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袭闻天都,飘飘满衣{左衤右区}。
袭袭闻天都,飘飘满衣{左衤右区}。
高出威音前,平超楼至后。
高出威音前,平超楼至后。
不堕四时春,肯与百花斗。
不堕四时春,肯与百花斗。
鼻观岂能收,河神安可诟。
鼻观岂能收,河神安可诟。
陶然水镜空,云冷香风透。
陶然水镜空,云冷香风透。
释慧远

释慧远

释慧远,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 2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chá)¹卧古田。
译文:您难道没有看见长安北城渭水桥边,枯死的树木枝丫横卧在田间地头吗?
注释:¹槎:树木的枝丫。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昔日木红复木紫,常时留雾亦留烟。
译文:之前这棵树可是烟云雾绕,红紫一时,风光无限。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恒阗咽。
春景春风花似雪,香车玉舆(yú)恒阗(tián)(yàn)¹
译文:春光春景花开如雪,香车宝马塞满道路。
注释:¹阗咽:堵塞;拥挤。
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若个¹游人²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译文:哪个游人不竞相攀折?
注释:¹若个:哪个。²人:一作“童”。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倡家宝袜¹蛟龙帔(pèi)²,公子银鞍(ān)千万骑。
译文:妖冶的倡女宝袜蛟龙帔,富有而轻薄的公子银鞍千万骑。
注释:¹宝袜:即腰彩。古代女子束于腰间的彩带。²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黄莺一向花娇春,青鸟双双将子戏。
黄莺一向花娇春,青鸟双双将子戏。
译文:黄莺鸟对花戏春娇鸣,青鸟三三两两与孩子在游戏。
千尺长条百尺枝,月桂星榆相蔽亏。
千尺长条百尺枝,月¹桂星²榆相蔽亏。
译文:千百个枝条互相掩映,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
注释:¹月:一作“丹”。²星:一作“青”。蔽亏:谓因遮蔽而半隐半现。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鹓儿。
珊瑚叶上鸳鸯鸟,凤凰巢里雏(chú)(yuān)儿。
译文:在珊瑚一样的叶子上有凤凰来巢,鸳鸯双栖。
巢倾枝折凤归去,条枯叶落任风吹。
巢倾枝折凤归去¹,条枯叶落任²风吹。
译文:但是等到巢翻树枝折,凤凰归去,就只剩下狂风吹落叶枯枝,萧条不已。
注释:¹“巢倾”句:一作“巢倾折,凤归去”。²任:一作“狂”。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知。
一朝零落无人问,万古摧残君讵(jù)¹知。
译文:一朝零落没人关心,万古摧残您哪里知道?
注释:¹讵:难道;岂。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忽须臾难久恃。
人生贵贱无终始,倏(shū)¹须臾(yú)难久恃(shì)
译文:人生是高贵还是卑贱,不是始终一成不变的,只在瞬息之间。
注释:¹倏忽:迅疾貌。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谁家能驻西山日,谁家能堰东流水。
译文:就像是没有人能阻止太阳落下,没有人能阻止水向东流去。
汉家陵树满秦川,行来行去尽哀怜。
汉家陵树满秦川¹,行来行去尽哀怜。
译文:秦川汉陵在改朝换代时也无可奈何,令人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咸拟荣华一万年。
自昔公卿二千石(dàn)¹,咸拟荣华一万年。
译文:那些看似富贵荣华的王公贵族,都想荣华富贵千万年。
注释:¹二千石: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
不见朱唇将白貌,惟闻素棘与黄泉。
不见朱唇将白¹貌,惟闻素²棘与黄泉。
译文:到如今不是也不见朱唇白貌,只剩下长满荆棘的坟头。
注释:¹白:一作“玉”。²素:一作“青”。
金貂有时须换酒,玉麈但摇莫计钱。
金貂有时须换酒¹,玉麈(zhǔ)²但摇莫计钱。
译文:所以好酒尽管喝,美味的食物尽管吃,不要管他们花多少钱。
注释:¹换美酒:一作“便换酒”。²玉麈:玉柄麈尾。东晋士大夫清谈时常执之。但:一作“恒”。
寄言坐客神仙署,一生一死交情处。
寄言坐客神仙署¹,一生一死交情处。
译文:告诉大家一句话,纵然平日有生死交情也是一场空。
注释:¹神仙署:即控鹤府,也称奉宸府。唐宿卫近侍官署名,武后时置。
苍龙阙下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苍龙¹(què)²君不来,白鹤山前我应去。
译文:只要大限到来,你未抵“苍龙阙下”,我则已羽化白鹤山前。
注释:¹苍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东七星总称。²阙下: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
云间海上邈难期,赤心会合在何时。
云间海上邈(miǎo)难期¹,赤心会合在何时。
译文:至于云间海上的仙山,长生不死的仙丹,更是飘缈难觅。
注释:¹难期:难及,难于企及。
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
但愿尧年¹一百万,长作巢由²也不辞。
译文:只希望天下太平健康长寿,一直做隐士平民也不错。
注释:¹尧年:此处代指长寿。²巢由:巢父和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因用以指隐居不仕者。

  从汉“柏梁体”开始,叹收六朝声律对仗,七言诗逐渐赶上五言诗;并从初唐开始分流,为新兴近体律绝,和乐府歌行。“初唐四杰”对七言古诗也作出巨大贡献。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与《行路难》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在卢照邻之前,鲍照就作过一首七言《行路难》,仄声促韵与长句宛转,充分表达悒郁不平之气。卢照邻这一首从容舒展,徐缓不迫,多次转韵;其声律、修辞、与对仗明显受六朝诗歌影响,从中也反映了诗风转变期的艺术特点。

  全诗共四十句,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万古摧残君讵知?”“长安城北渭桥边”为虚指,即物起兴,从眼前横槎、枯木倒卧古田引起联想,“昔日”领起下文十六句,对“枯木”曾经拥有的枝繁叶茂,溢彩流芳的青春岁月,进行淋漓尽致的铺陈与渲染。围绕着它“千尺长条百尺枝”,有黄莺戏春,凤凰来巢,鸳鸯双栖,高贵的丹桂青榆也依附庇荫,更有香车宝马时常经过,马蹄声断续相闻;富有而轻薄的公子,妖冶的倡女,纷趋竞骛,攀龙附凤。诗人以工整的结构,华丽的语言,为我读者展现了初唐长安城内繁荣市井,骄奢生活的世态风情全卷,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却又清醒地感觉到诗人冷静的态度。从行文遣辞看,整齐的偶句与变换的角度,避免了呆滞散乱;层迭的词句增添了构图的对衬感与节奏感。末两句是全诗关键,也是主旨所在。从现实的“一朝零落无人问”,由此及彼提出“万古摧残君讵知”,已如桓温当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普遍人生感喟,将比兴之义进一步升华了。

  第二部分从“人生贵贱无终始”到末句,由隐而显,喻体“枯木”显现为本体“人生”。“终始”指无限。转瞬即逝的人生与悠久无限的岁月,这对亘古不变的自然矛盾造成人们心灵的困惑,一系列抒情意象即由此展开。“谁家”以下(至“赤心会合在何时”)运用超时空框架,不断变换叙述角度,使生死枯荣的单一主题,形成多元层次与丰富内涵。先写时光流水,无人能阻,再写改朝换代,秦川汉陵,无可奈何;再写富贵公卿,顷刻归于青棘黄泉。由此进一步指出富贵不可骄,交情不足恃,都用复迭或对比手法。金貂换酒为李白《将进酒》所本;“玉尘”指玉骢马扬起的飞尘,狂饮与游冶似乎已解生死,其实正说明了无法排遣的苦闷。既然功名利禄都只是过眼云烟,就只好求友访仙以解心中积怨。因此,唐代盛行道教,许多官僚士大夫接受道教。诗人说:纵然平日有生死交情,但只要大限到来,你未抵“苍龙阙下”(苍龙,东方之神,二十八宿东七星总称),我则已羽化白鹤山前。至于云间海上的仙山,长生不死的仙丹,更是飘缈难觅。

  道家与佛家都有转世说,即使退一步寻求“赤子”重生,要到什么时候呢?表面是消极、苦闷乃至放浪形骸,其实仍融注了对人生热烈执着的追求,因此结末两句“但愿尧年一百万,长作巢由也不辞!”尧年,代长寿;巢由,巢父与许由,古时隐士。“但愿”“长作”可见其辞情恳切。卢照邻因服丹中毒,手足痉挛,最终不堪恶疾所苦,自投颍水,这里似有忏悟,只祈求正常人的健康长寿,不奢求富贵荣华与长生不死。

  初唐四杰对于诗体诗风的转变,最突出之贡献是扩大了时空境界,将目光由宫廷移向社会,转向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他们对历史、对人生、对物质、对理想都常常有发人深省的理解与阐释,使诗歌气势宏远,哲理性强,有很深的社会意义。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5-17页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欲别时 一作:别伊时)
曾宴桃源¹深洞,一曲清歌舞凤²。长记欲³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译文:曾记在那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欢宴,一曲清歌伴着凤鸟般的舞姿飞动。总是记得依依惜别的时候,你眼含泪水出门相送。多像一场梦,多像一场梦,残月在天,落花遍地云烟一重重。
注释:又名“如梦令”,苏轼云: “(如梦令)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嫌其不雅,改云‘如梦’”。¹桃源:理想的世外桃源。²一曲清歌舞凤:亦作“一曲舞鸾歌凤”。鸾凤:鸾鸟和凤凰,古代传说中吉祥美丽的鸟。³欲:即将,将要。

  这是一首仅三十三字的小令词。这首词采用神话传说故事作题材,描写刘、阮和仙女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表达了别后对佳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曾宴,点明往事。桃源深洞,“舞凤”,即凤舞,为叶韵,乃倒用,言伊人如凤之舞。词中写刘晨、阮肇天台遇仙女故事,省去全部细节,只将初会和离别时最深的印象加以形象化的概括,高度精炼。清歌凤舞,风光何等旖旎!

  “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长记”二字是关键,记忆中的情景是那么的美好,可这一切已如梦幻,永无再现之期。小词没有多少篇幅,不容铺叙,要求写得很精粹,所以“长记”以下几句对整个宴别的过程便撷取了送别这一高潮时的场面来写。“长记”二字,上接“曾宴”二字,“和泪出门相送”写送别之悲痛,这是实写,下面旋又转入虚写。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如梦!如梦!”诗有诗眼,词亦有词眼,这四个字实为本词之眼。如梦者,昔年之事如一场无凭的春梦,昔年之景只能在梦里再现,昔年之倡除非在梦里相逢。叠用两个“如梦”,显得更为惆怅,更为感伤。残月乃夜阑之景,落花烟重乃暮春之景,伤心人别有怀抱,才会有凄凉的感觉,更显萧瑟的气氛,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小令,抒情细腻,婉丽多姿,辞语美,意境更美。词人描绘了曾和佳人在理想的世外桃源之地相聚时的情景,此为虚写梦中之景的美好,成为感情之流回旋奔涌而下之处,回忆如梦,因而显得特别含蕴丰富;梦醒时分,侧重于对眼前情景的刻画,眼前的半轮残月和簌簌坠落的花瓣,如烟一样的月色,给全词笼上了迷蒙孤寂的气氛,在这凄清的夜里,对她的思念绵绵不断,如此深沉。虚实两端互相补充,形成“以闲淡之景,寓浓丽之情”的特色,更显意味深长。

参考资料:
1、 周汝昌,唐圭璋,俞平伯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 唐·五代·北宋: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03.:65-66
2、 王锺陵.唐宋词鉴赏:四川出版集团,2007.1:22-23页
3、 温庭筠,柳永等著.婉约词 插图本:万卷出版公司,2008.5:25页
菀彼桑柔,其下侯旬,捋采其刘,瘼此下民。不殄心忧,仓兄填兮。倬彼昊天,宁不我矜?
(wǎn)¹彼桑柔,其下侯²³,捋(luō)采其刘,瘼(mò)此下民。不殄(tiǎn)心忧,仓(chuàng)(huǎng)兮。倬(zhuō)昊天,宁¹⁰不我矜¹¹
译文:茂密柔嫩青青桑,下有浓荫好地方。桑叶采尽枝干秃,百姓受害难遮凉。愁思不绝心烦忧,失意凄凉久惆怅。老天光明高在上,怎不怜悯我惊惶。
注释:¹菀:茂盛的样子。²侯:维。³旬:树荫遍布。⁴刘:剥落稀疏,句意谓桑叶被采后,稀疏无叶。⁵瘼:病、害。⁶殄:断绝。⁷仓兄:同“怆怳”,凄凉纷乱貌。⁸填:通“陈”,长久。⁹倬彼:即“倬倬”,光明而广大貌。¹⁰宁:何。¹¹不我矜:“不矜我”的倒文。矜,怜悯。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乎有哀,国步斯频。
四牡骙(kuí)¹,旟(yú)(zhào)²有翩(piān)³。乱生不夷,靡国不泯(mǐn)。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wū)有哀,国步¹⁰斯频¹¹
译文:四马驾车好强壮,旌旗迎风乱飘扬。社会动乱不太平,举国不宁人心慌。百姓受难少壮丁,如受火灾尽遭殃。长长声声心悲哀,国运艰难太动荡。
注释:¹骙骙:马奔驰不停貌。²旟旐:画有鹰隼、龟蛇的旗。³有翩:翩翩,翻飞的样子。⁴夷:平。⁵泯:乱。一说灭。⁶黎:众。⁷具:通“俱”。⁸烬:本指火烧后的灰烬,这里指人民遭遇战祸,剩余无几。⁹於乎:呜呼,哀痛之声。¹⁰国步:指国运。¹¹频:危急。
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实维,秉心无竞。谁生厉阶,至今为梗?
国步蔑(miè)¹²,天不我将³。靡所止疑,云何往?君子实维,秉心无竞。谁生厉阶¹⁰,至今为梗(gěng)¹¹
译文:国运艰难无钱粮,老天不肯来扶将。没有归宿无处住,哪儿定居可前往?君子总是在思索,持心不争意志强。如此祸根谁引出?至今为害把人伤。
注释:¹蔑:无。²资:财。³将:扶助。“不我将”为“不将我”之倒文。⁴疑:同“凝”,止疑,停息。⁵云:发语词。⁶徂:往。⁷维:借为“惟”,思。⁸秉心:存心。⁹无竞:无争。¹⁰厉阶:祸端。¹¹梗:灾害。
忧心慇慇,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东,靡所定处。多我觏痻,孔棘我圉。
忧心慇(yīn)¹,念我土宇²。我生不辰³,逢天僤(dàn)。自西徂东,靡所定处。多我觏(gòu)(mín),孔棘我圉(yù)
译文:心中忧愁真恻怆,思念故居和家乡。生不逢时我真惨,遇上老天怒气旺。从那西边到东边,无处安身最凄凉。遭遇灾祸受苦多,外患紧急在边疆。
注释:¹慇慇:心痛的样子。²土宇:土地、房屋。³不辰:不时,指出生得不是时候。⁴僤怒:震怒。僤,大。⁵觏:遇。⁶痻:灾难。⁷棘:通“急”。⁸圉:边疆。
为谋为毖,乱况斯削。告尔忧恤,诲尔序爵。谁能执热,逝不以濯?其何能淑,载胥及溺。
为谋为毖¹,乱况斯削²。告尔³忧恤(xù),诲尔序。谁能执热,逝不以濯(zhuó)?其何能淑,载¹⁰(xū)¹¹及溺。
译文:谨慎谋划觅良方,才能消除混乱状。告诉你要体恤人,告诉你要用贤良。谁在解救炎热时,不用冷水来冲凉?小人治国没好事,大家受溺遭灭亡。
注释:¹毖:谨慎斯:乃。²削:减少。³尔:指周厉王及当时执政大臣。⁴序:次序。⁵爵:官爵。⁶执热:救热。⁷逝:发语词。⁸濯:洗。⁹淑:善。¹⁰载:乃。¹¹胥:皆。
如彼遡风,亦孔之僾。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好是稼穑,力民代食。稼穑维宝,代食维好?
如彼遡(sù)¹风,亦孔之僾(ài)²。民有肃³心,荓(pīng)云不逮。好是稼穑(sè),力民代食。稼穑维宝,代食维好?
译文:好像就在逆风闯,呼吸困难口难张。百姓本有肃敬心,但却无处献力量。重视农业生产事,百姓辛苦代耕养。耕种收获国之宝,代耕之民最善良。
注释:¹遡:逆。²僾:呼吸不畅的样子。³肃:肃敬。⁴荓:使。⁵不逮:不及。⁶力民:使人民出力劳动。⁷代食:指官吏靠劳动者奉养。⁸稼穑:这里指农业劳动。
天降丧乱,灭我立王。降此蟊贼,稼穑卒痒。哀恫中国,具赘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苍。
天降丧乱,灭我立王¹。降此蟊(máo)²,稼穑卒³。哀恫(tòng)中国,具赘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苍。
译文:天降祸乱与死亡,要灭我们所立王。降下害虫食根节,各种庄稼都遭殃。哀痛我们国中人,连绵土地受灾荒。没有人来献力量,哪能虔诚感上苍。
注释:¹灭我立王:意谓灭我所立之王,指周厉王被国人流放于彘的事。²蟊贼:蟊为食苗根的害虫,贼为吃苗节的害虫。指农作物的病虫害。³卒:完全。⁴痒:病。⁵恫:痛。⁶赘:通“缀”,连属。⁷旅力:膂力。旅,同“膂”。⁸念:感动。
维此惠君,民人所瞻。秉心宣犹,考慎其相。维彼不顺,自独俾臧。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维此惠君¹,民人所瞻(zhān)。秉心宣犹²,考慎³其相。维彼不顺,自独俾(bǐ)(zāng)。自有肺肠,俾民卒狂
译文:顺应人心好君王,百姓爱戴都瞻仰。操心国政善谋画,考察慎选那辅相。不顺人心坏君王,独让自己把福享。坏蛋自有坏肺肠,让那国民都发狂。
注释:¹惠君:惠,顺。顺理的君主,称惠君。²宣犹:宣,明;犹,通“猷”。³考慎:慎重考察。⁴相:辅佐大臣。⁵臧:善。⁶自有肺肠:想法与众不同,别具一副心肝。实指坏心肠。⁷卒狂:全都狂惑迷乱。
瞻彼中林,甡甡其鹿。朋友已谮,不胥以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瞻彼中林,甡(shēn)¹其鹿。朋友已谮(jiàn)²,不胥³以谷。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译文:看那丛林苍莽莽,鹿群嬉戏多欢畅。同僚朋友却相谗,没有诚心不善良。人们也有这些话,进退两难真悲凉。
注释:¹甡甡:同“莘莘”,众多之貌。²谮:通“僭”,相欺而不相信任。³胥:相。⁴谷:善。⁵进退维谷:谓进退皆穷。维,是。
维此圣人,瞻言百里。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匪言不能,胡斯畏忌?
维此圣人,瞻¹²百里³。维彼愚人,覆(fù)狂以喜。匪言不能,胡畏忌?
译文:惟这圣人眼明亮,目光远大百里望。那种愚人真可笑,独自高兴太狂妄。不是我们不能说,为何顾忌心惶惶?
注释:¹瞻:远望。²言:语助词。³百里:指有远见。⁴覆:反而。⁵匪言不能:即“匪不能言”。⁶胡:何。⁷斯:这样。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为荼毒。
维此良人,弗求弗迪¹。维彼忍心,是顾是复。民之贪乱,宁²为荼(tú)³
译文:惟有这人心善良,无所求取没欲望。但是那人太忍心,变化反覆总无常。百姓如今似好乱,实因恶政苦难当。
注释:¹迪:进。²宁:乃。³荼毒:荼指苦草,毒指毒虫毒蛇之类。指毒害。
大风有隧,有空大谷。维此良人,作为式谷。维彼不顺,征以中垢。
大风有隧(suì)¹,有空大谷。维此良人,作为式谷。维彼²不顺,征以中垢(gòu)³
译文:大风疾吹呼呼响,长长山谷真空旷。想这好人多善良,所作所为都高尚。想那坏人不顺理,行为污秽真肮脏。
注释:¹有隧:隧,形容大风疾速吹动。一说训隧为道,谓风前进有其通道。²征:往。³中垢:指宫廷秽闻。中,指宫内。
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复俾我悖。
大风有隧,贪人¹败类。听言²则对,诵言³如醉。匪用其良,复俾我悖(bèi)
译文:大风疾吹呼呼响,贪利败类有一帮。好听的话就回答,听到诤言装醉样。贤良之士不肯用,反而视我为悖狂。
注释:¹贪人:贪财枉法的小人,指荣夷公之流。²听言:顺从心意的话。³诵言:忠告的言语。⁴悖:违理。
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如彼飞虫,时亦弋获。既之阴女,反予来赫。
嗟尔朋友,予¹岂不知而作。如彼飞虫²,时亦弋获。既³之阴女,反予来赫(hè)
译文:朋友你啊可嗟伤,岂不知你装模样。好比那些高飞鸟,有时被射也落网。我已熟悉你底细,反来威吓真愚妄。
注释:¹予:芮良夫自称。²飞虫:指飞鸟。古人用“虫”泛指一切动物,鸟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故称虎为“大虫”。³既:已经。⁴阴:通“谙”,熟悉。⁵赫:通“吓”。
民之罔极,职凉善背。为民不利,如云不克。民之回遹,职竞用力。
民之罔(wǎng)¹,职²³善背。为民不利,如云不克。民之回遹(yù),职竞用力
译文:没有准则民扰攘,因你背理善欺罔。尽做不利人民事,好像还嫌不理想。百姓要走邪僻路,因你施暴太横强。
注释:罔¹极:无法则。²职:主张。³凉:凉薄。⁴背:背叛。⁵云:句中助词。⁶克:胜。⁷回遹:邪僻。⁸用力:指用暴力。
民之未戾,职盗为寇。凉曰不可,覆背善詈。虽曰匪予,既作尔歌!
民之未戾(lì)¹,职盗为寇。凉²曰不可,覆背善詈。虽曰匪予³,既作尔歌!
译文:百姓不安很恐慌,执政为盗掠夺忙。诚恳劝告不听从,背后反骂我荒唐。虽然遭受你诽谤,终究我要作歌唱。
注释:¹戾:善。²凉:通“谅”。凉言,谅直之言。³虽曰匪予:曰,句中助词。匪,同“诽”,诽谤。⁴既:终。

  全诗十六章,前八章每章八句,刺厉王失政,好利而暴虐,以致民不聊生,故激起民怨;后八章每章六句,责同僚,然亦道出厉王用人不当,用人不当亦厉王之过失。故毛传总言为刺厉王。

  首章以桑为比,桑本茂密,荫蔽甚广,因摘采至尽而剥落稀疏。比喻百姓下民,受剥夺之深,不胜其苦,故诗人哀民困已深,呼天而诉曰:“瘼彼昊天,宁不我矜。”意谓:高明在上的苍天啊,怎么不给我百姓以怜悯呢!诗意严肃,为全诗之主旨。

  次章至第四章,述祸乱之本,乃是缘于征役不息,民无安居之所。“四牡骙骙,旟旐有翩”,谓下民已苦于征役,故见王室之车马旌旗,而痛心疾首曰:“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意思是说:乱子不平息国家就要灭亡,现 在民间黑发的丁壮已少,好比受了火灾很多人都成为灰烬了。国以民为本,民瘼深重,而国危矣。诗人对此情况,更大声疾呼云:“於乎有哀,国步斯频!”感叹国运危蹙,必无长久之理,必致蹈危亡之祸。三章感叹民穷财尽,而天不助我,人民无处可以安身,不知往何处为好,因而引起君子的深思。君子本无欲无求,扪心自问没有争权夺利之心,但念及国家前途,不免发出谁实为此祸根,至今仍为民之病害的浩叹。四章感慨“我生不辰,逢天僤怒”。“我生不辰”,谓生不逢时。诗人之言如此,可见内心殷忧之深。他从人民的角度出发,痛感人民想安居,而从西到东,没有能安居的处所。人民怀念故土故居,而故土故居都因征役不息不能免于祸乱。人民既受多种灾难的侵袭,更担心外患侵凌,御侮极为迫切。天怒民怨,而国王不恤民瘼,不思改变国家的政治,因此诗人忧心如捣,为盼国王一悟而不可得深怀忧愤。仅此四章,已可见暴政害民,深重到何等程度。

  五章至八章,是诗人申述为国之道,再进忠言。五章首二句“为谋为毖,乱况斯削”,是说谋虑周到,做事慎重,祸乱的情况就可以削减。继言“告尔忧恤,诲尔序爵”;是以老臣的口气,诫教国王:必须忧恤国事,慎于授官拜爵,选用贤能。解救国家之急难,有如解救炎热。解救炎热,要用凉水,好比解救国家危难,必须任用贤良。诗人用“谁能执热,逝不以濯”等语,谆谆告诫,陈述利害,可谓语重心长,譬喻也很确当。六章七章,从爱护人民的观点出发,表明百姓都很善良,他们勤于稼穑,以耕种养活“力民代食”的人(“力民代食”指官府役使人民劳动,取其收获养活自己)。因此官府要体恤民情,爱护人民,是为政的首要大事。六章“如彼遡风,亦孔之僾”,是说国王为政,不得人心,人民就如向着逆风,感到窒息丧气。人民虽有进取之心,但征役过重,剥夺过多,他们必然会产生难于效力之感。七章叙天降灾害,祸乱频仍,执政者只知聚敛,没有顾念人民认真救灾。由于为政昏乱,所以人民倍感痛苦。在诗中,诗人用人民的口气,警示国王,一则曰:人怨则天怒,天降丧乱,将灭我所立之王;再则曰:降此蟊贼之虫,庄稼都受到虫害而失收,天灾正是天之惩戒。下曰“哀恫中国,具赘卒荒”,则是感念人民受灾痛苦,连缀的土地,都受灾荒芜,而执政者昏乱,没有领导人民合力救灾,因而也不能感念上天减轻灾难。

  诗的第八章再从用人的角度出发,言人君有顺理有不顺理,用人有当有不当。贤明的国君明于治道,顺情达理能认真考虑选用他的辅相。不顺理的君王,则与之相反自以为是,把小人当作善良,因此使得人民迷惑而致发狂。

  以上八章是诗的前半,也是诗的主体,总说国家产生祸乱的原因,是由于厉王好货暴政,不恤民瘼,不能用贤,不知纳谏,以致民怨沸腾,而诗人有“谁生厉阶,至今为梗”之悲慨。

  后八章责同僚之执政者,不以善道规范自己,缺乏远见,只知逢迎君王,加速了国家的危亡,更引起人民的怨恨。诗人感慨小人当权,也是厉王的过失,因而作成此诗,希望引起鉴戒。

  第九章以“瞻彼中林,甡甡其鹿”两句起兴。鹿之为物,性喜群居,相亲相善。今同僚朋友,反而相谮,不能以善道相助,是不如中林之鹿。故诗人感慨“上无明君,下有恶俗”(朱熹《诗集传》)而有“进退维谷”之叹。

  第十章、十一章,用对比手法,指责执政者缺乏远见,他们阿谀取容,自鸣得意,他们存有畏忌之心,能进言而不进言,反覆瞻顾,于是贤者避退,不肖者进,于是人民惨遭荼毒而造成变乱。诗人指出执政者倘为圣明之人,必能高瞻远瞩,明见百里,倘若执政者是愚人,他们目光短浅,倒行逆施,做了坏事,反而狂妄欣喜。这是祸乱之由。诗人又说:“维此良人,弗求弗迪。维彼忍心,是顾是复。”表明贤者不求名不争位,忍心之不肖者,则与之相反,多方钻营,唯名利是图;国事如斯而国王不察,亲小人,远贤人,于是百姓难忍荼毒,祸乱生矣。

  第十二章、十三章以“大风有隧”起兴,先言大风之行,必有其隧;君子与小人之行也是各有其道。大风行于空谷之中,君子所行的是善道,小人不顺于理,则行于污垢之中。次言大风之行,既有其隧;贪人之行,亦必败其类。征之事实,无有或爽。盖厉王此时,用贪人荣夷公为政,荣公好专利,厉王悦之。芮良夫谏不听,反遭忌恨。故诗中有“听言则对,诵言如醉,匪用其良,覆俾我悖”之语。可知厉王对于阿谀奉承他的话语,就听得进,进行对答,而听到忠谏之言就不予理睬。不用善良的人,反以进献忠言的人为狂悖,国家不能不危亡。

  第十四章慨叹同僚朋友,专利敛财,虐民为政,不思翻然悔改,反而对尽忠的诗人进行威吓,所以诗人再作告诫。诗人说:“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如彼飞虫,时亦弋获。”意思是说:可叹你们这些同僚,我难道不知你们的所作所为?你们对国家有极大的危害,好比那些飞鸟,有时候也会被人捕获,国家动乱危亡,你们也不会有好的下场。诗人如此警诫,可渭声情俱历。可惜此辈小人,无动于衷,所以诗人在此章的结尾,以“既之阴女,反予来赫”作结,再次警告这些人说:我已熟悉你们的底细,你们对我也无所施其威吓了。

  在第十五章中,诗人继第九至十四章指责执政臣僚诸种劣迹之后,更缕陈人民之所以激成暴乱的原因,实为执政者之咎,执政者贪利敛财,推行暴政,导致民怨沸腾,民无安居之所,痛苦无处诉说,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怨恨官府,走邪僻之路。此章诗云:“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指出人民之所以失去是非准则,是因为官府执政者推行苛政违背道理。“民之回遹,职竞用力”。指出人民之所以走向邪僻,是由于官府执政者尚力而不尚德。不仅如此,诗中还指出,执政者做对人民不利的事,唯恐不得其胜(意谓极其残酷)。谴责极为严正。诗人忧国之热忱,同情人民之深切,于此可见。《诗集传》所称此人此辈,即指助厉王为虐之荣夷公等,小人当权,加速国家之危亡,诚足引为鉴诫。

  末章承前,言民之所以未得安定,是由于执政者以盗寇的手段,对他们进行掠夺,所以他们也不得不为盗为寇。上为盗寇之行,民心不能安定。诗人又以“凉曰不可,覆背善詈”两句,表示:我虽忠告你们,却又不被你们接受,反而在背后诅咒我。最后归结到作诗的缘由:“虽曰匪予,既作尔歌。”意谓:尽管你们诽谤我,我还是为你们作了这首歌,以促成你们的省悟。

  此诗既叹百姓之困穷,又伤国事之昏乱;既探祸乱之根,又言救乱之道;既叹生不逢时,又伤救世无力;既指斥国君之昏庸,又斥群僚不敢进言;既斥责小人乱国之行,又指斥王之不能用贤。诗中显示出一种沉郁和忧伤的情调。

  从诗的语言来看,全诗语言朴直而多变化,直陈己意,不事雕饰而寄意深长。其中许多用语,至今还被引用,还具有活力。如“瘼彼昊天,宁不我矜”,此呼天之词也。“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此忧时之词也。“谁生厉阶,至今为梗”,此愤世之词也。“谁能执热,逝不以濯”,此善譬之词也。“人亦有言,进退维谷”,此言处世之词也。古代语词,虽至西周,尚未发展到完美的程度,所以诗中多用通假字来满足表意的需要,有些词语,甚至解说纷纭,难有确意,但根据诗的主旨,仔细思考,还是可以顺理成章,得到合情合理的解说的,因为文字本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高度的操纵文字能力。

  从表现手法来看,这首长诗,运用了比喻、反诘、衬托、夸张、对比等多种手法。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682-693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98-603

sāngróu

míng xiānqín 

sāngróu xiàhóuxún luōcǎiliú xiàmín tiǎnxīnyōu chuànghuǎngchén zhuōhàotiān nìngguān 

kuíkuí zhàoyǒupiān luànshēng guómǐn mínyǒu huòjìn yǒuāi guópín 

guómiè tiānjiāng suǒzhǐníng yúnwǎng jūnshíwéi bǐngxīnjìng shuíshēngjiē zhìjīnwéigěng 

yōuxīnyīnyīn niàn shēngchén féngtiāndàn 西dōng suǒdìngchǔ duōgòumín kǒng 

wéimóuwéi luànkuàngxuē gàoěryōu huìěrjué shuínéngzhí shìzhuó nèngshū zài 

fēng kǒngzhīài mínyǒuxīn píngyúndài hàoshìjià míndàishí jiàwéibǎo dàishíwéihào 

tiānjiàngsāngluàn mièwáng jiàngmáozéi jiàyǎng āitōngzhōngguó zhuìhuāng yǒu niànqióngcāng 

wéihuìjūn mínrénsuǒzhān bǐngxīnxuānyóu kǎoshènxiàng wéishùn zāng yǒufèicháng mínkuáng 

zhānzhōnglín shēnshēn鹿 péngyǒujiàn  rényǒuyán jìntuì退wéi 

wéishèngrén zhānyánbǎi wéirén kuáng fěiyánnéng wèi 

wéiliángrén qiú wéirěnxīn shìshì mínzhītānluàn nìngwéi 

fēngyǒusuì yǒukōng wéiliángrén zuòwéishì wéishùn zhēngzhōnggòu 

fēngyǒusuì tānrénbàilèi tīngyánduì sòngyánzuì fěiyòngliáng bèi 

jiēěrpéngyǒu zhīérzuò fēichóng shíhuò zhīān fǎnlái 

mínzhīwǎng zhíliàngshànbèi wéimín yún mínzhīhuí zhíjìngyòng 

mínzhīwèi zhídàowéikòu liàngyuē bèishàn suīyuēfěi zuòěr 

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
(hào)¹态孤芳²压俗姿³,不堪复写(fú)云枝
译文:白色梅花孤芳挺立使媚俗的百花相形见绌,却不能再画那枝枝向上插入云霄的画图。
注释:王元章:王冕(1287—1359),字元章,诸暨(今属浙江)人。元末画家和诗人。倒枝梅:枝干向下倒折的梅。¹皓:梅花的白色。²孤芳:指梅花,寒冬百花尽谢而梅花独放。³俗姿:其他花卉的凡俗姿质。⁴复写:再画。⁵拂云枝:向上挺举的梅枝。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
从来万事嫌高格¹,莫怪²梅花着地垂。
译文:自古以来的万事万物总把崇高的品格憎恶,所以不必奇怪画中的梅花倒挂着把身姿低俯。
注释:¹高格:超凡的风神气度。²怪:兼有奇怪与责怪两义。

  此诗前两句写梅花的品格和姿态,均紧扣倒枝梅画意;后两句是画外的话,引申为感慨世事,表现了作者愤世嫉俗、追求高品位人生的思想感情。此诗的讽喻意味很浓;风格峭丽,语言警拔。

  诗的起句紧扣画来写:“皓态孤芳压俗姿”,“皓态孤芳”,可能画面上是一株白梅,这白梅的姿态却与众不同,大有压倒“俗姿”之势。诗人一落笔就对画上的梅花极力赞赏。

  次句点题,“不堪复写拂云枝”,画上的梅花枝条是倒垂的,不是一般画上常见的那种向上伸展的姿态,“拂云枝”,在作者眼中是一种“俗姿”,他认为这种枝条“不堪复写”。

  “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就王冕梅花图再引申发表议论。联系当时社会生活里种种不公平的现象,作者愤恨地指出,从古以来,世上庸俗的人看待万般事情总厌恶高尚的风格。这话实际上从时间之久,到事情包罗之广,同情具有高尚风格的人,而对厌恶甚至迫害具有高尚风格的人恶劣世俗加以抨击。正因为世俗不公,所以最后又回到王冕的画上来,不能责怪王冕把梅花的枝头画成下垂到地面了。

  在一般作品里,梅花傲然向上,不屈服于寒冷、冰雪之威;而“倒枝梅”在形态上正好相反,不论有否冰雪,王元章画的梅花没有“拂云”的伟岸,而是“着地垂”,这似乎意味着画家已心灰意颓,甚至失去了对“高洁”的向往,徐渭默认并且深深地感喟这种“倒枝梅”的姿态,似乎也已不复“脱俗”“超然” 的追求,但正在此,无论画家还是诗人,其匠心其实已跃然纸上,别出一格的曲折命意,写尽了他们不堪现实重压的窘迫与艰难;同时,即便世俗的肆虐可以让梅花垂地,亦无改其皓然的姿态、孤独的芳香、高迈的风格,作者对理想的执着信念、对世俗的鄙弃、厌恶,因此而更多一分真诚。

  这首小诗虽只四句,但结构极为谨严。七言绝句四句中要求有起承转合,诗以赞梅起笔,次句承首句落实到所题的倒枝梅画上,三句转为慨叹世事,四句仍关合在倒枝梅画上,章法宛然。此诗以意胜,重议论而不重描摹。此诗则遗貌取神,可谓别具一格。

参考资料:
1、 房开江,梅桐生编注. 金元明清绝句五百首[M]. 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2,403-404.
2、 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诗歌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1381-1382.
3、 田军 王洪等主编. 金元明清诗词曲鉴赏辞典[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506.

wángyuánzhāngdàozhīméihuà--wèi

hàotàifāng姿kānxiěyúnzhī

cóngláiwànshìxiángāoguàiméihuāzhechuí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huì)¹花香也。雪晴²池馆³如画。春风飞到,宝钗(chāi)上,一片笙箫,风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qiè),羞与蛾儿争耍。
译文:蕙兰花散发出阵阵幽香,雪后的晴空,辉映着池沼馆阁犹如画景风光。春风吹到精美的歌楼舞榭,到处是笙箫管乐齐鸣。琉璃灯彩光四射,满城都是笑语欢声。而今随随便便挂上几盏小灯,再不如昔日士女杂沓,彩灯映红了尘埃迷天漫地,车水马龙,万众欢腾。何况近年来我已心灰意冷,再也没有心思去寻欢逛灯。
注释:¹蕙:香草名。²雪晴:雪止天晴。³池馆:池苑馆舍。⁴宝钗楼:唐宋时咸阳酒楼名。此处泛指精美的楼阁。⁵笙箫:笙和箫。泛指管乐器。⁶风璃:指灯。宋时元宵节极繁华,有五色风璃灯,大者直径三四尺。⁷暗尘明月:指元宵节灯光暗淡。⁸元夜:元宵。⁹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江城人悄初更¹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tī)残红灺(xiè)²。但梦里隐隐,钿(diàn)³罗帕。吴笺银粉砑(yà)。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huán)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译文:江城冷落人声寂静,听鼓点知道才到初更,却已是如此的冷清。请问谁能向天公,再度讨回以前的繁荣升平?我剔除红烛的残烬,只能在梦境中隐隐约约重见往年的情景。人来人往,车声隆隆,手持罗帕的美女如云。我正想用吴地的银粉纸,闲记故国元夕的风景,以便他日吊凭。我笑叹那邻家梳着黑发的姑娘,凭倚窗栏还在唱着“夕阳西下”!
注释:¹初更:旧时每夜分为五个更次。晚七时至九时为“初更”。²灺:没点完的蜡烛;也泛指灯烛。³钿车:用金宝嵌饰的车子。⁴罗帕:丝织方巾。旧时女子既作随身用品,又作佩带饰物。⁵吴笺:吴地所产之笺纸。常借指书信。⁶银粉砑:碾压上银粉的纸。

  元宵佳节是历代词人经常吟咏的话题。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在所有的节日中,以元宵最为热闹,也以元宵最为人所重。而在国破家亡之时,这个节日又最容易引起人们对往昔繁盛的追忆,最易牵动人们的故国之思。

  全词起笔“蕙花香也。雪睛池馆如画”,即沉入了对过去元夕的美好回忆:兰蕙花香,雪霁天晴,亭台楼阁之中池波荡漾,街市楼馆林立,宛若画图,尽是一派迷人景象。极度地渲染了元宵节日氛围。“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春风和煦,酒旗飘拂,笙箫齐奏,仙乐风飘。据载,宫中曾做五丈多高的琉璃灯,又地方进贡之灯“或以五色琉璃而成”。那令人陶醉的音乐,那壮观的灯市,使词人忆起如昨天一般。

  “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而今”二字是过渡,上写昔日情景,下写当日元夕景况。“灯漫挂”,指草草地挂着几盏灯,与“琉璃光射”形成鲜明的对照。“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既写此夕的萧索,又带出昔日的繁华。“暗尘明月”用唐苏味道《上元》“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诗意。以上是从节日活动方面作今昔对比。“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今昔不同心情的对比。蛾儿,即闹蛾儿,用纸剪成的玩具。写当日的元宵已令人兴味索然,心境之灰懒,更怕出去观灯了。这种暗淡的心情是近些年来才有的,是处境使然。

  下阕“江城人悄初更打”,从灯市时间的短促写今宵的冷落,并点明词人度元宵所在地——江城。下面数句直至词末,一连用了“问”、“但”、“待把”、“笑”等几个领字,一气直下,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悲恨酸楚。“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用倒装句法,提出有谁能再向天公借来繁华呢?“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词人剔除烛台上烧残的灰烬入睡了。梦中那辚辚滚动的钿车、佩戴香罗手帕的如云士女,隐隐出现。

  “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以最精美的吴地的银粉纸,把“旧家风景”写成文字,以寄托自己的拳拳故国之思。银粉砑,碾压上银粉的纸。旧家风景,借指宋朝盛事。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现在居然有人能唱这首词,而这歌词描绘的繁华景象和“琉璃光射”、“暗尘明月”正相一致。心之所触,心头不禁为之一动,略微感到一丝欣慰,故而以一“笑”字领起。但这“笑”中实在含有无限酸楚。,因为“繁华”毕竟是一去不返了。

  这首词风格较为自然,词意始终在流动中,无一凝滞。但是在顿挫中显流动,于追琢中出自然。对过去元夕的铺叙作者不惜篇幅,不惜浓墨重彩,或直接描绘,或间接叙写,或通过梦境加以再现,着力处皆词人所钟之情。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2268-2270页
2、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 第321-322页

guàn ·yuán

jiǎngjié sòngdài 

huìhuāxiāng xuěqíngchíguǎnhuà chūnfēngfēidào bǎochāilóushàng piànshēngxiāo liúguāngshè érjīndēngmànguà shìànchénmíngyuè shíyuán kuàngniánlái xīnlǎnqiè xiūéérzhēngshuǎ 
jiāngchéngrénqiǎochūgēng wènfánhuáshuíjiě zàixiàngtiāngōngjiè cánhóngxiè dànmèngyǐnyǐn diànchēluó jiānyínfěn dàijiūjiāfēngjǐng xiěchéngxiánhuà xiào绿huánlín chuāngyóuchàng yáng西xià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