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老峯头三个字,
薛老峯头三个字,
须知此与石齐生。
须知此与石齐生。
直叫截断苍苔色,
直叫截断苍苔色,
浮世人侪眼始明。
浮世人侪眼始明。

xuēlǎofēng--zhōu

xuēlǎofēngtóusān

zhīshíshēng

zhíjiàojiéduàncāngtái

shìréncháiyǎnshǐmíng

周朴

周朴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 53篇诗文

猜您喜欢
画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慢捻轻拢。玉指纤纤嫩剥葱。
画堂雅宴¹。一抹²朱弦³初入遍。慢捻(niǎn)轻拢。玉指纤纤嫩剥葱
译文:华美的大厅里正举行高雅的宴集,乍弹朱弦刚刚进入弹奏第一章。轻轻地拢,慢慢地捻,纤长的细指犹如嫩葱。
注释:减字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双调四十四字,与“木兰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两平韵。¹画堂雅宴:在彩绘厅堂举行歌舞宴集。²抹:琵琶弹奏手法,一抹即乍弹。³朱弦:华美琵琶之弦。⁴入遍:初始弹奏第一章。遍,曲调中的一解,即一章。⁵捻:搓。⁶拢:抚。均为弹奏琵琶的手法。⁷“玉指”句:谓琵琶女的手指细嫩如葱白。
拨头憁利。怨月愁花无限意。红粉轻盈。倚暖香檀曲未成。
拨头¹(còng )²。怨月愁花无限意。红粉轻盈³。倚暖香檀(tán)曲未成。
译文:拨头抑郁低落,带着愁怨的花月自有无限意。舞女身姿轻灵美好,倚着檀槽弹不成一首曲子。
注释:¹拨头:舞蹈名。²憁利,失意的样子。³红粉轻盈:指舞女轻灵美好。红粉,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与白粉。代指美女。⁴香檀:即檀槽,弦乐器架弦之架。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在歌舞筵席上侑洒佐欢的歌女形象。她琴艺高超,琴曲哀怨动人。作品字里行间隐藏着作者对歌女的同情。

  上片点明宴会在宽敞的画阁里进行,其后进入正题,写到女子弹奏琵琶的技巧。大概作者明知描写琵琶演奏不可能超越白居易的《琵琶行》,所以干脆把《琵琶行》里“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成句搬移到词中,反倒显得朴素真切。欣赏琵琶的人,不可能不同时欣赏弹奏者高超的技巧,于是作者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女子的手上,干脆又把自居易的“十指剥春葱”挪移过来,于是翻新成了另一个完美的琵琶女。这种移花接木的效果,往往比自出机杼更有神趣。

  下片刻意点明女子弹奏的曲子是《慢头》,其中妙处,今人可能无法知晓,因为这支曲子已经失传了。然而作者之所以要明言曲名,定有他的深意,这种深意随后的描写中显露无遗,先是出现了“怨月愁花无限意”的幽怨哀愁,而且是面对皎月和鲜花产生的愁怨,表明女子的弹奏一定触动犷她内心的隐痛,她是把自己想象成了皎月和鲜花,其晶莹娇美本该得到尊重和欣赏,如今却沦落到为人佐酒的卑贱地步,其中的“无限意”怕是无人理解。作者似乎隐隐感到了女子情绪的变化,所以对这位“红粉轻盈”的美女为什么突然停止弹奏产生了极大的疑问,这种疑问他没有道破,留给读者去细细体会,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才是这首词成功的设计。

参考资料:
1、 李之亮.欧阳修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40-41
2、 郁玉莹.欧阳修词评注: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6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轮台城头夜吹角¹,轮台城北旄(máo)头落²
译文: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正降落。
注释:¹角:军中的号角。²旄头落:为胡人失败之兆。旄头:星名,二十八宿中的昴星。古人认为它主胡人兴衰。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羽书¹昨夜过渠(qú)²,单(chán)³已在金山西。
译文:军书昨夜连夜送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以西入侵。
注释:¹羽书:即羽檄,军中的紧急文书,上插羽毛,以表示加急。²渠黎: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³单于:汉代匈奴君长的称号,此指西域游牧民族首领。⁴金山:指乌鲁木齐东面的博格多山。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戍楼¹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译文:从哨楼向西望烟尘滚滚,汉军就屯扎在轮台北境。
注释:¹戍楼:军队驻防的城楼。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上将¹拥旄(máo)²西出征,平明³吹笛大军行。
译文:上将手持符节率兵西征,黎明笛声响起大军起程。
注释:¹上将:即大将,指封常清。²旄:旄节,古代君王赐给大臣用以标明身份的信物。³平明:一作“小胡”。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四边伐鼓¹雪海²涌,三军³大呼阴山动。
译文:战鼓四起犹如雪海浪涌,三军呐喊阴山发出共鸣。
注释:¹伐鼓:一作“戍鼓”。²雪海:在天山主峰与伊塞克湖之间。³三军:泛指全军。⁴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lǔ)(sài)¹兵气²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译文:敌营阴沉杀气直冲云霄,战场上白骨还缠着草根。
注释:¹虏塞:敌国的军事要塞。²兵气:战斗的气氛。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雪片阔 一作:云片阔)
剑河¹风急雪片阔,沙口²石冻马蹄脱。(雪片阔 一作:云片阔)
译文:剑河寒风猛烈大雪鹅毛,沙口石头寒冷马蹄冻脱。
注释:¹剑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内。²沙口:一作“河口”,地理位置待考。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亚相¹勤王²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译文:亚相勤于王政甘冒辛苦,立誓报效国家平定边境。
注释:¹亚相:指御史大夫封常清。在汉代御史大夫位置仅次于宰相,故称亚相。²勤王:勤劳王事,为国效力。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古来青史¹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译文:古来青垂史名屡见不鲜,如今将军功名胜过古人。
注释:¹青史:史籍。古代以竹简记事,色泽作青色,故称青史。

  这首七古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内容不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未写战斗,是通过将士顶风冒雪的夜行军情景烘托必胜之势;此诗则直写战阵之事,具体手法也有所不同。此诗可分四层。

  起首六句写战斗以前两军对垒的紧张状态。虽是制造气氛,却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从自然环境落笔不同。那里是飞沙走石,暗示将有一场激战;而这里却直接从战阵入手:军府驻地的城头,角声划破夜空,呈现出一种异样的沉寂,暗示部队已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据《史记·天官书》:“昴为髦头(旄头),胡星也”,古人认为旄头跳跃主胡兵大起,而“旄头落”则主胡兵覆灭。“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连用“轮台城”三字开头,造成连贯的语势,烘托出围绕此城的战时气氛。把“夜吹角”与“旄头落”两种现象联系起来,既能表达一种敌忾的意味,又象征唐军之必胜。气氛酝足,然后倒插一笔:“羽书昨夜过渠黎(在今新疆轮台县东南),单于已在金山(阿尔泰山)西”,交待出局势紧张的原因在于胡兵入寇。果因倒置的手法,使开篇奇突警湛。“单于已在金山西”与“汉兵屯在轮台北”,以相同句式,两个“在”字,写出两军对垒之势。敌对双方如此逼近,以至“戍楼西望烟尘黑”,写出一种濒临激战的静默。局势之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紧接四句写白昼出师与接仗。手法上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夜行军大不一样,那里是衔枚急走,不闻人声,极力描写自然;而这里极力渲染吹笛伐鼓,是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突出军队的声威。开篇是那样奇突,而写出师是如此从容、镇定,一张一弛,气势益显。作者写自然好写大风大雪、极寒酷热,而这里写军事也是同一作风,将是拥旄(节旄,军权之象征)之“上将”,三军则写作“大军”,士卒呐喊是“大呼”。总之,“其所表现的人物事实都是最伟大、最雄壮的、最愉快的,好象一百二十面鼓,七十面金钲合奏的鼓吹曲一样,十分震动人的耳鼓。和那丝竹一般细碎而悲哀的诗人正相反对。”(徐嘉瑞《岑参》)于是军队的声威超于自然之上,仿佛冰冻的雪海亦为之汹涌,巍巍阴山亦为之摇撼,这出神入化之笔表现出一种所向无敌的气概。

  “三军大呼阴山动”,似乎胡兵亦将败如山倒。殊不知下面四句中,作者拗折一笔,战斗并非势如破竹,而斗争异常艰苦。“虏塞兵气连云屯”,极言对方军队集结之多。诗人借对方兵力强大以突出己方兵力的更为强大,这种以强衬强的手法极妙。“战场白骨缠草根”,借战场气氛之惨淡暗示战斗必有重大伤亡。以下两句又极写气候之奇寒。“剑河”、“沙口”这些地名有泛指意味,地名本身亦似带杀气;写风曰“急”,写雪片曰“阔”,均突出了边地气候之特征;而“石冻马蹄脱”一语尤奇:石头本硬,“石冻”则更硬,竟能使马蹄脱落,则战争之艰苦就不言而喻了。作者写奇寒与牺牲,似是渲染战争之恐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意志坚忍、喜好宏伟壮烈事物的诗人,如此淋漓兴会地写战场的严寒与危苦,是在直面正视和欣赏一种悲壮画面,他这样写,正是歌颂将士之奋不顾身。他越是写危险与痛苦,便“越发得意,好象吃辣子的人,越辣的眼泪出,更越发快活。”(徐嘉瑞《岑参》)下一层中说到“甘苦辛”,亦应有他自身体验在内。

  末四句照应题目,预祝奏凯,以颂扬作结。封常清于公元754年(天宝十三载)以节度使摄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汉时位次宰相,故诗中美称为“亚相”。“誓将报主静边尘”,虽只写“誓”,但通过前面两层对战争的正面叙写与侧面烘托,已经有力地暗示出此战必胜的结局。末二句预祝之词,说“谁不见”,意味着古人之功名书在简策,万口流传,早觉不新鲜了,数风流人物,则当看今朝。“今见功名胜古人”,朴质无华而掷地有声,遥应篇首而足以振起全篇。上一层写战斗艰苦而此处写战胜之荣耀,一抑一扬,跌宕生姿。前此皆两句转韵,节奏较促,此四句却一韵流转而下,恰有奏捷的轻松愉快之感。在别的诗人看来,一面是“战场白骨缠草根”而一面是“今见功名胜古人”,不免生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类感慨,盖其同情在于弱者一面。而作为盛唐时代浪漫诗风的重要代表作家的岑参,则更喜欢强者,喜欢塑造“超人”的形象。读者从“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所感到的正是如此。

  全诗四层写来一张一弛,顿挫抑扬,结构紧凑,音情配合极好。有正面描写,有侧面烘托,又运用象征、想象和夸张等手法,特别是渲染大军声威,造成极宏伟壮阔的画面,使全诗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和边塞生活的气息,成功地表现了三军将士建功报国的英勇气概。就此而言,又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并无二致。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607-608 .

lúntáifèngsòngfēngchūshī西zhēng

cénshēn tángdài 

lúntáichéngtóuchuījiǎo lúntáichéngběimáotóuluò 
shūzuóguò chánzàijīnshān西 
shùlóu西wàngyānchénhēi hànjūntúnzàilúntáiběi 
shàngjiàngyōngmáo西chūzhēng píngmíngchuījūnxíng 
biānxuěhǎiyǒng sānjūnyīnshāndòng 
sàibīngliányúntún zhànchǎngbáicháncǎogēn 
jiànfēngxuěpiànkuò shākǒushídòngtuō  (xuěpiànkuòzuò yúnpiànkuò )
xiàngqínwánggānxīn shìjiàngbàozhǔjìngbiānchén 
láiqīngshǐshuíjiàn jīnjiàngōngmíngshèngrén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少别华阳¹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
译文:少年时期离开华阳四处行走游历,靠近岭南时风景仍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注释:¹华阳:江苏省金坛县西南茅山上的山洞。
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红芳绿笋(sǔn)¹是行路,纵有啼(tí)(yuán)²听却幽。
译文:行路两旁满是鲜花绿竹,即是是猿猴哀怨长啸,听起来也会感到幽静。
注释:¹绿笋:绿竹。²啼猿:猿的啼声。一般用以形容悲切。

sòngrényóulǐngnán

dàishūlún tángdài 

shàobiéhuáyángwànyóu jìnnánfēngjǐngcéngqiū 
hóngfāng绿sǔnshìxíng zòngyǒuyuántīngquèyōu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宋陈谏(jiàn)议家有劣¹马,性暴,不可²³,蹄(tí)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jiù),不见是马,因(jié)¹⁰:“彼¹¹马何以¹²不见?”仆言为¹³陈尧咨(zī)¹⁴之贾(gǔ)¹⁵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jù)¹⁶召子,曰¹⁷:“汝¹⁸为贵臣¹⁹,家中左右尚不能制²⁰,贾人安²¹能蓄(xù)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²²。戒²³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译文:宋人陈谏马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了很多人。一天,他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陈尧咨是陈谏马的儿子。陈谏马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周围的人都不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谏马)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卖马的钱退给商人。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马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注释:陈谏议:北宋陈省华(939年—1006年),字善则,北宋阆州阆中人,官至谏议大夫,故称之。¹劣:顽劣的马。²可:能够。³驭:驾驭,控制。⁴蹄:名词作动词用,踢。⁵啮:咬。⁶厩:马厩。⁷是:这匹。⁸因:于是。⁹诘:责问。¹⁰仆:仆人,指养马的仆人。¹¹彼:那。¹²何以:以何,凭什么,怎么。¹³为:把。¹⁴售:出售。¹⁵贾人:商人。¹⁶遽:急忙,马上。¹⁷曰:说,回答。¹⁸汝:你。¹⁹贵臣:朝廷中的重臣。²⁰制:控制,制服。²¹安:怎么,哪里。²²直:通“值”,价值,这里指钱。²³戒:通“诫”,告诫。

1、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陈谏马有古仁人之风 ?
①告诉儿子不能把灾祸转移给别人。②命人把马追回,并赔偿价钱。③告诫仆人把马养到终老。

2、你赞同陈谏马的做法吗?为什么?
同意,因为这是一种品德高尚的表现,不为了自己利益去破坏人家的利益,有古仁人之风;要诚实忠厚,不能为一己之利,做祸害他人之事。(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不同意,因为如果所有人都像他一样,就不需要官吏的存在,社会就不会更快的进步与发展。(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3、陈尧咨的错误在于哪里?
因为他欺骗了别人,自己不诚信。

4、劣马的劣具体表现在哪里?
性情暴烈,不可驭;踢伤、咬伤了好多人。

家在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黄昏雨。(家在 一作:妾本;又将 一作:衔将)
家在钱塘江¹上住。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管(chuāng)一阵黄昏雨²。(家在 一作:妾本;又将 一作:衔将)
译文:我的家就在繁华的钱塘江畔,花开花落,任凭岁月流逝。而今燕子又要把美好的春光带走了,在这黄昏时节,纱管外下起了一阵潇潇细雨。
注释:¹钱塘江:古称浙,最早见名于《山海经》,因流经古钱塘县(今杭州)而得名。²黄梅雨:黄昏时的雨。此指绵绵细雨。
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望断云行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 (春浦 一作:南浦)
斜插犀(xī)¹云半吐。檀(tán)²清歌,唱彻黄金缕³。望断云行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pǔ)
译文:我把犀梳斜插在头上,让头发半垂鬓边,敲响檀板,唱清丽的歌曲。抬眼望高空白云,不知它漂泊何处,梦醒后只见皎洁的明月从春江江畔冉冉升起。
注释:¹犀梳:犀牛角做成的梳子。²檀板:即拍板。³黄金缕:《黄金缕》,即《蝶恋花》调的别名,以冯延巳《蝶恋花》词中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而得名。⁴云行:指情人。⁵春浦:春天的水边渡口。

  这是一首记梦的词,内容是写男女恋情。词人在梦中遇见一位家住钱塘的歌伎为他唱歌,他意有所恋,梦醒后写了这首词。

  关于这首词的故事有两则传说。张耒的《柯山集》四十四:“司马槱,陕人……,制举中第,调关中第一幕官。行次里中,一日昼寐,恍惚间见一美妇人,衣裳甚古。入幌中执板歌曰:‘家在……黄昏雨。’歌阕而去。槱因续成一曲:‘斜插……生春浦。’后易杭州幕官。或云其官舍下乃苏小墓,而槱竟卒于官。”

  又据何薳《春渚纪闻》卷七:“司马才仲初在洛下,昼寝,梦一美姝牵帷而歌曰:‘妾本钱塘……黄昏雨。’才仲爱其词,因询曲名,云是《黄金缕》。且曰:‘后日相见于钱塘江上。’及才仲以东坡先生荐,应制举中第,遂为钱塘幕官。其廨舍后,唐(按:应为南朝齐)苏小墓在焉。时秦少章(秦观)为钱塘尉,为续其词后云:‘斜插……生春浦。’不逾年而才仲得疾,所乘画水舆舣泊河塘。柁工遽见才仲携一丽人登舟,即前声喏,继而火起舟尾。狼忙走报,家已恸哭矣。”

  两则传说情节虽有出入,但有一个共同点,即美女所唱乃这首词上片,而这唱歌美女就是南齐名妓苏小小的鬼魂。传说虽然荒唐无稽,但事出有因。揆诸情理,司马槱既在钱塘为官,或与歌伎相恋也是可能的。别后相思,形诸梦寐,乃托梦境以寄相思。而好事者附会其事,编造情节,也有可能。不论怎样,这首词当为司马槱所作无疑。

  上片词既是梦中女子所唱,故以女人口吻来写。首句写女人自报住址。钱塘在宋代已是“参差十万人家”的繁华都会,“市列珠玑,户盈罗绮”(柳永《望海潮》),歌楼舞榭,自不待言。接着这位女子介绍她的生活和心情。“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一年一度,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几度春秋。花开花落,本自无情,而逝水年华,未免有恨。这已暗示了一位歌伎的心情。自叹“今年欢笑忽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怨花开落,实是自怨。“荣衰花是寻常事,转为韶光恨不禁。”(袁枚《落花》)花“不管年华度”,女子自己却不能不管。但要管却又管不了。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最恼人的还是燕子。它在黄昏细雨中飞来飞去,将落花春泥一起衔上雕梁。就在燕子衔来衔去中,春天竟偷偷地溜走了,似乎是被燕子衔走了。更何况细雨迷朦,黄昏黯淡,这凄迷的景色,更加深了这位歌女凄清愁苦的情绪。上片以景结情,情境深化,刻画了这位歌女“惆怅年华暗度”的微妙心理。

  下片作者以自己的口气写与这位女子的相见和别后相思。先写女子美丽的形象,半月形的犀牛角梳斜插在乌黑如云的鬓边,好象一钩弯弯的明月从乌云中半吐出来一样,美丽极了。词人虽只写了这女子的犀梳云鬓,没有写她的容貌,但部分可代整体,从犀梳鬓如云吐新月之美,通过读者的审美联想可以推想她的容貌之美。这女子不仅以她容貌之美使词人怜爱,更以她动人的歌声使人倾倒。“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她轻敲檀板,缓转珠喉,“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李煜《一斛珠》)她唱的曲名《黄金缕》。《黄金缕》,即《鹊踏枝》调的别名,又名《蝶恋花》、《凤栖梧》。据《词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冯延巳词有‘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可见《黄金缕》这个曲调本来自唐教坊,只不过当时名《鹊踏枝》,到南唐因冯延巳词而得今名。女子的歌声给词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词写至此,一个色艺俱佳的歌妓形象已活生生地站在读者面前了。正当词人情绪达到高潮时,突然转折:“望断行云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女子的形象突然消失了。“行云”,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典故,再次点明她的歌妓身份。丽人芳踪已杳,无处追寻。惟有一轮明月渐渐从春浦升起,一切都成梦幻,令人低回宛转,不胜惆怅。据《云斋广录》卷七载:“司马槱赴阙调官,得馀杭幕客,拏舟东下,及过钱塘,因忆曩昔梦中美人,自谓‘妾本钱塘江上住’。今至于此,何所问耗,君意凄恻,乃为词以思之,调寄《河传》。君讴之数四,意颇不怿。”词中有“芳草梦惊,人忆高唐惆怅。感离索,甚情况。……人去雁回,千里风云相望。倚江楼,倍凄怆。”这首词意可以与《黄金缕》互为补充。《黄金缕》的故事如果排除这些荒诞情节,还是有一定的事实根据的。并且这种恋情对词人有长期的深远的影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