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帐暖牙床稳,怀香方寸,轻颦轻笑,汗珠微透,
金丝帐暖牙床稳,怀香方寸,轻颦轻笑,汗珠微透,
柳沾花润¤
柳沾花润¤
云鬟斜坠,春应未已,不胜娇困。半欹犀枕,乱缠珠被,
云鬟斜坠,春应未已,不胜娇困。半欹犀枕,乱缠珠被,
转羞人问。
转羞人问。

shèngcháo--féngyán

jīnzhàngnuǎnchuángwěn怀huáixiāngfāngcùnqīngpínqīngxiàohànzhūwēitòuliǔzhānhuārùn¤¤yúnhuánxiézhuìchūnyīngwèishèngjiāokùnbànzhěnluànchánzhūbèizhuǎnxiūrénwèn

冯延巳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 1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断角斜阳触处愁,长亭搔首晚悠悠。
断角¹斜阳触处²愁,长亭³(sāo)晚悠悠。
译文:夕阳里,听着断断续续的角声心中愁绪渐起,心绪烦乱,在长亭徘徊至天晚。
注释:¹断角:稀疏而不连续的角声。²触处:到处,随处。³亭:长亭,送别之处。⁴搔首:挠头焦思,以示心绪烦乱。
世间最是蝉堪恨,送尽行人更送秋。
世间最是蝉堪(kān)恨,送尽行人更送秋。
译文:世上最让人憎恨的是蝉,送走了亲友又将秋天送走。

qiūwénchán--yóu

duànjiǎoxiéyángchùchùchóuzhǎngtíngsāoshǒuwǎnyōuyōu

shìjiānzuìshìchánkānhènsòngjǐnxíngréngèngsòngqiū

姑苏台下梅花树,应为调羹故早开。
姑苏台¹下梅花树,应为调羹(gēng)²故早开。
译文:姑苏台下的梅花树提前盛开,这应该是您二度拜相的佳兆。
注释:张参政:张岩,字肖翁,官至参知政事。参政,参知政事的简称,宋代此职相当副宰相。¹姑苏台:在今江苏苏州城外姑苏山上。山往西南不远有邓尉山,古时多梅树,花季香闻数十里,有“香雪海”之美称。²调羹:《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殷高宗武丁命傅说作相之辞。张岩曾为参政,故用傅说典故。盐、梅都是调味品,古时谓治理国家如调鼎中之味,使之协调,后因以“调羹”为宰相职责的喻称。
燕寝休夸香雾重,鸳行却望衮衣来。
燕寝¹休夸香雾重,鸳行²却望衮(gǔn)³来。
译文:不要夸耀居处之所香气浓重,朝中同僚回首期盼您的归来。
注释:¹燕寝:此处指居息之所。²鸳行:指朝官的行列,亦指同僚。³衮衣:古代皇帝及三公的礼服。
前时甲第仍垂柳,今度沙堤已种槐。
前时甲第仍垂柳¹,今度沙堤²已种槐³
译文:您故乡宅前的柳树恐已十围,今朝您又再次位居宰执之位。
注释:¹甲第垂柳:是用桓温典故。《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从前任琅琊太守时种植的柳树都已十围,“慨然叹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甲第,古时指豪门贵族的宅第。²沙堤:唐代凡拜相,府县命百姓载沙铺路,从宰相私邸铺到内城东街,名曰“沙堤”。³种槐:指拜相。周朝庭前植槐树,定三公之位。
应念无枝夜飞鹊,月寒风劲羽毛摧。
应念无枝夜飞鹊¹,月寒风劲羽毛摧²
译文:应顾念无枝可依的夜间飞鹊,它的羽毛都已被寒风吹断了。
注释:¹鹊:喜鹊鸟。²摧:折断。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细草摇头忽报侬(nóng),披襟(jīn)拦得一西风。
译文:细草被微风吹动,好像在摇头晃脑地向我报告“风来了”。赶忙敞开衣襟,拦住了一丝西风。
注释:细草摇头:写风吹草动的情景。细草,指小草。报侬:似把风来的消息报告我。披襟:敝开衣襟。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译文:虽然已经到了傍晚,那些娇嫩的荷花还是害怕炎热的天气,都低着头,把脸藏在绿伞一样的荷叶下面。
注释:碧伞:喻荷叶。

yóuchíshàngshǒu ·sān

yángwàn sòngdài 

cǎoyáotóubàonóng jīnlán西fēng 
huāyóuchóu miànshēncángsǎnzhōng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译文: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xī)¹下天风²
译文: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
注释:¹飞锡:锡杖,即和尚的禅杖。多指和尚云游,作者借此表达他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²天风:天地之正气的意思。

  《泛海》这首诗意态潇洒,有一股正义的豪情,表达了王阳明淡然世间荣辱的洒然心态。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哲学思想家和教育家,由他主张的“心学”和开创的阳明学派在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王阳明的学说打破了当时理学家们对于“人”的钳制,解放了一大批人的心灵世界,渐渐成为思想界的一种风尚。

  诗歌头两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原”说明人世一切的艰难挫折,诗人原本就不放在心中,万物的变化只不过如同浮云掠过太空一样,在心中留不下任何痕迹。尽管这海上风云变色、巨浪滔天,只要我心不为所动,这大浪又算得了什么?这两句诗,充分表现了王守仁坚毅无畏的品质,同时也反映了王守仁的哲学观:“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能达到心灵的纯明境界。

  在诗歌的三、四两句中,诗人更进一步地描写了自己心中此时的感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说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上,自己就好像手拿着锡杖(高僧手持的一种法器),驾着天风,在月光下飞越“海涛三万里”,这惊涛骇浪中命悬一线的惊险航程,在诗人笔下竟成了如此富有诗意的一次旅行。说到“静”字,还有一个故事:唐代禅宗高僧惠能有一次听两人辩论说风幡动,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惠能却说,都不是,是你们的心在动。王守仁的“心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从《泛海》的创作背景看,《泛海》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章太炎评价王阳明心学时曾说过四个字“自尊无畏”,这四字从《泛海》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参考资料:
1、 根据百家讲坛《传奇王阳明》系列讲座04(锦衣卫的追杀)整理

fànhǎi--wángshǒurén

xiǎnyuánzhìxiōngzhōngyúnguòtàikōng

jìnghǎitāosānwànyuèmíngfēixiàtiānfēng

华堂帘幕飘香雾。一搦楚腰轻束素。翩跹舞态燕还鹭,绰约妆容花尽妒。樽前谩咏高唐赋,巫峡云深留不住。重来花畔倚阑干,愁满阑干无倚处。
华堂帘幕飘香雾。一搦(nuò)¹楚腰²轻束素。翩(piān)(xiān)³舞态燕还鹭(lù),绰约妆容花尽妒。樽(zūn)前谩咏高唐赋,巫峡云深留不住。重来花畔倚阑干,愁满阑干无倚处。
译文:在一次华堂宴会上,帘幕开处,随着袅袅香雾,走出一位美若天仙的女子。但见她腰肢细软,身着流素,翩翩起舞,那飘逸柔美的舞姿让善舞的飞燕也为之嫉妒。大意是:我因相思而借酒浇愁,一边随意吟咏《高唐赋》。楚王得以如愿以偿,而自己心目中的佳人却像巫山之云一样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始终无法得到,只能望而兴叹。失望之中我又一次 来到昔日的华堂庭院前,独自倚栏,望着满园的花儿呆呆出神。愁云惨雾遍布庭中,积满栏杆,竟使人不堪其压迫,痛苦不已。
注释:¹一搦:一把。搦,捉,握持。²楚腰:代指美人之细腰。³翩跹:飘逸的样子。⁴绰约:婉约美好之貌。

  “玉楼春”是词调名,据《词谱》载:“因顾穂词中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五代欧阳炯词中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又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遂取为调名。”又名《木兰花》、《玉楼春令》、《西湖曲》、《归朝欢令》等。双调五十六字。

  “华堂帘幕飘香雾,一搦楚腰轻束素。翩跹舞态燕还惊,绰约妆容花尽妒。”《韩非子》载:“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上片重点刻画伊人的美妙绝伦,采用赋的铺陈手法,把她形容得简直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了。这里的“燕”,既指燕子,又暗指汉代的赵飞燕。汉宫美人赵飞燕纤腰一把,舞姿绝妙,传说她身轻如燕,能立于掌中。

  “绰约妆容花尽妒”化用《长恨歌》中对杨玉环的描写:“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在词人的眼里,这位佳人仿佛就是赵飞燕,又依稀好像杨玉环,兼具二人之美,于是情不自禁而生爱慕之意。

  “樽前漫咏《高唐赋》,巫峡云深留不住”这两句化用“巫山云雨”的典故,委婉地表达其未能拥有美人的惆怅。

  “重来花畔倚栏杆,愁满栏杆无倚处。”此二句进一步刻画主人公的相思愁苦。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