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缟袂新寒薄,秋来玉腰纤小。艳冢寻香,离宫觅恨,舞碎零星残照。
翩翩缟袂新寒薄,秋来玉腰纤小。艳冢寻香,离宫觅恨,舞碎零星残照。
销魂画稿。更贴缀闲愁,冷丛疏草。影堕墙根,海棠花瘦带烟袅。
销魂画稿。更贴缀闲愁,冷丛疏草。影堕墙根,海棠花瘦带烟袅。
阑珊春梦乍醒,记游仙幻境,莺燕都老。南国留裙,西风泣扇,莫问旧家亭沼。
阑珊春梦乍醒,记游仙幻境,莺燕都老。南国留裙,西风泣扇,莫问旧家亭沼。
芳情未扫。叹金粉年华,等闲过了。月里罗浮,恁时归去好。
芳情未扫。叹金粉年华,等闲过了。月里罗浮,恁时归去好。
黄燮清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17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liáo)落桑榆(yú)¹西北,无限太行²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³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译文:我作为汉家使节,在这清秋时分带着仪仗,不远万里出使金国。几乎不惜将旧都城走遍,夜半不眠,期望有如大禹之士力挽狂澜,救国救民。坐落在永定河和山海关西北的长亭,太行山上远远望见的青松紫叶,伴着我走过卢沟桥。暮秋时节,身子多病,风霜露水湿透了我的貂裘。
注释:双节:使节出行时的仪仗。禹:姒姓,夏后氏,名文命,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¹桑榆:指桑干河(永定河)和榆关(山海关)。²太行:太行山。³岁晚:一年之晚。这里指晚秋。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对重九¹,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bìn)霜羞。袖里天书²(zhǐ)³,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译文:适逢重阳,正宜大醉一场,何必多思忧愁?菊花也为我展开笑颜,哪怕我羞于老去,双鬓已然蒙霜染白。袖中国书离我不过咫尺,眼中却似映出百十座关门河流,狂歌尽后,若有残生,恐怕也是无依无凭,辗转漂浮。只有那封报平安的家书,会随着鸿雁飞回我牵挂的故里归途。
注释:¹重九: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²天书:南宋至金国的国书。³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shuǐdiàotóu ·yòuyānshānjiǔzuò

fànchéng sòngdài 

wànhànjiāshǐ使 shuāngjiézhàoqīngqiū jiùjīngxíngbiàn zhōnghuángliú liáoluòsāng西běi xiàntàixíngcuì xiāngbànguògōu suìwǎnduōbìng fēnglěngdiāoqiú 
duìchóngjiǔ lànzuì láochóu huánghuāwéi xiàoguǎnbìnshuāngxiū xiùtiānshūzhǐchǐ yǎnguānbǎièr shēng wéiyǒupíngānxìn suíyàndàonánzhōu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浮云¹不共²此山齐,山霭(ǎi)³苍苍望转迷
译文:天上的浮云不能与此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
注释:¹浮云:飘动的云。²共:同,与。³山霭:山中的云气。⁴望:一作“翠”。⁵迷:分辨不清。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晓月¹²飞高³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译文: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
注释:¹晓月:拂晓的残月。²暂:短暂,突然。³高:一作“千”。⁴秋河:秋夜的银河。

  这首七绝以极简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石邑,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北获鹿东南。石邑一带为太行山余脉,山势逶迤,群峰错列,峻峭插天。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低。如果说第一句是写仰望所见,那么第二句“山霭苍苍望转迷”,则是写远眺情景:摩天的山峦连绵不断,飘荡的晚霞忽淡忽浓,忽明忽暗,给重峦叠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望转迷”三字,玲珑剔透,活脱脱地写出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将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变化莫测的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此句巧妙地照应上句,正因为山高云绕,才使入山的游人产生“望转迷”的感觉。同时由“迷”字,又暗示夜暮来临,诗人将在山中投宿。“宿”字是此诗的题眼,倘若不在此处投宿,后面写破晓时的景色就显得无根无襻。

  三四句“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是这首七绝精妙传神之笔。陈子昂有“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春夜别友人》)诗句,写拂晓与友人离别的景色,画面是静止的。韩翃这两句诗由此化出,在宁静的气氛中增加了丰富的层次和鲜明的动感。句中“秋”字点明了投宿山中的节令,“晓”字写出暮宿晓行的时间。踏上旅程,透过参天大树的缝隙窥见朗月高悬天中;当旅人缘着山径行进,随着峰回路转视角的变换,刚才还可以看到的明月突然隐藏到浓密的树中去了。“暂飞高树里”,看似随意涉笔,无意求工,却清绝洗炼,独到含蓄:读者从“暂”字中可以领悟到,随着山路的曲折回环,明月还会跃出树丛;从“飞”字中可以感觉到,拂晓时万籁俱寂,天空仿佛突然增添了动感。这是一幅语意新鲜、有层次有节奏的活动画面,意境幽美,景色错落有致,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由于曙色渐开,银河逐渐西流沉沦,又被群峰遮蔽,所以看不到了。最后一句“秋河隔在数峰西”,一笔带过,戛然而止。这两句一详一略,一实一虚,把近景远景、明暗层次、时间空间安排得井然有序,将所描绘的景色熔铸在俊美流畅的对句中,给全诗增添了富有特色的艺术魅力与和谐悦耳的音乐效果。同时,透过这两句景色描绘,使人深深体味到旅人夜宿晓行,奔波不已的艰辛。

  这首七绝写得很圆熟。诗人采用剪影式的写法,截取暮宿和晓行时自己感受最深的几个片段,来表现石邑山中之景,而隐含的“宿”字给互不联系的景物起了纽带作用:因为至山中投宿,才目睹巍峨的山,迷漫的云;由于晓行,才有登程所见的晓月秋河。“宿”字使前后安排有轨辙可寻,脉断峰连,浑然一体。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呆板,显得既有波澜又生神韵。表面看,这首诗似乎单纯写景,实际上景中寓情。一二句初入山之景,流露作者对石邑山雄伟高峻的惊愕与赞叹;三四句晓行幽静清冷的画面,展现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式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况味。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648-649页

宿shíshānzhōng

hánhóng tángdài 

yúngòngshān shānǎicāngcāngwàngzhuǎn 
xiǎoyuèzànfēigāoshù qiūzàishùfēng西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
岐阳¹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
译文:岐阳九月里就降下小雪,老天爷已作出岁暮萧条的光景。
注释:¹岐阳:即指凤翔。
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短日送寒砧(zhēn)(chǔ)¹急,冷官²无事屋庐深。
译文:短短的白昼吹送来阵阵寒气,急促的捣衣声更令人触景伤情,做着闲官无事可管,只觉得屋宇深沉静。
注释:¹砧杵:捣衣石与捶衣的棒槌。此处指捣衣声。²冷官:职位不重要、清闲冷落的官。杜甫《醉时歌》有“诸公滚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之句,谓郑虔任广文馆博士,旧注说太守陈公命苏轼兼府学教授,故用冷官事,误。陈公弼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方接替宋选任凤太守,本诗则作于嘉祐七年。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
译文:别后慰我愁肠唯有多饮酒,秋来头上已添白发几茎。
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近买貂裘(qiú)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¹
译文:最近买了一件貂皮袍子,穿上它就可以到边境,忽而又想乘着车马出使,问一问西夏为什么不把珍宝奉敬。
注释:¹忽思句:化用齐桓公伐楚事。《左传僖公四年》管仲对楚使曰:“尔贡包茅不入(指不纳贡),王祭不共(供),无以缩酒(渗酒)寡人是征《索取)”此处谓诗人想出使西夏,使其臣服,纳贡于宋王朝。乘传,古代站用四匪下等马拉的车,此泛指车马。琛,珍宝,《诗·鲁颂洋水》“慢彼准夷来献其探。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
江上同舟诗满箧(qiè)¹,郑西分马涕垂膺(yīng)²
译文:回忆兄弟俩在江上共舟是书箱里装满了诗篇,在郑州分别时泣不成声。
注释:箧:小箱子。²膺:胸。
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译文:功业不成无法报国令我愧对我的书籍和宝剑,也愧对我的亲朋好友。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
译文:在官舍里度过秋季惊叹时光流逝,在寺楼中观雪我与谁一起登楼。
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译文:我猜想你应该在东窗之下读着易经,车马经过敲门你定不回应。
花穿帘隙透。向梦里销春,酒中延昼。嫩篁细掐,想思字、堕粉轻黏綀袖。章台别后,展绣络、红蔫香旧。□□□,应数归舟,愁凝画阑眉柳。
花穿帘隙透。向梦里消春,酒中延昼。嫩篁(huáng)¹细掐,相思字、堕(duò)中轻粘²(shū)³袖。章台别后。展绣络、红荐香旧。□□□、应数归舟,愁凝画阑眉柳。
译文:园中的花香穿过竹帘缝隙飘入室内,给室中的她带来了春的信息。可是这时在室中独处的她,却仍旧需要向梦中去频频寻觅那春天的消息,并且酌饮醇酒借以打发白天无聊的孤独时光。她漫步到园中竹林时,随手在幼竹枝上用指甲仔细地掐上“相思”两字。触景生情,她不由得流下了粉泪,沾湿了身上苎麻布制的衣服袖子。翻点着旧物,见到了这个五彩帕头,就回忆起曾与赠帕头的爱人在繁华的街头上分别时的情景。两个人分手虽已很久,打开帕头见到里面包着的红花虽也枯萎多时,可是仿佛花的香气仍旧留在这帕头里面。登楼后手扶阑干,她眺望着江上一帆接一帆的归舟。
注释:玉烛新:词牌名。《尔雅》云:“四时和谓之玉烛”,故取以为词牌名。双调,一百零一字,上片九句六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上下片第二句皆上一下四句法,上片第七句宜用上一下六句法。此首前段九句五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¹嫩篁:幼竹。²粘:一本作“沾”。³綀:粗丝、粗葛织的布。一本作“练”。⁴章台:汉代长安的章台街,此处多歌楼妓馆。
移灯夜语西窗,逗晓帐迷香,问何时又。素纨乍试,还忆是、绣懒思酸时候。兰清蕙秀。总未比、蛾眉螓首。谁诉与,惟有金笼,春簧细奏。
移灯夜语西窗,逗¹晓帐迷香,问何时又。素纨(wán)²乍试,还忆是、绣懒思酸³时候。兰清蕙秀。总未比、蛾眉螓(qín)。谁诉与,惟有金笼,春簧(huáng)细奏。
译文:从前,郎君在家中的时候,有一回两个人同坐在西窗下,情意绵绵地秉烛夜话,事后两人又在洒有浓香的罗帐中缠绵至晓。起床后,男人问起她:“你什么时候又有了身孕?”她边穿着宽大的绢制孕妇服,边回忆着说:“记得那是在我懒于绣花,尽想着酸食吃的时候吧。”当她从回忆中惊醒后,又对眼前的孤独倍感哀怨,因此感叹:“生男孩还是生个女孩子好啊。因为男孩子长大后,他又会步他父亲的后尘出门去闯荡世界,久不归家的。但是,这种气话如今还能向谁去诉说呢?看来我只好说给笼中的画眉鸟听了。”
注释:¹逗:到,趁,临。²素纨:细白的薄绸。代指扇。³绣懒思酸:指苦夏或妊娠反应。⁴兰清蕙秀:一本作“□兰清蕙”。兰蕙,均为香草,喻女子的美丽聪慧。⁵娥眉螓首:指女子宽额秀眉之美。《诗经·卫风·硕人》:“螓首娥眉,巧笑倩令,美目盼兮。”螓,额宽正的似蝉而小的昆虫。峨眉,蚕之触角细长弯曲。⁶金笼:华贵的鸟笼。⁷春簧:黄莺悦耳的鸣声。簧,一本作“篁”。

  这首词的上片纯以白描手法描绘出了一位少妇思春、相思的缠绵情态;下片全系少妇的回忆。全词首尾衔接,以少妇的身份怀春、思春,又自怨自艾,将这位少妇的春情渲染得淋离尽致。

  首韵从窗外之花展开笔墨,写花之香气穿过珠帘缝隙透人室内。用一个“穿”字,将全词精神转入室内人事。二韵,写人事活动,“向”字统领两句,言日间饮酒,夜晚春眠,此为逆笔,回顾昔日共同生活之情景。“嫩细掐”一的,转笔到眼前,写对爱姬的思念之情赏回不绝,花园内,那幼竹上曾有自己用指甲刻下的思念诗句,那纷纷飘坠的花中,点点斑斑粘在粗衣上像是相思字隐隐约约。这两句写相思情,有实有虚,无论是幼竹还是落花都满含着深情。尤其“堕中”一句,更用拟人手法,将人之情赋予物上,可见出情之深。“相思字”三字点出题旨。“章台别后”韵,写别后之状,“章台”点出爱姬出身于歌楼妓馆,此以“章台”代指爱姬。此韵写别后,词人展示姫所赠之绣物,睹物思人,不胜惆怅。“红蔫香旧”点出爱姬已离去多时,“红”“香”呼应首韵之“花”与三韵中的“堕中”。“应数归舟”一韵,盼爱姬归来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这不禁令人满怀愁绪地凝视阉外翠柳,听那画眉婉转而更思念爱姫。

  过片“移灯夜语西窗”一韵,转笔回溯昔日情事。“移灯夜语西窗”一句,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回想昔日剪烛夜话时缠绵亲切之状。“逗晓帐迷香”句,化用周邦彦《风来朝》:“逗晓看娇面。小窗深,弄明未遍。”言天将晓时,喜看娇妾卧于罗帐中的娇媚之态。“问何时又”一句,以设问句道出了昔日情爱不再的感慨。“素纨乍试”一韵,继续回忆两人昔日的愿爱生活。“素纨”即“纨素”,指扇子,“乍试”言季节,当是初夏之时,“还忆是、绣懒思酸时后”写爱姬在初夏时,有了倦懒、思酸的妊娠反应。“兰清意秀”二韵,又转笔写今日的思念。将爱姬之美貌动人,化用《诗・卫风·硕人》:“螓首娥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来表达。写她有宽正的头额,细弯的蛾眉,顾盼多情的美目,巧倩的笑靥,这一切都难以忘怀。甚至连那清秀如兰蕙的聪明美丽的女子都比她不上。这里不仅用化典方法,而且用对比方法来称颂爱姬,可见情之深,意之重。“谁诉与”一韵,在结尾处一个转笔写到今日伤别之情,这内心的伤悲向谁倾诉,只有那金笼中的黄莺鸣啭似乎可以应和啊。此是空际转身法,由高峰转到低谷,感人至深。

  全词时空变化多,然脉络井井。一二韵忆昔日“销春”“延昼”之美况;三韵转笔写今日别后相思;四韵继写睹物伤情;五韵写盼归的痴情。过片,六韵逆笔写昔日恩爱之情;七韵继写昔日情事;八韵写今日回想爱姬之美好;九韵写今日无处诉说伤别之悲。善于炼字炼意,笔触细腻、新颖、生动形象。如“花穿帘隙透”一个“穿”字,由花之香展笔引入室内人事,笔墨简练而形象。“嫩篁细掐”的一个“掐”字,将爱得刻骨铭心的情态勾画得人木三分。如“相思字、堕中轻粘练袖”以虚笔写相思,既空灵又真挚。如“红蔫香旧”将人已久去,再睹旧物的感受,以新颖形象的词语表达。在创新词上除“红蔫香旧”外,还有“绣懒”“画阑眉柳”“春簧细奏”等等,其创造新词的功力颇为前人称许,清冯煦曰:“词家之有文英,如诗家之有李商隐。”(《蒿庵论词》)清彭孙遹《金粟词话》云:“梦窗之词虽琱缋满眼,然情致缠绵。”

参考资料:
1、 赵慧文 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上).北京:中国书店,2007:110-112
2、 唐圭璋.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721
石头城下水微茫,回首乡关驿路长。
石头城下水微茫,回首乡关驿路长。
瓜步烟波连断霭,秦淮云树隔斜阳。
瓜步烟波连断霭,秦淮云树隔斜阳。
秋高落木迷村舍,夜静寒潮到女墙。
秋高落木迷村舍,夜静寒潮到女墙。
客里愁心已如此,一闻南雁更凄凉。
客里愁心已如此,一闻南雁更凄凉。

  此为旅途思乡之作,最大的特色是寓情于景。诗人以萧瑟的秋景来烘托客里愁心,运用得非常成功。

  首联交待诗人泊舟地点是石头城下,就眼前所见江水微茫的景象,引发“回首乡关驿路长”的感慨,作为笼罩全诗的主导情绪。诗人为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从石头城(今江苏省南京市)到闽县,当然是“乡关驿路长”了。

  中间两联写景,一联远眺,一联近看。瓜步洲的烟波与雾霭连成一片,秦淮河两岸的树木高耸入云,把夕阳挡在视线之外。“烟波”、“云树”向来是触发游子思乡的典型景物,当然要引起诗人满腔客愁了。再看近处,秋高气爽,树叶脱落,枝桠疏朗,村舍明晰可见;夜深人静,江涛带着森森寒气,拍打着城墙,使人想起了刘禹锡的名句“潮打空城寂寞回”,这些也是触发乡愁的典型景物。

  尾联更以凄厉的雁声来衬托客里愁心,使人备感凄凉。诗便在这黯然神伤的一片惨澹景象中戛然收住,留下悠然不尽的韵味。

shítóuàn--tēng

shítóuchéngxiàshuǐwēimánghuíshǒuxiāngguān驿zhǎngguāyānliánduànǎiqínhuáiyúnshùxiéyáng

qiūgāoluòcūnshějìngháncháodàoqiángchóuxīnwénnányàngèngli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