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至方云急,吾行敢滞留。朔风经小渡,细雨过中洲。
檄至方云急,吾行敢滞留。朔风经小渡,细雨过中洲。
冉冉新斑鬓,飘飘敝黑裘。欲知来往久,三见月如钩。
冉冉新斑鬓,飘飘敝黑裘。欲知来往久,三见月如钩。

bèizhīshàngráoyánháiwèiyòuwǎngyānzhìxiǎoqiǎnxìngshǒu--liángnéng

zhìfāngyúnxínggǎnzhìliúshuòfēngjīngxiǎoguòzhōngzhōu

rǎnrǎnxīnbānbìnpiāopiāohēiqiúzhīláiwǎngjiǔsānjiànyuègōu

喻良能

喻良能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 7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自西山道口径北¹,逾(yú)²黄茅岭³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shāo)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yín)。其上为睥(pì)(nì)、梁欐(lì)之形,其旁出堡坞(wù)¹⁰,有若门焉。窥¹¹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¹²有水声,其响之激越¹³,良久乃已¹⁴。环¹⁵之可上,望甚远¹⁶,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¹⁷,益¹⁸奇而坚,其疏数(cù)(yǎn)仰,类智者所施设也¹⁹
译文: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
注释:¹径北:一直往北。²逾:越过。³黄茅岭:在今湖南省零陵县城西面。⁴西出:路向西伸去。⁵少北而东:稍向北又向东去。少,通“稍”。⁶土断而川分:土路中断,出现分流的河水。⁷横当其垠:横着挡在路的尽头。⁸睥睨:城墙上如齿状的矮墙。⁹梁欐:栋梁,这里指架支着的梁栋。欐,栋,正梁。¹⁰堡坞:小城堡,此处是指由山石天然形成的。因此作者称其“小石城山”。¹¹窥:注意,留心。¹²洞然:深深的样子。¹³激越:声音高亢清远。¹⁴已:停止。¹⁵环:绕道而行。¹⁶望甚远:“望之甚远”的意思。¹⁷箭:指竹子。¹⁸益:特别。¹⁹“其疏数”二句:意思是,那些嘉树美箭,疏密相宜,起伏有致,好像是聪明人精心设置的。数,密。偃,倒伏。类:好像。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噫!吾疑造物者¹之有无久矣。及是,愈²以为诚³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dí),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jì),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tǎng)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译文: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注释:¹造物者:指创世神。²愈:更是。³诚:确实是,的确是。⁴“又怪其”四句:意思是说,又奇怪“造物者”不把小石城山安排在中原,反而陈设在这偏僻的蛮夷地区,经历千百年也不能够一展,它的风采,这当然是徒劳而无功用的。中州,中原地区。更,gēng音。售其伎,贡献其技艺,其技艺得到赏识。伎,通“技”。售,出售,这里是显露的意思。⁵“神者”二句:意思是,神奇性倘若不该这样,造物者就真的不存在了吧?神者,指神奇性,《易·系辞上》:“阴阳不测之谓神。”傥,通“倘”。倘若,或者。不宜,不合适。如是,如此,指“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的现象。果,真的。⁶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意思是,小石城山是用来慰藉那些贤明却被贬谪到这里的人们的。此句是指有人辩“无用”为“有用”的说法。⁷“其气”四句:意思是,那天地间的灵气,在这一带,不造就伟大的人物,却仅仅造就小石城山这样的景物,所以“楚之南”这地方缺少人才而多有石岩。此句是指有人辩“徒劳”为“功劳”的说法。其气之灵,这里指天地的灵气。楚,今湖南、湖北等地,春秋战国时属楚国。少人而多石,指少出贤人而多出奇石。

名句赏析
  本文中写景的名句是:“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这里运用白描手法,语言简练,但形象逼真,妙趣横生

诗作对比
  《小石潭记》和《小石城山记》写景抒情的“情”是否相同
  《小石城山记》是《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小石潭记》这首诗描绘了小石潭的石 水 鱼 树着意渲染了寂寞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同时也蕴含着作者看见小石潭美景时喜悦的心情。

诗作分析
  这篇散文共计221个字,可谓短小精悍,字字珠玑,描写景物和寓含情感却恰到好处,真是一字不可增添,一字不可删减。
  为什么小石城山会遭遇无人赏识的境况呢?这当然是由小石城山所处的偏僻荒凉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要到小石城山,需要从西山道口一直向北,越过黄茅岭下去,再稍稍向北,又折向东;在不过四十丈的地方,还有地层断裂,且被一条河水分开,并有积聚的山石横截在路端。试想,不是有非常好奇、迫切探峻心理的人,有谁愿意到这里来呢?有谁想到这里来呢?又有谁能和这小山产生心理共鸣呢?也只有柳宗元,也只有被贬的柳宗元。他从唐朝的都城长安走来,眼睛一亮,发现了荒野僻郊的小石城山,发现了它非同寻常的美。
  柳宗元的眼光是独具慧智的,因为他有自己仕途坎坷的经历;柳宗元的胸怀是饱含怜惜之情和沧桑之感的,因为他有着与小石城山相似的境遇。只有柳宗元能发现它,也只有在柳宗元的眼中它才会放射出美丽的光彩,而且成为声名播世的美山。小石城山的美是他人不能掩盖的,因为那是天赐,谁嫉妒也白费劲。小石城山尽管处在偏僻荒远之地,但它却有幸遇见了柳宗元,于是成名。这或许是偶然,但不能说不是必然,是历史的必然。而柳宗元不知道需要遇见谁才能走出这被贬的偏僻荒远之地,他的必然又在哪里。偏僻产生荒凉,荒凉产生空旷,空旷产生幽静,幽静产生忧郁,而忧郁产生思虑,有思虑就有美。世人很少能见的美,才是奇特的美。有时一个特殊的人物与自然之景就这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而且心心相通,人从自然中得到慰藉,自然之景又从人的思维中升华了美。
  那就看一看这小石城山的奇特之景之美。它的形,上边好似垛墙望楼,旁边犹如耸出的天然城堡,且有城门;(这大概就是此山叫做小石城山的原因吧。)它的色,有树和竹的翠绿,闪动着一种生命所特有的坚韧、刚毅与追求之光,还有浓黑的洞穴,很神奇,也很神秘,里边一定盛着好多好多沉睡已久的故事;它的声,投进小石子,洞穴中就有咚咚的水声,声音十分响亮,很久才消逝,那肯定是一曲美妙的音乐,在等人赏鉴并取名;它的貌,无土壤却生长着树木和竹子,且坚实葱郁,疏密相间,俯仰成趣,像是有才智的人布置的,但又比人布置的精妙,可谓鬼斧神工;而它的高度,环绕登到山顶,就能眺望到很远的地方,像是小石城山也在探视外面的世界,打听外面的消息。你能说这小山之景不美吗?不奇特吗?它的美与奇特,就在于它的简单。它自然质朴,不矫揉造作,不装腔作势。它孤独但并不渲染孤独,寂寞却不虚张寂寞,这就是小山的品质与性格。小山在这里呆了多少年,连小山自己也不知道。它真地有些郁闷,但心情总是很平静的,因为它正在等待一个人发现它,而它相信迟早会有一个人发现它。这个人终于走来了,他就是柳宗元。这小山的奇特之景之美,终于被柳氏的妙手点化成一颗璀璨耀眼的星,点缀在了世界和历史的天空,与群星一起,给人带来欣悦。而这小小的石城山,没有被上天安排在繁华喧闹的中原,却被安置在偏僻荒远之地,是上天有意考验它的耐力与意志吗,还是想看看到底是哪位贤达智人首先发现它呢?那个所谓的上天究竟存在不存在呢?柳宗元的说法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他先说更加相信这一切有上天的特意安排,却又对上天这样的安排不理解,觉得上天不应该做千百年的美景不被人识的事。当有人对上天的做法做了解释,柳宗元还是不相信。如果按理解与相信的角度讲,山水的命运全在乎上天的安排了,山水也有受宠的和不受宠的,这和人一样嘛,像柳宗元这样才德都很美好出众的人,不就是因为改革失败了就被皇上贬到这僻远之地来了吗?而优美的小石城山,肯定也是遭上天的贬谪了,至于什么原因,或许是由于这小石城山也有什么改革上天章法或所辖秩序的想法。小小的一座石城山,能管得了那么多吗?你想显露出自己不俗的才华、美好的品质和远大的抱负,那会有众多的天神圣仙不能容你的,而上天又一贯听从他们的意见。柳宗元的心里模糊,是他困惑的表现,古人迷信,特别是在遭受不幸时,更会把不可思议的事情归结到天上去。其实他不相信才是对的。但不管怎样,小石城山和柳宗元相似的际遇让他俩相遇确实是一件幸事,在那个时代相遇,在这个地方相遇,于是在大千世界上,在滚滚历史中,产生了一篇美文,也产生了一座美山。文是短小的,山是小巧的。

诗作寓意
  这篇山水游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以小石城山的不被人赏识来喻自己。作者很耿直,很执着,他笔下的山也是如此。文如其人,山亦如其人。小山如此之美,却无人赏,但小山并不因无人赏而失掉自己的美。人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读文首先要研究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作者的为人之道,做一个正直的、品德高尚的人。如此,才能将文章读透,对自己有所启发。如果只是就文章论文章,只是去研读文章的字词句等表面上的东西,那将会事倍功半,且永远达不到做学问的深度。

xiǎoshíchéngshān

liǔzōngyuán tángdài 

    西shāndàokǒujìngběi huángmáolǐngérxià yǒuèrdào 西chū xúnzhīsuǒ shāoběiérdōng guòshízhàng duànérchuānfēn yǒushíhéngdāngyín shàngwéi liángzhīxíng pángchūbǎo yǒuruòményān kuīzhīzhènghēi tóuxiǎoshí dòngrányǒushuǐshēng xiǎngzhīyuè liángjiǔnǎi huánzhīshàng wàngshènyuǎn rǎngérshēngjiāshùměijiàn érjiān shūyǎnyǎng lèizhìzhěsuǒshīshè 

     zàozhězhīyǒujiǔ shì wéichéngyǒu yòuguàiwéizhīzhōngzhōu érlièshì gēngqiānbǎiniánshòu shìláoéryòng shénzhětǎngshì guǒ huòyuē  wèixiánérzhě  huòyuē  zhīlíng wéiwěirén ,érwéishì chǔzhīnánshāorénérduōshí  shìèrzhě wèixìnzhī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 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勣得书,遂定计归。会窦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¹,落魄,弃赀(zī)²不营³,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大应魏公李密,以征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zhé)称善,既闻征所为,促召之。征进十策说密,不能用。后从密来京师,久之未知名。自请安辑¹⁰山东,乃擢(zhuó)秘书丞,驰驿至黎阳。时李勣尚为密守,征与书曰:始魏公起叛徒,振臂大呼,众数十万,威之所被半天下, 然而一败不振,卒归唐者,固知天命有所归也。今君处必争之地,不早自图,则大事去矣!勣(jì)得书,遂定计归。会窦(dòu)建德陷黎阳,获征,伪拜起居舍人。建德败,与裴矩(jǔ)走入关,隐太子引为洗马。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xì)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jù)鹿县¹¹男。
译文:魏征字玄成,是魏州曲城县人。幼丧双亲,落魄失意,扔下产业不经营,胸怀大志,通晓诗书术数。隋末大乱,假托出家做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李密,让魏征典掌文书。李密接到元宝藏的书信,总说写得好,后来得知是魏征所作,立即招他前来。魏征向李密献上十条计策,李密不能采用。后来随同李密来到京师,很长时间也没出名。魏征便请求前去安定山东地区,朝廷升任他为秘书丞,他便驾乘驿车急驰至黎阳。当时李勣还在为李密防守,魏征写信给他说:“当初魏公因叛乱起兵,振臂大呼,聚众数十万人,声威震动半个天下,但一失败就不能振作,最终归附唐朝,就是知道天下已有所归的缘故。如今您处在兵家必争之地,不早点图谋自全的办法,大势一去就不可挽回!”李勣收到信,就决定归附唐朝。时逢窦建德攻陷黎阳,抓获魏征,授予伪职为起居舍人。建德失败后,与裴矩西行入关,隐太子引荐他任太子洗马。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劝说隐太子早定对策。太子失败后,秦王责备魏征说:“你为什么让我们兄弟互相争斗?”魏征回答说:“太子早些听我的话,就不会死于今天的祸事了。”秦王器重他敢于直言,没有怨恨之意。秦王即位后,拜魏征为谏议大夫,封为巨鹿县男。
注释:¹孤: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的孩子。²赀产:财产。赀,通“资”。³营:经营。⁴通贯:通晓,贯通。⁵书术:诗书术数。⁶应:响应。⁷书檄:书简与檄文。泛指文书。⁸辄:就。⁹善:好。¹⁰安辑:安定;使安定。¹¹钜鹿县:郡名。在今河北省巨鹿县。
左右有毁征阿党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非是,然俾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
左右¹有毁征阿党²亲戚者,帝使温彦博按讯³,非是,然俾(bǐ)彦博行让征。征见帝,顿首曰:“愿陛下俾臣为良臣,毋俾臣为忠臣。”帝曰:“忠、良异乎?”曰:“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龙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傅承,流祚(zuò)无疆;忠臣,己婴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此其异也。”帝曰:“善。”贞观三年,以秘书监参豫朝政。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不肯。征恳请,数却愈牢。乃拜特进,知门下省事,诏朝章国典,参议得失。
译文:皇上身边近臣有人诋毁魏征偏袒亲戚朋友,太宗派遣温彦博去审问此事,结果不是这样,然而还是让温彦博去责备魏征。魏征进见太宗,魏征叩头说:“希望陛下让臣做良臣,不要让臣做忠臣。”太宗说:“忠臣、良臣有差别吗?”魏征说:“稷、契、咎陶是良臣,龙逢、比干是忠臣。良臣,自身得美名,君主受显号,子孙世代相承,福庆传之无穷;忠贞的臣子,自己灾祸缠身被杀,使君主陷于昏暴,国破家亡,仅取得空的名声。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太宗说:“好。”贞观三年,魏征以秘书监身份参预朝政。贞观七年,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些久拖不决的案件,下诏让魏征审理。魏征平时不熟悉法律,只凭原则照实处理,人人都心悦诚服。进封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因多病提出辞职。太宗不答应,魏征恳切请求,多次推辞,退意更坚。太宗便改任他为特进,知门下省事,下诏朝廷规章、国家制度,由他参议得失。
注释:¹左右:身边。²阿党:逢迎上意,徇私枉法;比附于下,结党营私。³按讯:审问。⁴让:责备。⁵俾:使。⁶滞讼:积压的讼案。
十七年,疾甚。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十七年,疾¹²。征家初无正寝,帝命辍³小殿材为营构,五日毕,并赐素褥(rù)布被,以从其尚。令中郎将宿其第,动静辄以闻,药膳赐遗无算,中使者缀道。帝亲问疾,屏左右,语终日乃还。(节选自《新唐书·魏征传》,有删改)
译文: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重。魏征家里原无正寝,太宗命令停止修建小殿,用其材料为之建造,仅用五天完工。赐给魏征素褥布被,以遵从其意愿。命令中郎将在他家值宿,有动静随时奏闻,所赐药品、膳食不计其数,宫中出使之人不绝于道。太宗亲临问疾,屏退左右,交谈终日才回宫中。
注释:¹疾:病。²甚:很,极。³辍:停止。⁴营构:建造。⁵毕:完。⁶无算:无法计算。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¹
译文: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仍然有春天的盛貌。
注释:¹春华:比喻季节盛况美丽自然风貌,又有初春形态气候之盛貌。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霜轻未杀萋(qī)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译文:小草上落着轻轻的一层薄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像被风干了的沙粒一般。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老柘(zhè)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译文:老柘树叶子是黄色的,犹如一棵娇嫩的小树。寒樱不依时序,开出枝枝白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译文: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作为太守的我被公务缠身,没有进入酒家的理由。

zǎodōng

bái tángdài 

shíyuèjiāngnántiānhǎo liándōngjǐngchūnhuá 
shuāngqīngwèishācǎo nuǎnchūgānshā 
lǎozhèhuángnènshù hányīngzhībáishìkuánghuā 
shíquèxiànxiánrénzuì yóujiǔjiā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欧阳询尝¹行,见古碑(bēi),晋索靖(jìng)²所书³。驻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书,下马伫立,及疲,乃布(qiú)¹⁰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译文:欧阳询曾经有一回骑马赶路,看到一块古碑。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停住马观看古碑,过了很久才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后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欣赏,等到疲乏了,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看,就又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注释:¹尝:曾经。²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³书:写(字)。⁴去:离开。⁵书:又,再。⁶反:同“返”返回。⁷伫立:站立。⁸及:等到。⁹布:铺开。¹⁰裘:皮袍。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气吞¹风雅妙无伦²,碌碌³当年不见珍。
译文:杜甫的诗作气势磅礴,精妙处后世无与伦比;他年轻的时候却是平庸度过,不被人赏识。
注释:老杜:指杜甫,唐代人,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¹气吞:《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多写实际生活,能反映当时社会面貌。杜甫的名篇“三吏”“三别”《羌村三首》等可比《国风》;《兵车行》《丽人行》《哀江头》《哀王孙》等作可比《小雅》;《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述怀》《彭衙行》等篇可比《大雅》,作用或有过之。故曰“气吞”。²妙无伦:精妙处后世无与伦比。³碌碌:平庸无能。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译文:他的诗作取得巨大成功,是他发奋努力的结果,并不是所有写诗的人都应该穷苦一生。
镌鑱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juān)(chán)¹物象²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译文:杜甫的一生中,有描写刻画人间事物与自然景象的诗篇三千首,诗篇灿烂辉煌光照天地已有四百年。
注释:¹镌镵:雕刻,塑造。²物象:指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事物形象。三千首:言杜诗内容非常丰富,数量之多。杜诗现存一千四百多首。
寂寞有名身後事,惟余孤冢来江滨。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余孤冢(zhǒng)来江滨¹
译文:身后虽有大名,但生前却寂寞、困顿,最后只在耒阳江边留下了一丘孤冢。
注释:¹“惟余”句:唐大历五年(770),杜甫因避乱打算去湖南郴州依靠舅氏崔伟,行到耒阳时,因贫病交迫,不幸就死在船里,被草草埋葬在耒阳江边。直到四十多年后,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把他的灵柩运回河南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下安葬。此句是悲叹杜甫一生,贡献如此大,却最后只在耒阳江边留下了一丘孤冢。
这首《读老杜诗集》七言律诗,是诗人阅读杜甫诗集后的感慨,既高度评价了杜甫诗歌的赫赫成就,也对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此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
1、 陈长喜主编.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09:第642页

lǎoshī--wánglìng

tūnfēngmiàolúndāngniánjiànzhēn

shìxiányīnfènfēiguānshīdàoqióngrén

juānchánxiàngsānqiānshǒuzhào耀yàogānkūnbǎichūn

yǒumíngshēnhòushìwéizhǒngláijiāngb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