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正合尘中眼,缥缈真乘水上舟。江月海云疑是梦,画图诗卷坐消忧。
苍茫正合尘中眼,缥缈真乘水上舟。江月海云疑是梦,画图诗卷坐消忧。
沙边细浪随鸥鸟,树里青山入柁楼。行尽驿亭三百里,五更风急住滩头。
沙边细浪随鸥鸟,树里青山入柁楼。行尽驿亭三百里,五更风急住滩头。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1263篇诗文

猜您喜欢
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
(bì)¹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lán)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
译文: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小红楼上。传来的箫声让我把往事回想。寒霜冷透栏杆,天空像河水一样清凉,想起扬州,那薄情的声名总是让我愁伤。
注释:¹璧月:形容月的皎洁明亮如同圆形玉璧。
尘暗鹔鹴裘。针线曾劳玉指柔。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
尘暗鹔(sù)(shuāng)¹(qiú)。针线曾劳玉指柔。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
译文:灰尘蒙盖了雁羽做的衣裳,缝制它曾让你玉指多日繁忙。三十年过去犹如大梦一场,风流早成昔日往事,而今只能空对梅花叹息,眼下我已白发苍苍!
注释:¹鹔鸘:水鸟名,雁的一种,长颈,其羽毛可制裘。

  词的上片主要是回忆旧游。首二句“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以两件事为起因,逗引对往事的回忆。璧月,谓月圆如璧。一轮玉璧似的圆月照耀着小楼,远处传来了阵阵箫声。同时那如泣如诉的洞箫更易令人感怀。“忆旧游”正是以这二者为触媒而引发出来的。“旧游”二字个中当包含词人后半生漂泊异乡、优游江浙、傲世睨俗的无限感慨。接着“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二句写词人凭栏眺望的感觉,并交待其时所在的地点扬州。楼外天凉似水,栏干上挂满秋霜。这一切无不使词人感到透心的清冷和孤寂。正因环境所致,同时加之地点又在扬州,所以词人不禁想起那“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霜”的浪荡才子杜牧来。上片尾句“薄幸声霜总是愁”正是借这一典故而抒写自己一生疏放、不拘小节,终而赢得薄情冤家的声霜,今天想来这一切总是令人徒增愁怨。

  下片主要是思念妻子。词人用“尘暗鹔鹴裘”换头过片,承上启下。“尘暗”二字承上,总结自己一生四海浪迹,风尘仆仆。这里用以引起下文,表达对妻子的怀念:“针线曾劳玉指柔。”原来这领鹔鹴大氅是妻子亲手辛勤缝制的。一个“劳”字表现了词人对妻子无限感激与思念之情。然而,此刻词人已步入晚年,如今是“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即言待得词人感觉到妻子一片恩爱之情,仿佛如一梦醒来,为时已在三十年之后。罢了,罢了,这一切已如东流之水,一去不返了。无限愧悔之情,全包融在“休休”二字的一声长叹之中。绾束“空为梅花白了头”一句更见真情。梅花,这里词人言自己为了追求隐逸而浪迹江湖,白白地虚度一生。而这里流露的只是有负爱妻一片真情的懊悔之意。这一句正是对上片结尾“薄幸声霜总是愁”的回应。

  全词情感如自肺腑流出,真挚感人。这也是本词艺术上的一大特色。此外,这首词用语不假雕饰,朴素洗炼。加之词人对发妻怀思之情低回哀惋,情绵意切,所以世称其词“婉媚多姿,聪俊自然”,实乃中肯之评。

参考资料:
1、 夏于全主编.唐诗宋词 第19卷 宋词: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6.01
愁展翠罗衾,半是馀温半泪。不辨坠欢新恨,是人间滋味。
愁展翠罗衾(qīn)¹,半是馀(yú)²温半泪。不辨坠欢³新恨,是人间滋味
译文:在思愁中展开绿色的丝被,上面还留有爱人的体温和我的泪水。不能分辨这是往日的欢娱还是新生的离愁,但这一定是人世间的滋味。
注释:¹翠罗衾:绿色的丝织品制成的被子。²馀:即“余”的异体字。³坠欢:往日的欢乐。南朝宋鲍照诗云:坠欢岂更接,明爱邈难寻。⁴新恨:新产生的怅惘。⁵人间滋味:尘世的苦乐感受。
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
几年辨守¹郁金堂²,草草³浑闲事。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
译文:几年的夫妻生活,以前没有把这种温馨的日子当会事。当一个人独自走到树林下,望着远处车马扬起的飞尘,祈盼着爱人的回来。
注释:¹辨守:谓夫妻厮守。²郁金堂:郁金,一种珍贵的植物,可为香料。“郁金堂”,言堂中炷着郁金之香。³草草:匆忙仓促或指草率。⁴浑闲事:视为寻常事。⁵西风林下:秋风中的树林之下。⁶红尘:指马走时扬起的飞尘。这里代指纷扰的人世。

  这首词上半片着重于写实,其中首句“愁展翠罗衾”是小词中常用的词语,比较直白。但接下来的“半是馀温半泪”写得就比较巧妙了。一方面写了女子自己留在罗衾上的馀温和泪痕,说明她整夜都在枕上流泪。另一方面描述的馀温也可以是回忆丈夫在家的温馨,更突出了下面的“半泪”,从以往的余温到现在的寂寞眼泪。于是这里有了一种时空的交混,而引出了下一句的“不辨坠欢新恨”,指新近离别的憾恨,往日欢乐的记忆增强了新近离别的憾恨,而新近离别的憾恨又格外令人怀念往日团聚的欢乐。苦与东互为因果,令人说不清到底是“欢”还是“恨”。妙就妙在“是人间滋味”一句,作者本来是在写思妇的哀怨,但无意之中就流露出自己的口吻,俨然一幅“偶开天眼觑红尘”的姿态。如果说前三句有“花间词”风味的话,那么这最后一句回归到作者《人间词》的本身上来了。

  词的下半片,更多的是在描述精神层次。“几年辨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点明了过去几年作者与爱人厮守在家中,自认为夫妻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的,所以并没有特别的珍惜,但没想到这种生活结束了。现在你离开我在外,我才体会到当年那些团聚的日子是多么珍贵难得。人,总是在思念过去和向往未来中,惟独不知道珍惜现在。“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两句结尾特妙:前达都是写女子的情,惟独这两句在写情的同时还描绘出一幅“景”的画面。画中思妇遥望着远方征尘中的一人一骑。因为有了“红尘”与“林下”的对比,列多的引申为忧愁烦恼的人世。“林下”可以是幽静的林下,也可能是古人说的“归隐林下”。作者写思妇站在林下,征人没入红尘,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本意。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王国维词新释辑评[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6:21-24

hǎoshìjìn··chóuzhǎncuìluóqīn--wángguówéi

chóuzhǎncuìluóqīnbànshìwēnbànlèibiànzhuìhuānxīnhènshìrénjiānwèi

niánxiāngshǒujīntángcǎocǎohúnxiánshìxiàng西fēnglínxiàwànghóngchén

茫茫大块洪炉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台。
茫茫大块¹洪炉²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lěi)³,老树遗台。
译文:这茫茫的大地既然经过了造物主炉火的冶炼,怎能不带上寒颓衰冷的外观?你看古往今来沧海桑田,但只见废弃的兵垒上弥漫着野烟,古台的遗址上树木参天。
注释:¹大块:大地,大自然。²洪炉:造物主的冶炉。³垒:用于战守的工事。
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太行¹如砺(lì)²,黄河如带³,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译文:放目远眺,太行山脉就像长长的磨刀石,黄河也缩成了带子一般,它们都混迹于尘埃之间。用不着更生悲叹,说那花儿开了又落,春天去了又返。
注释:¹太行:山脉名,在黄河北,绵亘山西、河南、河北三省。²砺:磨刀石。³黄河如带:意谓即使黄河变成了狭窄的衣带,泰山变成细平的磨刀石,国祚依然长久。后人因有“带砺山河”的成语。⁴等是:同样是。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具体的地点已不可详,总之是太行、黄河地区的一所古台,附近还有废弃的军事工事,气象十分荒凉。

  上片以“茫茫大块洪炉里”开头,作者并不直接从具体的景观着手,而是扩大到无垠的空间,也就是一片天地洪荒的景象。同样,在点出眼前的废垒遗台时,复用“古今多少”的感慨,又将时间从眼下的登台时分有意识地无限扩展。这种苍茫、深沉的心绪,使读者自然而然体会到作者登临所览的荒败,且意识到此非天然而乃人为,也即是政治和战争所造成的破坏结果。

  下片“太行如砺,黄河如带”借用了“带砺山河”的成语,而又是登览的实景,“等是尘埃”便带上了总结和象征的双关意味。从总结的一面说,作者登临之古台台势高拔,迥出地表,远方的太行山脉与黄河长流,都分别变成了小小的磨刀石及细带子,那么处在视野中的人间景物,就更微茫若尘,“等是尘埃”正是一种张大形势的说法。从象征的一面说,“尘埃”微不足道,处在微尘中的世界也不值得去认真看待。既然山河会因人事的兴废而“寒灰”、而“尘埃”,那么时光的流逝、万物的变化又有什么可叹惜的呢。下片的前三句回照空间,后三句回照时间,再度从扩张的境界中充实了上片的感慨。

参考资料:
1、 史良昭解.《元曲三百首全解 》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24页

rényuèyuán··mángmángkuàihóng--liúyīn

mángmángkuàihónghánhuījīnduōshǎohuāngyānfèilěilǎoshùtái

tàixínghuángdàiděngshìchénāigèngtànhuākāihuāluòchūnchūnlái

好风微揭帘旌起,金翼鸾相倚。翠檐愁听乳禽声,此时春态暗关情,独难平。
好风微揭帘旌(jīng)¹起,金翼鸾(luán)²相倚。翠檐愁听乳禽声,此时春态³暗关情,独难平。
注释:¹帘旌:帘幕。²金翼鸾:鸾翼以金色绘成,指帘上花纹。³春态:美好的容态。
画堂流水空相翳,一穗香摇曳。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
画堂流水空相翳(yì)¹,一穗香摇曳(yè)。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²,没人知。
注释:¹“画堂”句:画堂里所绘的流水图景、渐渐变得模糊不清。流水,指室内所绘的山水图。²过前期:超过了所约定会面的期限。

  这首词写闺人春思之情景。

  上片写女子见帘上所绘的鸾鸟相倚偎的图形,闻乳禽喳喳的叫声,相思之情更难平静。

  下片写她由于相忆入神,画堂的山水画隐约可见,一缕香烟浮动,宛如进到了梦境。后三句写她没法向她所思念的人表达心意,落花时节已到,原来约定的日期已超过,教她心中不得不急,但这种心情,又没有人能理解。

měirén ·hàofēngwēijiēliánjīng

sūnguāngxiàn dài 

hàofēngwēijiēliánjīng jínluánxiāng cuìyánchóutīngqínshēng shíchūntàiànguānqíng nánpíng 
huàtángliúshuǐkōngxiāng suìxiāngyáo jiàorénchùxiāng luòhuāfāngcǎoguòqián méirénzhī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季氏¹将伐颛(zhuān)(yú)。冉(rǎn)²、季路³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事。”
译文: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
注释:¹季氏:季康子,春秋鲁国大夫,把持朝政,名肥。²冉有:名求,字子有。³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两人都为孔子弟子。⁴见:谒见。有事:这里指军事行动。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¹?夫颛事,昔者先王²以为东蒙主³,且在邦域(yù)之中矣,是社稷(jì)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它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注释:¹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尔是过,责备你,这里的意思是批评对方没尽到责任。是:结构助词,提宾标志。(在苏教版中,“是”复指“尔”,用作代词)过:名词作动词,责备。²先王:指周之先王。³东蒙主:指受封于东蒙。东蒙,山名,及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主:主管祭祀的人。⁴是:代词,这,指颛事。⁵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坛。⁶何以:以何,凭什么。⁷为:表反问语气。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冉有曰:“夫子¹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译文: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做,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注释:¹夫子:季康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子曰:“求!周任¹有言曰:‘陈²力就³,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diān)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xiàng)¹⁰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¹¹出于柙(xiá)¹²,龟¹³¹⁴毁于椟(dú)¹⁵中,是谁之过与?”
译文: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如果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注释:¹周任:上古时期的史官。²陈:施展。³就:担任。⁴列:职位。⁵止:不去。⁶危:名词作动词,遇到危险(摇晃着要倒下)。⁷持:扶持。⁸颠:跌倒。⁹扶:搀扶。¹⁰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辅助者)。¹¹兕:独角犀牛。¹²柙:关猛兽的笼子。龟玉都是宝物。¹³龟:龟版,用来占卜。¹⁴玉: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¹⁵椟:匣子。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冉有曰:“今夫颛事,固¹而近²于费(bì)³。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译文: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孙氏的封地,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注释:¹固:指城郭坚固。²近:靠近。³费:季氏的私邑,及今山东费县。一说读fèi,当地人称费(fèi)县。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曰:“求!君子疾¹²³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guǎ),安无倾¹⁰。夫¹¹如是¹²,故远人不服,则修文¹³德以来¹⁴之。既来之,则安¹⁵之。今由与求也,相(xiàng)¹⁶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¹⁷而不能守¹⁸也;而谋动干¹⁹²⁰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事,而在萧墙²¹之内也。”
译文: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拥有邦国封邑的诸侯和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他们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不均,不担忧贫困而担忧社会不安定。若是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待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归顺;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策划在境内兴起干戈。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注释:¹疾:痛恨。²夫:代词,那种。³舍:舍弃,撇开。⁴辞:托辞,借口。⁵有国有家者:有国土的诸侯和有封地的大夫。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⁶患:忧虑,担心。⁷寡:少。⁸均无贫: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没有贫穷。⁹和无寡:和平了,人口就不会少了。¹⁰安无倾: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¹¹夫:句首语气词。¹²如是:如此。¹³文:文教,指礼乐。¹⁴来:使……来(归附)。¹⁵安:使……安定。¹⁶相:辅佐。¹⁷分崩离析:国家四分五裂,不能守全。¹⁸守:守国,保全国家。¹⁹干:盾牌。²⁰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²¹萧墙: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萧:这里借指宫廷。

  此文开篇直奔主题,季氏将要对颛事发起进攻,冉有、季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将要对颛事展开军事行动。”孔子回答得很直接,很明显,孔子反对季氏侵略颛事,理由充分,态度也很坚决。听到孔子的质问,冉有不得不为自己进行辩护,他说:“是季康子想要发兵,作为家臣,我们也不希望他这样做。”

  冉有急于为自己开脱,于是把一切责任都推到了季康子身上,但是孔子没有就此作罢,继续说“冉有啊,古时的史官周任有一句话:‘根据自己的能力去任职,不能胜任的便不要担任。’站不稳却不扶着,要跌倒了却不搀着,那么扶着瞎子走路的人还有什么用处呢?况且,你的话不正确。老虎和独角犀从笼子里出来了,龟板和玉器在盒子里被毁坏了,这又是谁的责任呢?”孔子引经据典,以两个问句的句式对弟子发出请问,以比拟的修辞方式责备了弟子。在孔子眼中,他的两位弟子没有辅佐好季氏,就是严重的失职。

  在孔子的责问之下,冉有开始为季康子侵略颛事寻找合适的理由,这一次,孔子不再留情面,严厉斥责道了冉有,孔子明确知道,季氏想要对颛事动武,一定会为自己找一个借口,但他不会被这样的借口蒙蔽。

  揭穿了季氏讨伐颛事的真相,孔子没有直接地加以痛斥,而是开始论述正确的治国之道,借此来反衬季氏的无道。一席话道尽了孔子的政治理念,彰显了他所主张的礼义制度。

  孔子最后又将话锋转向两位弟子,此话意在提醒季氏不要贸然行动,否则将会引起鲁哀公的猜疑,进而引发内乱。联系鲁国当时的政治形势,可知孔子的一番驳斥和规诫具有现实意义。当年,季氏权倾朝野,是鲁国政权的实际掌控者,鲁国国君哀公心有不满,意欲收回季氏的封地以削弱他的权力季氏之所以想要攻占颛事,是为了先下手为强,他担心哀公会联合颛事一起讨伐自己。这样看来,孔子对鲁国的政治形势有着冷静的体察,对季氏的盘算也心知肚明。孔子反对季氏发兵,是为了不使季氏与哀公的矛盾公开化、激化,进而造成国家的内战。孔子批评两位弟子,也是希望他们要以国家的大局为重这篇文章记述了师生之间的一场辩论,篇幅虽然简短,却形象地写出了孔子的义正词严和冉有等人的理屈词穷。对于如何通过对话塑造人物这一文学技巧,这篇文章具有示范意义,是后学者可以学习、模仿的典范之作。

shìjiāngzhuān

kǒng xiānqín 

    shìjiāngzhuān rǎnyǒu jiànkǒngyuē  shìjiāngyǒushìzhuān  

    kǒngyuē  qiú nǎiěrshìguò zhuān zhěxiānwángwéidōngméngzhǔ qiězàibāngzhīzhōng shìshèzhīchén wéi  

    rǎnyǒuyuē  zhī èrchénzhějiē  

    kǒngyuē  qiú zhōurènyǒuyányuē  chénjiùliè néngzhězhǐ  wēiérchí diānér jiāngyānyòngxiàng qiěěryánguò chūxiá guīhuǐzhōng shìshuízhīguò  

    rǎnyǒuyuē  jīnzhuān érjìn jīn hòushìwéisūnyōu  

    kǒngyuē  qiú jūnshěyuēzhīérwéizhī qiūwényǒuguóyǒujiāzhě huànguǎérhuànjūn huànpínérhuànān gàijūnpín guǎ ānqīng shì yuǎnrén xiūwénláizhī láizhī ānzhī jīnyóuqiú xiàng yuǎnrénérnénglái bāngfēnbēngérnéngshǒu érmóudònggānbāngnèi kǒngsūnzhīyōu zàizhuān érzàixiāoqiángzhīnè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