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书隔岁下炎州,九罭歌声不可留。北阙乍回卿士月,南人争送巨川舟。
玺书隔岁下炎州,九罭歌声不可留。北阙乍回卿士月,南人争送巨川舟。
二年宽政频觞酌,五日清江恋唱酬。见说俸钱俱散尽,归装还典鹔鹴裘。
二年宽政频觞酌,五日清江恋唱酬。见说俸钱俱散尽,归装还典鹔鹴裘。

sòngzhāngzhènliùguānchánèizhào--chéngōngyǐn

shūsuìxiàyánzhōujiǔshēngliúběiquēzhàhuíqīngshìyuènánrénzhēngsòngchuānzhōu

èrniánkuānzhèngpínshāngzhuóqīngjiāngliànchàngchóujiànshuōfèngqiánsànjǐnguīzhuāngháidiǎnshuāngqiú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148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存。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以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明者¹处事,莫尚于中。优哉游哉²,与道相从。首阳³为拙(zhuō),柳惠为工。饱食安步,在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kuì),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译文:有智慧的人,他的处世态度,没有比合乎中道更可贵的了。看来从容自在,就自然合于中道。所以,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君子虽然清高,却显得固执,拙于处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论治世乱世都不改常态,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饱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隐退耕作。身在朝廷而恬淡谦退,过隐者般悠然的生活,虽不迎合时势,却也不会遭到祸害。道理何在呢?锋芒毕露,会有危险;有好的名声,便能得到华彩。得到众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穷尽的,立见衰竭。因此圣人处世的道理,行、藏、动、静因时制宜,有时华彩四射,神明奥妙;有时缄默蛰伏,莫测高深。他能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用最合宜的处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变,也绝不会拘泥不通。
注释:¹明者:有见识,有智慧的人。²优哉游哉:形容生活悠闲自在。³首阳:山名。一称雷首山,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⁴柳惠:春秋柳下惠的省称。⁵饱食:吃得很饱。⁶安步:缓步徐行。⁷依隐:对政事既有所近,又无为如隐,谓依违于政事和隐居之间。⁸诡时:违背时宜。 欺世。
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
宛洛¹佳遨(áo)游,春色满皇州²
译文:早晨新亭渚边停车小憩,一眼望去郊外春色迷离,让人砰然心动,这满城胜景可媲美汉时的繁华古都啊!
注释:徐都曹:徐勉,字修仁,是谢朓的朋友。新渚:即新亭渚。新亭为东吴时所建,在都城建康的郊外。¹宛洛:指宛县和洛县。宛县是南阳郡治所在,汉时有“南都”之称。洛阳是东汉的都城。²皇州,指都城建康。
结轸青郊路,迥瞰苍江流。
结轸(zhěn)¹青郊路,迥(jiǒng)(kàn)²苍江流。
译文:将车停在东郊路边,远望长江,已被黎明曙光染上了一层苍茫之色。
注释:¹结轸:停车。轸,车箱底部的横木,亦作车的代称。²迥瞰:远望。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
译文:红日冉冉升起,道道霞光铺洒江面,远远看去,波光粼粼;晨光中的青青草原迎风招展,宛如春日风光浮现在青草绿叶之上般,煞是可爱。
桃李成蹊径,桑榆荫道周。
桃李成蹊(xī)径,桑榆荫道周。
译文:花开正浓的桃李树下已被踏出条条小径,红日高照,桑榆树影布满大道。
东都已俶载,言归望绿畴。
东都已俶(chù)¹,言归望绿畴(chóu)
译文:郊游即将结束已准备上车回城,归途遥遥之中,仍止不住的把目光投向绵延无际的绿畴。
注释:¹俶载:指始事,开始从事某种工作。

  李善的《文选》注说,这首诗谢朓本集原题作“和徐都曹勉昧旦出新渚”。徐勉,字修仁,是谢朓的朋友。昧旦:即黎明、拂晓,语出《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可见时辰约略后于鸡鸣之时(一说“昧旦”应该是在“鸡鸣”之前,天色将明而未明之时,盖昧旦之时仍然“明星有灿”)。新渚,即新亭渚。新亭为东吴时所建,在都城建康的郊外。这是一首纪游诗,原题扼要说明了此诗的创作缘起、具体时间和地点,为鉴赏提供了可靠依据。徐勉先成《昧旦出新亭渚》诗,谢朓此诗是和作。

  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天才蒙蒙放亮,诗人就已来到城外新亭渚边。当他停车小憩,回望郊外黎明曙光,不禁怦然心动,被一片迷离春色深深吸引住了。因而,发言为诗,一开始便充满了赞叹之情:“宛洛佳遨游,春色满皇州!”宛洛:指宛县和洛县。宛县是南阳郡治所在,汉时有“南都”之称。洛阳是东汉的都城。二地都是当时最繁华的都市,所以古人曾有“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古诗·青青陵上柏》)的诗句。皇州,指都城建康。昧旦出游,天色尚昏,是看不到“春色满皇州”景色的,所以,诗人说京城风光充满春色,春日胜景可与汉时繁华古都相媲美,是出于赞叹口吻,是一种心神向往。正是由于“宛洛佳遨游”的雅兴勃发和“春色满皇州”的神奇吸引,诗人才鸡鸣驱车、遨游郊外的。一语既出,闲情雅志,宛然可见。而在章法上,首联则是一种铺垫,暗中交代了出游的目的——娱情遣兴,没有目的的目的。所以,第二联一下子就跳跃到出游途中,大笔勾揽出一幅苍江曙色图。诗人停车东郊,迥望长江,但见东方熹微,黎明曙光在长江上面轻抹了一层苍茫之色。“迥瞰”二字最传神。诗人蓦然回首,苍茫江色猛然摄入胸怀,传达出一种豁然通亮的意蕴。所以,苍江曙色便以其特有的整体形象横亘在诗人眼前,以浑厚的内蕴感染了诗人。浩浩长江,滚滚东流,象征着勃郁而永恒的生命,使画面充满了雄浑和苍茫的色调。

  第三联转入京郊晨景描绘。“迥瞰”也许本是偶然的举动,可一下子被吸引住,便索性停车留步,悉心观赏京郊风光了。这个时候,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万道霞光洒满江面,远远看去,江水滔滔,波光粼粼,仿佛阳光在水面上泛动着;而青青原草,沐浴着火红的朝霞,在晨光春色中迎风招展,充满着勃勃生机,所以延颈远眺,宛如春日风光浮现在青草绿叶之上一样,煞是可爱。这一联绘景,清鲜明丽,细腻新颖,最富魅力。阳光只有亮感、温感,绝无“动”感,但诗人别具匠心,通过江水泛动的反射,写出“日华”的“动”感来;至于“风光”,本为虚景,不可确指,诗人却通过春草这一具体物象将其准确捕捉住,维妙维肖地显现出来。所以“动”、“浮”二字,措辞细腻传神,笔端流露了无限的赏爱之情。第四联写桃李成蹊,桑榆荫道,虽都有成语在先,但一经纳入诗人郊外游览的独特感受之中,便又觉新鲜可爱。第三联主要写山水自然景色,第四联则着重写农家田园风光。值得注意的是,二、三、四联虽都全力写景,但亦暗寓时间的变化。二联写苍江东流,尚处曙色微明之中;三联写“日华”、“风光”,则初旭东升,不言自明;至四联,已是“桑榆荫道周”,桑榆树影,布满大道,已是红日高照,春满大地了。时间的流程非常明显。这样写来,不但使三联景象各具特色,在细小微妙的差别中显现出独特的面貌来;而且,还暗写出诗人驻足郊外,移时入神的形象,表现了留连春光、热爱自然的情怀。

  末联结篇,神韵全在“言归望绿畴”一句上。饱览春光,留连春色,诗人似乎仍不满足,归途遥遥之中,仍不时把目光投向绵延无际的绿畴,洒向一片春色。游览行将结束,而目光仍在延伸,心情仍在留连。游览的结束,意味着诗境的进一步开拓,展示着诗情的进一步深化。正是这种景与情、物与心的反向逆差,使全诗呈现出篇结而意不绝、言有尽而情无穷的风貌,思情邈远,韵味无穷。

  此诗剪裁布景甚见功力。谢朓并不像徐勉《昧旦出新亭渚》那样,逐一描写京郊出游的全部过程,而是集中笔力,或大笔涂染,或精工刻划,状写出京郊从东方初白到旭日东升的春日风光,清新悦目,迥不尤人。即景遣兴小诗而采用此法,最适当不过。由此见出谢朓善于取景化境的深厚修养。在写景方面,诗人完全沉浸到京郊春光的良辰美景之中,通篇不着一字抒怀,却在在闪现着无限向往、无限留连之情。使人们在观赏诗美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那一颗热爱自然的灵秀之心。全诗篇幅短小,对仗工稳,声律考究,显示了“永明体”的鲜明特征。

cáochūxīntíngzhǔshī

xiètiǎo nánběicháo 

yuānluòjiāáoyóu chūnmǎnhuángzhōu 
jiézhěnqīngjiāo jiǒngkàncāngjiāngliú 
huáchuānshàngdòng fēngguāngcǎo 
táochéngjìng sāngyīndàozhōu 
dōngchùzài yánguīwàng绿chóu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
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
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péngwǎnguī--bái

péngtiānwǎntáohuāshuǐchūn

niǎofēiqiānbáidiǎnméibànhónglún

wèiqiānláoshìbìngshēn

dànláilínwàngshǎoyǒuchóurén

败叶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
(bài)¹填溪水已冰,夕阳犹照短长亭。何年废寺失题名²
译文:干枯凋落的树叶堆积在溪上,水已结冰。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依然照着长亭短亭。来到一座废寺前,寺的门额上已经看不清寺名。
注释:¹败叶:干枯凋落的树叶。²题名:寺名。
倚马客临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
倚马客长碑(bēi)上字,斗鸡人¹拨佛前灯,净消尘土礼金经²
译文:闲游的过客驻马临摹碑上之字,富家子弟拨弄佛前灯芯。尘世辛劳,凡人几时醒悟。
注释:¹斗鸡人:斗鸡本为一种游戏,战国时即已存在。²金经:佛经,即《金刚经》,为《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之简称。自东晋以后有多种译本。

  上阙写废寺之外景,荒凉冷寂,繁华消歇。“败叶填溪水已冰”,秋天的树叶凋零了,遂成“败叶”,而萧瑟的秋风又将这些枯叶吹到溪水里。“填”字说明败叶之多,给人一种沉重压抑之感。“水已冰”说明时令已值深秋冬。“夕阳犹照短长亭”说的是荒秋暮景。黄昏时分,夕阳斜照长亭短亭,而行人已经杳无踪迹。此句表面上说的是亭,实际上是人,因为长亭也好,短亭也罢,在古代皆含送别之意。此句勾勒的残阳落照、野亭萧然的暮景与前句“败叶填溪水已冰”的意境十分相合,遂为全词定下凄凉的基调。有了背景的铺垫后,作者开始切入“废寺”主题。“何年废寺失题名”,古人游览庙宇时常题名以资纪念,这些题名经年遭受风吹雨打,最终模糊难辨,以至作者想要追问这究竟是哪一年的寺庙。这一句是正面渲染废庙的冷落苍凉。

  下片写废寺内景,残破不堪,香火断绝。“倚马客长碑上字,斗鸡人拨佛前灯”。此二句谓到此寺中之人已非往日的善男信女,而是前来闲游的过客,或是贵族豪门的公子哥们。其中“斗鸡人拨佛前灯”一句用了唐朝贾昌的典事。唐玄宗好斗鸡,在两宫之间设立斗鸡坊。贾昌七岁,通晓鸟语,驯鸡如神,玄宗任命他为五百小儿长,每天赏赐金帛。贾昌父亲死,玄宗赐他葬器。天下人称其“神鸡童”。贾昌被玄宗恩宠四十年。天宝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奔蜀,贾昌换了姓名,依傍于佛寺。其家被乱兵劫掠,一物无存。大历年间,贾昌依存于寺僧,读佛经,渐通文字,了解经义。日食粥一杯,卧草席。作者用贾昌的故事显然是说寺庙的命运同人的命运一样,在风雨流年中饱经盛衰兴亡、荣辱浮沉,最终繁华不再,一切归于荒凉冷落。结尾“净消尘土礼金经”,更是精警妙出,充分体现了纳兰词“君本春人而多秋思”(梁佩兰评性德语)的凄凉哀婉之风。此句谓,那些长碑者也好,斗鸡人也罢,以及过去来到这里的贵宦雅宾、文人墨客,虽然贤愚有所不同,然而在这劳劳尘世,终同归一梦。这分明是“人生如梦”的感喟了,但是再也没有苏东坡“一樽还酹江月”的豪放与洒脱,有的仅是对“悲欢离合终成空”的无限悲凉的感怀。

  全词语调低沉,含蕴良多,耐人寻味,透露了纳兰内心深处不胜苍凉的悲感。

参考资料:
1、 纳兰性德 子艮.纳兰词剪碎一地的残香与叹息:万卷出版,2012:89-90
2、 (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246页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画鼓¹喧街,兰灯满市,皎(jiǎo)月初照严城²。清都³(jiàng)(què)夜景,风传银箭,露叆(ài)金茎(jīng)。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pèi),缓听歌声。凤烛荧(yíng)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译文:大街上锣鼓喧天,满市集上都是兰灯,皎洁的月亮刚刚升起,它的银辉映照着京城。夜幕下的京城,风中传来滴漏的声音,露水滴在承露盘里。道路纵横交错着,牵着马缓缓穿行于平康里,慢慢听着在耳边响起的歌谣。风烛摇曳,灯火在夜色中闪烁不定。在某处的一座屋宇中,半开着芳香的屏风。
注释:¹画鼓:这里泛指各种乐器。²严城:庄严严整的城。这里指帝都。³清都:帝王居住的宫殿。⁴绛阙:宫殿的深红色门阙。⁵叆:云彩很厚的样子。⁶款辔:牵着马的辔头慢慢走。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向罗绮(qǐ)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¹艳冶(yě),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²,漫迟留³、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huàn)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译文:在众多令人倾倒的美人中,我依稀认出旧日的情人,她依旧保持着那般令人心醉的优雅姿态。眼波艳冶,宛如从前一样巧笑倩兮,带着情意迎向我。墙头马上遥遥一顾,徒然停下脚步,情感在空气中凝结,难以言喻的情感涌动。她又哪里知道,在身居高位、备受瞩目的官员身份下,已不得不束缚自己的言行举止,近年来风流才情已经没了。
注释:¹娇波:娇媚的秋波。²墙头马上:指男女一见钟情。典故出自唐代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³迟留:停留。⁴写:表露。⁵拘检:拘束检点。

chángxiāng ·huàxuānjiē

liǔyǒng sòngdài 

huàxuānjiē lándēngmǎnshì jiǎoyuèchūzhàoyánchéng qīngjiàngquèjǐng fēngchuányínjiàn àijīnjīng xiàngzònghéng guòpíngkāngkuǎnpèi huǎntīngshēng fèngzhúyíngyíng rénjiā wèiyǎnxiāngpíng 
xiàngluócóngzhōng rènjiù tàiqīngyíng jiāoyàn qiǎoxiàorán yǒuxiāngyíng qiángtóushàng mànchíliú nánxiěshēnchéng yòuzhī mínghuànjiǎn niánláijiǎnjìnfēngq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