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朝朝爱翠微,佳辰来醉菊花卮。千门落照低秋影,万里长云接鬓丝。
隐几朝朝爱翠微,佳辰来醉菊花卮。千门落照低秋影,万里长云接鬓丝。
击鼓每疑高塔动,临崖方见古松垂。风光绝好乡关异,北望长唫有所思。
击鼓每疑高塔动,临崖方见古松垂。风光绝好乡关异,北望长唫有所思。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 1511篇诗文

猜您喜欢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
二十年来¹万事同,今朝岐(qí)²忽西东。
译文:二十年来历经沧桑患难相同,今天忽然歧路分别各自西东。
注释:¹二十年来: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同时中进士,到作此诗时已度过了二十二个春秋。²岐路:岔路。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皇恩¹若许归田去,晚岁²当为邻舍³(wēng)
译文:如果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允许你我归田隐居,那么我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
注释:¹皇恩:皇帝的恩德。²晚岁:晚年。³邻舍:邻居。

  这首诗写临岐叙别,情深意长,不着一个愁字,而在表面的平静中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二十年来万事同”,七个字概括了他与刘禹锡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人世沧桑。二十多年来,他们在永贞改革的政治舞台上“谋议唱和”、力革时弊,后来风云变幻,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去国十年以后,二人又一同被召回京,却又再贬远荒。共同的政治理想把他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造成了这一对挚友“二十年来万事同”的坎坷遭遇。然而使诗人慨叹不已的不仅是他们个人出处的相同,还有这二十年来朝廷各种弊政的复旧,刘禹锡深深理解柳宗元的这种悲哀,所以在答诗中抒发了同样的感慨:“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他们早年的政治革新白白付之东流,今朝临岐执手,倏忽之间又将各自东西,抚今追昔,往事不堪回首。“今朝”二字写出了诗人对最后一刻相聚的留恋,“忽”字又点出诗人对光阴飞逝、转瞬别离的惊心。“西东”非一般言别套语,而是指一去广东连县,一去广西柳州,用得正切实事。

  由于是再度遭贬,诗人似乎已经预感到这次分别很难再有重逢的机会,便强忍悲痛,掩藏了这种隐约的不祥预感,而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他们归田隐居,那么他们一定要卜舍为邻,白发相守,度过晚年。这两句粗看语意平淡,似与一般歌咏归隐的诗歌相同,但只要再看看《三赠刘员外》中,诗人又一次问刘禹锡:“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就可以明白诗人与刘禹锡相约归田为邻的愿望中深蕴着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身处罻罗之中而向往遗世耦耕,是封建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碰壁以后唯一的全身远祸之道和消极抗议的办法。因此这“皇恩”二字便自然流露了某种讥刺的意味。“若许”二字却说明目前连归田亦不可得,然而诗人偏偏以这样的梦想来安慰分路的离愁,唯其如此,诗人那信誓旦旦的语气也就更显得凄楚动人。

  这首诗以直抒离情构成真挚感人的意境,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之中。不言悲而悲不自禁,不言愤而愤意自见。语似质直而意蕴深婉,情似平淡而低徊郁结。苏东坡赞柳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这也正是这首小诗的主要特色。

参考资料:
1、 葛晓音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919-920

chóngbiémèng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èrshíniánláiwànshìtóng jīnzhāo西dōng 
huángēnruòguītián wǎnsuìdāngwéilínshèwēng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¹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zhuàn)。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²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luán)³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gēng)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dàn)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译文: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子(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几块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注释:¹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²果蔬:泛指菜肴。³脔:切成块的肉。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
江南非不好,楚客¹自生哀。
译文:并不是江南不好,只是楚客自生哀愁。
注释:¹楚客:自指。作者虽说是洛阳人,在避乱期间,曾辗转襄汉湖湘等地,长达五年,所以自称“楚客”。
摇楫天平渡,迎人树欲来。
摇楫(jí)¹天平渡²,迎人树欲来。
译文:摇桨渡江,远望水天连成一片,江岸远处的树,好似迎人而来。
注释:¹摇楫:划桨,行船。²天平渡:“渡平天”的倒文。形容水天相连。
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
雨余¹楫岫(xiù)²立,日照海门开。
译文:雨后初晴吴山明朗,红日高照海门开敞。
注释:¹雨余:初晴。²楫岫:指楫山。楫山一名胥山,又称城隍山,在杭州市钱塘江北岸。²海门:指钱塘江口,镇名,在浙江临海县境内。
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
虽异中原险,方隅(yú)¹亦壮哉²
译文:江南地带,尽管险固有异中原,方寸之地亦壮哉!
注释:¹方隅:边境。这里指临安的城池。²壮哉:语本《史记·陈平世家》: “高帝南过曲逆,上其城,望见其屋室甚大,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奉诏随车驾由广南返回临安时的路上的感想,运用写景寄情的手法,借景抒情,且又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国家经历风雨之后,要迎接光明到来时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卧薪尝胆以图中原的决心。全诗运思巧妙,蕴涵丰富,旨深意远,耐人寻味。

  “江南非不好,楚客自生哀。”由赋情写起,表明江南地带,并非不好。然而自金兵人据中原之后,转眼五年,黄淮地区,大部分已非吾土。所以思念故国,仍不免使楚客生哀。

  第三四两句:“摇楫天平渡,迎人树欲来。”写渡江时情景。摇桨渡江,远望水天连成一片,仿佛天水相平。由于船在前进,所以江岸远处的树,颇似迎人而来。这两句写景入神,且景中寓情。“天平渡”,示天水无际,前进的水路,呈现开阔苍茫的气象;“树迎人”,示行进之时,江树渐次和人接近。隐喻国家正招揽人才,所以自己也被迎而至。

  第五六两句:“雨余吴岫立,日照海门开。”融情人景。吴山明朗,云雾尽散,“雨余山更青”,故用“立”字示意。天晴了,红日高照,海门开敞,金碧腾辉,故用“开”字示意。两句写雨后景象,象征国运亦如久雨初晴,光明在望。

  结笔:“虽异中原险,方隅亦壮哉!”仍以赋情为主,赞美江南地带,尽管险固有异中原,但也擅有形胜,倘能卧薪尝胆,上下同心,凭借此处以为“生聚教训”的基地,则复兴的希望,必能给人以鼓舞。这两句回映起笔,“虽异”句和“生哀”句相应,“方隅”句和“江南”句相应。在章法上,首尾应接,抑扬相间,笔有余辉。

  全诗借开朗景象,以示此行的欣喜,却能不露痕迹,使外景和内心一致,这是诗人用笔高妙的地方。

参考资料:
1、 缪钺、霍松林、周振甫、吴调公、曾枣庄、葛晓音、陈伯海、赵昌平、莫砺锋、刘永翔.宋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第926页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¹。当场只手²,毕竟还我万夫雄³。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qióng)庐拜,会向藁(gǎo)街逢
译文:不见南方的军队去北伐已经很久,金人就胡说中原的人才已一扫而空。当场大事,只手可了,毕竟我还是万夫之雄。我们堂堂汉使必能完成使命,哪能像河水永远东流那样,年年向金廷求和?这次遣使往贺金主生辰,是因国势积弱暂且再让一步,终须发愤图强,战而胜之,获彼王之头悬于藁街。
注释:¹北群空:指没有良马,借喻没有良才。²当场只手:当场大事,只手可了。³毕竟还我万夫雄:毕竟我还是万夫之雄。我:指章德茂。⁴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我们汉使哪肯年年去朝见金廷。得似,哪能像。⁵且复穹庐拜,会像藁街逢:且去再拜你一拜,将来必将把你抓到我们的国家来。穹庐,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圆顶毡房,这里借指金廷。藁街:汉朝长安城南门内给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汉将陈汤曾斩匈奴郅支单于首悬之藁街。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yáo)之都,舜之壤,禹之封¹。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²!万里腥(xīnɡ)(shān)³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páng)(bó)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译文: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生活在那片土地。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万里河山充斥着金人游牧民族的腥膻之气,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金国的命运用不着多问,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之在中天,必将获得最后胜利。
注释:¹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那本就是我汉族所有的国土,尧、舜、禹那些先祖都曾生活在那片土地。都,定都。壤,土地。封,疆界。²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那里总有几个有骨头,以向异族俯首臣称为耻的!耻臣戎:指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爱国志士。戎,指戎狄,这里就是指金人。如许,如此的意思。³腥膻:代指金人。因金人膻肉酪浆,以充饥渴。⁴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千古以来,英雄们所发挥的浩然正气,几时才有人能和他们的精神相通呢!磅礴,这里指的是浩然的气势。⁵胡运:金国的命运。⁶赫日自当中:宋王朝的国运如赤日之在中天,前途光明。赫,光明的样子。

  以论入词而又形象感人,是此篇又一重要特色。陈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说:“南师之不出,于今几年矣!河洛腥膻,而天地之正气抑郁而不得泄,岂以堂堂中国,而五十年之间无一豪杰之能自奋哉?”在《与章德茂侍郎》信中说:“主上有北向争天下之志,而群臣不足以望清光。使此恨磊磈而未释,庸非天下士之耻乎!世之知此耻者少矣。愿侍郎为君父自厚,为四海自振!”这首《水调歌头》便是他这些政治言论的艺术概括。叶适《书龙川集后》说陈亮填词“每一章就,辄自叹曰:‘平生经济之怀,略已陈矣!’”可见他以政论入词,不是虚情造作或抽象说教,而是他“平生经济之怀”的自觉袒露,是他火一般政治热情的自然喷发。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认为这类作品“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隐瞒,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我们既承认情感越发真,越发神圣;讲真,没有真得过这一类了。这类文学,真是和那作者的生命分劈不开!”这些话,可能有过甚其辞之处,但对理解和欣赏这首词还是有启发的。陈亮此词正是他鲜明个性的化身,是他自我形象的一种表现。 

  在抒发爱国豪情壮志、促进词体发展的大合唱中,陈亮高亢雄壮的歌喉征服了千百年来的“听众”。在陈亮所有的爱国词中,这首送章德茂的《水调歌头》独树一帜,写得颇具特色。整篇立意深远,章法整饬,同时体现了南宋抗金派词充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的特点。这种词使人振奋,使人鼓舞,带有积极浪漫主义的气息。

shuǐdiàotóu··sòngzhāngmàoqīng使shǐ--chénliàng

jiànnánshījiǔmànshuōběiqúnkōngdāngchǎngzhǐshǒujìngháiwànxióngxiàotángtánghàn使shǐshìyángyángshuǐjiùzhǐliúdōngqiěqióngbàihuìxiànggǎojiēféng

yáozhīdōushùnzhīrǎngzhīfēngzhōngyīngyǒubànchǐchénróngwànxīngshānqiānyīnglíngānzàibàngshítōngyùnwèndāngzhōng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近寒食雨草萋(qī)萋,著¹麦苗风柳映堤。
译文: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注释:¹著:吹入。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等 一作:早)
等是¹有家归未得,杜鹃²休向耳边啼。(等 一作:早)
译文:同样是有家,我却有家归不得,杜鹃啊,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注释:¹等是:同样是,都是。²杜鹃:鸟名,即子规。

shī

míng tángdài 

jìnhánshícǎo zhuómàimiáofēngliǔyìng 
děngshìyǒujiāguīwèi juānxiūxiàngěrbiān  (děngzuò zǎo )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