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天马山,群行出城外。涧水东南流,禾黍资灌溉。
遥遥天马山,群行出城外。涧水东南流,禾黍资灌溉。
地幽抱神界,穴秘聚生气。绣衣念厥祖,营为卜迁计。
地幽抱神界,穴秘聚生气。绣衣念厥祖,营为卜迁计。
谓彼谷城藏,于中犹有悔。兹焉事改作,辛勤阅年岁。
谓彼谷城藏,于中犹有悔。兹焉事改作,辛勤阅年岁。
种树皆十围,畚土非一篑。魂气无不之,体魄永攸利。
种树皆十围,畚土非一篑。魂气无不之,体魄永攸利。
夏官如有知,含笑于下地。载诵思亭章,令人发深嘅。
夏官如有知,含笑于下地。载诵思亭章,令人发深嘅。
史鉴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3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
缚戎人¹,缚戎人,耳穿面破驱²入秦³
译文:被捆绑的戎人,被捆绑的戎人,耳朵穿,面皮破,赶进了长安城。
注释:¹缚戎人:被绑缚的戎人。戎人是古代时西方少数民族的通称,这里指俘获的吐蕃人。 唐代边防有“捉生”之说,即擒获敌方俘虏以报功,但到后期捉良冒功的现象十分严重。²驱:驱赶。³秦:指长安。
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南吴与越。
天子矜(jīn)¹怜不忍杀,诏徙(xǐ)²东南吴与越³
译文:皇上怜悯,不忍心屠杀,下了诏令,把他们迁往吴越。
注释:¹矜:怜悯,同情。²徙:迁移。³吴与越: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带。
黄衣小使录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
黄衣小使¹²姓名,领出长安乘(chéng)³行。
译文:黄衣内使记下他们的姓名,押送出长安,乘车前行。
注释:¹黄衣小使:指押解俘虏的宦官。黄衣,唐代宦官品服中最低的服色。使,指宫使,即宦官。²录:记录。³递:传车、驿车。
身被金创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
身被金创¹面多瘠(jí)²,扶病³徒行日一驿
译文:身上有刀剑的创伤,脸色瘦瘠,带着病勉强步行,每天只能走一驿。
注释:¹金创:刀剑的刨伤。²瘠:瘦。³扶病:带瘸勉强行动。⁴徒行:步行。⁵驿:驿站。古代供应公务人员旅途住宿、换马的处所。两驿之间为一站地。这句所说的“徒行”与上文“乘递”有矛盾之处。
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污床席。
(zhāo)餐饥渴费杯盘¹,夜卧腥臊污床席。
译文:早晨进餐,饥渴得吃光了杯盘,夜晚歇息,一身的腥臊弄脏了床席。
注释:¹费杯盘:吃不够的意思。费,耗费。臊:腥臭。
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
忽逢江水忆交河¹,垂手齐声呜咽²歌。
译文:猛然间见到江水,想起家乡交河,一齐垂下手,呜呜咽咽地唱起悲歌。
注释:¹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²呜咽:低声哭泣。
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
其中一虏(lǔ)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
译文:其中有个吐蕃俘虏告诉其他俘虏说:“你们受苦不少,我受的更多。”
同伴行人因借问,欲说喉中气愤愤。
同伴行人因借问¹,欲说喉中气愤愤²
译文:同伴们就向他追问,刚要开口,喉中先就气忿忿。
注释:¹借问:请问。²愤愤:犹忿忿,心中不平。
自云乡贯本凉原,大历年中没落蕃。
自云乡贯¹本凉原²,大历年中没³落蕃(bō)
译文:他说: “我的家乡本在凉、原一带,大历年间沦陷于吐蕃。
注释:¹乡贯:一作“乡管”,指家乡籍贯。²凉原:凉州和原州,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原州在宁夏固原。大历,唐代宗李豫年号(768年—779年)。³没:流落。⁴蕃:指吐蕃。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凉、原二州被吐蕃攻陷,因此诗中主人公于大历年间沦为吐蕃统治下的汉族遗民。
一落蕃中四十载,遣着皮裘系毛带。
一落蕃中四十载,遣(qiǎn)着皮裘(qiú)系毛带。
译文:一落入番中就过了四十载,身上披皮衣,腰间扎毛带。
唯许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
唯许正朝¹服汉仪²,敛(liǎn)衣整巾³泪垂。
译文:只准在正月初一穿汉人服装,整理衣冠我暗自悲伤。
注释:¹正朝:农历正月初一。²服汉仪:穿汉人的服装。³敛衣整巾:整一整衣帽。⁴潜:深藏不露。关于这句诗,白居易自注云:“有李如暹者,蓬子将军之子也。尝没蕃中。自云蕃法唯正岁一日许唐人之没蕃者服唐衣冠,由是悲不自胜,遂密定归计也。”
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妻子知。
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妻子知。
译文:于是立下决心,秘密定下归乡计,不敢让还在蕃占区的妻儿得知。
暗思幸有残筋力,更恐年衰归不得。
暗思幸有残筋力¹,更恐年衰归不得。
译文:我庆幸还有些残余的筋骨精力,更担心年纪衰老,回家不得。
注释:¹残筋力:剩余的筋力,还没有衰老的意思。
蕃候严兵鸟不飞,脱身冒死奔逃归。
蕃候严兵¹鸟不飞,脱身冒死奔逃归。
译文:蕃兵警戒森严,鸟都无法飞越,我冒死东归,侥幸逃脱。
注释:¹蕃候严兵:意思是说吐蕃的警戒森严。候,即斥候,负责侦察侯望的士兵。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¹风沙恶。
译文:昼伏夜行通过了大漠,阴云遮蔽月光,风沙十分险恶。
注释:¹云阴月黑:意思是阴云遮月,没有月光。
惊藏青冢寒草疏,偷渡黄河夜冰薄。
惊藏青冢(zhǒng)¹寒草疏,偷渡黄河夜冰薄。
译文:网盘惊慌地躲进坟地,担心塞草稀疏,夜里偷渡黄河,又怕河冰太薄。
注释:¹青冢:本指汉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这里泛指长草的坟地。
忽闻汉军鼙鼓声,路傍走出再拜迎。
忽闻汉军鼙(pí)¹声,路傍走出再拜²迎。
译文:忽然听到唐兵敲击鼙鼓的声音,高兴得从路旁走出,再拜相迎。
注释:¹鼙鼓:古代骑兵用的一种小鼓。²再拜:古代汉族的一种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隆重。
游骑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作蕃生。
游骑¹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fù)作蕃生²
译文:虽然我一口汉语,游骑却根本不听,将军把我绑起来,算是活捉的蕃兵。
注释:¹游骑:巡逻的唐朝骑兵。²蕃生:被俘虏的吐蕃人。生,生口,唐时口语,即俘虏。
配向东南卑湿地,定无存恤空防备。
¹向东南卑湿²地,定无存恤³空防备
译文:如今发配到江南的卑湿之地,准是没有慰问抚恤,只有严密的防备。
注释:¹配:发配,发送。²卑湿:低下潮湿。³存恤:存问抚恤,即慰问救济。⁴空防备:只是防范。
念此吞声仰诉天,若为辛苦度残年。
念此吞声¹仰诉天,若为²辛苦度残年³
译文:我想到这里忍气吞声,仰头上诉苍天,今后怎样去度过痛苦的晚年。
注释:¹吞声:不出声,有冤无处诉的意思。²若为:如何,那堪。³残年:余年,晚年。
凉原乡井不得见,胡地妻儿虚弃捐。
凉原乡井¹不得见,胡地妻儿虚弃捐²
译文:我的家乡凉原从此不能得见,胡地的妻子儿女也白白地弃捐。
注释:¹乡井:家乡。²弃捐:捐弃、丢弃。
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
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¹为蕃虏。
译文:当年流落番邦被囚禁,思念汉土,今天回到汉土,又被劫持成为俘虏。
注释:¹劫:劫制,用武力逼迫。
早知如此悔归来,两地宁如一处苦!
早知如此悔归来,两地宁如¹一处苦!
译文:早知道这样,真是悔不该归来,两地受苦,倒不如一处受苦。
注释:¹宁如:怎如,哪如。
缚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
缚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
译文:被捆的戎人啊!在戎人里面,我最痛苦,最酸辛。
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
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¹
译文:自古以来,这样的冤屈哪儿有?汉人的心、汉人的语,却被当做吐蕃人!”
注释:¹吐蕃身:吐蕃人的身份,意思是被当作吐蕃俘虏来对待。

  白居易写过组诗《新乐府》五十首,首首都是“即事名篇”,《缚戎人》就是其一。

  “新乐府”是对旧乐府而言,初唐诗人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写乐府诗外,有的还另立新题。辞为乐府,声律不拘,故称为新乐府。

  “戎人”是我国古代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称呼,但《缚戎人》这首诗中所写的“戎人”,其实并非真正的西方少数民族,而是一个在战乱年代沦落于吐蕃的汉人。也正是利用这一点,白居易才写出了这首揭露朝政昏暗、边将险恶的讽刺性极强的新乐府诗。

  《缚戎人》这首诗以“戎人”的不幸遭遇为线索进行叙事抒情。全诗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被缚戎人所受的凌辱与折磨。他们“耳穿面破”,满身刀伤,面黄肌瘦,“扶病徒行”,一天只能走一驿的路程。“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污床席”,更写出了“戎人”一路的艰辛。对于“戎人”,白居易是抱着极大的同情来写的,但是,在这一部分中,也有“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南吴与越”的诗句。他婉转地为天子开脱,这其实是对皇帝隐约的赞颂。这种矛盾心情正是诗人早年仕途得意而又关心民瘼的真情流露。

  “忽逢”两句是过渡。“交河”,郡名,唐代所设,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这里写“戎人” “逢江水忆交河”,只是由“江”、“河”字意引起的联想,并非把“交河”作为河流来写。由于这两句诗的过渡,第二部分写“戎人”们忆旧也就显得自然了。

  诗的第二部分是本首诗的主干,通过对话回忆“戎人”流落吐蕃及被缚的经过。“其中一虏语诸虏”四句诗是第二部分长篇忆旧的“引子”,这引子安排得非常巧妙,它把众多“戎人”一路上的怨愤和议论,统统用四句诗概括。读了之后,又可以使人听到众“戎人”如泣如诉的言语,又可以看到他们愤愤不平的神情。另外,这样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省去了其他“戎人”的身世叙述,突出了“凉原戎人”这个重点。

  乡贯“凉原”(凉州、原州,在今甘肃、宁夏一带)的“戎人”,是作者在本诗中所塑造的一个完美的“穷民”形象。他原本也是汉人,大历年间沦落吐蕃,在异域四十年;过着“身着皮裘系毛带,唯许正朝(正月初一)服汉仪”的西方少数民族生活。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归汉,为思念故土,经常背着蕃中妻子“潜泪垂”,定密计。诗人大力渲染“戎人”的思归之心,并非指责其对妻子的无情,而是强调他对故土的眷恋,也是为了揭露唐朝边将的愚蠢和残忍。蕃地边境严兵把守,鸟都飞不过去,“戎人”冒死逃回,一路上冒风沙,藏青冢寒草,历黄河薄冰,“昼伏宵行”,好不容易进入唐境,却被故国官兵视为“戎人”擒缚。“能汉语”、“再拜迎”统统没用,“戎人”最终还是被“配向江南卑湿地”,落得个流放的下场。

  最后一部分,紧接着前面的诗句,诗人用“念此”二字一转,写出了这八句诗。这既是前面“自云”的继续,又是“戎人”心理活动的充分流露。这种进退维谷、不被人理解的处境是值得人们同情的。诗的结尾相当巧妙。“缚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这是收笔之句,它与前面的“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若非多我苦多”照应。“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忠于祖国,反入冤狱,这既是诗中“戎人”的声泪控诉,也是诗人对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的无情揭露。至此,诗人对“穷民”的怜悯之情,才真正得到了表达。

参考资料:
1、 李春祥主编.《乐府诗鉴赏辞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541—543页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¹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dàn)澹鸟飞中。
译文:钱塘潮潮涨潮落经过了多少年,何时能有个终结,消磨了多少行人旅客,抬头望去,但见长空淡淡,群鸟在远处飞去,不觉令人油然而生万古无穷的兴亡之感。
注释:虞(yú)美人:词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浙江:钱塘江。¹断送:消磨。
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
海门¹几点青山小,望极²烟波渺(miǎo)。何当³我以长风?便欲乘桴(fú)到日华东。
译文:钱塘江入海口烟波渺渺,一想无际,只有几座青山点缀于浑茫的水际。若能乘坐一片木筏,飘浮到太阳东边的某个地方隐姓埋名,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那该有多好。
注释:¹海门:在钱塘江入海口。²望极:望尽。³何当:何时。⁴驾:乘。⁵桴:木筏。⁶浮:漂流。⁷日华:太阳的光华,词中指太阳。

  上片描述词人舟中感怀。“潮生潮落”是舟行江中所见所感的普通现象,缀以“何时了”,则透露出有心人别有的心事。“断送行人老”,是“何时了”的答案。舟中行人之所以老,就是被潮生潮落所断送的。怨潮,即所以怨时。词人是宋太祖十一世孙,历代仕宋,皆至大官,一旦为程钜夫荐见元帝,虽蒙器任,但内疚难消,且时遭人忌。元世祖命其赋诗讥其父执留梦炎,有“往事已非那可说,且将忠直报皇元”之语,即此可观其心迹。诗人之所以仕元,盖时使之然。“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澹澹鸟飞中”化用杜牧《登乐游原》中的“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承上文推开一笔,别生意境:舟行江上,是平行之感;鸟飞长空,是高翔之势。一擒纵之际。俯仰生姿。而“销沉乃古”,尤引人绵邈之思。

  下片转入极望抒情。“海门几点青山小,望极烟波渺”,写极望之景。青山之所以小,烟波之所以渺,皆“望极”中的境界。“海门”在这里尚有一特殊意象,此既回应起处,又抹上神话色彩,而隐现于浩渺烟波之中,极缥缈汪洋之致,引人神往。“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把上面可望而不可及的仙界推向更神奇的远方。欲驾长风,飘向江汉朝宗之海;乘孔子道不行之桴,浮向日华之东,以探求潮生潮落的究竟。自“海门”至“日华东”的想象过程中,确已入众妙之门,达玄玄之境。词人博学多闻,亦能妙达神思,故其词中往往兼融画意,并包哲理。

  潮生潮落,是时间上的无限;长空淡淡,是空间上的无限。在这时间与空间的无限中,在词人看来,人生不过是宇宙的过客,何其短暂。青山不过几点,小舟更不过一粒,又何其渺小。在这淡远的画幅中,包含多少感慨。词题为《浙江舟中作》,而词人的兴亡之慨却只在淡淡的行旅语中自然流露出来,很值得咀嚼回味。这首词词既以绿水青山、行舟飞鸟相映成趣,末又以“日华”反照全词,点得淡雅,染得浓丽。而于烟波皓渺之外寻求销沉人生的解脱,涤荡尘氛,尤入妙境。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金元明清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05 第1版:第348页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蝴蝶¹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²舞袖。落花飞絮(xù)蒙蒙,长忆著、灞(bà)³别后。
译文:纷飞的白雪,时而像翻穿绣帘的蝴蝶,时而像万千天女散花舒袖长舞,时而像落花飘洒,时而像飞絮蒙蒙,总是在回忆灞桥分别后的情形。
注释:上林春令:词牌名,前后段各四句。¹蝴蝶:喻雪片飞舞。²回:指飘飞。³灞桥:这里语含双关,灞桥义是唐人折柳饯别之处所,此扣离别之意。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浓香斗帐自永漏¹。任满地、月深云厚²。夜寒不近流苏³,只怜他、后庭梅瘦。
译文:深夜时梅花的清香从窗外飘入室内的斗帐中,任凭幽深的月光和浓厚的云层覆盖着整个大地。夜晚寒冷,只好躲在温暖的流苏帐中,只是可怜后庭的梅花,被风吹落了许多。
注释:¹漏:即漏箭,为古代宫中计时器具。²月深云厚:指积雪。³流苏:帘帐上垂下来的继子,用彩羽或丝织品制成,起装饰作用。这里泛指帘幕。

  上片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寄托了词人飘荡羁旅之悲情。下片写雪的静态美,寄托词人孤高志趣。该词托物言志,采用比喻、衬托、动静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对梅花不畏严寒的赞美,寄托着词人不同流俗的志趣。

  这是一首咏物词。刘熙载云:咏物应“不离不即”(《艺概》),意即咏物而不滞于物,也就是说好的咏物诗词既要做到曲尽妙处,又要在咏物中言情、寄托。本首咏物词就有“不离不即”之妙。

  上片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寄托了词人飘荡羁旅之悲情。“蝴蝶初翻帘绣”三句,描写纷飞的白雪,时而像翻穿绣帘的蝴蝶,时而像万千天女散花舒袖长舞,时而像落花飘洒,时而像飞絮蒙蒙。这里采用博喻的方法,将雪比做“蝴蝶”、“玉女”、“落花”、“飞絮”,用这些事物来比拟,创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比喻,可以比声音、比形象、比情态、比心情、比事物,但都要抓住两者之间的可比之处。

  这首词的比喻,主要是比形象、比情态。蝴蝶穿帘的形象,是比拟雪花的轻而美,玉女飞舞的形象,比拟雪花洁白而飘逸,落花比拟轻飏而凄清,飞絮比拟雪花飘洒而色白。这些比喻都是新奇的想象,富有独创性,自然、精当,达到了“喻巧而理至”的效果。正因这些喻体都含着一个“飘”意,就为歇拍的抒情句“长忆著、舞桥别后”作了铺垫,从而寄寓了羁旅在外,飘泊异乡的愁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又因上片巧妙用典,如“落花”、李白的“秦楼月,年年柳色,舞陵伤别”(《忆秦娥》)而加浓了诗的意境。“舞桥”暗用了王勃“客心千里倦,春争一朝归。还伤北国里,重见落花飞”(《羁春》)。

  下片写雪的静态美,寄托词人孤高志趣。姚铉说:“赋水不当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见贺裳《皱水轩词筌》)这是说写咏物诗词,可正面描写,也可侧面描写,或以反衬手法出之。本首下片,词人就用寒梅来衬白雪,既勾画了雪之洁白,又表现了梅之高格,从而寄托了词人的孤芳、高洁的志趣。“浓香斗帐自永漏”一句,写梅花在雪后深夜之时开放,清香从窗外飘入室内的斗帐中。“浓香”代指梅花。“漏永”即“永漏”,意夜深。

  “任满地、月深云厚”一句,既写夜晚的雪景,如厚厚云絮铺满大地,似皎洁月光洒向原野。天宇大地,上下辉映,好一个银白世界。它静无纤尘,多么玲珑剔透。在这静穆的天地间,有一枝寒梅怒放,散着浓香,衬托着洁白的雪更加光洁隽美了。歇拍“夜寒不近流苏,后庭梅瘦”,又是一个抒情句。赞美雪中梅花不畏寒冷,不同流俗,不趋炎势,只在冰清玉洁中独弄清影。这白雪寒梅的形象又寄托了词人孑然独立的志趣。

  本首咏物词,既用博喻修辞法,将雪作多角度的正面描绘,表现了雪之多姿多彩的动态美;又用衬托法,以清高的梅衬洁白的雪,创造了冰清玉洁的意境,表现了一种玲珑的静态美,在动与静、虚与实的结合中,融进词人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秀雅飘逸的风格。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主编.全宋词鉴赏辞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6.01:655页
君即颍水荀,何惭许郡宾。
君即颍(yǐng)水荀(xún)¹,何惭许郡(jùn)²
译文:君即如汉时颍川之荀淑,与许郡陈寔相比又有何惭呢!
注释:六即:《唐诗类苑》作“轩昂”。王琦按:“六”字,疑是草书“君”字之讹。¹颍水荀:谓荀淑。淑字季和,东汉颍川颍阴人,安帝时征拜郎中,再迁为当途长。颍水:淮河最大支流,自河南流入安徽西北部入淮河。²许郡宾:谓陈寔。陈寔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人。曾为闻喜长,再迁太丘长。年八十四而卒于家。事见《后汉书》传。此亦以陈寔喻荀七。
相逢太史奏,应是聚宝人。
相逢太史奏,应是聚宝人。
译文:你我相逢于此,定有太史奏称有贤人相聚。
玉隐且在石,兰枯还见春。
玉隐且在石,兰枯还见春。
译文:玉虽隐身仍从石中可见,兰花枯谢还会再见到春天。
俄成万里别,立德贵清真。
(é)¹成万里别,立德²贵清真³
译文:须臾之间你我将分手远别,望君树立明德以朴素淡泊为贵。
注释:¹俄:不久,旋即。²立德:树立德业。³清真:纯洁质朴,朴素淡泊。

nánlíngsōngshānbiéxún

bái tángdài 

jūnyǐngshuǐxún cánjùnbīn 
xiāngféngtàishǐzòu yīngshìbǎorén 
yǐnqiězàishí lánháijiànchūn 
échéngwànbié guìqīngzhēn 
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
潇洒¹江湖十过秋²,酒杯无日不迟留³
译文:潇洒不羁飘荡江湖十多个春秋,没有一天不在酒杯前徘徊逗留。
注释:¹潇洒:形容人的超逸脱俗。²十过秋:十多年。杜牧自文宗大和二年(828)十月佐沈传师江西幕,转宣城,又转淮南牛僧孺幕;一度升为监察御史,不久移疾分司东都,后又到宣州崔郸幕,至内升左补阙的开成三年(838)冬,首尾共十一年。³迟留:即滞留,有流连、耽搁之意。
谢公城畔溪惊梦,苏小门前柳拂头。
谢公城¹(pàn)溪惊梦,苏小²门前柳拂头。
译文:谢公城边被溪水声响惊醒酣梦,苏小门前的柳枝常常拂过我头。
注释:¹谢公城:指宣城。因南齐谢脁曾作宣城太守,留有谢公楼、谢公亭等多处古迹,故称。²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
千里云山何处好,几人襟韵一生休。
千里云山¹何处好,几人襟(jīn)(yùn)²一生休。
译文:天下的山川景物到底哪里最好,几人怀抱这般情韵一生就罢休?
注释:¹云山:泛指山川秀色。²襟韵:指人的情怀风度。
尘冠挂却知闲事,终拟蹉跎访旧游。
尘冠挂却¹知闲事²,终拟蹉(cuō)(tuó)³访旧游。
译文:尘世中人挂冠归去原是平常事,终于将蹉跎了的光阴来寻访旧游。
注释:¹尘冠挂却:辞官不做。²闲事:等闲之事,平常的事。³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这是一首述怀诗,展示了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笔墨洒脱而感慨深沉。

  诗人自大和二年(828)十月来到江西,后转宣城。以后,辗转漂泊于扬州、洛阳、宣城各地。首尾共历经十一年。此诗首联即以“潇洒江湖十过秋,酒杯无日不迟留”概括了这一段生活。”潇洒江湖”,无拘无束,风韵飘逸;终日为醉乡之客,则于放浪形骸中见愁闷之情。行止风流,内心愁苦,正是诗人的真实写照。

  颔联承首联之意,再次点染。“谢公城畔溪惊梦”,接“酒杯”句。每日无事,携酒行游于宣城郊野,观山望水,自得其乐;自斟自饮,不觉醉倒溪边。此句中“惊梦”一词很妙,写出了诗人大醉初醒,不知身在何处的情态。而梦中之惊,耐人寻味:或许,他在醉梦中与亲故旧友重逢,一觉醒来却独枕溪流。或许,在梦境中他仗剑行侠,英雄豪迈,醒来却发现自身依旧是落魄江湖的一介书生。溪畔惊梦,情境皆佳。“苏小门前柳拂头”,写诗人“潇洒江湖”的另一面。妓馆歌楼多涉秾艳轻绮之笔,而诗人仅仅用“门前柳拂头”暗示出流连花柳之意,处理得很含蓄,不伤全诗清朗之调。

  颈联转为感慨生平,反映出诗人虽然过着诗酒风流的生活,但并不甘心终老于此。“千里云山何处好”表面上是寻访山川之胜,其实正是这声对苍茫云山发出的喝问,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咤叱风云、指点江山的襟怀抱负。紧接着,诗人又转过来对着茫茫人世发问:“几人襟韵一生休?”世上有几人能有如此襟韵,难道我的一生就这样罢了不成,把诗人不得不浪迹江湖的愤慨、不甘于虚度此生的愿望倾吐一尽。这两问,问得豪迈,问得沉痛,问得有气魄,如高天惊雷,滚滚而下,一扫方才悠然低回之韵。

  尾联收合全诗,点明“赴官上京”之意。面对现实中平庸无聊的官吏生活,诗人萌出“尘冠挂却”的念头。他把辞宫归去说得很平常,“闲事”而已;事实上,这件“闲事”也难以做到,“终把蹉跎访旧游”,诗人不得不赴京上任,再次把光阴虚掷——回虚前联。此联言辞之间,流露出归隐与人世的内心矛盾。

  这首诗起、承、转、合,层次分明,把这位落魄诗人的胸襟间事渐次说尽。其中既有风流倜傥之韵,又有豪宕雄浑之气。

参考资料:
1、 韦凤娟.晚唐诗歌赏析: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7-18页

xuānchéngguānshàngjīng--

xiāojiāngshíguòqiūjiǔbēichíliú

xiègōngchéngpànjīngmèngxiǎoménqiánliǔtóu

qiānyúnshānchùhǎorénjīnyùnshēngxiū

chénguānguàquèzhīxiánshìzhōngcuōtuó访fǎngjiùyó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