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府填都会,乃与山水期。
青溪带秦淮。渺若万顷陂。
主公金闺旧,官曹日追随。
闭阁理万事,朱栏俯涟漪。
晴波纳远景,摇荡扶桑枝。
浩然江湖兴,颇与鱼钓宜。
风月朝暮佳,轩窗有余姿。
向来非无人,未发此段奇。
嗟我老病躯,时来瞩须眉。
停杯待举网,屡醉倒接{上四下离}。
意适反无语,欠公壁间诗。
只今入幽梦,官居类鸡栖。
公亦那久留,濯缨咏来思。
不知凤凰沼,何如习家池。
新霜著群木,归舟颺旌旗。
寄言坐上客,酒至幸勿辞。
台府填都会,乃与山水期。
青溪带秦淮。渺若万顷陂。
主公金闺旧,官曹日追随。
闭阁理万事,朱栏俯涟漪。
晴波纳远景,摇荡扶桑枝。
浩然江湖兴,颇与鱼钓宜。
风月朝暮佳,轩窗有余姿。
向来非无人,未发此段奇。
嗟我老病躯,时来瞩须眉。
停杯待举网,屡醉倒接{上四下离}。
意适反无语,欠公壁间诗。
只今入幽梦,官居类鸡栖。
公亦那久留,濯缨咏来思。
不知凤凰沼,何如习家池。
新霜著群木,归舟颺旌旗。
寄言坐上客,酒至幸勿辞。
韩元吉

韩元吉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41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译文:告急的军使跃马扬鞭,十里又十里纵马飞驰,五里又五里不断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都护¹军书至,匈奴²围酒泉³
译文:西北都护府的军使传来了加急的军书,匈奴的军队已经围困西域重镇酒泉。
注释:¹都护:官名。汉代设置西域都护,唐代设置六大都护府以统辖西域诸国。²匈奴:这里泛指中国北部和西部的少数民族。³酒泉:郡名,在今酒泉市东北。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戍 一作:火)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¹无烟。(戍 一作:火)
译文:边关的山岳原野,却只见漫天飞雪,不见烽火烟。
注释:¹断:中断联系。

  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古体诗,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属于边塞诗。

  诗一开头,便写告急途中,军使跃马扬鞭,飞驰而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注意力紧紧吸引住了。一、二句形容在“一走马”“一扬鞭”的瞬息之间,“十里”“五里”的路程便风驰电掣般地一闪而过,以夸张的语言渲染了十万火急的紧张气氛,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这是两个倒装句,按一般的写法是:一走马十里,一扬鞭五里。但是这样写,一个五言的句子上三下二,不符合诗歌语言的正常节奏,读起来拗口。像这样“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不仅上口,也因为将“十里”“五里”提前,加以强调,而突出了马的速度之快。

  中间两句,点明了骑者的身份和告急的事由。一个“围”字,可见形势的严重。一个“至”字,则交代了军使经过“走马”“扬鞭”的飞驰疾驱,终于将军书及时送到。最后两句,补充交代了气候对烽火报警的影响。

  按理,应当先见烽火,后到军书。然而如今在接到军书之后,举目西望,却只见漫天飞雪,一片迷茫,望断关山,不见烽烟。是因雪大点不着烽火呢,还是点着了也望不见,反正是烽火联系中断了。这就更突出了飞马传书的刻不容缓。写到这里,全诗便戛然而止了,结得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尽管写形势危急,气氛紧张,而诗中表现的情绪却是热烈、镇定和充满自信的。

  这首诗,取材的角度很有特色。它反映的是边塞战争,但并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截取军使送书这一片断,通过描绘出一幅迷茫、壮阔的关山飞雪远戍图,侧面渲染边关的紧急状况与紧张气氛,展现出诗篇“意余象外”的深邃与凝重。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不落俗套。

参考资料:
1、 刘德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36-137 .

lǒng西xíng

wángwéi tángdài 

shízǒu yángbiān 
jūnshūzhì xiōngwéijiǔquán 
guānshānzhèngfēixué fēngshùduànyān  (shùzuò huǒ )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梁日东阳守,为楼望越中。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绿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江静闻山狖,川长数塞鸿。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登临白云晚,流恨此遗风。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慨叹以及对古人遗风的追慕,首联点明八咏楼的由来;领联“明月在”与“古人空”形成对比,由眼前景物联想到历史变化,抒发时空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颈联以声社寂,视听结合,描绘登临八咏楼所见环境的幽静和开阔;尾联由景人情,直抒胸臆,表达对古人遗风的缅怀与追慕。

shěnyǐnhóuyǒnglóu--cuīhào

liángdōngyángshǒuwèilóuwàngyuèzhōng绿chuāngmíngyuèzàiqīngshǐrénkōng

jiāngjìngwénshānyòuchuānzhǎngshùsāi鸿hóngdēnglínbáiyúnwǎnliúhènfēng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从来¹只有情难尽²,何³事名为情尽桥。
译文:世间最难了断的就是感情,如何能有情尽桥呢?
注释:¹从来:向来。²尽:完。³何:什么。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自此改名为折柳(liǔ)¹,任他离恨²一条条。
译文:就改名为折柳桥吧,该是离恨就像柳叶一条条地摆荡在心头啊!
注释:¹折柳:折柳送别,是古代习俗,取“柳”谐音“留”,表示挽留之意。²离恨:离愁别恨。

  这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笔酣墨畅,一气流注。第一句“从来只有情难尽”,即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诗人以一种无可置疑的断然口气立论,道出了万事有尽情难尽的真谛。“从来”二字似不经意写出,含蕴却极为丰富,古往今来由友情、爱情织成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无不囊括其中。第二句“何事名为情尽桥”,顺着首句的势头推出。难尽之情犹如洪流淹过桥头,顺势将“情尽桥”三字冲刷而去,诗人的这个疑问也代表了他看待“情”的观点,真切地表达了前一句“情难尽”所蕴含的感情,首尾相呼应,结构紧密,更显严谨,情思绵绵,更显深长。

  前两句是“破”,后两句是“立”。前两句过后,诗势略一顿挫,好像见到站在桥头的诗人沉吟片刻,很快唱出“自此改名为折柳”的诗句来。折柳赠别,是古代习俗。诗人认为改名为折柳桥,最切合人们在此桥送别时的情景了。接着,诗又从“折柳”二字上荡开,生出全诗中最为痛快淋漓、也最富于艺术光彩的末句——“任他离恨一条条”。“离恨”本不可见,诗人却化虚为实,以有形之柳条写无形之情愫,将无形之情愫量化成为一条条,使人想见一个又一个河梁送别的缠绵悱测的场面,心中的离别情殇油然而发,感情真挚动人。

  诗的发脉处在“情难尽”三字。由于“情难尽”,所以要改掉“情尽桥”的名称,改为深情的“折柳桥”也是由于“情难尽”,所以宁愿他别情伤怀、离恨条条,也胜于以“情尽”名桥之使人不快。“情难尽”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故给全文一气呵成的和谐的美感。

参考资料:
1、 代汉林.律诗绝句精品鉴赏.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第225页

qíngjǐnqiáo--yōngtáo

cóngláizhǐyǒuqíngnánjǐnshìmíngwèiqíngjǐnqiáo

gǎimíngwèizhéliǔrènhèntiáotiáo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jiàn)小屏山六扇¹。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qǐ)²懒调红锦荐³
注释:¹小屏山六扇:画有山水的小屏风有六扇。²绿绮:古琴名。³红锦荐:以红色锦绣为席垫。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著痕留红粉面。镇长¹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注释:¹镇长:常常很久地。镇,常。

  这首词写闺妇的春愁。

  上片以双燕来来去去起兴,引起闺妇的思绪。下片写她与情人别后的愁苦。结尾一句,别致有情。《栩庄漫记》说:“别愁无那,赖梦见以慰相思,而反云却怕良宵频梦见,是更进一层写法。”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
¹万里兮度²沙漠,为君将兮奋³匈奴。
译文:行军万里跨越沙漠,作将奋力于匈奴作战。
注释:¹径:行。²度:跨越。³奋:奋力作战、苦战。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
路穷绝¹兮矢(shǐ)刃摧²,士众灭兮名已隤(tuí)³
译文:突围之路已断绝呵,箭射完,刀刃钝,死伤殆尽,被迫降敌,名声扫地。
注释:¹路穷绝:生路断绝。²摧:折断。³名已隤:指自己不敌而降匈奴。隤:败坏。
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老母已死¹,虽欲报恩²将安归?
译文:老母惨死呵骨已成灰,虽想报恩呵何处可归?
注释:¹老母已死:李陵降匈奴岁余,陵母、弟、妻、子皆为汉王朝诛杀。李陵降匈奴后,跟随李陵的士兵逃回说,李陵教匈奴练兵御汉,于是李陵在汉家属遭族灭。实际为匈奴献攻汉之策的,是另一降将李绪。²报恩:报皇恩、亲恩。

  第一、二句以以豪情激昂之调开头,作者回忆当年的英勇战斗。征途跨越万里,穿越茫茫沙漠,携国君之命领兵踏上征讨匈奴之途。以长途奔袭、不畏艰苦、孤军深入、敢斗强敌,表现自己的勇敢无私、忠诚于国家的情怀。《汉书·李广苏建传》载,李陵率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被三万匈奴军所包围,李陵在不利的地势中,击毙敌人数千。单于集合八万兵围攻,李陵军且战且退,艰苦突围,又斩匈奴三千余人,单于派其子率兵激战,李陵复杀敌数千。诗一二句的英勇自豪情调是为国立功之心的表现。“为君将”一语表白了他英勇战斗的动机,也为下文对汉武帝的刻薄寡恩从反面铺垫,遥相映衬。

  三四句道出战败投降的不可挽回之遗憾。突围之路已断绝,箭矢用尽,刀刃变钝,士卒死伤殆尽,迫不得已屈服于敌人,名声扫地。这两句话蕴含着四层深意,说尽众寡悬殊、损兵折将的惨状,也抒发出腼颜事敌的奇耻大辱。司马迁《报任安书》曾这样述说李陵当时的困境,与单于连战十余日,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而李陵一声令下,士兵个个奋起,纵然箭矢已尽,仍以空弦凶悍,冒着白刃之危,无不向北,积极迎战,志在必死与敌。又认为,李陵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作出权衡,寻找适当时机,再度斩杀敌人,重返汉军阵营。这两句诗从严以律己的高度,述说艰难羞辱,感情更深。

  最后两句向苏武和汉使者说明不能归汉之因,弦外之音斥责汉武帝杀戮李氏家属的绝情与残忍。《汉书·李广苏建传》载,汉武帝误听说李陵为匈奴练兵,于是族灭李陵一家,“母弟妻子皆伏诛”。李陵又畏惧归汉后再受戮辱,于是在匈奴二十多年而死,没有回归故土。这两句诗包含着这样复杂的情感:抱怨、隐痛、惋惜。

  李陵故事流传极广,历久不衰。这是因为历史上存在着士大夫阶层忠诚而不得其所的怨愤,也存在着人民对封建帝王专断独裁、行刑诬枉的不满。可以从李陵事件和李陵歌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体味到类似的感情。这首歌言简意赅,语短情深,真实地抒发了李陵在彼时彼地万感交集的心声。

参考资料:
1、 贺新辉.古诗名篇赏析 第1册: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年:159-160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