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上方藤影里,高僧往往似天台。
建造上方藤影里,高僧往往似天台。
不知名树檐前长,曾问道人岩下来。
不知名树檐前长,曾问道人岩下来。

děngyán--zhōu

jiànzàoshàngfāngténgyǐnggāosēngwǎngwǎngshìtiāntái

zhīmíngshùyánqiánzhǎngcéngwèndàorényánxiàlái

周朴

周朴

周朴(?—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 5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晋灵公¹不君²。厚敛³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ér)熊蹯(fán)不熟,杀之,寘(zhì)诸畚(běn),使妇人载¹⁰以过朝。赵盾¹¹、士季¹²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¹³,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¹⁴¹⁵¹⁶,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qǐ)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¹⁷不有初¹⁸,鲜¹⁹²⁰有终²¹。’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jì)之固也,岂惟群臣赖²²之。又曰:‘衮²³职有阙(quē)²⁴,惟仲山甫²⁵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gǔn)²⁶不废矣。”
译文: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赵盾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诗·大雅· 荡》说:‘没有人做事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可以善终。’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 ‘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注释:¹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²不君:不行君道。³厚敛:加重征收赋税。⁴雕墙: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雕,同雕,画。⁵宰夫:厨子。⁶胹:煮,炖。⁷熊蹯:熊 掌。⁸寘:通置。⁹畚: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¹⁰载:装车。¹¹赵盾:赵衰之子,晋国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¹²士季:士为之孙,晋国大夫,名会。¹³不入:不采纳,不接受。¹⁴三进:始进为入门,再进为由门入庭,三进为升阶当霤。¹⁵及:到。¹⁶溜:霤,屋檐下滴水的地方“。¹⁷靡:没有什么。¹⁸初: 开端。¹⁹鲜:少。²⁰克:能够。²¹终:结束。²²赖:依。²³衮: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²⁴ 阙:同“缺”,过失。²⁵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²⁶衮:指君位。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犹不改。宣子骤¹谏。公患之,使鉏(chú)(ní)²³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译文: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注释:¹骤:多次。²鉏麑:晋国力士。³贼:刺杀。⁴辟:开着。⁵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⁶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⁷主:春秋战国时期称卿大夫为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 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秋九月,晋侯饮(yìn)¹赵盾酒,伏²³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sǒu)夫獒(áo)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¹⁰
译文: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骖乘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注释:¹饮:给人喝,使动用法。²伏:埋伏。³甲:披甲的士兵。⁴右:车右。亦名骖乘。古制一车乘三人,尊者居左,御车人居中,骖乘居右,以有勇力的人担任。⁵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⁶趋登:快步上殿堂。⁷三爵:三巡。爵:古时的酒器。⁸嗾:唤狗的声音。⁹獒:猛犬。¹⁰死之:为之死。之:指赵盾。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 “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初,宣子田¹于首山²,舍³于翳(yì)。见灵辄(zhé)饿,问其病,曰: “不食(shí)三日矣。”食(sì),舍其半。问之,曰:“宦(huàn)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wèi)之。”使尽之,而为之箪(dān)¹⁰与肉,寘诸橐(tuó)¹¹以与之。既而与¹²为公介¹³,倒戟(jǐ)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译文: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多日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
注释:¹田:后来写作“畋”,打猎。²首山:首阳山,在今 山西永济东南。³舍,住一晚。⁴翳桑:首山附近的地名。⁵灵辄:人名,晋国人。⁶食之:给他东西吃。食:给……吃。⁷宦:做贵族的仆隶。⁸遗:送给。⁹箪:盛饭的圆筐。¹⁰食:饭。¹¹橐:两头有口的口袋,用时以绳扎紧。¹²与:参加。¹³介:甲 指甲士。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 “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乙丑,赵穿¹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²³曰: “赵盾弑(shì)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戚’,其我之谓矣!”
译文: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
注释:¹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堂兄弟。²大史:太史,掌纪 国家大事的史官。这里指晋国史官董狐。³书:写。⁴竟:同“境”。⁵贼: 弑君的人,指赵穿。⁶乌呼:感叹词,同“呜呼”,啊。⁷怀:眷恋。 ⁸诒:同‘贻”,给。⁹伊,指示代词,那个。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¹也,书法²不隐³。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译文: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宣子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注释:¹良史:好史官。²书法:记事的法则。 ³隐:隐讳,不直写。⁴恶:指弑君的恶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宣子使赵穿逆¹公子黑臀(tún)²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³
译文: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注释:¹逆:迎。²公子黑臀:即 晋成公,文公之子,襄公之弟,名黑臀。³武宫:晋武公的宗庙,在曲沃。

  不知道是否有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过历史上的暴君的心理,这种研究肯定很有意思。在平常人看来,暴君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些异乎寻常,按正常人来说是匪夷所思的。比如,夏桀的宠姬妺喜爱听裂帛声,建造过“酒池肉林”;商纣王的酷刑“金瓜击顶”、“炮烙”、“虿盆”、做人的肉羹、活剖孕妇等等。

  晋灵公弹射路人、杀厨子游尸的举动,仅仅用一般的残暴、狠是难以说明的,恐怕总有些变态心理,或者歇斯底里症一类的精神病,才能解释他的怪癖行径。如果真是这样,除了治病、关进疯人院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让他改邪归正,或者像赵穿那样,将其杀掉,以免危害更多的人。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致命的痼疾就在于,无论所谓的“天子”多么愚笨、痴呆,无论多么残暴、缺德,无论多么变态。病入膏肓,都是“神圣”的,不可冒犯的,不可弹劾讨伐的,否则,便会犯下各种“罪行”:欺君,亵渎,犯上作乱,直至弑君。而且,这些罪行都是弥天大罪,不可赦免,甚至可以诛灭九族。

  虽然有此痼疾,但让人感叹不已的是,无论在哪个时代,只要有昏情残暴的暴政。苛政存在,就有敢于诤言直谏的义士出现,并有敢于弑君的勇士出现,前者如赵盾,后者如赵穿。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将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甚至还包括以自己亲人的生命为代价,依然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视死如归。

  这些词语,只有用在这些义士、勇士身上才是沉甸甸的、掷地有声的、名实相符的。

  其实,敢于直谏、敢于弑暴君,已远不止是一种一时冲动的个人行为,更不是宗教信徒的迷狂。它是一种非常清醒的、理智的选择,是不得不如此的抉择。有时,明知暴君不可理喻,有时明知自己的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自投罗网,如荆轲刺秦临行前 所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是,它们所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正义,即决不向残暴专制、黑暗腐朽屈膝让步的决心。

  正如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西西弗斯明知自己推上山的巨石要滚下来一样,依然坚持不懈地推下去。人类的精神和行动的意义,就在过程之中显示了出来,结果则是次要的了,甚至并不重要了。

  面对残暴和死亡而敢于挺身而出,这种行为表示了一种严正的抗议,表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翻看历史,这种抗议和精神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就好比光明和黑暗从来都是相随相伴,哪一方都没有消失过一样。也许,光明和黑暗永远都会这么抗衡下去,直到人类不再存在。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满洞苔(tái)¹。买断²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³高处,夜夜啼猿(yuán)。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译文:满洞长着碧绿的苔钱,独得自然景致之胜。占尽风女笑桃花随着溪水流落晴川。罗浮山上石楼的高处,夜夜都能听到猿猴哀啼。夜晚入静独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
注释: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心香”。双调小令,六十六字。罗浮:山名,在广东增城、博罗县,相传西晋郭璞曾在此炼丹求仙,东晋葛洪亦得道于此,道家列为第七洞天。¹苔钱:苍苔形圆如钱,故名。²买断:买尽,犹言占尽。³石楼:在罗浮山上。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沉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细草如毡(zhān)。独枕空拳。与山麋(mí)¹野鹿同眠。残霞²未散,淡雾沉绵³。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
译文:细草柔软如同毛毡,独自枕拳卧草席地幕天。与山麇野鹿同眠。天亮时残霞还未消散,淡雾绵绵不尽。罗浮洞府晋时才有人来,唐尧时始开,伪刘称汉时方显。
注释:¹山麋:指麋鹿。²残霞:此指晓霞。³沉绵:绵绵不尽。

  “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满洞苍苔,可见历时已久,人迹罕至。苔虽形如钱,只能点缀风烟。但它代表了一种清贫自赏自然超俗的情趣。古洞苍苔,高人逸士独来独往,片片桃花随溶溶川水流出,向人间传送出一丝洞天的消息。世外人并不知道此处别有桃源仙境,故“笑”之,笑桃花多情,笑世人无识。“石楼高处,夜夜啼猿。

  “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唯有空山声声猿啼,使人警省。此时此地,修道之人,静坐默想,独观云月,拥抱宇宙,体悟宇宙奥秘,直观生命真谛,自得其乐,意静神旺。这几句将道家山中生活的自然环境与辞别尘世,静处修炼而至内心聪慧的生活情趣勾画了出来。所谓“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实际上写的是消除尘念的修炼过程。开始犹存世念,如行云蔽月,继而虚室生白,表里空一,终而至人无己,湛然空明,如片云除尽,空中唯皎皎孤轮。

  “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这几句写“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山中生活。在这种时空的交错中,人似乎回到大自然中,回归到太古时代,枕拳卧草,幕天席地,遗世独立,鸟兽相亲,没有荣辱得失,没有人我差别,甚至没有人与物的差别,一切均与自然相融。

  “残霞未散,淡雾沈绵。是晋时人,唐时洞,汉时仙”,又是一天开始了,晨霞未收,群峰淡雾绵延不尽,千姿百态,山中风光,洞中岁月,自有一种绵绵不尽、长久不变的实在感,显示出大自然永恒的风貌。结尾三句写罗浮山的悠悠岁月,显示出山中人“不知魏晋,无论汉唐”的优越感,山中人在寂寞之中感受着精神上的超脱和欣慰。

  总之,这首词将山中风光的悠长,洞中岁月的洒脱,自然的美好和永恒,以及摆脱人世负担后的轻松,一一展示出来,富有野趣。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等著.宋词鉴赏辞典 下: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08:第1723页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燕子将¹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译文:雌燕带着小燕齐飞,喃喃细语,才知夏已深;庭院里几棵槐树,越来越浓密。
注释:¹将:携,带。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译文:一场雨后,西窗外的芭蕉展尽数尺心,却没有人看见。

  这首诗描写的是盛夏的景色。燕语呢喃,雏燕乍飞;幽静的庭院里,槐树的绿荫渐见浓密。一阵雨过,西窗下的芭蕉在人们不知不觉之中又长大了许多。这些本都是夏天里的寻常景物,经过诗人的一番描绘,立刻透出勃勃生机,显现出大自然的魅力。

  人们通常将燕子看做是春天的使者。它常常给江南的人们带来春天的信息。如今它生了雏燕,“将雏”教飞,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去,已是盛夏时节。诗人用呢喃的燕语声,衬出一幅幽静的夏景;这跟南朝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刀以噪显静是同样的手法。如果说,这句点明了季节;那么,下句便接着点明了地点——扎在庭院中。上句以燕语写声,下句以槐阴写色。有声有色,诗的意境就变得更为鲜明。

  后两句镜头一转,换了场景:人迹罕至,“一雨无人见”,而芭蕉竟长了数尺,使这幽静的环境悄悄起了变化,让作者在沉闷的现实生活中见到生机和希望,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钱钟书《宋诗选注》在“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下注释说:“等于‘一雨,西窗芭蕉展尽数尺心,无人见。’这种形式上是一句而按文法和意义说起来难加标点符号的例子,旧诗里常见。”这种句式能产生一种断而复续或若断若续的流动感,且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765-766

shìèrshǒu ·

wāngzǎo sòngdài 

yànjiāngchúxiàshēn 绿huáitíngyuànduōyīn 
西chuāngrénjiàn zhǎnjìnjiāoshùchǐxīn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渔父醒,春江午¹,梦断²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³
译文:渔父酒醒以后,春江上时光已是正午。醒来只见阵阵落花飞絮。醒了以后还会再喝醉,醉了以后又会再醒。将古往今来人间的功名利禄付之一笑。
注释:¹午:正午,晌午。²梦断:梦醒,酒醒。³今古:古往今来。

  “渔父醒,春江午”,描叙渔父从醉到醒经历的时间。春江正午,生机勃勃,自然清新。由烂醉到沉睡,再到延醒,时间长达半天,表现了渔父的生活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乐天而动的。“梦断落花飞絮”,渔父一觉醒来,只见杨柳依依,“落花飞絮”,一派春光满江滨,令渔父赏心悦目。

  “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为画龙点睛之笔。醉—醒,醒—醉,醉—醒,反复传递,刻画了醉翁渔父的处世形象,富有哲理性。白居易《醉吟先生传》:“又饮数杯,兀然而醉。既而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此处点化运用了白居易这段关于诗人饮—醉—吟“循环”式的人生真谛的妙笔,道出了在封建社会里,世界上最清醒的人是渔父,是渔父一类的诗人。是渔父们每饮一次、醉一次、醒一次、吟一次,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境界就升华一次。循环往复,不断进行,最终自然精辟地发出“一笑人间今古”的深沉感叹。至此,词人思想上出现了飞跃,由“莫问世间何事”(《好事近·烟外倚危楼》)进到“俯仰人间今古”(《西江月·重九》),再进到“一笑人间今古”。从“莫问”到“俯仰”再到“一笑”,清晰地反映了词人贬谪黄州后思想变化的历程。“一笑”便突出词人此时此地的高洁而自适的坦然心态和清醒的人生观。

  第三首词写渔父随缘放旷、与世无争的超然心态。先描写,后议论,景理融合,将渔父置于大好春光中来看世界,强化了渔父的“醒”眼与“笑”态,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

参考资料:
1、 陈如江.一蓑烟雨任平生:东坡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4:143-147
2、 朱靖华 等.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7:856-863
3、 李世忠.逐臣的悲悯——论苏轼的一组《渔父》词.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1)

 ·xǐng

shì sòngdài 

xǐng chūnjiāng mèngduànluòhuāfēi jiǔxǐngháizuìzuìháixǐng xiàorénjiānjīn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下苑(yuàn)¹他年未可追²,西州³今日忽相期
译文:在曲江林苑往年不可回忆,在西州今天忽然相互盼望。
注释:¹下苑:指汉代的宜春下苑。唐时称曲江池。²追:回忆。³西州:地名,指安定郡。⁴相期:期待;相约。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水亭¹暮雨寒犹在,罗荐(jiàn)²春香暖不知。
译文:水边亭台幕天大雨春寒之气还存在,丝罗褥子春天散香虽温暖让人没感知。
注释:¹水亭:临水的亭子。²罗荐:丝绸褥子。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帷。
舞蝶殷(yīn)¹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帷(wéi)²
译文:飞舞的蝴蝶专注采收落花之粉,美人在远处忧愁地卧在帷幕中。
注释:¹殷勤:情意恳切。²“佳人”句:此句以花拟人,用美人怅卧遥帷的情状来形容牡丹为雨所败后花事已阑。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章台¹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译文:长安章台街里还有其他花朵为伴,暂且问您牡丹花如楚宫女的细腰在风雨后又减损多少枝?
注释:¹章台:战国时秦宫中台名。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浪笑¹榴花²不及春,先期³零落更愁人。
译文:不要笑石榴花盛开迟而赶不上芳春,牡丹春过早地凋落更是愁人。
注释:¹浪笑:漫笑。²榴花:石榴花。³先期:约定日期之前;在事情发生或进行之前。⁴零落:凋谢。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玉盘¹(bèng)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pín)
译文:它那花冠如洁白的玉盘,泪珠飞溅,伤心屡屡;无情风雨像急奏的锦瑟,繁弦促柱,破梦频频。
注释:¹玉盘:指牡丹花冠。似为白牡丹。据《洛阳花木记》记载,牡丹有叫玉盘妆的。玉盘也可能仅指形状。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万里重阴非旧圃(pǔ)¹,一年生意属流尘²
译文:万里阴云密布,已不是过去花圃,一年美好生机,早付与污泥流尘。
注释:¹旧圃:指往日曲江之花圃。²流尘:飞扬的尘土。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前溪舞罢君回顾¹,并觉今朝粉态²新。
译文:在前溪舞歇歌残后您若再回头看看,定会感觉到今朝风雨里牡丹的娇美姿容正奇新。
注释:¹“前溪”句:前溪村是南朝教习音乐的地方,江南声伎多出于此。此句用人的舞态描摹花之飘零。²粉态:娇美的姿容。

  第一首诗起联谓牡丹往年植于曲江苑圃之繁华情景已不可复追,今日乃忽于此西州风雨之中相值,喻往岁进士登第、曲江游赏、得意尽欢之盛况已不可再,今日竟沦落寄此泾州也。三承二,四承一,谓今日处此西州水亭暮雨之中,所感者惟有寒意,而当年置身曲江苑圃时罗荐春香之暖,竟已恍如隔世,不可想望矣(“不知”正应上“未可追”)。五六正写“败”字,谓蝶舞翩翾,似有意惜花,殷勤欲收落蕊,然牡丹为雨败后,花事已阑,有似佳人之怅卧遥帷,意兴阑珊,精采全无矣。末联诸家多从何焯、冯浩之说,谓指在京同袍之失意者。此解固似可通,然细按亦觉可疑。盖此二章专写“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处处以曲江下苑与西州回中相对照,以见沦落天涯之恨。既云“章台街里芳菲伴”,则彼等固身处京华,春风得意者,岂有沦落之恨?然则“且问宫腰损几枝”者,谓其日日舞于春风之中,恐不免瘦损宫腰也。“宫腰损几枝”非言其失意,乃谓其得意也。姚培谦谓“失意者失意,得意这未尝不得意也”(《李义山诗集笺注》)似得其情。

  第二首诗首联谓榴花开虽不及春,然不及牡丹之先期零落更令人伤心。三四写牡丹为雨所败,言玉盘之上,雨珠飞溅,似频流伤心之泪;急雨打花,如锦瑟惊弦,声声破梦(《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有“雨打湘灵五十弦”之句)。“伤心”“破梦”均就牡丹言。而牡丹之伤心破梦亦即作者之情怀遭遇。五六写环境与败后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曲江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生意,已付流尘。上六句喻己未及施展才能即遭打击而沦落,心伤泪迸,希望成空,昔日之环境已不可再,今后之前途已不可问。末联则借异日花瓣落尽之时迥视今日雨中情景,犹感粉态之新艳,暗示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联系应宏博试被黜情事,此诗之感遇性质自不待言。

  这两首诗是李商隐众多咏物诗中的优秀作品。其格调比《安定城楼》更为凄凉、哀婉,与后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风格一致。前一首以奇特的联想写牡丹,由牡丹想到遥卧的美人,用惆怅的美人写败落的牡丹,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且意象丰富,诗境优美,冷艳,表达精致婉曲。后一首则借牡丹寄慨身世,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融进物中,物我一体。把感伤情绪注入朦胧瑰丽的诗境,用哀婉的情调、美丽的形象和词采,写出了自己的心境和感受,其风格已大不似前。而这样托物寄情的咏物诗却大量出现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每一首都那样哀伤、凄艳。这组诗对他以后的咏物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真正形成。

huízhōngdānwéisuǒbàièrshǒu

shāngyǐn tángdài 

xiàyuànniánwèizhuī 西zhōujīnxiāng 
shuǐtínghányóuzài luójiànchūnxiāngnuǎnzhī 
diéyīnqínshōuluòruǐ jiārénchóuchàngyáowéi 
zhāngtáijiēfāngfēibàn qiěwèngōngyāosǔnzhī 

làngxiàoliúhuāchūn xiānlíngluògèngchóurén 
pánbènglèishāngxīnshù jǐnjīngxiánmèngpín 
wànchóngyīnfēijiù niánshēngshǔliúchén 
qiánjūnhuí bìngjuéjīnzhāofěntàixī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