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陋巷绿苔侵,何事君心似我心。贫户懒开元爱静,
萧条陋巷绿苔侵,何事君心似我心。贫户懒开元爱静,
病身才起便思吟。闲留好鸟庭柯密,暗养鸣蛩砌草深。
病身才起便思吟。闲留好鸟庭柯密,暗养鸣蛩砌草深。
况是清朝重文物,无愁当路少知音。
况是清朝重文物,无愁当路少知音。

zuǒyǎn--zhōng

xiāotiáolòuxiàng绿táiqīnshìjūnxīnshìxīnpínlǎnkāiyuánàijìng

bìngshēncái便biànyínxiánliúhǎoniǎotíngànyǎngmíngqióngcǎoshēn

kuàngshìqīngcháozhòngwénchóudāngshǎozhīyīn

李中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2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碎次之。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
骨有色,面以青为贵¹,“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卿矣²。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碎次之³。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颧(quán)骨与眼争,子嗣(sì)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
译文:骨骼有不同的颜色,这种颜色呈现在面部,以青色为高贵。俗话说的“少年公卿半青面”就是这个意思。黄中隐红的紫略次一等,而如枯骨敷粉的白色则是最下一等。骨骼有一定的长势,头部的骨骼,以相互关联、彼此贯通者为高贵,支离散乱则次一等。总之,只要头上没有支离散乱的恶骨,比较而言,面相即使再好也不如头相好。然而,如果头大而天庭骨却不丰隆,终是卑贱的品位;如果头圆而佐串骨却隐伏不见,多半要成为僧人;如果鼻骨冲犯两眉,父母不长寿;如果颧骨紧贴眼尾而颧峰凌眼,无子孙后代。这里的富贵与贫贱差别,有如毫厘与千里之别,差别巨大。
注释:¹骨有色,面以青为贵:骨有自身各自不同的颜色,骨的颜色由六气而成。这六气即是青龙、朱雀、勾陈、媵蛇、白虎、玄武,这是古代神秘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组概念。面以青为贵,相学家认为:青为六色之一,所谓六色,如青、黄、赤、白、黑、紫。大致对应为:青—木,黄—土,赤—火,白—金,黑—水。²紫次之,白斯卿矣:紫,黄中隐红之色为相学上的紫色。白,这里指如枯骨敷粉之白。³骨有质,头以联者为贵,碎次之:质,这里指骨的长势、气势。联,相互关联,彼此贯通。⁴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这句话旨在强调头部骨相对人的命运的重要性。⁵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大,指头大。古人一般认为头大为吉。缺天庭,指天庭骨不丰隆。圆,指头圆,头圆为吉相。无串骨,指佐串骨平伏不起。鼻骨犯眉,指鼻骨过长,上冲双眉。堂上不寿,即双亲寿命不长。⁶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颧骨与眼争,指颧峰紧贴眼尾。这是“颧峰凌眼”,不吉。子嗣,子孙后代。⁷毫厘千里之辨:即毫厘与千里之别,意为差别巨大。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译文:我隐居的地方虽然荒凉,但是长满了松树和菊花,家里藏书很多。
注释:严少尹:即严武。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末。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烹葵(kuí)¹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译文:我烹制葵菜邀请尊贵的宾客,来到我贫穷简陋的家里欣赏青竹。
注释:¹葵:草木植物,有莵葵、凫葵、楚葵等,其嫩叶皆可食。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què)乳葵春草,莺啼过落花。
译文:这时候春草还刚刚生长,鸟雀已经开始哺乳,鸟雀啼叫着飞过已经开败的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自怜黄发¹暮,一倍惜年华。
译文:自怜自叹自己年纪很老了,一定要加倍珍惜年华,享受这美好闲适的时光。
注释:¹黄发:年老之征。

wǎnchūnyánshǎoyǐnzhūgōngjiànguò--wángwéi

sōnghuāngsānjìngshūgòngchēpēngkuíyāoshàngkànzhúdàopínjiā

quèxiānchūncǎoyīngguòluòhuāliánhuángbèiniánhuá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扑地花 一作:铺地花)
靖安宅里当窗柳¹,望驿(yì)台前扑地²花。(扑地花 一作:铺地花)
译文:靖安宅里,韦丛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落红满地。
注释: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¹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²扑地:遍地。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两处春光¹同日尽,居人²思客³客思家。
译文: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注释:¹春光:一作“春风”。²居人:家中的人。诗中指元稹的妻子。³客:出门在外的人。指元稹。

   这是白居易应和好友元稹的诗。首句“靖安宅里当窗柳”,元稹住宅在长安靖安里,他的夫人韦丛当时就住在那里,诗人写元稹的住宅,诗句就自然联系到元稹的妻子。“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这是取柳丝柔长不断,以寓彼此情愫不绝之意。这诗句里,表现出韦丛天天守着窗前碧柳、凝眸念远的情景,她对丈夫的怀念之情很深。

  次句“望驿台前扑地花”是写元稹。元稹当时在四川广元,春意阑珊,落红满地。元稹一人独处驿邸,见落花而念家中如花之人。这一句巧用比喻,富于联想,也饶有诗情。

  三句“两处春光同日尽”,更是好句。“尽”字如利刀割水,效果强烈,它含有春光尽矣、人在天涯的感伤情绪。“春光”不单指春天,而兼有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希望的意思。“春光同日尽”,也就是两人预期的欢聚落空了。

  这样,就自然导出了“居人思客客思家”。本来,思念决不只是限在这一天,但这一日既是春尽日,这种思念之情便更加重了。一种相思,两处离愁,感情的暗线把千里之外的两颗心紧紧联系起来了。

  诗的中心是一个“思”字。全诗紧扣思字,含蓄地、层层深入地展开。首句“当窗柳”,传出闺中绮思,次用“扑地花”,写出驿旅苦思。这两句都通过形象以传情,不言思而思字灼然可见。三句推进一层,写出了三月三十日这个特定时日由希望转入失望的刻骨相思。但仍然没有直接点出,只用“春光尽”三字来写,很有含蓄之妙。四句更推进一层,含蓄变成了爆发,直点“思”字,而且迭用两个思字,将前三句都绾合起来,点明诗旨,收束得很有力量。此诗诗格与原作一样,采用“平起仄收”式,但又与原诗不同,开篇便用对句,而且对仗工稳,不仅具有形式整饬之美,也加强了表达力量。因为,在内容上,这两句同时写双方,用了对句,就表现出双方感情同等深挚,相思同样缠绵,形式与内容和谐一致,相得益彰。又由于用对局开篇,用散句收尾,章法于严谨中有变化,也就增加了诗的声情之美。

参考资料:
1、 赖汉屏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85-886

wàng驿tái

bái tángdài 

jìngānzháidāngchuāngliǔ wàng驿táiqiánhuā  (huāzuò huā )
liǎngchùchūnguāngtóngjìn rénjiā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夜雨连明¹春水生,娇云²浓暖弄³阴晴
译文: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
注释:¹连明:直至天明。²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³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⁴阴晴:时阴时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帘虚(xū)¹日薄²花竹静,时有乳鸠(jiū)相对鸣。
译文: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注释:¹帘虚:帘内无人。²日薄:日色暗淡。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平静的情怀。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澳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 .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145-146 .

chūqíngyóucānglàngtíng--shùnqīn

liánmíngchūnshuǐshēngjiāoyúnnóngnuǎnnòngyīnqíng

liánbáohuāzhújìngshíyǒujiūxiāngduìmíng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飡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飡得士二人。”
中山君飨(xiǎnɡ)¹都士²,大夫司马子期³在焉。羊羹(gēng)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qiè)(gē)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飡(cān)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kuì)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è);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飡得士二人。”
译文:中山国君宴请国都里的士人,大夫司马子期也在其中。由于羊羹没有分给自己,司马子期一生气便跑到焉国去了,还劝说焉王攻打中山。焉攻中山时中山君逃亡,有两个人提着武器跟在他身后。中山君回头对这两个人说:“你们是做什么的?”两人回答说:“我们的父亲有一次饿得快要死了,您赏了一份熟食给他吃。他临死时说:‘中山君有了危难,你们一定要为他而死。’所以特来为您效命。”中山君仰天长叹,说:“施与不在多少,在于正当人家困难的时候;仇怨不在深浅,在于是否伤了人家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亡国,因为一壶熟食得到两位勇士。”
注释:¹飨:宴请。²都士:国都中的士人。³司马子期:中山之臣。后出仕楚国。⁴亡:逃亡。⁵挈:拿着。⁶尝:曾经。⁷厄:灾难,厄运。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