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岸风高宿雁惊,维舟特地起乡情。
苇岸风高宿雁惊,维舟特地起乡情。
渔儿隔水吹横笛,半夜空江月正明。
渔儿隔水吹横笛,半夜空江月正明。

qiū--zhōng

wěiànfēnggāo宿yànjīngwéizhōuxiāngqíng

érshuǐchuīhéngbànkōngjiāngyuèzhèngmíng

李中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2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恰春朝,又秋宵。春花秋月何时了?花到三春颜色消,月过十五光明少。月残花落。
¹春朝,又秋宵(xiāo)。春花秋月²何时了?花到三春³颜色消,月过十五光明少。月残花落(lào)
译文:春朝刚过,又到了秋宵时节。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啊!鲜艳美丽的花儿到了季春时节,色彩逐渐消退;每月十五过后,月亮就不再显得那么皎洁。月残花落,实在令人伤感不已啊!
注释:拨不断:曲牌名。又名“续断弦”,属双调宫曲调。此调流行于南宋和元代。全曲六句,基本句式为三三七七七四,押三平韵三仄韵。¹恰:才,刚刚。²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³三春:春季的第三个月,即季春时节。⁴消:消失,减退。⁵落:零落,凋谢。这里是韵脚。

  此曲由叹时光流逝之迅疾而生“月残花落”之深慨,抒发了一种老大无奈的伤感情绪,自叹亦复叹人。春花易逝,秋月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与世事的伤感心理。作者巧妙自然地借用李后主之《虞美人》词结合自己眼前的情与景,抒发了他对当时社会和人情世故的不平和不满之意,流露出他对仕途坎坷的愤懑与悲哀之情。若就诗意看,无非如此,似不足誉扬。但就内容表现而言,此词有一种令人感到似浅似深,似熟似生的效果。浅者,是因为“诗里落花,多少风人红泪”,人们已经见得很多了。而月残花落虽相似,各有心酸各有情。王和卿的这首小令从头到尾,春花秋月一路写去,别无一点“人事”的描述,其意旨归趣显得含蓄不明,这就不禁令人产生似熟还生、似浅还深之感,并由此而生吟咏的兴趣、索解的心理。

  若就律艺方面而言,这支小令六句六韵,由“春”、“秋”而衍“花”、“月”,然后似轱辘蝉联而下,一脉贯通。曲中“春”字、“花”字、“月”字各出现三次,“秋”字出现两次,春、秋、花、月,反复吟唱,造成一种宛转流畅、回环往复之美。在全曲短短三十一字中,两用对偶,一为工对,一为流水对,整饬中又富于变化,显得和顺谐畅。同时用典自然浑化,若出己手,这一切却又使得它流光溢彩,具有了不可或缺的艺术价值。

  生活在金末元初的王和卿,散曲作品并不多,既有滑稽调侃,粗俗嘲谑之风,也有空灵之作,如这首小令。但无论哪类作品,皆颇具特色。其题材、风格之多样,也可以说预示了元代散曲多元发展的端倪。

参考资料:
1、 蔡 践.元曲全鉴(典藏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2
2、 赵其钧.元曲举要.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0

duàn··tàn--wángqīng

qiàchūncháoyòuqiūxiāochūnhuāqiūyuèshílehuādàosānchūnyánxiāoyuèguòshíguāngmíngshǎoyuècánhuāluò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深居俯夹城¹,春去夏犹清。
译文: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正值清和气爽的初夏。
注释:¹夹城:城门外的曲城。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天意怜幽草¹,人间重晚晴。
译文:老天爷怜惜那幽僻处的小草,人世间也珍惜着傍晚时的晴天。
注释:¹幽草:幽暗地方的小草。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¹添意阁²(jiǒng)³,微注小窗明。
译文:久雨晚晴,楼阁之上凭意览眺,视线更为遥远。夕阳的余晖低透小窗,闪现一线光明。
注释:¹并:更。²意阁:指诗人居处的楼阁。³迥:意远。⁴微注:因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和柔和,故说“微注”。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越鸟¹(cháo)干后,归飞体更轻。
译文:南方鸟儿的窝巢已被晒干,傍晚归巢时飞翔的体态格外轻盈。
注释:¹越鸟:南方的鸟。

  细腻的描画晚晴景物,或许不算太难,但如果要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诗人的独特感受与心境,特别是要不露痕迹的寓托某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使读者在思想上有所启示,这就需要诗人在思想境界和艺术功力上都“更上一层楼”。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首联是说,一个人深居简出过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夹城,春天已去,夏季清朗。

  首联说自己居处幽僻,俯临夹城(城门外的曲城),时令正值清和的初夏。乍读似不涉题,上下两句也不相属,其实“俯夹城”的“深居”即是览眺晚晴的立足点,而清和的初夏又进而点明了晚晴的特定时令,不妨是说从时间、地点两方面把诗题具体化了。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颔联是说,小草饱受雨水的浸淹,终于得到上天的怜爱,雨过天晴了。

  初夏多雨,岭南更是这样(此时诗人在在桂林郑亚幕府供职)。久雨转晴,傍晚云开日霁,万物顿觉增彩生辉,人的精神也为之一爽。这种景象和感受,为一般人所习见、所共有。诗人的独特处,在于既不泛泛写晚晴的景象,也不作琐细的刻画,而是偏偏取生长在幽暗处不被人注意的小草,并进而写出他对晚晴别有会心的感受。久遭雨潦之苦的幽草,忽遇晚晴,沐浴着夕阳的余晖而平添生意。诗人触景兴感,忽然生出“天意怜幽草”的奇想。这就使这普通的小草无形中人格化了,给人以丰富的联想。诗人自己就有着类似的命运,故而很自然的从幽草身上发现了自己。这里托寓着诗人的身世之感。他在为目前的幸遇欣慰的同时不期然的流露出对往昔厄运的伤感,这就自然引出“人间重晩晴”,而且赋予“晚晴”以特殊的人生含义。晚晴美丽,然而短暂,然而诗人并不顾它的短暂,而只强调“重晚晴”。从这里,可以体味到一种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暂事物的感情,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颈联是说,登上高阁,凭栏远眺,天高地迥,夕阳冉冉的余晖透过窗棂。

  颔联写得浑融概括,深有托寓,颈联则转而对晚晴作工致的描画。这样虚实疏密相间,诗便显得张弛有致,不平板,不单调。雨后晚晴,云收雾散,凭高览眺,视线更为遥远,所以说“并添高阁迥”(这高阁即诗人居住的楼阁)。这一句从侧面写晚晴,写景角度由内及外。夕阳的余晖流注在小窗上,带来一线光明。因为是晚景斜晖,光线显得微弱柔和,故说“微注”。尽管如此,这一脉余晖还是给人带来了喜悦和安慰。这一联通过对晚景的具体描绘,写出一片明朗欣喜的心境。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尾联是说,越鸟的窝巢已经被晒干,它们的体态也恢复轻盈了。

  末联写飞鸟归巢,体态轻捷,这是登高远眺所见。宿鸟归飞,通常是触动旅人羁愁的,这里却成为喜晴情绪的烘托。这里写越鸟归巢,带有自况的意味。如果说“幽草”是诗人低微艰难身世的象征,那么,“越鸟”似乎是眼前托身有所、精神振作的诗人的化身。

  这里要交代一下作者入桂幕前后的一些情况。李商隐自开成三年(838)入赘泾源节度使王茂元(被视为李党)以后,便陷入党争的狭谷,一直遭到牛党的忌恨和排挤。宣宗继位,牛党把持朝政,形势对他更加不利。他只得离开长安,跟随郑亚到桂林当幕僚。郑亚对他比较信任,在幕中多少能感受一些人情的温暖;同时离开长安这个党争的漩涡,得以暂时免受牛党的白眼,精神上也是一种解放。正因为这样,诗中才有幽草幸遇晚晴、越鸟喜归干巢之感。

  作为一首有寓托的诗,《晚晴》的写法更接近于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兴”,所以显得特别自然浑成,不着痕迹。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李翰.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3-85
2、 李商隐 著 黄世中 选注.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6:86-87

wǎnqíng

shāngyǐn tángdài 

shēnjiāchéng chūnxiàyóuqīng 
tiānliányōucǎo rénjiānzhòngwǎnqíng 
bìngtiāngāojiǒng wēizhùxiǎochuāngmíng 
yuèniǎocháogānhòu guīfēigèngqīng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¹以兵部郎中戴胄(zhòu)忠清公直,擢(zhuó)²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³多诈冒资荫,赦(shè)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多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多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chì)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大信于¹⁰天下也。陛下忿¹¹选人之多诈,故¹²多杀之,而既¹³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¹⁴乃忍小忿而存¹⁵大信也。”上曰¹⁶:“卿能执法,朕复¹⁷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¹⁸从之,天下无冤狱¹⁹
译文:李世民因为戴胄忠诚清廉公正,提升他为大理寺卿。贞观元年正月,“朝廷盛开选举”,大力选拔人才。一些人趁机对自己的做官资历造假,李世民知道后,下令他们自首,否则,以后查出来要判处死刑。没多久,有人伪造自己的做官资料被发现了,李世民想要杀死他。戴胄上奏说:“根据法律应该判这个人流放”。李世民非常愤怒,说道:“你想要遵守法律而令我失去威信吗?“戴胄回答:“说出的话,只是当时凭喜怒,而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公布大信用的。陛下一时发怒,想要杀死他。已经知道不能这样,交由法律处理,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李世民说道:“先生能够执法,我还有什么可值得担忧的呢?”戴胄经常就像这次一样宁肯使李世民发怒也要秉公执法,说出来的话语像不断涌出的泉水一样,而李世民全部都听从了他的建议,天下再也没有冤枉的案情。
注释:犯颜:敢于冒犯君主的威严。¹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²擢:提升。³选人:候补、候选的官员。⁴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⁵觉:被发觉。⁶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⁷敕:下令。⁸以:来。⁹布:昭示。¹⁰于:向。¹¹忿:愤恨。¹²故:所以。¹³既:已经。¹⁴此:这。¹⁵存:保存。¹⁶曰:说。¹⁷复:再。¹⁸皆:都。¹⁹狱:案件。
下嫁戎庭远,和亲汉礼优。
下嫁戎(róng)庭远,和亲汉礼优。
笳声出虏塞,箫曲背秦楼。
(jiā)¹出虏(lǔ)塞,箫曲背秦楼。
注释:¹笳声:胡笳吹奏的曲调。亦指边地之声。
贵主悲黄鹤,征人怨紫骝。
贵主悲黄鹤,征人怨紫(zǐ)(liú)¹
注释:¹紫骝:古骏马名。
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
皇情眷亿兆,割念俯怀柔。
郑愔这一首有名的五律,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送金城公主适西蕃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湖上清秋夜,扁舟泛碧波。
湖上清秋夜,扁(piān)¹泛碧波。
译文:秋天的夜晚,在湖上泛舟,碧波荡漾,波光潾潾。
注释:¹扁舟:小船。
紫箫吹不断,无奈月明何。
紫箫¹吹不断,无奈月明何。
译文:洞箫声声,如泣如诉,永不断绝;天上的明月依旧照在湖面上不为所动。
注释:¹紫箫:紫色的竹做的箫。古人多截紫竹为箫笛,因称箫笛为紫玉。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