一,不利流通;三、铸钱利厚,若吸引大量劳力投向铸钱,便会影响农业生产。可惜意见未得到采纳。

  贾谊在长沙居住了四年多,他的活动和著述对长沙及湖南的文化影响很大。历代长沙文人均为贾谊这位文化巨匠曾在自己故乡生活过而感到自豪,许多诗人辞家以屈贾后人自命。贾谊故宅在今长沙市天心区太平街太傅里,原建有贾太傅词,汉之后许多文人曾来此凭意。唐代刘长卿留下了“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的诗句。明代李东阳写过《贾太傅祠碑记》。祠前巷侧有井,上敛下大,其状如壶,相传是贾谊所凿,称太傅井或壶井。因杜甫有“长怀贾谊井依然”的诗句,所以又称长怀井。清代贾太傅祠有治安堂、潇湘别墅、大观楼、佩秋亭等建筑。今尚存祠屋一间,宅内留有贾谊木雕像一座,表现了长沙人对这位汉赋大家的怀念与追忆。

  作为一位才气“陵轶飞兔”的英才,贾谊留存下来的赋像他的鸿文巨论一样“沾溉后人,其泽甚远”。贾谊赋在赋史上具有“振其绪”之功。既上承楚骚的余绪。又奠定了汉代骚体赋的基础。在贾谊仅存的四篇赋中,《意屈原赋》是以文辞清丽,抒情浓郁而饮誉于世的。 “辞清而理哀”,刘勰对《意屈原赋》的这一评价的确是中肯之语,道出了贾谊这篇短赋被历代文人心慕手追的原因。贾谊的境遇与屈原相类似,因而在此赋中作者借屈原以自况,用清丽的言辞,抒写出悲愤哀伤的感情。

diàoyuán

jiǎ liǎnghàn 

    wéichángshāwángtài zhé  xiāngshuǐ wéidiàoyuán yuán chǔxiánchén bèichánfàngzhú zuò sāo  zhōngpiānyuē  zāi guórén zhī  suìtóuluóér zhuīshāngzhī yīn yuē 

    gōngchéngjiāhuì zuìchángshā wényuán chénluó zàotuōxiāngliú jìngdiàoxiānshēng zāoshìwǎng nǎiyǔnjuéshēn āizāi féngshíxiáng luánfèngcuàn chīxiāoáoxiáng róngzūnxiǎn chánzhì xiánshèng fāngzhèngdàozhí shìwèisuí wéihùn wèizhí qiāowéilián wéidùn qiāndāowéixiān jiē shēngzhī zhōudǐng bǎokāng téngjiàniú cānjiǎn chuíliǎngěr yánchē zhāngjiàn jiànjiǔ jiēxiānshēng jiù 

    xùnyuē  guózhī shuí fèngpiāopiāogāoshì yǐnéryuǎn jiǔyuānzhīshénlóng shēnqiánzhēn miǎnxiāoyǐnchǔ cóngzhìyǐn suǒguìshèngrénzhīshén yuǎnzhuóshìércáng shǐ使ér yúnquǎnyáng bānfēnfēnyóu zhī chījiǔzhōuérxiàngjūn huái怀 fènghuángxiángqiānrèn lǎnhuīérxiàzhī jiànzhīxiǎnzhēng yáozēngérzhī xúnchángzhī néngróngtūnzhōuzhī héngjiāngzhīzhānxún jiāngzhìlóu 

十二山晴花尽开,楚宫双阙对阳台。
十二山¹晴花尽开,楚宫双阙(què)对阳台²
译文:晴日下的十二峰繁华尽开,花团锦簇,楚王离宫正门两侧的对称形门楼与神女出没的阳台遥遥相对。
注释:¹十二山:即巫峡十二峰,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长江北岸。楚宫:是春秋战国时楚王的离宫,俗称“细腰宫”,在巫山县西北,三面皆山,南望长江。²阳台:一名“阳云台”,在巫山来鹤峰上,南枕长江,高一百二十丈。相传战国时楚怀王曾梦与巫山神女交欢,神女临去时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来,怀王之子顷襄王也梦见过这神女。
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细腰¹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译文:楚宫美人扭动纤细的腰肢,争先翩翩起舞,楚王终日沉醉此中;哪料强秦光天化日之下,长驱直入楚境。
注释:¹细腰:代指楚宫美人。

  《竹枝》,是长江中游地区流行的民间曲调,词人即用它来歌咏当地的史事和传说。

  “十二山晴花尽开。”“十二山”,即巫峡十二峰,在今四川巫山县东,长江北岸。其中以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起句点地,将风光奇丽的巫峡写得花团锦簇。而此地又不仅以风景胜,更有着古老的历史遗迹与浪漫的神话传说,于是乃于第二句“楚宫汉阙对阳台”让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楚宫”,是春秋战国时楚王的离宫,俗称“细腰宫”,在巫山县西北,三面皆山,南望长江。“阳台”,一名“阳云台”,在巫山来鹤峰上,南枕长江,高一百二十丈。相传战国时楚怀王曾梦与巫山神女交欢,神女临去时自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来,怀王之子顷襄王也梦见过这神女。说见旧题宋玉所撰《高唐赋》和《神女赋》。此句言楚王离宫正门两侧的对称形门楼与神女出没的阳台遥遥相对,明显是影射神话传说中怀王父子与巫山神女间所发生的风流韵事,牵出了楚王荒淫好色的内容。第三句“细腰争舞君沉醉”即进一步渲染之。“细腰”,代指楚宫美人。春秋时,楚灵王以细腰为美,其臣下为了邀得灵王的宠爱,遂皆节制饮食,束紧腰带,甚至于饿得有气无力,须扶着墙壁才能站起身来。事见《墨子·兼爱》。据此推论,则楚宫中的美人自必为细腰了。美人投楚王之所好,扭动纤细的腰肢,争先翩翩起舞,而楚王也就在这欢快气氛中饮酒作乐,终至沉醉。三句层层铺垫,一笔笔勾出了一幅热闹喧天的“楚王行乐图”,其实都是在为第四句蓄势,势既蓄足,即开闸放出一库冰水,只“白日秦兵天下来”七字,就将前二十一字的歌舞升平气象收了个干干净净。据《史记·楚世家》,怀、襄二王统治时期,秦国曾多次举兵攻打楚国,其中以公元前278(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焚烧楚国先王祖坟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的那一次最为惨烈。自此,楚国一蹶不振,五十余年后终于为秦国所灭。此篇结句,就形象地集中地概括了这段史实;虎视眈眈的强秦瞅准了楚王沉醉于酒色之中的机会,光天化日之下,长驱直入楚境,将这富庶而美丽的南方大国并吞了去。

  其实,《高唐》、《神女》二赋是否真是宋玉所作,向来就有争议,即便真是,文学作品容许虚构,怀王、襄王父子梦交神女之事也未必属实。二王在历史上并不特别以好色著称,楚国之所以亡于秦,自有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方面错综复杂的因素在相互作用。然而,咏史词毕竟是“词”而不是“史”,作者不必拘泥于具体的历史事实,他有权遗貌取神。大凡历代的误国、亡国之君,未有不纵欲的,好色贪杯固是一大通病。所以词人攻此一点,也算抓住了要害。

  此篇在选材上,它熔铁于金,糅合正史与稗官小说,虚实相济,乃显得活泼而不拘谨。隶事时,又移花接木,叙怀、襄二王的行状而不假外求,信手拈出其祖先灵王好“细腰”的典故,给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楚君好色其来也有渐的历史暗示,手法十分机巧。不过,推究其本身的格律,它又符合于一首纯粹的七言绝句,而咏史七绝正是中晚唐作家的拿手好戏,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还不宜夸大它在咏史词发展进程中的意义。

一曲歌成酒一杯。困人天气好亭台。沉沉春昼斜飞雨,寂寂闲门乱点苔。
一曲歌成酒一杯。困人天气好亭台¹。沉沉²春昼斜飞雨,寂寂³闲亭乱点苔。
译文:作成一曲新歌,饮下一杯美酒,使人困倦的天气,美好的亭台。春季白天漫长细雨斜飞,寂静的亭前雨珠乱点青苔。
注释:¹“一曲歌成酒一杯”两句:化用晏殊《浣溪沙》中“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句。²沉沉:漫长。³寂寂:寂寞、冷落。
花几簇,锦千堆。落红成阵映香腮。不如却下帘儿坐,自看同心七宝钗。
花几簇,锦千堆。落红¹成阵映香腮。不如却下帘儿坐,自看同心七宝钗²
译文:花儿簇簇,如锦绣千堆,落花一片,映照美女香腮。她不忍看落花放下了帘儿,坐看双股同心的七宝钗。
注释:¹落红:落花。²同心七宝钗:钗,首饰名。七宝,谓钗上装饰有很多宝珠。同心,钗由两股合成,好比夫妻同心,也暗示此钗系情人所赠。

  这是一首以春雨为背景来写闺怨的歌词,风格颇似北宋前期的晏殊欧阳修。

  词的开头两句“一曲歌成酒一杯,困人天气好亭台。”显然袭用了晏殊《浣溪沙》开头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一曲新词”之“新”,是与后句中之“去年”及“旧”字相照应的,为下阕抒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作了很好的铺垫。这里中白所写题材与大晏相同,画面背景也有相似之处。以“歌成”取代“新词”,未见佳妙;但后句“困人”二字则显然紧扣“春雨”的背景,并为写闺怨的主题作好准备,妙在信手拈来,不露痕迹。

  “沉沉春昼斜飞雨,寂寂闲亭乱点苔”二句,即是承“困人”二字展开来说的。天气何以“困人”?只缘“沉沉春昼斜飞雨”,春天白昼较长,“沉沉”此处有“漫漫”、“漫长”之意。“斜飞”二字,写春风颠狂,又与下句“乱点”二字相照应。由于春昼漫长,风雨不断,所以闺亭终日紧闭。一“闲”字是与“寂寂”二字相呼应的,骤雨终日,自然不会有客来访,因而显得“寂寂”,只有台下的青苔,在春雨润湿下,任意蔓延滋长。两句有声有色的写景,为下片写闺怨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换头三句写春雨之中百花纷谢。“花几簇,锦千堆”二句,极写春日繁花处处可见,或一丛丛,一簇簇,或万紫千红,锦绣成堆。然而经过春雨摧残,终于“落红成阵”。帘内的思妇,眼见众花零落,映照香腮,极易产生美人迟暮之感。“映香腮”二字亦人亦花,亦花亦人,“花面交相映”,含不尽之意。思妇不忍看这众芳凋零的景象,“不如却下帘儿坐,自看同心七宝钗。”钗为女性首饰,“七宝”指多用宝物装饰。“同心”二字有二义;一是钗本身是由两股合成,如夫妇同心;二是暗示此钗乃其所爱者所赠。因百花凋零而有美人迟暮之惧,美人迟暮又有为所欢抛弃之惧。怎样才能避免这一后果,消释眼前愁闷呢?关键在于所欢对自己始终不渝的爱,故结尾两句,以看同心钗来自我慰藉,生动地传达了她此时的心态。

  这首词颇似温庭筠的《菩萨蛮》组词,作者虽是常州派的后劲,但看不出这首词有何深沉的寄托。从艺术上看,此词除开头两句袭用晏殊词句外,还在于较注重意境的刻划。“沉沉”二句形象生动地从形和声两方面写出春雨的神态。而“落红成阵映香腮”,则以暮春的落花飞雨,烘托闺中人的寂寞无聊,而又于百无聊赖中透露一丝相思的恋情。人总是既生活在现实中,又生活在希望中的,没有希望就没有生活。全词即在这向往中收住,留下耐人寻味的余地。

参考资料:
1、 可可诗词网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cú)东山¹,慆(tāo)²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³(xíng)。蜎(yuān)者蠋(zhú),烝(zhēng)在桑野。敦(tuán)彼独宿,亦在车下。
译文: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才说要从东山归,我心忧伤早西飞。家常衣服做一件,不再行军事衔枚。野蚕蜷蜷树上爬,田野桑林是它家。露宿将身缩一团,睡在那车底下。
注释:¹东山:在今山东境内,周公伐奄驻军之地。²慆慆:久。³士:通“事”。⁴行枚:行军时衔在口中以保证不出声的竹棍。⁵蜎蜎:幼虫蜷曲的样子。⁶蠋:一种野蚕。⁷烝:众多。⁸敦:通“团”,蜷缩成一团。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luǒ)¹之实,亦施(yì)²于宇。伊威³在室,蠨(xiāo)(shāo)在户。町(tīng)(tuǎn)鹿场,熠(yì)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译文: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栝楼藤上结了瓜,藤蔓爬到屋檐下。屋内潮湿生地虱,蜘蛛结网当门挂。鹿迹斑斑场上留,萤火虫闪闪夜间流。家园荒芜并不可怕,越是如此越想家。
注释:¹果臝:葫芦科植物,一名栝楼。臝,裸的异体字。²施:蔓延。³伊威:一种小虫,俗称土虱。⁴蟏蛸:一种蜘蛛。⁵町畽:兽迹。⁶熠燿:光明的样子。⁷宵行:萤火虫。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guàn)鸣于垤(dié)¹,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yù)²至。有敦(tuán)³瓜苦(kǔ),烝在栗(lì)(xīn)。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译文:自我远征东山,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白鹳丘上轻叫唤,我妻屋里把气叹。洒扫房舍塞鼠洞,盼我早早回家转。团团葫芦剖两半,撂上柴堆没人管。夫妻不得相见,已有多年。
注释:¹垤:小土丘。²聿:语气助词,有将要的意思。³敦:圆形,此指瓜的形状。⁴瓜苦:犹言瓜瓠,瓠瓜,一种葫芦。古俗在婚礼上剖瓠瓜成两张瓢,夫妇各执一瓢盛酒漱口。⁵栗薪:劈木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熠燿 一作:熠耀)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¹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²其马。亲³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熠燿 一作:熠耀)
译文:自我远征东山东,回家愿望久成空。如今我从东山回,满天小雨雾蒙蒙。当年黄莺正飞翔,黄莺毛羽有辉光。那人过门做新娘,迎亲骏马白透黄。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她)新婚时非常美好,现在时间久了会怎样呢?
注释:¹仓庚:黄莺的别称。²皇驳:马毛淡黄的叫皇,淡红的叫驳。³亲:此指女方的母亲。⁴结缡:将佩巾结在带子上,古代婚仪。⁵九十:言其多。

  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诗歌的源头的《诗经》,其地位不仅仅在于它的开创性意义,同时也在于它的题材广泛,真切地反映了西周至春秋间的历史、经济、文化、爱情、战争等内容;而且艺术手法高超,写景、叙事、抒情都相当形象细腻,耐人寻味。且赋、比、兴等艺术手法对中国诗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豳风》中的《东山》,就是一篇表现战争题材的,抒情真致细腻的作品。

  《东山》以周公东征为历史背景,以一位普通战士的视角,叙述东征后归家前的复杂真致的内心感受,来发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人民的同情。

  诗的开篇,以开门见山,直赋其事的手法,简明直接地表明故事的背景和缘由。“慆慆不归”,既是对离家久战的直接表述,也是离人思乡的间接流露。“我来自东,零雨其蒙”,在敍事之中,插入景物描写,这是这首诗的一个创举。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为后世文人所祖并发扬光大。“零雨其蒙”,既点出了当时的天气,属细节描写。使人更能如临其境,感受故事,又为全诗定下一个凄美感人的基调。更能够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接著直抒胸臆“我心西悲”。为什麼思乡的愁絮会在此刻表现得如此强烈呢?因为作为一名拼杀疆场的军人,每天是过著“晓战随金鼓,霄眠抱玉鞍”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为性命担忧时,思乡情绪会被时刻绷紧的神经暂时压制。但到了战争结束,归家指日可待时,思乡之情就会一涌而起,萦绕心头,挥之不去。

  “制彼衣裳,勿士行枚”,战士能够结束战争生活,都赶紧解开军装,匆匆穿上平时的衣裳。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描写,战士喜形於色、昐望早日和平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以“行枚”这样典型的行为,代指军旅生活,是用了一种借代的写作手法。《诗经》的艺术手法之成就可见一斑。

  下面就是主人公对三年军旅生活的回忆。首先用“比、兴”的手法,“蜎蜎者蠋,烝在桑野”通过桑虫的生活不堪,来比喻军旅生活的艰辛。使人对战士产生同情。“敦彼独宿,亦在车下”就是军人风餐露宿,枕戈待旦的生活的真实写照。“独”字又是主人公内心孤独的体现,叙事与抒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东山》的每段回环往复地吟诵,不仅仅是音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情节与情感的推进。

  第一节是对过往艰辛危险生活的回忆,第二节就是对家乡的变化与前途的猜测。“果蠃之实……燿燿霄行”,这一小节说到,家破屋残,果虫相生,田园荒芜,鬼火燿燿……这是主人公内心挥之不去的担忧,也是战争破坏生产,使广大人民生活陷入水深火热的困境的现实的反映与对战争的无情控诉。这种写法,使我们想起汉乐府的民歌《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裏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其写作方法可谓如出一辙。可以看出《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我们可以注意到,《东山》的控诉战争的视角上,是与后代相同题材的作品有很大不同。其它作品主角通常是平民,受战争之苦面流离失所,例如《石壕吏》《新婚别》;或者是从征兵的角度,控诉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木兰诗》《兵车行》。而《东山》的主人公是一位参战的士兵。参加的是被人认为是正义的战争的周公东征,并且以胜利一方的身份凯旋。这裏没有雄赳赳的胜利者的姿态,而是同样以受难者的身份出现。胜利没能使他逃脱战争的厄运,更说明了战争对於双方来说,都是灾难性的。从而给我们一个思考战争的新角度。

  第三段是主人公遥想家中的妻子。通过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更加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怀念。两者感情交相辉映,从而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弦。这裏的写作手法,在后代诗人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例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愰,双照泪痕干。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女主人公看到当时结婚时的器物,不禁勾起对丈夫的深深的思念。同时也反映出他们是新婚不久就被迫分开的。更加突现诗的悲剧色彩。由此我们不禁想起题材相似的杜甫的《新婚别》。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源自《诗经》不无道理。

  第四段是男主人公继续沉湎於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当中。想到当年新婚时,那打扮夺目的皇驳马,那派头十足的接亲队伍,那光彩照人的衣饰……一切一切,都是那麼的甜美幸福!主人公又仿佛一下子从美好的回忆掉回现实当中,“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新婚不久便分离,这三年来,家中变成怎样,她这三年的孤独如何难当,他三年的苦水又从何说起……想到见面,只怕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大家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如何复杂,如何澎湃难平!但诗中没有太多的叙说,只用了“其旧如之何?”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留下一个大大的悬念,也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审美空间,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思……

  《诗经》的艺术美也一样,永远品味不尽,探究不完。因此,我们要继承好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诗经》。

dōngshān

míng xiānqín 

dōngshān tāotāoguī láidōng língméng dōngyuēguī xīn西bēi zhìcháng shìhéngméi yuānyuānzhězhú zhēngzàisāng duī宿 zàichēxià 

dōngshān tāotāoguī láidōng língméng guǒluǒzhīshí  wēizàishì xiāoshāozài tīngtuǎn鹿cháng yàoxiāohéng wèi huái怀 

dōngshān tāotāoguī láidōng língméng guànmíngdié tànshì sǎoqióngzhì zhēngzhì yǒuduīguā zhēngzàilièxīn jiàn jīnsānnián 

dōngshān tāotāoguī láidōng língméng cānggēngfēi yào zhīguī huáng qīnjié jiǔshí xīnkǒngjiā jiùzhī  (yàozuò yào耀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