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约颓檐,春生残垒,剩烽雁后方惊。人日题诗,荒祠怀古,去来不驻游情。
云约颓檐,春生残垒,剩烽雁后方惊。人日题诗,荒祠怀古,去来不驻游情。
岁华堪叹,翠禽语、红梅未英。芳辰惆怅,犹是花前,莫问飘零。
岁华堪叹,翠禽语、红梅未英。芳辰惆怅,犹是花前,莫问飘零。
兹堂在昔陈经。谪宦栖迟,谁分平生。无定风花,有缘香火,为他一晌销凝。
兹堂在昔陈经。谪宦栖迟,谁分平生。无定风花,有缘香火,为他一晌销凝。
问天何意,世多难、儒冠自轻。江山如此,依旧吾庐,风雨鸡鸣。
问天何意,世多难、儒冠自轻。江山如此,依旧吾庐,风雨鸡鸣。
陈洵

陈洵

陈洵(1871—1942),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 。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2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半明半昧星,三点两点雨。
半明半昧(mèi)¹星,三点两点雨。
译文:天上闪烁着半明半暗的星光,空中飘落三点两点小雨。
注释:¹昧:昏暗。
梧桐知秋来,叶叶自相语。
梧桐知秋来,叶叶自相语。
译文:梧桐树儿已经感受到了秋意,叶叶间有说不完的话语。

jiēxià

yuánméi qīngdài 

bànmíngbànmèixīng sāndiǎnliǎngdiǎn 
tóngzhīqiūlái xiāng 
旧香残粉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
旧香残粉¹似当初。人情恨不如。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如疏²
译文:旧日用残的香粉芳馥似当初,人儿的情意淡了反恨不如。一个春天还寄来几行书信,到了秋天书信越见稀疏。
注释:¹旧香残粉:指旧日残剩的香粉。香粉,女性化妆用品。²疏:稀少。
衾凤冷,枕鸳孤。愁肠待酒舒。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qīn)¹冷,枕鸳(yuān)²孤。愁肠待酒舒³。梦魂纵有也成虚。那堪和梦无。
译文:绣凤被儿冷,鸳鸯枕儿孤,郁郁愁肠只待酒来宽舒。梦魂儿纵然有相逢把晤也成虚无,怎忍受连想做个虚幻的梦儿也无路。
注释:¹衾凤:绣有凤凰图纹的彩被。²枕鸳:绣有鸳鸯图案的枕头。³舒:宽解,舒畅。⁴和:连。

  此词抒写的是居者思行者的情怀,但它同其他同类主题的作品比较,在技巧上自有特色。作者在词中运用层层开剥的手法,把人物面对的情感矛盾逐步推上尖端,推向绝境,从而展示了人生当中不可解脱的一种深沉的痛苦。

  上片起首两句将物与人比照起来写,意谓往昔所用香粉虽给人以残旧之感,但物仍故物,香犹故香,而离去之人的感情,却经不起空间与时间考验,逐渐淡薄,今不如昔了。上片歇拍两句,是上两句的补充和延伸,举出人不如物、今不如昔的事实,那就是行人春天初去时还有几行书信寄来,到了秋天,书信越来越稀少了。上片四句,即物思人,感昔伤今,抒写了女主人公对行者薄情的满腔怨恨。词的下片转而叙述女主人公夜间的愁思,抒写其处境的凄凉、相思的痛苦。

  过片两句,写词中人的情感体验,赋予客观的物象—— 衾与枕以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主观情感,将女主人公的内心感受渲染得淋漓尽致。这里写衾与枕而着眼于凤与鸳,还有其象征意义,是词中人因见衾、枕上绣的凤凰、鸳鸯而想到情侣的分离,以凤凰失侣、鸳鸯成单,来暗示自己的处境已经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了。“愁肠”一句,是其人在愁肠百结之际希冀在酒醉中求得暂时的解脱,这是她可能找到的唯一消愁的办法。但这里只说“待酒舒”,未必真入醉乡,而酒也未必真能舒愁。联系下两句看,其愁肠不仅未舒,更可能徒然加重相思之情和幽怨愁恨。

  下片前三句写衾冷枕孤,遣愁无计,应是入夜后、就寝前的感触。结拍两句,写一觉醒来时的空虚和惆怅。既然人已成各,今已非昨,而又往事难忘,后会难期,那就只有在入睡之际,寄希望于梦中与相思之人重温旧情了。尽管梦境幻而非真,虚而非实,梦回后反而会令人惘然若失。但梦里倘能相见,总也聊胜于无。可是,最可悲的是,夜来空有相思,竟难成梦,连这一点片刻的虚幻的慰藉也得不到,就更令人难以为怀了。这结拍两句是翻进一层、层层逼进的写法。上句说已看穿了梦境的虚幻,似乎有梦无梦都无所谓,绝望之情已跃然纸上,而下句一转,把词意又推进一层。从下句再回过来看上句,才知上句是衬垫和加重下一句的,也可以说是未发先敛,欲擒故纵,从而形成跌宕,显示波澜。这种写法,有一波三折、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之妙。

  冯煦在《六十一家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此词即堪称用语浅淡,味致深浓。作者在词中采用层层深入、步步紧迫的手法,将思忆之情、怨恨之痛抒发到无可回旋的地步,使人产生异样的黯然情绪,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1、 陈邦炎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558-559
2、 《图说天下.国学书院系列》编委会编.宋词三百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61

ruǎnlángguī ·jiùxiāngcánfěndāngchū

yàndào sòngdài 

jiùxiāngcánfěndāngchū rénqínghèn chūnyóuyǒushùhángshū qiūláishūgèngshū 
qīnfènglěng zhěnyuān chóuchángdàijiǔshū mènghúnzòngyǒuchéng kānmèng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暗暗淡淡紫,融融¹冶冶²黄。
译文:暗暗淡淡的紫色,温润娇艳的黄色。
注释:¹融融:光润的样子。²冶冶:艳丽的样子。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陶令¹篱边色,罗含²宅里香。
译文:菊花曾在隐士陶渊明东篱的边上展现丽色,在罗含的庭院里吐露芬芳。
注释:¹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²罗含:(公元293年一公元369年)字君长,号富和,东晋桂阳郡耒阳(今湖南未阳市)人。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几时禁¹重露²,实是怯³阳。
译文:菊花能够承受寒凉的秋露,可是却害怕夕阳的来临。
注释:¹禁:禁受,承当。²重露:指寒凉的秋露。³怯:胆怯、担心。⁴残:一作“斜”。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愿泛¹金鹦(yīng)(wǔ)²,升³君白玉堂
译文:我愿浸在金鹦鹉杯中,为身居白玉堂中的明君所用。
注释:¹泛:指以菊花浸酒。²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³升:摆进。⁴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这首诗托物言志,以菊花自况。首联描摹菊花色调淡雅,丰韵翩翩。颔联用陶令、罗含典烘托菊花品格。颈联用“禁重露””怯残阳”写菊花深忧迟暮,暗含抱负不能施展,虚度年华之意。尾联言志,暗含自己希望被朝廷赏识之意。这诗虽是咏菊,亦句句自况,物我交融,写得清绮秀逸,意思醒豁。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虽然诗中写到陶渊明,但根本点则不是甘于田园。而是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这里的的菊花,淡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他们既有陶公篱旁的雅色,又有罗含院里的淡香。它不畏霜露,却担心夕阳。它可以傲然凌霜盛开,却面对时光流逝无奈。即使它枯萎了,也可以制成美酒,盛在精巧的鹦鹉杯中,来到高贵的宴席之上。这里诗人热情讴歌了菊花的雅色和清香,高度赞扬了菊花不怕霜露的傲骨以及可贵的奉献精神。

  诗人咏菊,以自己的观感为主,描述很是抽象。菊中有我,我中有菊。纵然凋谢,留下的也是白玉高堂里的精华。李商隐晚年落泊,但毕竟是帝室远亲,他自己也以此为荣。诗人用“金鹦鹉”“白玉堂”婉转地表白了自己的身世。可是,他的身份并没有有给他带来实质上的好处,纵然才俊,亦不见用。通观全诗,诗人状物新奇引典自然,锐意中有伤时,哀婉里有进取,大有孤芳自赏之意,绝无叹老嗟卑之嫌。

  诗一开头,先描绘菊花那可爱的姿色:“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首句写的是紫菊:“暗暗”真实地写出词人对紫菊的观感,表明色彩并不明丽。“淡淡”又写明其色浅浅也不浓艳。“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便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风姿。次句描写黄菊:“商融”即和暖之意。这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井说。这是“通感”或曰“感觉挪移”在日常生活的经验里视觉、听觉、角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与交融,眼、耳、鼻、舌、身各个官截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因此颜色如乎会有温度,诗人在视觉里获得了触觉的感受。看到那金黄色的菊花便有了一种温暖的感受。由此可南诗人体物实在太精微了。“冶冶”圳其明艳柔美之态。那黄菊金色的花蕊,经过露洗霜染,清新鲜美,用“冶冶”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诗人着墨不多,只“融融冶冶”四个与便极尽黄菊之态,不愧为大手笔。

  第三句诗则把菊花颜色的描写引申了一步,称之为“陶令篱边色”,把眼前菊花的地位抬高了。“陶令”指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今江西省彭泽县)县的县令,所以后人常常这样称呼他。陶渊明于百花之中最爱菊花,正是他首先把菊花的地位抬高了,他在《饮酒》一诗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而李商隐在此处称他所见之菊有“陶令篱边色”,意即同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一样美,足见他对菊花的爱赏程度。后句描写菊花之香,也以典故出之,称之为“罗含宅里香”。罗含,字君章,晋代来阳(今湖南省东南)人,擅文章。由州主簿累官至廷尉、长沙相。桓温极重其才,称为江左之秀,可他致仕还家,在荆州城西小洲上立茅屋而居。《晋书·罗含传》记载他“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诗人此处说他所见之菊有罗含宅中菊花一样的芳香,这便更加抬高了它的地位。李商隐此处引出陶令菊和罗含宅里菊主旨不在菊花本身,有以这两个人自况的一面: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于乡里小儿,遂辞官归隐,闲雅悠然地“采菊东篱下”,罗含致仕却还归本乡,甘居茅屋,托身有所。而李商隐此时辞去了弘农县尉,居于家中,流连山水,形式上与那两个是有些相似。不过李商隐此时这点“隐”气来得很勉强,他骨子里渴望的不是充满菊香的篱下或宅里,而是朝廷,梦寐以求的是入朝为官,这从后面四句诗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

  五、六两句:“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明里继续写菊,暗里则有所寄托。“禁”此处是避忌之意。“重露”即浓重的霜露。前句写出私菊傲霜的品格:秋菊开在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菊花》),不过正是这风霜高洁之时,才显示出它的独特品格。

  后一句诗人借菊写出自己内心的隐忧,“怯残阳”即害怕夕阳西下,黑天到来,此处别有寄托。李商隐虽屡遭挫折,仕途失意,但这并不能侠诗人彻底失望。但是他实在担心时不我与,光阴迅速。多少有些迟暮之感。同屈原“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几句诗所表达音的惜时思想十分近似,同样是担心自芒的抱负不能施展,虚度了年华。

  最后两句,诗人借菊花委婉地表达出来了:“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泛,指以菊花浸酒。“金鹦鹉”指以黄金仿鹦鹉螺形铸造的酒杯。《岭表录异》一书中写道:“鹦鹉螺,旋尖处屈而味如鹦鹉嘴,故以此名。放上青绿班,大者可受二升,放内光莹如云母,装为酒杯,奇而可玩。“白玉堂”一语出自《古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两句中的后一句。此处暗指朝廷。这两句诗字面上把菊花人格化,表明它希望被浸在金杯之中,被送到白玉堂上为贵人所用,而实际上表现的是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绪。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句句写菊,又句句是写自己,是托物言志的杰作。写物而不离人。物与己交融在一起。物又不粘在物上,处处关己。写己又不脱于物,处处以物出之。如三、匹两句写菊花之色与香,关涉自己翻官之事。五、六句写菊不畏霜露而震日暮,关涉自己的迟暮之感。七、小句写菊花的愿望关涉自己期望入彰之情。其次,本诗在用典上也有独莹之处:自然而然,毫无切削之迹,囊无晦涩之感。如三、四两句用陶渊明与罗含的典故,如同己出,与自己的诗境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实在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

参考资料:
1、 靖宇主 .唐诗多功能多用途词典 上 :辽海出版社 ,2001.09 :76-78 .

huā

shāngyǐn tángdài 

ànàndàndàn róngrónghuáng 
táolìngbiān luóhánzháixiāng 
shíjīnzhòng shíshìqiècányáng 
yuànfànjīnyīng shēngjūnbáitáng 
人间无阿童,犹唱水中龙。
人间无阿童¹,犹唱水中龙²
译文:世上已经没有王濬,还听到有人传唱但畏水中龙。
注释:王濬:字士治,恢廓有大志,平吴有功。卒,葬柏谷山。¹阿童:王濬的小名。²水中龙:指王濬。
白草侵烟死,秋藜绕地红。
白草¹侵烟死,秋藜(lí)²绕地红。
译文:墓草被烟雾笼罩日益枯萎,秋藜经霜后颜色愈红。
注释:¹白草:草经霜而白。²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一作“黎”。
古书平黑石,神剑断青铜。
古书¹平黑石²,神剑断青铜。
译文:墓牌所刻的文字也模糊不清了,随葬的青铜剑因锈蚀而烂断。
注释:¹古书:指碑刻上的文字。²黑石:墓石。
耕势鱼鳞起,坟科马鬣封。
耕势鱼鳞(lín)¹起,坟科²马鬣(liè)³
译文:墓地周边已渐成农田,坟冢已被马鬣般的荒草所封盖。
注释:¹鱼鳞:形容耕地连接排列之状。²坟科:坟上的土块。一作坟斜。³马鬣封:坟墓封土的一种形式。
菊花垂湿露,棘径卧干蓬。
菊花垂湿露,棘(jí)径卧干蓬。
译文:菊花在雨露多时会茂盛繁发下垂,干枯的蓬草倒伏在荆棘丛生的路上。
松柏愁香涩,南原几夜风!
松柏愁香涩(sè),南原¹几夜风!
译文:略带涩味的松柏之香,王濬已死于南原,没有了风光。
注释:¹南原:王濬的墓地所在。
此诗为怀古之作。率领水军草定东吴的王濬,虽然逝去多年,但他的功业一直为后世人们所传颂。诗人来到他的墓地,所见一片荒凉。寒烟之中,衰草发白枯死。荆棘丛生,藜草红得凄惨。墓碑上的字迹,随着岁月的侵蚀,早已模糊不清。想必当日殉葬的青铜宝剑,恐怕都已经断裂。农民开垦的耕地,一天天逼近墓地。在这马鬣形的土封,在荒野中显得那样突兀。周遭枯萎的菊花,丛生的荆棘,更增添了几分悲凉。在松柏的芳香中,它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
参考资料:
1、 闵泽平.李贺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63-64
以“孤清夜月”为韵。
以“孤清夜月”为韵。
译文:依次以“孤”、“清”、“夜”、“月”为韵脚。
注释:寒梧:凄冷的梧桐树。梧,梧桐树。
凤兮凤兮,来何所图?出应明主,言栖高梧。梧则峄阳之珍木,凤则丹穴之灵雏。理符有契,谁言则孤?游必有方,哂南飞之惊鹊;音能中吕,嗟入夜之啼乌。
凤兮凤兮¹,来²何所图³?出应明主,言栖高梧。梧则峄(yì)之珍木,凤则丹穴之灵雏。理符¹⁰有契¹¹,谁言则孤¹²?游必有方¹³,哂(shěn)¹⁴南飞之惊鹊¹⁵;音能中吕¹⁶,嗟(jiē)¹⁷入夜之啼乌¹⁸
译文:凤凰啊凤凰,你飞来有什么打算?出现是为了应验明君,且住上梧桐树。梧桐树可是峄山南例的稀有树木,凤凰在丹穴是神异的鸟啊。理符和契双方各持一,相合则征信,谁能说出孤独?出行有一定的方向,讥笑鸟鹊栖止无定;叫声符合音律,感叹夜里乌鸦鸣叫,其音凄切。
注释:¹凤兮凤兮:凤,凤凰,传说中的神鸟,雄为凤,雌为凰。²来:一作“求”。³图:打算。⁴出应明主:出现为了应验明君。出,出现。应,应和。明主,圣明君王。⁵言:助词词。⁶峄阳:峄山(在今山东邹县)南侧。⁷珍木:稀有的树木。⁸丹穴:地名。⁹灵雏:神异的鸟。灵,奇异。雏,幼鸟。¹⁰理符:刻符。理,治玉。符,符命。¹¹契:契合,契分为两半,双方各持一,相合则征信。¹²孤:孤独,无人理睬。¹³游必有方:出行有一定的方向。《论语·里仁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一定的去处。¹⁴哂:笑,一作“骇”。¹⁵南飞之惊鹊:指栖止无定的乌鹊。¹⁶中吕:符合音律。吕,古乐,阴律为吕,为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¹⁷嗟:感叹。¹⁸啼乌:乌鸦鸣叫,其音凄切,故人称为乌啼或啼乌。
况其灵光萧散,节物凄清。疏叶半殒,高歌和鸣。之鸟也,将托其宿止;之人也,焉知乎此情?月照孤影,风传暮声。将振耀其五色,似箫韶之九成。
况其灵光¹萧散²,节物³凄清。疏叶半殒(yǔn),高歌和鸣。之鸟也,将托其宿¹⁰止;之人¹¹也,焉知乎此情¹²?月照孤影¹³,风传暮声¹⁴。将振耀¹⁵其五色¹⁶,似¹⁷箫韶(sháo)¹⁸之九成。
译文:何况神异之光遭到冷落,应时的¹⁹景物凄清。稀少的树叶已经凋落,高歌应和而鸣。凤凰,托身栖息之处;人啊,怎么会知道此情?月亮照着凤凰孤独的身影,风传凤凰夜晚的叫声。振动身上的五色羽毛,像传舜乐《韶》多次变更演奏。
注释:¹灵光:神异之光,一作“晶灵”。²萧散:冷落,疏散。³节物:应时的景物。⁴凄清:凄凉冷清的样子。⁵疏:稀疏。⁶殒:通“陨”,坠落。⁷和鸣:应和而鸣。⁸之鸟:此鸟,指凤凰,一作“鸟”。⁹托:托身,一作“诧”。¹⁰宿:栖息之处,接着的“止”同。¹¹之人:一作“止人”。¹²焉知此情:一作“焉知乎此情”。¹³孤影:指凤凰孤独的身影。¹⁴暮声:指凤凰夜晚的叫声。¹⁵振耀:振动闪耀。¹⁶五色:指凤凰羽毛有五色,一般认为指青、黄、赤、自、黑五色。¹⁷似:一作“俟”。¹⁸箫韶:相传舜乐名韶。¹⁹九成:多次变更演奏。成,奏乐一曲为一成。
九成则那,率舞而下。怀彼众会,罔知淳化。虽璧沼可饮,更能适于醴泉;虽琼林可栖,复忆巡于竹榭。念是欲往,敢忘昼夜?苟安安而能迁,则思思其不暇。
九成则那(nuó)¹,率舞²而下。怀³彼众会,罔知淳化。虽璧沼可饮,更能适于醴(lǐ);虽琼林可栖,复忆¹⁰¹¹于竹榭(xiè)¹²。念是¹³¹⁴往,敢¹⁵忘昼夜?苟¹⁶安安¹⁷而能迁,则思思¹⁸其不暇¹⁹
译文:反复奏乐,余韵将尽,相从起舞,飘落而下。又担心大家都会,不知道淳厚的教化。虽然能在青绿的池塘里饮水,更能适于甜美的泉水;虽然梧桐是最好的栖息之所,但仍反复回忆徘徊在竹榭的日子。想到这些就打算去,敢忘昼夜?不原安于所安而迁徙,我思考它没有停留的时间。
注释:¹那:何,如何。²率舞:相从起舞。率,皆。³怀:怜悯。⁴会:会合。⁵罔:知。⁶淳化:敦厚的教化。⁷璧沼:一作“碧沼”,与下文的“琼林”相对,应为美玉砌的圆形池。⁸醴泉:甜美的泉水。⁹琼:赤色的玉,一说美玉。¹⁰忆:一作“相”,一作“想”。¹¹巡:徘徊,来往察看。¹²竹榭:建在高台上的竹屋。¹³念是:想到这些。¹⁴欲:一作“欣”。¹⁵敢:岂敢。¹⁶苟:假如,一作“何”。¹⁷安安:安于所安。¹⁸则思思:一作“我则思”。¹⁹不暇:没有停留的时间。
故当披拂寒梧,翻然一发。自此西序,言投北阙。若用之衔诏,冀宣命于轩阶;若使之游池,庶承恩于岁月。可谓择木而俟处,卜居而后歇。岂徒比迹于四灵,常栖栖而没没?
故当披拂¹寒梧,翻然²一发³。自此西序,言投北阙(què)。若用之衔(xián),冀宣命于轩阶¹⁰;若使之游池¹¹,庶¹²承恩¹³于岁月¹⁴。可谓择木¹⁵而俟(sì)¹⁶,卜居¹⁷而后歇¹⁸。岂徒比迹¹⁹于四灵²⁰,常栖(qī)²¹而没(mò)²²
译文:应该拨开凄冷的梧桐树,高飞而去。自此离开养庶的地方,到大臣等候朝见和上书奏事的地方。等待口念诏书的人,希望发布命令的人出现于殿堂前的台阶。若使之游于凤凰池,不希望受皇恩。可谓鸟则择木,占卜选择可居之地。不敢奢望并驾麟、凤、龟、龙,宁愿为国家忙碌一生。
注释:¹披拂:拨开。²翻然:高飞的样子。³发:启行。⁴西序:夏代小学。⁵投:飞奔。⁶北阙::古代建阙观于宫殿之北,曰北阙。⁷衔诏:口衔诏书。⁸冀:希望。⁹宣命:发布命令。¹⁰轩阶:殿堂前的台阶。轩,殿堂前檐处。¹¹游池:在宫中风凰池游泳。宫中池沼称凤池或凤凰池。魏晋南北朝中书省多设于此,唐人多以凤池喻宰相。¹²庶:表示希望。¹³承恩:受皇恩。¹⁴岁月:年月,时日。¹⁵择木:选择可栖息的树。¹⁶俟处:等待安顿。¹⁷卜居:占卜选择可居之地。¹⁸歇:息。¹⁹比迹:并列《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齐纵虞妃,比迹任姒。”²⁰四灵:古代以麟、凤、龟、龙为四灵。²¹栖栖:忙碌的样子。²²没没:埋没。

  这篇赋按押韵的变化可分为四段,前两段为第一层,这一层偏于叙事,以“孤”、“清”为韵,音节徐舒缓和,渲染出一种静谧的环境,凄凉的气氛;后两段为第二层,这一层偏于抒情,以仄声“夜”、“月”为韵,音节急促激厉,与浮想联翩的思绪相契合,较好地表达了情感。

  第一层写凤凰出身非同寻常及所处环境之凄凉,紧扣“寒梧栖凤”题意。入手以问答起句,反用楚狂接舆讥孔子生不逢时之意。指出:凤凰所以出现,正是逢明凤治世之时,乃应时而出,凤凰栖息,只捡高大梧桐而栖。继而以无枝可依的夜鹊,鸣声凄乱的寒鸦,反衬凤凰高雅稳重的举止与妙合吕律之鸣声,进一步写凤凰神奇非凡。接下来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写凤凰萧洒之姿与华美之色,一方面写凤凰所处环境之寂寞冷落。点明凤凰虽应明凤治世而出,却没能居于应居之地,怅怅之情,牢骚之意烁然而现,为后半部分的联想做了必蓉的铺垫。

  第二层凤要写凤凰浮想联翩的思绪,以论说表达幻想。有碧沼可饮,不可谓不清,有琼林可栖,不可谓不雅。但这种孤身索居,自我离世的生活毕竟是萧瑟寂寞的。为了施展抱负与才华,这只孤栖的凤凰决意抛却凋残的梧桐,振翅高飞,投奔最高理想的“北阙”,为其所用。它与赋的开头点明的“出应明凤”遥相呼应,解释“择木而栖,择凤而事”,既是人愿,亦顺天理。凤凰的选择即是作者的选择,它虽不无急功近利之嫌,却也理由充足。况且它既不失选择者凤凰的非凡身份,又美化了最高统治的政绩。

  全赋熔冶典实而不显得生涩,语言流丽,不以华美的词采取胜,更注重凤观情感的抒发。同时,作者在赋中以凤凰自比,以凤凰应盛世而出来颂美王室,以凤凰出应盛世来比喻自己获取功名,构思十分巧妙。此外,优美的声韵,婉曲的格调,造就了此赋淡雅清新的风韵,使全赋具有较浓的“诗味”。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此托意浅露不深,形象塑造也较粗糙,失之于浅近而少深厚,且乞怜也直白少婉曲,有失凤凰的高雅身份。

参考资料:
1、 迟文浚,宋绪连 主编.历代赋:广选·新注·集评 (5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42-44
2、 田兆民.历代名赋译释.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06月第1版:1142-1143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