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傍人道我轿儿宽。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难。
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傍(bàng)人道我轿儿宽¹。不道²被他³遮得、望伊难。
译文:心中有千千万万种惆怅,眼前是重重叠叠的山冈。旁人都说我坐的轿子宽敞。不知道它挡住了我望他的目光。
注释:¹轿儿宽:轿子大,指当了大官。²不道:不想,不料。³他:指轿儿。⁴伊:第三人称代词,此指词人所思者心目中的他。
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知他热后甚时眠。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
今夜江头树,船儿¹系那边。知他热后²甚时眠(mián)。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
译文:今夜江头那一排树行,船儿一定停泊在那地方。天气这么炎热,不知他什么时候才能进入梦乡。他怎么也睡不着的话,又有谁为他打扇送凉。
注释:¹船儿:指卖唱女子所乘的小船。²后:语气助词,约略相当于“啊”。

  上片极言相离相思之苦。“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对偶整饬,如平地起高楼,突兀而起,在黄昏日暮,眼前所见重叠起伏绵延不断的山若隐若现犹如内心千千万万难以排遣的愁情恨意。以山象征愁,气氛渲染得极为浓重。三四句以怨恨的语调出之。词人南归短短十年辗转几任,一直无法实现其心中宏伟抱负。如今又是人在羁旅,眼望中原,更添愁恨。路边行人言说我的轿儿太宽,影响其正常行走。在词人看来,是行人遮挡住视线,让他看不到那化作万万千千恨意的重山。更见出恋情之深与分离之苦,隐寓今后会面之难。

  下片从设想对方现在的情状这一角度下笔,全系心理描画,设想虚拟之辞。起句“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转移词意,从陆路写到水路,日晚泊船喻词人如小船四处飘泊、停靠。煞拍表面写因天气炎热而难以入睡,实写其内心因壮志难酬而久久难眠。词人一想对方今宵船泊何处,二想对方热不成眠,三想无人为之打扇。“三想”依次层进,愈想愈深细,关心备至,体贴入微,亦是情意痴绝之辞,更为具体地表现了作者对恋人的关切。连对方怕热不能成眠,不能成眠而又无人为其打扇都设想到了,可谓情意缠绵,想念痴绝。

  前半片写离别之怨、离别之恨,设为许多无理之辞,看似怪奇,但对爱人的真挚感情不啻如同从心田冲决释放,显得非常自然。后半片从女性角度设想别后男子的生活情态,三个设想,依次而递,层层加细,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柔韧细腻心理和对爱人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的至情。本词作为稼轩词中少见的抒发婉约感情的词篇,在揭示女性特有的隐微难明的心理上显得很有特色。

参考资料:
1、 辛弃疾、刘扬忠.稼轩词百首译析:花山文艺出版社,1983:80
2、 辛弃疾、朱德才.辛弃疾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7

nánzi··wànwànqiānqiānhèn--xīn

wànwànqiānqiānhènqiánqiánhòuhòushānbàngréndào轿jiàoérkuāndàobèizhēwàngnán

jīnjiāngtóushùchuánérbiānzhīhòushénshímiánwànwànchéngmiánhòuyǒushuíshàn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心中有千千万万种惆怅,眼前是重重叠叠的山冈。旁人都说我坐的轿子宽敞。不知道它挡住了我望他的目光。

今夜江头那一排树行,船儿一定停泊在那地方。天气这么炎热,不知他什么时候才能进入梦乡。他怎么也睡不着的话,又有谁为他打扇送凉。

注释

轿儿宽:轿子大,指当了大官。

不道:不想,不料。

他:指轿儿。

伊:第三人称代词,此指词人所思者心目中的他。

船儿:指卖唱女子所乘的小船。

后:语气助词,约略相当于“啊”。

创作背景

  淳熙五年(1178年)秋。作者由大理少卿转任湖北转运副使,临安赴湖北任职的路途上作下了此词。

参考资料:
1、 中山大学中文系.苏辛词精萃:广东省出版集团,2008:170
赏析

  上片极言相离相思之苦。“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对偶整饬,如平地起高楼,突兀而起,在黄昏日暮,眼前所见重叠起伏绵延不断的山若隐若现犹如内心千千万万难以排遣的愁情恨意。以山象征愁,气氛渲染得极为浓重。三四句以怨恨的语调出之。词人南归短短十年辗转几任,一直无法实现其心中宏伟抱负。如今又是人在羁旅,眼望中原,更添愁恨。路边行人言说我的轿儿太宽,影响其正常行走。在词人看来,是行人遮挡住视线,让他看不到那化作万万千千恨意的重山。更见出恋情之深与分离之苦,隐寓今后会面之难。

  下片从设想对方现在的情状这一角度下笔,全系心理描画,设想虚拟之辞。起句“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转移词意,从陆路写到水路,日晚泊船喻词人如小船四处飘泊、停靠。煞拍表面写因天气炎热而难以入睡,实写其内心因壮志难酬而久久难眠。词人一想对方今宵船泊何处,二想对方热不成眠,三想无人为之打扇。“三想”依次层进,愈想愈深细,关心备至,体贴入微,亦是情意痴绝之辞,更为具体地表现了作者对恋人的关切。连对方怕热不能成眠,不能成眠而又无人为其打扇都设想到了,可谓情意缠绵,想念痴绝。

  前半片写离别之怨、离别之恨,设为许多无理之辞,看似怪奇,但对爱人的真挚感情不啻如同从心田冲决释放,显得非常自然。后半片从女性角度设想别后男子的生活情态,三个设想,依次而递,层层加细,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柔韧细腻心理和对爱人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的至情。本词作为稼轩词中少见的抒发婉约感情的词篇,在揭示女性特有的隐微难明的心理上显得很有特色。

参考资料:
1、 辛弃疾、刘扬忠.稼轩词百首译析:花山文艺出版社,1983:80
2、 辛弃疾、朱德才.辛弃疾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7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8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jīng)¹者莪(é)²,在彼中阿³。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译文:莪蒿葱茏真繁茂,丛丛生长在山坳。已经见到那君子,快快乐乐好仪表。
注释:¹菁菁:草木茂盛。²莪:莪蒿,又名萝蒿,一种可吃的野草。³阿:山坳。中阿,阿中也,大陵曰阿。⁴仪:仪容,气度。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¹。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译文:莪蒿葱茏真繁茂,簇簇生长在小洲。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悠悠。
注释:¹沚:水中小洲。中沚,沚中也。水中小洲曰沚。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¹。既见君子,锡²我百朋³
译文:莪蒿葱茏真繁茂,蓬蓬生长在丘陵。已经见到那君子,赐我贝币千百朋。
注释:¹中陵:陵中也。丘陵高坡之地。²锡:同“赐”。³朋:上古以贝壳为货币,五贝或十贝一串,两串为“朋”。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泛泛¹杨舟²,载³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译文:荡漾水面杨木舟,随着波涛任漂流。已经见到那君子,我的心里乐无忧。
注释:¹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²杨舟:杨木做成的小船。³载:或,又。⁴休:喜。

  此诗的主旨,由于诗的境界的空泛性和意象的可塑性,对其内涵可以有不同的开掘和把握。《毛诗序》“乐育材”说流传二千多年,影响至巨。连批评《毛诗序》全失诗意的朱子,在其《白鹿洞赋》中,亦有“广‘青衿’之疑问,乐《菁莪》之长育”的句子。此所谓习用典记,约定俗成者也。对诗的主题,不同的理解可以并存,似不必存此没彼。这首诗的主题,爱情说更有道理,证据之一是人们公认《小雅》中典型描写男女相悦之情的《小雅·隰桑》篇,同《小雅·菁菁者莪》不论章法、句式都非常相似;前三章中“既见君子”句式一般无二,第四章都变换声调,各自成章。

  此诗前三章都以“菁菁者莪”起兴,也可以理解成记实,然不必过于拘泥,因“在彼中阿”、“在彼中沚”、“在彼中陵”的植物,除了“莪”,当然还有很多,举一概之而已。第一章,女子在莪蒿茂盛的山坳里,邂逅了一位性格开朗活泼、仪态落落大方、举止从容潇洒的男子,两人一见钟情,在女子内心深处引起了强烈震颤。第二章写两人又一次在水中沙洲上相遇,作者用一个“喜”字写怀春少女既惊又喜的微妙心理。第三章,两人见面的地点从绿荫覆盖的山坳、水光萦绕的小洲转到了阳光明媚的山丘上,暗示了两人关系的渐趋明朗化。“锡我百朋”一句,写女子见到君子后,因获得厚赐而不胜欣喜。第四章笔锋一转,以“泛泛杨舟”起兴,象征两人在人生长河中同舟共济、同甘共苦的誓愿。不管生活有顺境,有逆境,只要时时有恋人相伴,女子永远觉得幸福。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十六句,但把一个美妙动人的爱情故事表现得引人入胜。和《秦风·蒹葭》相比,《蒹葭》在水乡泽国的氛围中有一缕渺远空灵、柔婉缠绵的哀怨之情,把一腔执着、艰难寻求但始终无法实现的惆怅之情,寄托于一派清虚旷远、烟水濛濛的凄清秋色之中。而《菁菁者莪》处处烘托着清朗明丽的山光和灵秀迷人的水色,青幽的山坡,静谧的水洲,另是一番情致。两首诗可谓珠联璧合,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54-355

jīngjīngzhěé

míng xiānqín 

jīngjīngzhěé zàizhōngē jiànjūn qiěyǒu 
jīngjīngzhěé zàizhōngzhǐ jiànjūn xīn 
jīngjīngzhěé zàizhōnglíng jiànjūn bǎipéng 
fànfànyángzhōu zàichénzài jiànjūn xīnxiū 

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
君家赤骠画不得,一团旋风桃花色。
译文:君家赤骠骏马难以描摹,好似一团旋风桃花之色;
注释:君:指卫节度。旋风:形容骏马动作迅捷,行动如风。桃花色:因红中带白,行动起来,混同一片,故称桃花色。
红缨紫鞚珊瑚鞭,玉鞍锦鞯黄金勒。
红缨紫鞚(kòng)珊瑚鞭,玉鞍锦鞯(jiān)黄金勒。
译文:红缨穗紫缰绳珊瑚马鞭,玉马鞍锦鞍垫黄金马勒。
注释:鞚:带嚼口的马笼头,与下文“勒”同。珊瑚鞭:珊瑚制的鞭子。玉鞍锦鞯:指华丽的马具。鞯,衬马鞍的垫子。
请君鞁出看君骑,尾长窣地如红丝。
请君鞁(bèi)出看君骑,尾长窣(sū)地如红丝。
译文:请君备马牵出上马一试,马尾甩过地面有如红丝,
注释:鞁:配备马具。窣:这里是甩动之意。
自矜诸马皆不及,却忆百金新买时。
自矜诸马皆不及,却忆百金新买时。
译文:诸马难以相比令人自豪,却忆百两黄金买马之时。
注释:自矜:自豪。百金:百两黄金,说价高。
香街紫陌凤城内,满城见者谁不爱。
香街紫陌凤城内,满城见者谁不爱。
译文:穿过京城之内大街小巷,全城看马之人谁不赞赏?
注释:香街:长安街名,泛指长安街道。紫陌:过去称京城中的道路。凤城:古时对京城的称呼。
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
扬鞭骤急白汗流,弄影行骄碧蹄碎。
译文:时而扬蹄飞奔汗流满身,时而姿影缓缓志气扬扬。
注释:白汗:非中医之证名,而是指普通的汗。弄影:舞动姿影。骄:马健壮的样子。碧蹄:形容马蹄坚美如育石。碎:碎步。
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鬉高。
紫髯(rán)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鬉(zōng)高。
译文:胡家少年马夫手拿剪刀,天亮修剪马鬃束得高高;
注释:紫髯:绛紫色胡须。胡雏:胡儿。这里指马夫。三鬉:把马鬃修剪成三瓣的样式。
枥上看时独意气,众中牵出偏雄豪。
(lì)上看时独意气,众中牵出偏雄豪。
译文:拴在槽头已是气概不凡,牵出马群更觉身姿雄豪。
注释:枥:马槽。独意气:气概独特。
骑将猎向南山口,城南孤兔不复有。
骑将猎向南山口,城南孤兔不复有。
译文:跨上骏马出猎终南山口,追得城南孤兔全都没有;
注释:南山口:似指终南山口。
草头一点疾如飞,却使苍鹰翻向后。
草头一点疾如飞,却使苍鹰翻向后。
译文:马蹄点过草梢迅疾如飞,使那空中苍鹰反而落后。
注释:草头:草梢。点:形容马蹄轻捷,只像点过一样。翻:反而。
忆昨看君朝未央,鸣珂拥盖满路香。
忆昨看君朝未央,鸣珂(kē)拥盖满路香。
译文:当日看您前来朝拜皇宫,前呼后拥满路赞美之声;
注释:朝:朝拜。末央: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唐宫。鸣珂:马勒上的装饰叮叮作响。珂,玉石。这里指马勒上的装饰品。盖:古时高级官员出行时车马上的遮蔽物,类似伞形。满路香:说满路好名声,即路人交口称誉。
始知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
始知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
译文:身为边镇大将多么富贵,人马互相辉映多么威风。
注释:边将:边防将官。卫节度曾为安西一带做边将,故称。
男儿称意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
男儿称意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
译文:男儿应当如此才称心意,骏马阵阵长呜北风吹起;
待君东去扫胡尘,为君一日行千里。
待君东去扫胡尘,为君一日行千里。
译文:待您东去扫平战乱之日,骏马为您一日驰骋千里!
注释:胡尘:胡马奔跑所扬起的尘土。这里指安史乱军。当时安史乱军还盘踞东都洛阳,故诗中说东去。

  诗的开头从赤骠马的神骏落笔。首句用画家难以描绘来虚写一笔,次句用一新奇的比喻来写马的形象:好似一片桃花色的旋风在回旋。“旋风”与“桃花色”构成难以捕捉的形象,从而落实了“画不得”。这是动的描写。三、四两句用名贵的装饰来进一步衬托马的神骏,全用颜色搭配,写得色彩摈纷。这是静的描写;诗的次四句从试骑的方面写马。“尾长”一句从马本身形象写,“自矜”和“百金”两句则分别从骑者的心理和价格的高贵两方面写,都突出了马的不同寻常。“新买时”一句自然引出下文。

  以下四句写“新买时”的情景。“香街紫陌凤城内,满城见者谁不爱”,这两句用京城人们的反映对马作侧面烘托。“扬鞭骤急白流汗,弄影行骄碧蹄碎”,这两句则从疾驰和缓行两方面对马作直接描绘。这四句写得很有概括力而又十分形象;京城里的人们仿佛看到:新买的赤骠马穿过京城大街小巷,一会儿扬蹄疾驰,一会儿摇尾缓行,路旁人们无不喧喷称赞。作品就用这种环境把马的神骏突显出来。接着四句又从精心修饰喂养的角度,与众马比较写赤骠马。“独意气”,“偏雄豪”,从马的神态方面写出它的不凡气概。“骑将猎向南山口”以下四句选取了一个特定的射猪场面,以迅疾的狐免,矫健的苍鹰与赤骠马比较,来突出“疾如飞”的赤骠马奔跑的迅捷,“草头一点”,把马的姿态写得轻快而又飘逸。

  以上对赤骠马作了尽情描绘,以下八句则转而写卫节度。开始三句对卫节度的富贵加以赞颂,第四句又归结到马上,但不单写马,而是将人与马合起来写:人以马而增辉,马以人而生光,赞扬赤骠马而及于卫节度。诗的最后四切仍将人与马并写,男儿称意,马儿神骏,人马均属不凡。结尾两句则以卫节度和赤骠马双扇作结,扣应题意,预言卫节度将获取更大战功。

  这首诗采用铺叙的写法从各个方面极写赤骠马的神骏,其中运用大量比喻和衬托,把骏马写得如在目前;最后赞扬骏马而及马的主人,手法高明。

参考资料:
1、 刘开扬.岑参诗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144-145
2、 高光复.高适岑参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289-294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春阴¹垂野²草青青,时有幽花³一树明。
译文:春天的阴云笼罩着草色青青的原野,偶尔有一树野花冒出头来,在眼前豁然一亮。
注释: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¹春阴:春天的阴云。²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³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晚泊(bó)孤舟古祠(cí)¹下,满川²风雨看潮生。
译文:晚间将小舟独泊在古庙下边,只见满河风雨,潮水渐渐上涨。
注释:¹古祠:古旧的祠堂。²满川:满河。

  这首小诗题为“晚泊犊头”,首二句在春天沉沉的暗绿的背景上,突出描绘了耀眼而幽独的花树,富有象征意义,后二句在泊舟古祠,在满川风雨中独看涨潮的即景描写中,寄寓了诗人对官场风雨不定、阴晴难测的状况,镇定自若、处之夷然的心态,而在平和心境的暗示中,又显露了内心深处的愤激不平。全诗色彩明暗、景物动静对照强烈,抒情气氛极其浓郁,感情借景物言之,尤觉含蕴悠远。

  诗人叙述中所见的景象说:春云布满天空,灰蒙蒙地笼罩着淮河两岸的原野,原野上草色青青,与空中阴云上下相映。这样阴暗的天气、单调的景色,是会叫远行的旅人感到乏味。幸而,岸边不时有一树野花闪现出来,红的,黄的,白的,在眼前豁然一亮,那鲜明的影像便印在你的心田。

  阴云,青草,照眼的野花,自然都是白天的景色,但说是船行所见,何以见得呢?这就是“时有幽花一树明”那个“时”字的作用了。时有,就是时时有,不时地有。野花不是飞鸟,不是走兽,怎么能够一会儿一树,一会儿又一树,不时地来到眼前供人欣赏呢?这不就是所谓“移步换形”的现象,表明诗人在乘船看花吗?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这两句则是说天阴得沉,黑得快,又起了风,眼看就会下雨,要赶到前方的码头是不可能的了,诗人决定将船靠岸,在一座古庙下抛锚过夜。果然不出所料,这一夜风大雨也大,呼呼的风挟着潇潇的雨,飘洒在河面上,有声有势;河里的水眼见在船底迅猛上上涨,上游的春潮正龙吟虎啸,奔涌而来。诗人呢?诗人早已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了。这样安安闲闲,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岂不是很快意的吗?

  欣赏这首绝句,需要注意抒情主人公和景物之间动静关系的变化。日间船行水上,人在动态之中,岸边的野草幽花是静止的;夜里船泊牧犊头,人是静止的了,风雨潮水却是动荡不息的。这种动中观静,静中观动的艺术构思,使诗人与外界景物始终保持相当的距离,从而显示了一种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风度。

参考资料:
1、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10-111
2、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52-53

huáizhōngwǎntóu--shùnqīn

chūnyīnchuícǎoqīngqīngshíyǒuyōuhuāshùmíng

wǎnzhōuxiàmǎnchuānfēngkàncháoshēng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客心争日月¹,来往预(yù)期程。
译文:我客游在外,行事尽量迅速,像同时间在竞争一样,来往的行程都是预先规划好了的。
注释:¹争日月:同时间竞争。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luò)¹城。
译文:可秋风不肯等待,自个儿先到洛阳城去了。
注释:¹洛阳:当时的首都。武则天称帝后定都洛阳。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八十九。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刘逸生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诗是张说在校书郎任内出使西川时写的,虽只寥寥二十字,却颇能看出他写诗的技巧和才华。

  一个接受任务到远地办事的人,总是怀着对亲人的眷恋,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盘算着回归的日期,这种心情是很自然的。但张说能把这种幽隐的心情“发而为诗”,而且压缩在两句话里,却不简单。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象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这“争”字实在写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来往预期程”,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公府的事都有个时间规定,那就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十个字把诗人当时面临的客观情况,心里的筹划、掂量,都写进去了,简炼明白,手法很高明。

  这十个字又是下文的伏笔。本来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紧凑的,然而诗人回归之心更急切,他要力争按时回洛阳。他是洛阳人,在洛阳有家,预期回归,与家人团聚。

  下文忽然来个大转折:“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不料情况突变,原定秋前赶回洛阳的希望落空了。游子之心,当然怅惘。然而诗人却有意把人的感情隐去,绕开一笔,埋怨起秋风来了:这秋风呵,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

  这一笔,妙在避开了率直无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这秋风先至,自然要引起许多烦恼。可以试想,秋风一至洛阳,亲人们必然要翘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约的苦衷就更不用说了。淡淡一笔,情致隽永深厚。

  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中没有明说,颇费人寻绎,正是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六一诗话》)。不过可以想见,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张说早些时就写过一首《被使在蜀》诗:“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归期定在秋月,即此诗所谓“预期程”。不料时届秋令,秋风已起,比诗人“先至洛阳城”,他却落后了,即诗题所谓“后期”。秋风本是按时而起,无所谓“先”;只因诗人归期“后”了,便显出秋风的“先”来。两首合看,于诗中的情味当有更深的体会。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年12月版 :第58-59页 .

shǔdàohòu

zhāngyuè tángdài 

xīnzhēngyuè láiwǎngchéng 
qiūfēngxiāngdài xiānzhìluòyángchéng 
君子尚义,小人尚利。
君子尚义,小人尚¹利。
译文:有道德的人尊崇仁义礼智信,没有道德的人只知追求满足私利。
注释:¹尚:尊崇,注重。
尚利则乱,尚义则治。
尚利则乱,尚义则治。
译文:追求私利,国家就会动乱;崇尚仁义礼智信, 国家就会安定。

yín--shàoyōng

jūnzishàngxiǎorénshàng

shàngluànshàngzhì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