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恩容纳禄,随地可寻春。东道非生客,西山似故人。
圣恩容纳禄,随地可寻春。东道非生客,西山似故人。
竹贪文字饮,萍笑宰官身。别后遥相忆,诗邮托雁频。
竹贪文字饮,萍笑宰官身。别后遥相忆,诗邮托雁频。
程敏政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11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微月生¹西海²,幽阳³始代升。
译文:月牙儿从西方极远之地生长,太阳落山后就变化上升。
注释:¹生:一作“出”。²西海:指西方极远之地。³幽阳:指落山后的太阳。⁴代:一作“化”。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圆光¹²东满,阴魄(pò)已朝凝。
译文:圆月正向东方运行满盈,阴暗月魄已在早晨凝成。
注释:¹圆光:满月。²正:一作“恰”。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译文:从混沌元气萌生了天地,三代纪元就已交替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译文:天道谅必还是这样存在,三正五德谁能加以确证?
本首诗是《感遇诗三十八首》组诗中的第一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其中其三、其三十五作于公元686年(垂拱二年),其二十九作于公元687年(垂拱三年)。
参考资料:
1、 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2、 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秦望山¹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译文:秦望山山头依然挂着夕阳,伤心人,伤心已绝的人谁又有心思去抒写凄凉之情呢?
注释:¹秦望山:在浙江绍兴,为这一带最高的山,因秦始皇登之以望海而得名。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译文:今人没见过吴国被越国攻破的情景,所以勾践墓附近的百姓还时常传说着当年“霸越乡”的往事。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雨打乱花迷复道¹,鸟翻黄叶下宫墙。
译文:雨打乱花,落花遮住越宫的复道;鸟飞树间,黄叶飘下故国的宫墙。
注释:¹复道:楼阁间有上下两重通道,称复道。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译文:故临高台,切莫向远处眺望,因为中原大地,正是烟树迷茫。

yuèwánggōujiàn--cháiwàng

qínwàngshāntóuyángshāngxīnshuíliáng

jīnrénjiànwángshìyóuchuányuèxiāng

luànhuādàoniǎofānhuángxiàgōngqiáng

dēnglínxiànggāotáiwàngyānshùzhōngyuánzhèngmiǎománg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英游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春翦(jiǎn)绿波,日明金渚(zhǔ),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é),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¹。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qī)²。英游³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译文:春风剪出了条条绿波,阳光把山下的沙洲染成金色,江水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印映浸泡着两岸碧树千棵。东西梁山夹江相互望着,远远望去恰似美女描画的双眉,迎风嫣然一笑,耸立万年依旧含情脉脉。当年就在这里李白与崔宗醉中游乐,锦袍被江水浸湿,乌纱帽歪斜在一侧。潇洒地泛舟何人能见,满目都是座座青山,还有那皎然银月。
注释:¹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指远处夹江而立的天门山如同女子的双眉,含情相对。²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敧侧:此指李白。传说李白醉后在采石矶上采月落水而死。³英游:英俊之辈;才智杰出的人物。⁴孤白:月亮。
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平生高兴,青莲一叶,从此飘然八极。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百年前事,欲问东风,酒醒长笛。
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平生高兴,青莲一叶¹,从此飘然八极²。矶(jī)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³。百年前事,欲问东风,酒醒长笛。
译文:谁扬片帆从天门山过?明天我也是天门山客。平生无求最欢畅,驾着一叶扁舟从此飘然游四方。山头绿树抽新芽,犹见当年兵马在厮杀,白马将军虞允文,大破金兵于采石矶。百年前事已去如清风,诗仙、白马谁是英雄?欲向东风问个究竟,远处长笛声让我突然酒醒。
注释:¹青莲一叶:青莲,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李白即号青莲居士。此指作者想象像李白一样悠游江湖。²八极:八方极远之地。³见白马、书生破敌:指南宋初年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败金兵的战役。“白马”比喻虞允文在战争中的洒脱状。因虞允文为文官故称其为“书生”。
玉堂深。正重帘护暝,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泥融脉起,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玉堂深。正重帘护暝(míng)¹,窗色试新晴。苔暖鳞生²,泥融脉起³,春意初破琼英。夜深后、寒消绛(jiàng),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
注释:¹暝:黄昏。²苔暖鳞生:是说梅枝向阳有苔痕如鱼鳞。³泥融脉起:是说盆内新泥融化涌起脉纹。⁴琼英:琼:一种美玉。英:花。这里指梅花。⁵寒消绛蜡:红色的蜡烛燃起时,驱走了寒意。绛:深红色。⁶暖吹:暖风。
长恨年华婉晚,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解将芳思,巧缀一斛春冰。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长恨年华婉晚¹,被柔情数曲,抵死牵萦。何事东君,解将芳思²,巧缀一斛(hú)春冰³。那得似、空山静夜,傍疏篱、清浅小溪横。莫问调羹(gēng)心事,且论笛里平生。
注释:¹晚:暮晚。²芳思:赏花的意绪。³一斛春冰:形容盆梅洁白如冰。⁴调羹:古时以梅子作为烹饪的调料。
这是一首咏梅词,然而所咏并非野生之梅树,而是长于洞房深室的盆栽梅花。词的上片,写盆梅虽植于玉堂之深,而自有一段天然风流,带给人清幽高洁的美好享受。“暖吹调香,冷芳侵梦,一晌消凝”十二字足见主人对盆梅之爱。下片的盆梅,已投射了作者的形象。“长恨”以下暗喻自身遭际,“那得似”三字意思一转,写出盆梅虽是“东君巧缀”,终究不如空山静夜、篱边溪畔的野生之梅来得自由。结句点明题旨,抒发不愿为官,只望归隐的愿望。缺点是说得太白,反无余致。

èhóng··pénméi--zhūyán

tángshēnzhèngzhòngliánmíngchuāngshìxīnqíngtáinuǎnlínshēngróngmàichūnchūqióngyīngshēnhòuhánxiāojiàngsuìyuèluòkōngtíngnuǎnchuīdiàoxiānglěngfāngqīnmèngshǎngxiāoníng

zhǎnghènniánhuáwǎnwǎnbèiróuqíngshùqiānyíngshìdōngjūnjiějiāngfāngqiǎozhuìchūnbīngshìkōngshānjìngbàngshūqīngqiǎnxiǎohéngwèndiàogēngxīnshìqiělùnpíngshēng

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
(chén)¹经上苑,羽猎²向闲田。
译文:天子游猎经过上林苑,士卒负羽箭走向荒田。
注释:¹宸游:帝王之巡游,此指天子游猎。²羽猎:帝王出猎,士卒负羽箭随从,故称“羽猎”。
狡兔初迷窟,纤骊讵着鞭。
¹兔初迷窟²,纤(xiān)(lí)³(jù)着鞭。
译文:三窟之狡兔奔跑快捷,骏马追赶岂用得上鞭。
注释:¹狡:狡猾。²窟:洞窟,这里指窝。³纤骊:古骏马名。⁴讵:岂,怎。
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三驱¹仍百步,一发遂双连。
译文:网开一面更衬出百步神技,一箭射中双兔连。
注释:¹三驱: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
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
影射含霜草¹,魂消向月弦²
译文:清晨兔影映在含霜草上,魂魄消于如月弓弦。
注释:¹含霜草:意指清早草上的霜还未融化。²向月弦:拉开后形状如满月的弓弦。
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
欢声动寒木¹,喜气满晴天。
译文:欢呼声惊动寒天树木,洋洋喜气溢满了晴天。
注释:¹寒木:泛指寒天的树木。
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
那似陈王¹意,空随乐府篇²
译文:哪像陈王那样子,只能把射猎场面寄于诗篇。
注释:¹陈王:指三国魏曹植。曹植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²乐府篇:指曹植的《名都篇》。

  这是一首叙事诗,在写作上似乎有些类似曹植的《名都篇》。首联写天子的狩猎队伍,从皇宫出发经过上林苑到达目的地——闲田。“闲”字至关重要,它说明了天子狩猎不是在良田上举行,不扰民,不害农。二三联写射兔过程,描写了一个热闹紧张的场面,其中“一发遂双连”是直点题目。四联从人、弓两方面描写射猎场景:上句言狡兔,“含霜草”意指霜还未化的清晨时分;“向月弦”,状写弓被拉得极满,如满月,这是借弓称美皇帝的技艺。五联是承上联而来,“欢声”、“喜气”都是对御箭连中双兔的说明,“动寒木”和“满晴天”,极言随从者称颂山呼之声。尾联以议论作结,犹言吾皇实有武技,胜于只在诗篇中空见射猎之事的陈思王曹植。

  此诗有两点值得注意:一、运用了衬托手法。狡兔三窟,兔子其实是一种灵敏矫健的动物,故很难射中,加上为示好生之德,狩猎时要让开一道,更增加了射猎的难度。但尽管如此,天子还是连中了两兔。射中双兔,除了因为有良弓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有百步穿杨的技术,而这种技术在反衬之下就显得尤为高超了,是对君王射艺的一种称赞。二、尾联含义深刻巧妙。陈思王曹植曾作乐府诗《名都篇》,写洛阳贵族子弟如何耽于斗鸡走马之乐,而无治国忧民之心,中间两度出现“我”字,看似自责,其实是刺世。诗人说“那似陈王意”,就意味着他写这首诗所抱的心情和曹植是不同的,并未对狩猎本事心存讽刺。文治武功向来是封建社会衡量好的君主的两个重要标准,此诗从一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了这种观念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彭国忠 等.唐代试律诗.合肥:黄山书社,2006:1-3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