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醒江亭客,缠绵恨别离。笙歌筵散后,风月夜长时。
酒醒江亭客,缠绵恨别离。笙歌筵散后,风月夜长时。
耿耿看灯暗,悠悠结梦迟。若无骚雅分,何计达相思。
耿耿看灯暗,悠悠结梦迟。若无骚雅分,何计达相思。
李中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2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灸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朱文公¹有足疾,曾²有道人³施针灸(jiǔ)之术,旋觉轻。公大喜,厚¹⁰¹¹之,且赠以诗云:“几载¹²相扶藉(jiè)¹³瘦筇(qióng)¹⁴,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¹⁵笑,不是以前勃(bó)(sū)¹⁶翁。”道人得诗径¹⁷¹⁸。未数¹⁹²⁰,足疾大作²¹,甚²²²³未针时。亟(jí)²⁴人寻逐道人,已²⁵²⁶²⁷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²⁸非欲罪²⁹之,但³⁰欲追索其诗,恐³¹其持³²此诗误³³他人尔³⁴。”
译文:朱熹患有脚病,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灸热敷的方法,一会儿便觉得轻松舒服了。朱熹非常高兴,重重地报答了他,并且送他一首诗说:“几年来我凭借着细竹棒行走,一针下去还觉得有奇特的功效。出门时放下拐杖笑得像个孩童,现在我已不再是以前那个蹒跚而行的老头了。”道士拿到诗后就直接离开了。没有几天,朱熹脚病发作得非常厉害,比没有针灸时更严重。朱熹急忙让人寻找道士,(但这时)已经不知道他到什么地方去了。朱熹叹气说:“我不想惩处他,只想追回那首诗,担心他拿着这首诗去害其他人罢了。”
注释:¹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号“文”,故称朱文公。²曾:曾经。³道人:道士。⁴为:给。⁵灸: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⁶术:方法。⁷旋:一会儿。⁸轻:轻松。⁹安:舒服。¹⁰厚:重。¹¹谢:报答。¹²几载:几年。¹³藉:借助。¹⁴筇:一种竹子,可用来做手杖。¹⁵儿童:像儿童一样。¹⁶勃窣:跛行,一瘸一拐的走。¹⁷径:就,即。¹⁸去:离开。¹⁹数:几。²⁰日:天。²¹作:发作。²²甚:严重,厉害。²³于:比。²⁴亟:急忙,赶紧。²⁵已:已经。²⁶莫:没有人。²⁷知:知道。²⁸某:我。²⁹罪:惩处,判罪。³⁰但:只。³¹恐:恐怕,担心。³²持:拿着。³³误:耽误、加害。³⁴尔:罢了。

zhūwéngōngshòupiàn

luójīng sòngdài 

    zhūwéngōngyǒu céngyǒudàorénwèishīzhēnjiǔzhīshù xuánjuéqīngān gōng hòuxièzhī qiězèngshīyún  zǎixiāngjièshòuqióng zhēnháijuéyǒugōng chūménfàngzhàngértóngxiào shìqiánwēng  dàorénshījìng wèishù zuò shènwèizhēnshí rénxúnzhúdàorén zhīsuǒwǎng gōngtànyuē  mǒufēizuìzhī dànzhuīsuǒshī kǒngchíshīréněr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zhōngqiū--liúrén

chénjiānchénwàixiánmíng

niánwéizhǎngkǒngyǒuyúnshēng

wēiāijǐnguāngshìqīng

lǎngyínkànzhènghǎochóuchàngyòu西qīng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宝髻(jì)¹偏宜²宫样³,莲脸嫩(nèn),体红香。眉黛(dài)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bìn)长。
译文:你装饰珠宝的高高的发髻,最适合宫中流行的式样。你的脸庞像莲花一样鲜嫩,肌肤白里透红散发馨香。你青黑的眉毛不需人工描画,天生双眉入鬓又细又长。
注释:¹宝髻:插戴珠宝的发髻。²偏宜:甚合。³宫样:宫中流行的式样。⁴莲脸嫩:象莲花那样鲜艳娇嫩的脸。⁵体红香:体,即躯体,这里指女子的肌肤。红:红润。香:馥郁芳香。⁶黛: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眉黛即眉毛。⁷张敞:汉宣帝时,为京兆尹。曾为妻子画眉。后来成为夫妻恩爱的典故,传为佳话。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莫倚(yǐ)¹倾国貌²,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译文:不要倚仗自己有倾国之貌,应该嫁给一个有情有意的如意郎。我和你正当青春年少,千万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时光。
注释:¹倚:倚仗。²倾国貌:极言妇女之美貌。

  这是一首仿效民歌写男青年向姑娘求婚求爱的新词。它强调了爱情不要倚仗貌美,要选有情有义的郎君来嫁。当然由于封建帝王的审美观,把一个美女写得珠光宝气,宫样梳妆,脱离了民间姑娘的天生丽质。

  上阕集中描写女子的美艳过人。先写发髻,“宝髻”二字透露出来的是精致与讲究。“偏宜宫样”是侧写其气质不凡,盖宫样发髻虽时髦好看,但非人人适宜,而词中女子则天性合适,宛然定制。唐时妆饰风气往往以宫女为典范,故发型和服装的“宫样”意味着潮流和卫,如刘禹锡《赠李司空妓诗》“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即是指官样发型,而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届细长”,韩《忍笑》“宫样衣裳浅画眉,晚来梳洗更相宜”则主要指宫样服装。

  接下写脸部,视觉上的脸嫩、眉长与嗅觉上的体香,衬托出一个青春可人的女子形象,尤其是“天教入鬓长”一句极力写出了女子的天生丽质。这里虽用了张敞的典故,但并非表现恋人或夫妻恩爱的意思,而是着力表现其超乎寻常的美丽。《西厢记》中张生第一次见莺莺,就这样描写道:“则见她宫样眉儿,新月偃,斜侵入鬓云边。”也是被莺莺长长的屑线所吸引。有学者认为“体红香”一句乃是暗写杨贵妃,因为《开元天宝遗事》“红汗”条记载:“贵妃每至夏月,常衣轻绡,使侍儿交扇鼓风,犹不解其热,每有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于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但是否能由此将“体红香”归为杨贵妃的专有特征,却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从结构上来说,整个上阕都是集中描写头部和脸部的装扮,如果插入一句对身体的描写,不免使文笔显得枝蔓了。而且“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岑参《敦煌太守后庭歌》),红妆及脂粉香用于脸部描写也是常见的情形。

  下阕转入议论。盖此女子因自恃其过人之艾艳,—般男子难入其眼。但真情可贵,青春短暂,故词人郑重劝告:美貌不可恃,青春都一晌,如遇有情郎,不妨付衷肠。此即使以朋友口吻相劝,虽有关切,却无爱恋。

  全词语言生动、流畅,饶有民歌率真风味又不失含蕴。象“莲脸嫩”的鲜活比喻,“体红香”的鲜明生动描写,眉黛的夸张,下半阕流水般的明快、俊朗、流畅,都是艺术纯熟的表现。

参考资料:
1、 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2001:19-20
2、 彭玉平著.唐宋名家词导读新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36-37

hǎoshíguāng ·bǎopiāngōngyàng

lóng tángdài 

bǎopiāngōngyàng liánliǎnnèn hóngxiāng méidàizhāngchǎnghuà tiānjiàobìncháng 
qīngguómào jià yǒuqíngláng dāngniánshào hǎoshíguāng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春山谷雨前,并¹手摘芳烟²
译文:谷雨的前后,在满是春意的山间,两只手一起采摘春天的绿烟。
注释:¹并:同时。²芳烟:像烟一样的香气。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绿嫩难盈¹笼,清和²易晚天³
译文:那绿色实在是很鲜嫩,很难装满竹篮,在清明和暖的天气,一会儿就黄昏了。
注释:¹盈:充满。²清和:天气清明和暖。³晚天:临近夜的时候,傍晚。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¹²邻院客,试³煮落花泉。
译文:姑且让我邀请邻居一同来喝茶,并试着用落花泉来煮茶。
注释:¹且:暂且。²招:招来、邀请。³试:品尝。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¹
译文:劳烦我的好朋友,相距这么远,你还为我带来这谷雨茶,如果不寄过来,这样的好东西又得隔一年。
注释:¹隔年:过一年。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采茶的时节。谚语道:“谷雨谷雨,采茶对雨”;古人云:“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时,采摘的茶细嫩清香,味道最佳,谷雨品新茶沿袭至今。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

  诗的首联展现了一幅清新的采茶图:谷雨时节,茶山如水墨画一般清新、秀雅、灵动。淡淡一片,新绿一片,蒙蒙一片,如烟如雾,或是牛毛般的细雨,飘洒在娇嫩的茶芽上。采茶人错落有致,协调有序地采摘,像是有人在无声指挥似的,双手有节奏地在茶尖上画着拍子,又似女子在温柔地轻抚琴弦。

  “并手”、“难盈笼”,把谷雨采新茶的辛苦与后文以茶馈友的习俗,串成一根情丝,“礼轻情意重”的中华茶礼仪尽显其中。在中国的茶文化史上,常以茶馈送亲友,在这赠送和收受的过程中,许多文人学士常伴以诗文。

  本诗尽显了谷雨节气习俗,茶文化礼仪等中国传统文化。

xièzhōngshàngrénchá--

chūnshānqiánbìngshǒuzhāifāngyān绿nènnányínglóngqīngwǎntiān

qiězhāolínyuànshìzhǔluòhuāquányuǎnláoxiāngláiyòunián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今夜鄜(fū)¹月,闺中²只独看(kān)
译文: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
注释:¹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²闺中:女子所住的地方。这里指作者的妻子。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遥怜¹小儿女,未解²忆长安。
译文: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
注释:¹怜:想。²未解:尚不懂得。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雾¹云鬟(huán)²湿,清辉玉臂寒。
译文:沾湿的云鬟散发着阵阵香雾,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
注释:¹香雾:雾本来没有香气,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所以说“香雾”。²云鬟:指乌黑秀美的头发。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何时倚虚幌(huǎng)¹,双照²泪痕³干。
译文: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让月光擦干两人的思念的泪。
注释:¹虚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²双照:共照两人。与上面的"独看"对应,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³泪痕:隋宫诗《叹疆场》“泪痕犹尚在。”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颔联是说,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

  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首联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在前四句中,“怜”字和“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联之中。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长安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共忆长安的往事,已经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深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和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妻子为自己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

  “香雾怜鬟湿,清辉玉臂寒。”颈联是说,蒙蒙雾气,也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怜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采用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妙在从对方那里生发出自己的感情,这种方法尤被后人当作法度。全诗诗旨婉切,章法紧密,明白如话,感情真挚,没有被律诗束缚的痕迹。

参考资料:
1、 李渗.杜甫诗集选.武汉:长江出版社,2009:412-413
2、 戴燕.历代诗词曲选注.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121-122

yuè

 tángdài 

jīnzhōuyuè guīzhōngzhǐkàn 
yáoliánxiǎoér wèijiěchángān 
xiāngyúnhuánshī湿 qīnghuīhán 
shíhuǎng shuāngzhàolèihéngā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