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风雨过重九。东篱更谁携酒。独客最销魂,正而今时候。
一天风雨过重九。东篱更谁携酒。独客最销魂,正而今时候。
登高愁望眼,怕遥见、燕山孤岫。采得红萸,懒题新句,故园回首。
登高愁望眼,怕遥见、燕山孤岫。采得红萸,懒题新句,故园回首。
哀雁两三声,凄凉意,那得双眉解皱。莫漫捲珠帘,有黄花共瘦。
哀雁两三声,凄凉意,那得双眉解皱。莫漫捲珠帘,有黄花共瘦。
人生如寄耳,犹令节、几番空负。真无奈,旧日心情,付药铛茶臼。
人生如寄耳,犹令节、几番空负。真无奈,旧日心情,付药铛茶臼。

zhēngzhāojiǔshūgǎn--zhāngzhēn

tiānfēngguòzhòngjiǔdōnggèngshuíxiéjiǔzuìxiāohúnzhèngérjīnshíhòu

dēnggāochóuwàngyǎnyáojiànyànshānxiùcǎihónglǎnxīnyuánhuíshǒu

āiyànliǎngsānshēngliángshuāngméijiězhòumànjuǎnzhūliányǒuhuánghuāgòngshòu

rénshēngěryóulìngjiéfānkōngzhēnnàijiùxīnqíngyàodāngchájiù

张玉珍

张玉珍

江苏华亭人,字蓝生,金瑚妻。自幼工诗。王述庵、钱竹汀、吴白华皆推重之。有《晚香居词》。 ▶ 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我来¹²何事,高卧³沙丘城。
译文:自从你走后我究竟有什么事情?一直闲居在沙丘城内。
注释:沙丘:指唐代兖州治城瑕丘。¹来:将来,引申为某一时间以后,这里意指自从你走了以后。²竟:究竟,终究。³高卧:高枕而卧,这里指闲居。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城边有古树,日夕¹²秋声³
译文:沙丘城边有一颗苍老古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
注释:¹夕:傍晚,日落的时候。²连:连续不断。³秋声:秋风吹动草木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¹
译文:鲁地酒薄无心痛饮酣醉,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
注释:¹“鲁酒”两句:古来有鲁国酒薄之称。鲁、齐:均指山东一带。空复情:徒有情意。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思君若汶(wèn)¹,浩荡²寄南征³
译文:我对你的思念之情正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紧紧追随着你一同南去。
注释:¹汶水:鲁地河流名,河的正流今称大汶河。²浩荡:广阔、浩大的样子。³南征:南行,指代往南而去的杜甫。一说南征指南流之水。

  这首诗是李白寓居沙丘怀念诗友杜甫时所作。此诗以景带出思念之情,言辞朴素无华,率性写出,或行,或卧,或所见,或所感,絮絮叨叨皆入诗来,写得情深意长,凄怆感人,深刻地表现了两位伟大诗人的真挚友谊。全诗流畅自然,而又含蓄蕴藉;感情极苦,而又边失豪放本色。

  诗人一开始用很多的笔墨写他自己的生活,住处的周围环境,以及他自己的心情。诗的前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给读者以山回路转、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诗的结尾才豁然开朗,说出“思君”二字。诗中无一句边是写“思君”之情,而且是一联强似一联,以至最后边能边直抒其情。前六句的烟云,都成了后二句的烘托。这样的构思,既能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感受,为诗的主旨蓄势,同时也赋予那些日常生活的事情以浓郁的诗味。

  首句“我来竟何事?”这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这会引起读者的关注,并造成悬念。“高卧沙丘城”,高卧,实际上就是指诗人闲居乏味的生活。这句话一方面描写了眼下的生活,一方面也回应了提出上述问题的原因。诗人边来沙丘“高卧”,原因就在于怀念杜甫这位友人。这凌空而来的开头,正是把诗人那种友爱欢快的生活消失之后的复杂、苦闷的感情,以一种突发的方式迸发出来了。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眼前的沙丘城对于诗人来说,像是别无所见,别无所闻,只有城边的老树,在秋风中日夜发出瑟瑟之声。“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这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然而,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边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鲁、齐,是指当时诗人所在的山东。“边可醉”,即没有那个兴趣去痛饮酣醉。“空复情”,因为诗人无意欣赏,歌声也只能徒有其情。这么翻写一笔,就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同时也就逼出下文。

  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地的西南。所以诗人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边息地紧随着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边息、相思边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边绝的思情,和那种“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彩。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中,古体先于律体。但是,律体的盛行对于古诗的写作也边无影响。例如李白的这首五古,全诗八句,中间四句虽然边是工整的对仗,但其中部分词语的对仗以及整个的格式,却可以见到律诗的痕迹。这种散中有对、古中有律的章法和句式,更好地抒发了诗人纯真而深沉的感情,也使得全诗具有一种自然而凝重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285-286 .

shāqiūchéngxià

bái tángdài 

láijìngshì gāoshāqiūchéng 
chéngbiānyǒushù liánqiūshēng 
jiǔzuì kōngqíng 
jūnruòwènshuǐ hàodàngnánzhēng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
画图¹曾识²零陵郡(jùn),今日方³知画不如
注释:¹画图:对山水自然景观,泼墨为图,谓之画图。²曾识:曾经认识。³方:用作时间副词。才,方才。⁴不如:不及,比不上。谓前者比不上后者,即零陵郡胜过画图。
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
城郭¹²临潇(xiāo)水上,山川³犹是柳侯
注释:¹城郭:城,本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城垣。郭,本指外城。城郭,为都邑之称,这里指永州府古城。²恰:正好。³山川:山河。⁴侯:1104年(宋崇宁三年),宋徽宗赵佶赐封柳宗元为“文惠侯”,世人敬称“柳侯”。⁵余,剩,引申为遗留、遗存。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驿(yì)¹幽绝²³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注释:¹驿亭:古时在大道上所设立的交通站,是供行旅途中歇宿的处所。²幽绝:幽,僻静。绝,极。幽绝,形容十分寂静,引申为幽雅。³堪:可,能。⁴垂钓:钓鱼。⁵岩石:指岩洞,如朝阳岩。⁶虚明:虚,空。明,光明。虚明,谓岩洞宽阔明亮。
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
欲买愚(yú)溪三亩地,手拈¹茅栋(dòng)²竟移居³
注释:¹拈:用手指头取物。²茅栋:茅,即白茅,俗称茅草。栋,房屋的正梁。茅栋,即茅秆。³移居:挪动居所。

  欧阳修的这首诗曾被收入《永州府志》。柳宗元贬谪永州司马,这里的山水之胜便形于词人学士之口。自唐宋以来,吟咏零陵、永州的诗文层见叠出,流传最广的莫过于欧阳修的《咏零陵》。

  这首七律,首联以肯定和否定相叠的方式来写总的感觉,提挈全篇。颔联、颈联铺写城郭、山画、驿亭、岩石等典型景物,以点带面,活现了零陵的真面目。尾联画龙点睛,曲终奏雅,巧用移居事,使描绘的所有物象都获得了灵魂。通篇即兴即事,信笔点染,全以口语道出,但天巧偶发,外质内秀,富有自然真率、似俗实雅的韵致。

yǒnglínglíng--ōuyángxiū

huàcéngshílínglíngjùnjīnfāngzhīhuà

chéngguōqiàlínxiāoshuǐshàngshānchuānyóushìliǔhóu

驿tíngyōujuékānchuídiàoyánshímíngshū

mǎisānshǒuniānmáodòngjìng

孟冬十月。阴气厉清。武官诫田。讲旅统兵。元龟袭吉。元光着明。蚩尤跸路。风弭雨停。乘舆启行。鸾鸣幽轧。虎贲采骑。飞象珥鹖。钟鼓铿锵。箫管嘈喝。万骑齐镳。千乘等盖。夷山填谷。平林涤薮。张罗万里。尽其飞走。趯趯狡兔。扬白跳翰。猎以青骹。掩以修竿。韩卢宋鹊。呈才骋足。噬不尽绁。牵麋掎鹿。魏氏发机。养基抚弦。都卢寻高。搜索猴猨。庆忌孟贲。蹈谷超峦。张目决眦。发怒穿冠。顿熊扼虎。蹴豹搏貙。气有余势。负象而趋。获车既盈。日侧乐终。罢役解徒。大飨离宫。乱曰。圣皇临飞轩。论功校猎徒。死禽积如京。流血成沟渠。明诏大劳赐。大官供有无。走马行酒醴。驱车布肉鱼。鸣鼓举觞爵。击钟釂无余。绝纲纵麟麑。弛罩出凤雏。收功在羽校。威灵振鬼区。陛下长欢乐。永世合天符。
孟冬十月。阴气厉清。武官诫田。讲旅统兵。元龟袭吉。元光着明。蚩尤跸路。风弭雨停。乘舆启行。鸾鸣幽轧。虎贲采骑。飞象珥鹖。钟鼓铿锵。箫管嘈喝。万骑齐镳。千乘等盖。夷山填谷。平林涤薮。张罗万里。尽其飞走。趯趯狡兔。扬白跳翰。猎以青骹。掩以修竿。韩卢宋鹊。呈才骋足。噬不尽绁。牵麋掎鹿。魏氏发机。养基抚弦。都卢寻高。搜索猴猨。庆忌孟贲。蹈谷超峦。张目决眦。发怒穿冠。顿熊扼虎。蹴豹搏貙。气有余势。负象而趋。获车既盈。日侧乐终。罢役解徒。大飨离宫。乱曰。圣皇临飞轩。论功校猎徒。死禽积如京。流血成沟渠。明诏大劳赐。大官供有无。走马行酒醴。驱车布肉鱼。鸣鼓举觞爵。击钟釂无余。绝纲纵麟麑。弛罩出凤雏。收功在羽校。威灵振鬼区。陛下长欢乐。永世合天符。
译文:农历十月,肃杀之气锋利清寒。武官文告百姓,要征兵集训。用龟甲占卜时吉事相因,元光年间因此显明。蚩尤出行肃清道旁,风雨也消弭停止。登车开始行程,鸾凤鸣叫声声。虎贲卫士众多。称为飞象的武臣插雉尾于冠左右以示武勇。钟鼓之声响亮,萧管之乐喧闹。万名骑士并驾,千驾战车齐驱。夷平山峰,填满沟壑,摧毁林木,涤除野草污秽。张开万里的罗网,将其间的飞禽走兽尽皆捕取。那跳跃着的狡猾兔子,眼睛露白不屑地穿梭着。用青骹来猎取它,行动前猎手先隐藏在长长的竹子上。韩国与宋国的良犬凭着敏锐的嗅觉奔驰追踪。被绳索牢牢束缚,为主人猎取麋鹿。善射者魏氏张开了弓,神射养由基抚弄着弓弦。擅长攀爬的都卢人登上高处,搜索猴猿。猛士庆忌和孟贲,穿越过山谷峰峦。瞪着双眼,怒气上涌使头发直竖刺穿了头冠。踩着熊,扼住老虎。追逐豹子,和貙搏斗。做完这些还有余力,扛着象快步行走。狩猎的搜获十分丰盛,日头落下活动也要结束了。让那些做事的人都放下手上的工作,在离宫大摆筵席。曲子也要结尾,结尾的乐曲这样唱到:圣明的主上来登上轻车,论功赏赐猎手。死去的禽兽堆积好似小山,鲜血流成沟渠,君主英明的诏示犒劳猎手。主管膳食的官员准备宴席,传递军令的斥候运送酒浆。宴席丰盛肉鱼无数,随鼓声举杯,随钟声干杯,众人兴致高昂。割开网子放出幼麒麟,打开罩子放出小凤凰。建立武功,威震边疆。陛下欢乐长久,永远拥有天命。

mèngdōngpiān--cáozhí

mèngdōngshíyuèyīnqīngguānjiètiánjiǎngtǒngbīngyuánguīyuánguāngzhemíngchīyóufēngtíngchéngxíngluánmíngyōubēncǎifēixiàngěrzhōngkēngqiāngxiāoguǎncáowànbiāoqiānchéngděnggàishāntiánpínglínsǒuzhāngluówànjǐnfēizǒujiǎoyángbáitiàohànlièqīngqiāoyǎnxiū竿gānhánsòngquèchéngcáichěngshìjǐnxièqiān鹿wèishìyǎngxiándōuxúngāosōusuǒhóuyuánqìngmèngbēndǎochāoluánzhāngjué穿chuānguāndùnxióngèbàochūyǒushìxiàngérhuòchēyíngzhōngjiěxiǎnggōngluànyuēshènghuánglínfēixuānlùngōngxiàolièqínjīngliúxuèchénggōumíngzhàoláoguāngōngyǒuzǒuxíngjiǔchēròumíngshāngjuézhōngjiàojuégāngzònglínchízhàochūfèngchúshōugōngzàixiàowēilíngzhènguǐxiàzhǎnghuānyǒngshìtiān

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燕鸿过后莺(yīng)归去,细算浮生¹千万绪。长于春梦²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mì)处。
译文:鸿鹄春燕已飞走,黄莺随后也归去。这些可爱的鸟儿,一个个与我分离。仔细寻思起来,人生漂浮不定,千头万绪。莺歌燕舞的春景,像梦幻般没有几时,便如同秋云那样散去,再也难以寻觅她的影踪。
注释:¹浮生:谓人生漂浮不定。春梦:喻好景不长。
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闻琴¹解佩²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³,烂醉花间应有数。
译文:像卓文君那样闻琴而知音,像汉水江妃那样温柔多情,遇到郑交甫解佩相赠,这样的神仙般的伴侣早已离我而去,即使挽断她们绫罗的衣裙,也不能留住她们的倩影。劝你不要再孤独的做一个清醒明白的人了,大家都在花前喝个烂醉如泥才是最好的。
注释:¹闻琴:据《史记》载: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于夜以琴挑之,文君遂与相如私奔。²解佩:据刘向《列仙传》载:郑交甫行汉水之滨,遇二美女而悦之,二女便解下玉佩相赠。³独醒人:仅有的清醒的人。

  这首词借青春和爱情的消失,感慨美好生活的无常,细腻含蓄而婉转地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情感。这是一首优美动人而有寓有深意的词作,为晏殊词的另类作品。

  起句“燕鸿过后莺归去”写春光消逝:燕子春天自南方来,鸿雁春天往北方飞,黄莺逢春而鸣,这些禽鸟按季节该来的来了,该去的也去了,那春光也来过又走了。这里写的是莺语燕飞的春归时候,恰逢莺燕都稀,更觉怅惘。“莺燕”,兼以喻人,春光易逝,美人相继散去,美好的年华与美好的爱情都不能长保,怎不让人感慨万千。“细算浮生千万绪”一句从客观转到主观,说对着上述现象,千头万绪,细细盘算,使人不能不正视的,正是人生若水面浮萍之暂起,这两句前后相承,又很自然地引出下面两句:“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这两句改用白居易《花非花》词句“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但旨意不同。作者此处写的是对于整个人生问题的思考,他把美好的年华、爱情与春梦的短长相比较,把亲爱的人的聚难散易与秋云的留、逝相对照,内涵广阔,感慨深沉。

  下片“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两句写失去美好爱情的旧事,是对上片感慨的具体申述,又是产生上片感慨的主要因素,这样使上下片的关系交互钩连,自然过渡。“闻琴”,指汉代的卓文君,她闻司马相如弹琴而爱慕他:“解佩”,指传说中的神女,曾解玉佩赠给情人。这两句是说象卓文君、神女这样的神仙伴侣要离开,挽断她们的罗衣也无法留住。随后作者激动地呼出:“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意思是劝人要趁好花尚开的时候,花间痛饮消愁。这是受到重大刺激的反应,是对失去美与爱的更大的痛心。联系晏殊的生平来看,他写这件事,应该是别有寄托,非真写男女诀别。公元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晏殊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握军政大权。其时,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欧阳修、蔡襄为谏官,人才济济,盛极一时。可惜宋仁宗不能果断明察,又听信反对派的攻击之言,则韩琦先被放出为外官,范仲淹、富弼、欧阳修也相继外放,晏殊则罢相。对于贤才相继离开朝廷,晏殊不能不痛心,他把他们的被贬,比作“挽断罗衣”而留不住的“神仙侣”。不宜“独醒”、只宜“烂醉”,当是一种愤慨之声。

  此词化用前人的诗句,信手拈来,自然贴切。词中的复杂的思想,反映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和襟怀。

参考资料:
1、 陈祥耀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21-422

lánhuā ·yànhóng鸿guòhòuyīngguī

yànshū sòngdài 

yànhóng鸿guòhòuyīngguī suànshēngqiānwàn chángchūnmèngduōshí sànqiūyúnchù 
wénqínjiěpèishénxiān wǎnduànluóliúzhù quànjūnzuòxǐngrén lànzuìhuājiānyīngyǒushù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不炼金丹¹不坐禅²,不为商贾(gǔ)³不耕田
译文:我不像道士那样去炼金丹以追求人生不老,也不像和尚那样去坐禅;我不去做商人,也不做农夫去耕田。
注释:¹金丹:古代方士用黄金、丹砂等炼成的药物。²坐禅:指佛家教徒静坐潜修领悟教义。³商贾:经商。⁴耕田:务农。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闲来写就青山¹卖,不使人间造孽(niè)²
译文:空闲的时候我就画一些画去卖,不用那些来路不正的钱。
注释:¹写就青山:绘画。²造孽钱:“造孽”本作“造业”,乃佛教用语,即要遭报应的作恶。“造孽钱”即来路不正的钱。

  桃花坞里,金阊遗迹足千秋。风流才子唐伯虎,从小便有着非凡的才气,在绘画、诗文方面都有优秀的造诣。弘治十一年,中解元,才华横溢的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进士之路。偏偏造化弄人,弘治十二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遭此打击的唐寅,坚决不再做官,回到家乡,靠卖画维持生活。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前二句一连用了四个“不”,写诗人在摒弃功名利禄之后的有所不为。“不炼金丹不坐禅”,即不学道,不求佛。唐伯虎是一个不肯趋炎附势,但又并不放弃世俗生活快乐的漂泊者,读者对他“高楼大叫秋觞月,深幄微酣夜拥花”的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不妨批判,但对其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那点精神是应予肯定的。“不炼金丹不坐禅”,大有“子不语怪力乱神”意味。“不为商贾不耕田”,则是不事人间产业。“不为商贾”是不屑为;“不耕田”是不能为,即孔夫子所谓“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也。四个“不”一气贯注。语极痛快干脆。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唐伯虎可以自居的头衔是画家,其画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他不慕荣华,不耻贫贱,以鬻文卖画、自食其力为荣。“闲来写就青山卖”是非常值得敬佩的,这是从事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应有的豪言壮语,能“写青山”而“卖”之,自有可参造化之笔,此为实话,亦自负语。假清高的人往往以卖画讨润笔为可羞,殊不知这是卖知识产权,和写文章“拿稿酬”一样的天经地义。所以作者敢于大呼:“谁来买我画中山!”这样挣来的钱花着舒心。由此,诗人又反跌一意:“不使人间造孽钱!”这一笔尤其显得豪迈。一竹竿打一船人,一切的巧取豪夺、贪污受贿、投机倒把、偷盗抢劫、诈骗赌博……而获得的非法收入,得之即“造孽”,花之亦“造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此句足使人深长思之。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心中淡泊名利、专事自由读书卖画生涯之志。诗中平铺直述,开门见山不仅表明出唐寅自命清高的处世态度,还反映出他那不羁的性格。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元明清名诗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362页

yánzhì

tángyín míngdài 

liànjīndānzuòchán wèishānggēngtián 
xiánláixiějiùqīngshānmài shǐ使rénjiānzàonièq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