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识郑山辉,写草成图偶见之。恍惚鹅群翻水日,依稀鸿爪印沙时。
平生不识郑山辉,写草成图偶见之。恍惚鹅群翻水日,依稀鸿爪印沙时。
康成已矣空书带,灵运悽其但梦池。寸楮尺缣能寄否,敢凭归雁致深期。
康成已矣空书带,灵运悽其但梦池。寸楮尺缣能寄否,敢凭归雁致深期。

zōngdàoshīcéngxúnzhèngyuánbǐngchūncǎojiànshīzhī--dàiliáng

píngshēngshízhèngshānhuīxiěcǎochéngǒujiànzhīhuǎngéqúnfānshuǐ鸿hóngzhǎoyìnshāshí

kāngchéngkōngshūdàilíngyùndànmèngchícùnchǔchǐjiānnéngfǒugǎnpíngguīyànzhìshēn

戴良

戴良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2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
译文:去年离别正是北雁南飞,今夜灯下衣已不见流萤踪迹。
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征客近来音信断,不知何处寄寒衣?
译文:远征的丈夫近来没有消息,棉衣做好了不知该寄向哪儿?
这是一首很优美的小诗。诗写一位少妇,独处空闺,深深地思念着远征边塞的丈夫,情真意切,思致清幽绵邈。唐初边地战火不断,诗人有所感而作此诗。开头两句借雁和萤说明女主人公和丈夫分别已经有一年了。更让人担心的是“近来”没有消息。尽管如此,女主人公夜中还在赶忙缝制寒衣,思念、忧虑、关切之情和离别的痛苦都融在其中了。诗通过对女主人公心理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不幸者的深切同情。

guīyuàn--zhānghóng

niánbiéyànchūguījīncáifèngyíngfēi

zhēngjìnláiyīnxìnduànzhīchùhán

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
与可¹以墨为竹,视之良²竹也。
译文:文同擅长画墨竹,画出的竹子看起来和真的一样,有竹之神韵。
注释:¹与可:即文同,其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与苏轼、苏辙为从表兄弟。操韵高洁,以学名世,尤擅墨竹。元丰二年(1079年)去世,苏轼作《筼筜谷偃竹记》以示悼念。²良:精良,指所画墨竹能得竹之神韵。
客见而惊焉,曰:“今夫受命于天,赋刑于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散柯布叶,逮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以闲媚。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均一气于草木,嗟壤同而性异。信物生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今子研青松之煤,运脱兔之毫。睥睨墙堵,振洒缯绡。须臾而成,郁乎萧骚。曲直横斜,秾纤庳高,窃造物之潜思,赋生意于崇朝。子岂诚有道者邪?”
客见而惊焉,曰:“今夫 命于天¹,赋刑于地²。涵濡(rú)雨露³,振荡风气。春而萌芽,夏而解驰。散柯(kē)布叶,逮(dǎi)冬而遂。性刚洁而疏直,姿婵(chán)¹⁰以闲媚¹¹。涉¹²寒暑之徂(cú)¹³,傲冰雪之凌厉¹⁴。均一气于草木¹⁵,嗟(jiē)壤同而性异¹⁶。信¹⁷物生¹⁸之自然,虽造化其能使¹⁹。今子²⁰研青松之煤²¹,运²²脱兔之毫²³。睥(pì)(nì)²⁴墙堵²⁵,振洒²⁶(zēng)(xiāo)²⁷。须臾(yú)而成,郁乎萧骚²⁸。曲直横斜,秾(nóng)纤庳(bì)²⁹,窃造物之潜思³⁰,赋生意于崇朝(zhāo)³¹。子岂诚有道者³²邪?”
译文:客人见到他画的竹子之后非常惊讶,说:“大自然赋予了竹子生命和形貌。竹子受到雨露滋润,存在于天地间。春天竹子开始萌芽生长,夏天竹笋就脱离竹壳,舒展为竹。等到叶子慢慢增多,到了冬天竹子就长成了。竹子性情刚直,长得姿态却娴雅妩媚。历经寒暑变化,笑傲面对冰雪严寒。草木所吸收的天地间浑然之气是一样的,嗟叹它们生长的土壤一样,但是性情却不一样。确实万物生长有其天然的本性,除了造物主谁能够驾驭的了?如今你却用松烟制成的墨,用兔毛制成的笔,漫不经心地看着作画的墙壁,然后在绢帛上尽情挥洒,不一会儿就画好了。竹子枝叶纷繁茂盛,极为传神,仿佛能听到风吹竹叶发出的声音。画出的竹子弯直横斜,粗细高低,形态各异。窃取了造物主的神妙构思,赋予画竹以蓬勃生机。你难道就是那得道的人吗?”
注释:¹ 命于天:从上天获得生命。²赋刑于地:由大地赋予形体。刑,通“形”。³涵濡雨露: 雨露的滋润。涵濡,滋润,沉浸。⁴振动风气: 节气的激荡。⁵解驰:分开枝条,迅速生长。⁶散柯布华:展开枝条和绿叶。华,这里指竹叶,《历代赋汇》即作“叶”。⁷逮:等到。⁸遂:完成,这里指嫩竹成长为劲竹。⁹疏直:疏阔挺直。¹⁰婵娟:姿态秀美。¹¹闲媚:娴雅妩媚。¹²涉:经历。¹³徂变:寒来暑往的变化。徂,逝去。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后先相继,自夏徂秋。”¹⁴凌厉:气势迅猛。¹⁵均一气于草木:先天之气平均布施于万物。一气,混沌之气,古人认为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¹⁶性异:秉性相异。¹⁷信:诚然,确实。¹⁸物生:物性。生,通性,资质,禀赋。¹⁹虽造化其能使:纵然是上天创造化育,岂能使竹变成这样。其,犹“岂”。使,指限定和改变。²⁰子:对文同的尊称。²¹研青松之煤:以松烟所集的煤灰研磨成墨汁。沈括《梦溪笔谈·杂志》:“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也。”²²运:挥动。²³脱兔之毫:兔毫制成的毛笔。²⁴睥睨:斜视,指聚精会神,胸有成竹。²⁵墙堵:这里指作画的粉壁。²⁶振洒:挥洒自如。²⁷缯绡:缯帛丝绢。²⁸郁乎萧骚:郁郁葱葱,潇洒摇动。萧骚,风吹竹叶的声音。²⁹秾纤庳高:粗细高矮。庳,低矮。³⁰窃造物之潜思:从造物主那里窃取潜心的构思。³¹赋生意于崇朝:即刻赋予生机意趣。生意,指生命力。崇朝,也作“终朝”,指从天亮至早饭时刻,即早晨,比喻时间短暂。³²有道者:懂得万物之本原和万物运行规律的人。《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者,万理之所然也。”苏轼《跋文与可墨竹》:“与可曰:‘吾乃者学道未至,意有所不适,而无所遣之,故一发于墨竹,是病也。”’
与可听然而笑曰:“夫子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山空日出。猗猗其长,森乎满谷。叶如翠羽,筠如苍玉。淡乎自持,凄兮欲滴。蝉鸣鸟噪,人响寂历。忽依风而长啸,眇掩冉以终日。笋含箨而将坠,根得土而横逸。绝涧谷而蔓延,散子孙乎千亿。至若藂薄之余,斤斧所施。山石荦埆,荆棘生之。蹇将抽而莫达,纷既折而犹持。气虽伤而益壮,身以病而增奇。凄风号怒乎隙穴,飞雪凝冱乎陂池。悲众木之无赖,虽百围而莫支。犹复苍然于既寒之后,凛乎无可怜之姿。追松柏以自偶,窃仁人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虽天造之无朕,亦何以异于兹焉?”
与可听然¹而笑曰:“夫子²之所好者,道也,放³乎竹矣!始予隐乎崇山之阳,庐乎修竹之林。视听漠然,无概乎予心。朝与竹乎为游,莫与竹乎为朋。饮食(shì)乎竹间,偃(yǎn)¹⁰乎竹阴。观竹之变也多矣!若夫风止雨霁(jì)¹¹,山空¹²日出。猗(yī)¹³其长,森¹⁴乎满谷。叶如翠羽,筠(yún)¹⁵如苍玉。淡乎自持¹⁶,凄¹⁷¹⁸欲滴。蝉鸣鸟噪,人响¹⁹寂历²⁰。忽依风²¹而长啸,眇(miǎo)²²掩冉²³以终日²⁴。笋含²⁵(tuò)²⁶而将坠²⁷,根得土而横逸²⁸。绝²⁹涧谷而蔓延,散³⁰子孙乎千亿。至若藂(cóng)薄之余³¹,斤斧所施³²。山石荦(luò)(què)³³,荆棘生之³⁴。蹇(jiǎn)³⁵将抽³⁶而莫达³⁷,纷³⁸既折而犹持³⁹。气⁴⁰虽伤而益壮,身⁴¹⁴²⁴³而增奇⁴⁴。凄风号怒乎隙穴⁴⁵,飞雪凝冱(hù)⁴⁶乎陂(bēi)⁴⁷。悲众木之无赖⁴⁸,虽百围而莫支⁴⁹。犹复⁵⁰苍然⁵¹于既寒之后,凛乎⁵²无可怜之姿。追⁵³松柏以自偶⁵⁴,窃⁵⁵仁人⁵⁶之所为,此则竹之所以为竹也。始也,余见而悦之;今也,悦之而不自知也。忽乎⁵⁷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⁵⁸而兴,而修竹森然⁵⁹。虽天造之无朕⁶⁰,亦何以异于兹⁶¹焉?”
译文:文同听过了之后微笑着说:“我所追求的就是道,把这种追求寄予在竹子中了。我开始在高山的南面隐居,在竹林附近修建房屋,视听淡漠,对外界无牵挂。早晨和傍晚都和竹子在一起。在竹林间吃饭,在竹阴下睡觉休息。看到竹子形态体貌的变化很多。每当风住、雨停的时候,山林间空旷幽静,太阳出来,竹林就显得特别秀丽茂盛,布满了整个山谷。竹叶像是翠鸟的羽毛,竹上的青皮像是青玉,非常淡薄,竹上的寒露好像都要滴下来了。只有蝉和鸟在林间鸣叫,人的声音寂寞而寥落。我顺着风长啸一声,终日看着那苍茫的远方。新的竹笋带着笋壳一起落下,根在土里生长,穿过涧谷蔓延开来,生出成千上万的子孙。到了被斧头砍过,比较稀薄的地方,怪石嶙峋,荆棘丛生,竹在那种地方艰难地抽出来却不能伸展开,虽欲倒却顽强支撑着,虽环境艰难元气受损却更加坚强,身体弯折形状却更加奇特。狂风怒号的天气,天寒地冻,叹息别的树木即使很粗大却没有自持。竹却依旧在严寒之后苍翠,没有那种可怜的姿态,使自己与松柏同列,这是效仿仁者的做法,这就是竹子为什么称之为竹了。我一开始见到竹子就很喜悦,如今这种喜悦的感觉已经融入自己身体里了。来了兴致之后,挥毫泼墨,那真切的竹子就在眼前了。虽然自然的竹子是天造地设的,可是这与墨竹又有什么分别呢?”
注释:¹听然:张口笑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无是公听然而笑。”郭璞曰:“听,笑貌。”(裴驷《史记集解》引)²夫子:敬称,您。³放:扩展,推广。⁴崇山之阳:高山之南。《尔雅·释诂》:“山南水北谓之阳。”⁵庐:用作动词,搭建茅庐。⁶视听漠然:对外界的声响和景象无所知觉。⁷无概乎予心:心无杂念,无所系挂。概,概怀,关切,系念。⁸游:游伴。⁹饮食:均用作动词,饮水吃饭。¹⁰偃息:睡卧止息。¹¹雨霁:雨停天晴。¹²山空:山间雾散,空旷幽静。¹³猗猗:美盛的样子。¹⁴森:高耸繁茂的样子。¹⁵筠:竹皮。¹⁶淡乎自持:淡泊自守。¹⁷凄:沾湿的样子,这里指露水。¹⁸兮:一作“苟”。¹⁹人响:人声。²⁰寂历:寂静。²¹依风:随风摇曳。²²眇:注视,傲视。²³掩冉:同“掩苒”,小草随风倾倒的样子。²⁴终日:日暮。²⁵含:包含,包裹。²⁶箨:笋壳。²⁷坠:脱落。²⁸横逸:纵横延伸。²⁹绝:横穿,穿越。³⁰散:散播,繁衍。³¹藂薄之余:指杂生在草丛中的散竹。藂薄,丛生的杂草。藂,同“丛”。³²斤斧所施:被砍伐。施,施加。³³山石荦埆:散竹生长在石缝中。荦埆,怪石嶙峋的样子。³⁴荆棘生之:散竹与荆棘并生在一起。³⁵蹇:艰难不顺。³⁶抽:发芽抽茎。³⁷莫达:不能破土而出。达,幼苗出土的样子。³⁸纷:杂乱。³⁹持:相持,抗衡。⁴⁰气:元气。⁴¹身:竹干。⁴²以:因为。⁴³病:伤害。⁴⁴奇:奇挺,奇异挺拔。⁴⁵隙穴:山谷与洞穴。⁴⁶凝冱:结冰,冻结。⁴⁷陂池:池沼,池塘。⁴⁸无赖:无所凭依,无可奈何。⁴⁹支:支撑。⁵⁰犹复:仍然能够。⁵¹苍然:青绿挺拔的样子。⁵²凛乎:凛然,严肃而令人敬畏的样子。⁵³追:追随,仿效。⁵⁴自偶:自比,作为榜样。⁵⁵窃:谦词,窃比,私下效法。⁵⁶仁人: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⁵⁷忽乎:恍若,好像。⁵⁸勃然:勃发,兴起。⁵⁹森然:茂盛耸立的样子。⁶⁰天造之无朕:谓上天造化万物自然天成。无朕,没有迹象或先兆。⁶¹兹:指墨竹。
客曰:“盖予闻之: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客曰:“盖¹予闻之:庖(páo)丁,解牛者也²,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zhuó)轮者也³,而读书者与之。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况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译文:客人听了之后说:“我从前听说,庖丁是个杀牛的厨师,但是学养生的人从他那里学到了养生的道理;轮扁,是制造车轮的木匠,读书的人却从中学到了读书的道理。世上一切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一样而已,更何况您把这道理寄托在竹子中,我说您是得道的人,难道不是吗?”
注释:¹盖:发语词。²庖丁,解牛者也:见《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宰牛十九年,杀牛数千刀刃不钝。以其长期实践向文惠君阐明:事物纷繁复杂,只有反复实践,掌握客观规律,方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迎刃而解。养生者取之:指文惠君从中领悟了养生之道。《庄子·养生主》:“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³轮扁,斫轮者也:见《庄子·天道》。轮扁,春秋齐国著名造车工,制做车轮七十余年。以其长期实践向齐桓公阐明:砍木做轮如同读书,需经长期实践才能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其心得甘苦唯自知不可言传;读圣贤书而缺乏独立思考,则所读者只是古人所遗留的糟粕。斫,砍削。⁴读书者与之:指齐桓公赞同轮扁所讲述的道理。与,赞许。⁵其所从为之者异尔:天地万物内在的法则是同样的,只是人们遵循规律的外在方式有差异。从,遵循。为之,指具体的方式方法。⁶况夫:何况。⁷托:寄托,寄寓。⁸则非耶:难道不是。
与可曰:“唯唯!”
与可曰:“唯唯¹!”
译文:文同听过之后说:“大概是这样子的吧。”
注释:¹唯唯:应答之辞,顺应对方而不置可否的样子。

  这篇赋先写文同画艺的高超,再写文同画艺高超的原因,最后指出文同画竹合乎大道。全赋语言简洁凝炼,流畅疏宕,准确精到,既形象鲜明,又意义深邃,句式整齐中有变化,音韵节奏跳荡活泼,语言形式与内在意蕴的表达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全赋分三层。第一、第二段为第一层,此层以真衬画,极写文同画艺的熟练高超。此赋起笔扣题,先总写文同所画墨竹的精妙。“与可以墨为竹,视之良竹也”,这里的“良”字,不仅是“好”的意思,也包含着“真”、“美”的意思,是说文同的墨竹,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所以“客见而惊焉”。然后此赋借客人之口,首先描述了竹子生长的环境条件和成长过程、它的禀性恣态、与众不同的品格神韵,接着笔触一转,如此物生自然、造化难使的竹子,文同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它绘写出来,不仅得其形,而且得其神,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惊奇,所以客人禁不住要问:“子岂诚有道邪?”这一段作者用了“水涨船高”的写法,先极力铺写竹子的生长、恣态和神韵,目的是为突出文同画艺的高妙服务。第三段为第二层,此层借文同之口,述说文同画艺之所以达到如此境界的原因。首先借文同之口说:“夫予之所好者道也,放乎竹矣。”为下文确立纲领,接着叙写文同痴迷于竹,生活在竹子中间,心无旁鹜,观其形,体其神,察其变,会其德,从而由熟悉竹到喜爱竹,最终达到与竹化而为一。因此,当文同画竹时,便“忽乎忘笔之在手,与纸之在前,勃然而兴,而修竹森然”,达到巧夺天工、与自然争奇的地步。最后两段为第三层,此层总结全文,说明文同之画竹,合于大道。作者首先用庖丁解牛与养生之道相通,轮扁斫轮与读书之道相通两个事例说明“万物一理也,其所从为之者异尔”。接着用设问的方式,说明文同之画竹,同样也合于大道,从而把题旨升华到了“万物一理”的这个社会生活根本的原则上。

  在艺术上,此赋除继承了传统的赋体创作手法如主客问答的形式以外,还有自己的特点。其一,此赋构思精巧,行文流畅,前后联系密切,结构合理谨严。此赋第一层写文同画艺的高超,第二层写文同画艺高超的原因,第三层指出文同画竹合乎大道。全赋以“道”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而“道”的含义又随着文章的展开而逐渐丰富和深化。其二,写竹与写人,论画艺与论人品有机结合,人、景、情、理浑融一体,使全赋意蕴丰厚,耐人品味。其三,语言简洁凝炼,流畅疏宕,准确精到,既形象鲜明,又意义深邃。其四,句式以散句为主,骈散结合,整齐中有变化,音韵节奏跳荡活泼,语言形式与内在意蕴的表达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参考资料:
1、 王琳,邢培顺 编选.苏洵 苏辙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230-234
宝玦谁家子,长闻侠骨香。
宝玦(jué)¹谁家子,长闻侠骨²香。
译文:身佩玉玦的是谁家的好儿郎?久闻他豪侠的美名远扬四方。
注释:¹宝玦:其状如环而有缺口的玉饰。²侠骨:指勇武仗义的性格或气质。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
堆金买骏骨,将送楚襄王¹
译文:他花费重金买了骏马的尸骨,却要送给并不爱马的楚襄王。
注释:¹楚襄王:即战国时楚顷襄王芈横。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伏波¹惟愿裹尸还,定远²何须生入关。
译文:应该像马援那样只愿战死疆场,以马革裹尸还葬,何必像班超那样非要保全生命,活着入关返回家乡!
注释:¹伏波: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这里是指马援。²定远:班超曾被封为定远侯。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射 一作:定)
莫遣只轮¹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射 一作:定)
译文: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注释:¹只轮:这里指任何一个人。

  李益的边塞诗,主要是抒发将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情绪,情调偏于感伤,但也有一些慷慨激昂之作,《塞下曲》便是这方面较著名的一首。

  诗以前代戍边名将作比,抒发了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头二句夸赞东汉两个名将马援和班超。“伏波惟愿裹尸还”,这句说的是马援的故事。东汉马援屡立战功,被封为伏波将军。他曾经说:男儿当战死在边疆,以马革裹尸还葬。“定远何须生入关”,这句说的是班超的故事。东汉班超投笔从戎,平定西域一些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的叛乱,封定远侯,居西域三十一年。后因年老,上书皇帝,请求调回,有“但愿生入玉门关”句。

  以上两句说:为保家卫国,边塞将士应长期驻守边疆,宁愿战死疆场,无须活着回到玉门关。后二句表示灭敌及长期卫边的决心。

  “莫遣只轮归海窟”,“只轮”,一只车轮。《春秋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晋人及姜戎败秦于肴..晋人与羌戎要之肴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返)者。”“海窟”,本指海中动物聚居的洞穴,这里借指当时敌人所居住的瀚海(沙漠)地方。这句意思是说,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

  “仍留一箭定天山”,“一箭定天山”,说的是唐初薛仁贵西征突厥的故事。《旧唐书·薛仁贵传》说:“唐高宗时,薛仁贵领兵在天山迎击九姓突厥十余万军队,发三矢射杀他们派来挑战的少数部队中的三人,其余都下马请降。薛仁贵率兵乘胜前进,凯旋时,军中歌唱道:“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以上两句意思是说:“要全歼敌人,不能让一个敌人逃跑,而且应该留驻边疆,叫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管仲¹相桓公²,霸诸侯,攘(rǎng)³(yí)(dí),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叛。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hōng)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译文:管仲为相辅佐齐桓公的时候,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了夷、狄等少数民族。管仲一生都在为使齐国国富民强而努力,诸侯不敢再叛乱。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相继得到重用。齐桓公最后在宫廷内乱中去世,五位公子开始争夺君位,祸乱蔓延开来,直到齐简公时期,齐国没有一年是安宁的。
注释:¹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军事家。²桓公:即齐桓公。桓,南宋版避宋钦宗赵桓讳而均作“威”。³攘:排斥。⁴竖刁、易牙、开方:三人都是齐桓公时期备受宠幸的近臣。⁵薨:古代称诸侯死。⁶五公子:指齐桓公的五个儿子,即公子武孟、公子昭(后来的齐孝公)、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元。⁷讫:直到。⁸简公:齐简公。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¹。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²;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桓公也。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³,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桓公何人也?顾其使桓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译文:功业的完成,并不是完成在成功之日,必然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祸乱的发生,不是发作时所产生,也会有一定的根源和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说是因为管仲,而说是因为鲍叔牙;齐国发生祸乱,我不说是因为竖刁、易牙、开方的原因,而说是因为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人,固然是导致国家动乱的人,再看看重用他们的人,是齐桓公。有了舜这样的圣人,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这样的圣人,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么齐桓公是什么人呢?回头看看,使齐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的时候,齐桓公询问可以为相的人选。正当这个时候,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不合人情、不能亲近而已。
注释:¹兆:预兆,证候,迹象。²鲍叔:姓鲍名叔牙,史称鲍叔,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大夫,善于知人,管仲之被重用,出自他的推荐。³四凶:旧传共工(古代的世族官)、驩兜(人名)、三苗(古族名,这里指其族首领)、鲧(人名)为尧时的四凶。⁴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少正卯是鲁国人,曾讲学而门徒众多,孔子当大司寇后将其杀害。但少正卯可能无其人而孔子杀少正卯也无其事。⁵非人情:管仲认为他们不合人情。相传,竖刁为进齐宫而自阉,易牙杀子而迎合君主,开方原本是卫国的公子,后来抛弃了父母来到齐国侍奉齐桓公。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tán)(guān)而相庆¹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zhí)²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³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虽桓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译文:唉!管仲以为齐桓公真的能够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齐桓公相处很多年了,也该了解他的为人吧?齐桓公是个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开美色的人,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因为管仲在。一旦管仲去世,这三人就可以做官了了。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住齐桓公了吗?齐国不担心有这三人,而是担心没有管仲;有管仲在,那么这三人只不过是普通人罢了。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少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齐桓公侥幸而听了管仲的话,诛杀了这三个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除掉他们吗?唉!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治理的人啊!如果他乘着齐桓公询问之时,推荐天下的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即使管仲死了,齐国也不算是失去了管仲。这三人又有什么可让人担心的呢?不说也罢!
注释:¹弹冠而相庆:据《汉书》记载,王吉和贡禹是好朋友,取舍相同,世称“王吉在位,贡禹弹冠”,后用“弹冠相庆”形容即将做官。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²絷:用绳索绊住马足,这里是束缚的意思。³匹夫:这里指普通人。⁴因:顺着,趁着。
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者百有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五伯¹莫盛于桓、文²,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³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者百有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译文:春秋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再强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他的大臣也都赶不上管仲;而晋文公之子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待人宽容仁厚。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了晋文公的余威,在后世还称霸了一百年之久。为什么呢?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是还有老成持重的大臣存在。齐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没有什么值得困惑的,因为他仅依靠一个管仲,而管仲却死了。
注释:¹五伯:春秋五霸。²桓、文:齐桓公、晋文公。³灵公:灵公:指晋襄公之子,晋文公之孙,因不行君道,荒淫无道,在位14年被杀。⁴孝公:指齐孝公,齐桓公之子。齐桓公死后,齐孝公在宋国的支持下夺得了王位。⁵宽厚:宽容仁厚。⁶肖:这里是贤明的意思。⁷老成人:原指“年老成德之人”,后指阅历多而办事稳重的人。⁸惑:这里指困惑不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¹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xū)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dàn)(màn)²不足信也。吾观史䲡(qiú)³以不能进蘧(qú)伯玉而退弥子瑕(xiá),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译文:天下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实际上是有贤臣而没有明君。齐桓公在世时,就说天下再没有管仲这样的人才了,我不相信。管仲的书《管子》里,有记载他将死的时候,谈论到了鲍叔牙、宾胥无的为人,并且还列出他们各自的短处。这样在他的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但他又预料到自己将死,可见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我看史䲡,因为不能使卫灵公任用贤臣蘧伯玉和斥退宠臣弥子瑕,为此死后进行了尸谏;汉代萧何临死前,推荐了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如此啊!国家因一个人而兴盛,因一个人而灭亡;贤能的人不为自己的死而感到悲痛,而忧虑国家的衰败。因此一定要推选出贤明的人来,然后才可以安心死去。那管仲,怎么可以没有荐贤自代就撒手人寰了呢?
注释:¹仲之书:指《管子》。²诞谩:荒诞无稽。³史䲡:字子鱼,也叫史鱼,春秋时期卫国大夫。⁴蘧伯玉:即蘧瑗,春秋时卫国大夫,卫灵公时贤臣,天下闻名,孔子很敬重他。⁵弥子瑕:春秋时卫国大夫,善于奉承,曾深得卫灵公宠爱。⁶身后之谏: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史䲡死后,让儿子不依照礼制停放尸体,国君如果问,便说自己未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⁷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载,萧何死前推举曹参为相。

  这篇文章分为五个自然段。第一段概言管仲生前死后齐强之功和齐乱之祸,第二段直陈齐国之祸实由管仲,第三段指责管仲不懂治国之本,第四段以晋文公来比照齐桓公以步说明管仲于齐国败乱无可逃责,第五段总结管仲临终不能荐贤自代的教训以垂戒后人。全文章句腾挪多变,奇诡莫测,起伏照应,极富雄辩恣肆的特点。

  第一段概言管仲生前死后齐强之功和齐乱之祸。文章开笔先承旧说,言管仲生前之功。即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抗击戎狄,使齐国变得国强民富,诸侯不敢反叛。然后转言管仲死后齐国就发生祸乱。即竖刁、易牙、开方“三子”被重用,齐桓公死于叛乱之中,五个公子争夺王位,以至祸延齐简公,国无宁日,历时竟达一百五十余年。本段言功是宾,言祸是主,主宾皆关锁于管仲身,为下文立论张本。

  第二段直接陈述齐国祸乱,说祸乱的根本原因是管仲引起。管仲之罪全在此段,所以这是全文最重要的一段。但作者指责管仲,却先不说管仲,而是把自已参透的哲理劈面提出:“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作者以这种带有思辨色彩的哲理作为本段起笔,不仅醒豁警拔,辉耀全篇,而且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构上自然流转,足见举重若轻之功力。下文以一个“故”字带出管仲,明确指出齐国之乱,祸由管仲,即所谓“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这里的上句显然是承功“所由起”而言,是宾;下句则是承祸“所由兆”而言,是主。主宾仍关锁于管仲一身,揭出全文题旨。接着,作者以“何则”设问,拓开一笔,将题旨又转深一 步,先责齐桓公,后责管仲。作者认为,齐桓公用“三子”而“乱人国”,齐桓公固然不对,但使齐桓公任用“三子”者却是管仲,因为管仲临终前,齐桓公询问他相国的人选,他却不能“举天下之贤者以对”,只是以“三子”做事违反人情,不可亲近之语搪塞而已。结果管仲既殁,齐国即乱。上文,作者先责备齐桓公,再责备管仲,最后又引证齐桓公“问相”的史实,这不仅用笔开合变而有序,而且借宾显主,还进一步说明了齐国之乱全都是由于管仲临终前不举荐贤能所导致的。以下几段,便紧紧扣住此意,反复畅发,开合承转,愈转愈深。

  第三段则是指责管仲不懂治国之本。这一段紧承上文齐桓公用“三子”和“问相”事展开论述,论证分三层,先开后合,先务虚后务实。第一层以“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的设问引起下文。作者认为,管仲与齐桓公相处日久,深知齐桓公贪恋声色。而且管仲还知道,如果没有竖刁、易牙、开方这“三子”,那么也就没有人能够满足齐桓公的声色欲望。因此日后齐桓公用“三子”,势所必然。既然如此,管仲临殁而不举贤自代,这应该说是他的责任。第二层深人步发问:“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否定的。因为齐国不担心有“三子”而担心没有管仲。有了管仲,这“三子”只不过是三个匹夫而已。言外之意是说,佞臣不足畏,可怕的是国无贤者,国既无贤,君自昏瞆。所以管仲想以“将死之言”“絷桓公之手足”也是不可能的。然后作者又退一步说,即使齐桓公侥幸能够听进管仲的话而诛灭“三子”,但天下类似“三子”之徒岂能“悉数而去之邪?”在这一警策有力的反问中,使人更清醒地看到管仲临殁而不能举贤自代的错误。以上两层都是放开一步,从齐桓公用“三子”的原因这个角度反复论述,说明选贤举能防止奸佞当国的重要。第三层则是合,作者在盘旋蓄势之后,一笔点出“管仲不懂治国之本”,并暗承第二段齐桓公“问相”事,设身置地,代管仲为谋,反跌出举贤自代”的重要,道出管仲“不知本”的要害。

  第四段以晋文公来比照齐桓公,进一步说明齐国的祸乱,管仲有不可逃脱的责任。这一段也是先开后合,由宾入主。先言晋国因有贤而强,后说齐国因无贤而败。援征史实,二相比照,更可见出贤者当国的重要。然后又合归于管仲,说管仲虽贤,齐桓公“独恃”,可是管仲却已经死了,齐国焉能不“一乱涂地”?因此,齐国败乱,管仲之责是无所逃脱的。

  第五段总结管仲临终不能荐贤自代的教训,垂戒后人。本段先说“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即认为,天下不是没有贤臣,而是有贤臣却不被国君所用。根据这个前提,作者接着推论说,“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作者之所以“不信”,是因为天下并非无贤,而是有贤不用。其中微旨,虽明责齐桓公不能用贤,实暗责管仲不能荐贤。以上为本段第一层。第二层批评《管子》以为国中无贤,再责管仲不能荐贤。据专门记载管仲言论的《管子》一书说, 管仲临终前,曾评论过鲍叔牙、宾胥无、宁戚、孙在等大臣的为人,一一分析他们的缺点,认为皆不足以托付国事。唯独荐举“好上识而下问”(《管子·戒篇》)的隰朋,可是管仲又料定隰朋将随已早亡,不可能久理齐政,因此自己死后,齐国将无贤可代。《管子》的这些认识显然是违背客观事实的,所以苏洵认为《管子》一书“诞谩不足信”。第三层援引春秋卫国大夫史鳅和汉丞相萧何临殁进贤为切证,说明大臣能否荐贤,全在其“用心”。而管仲临终之言和《管子》一书皆以为无贤可代,其“用心”可知矣!苏洵“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刘勰《文心雕龙·事类》),于此可见。第四层,总结教训,收束全文。“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这个教训可谓高出俗见,它不仅重申了大臣临终举贤自代的重要性,而且还用此冷隽之笔点醒全文,回应全篇。最后又承“而后可以死”句结穴于“彼管仲者,何以死哉?”以震耀耳目的反问,再次关锁于管仲,使全篇“能发异光,而且长留余味”(林纾《春觉斋论文·用收笔》)。

  这是一篇以意取胜的文章。作者论管仲其人,能够“扩前人所未发”(刘熙载《艺概·文概》),自出机杼,别开一境,令人耳目一新。破理且能顺势运斤,意贯始终;并善于运用丰富的史料多方类比,反复对照,纵擒开合,借宾论主,使立论一层深似一层。

参考资料:
1、 (唐)韩愈,等 著.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2.北京:线装书局,,2010年06月第2版:346-353

guǎnzhònglùn

xún sòngdài 

    guǎnzhòngxiànghuángōng zhūhóu rǎng zhōngshēnguóqiáng zhūhóupàn guǎnzhòng shùdiāo  kāifāngyòng huángōnghōngluàn gōngzhēng huòmànyán jiǎngōng níngsuì 

    gōngzhīchéng fēichéngchéngzhī gàiyǒusuǒyóu huòzhīzuò zuòzuòzhī yǒusuǒyóuzhào zhīzhì yuēguǎnzhòng éryuēbàoshū luàn yuēshùdiāo  kāifāng éryuēguǎnzhòng  shùdiāo  kāifāngsān luànrénguózhě yòngzhīzhě huángōng yǒushùnérhòuzhīfàngxiōng yǒuzhòngérhòuzhīshàozhèngmǎo huángōngrén shǐ使huángōngyòngsānzhě guǎnzhòng zhòngzhī gōngwènzhīxiàng dāngshìshí zhòngqiětiānxiàzhīxiánzhěduì éryánnǎiguòyuēshùdiāo  kāifāngsānfēirénqíng jìnér 

     zhòngwéihuángōngguǒnéngyòngsān zhònghuángōngchǔnián zhīhuángōngzhīwéirén huángōngshēngjuéěr jué érfēisānzhěsuì chūzhīsuǒyòngzhě yǒuzhòngyāněr zhòng sānzhětánguānérxiàngqìng zhòngwéijiāngzhīyánzhíhuángōngzhīshǒu guóhuànyǒusān érhuànzhòng yǒuzhòng sānzhě sāněr rán tiānxiàshàosānzhī suīhuángōngxìngértīngzhòng zhūsānrén érzhě zhòngnéngshùérzhī  zhòngwèizhīběnzhě yīnhuángōngzhīwèn tiānxiàzhīxiánzhědài zhòngsuī érguówèiwéizhòng huàn sānzhěyán 

    shènghuán wén wéngōngzhīcái guòhuángōng chényòujiēzhòng línggōngzhīnüè xiàogōngzhīkuānhòu wéngōng zhūhóugǎnpànjìn jìnwéngōngzhīwēi wéizhūhóuzhīméngzhǔzhěbǎiyǒunián zhě jūnsuīxiào érshàngyǒulǎochéngrényān huángōngzhīhōng luàn huò shìguǎnzhòng érzhòng 

    tiānxiàwèichángxiánzhě gàiyǒuyǒuchénérjūnzhě huángōngzàiyān éryuētiānxiàyǒuguǎnzhòngzhě xìn zhòngzhīshūyǒujiāng lùnbàoshū bīnzhīwéirén qiěshūduǎn shìxīnwéishùzhějiētuōguó éryòuzhījiāng shūdànmánxìn guānshǐ néngjìnértuì退xiá yǒushēnhòuzhījiàn xiāoqiě cáoshēndài chénzhīyòngxīn  guórénxīng rénwáng xiánzhěbēishēnzhī éryōuguózhīshuāi yǒuxiánzhěérhòu guǎnzhòngzhě zā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