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苞玉质俨如新,可奈重来味巳陈。应恐先生知此味,也劳飞骑走红尘。
绛苞玉质俨如新,可奈重来味巳陈。应恐先生知此味,也劳飞骑走红尘。

yánzhī--zhāng

jiàngbāozhìyǎnxīnnàizhòngláiwèichényīngkǒngxiānshēngzhīwèiláofēizǒuhóngchén

张弼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80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稀 一作:飞)
别路云初起,离亭¹叶正稀²。(稀 一作:飞)
译文:送别的道路上云雾蒙蒙,驿亭旁的枝叶稀疏寥落。
注释:¹离亭:驿亭。古时人们常在这个地方举行告别宴会,古人往往于此送别。²稀:形容树叶稀疏寥落的样子。
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
所嗟(jiē)人异雁,不作一行归¹
译文:感叹人与那归雁不同,无法一起作伴同行而归。
注释:¹归:一作“飞”。

  这首诗通过送别兄长时的场景描写,表达出真挚的同胞亲情。前两句写别时的场景,借景寓情,以离别的路上见到的云喻兄长四海飘泊,又以离亭边的树枝象征着兄长即要离开亲人,离开家乡;后两句抒情,移情于景,诗人感叹人不如雁,雁尚能相亲相近,同往同归,不分不离,而人生老是离别,叫人感伤嗟叹,表现心境的不平静和离别亲人的失落感。这首诗语言自然朴素,情感含而不露,深沉真挚,耐人品味。

  关于这首诗,所传甚少,独在《全唐诗》方见之,对作者的介绍是“如意中女子”,其真名实姓、生卒年月、何地之人等皆无从考证,唯能全凭《全唐诗》注解了。《全唐诗》写道:“女子南海人”,“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由此大致能推断,诗人是南海人,此诗出自唐武则天时代。

  此诗第一层:“别路”、“离亭”,相当于驿站,是古代送别、饯行的处所。点明地点,暗含事件,感情由此铺开。“云初起”,要么是清晨,要么是傍晚,要么是雨后天开。但一切景语亦为情语,一语双关,亦指心中“愁云初起”。“叶正稀”,结合下句中诗人触景生情联想到的“雁”来推断,应该是在一个秋风萧瑟的季节。秋风紧,黄叶飘零,“离亭”前的落叶,为秋风扫荡,渐次稀疏,着实苍凉,着实沉重。

  第二层:古人送别有折柳相送,寓“留”于“柳”的习俗。此处的叶,可能就是柳叶。前面不断有人送别,使得柳条折尽,渐渐稀少,真是一条柳枝一片心。而现在,尽管柳条稀少,但她还是要再折一枝赠与兄长,此中惆怅叫人难以消受。至此感情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诗人静静地站立,眼望兄长渐去渐远,马蹄声终于被重叠的山峦阻隔。心中更是生出对于人生、对于命运的自怜叹惋。“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雁的迁徙,总是结队成行,同出同归。可是人迫于环境所限、条件所囿,而不能与兄随行,而兄去妹留,各自孤单,再也不能心心相印了,诚为可叹。并且,这一“归”字可以做两种分析,一者:妹在家,兄启程外出。那么,这里的“归”便是“同出同归”的意义了,诗人大部分的思想放在了兄长身上,是对他一路风尘、外行凶吉的牵挂;一者:两人皆在外,或是寄人篱下,或是流落他乡。此时兄长启程,回返故里,而独留妹一人不与同归,此间便更生出对故土、亲人的思念,对身如浮萍、命如蝉翼的慨叹。

  全诗寥寥数语,连题目仅二十二字。用字之俭约,另人折服。题目“送兄”,点明主旨,定下全诗的基调,是送别兄长。至于上面推测的种种情况,全无交代,给人很大的想像空间。而与此相比,后来大诗人李白的《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送族弟单父主薄凝摄宋城主薄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留饮赠之》等很多这样的诗标题就大为失色了。此诗前两句表明了地点和大致的时间,大肆渲染了送别的场景。心中的惆怅、离别的情怀跃然纸上,如江如河,翻涌不息,却仅用了十个字;后两句也是十个字,突出了“雁”、“一行”、“归”,使得感情再次升华到一个相当高的层面上,由送行也到了对人生的慨叹,对身世的质问,情长纸短,惜墨如金。

  南朝江淹在《别赋》中说过,“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从古至今,离别诗一直都在诗篇中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在表现手法上也是各具风格、各至一家。对这一首也作一简要的分析。“别路”、“离亭”形成对举,一咏三叹。在克俭如金的字数中,这算是泼墨如云、大肆渲染了。为的是以景衬情,为下两句做好铺垫。而且诗人善于选取特景:“别路”、“离亭”、“云”、“叶”等等,暗藏离愁别绪之情。

  紧接着,笔锋陡转,采用了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将镜头对准天上的“雁”。当然,这里也许是虚写。由“雁”的特性联想到人,将二者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鲜明的对照,由此生发哀情,并且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也为读者将全诗刻画成了一幅隽永的画面,印入读者的脑海中。其意境深远,空间开阔,且满目皆萧然,满腔皆哀伤,满腹皆愁绪,实在不能不说是诗人的高妙之处。且诗人时龄七岁,且为女子。在古代轻视女子,满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她能如此善用这样的艺术技巧,实在让人费解,惊异。

  再回到全诗,通篇都是情深意切,而字字珠玑,语言简朴、明白如话,意境高妙。这样的诗篇,在中国古诗词中实在不可多得。难怪有人称她为“神童”、“奇女子”,于情于理,都是当之无愧。

参考资料:
1、 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2:54-55

sòngxiōng

míng tángdài 

biéyúnchū tíngzhèng  (zuò fēi )
suǒjiērényàn zuòhángguī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帝子¹降兮北渚,目眇(miǎo)²兮愁予³
译文: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注释:¹帝子:指湘夫人。舜妃为帝尧之女,故称帝子。²眇眇:望而不见的样子。³愁予:使我忧愁。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 一作:嫋嫋)
(niǎo)¹兮秋风,洞庭波²兮木叶下³。(袅袅 一作:嫋嫋)
译文: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予落降。
注释:¹袅袅:绵长不绝的样子。²波:生波。³下:落。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登白薠(fán)¹兮骋望²,与佳³兮夕张
译文: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注释:¹薠:一种近水生的秋草。²骋望:纵目而望。³佳:佳人,指湘夫人。⁴期:期约。⁵张:陈设。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鸟何萃(cuì)¹兮蘋(pín)中,罾(zēng)²何为兮木上。
译文: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
注释:¹萃:集。鸟本当集在木上,反说在水草中。²罾:捕鱼的网。罾原当在水中,反说在木上,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之所。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yuán)¹有芷(zhǐ)²兮澧(lǐ)³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译文:沅水芷草绿,澧水兰花香,思念你却不敢说出来。
注释:¹沅:即沅水,在今湖南省。²芷:即白芷,一种香草。³澧:即澧水,在今湖南省,流入洞庭湖。⁴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贵族称公族,贵族子女不分性别,都可称“公子”。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荒忽¹兮远望,观流水兮潺(chán)(yuán)²
译文: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注释:¹荒忽:不分明的样子。²潺湲:水流的样子。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mí)¹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yì)²
译文: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
注释:¹麋:兽名,似鹿。²水裔:水边。此名意谓蛟本当在深渊而不在水边。比喻所处失常。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朝驰余马兮江皋(gāo)¹,夕济兮西澨(shì)²
译文: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注释:¹皋:水边高地。²澨:水边。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¹兮偕逝²
译文: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注释:¹腾驾:驾着马车奔腾飞驰。²偕逝:同往。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筑室兮水中,葺(qì)¹之兮荷盖²
译文: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予啊盖在屋顶上。
注释:¹葺:编草盖房子。²盖:指屋顶。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sūn)¹兮紫²³,播芳椒兮成堂。
译文: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注释:¹荪壁:用荪草饰壁。荪:一种香草。²紫:紫贝。³坛:中庭。⁴椒:一种科香木。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桂栋¹兮兰橑(lǎo)²,辛夷³兮药房。
译文: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注释:¹栋:屋栋,屋脊柱。²橑:屋椽(chuán)。³辛夷:木名,初春升花。⁴楣:门上横梁。⁵药:白芷。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wǎng)¹薜荔兮为帷(wéi)²,擗(pǐ)³(huì)(mián)兮既张。
译文: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注释:¹罔:通“网”,作结解。薜荔;一种香草,缘木而生。²帷:帷帐。³擗:掰开。⁴蕙:一种香草。⁵櫋:隔扇。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白玉兮为镇¹,疏²石兰³兮为芳。
译文: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注释:¹镇:镇压坐席之物。²疏:分疏,分陈。³石兰:一种香草。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zhǐ)(qì)兮荷屋,缭(liáo)¹之兮杜衡²
译文: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注释:¹缭:缠绕。²杜衡:一种香草。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¹百草²兮实³庭,建芳馨兮庑(wǔ)门。
译文: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注释:¹合:合聚。²百草:指众芳草。³实:充实。⁴馨:能够远闻的香。⁵庑:走廊。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九嶷(yí)¹²兮并迎,灵³之来兮如云
译文: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像云一样。
注释:¹九嶷:山名,传说中舜的葬地,在湘水南。这里指九嶷山神。²缤:盛多的样子。³灵:神。⁴如云:形容众多。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捐余袂(mèi)¹兮江中,遗(yí)余褋(dié)²兮澧(lǐ)浦。
译文: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注释:¹袂:衣袖。²褋:《方言》:禅衣,江淮南楚之间谓之“褋”。禅衣即女子内衣,是湘夫人送给湘君的信物。这是古时女子爱情生活的习惯。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qiān)(tīng)¹洲兮杜若²,将以遗(wèi)兮远者³
译文: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注释:¹汀:水中或水边的平地。²杜若:一种香草。³远者:指湘夫人。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时不可兮骤得¹,聊逍遥²兮容与³
译文:良辰美景不可多得,我姑且快活逍遥尽情享受欢乐。
注释:¹骤得:数得,屡得。²逍遥:游玩。³容与:悠闲的样子。

  《九歌·湘夫人》是《楚辞·九歌》组诗十一首之一,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九歌·湘君》是姊妹篇。

  此诗写湘君企待湘夫人而不至,产生的思慕哀怨之情,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全诗写男子的相思,所抒情意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句“帝子降兮北渚”较为费解。“帝子”历来解作天帝之女,后又附会作尧之二女,但毫无疑问是指湘水女神。一般都把这句说成是帝子已降临北渚,即由《湘君》中的“夕弭节兮北渚”而来;但这样便与整篇所写湘君盼她前来而不见的内容扞格难合。于是有人把这句解释成湘君的邀请语(见詹安泰《屈原》),这样文意就比较顺畅了。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而其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第二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湘君的渴望之情。以水边泽畔的香草兴起对伊人的默默思念,又以流水的缓缓而流暗示远望中时光的流逝,是先秦诗歌典型的艺术手法,其好处在于人物相感、情景合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以下麋食中庭和蛟滞水边又是两个反常现象,与前文对鸟和网的描写同样属于带有隐喻性的比兴,再次强调爱而不见的事愿相违。接着与湘夫人一样。他在久等不至的焦虑中,也从早到晚骑马去寻找,其结果则与湘夫人稍有不同:他在急切的求觅中,忽然产生了听到佳人召唤、并与她一起乘车而去的幻觉。于是作品有了以下最富想像力和浪漫色彩的一笔。

  第三段纯粹是湘君幻想中与湘夫人如愿相会的情景。这是一个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庭堂都用奇花异草香木构筑修饰。其色彩之缤纷、香味之浓烈,堪称无与伦比。作品在这里一口气罗列了荷、荪、椒、桂、兰、辛夷、药、薜荔、蕙、石兰、芷、杜衡等十多种植物,来极力表现相会处的华美艳丽。其目的,则全在于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因此当九嶷山的众神来把湘君的恋人接走时,他才恍然大悟,从这如梦幻般的美境中惊醒,重新陷入相思的痛苦之中。

  最后一段与《湘君》结尾不仅句数相同,而且句式也完全一样。湘君在绝望之余,也像湘夫人那样情绪激动,向江中和岸边抛弃了对方的赠礼,但表面的决绝却无法抑制内心的相恋。他最终同样恢复了平静,打算在耐心的等待和期盼中,走完相恋相思这段好事多磨的心理历程。他在汀洲上采来芳香的杜若,准备把它赠送给远来的湘夫人。

  从情感的结构角度看,这首诗是以“召唤方式”呼应“期待视野”。《湘夫人》既然是迎神曲,必然是以召唤的方式祈求神灵降临。全诗以召唤湘夫人到来作为出发点,以期待的心理贯穿其中。诗的前半段主要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时那种望而不见、遇而无缘的期待心情。中间经历了忧伤、懊丧、追悔、恍惚等情感波动。这些都是因期待而落空所产生的情绪波动。诗的后半段是写湘君得知湘夫人应约即将到来的消息后,喜出望外,在有缘相见而又未相见的期待心情中忙碌着新婚前的准备事宜。诗的末尾,湘夫人才出现,召唤的目的达到,使前面一系列的期待性的描写与此呼应。实际上,后半段的描写不过是湘君的幻想境界。出现这种幻象境界,也是由于期待心切的缘故。整首诗对期待过程的描写,有开端,有矛盾,有发展,有高潮,有低潮,有平息。意识线路清晰可见。

  这首诗还有着明暗对应的双层结构方式。主人公情感的表现,有明有暗,明暗结合。抒情对象既可实指,又有象征性。在描写实境时,主人公的情感是表层性的,意旨明朗,指事明确,语言明快,情感色泽清晰,高低起伏,强弱大小,都呈透明状态。如诗的后半段写筑室建堂、美饰洞房、装饰门面、迎接宾客的场面,就属于表层性的,即明写。从“筑室兮水中”至“疏石兮为芳”,是从外到里、由大到小;从“芷葺兮荷屋”至“建芳馨兮庑门”,又由里到外。线路清楚,事实明白,情感的宣泄是外露的,是直露胸臆的方式,淋漓酣畅,无拘无束,少含蓄,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

  从深层结构看,这首诗又有着寓情于景的表情法。景物不是原来的样子,如“鸟何”、“罾何”、“麋何”、“蛟何”等句;或是带上感情色彩的景物,如秋风、秋水、秋叶的描写。情感的流动较蕴藉、含蓄、深沉,如海底暗流,不易发觉。因此需要通过表层意象加以领会。

  这种双层结构,明暗对应,相辅相成,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可以增大情感的容量,使情感的表现呈立体状。

  另外,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褋”(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综上所述,《湘君》和《湘夫人》是由一次约会在时间上的误差而引出的两个悲剧,但合起来又是一幕两情相悦、忠贞不渝的喜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说它们是喜剧,是由于男女双方的相恋真诚深挚,尽管稍有挫折,但都没有放弃追求和期盼,所以圆满结局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当他们在耐心平静的相互等待之后终于相见时,这场因先来后到而产生的误会和烦恼必然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迎接他们的将是湘君在幻觉中所感受的那种欢乐和幸福。

  这两篇作品一写女子的爱慕,一写男子的相思,所取角度不同,所抒情意却同样缠绵悱恻;加之作品对民间情歌直白的抒情方式的吸取和对传统比兴手法的运用,更加强了它们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尽管这种热烈大胆、真诚执着的爱情被包裹在宗教仪式的外壳中,但它本身所具有强大的生命内核,却经久不息地释放出无限的能量,让历代的读者和作者都能从中不断获取不畏艰难、不息地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巨大动力。这可以从无数篇后代作品都深受其影响的历史中,得到最好的印证。

参考资料:
1、 曹明纲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764-768

jiǔ ·xiāngrén

yuán xiānqín 

jiàngběizhǔ miǎomiǎochóu 
niǎoniǎoqiūfēng dòngtíngxià  (niǎoniǎozuò niǎoniǎo )
dēngbáifánchěngwàng jiāzhāng 
niǎocuìpínzhōng zēngwèishàng 

yuányǒuzhǐyǒulán gōngwèigǎnyán 
huāngyuǎnwàng guānliúshuǐchányuán 

shítíngzhōng jiāowèishuǐ 
zhāochíjiānggāo 西shì 
wénjiārénzhào jiāngténgjiàxiéshì 
zhùshìshuǐzhōng zhīgài 
sūntán fāngjiāochéngtáng 
guìdònglánlǎo xīnméiyǎofáng 
wǎngwèiwéi huìmiánzhāng 
báiwèizhèn shūshílánwèifāng 
zhǐ liáozhīhéng 
bǎicǎoshítíng jiànfāngxīnmén 
jiǔbīnbìngyíng língzhīláiyún 

juānmèijiāngzhōng dié 
qiāntīngzhōuruò jiāngwèiyuǎnzhě 
shízhòu liáoxiāoyáoróng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jiāng)¹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²
注释:¹疆理:划分,治理。语本《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毛传:“疆,画经界也;理,分地理也。”高亨注:“疆,划田界。” 境界;界限。犹疆域。²中华:指中原地区。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¹,开帆到曙(shǔ)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注释:¹“定界”句:《新唐书·吐蕃传》:“宰相裴光庭听以赤岭为界,表以大碑,刻约其上。”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诗开篇就说,虽然内地与边疆相隔甚远,但唐朝与渤海在文化上属于“一家”。这指出了双方文化上的一致性。既然文化“本一家”,那么,双方就不会因为地域不同而影响精神上的联系。首联是临别时的劝慰,也表达出双方间的厚谊深情,特别是唐人对东北边疆渤海人的情谊。颔联是对王子文化素养的赞誉。王子勤奋学习,如今博学多才,载誉而归,值得庆贺;王子美妙的文章、诗句都留在中国,为人传诵,这又是值得称道与感谢的。颈、尾联两联诗笔折转,想象王子归途情况及归国后对长安内地的思念。越过赤岭勋碑,顺着东流江水,王子扬帆直进,向朝霞曙光出现的东方故国驶去。“曙霞”暗含着对“海东盛国”的赞美。王子到达本国后,追忆在长安时的美好生活,定然会回首遥望,可那时已天遥地远,各在一方了。尾联透露出送行者依依不舍之情,于此可见篇首的劝慰,不仅含有王子的眷恋惜别之情,而且更有送行者本身强作笑容的离愁别绪。

  此诗语言清浅朴素,感情色彩浓郁,是一首较好的赠别诗。作为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亲密交往的历史记载,此诗更有其独特价值。尤其是这首反映了一个重要史实:当时渤海国重视学习、吸取中原文化,以至于中原文化渗透融合进渤海文化的各个方面。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若蓺,膳宰不置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定王¹使单(shàn)襄公²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³朝觌(dí)矣,道茀(fú)不可行也。侯不在疆,司空不视涂,泽不陂(bēi),川不梁¹⁰,野有庾(yǔ)¹¹¹²,场功¹³未毕,道无列树¹⁴,垦田¹⁵若蓺(yì)¹⁶,膳宰¹⁷不置饩(xì)¹⁸,司里¹⁹不授馆,国无寄寓²⁰,县无旅舍。民将筑台于夏氏²¹。及陈,陈灵公²²与孔宁、仪行父²³南冠²⁴以如夏氏,留宾不见。
译文:周定王派单襄公出使宋国,此后又借道陈国去访问楚国。已是清晨能见到大火星的季节了,道路上杂草丛生无法通行,负责接待宾客的官员不在边境迎候,司空不巡视道路,湖泽不筑堤坝,河流不架桥梁,野外堆放着谷物,谷场还没有修整,路旁没有种植树木,田里的庄稼稀稀拉拉,膳夫不供应食物,里宰不安排住处,都邑内没有客房,郊县里没有旅舍,百姓将去为夏氏修筑台观。到了陈国都城,陈灵公与大臣孔宁、仪行父穿戴着楚地流行的服饰到夏氏家玩乐,丢下客人不会见。
注释:¹定王:周定王。²单襄公:名朝,定王的卿士。³火: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又叫商星,是一颗恒星。⁴觌:此指夏历十月,心宿早见于东方。⁵道茀:野草塞路。⁶侯:路上迎送宾客的官吏。⁷司空:官名。西周始置,春秋、战国时沿用。它的职责是掌管工程建设,包括修治道路。⁸泽:水积聚的地方。这里指水塘。⁹陂:泽边堵水的堤岸。¹⁰梁:桥梁。¹¹庾:露。¹²积:积聚之物。¹³场功:指收割庄稼。场,打粮、晒粮的地方。¹⁴列树:古时候在道路两旁种树作为标记。¹⁵垦田:已开垦的田地。¹⁶蓺:茅芽。¹⁷膳宰:即膳夫。宣达王命以及主管王的饮食等事的官吏。¹⁸饩:活的牲畜。¹⁹司里:掌管客馆的官。²⁰寄寓:犹言旅馆。²¹夏氏:指陈大夫夏征舒家。陈灵公与征舒母夏姬公开淫乱,所以要老百姓给夏氏筑台。²²陈灵公:名平国。²³孔宁、仪行父:都是陈国的大夫。²⁴南冠:楚国的帽子。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待而畚梮,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先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
译文:单襄公回朝后告诉周定王说:“陈侯如果不遭凶灾,国家也一定要灭亡。”周定王问:“为什么呢?”单襄公答道:“角星在早晨出现时表示雨水结束,天根在早晨出现时表示河流将干枯,氐星在早晨出现时表示草木将凋落,房星在早晨出现时便要降霜了,大火星在早晨出现时表示天气已冷,该准备过冬了。所以先王的教诲说:‘雨季结束便修整道路,河流干枯便修造桥梁,草木凋谢便储藏谷物,霜降来临使备好冬衣,寒风吹起就修整城郭宫室。’所以《夏令》说:‘九月修路,十月架桥。’届时又提醒人们说:‘结束场院的农活,备好土箕和扁担,当营室之星见于中天时,营造工作就要开始。在大火星刚出现时,到司里那儿去集合。’这正是先王能够不费钱财而向民众广施恩惠的原因啊。现在陈国早晨已能见到大火星了,但是道路已被杂草堵塞,农村的谷场已被废弃,湖泊不筑堤坝,河流不备舟桥,这是荒废了先王的遗教。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疆有寓望,薮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余无非谷土,民无悬耜,野无奥草。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也。
译文:“  周代的制度规定:‘种植树木以标明道路,郊外提供食宿以款待旅客。国家有专设的牧场,边境有接待宾客的设施,洼地里有茂盛的水草,园苑中有林木和水池,这都是用来防备灾害的。其余的地方无不是农田,百姓没有闲置的农具,田野没有丛生的杂草。农时不被耽误,劳力不被浪费。生活富裕而不穷困,百姓安逸而不疲惫。都城中各类人员职责分明,郊外的民众劳作井然有序。’如今陈国的道路无法辨认,农田埋没在杂草丛中,庄稼熟了无人收割,百姓为国君的享乐而疲于劳作,这是抛弃了先王的法度。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周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祝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司空视途,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水师监濯,膳宰致饔,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百官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吏,则皆官正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是蔑先王之官也。
译文:“  周的《秩官》上说:‘地位相等国家的宾客来访,关尹便向上报告,行理手持符节去迎接,候人引路,卿士到郊外表示慰问,门尹清扫门庭,宗祝陪同客人行祭礼,司里安排住处,司徒调派仆役,司空视察道路,司寇查禁奸盗,虞人供应物品,甸人运送燃料,火师照看火烛,水师料理盥洗,膳宰进送熟食,廪人献奉粮米,司马备齐草料,工人检修车辆,百官各按职责照应,客人来访如同回到了家里。因此大小宾客无不感到满意。如果大国的客人到了,接待的规格就提高一个等级,更加恭敬。至于天子派官员到来,则由各部门的长官接待,上卿加以督察。如果天子下来巡视,就由国君亲临督察。’如今臣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还是天子的亲族,是奉了天子的使命作为宾客而途经陈国,然而主管的官员却不来照应,这是蔑视先王所制定的官职。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渎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今陈侯不念胤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渎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也。
译文:“  先王的法令中说:‘天道是奖善惩恶的,所以凡由我们周室治国,不允许违背法令,不迁就怠惰放纵,各自遵守你们的职责,以接受上天的赐福。’如今陈侯不顾念历代相承的法度,抛弃自己的夫人妃嫔,带领下属到夏氏那里去恣意淫乐,这不是亵渎了姬姓吗?陈侯是我们大姬的后裔,却丢弃正式的礼服而穿戴楚地的服饰外出,这不是简慢了礼制吗?这又违背了先王的政令。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昔先王之教,懋帅其德也,犹恐殒越。若废其教而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
译文:“  过去先王的教诲,即使认真遵行还恐怕有所差池。像这样荒废先王的遗教、抛弃先王的法度、蔑视先王的分职、违背先王的政令,那凭什么来保守国家呢?地处大国的中间而不仰仗先王的遗教、法度、分职、政令,能够支持长久吗?”
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译文:周定王六年,单襄公到楚国。定王八年,陈灵公被夏征舒杀害。定王九年,楚庄王攻入陈国。

  公元前601年,单襄公受周定王委派,前去宋国、楚国等国聘问。路过陈国时,他看到路上杂草丛生,边境上也没有迎送宾客的人,到了国都,陈灵公跟大臣一起戴着楚国时兴的帽子去了著名的寡妇夏姬家,丢下周天子的代表不接见。单襄公回到京城后,跟定王说,陈侯本人如无大的灾难,陈国也一定会灭亡。

  单襄公的预言很快实现了。两年后,与夏姬私通的陈灵公在谈笑中侮辱夏姬的儿子夏征舒,被夏征舒射死。

  单襄公的先见之明不止一次。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楚晋两国对决,结果楚军大败。晋国获胜后,派至向周简王告捷。在朝见周王之前,王叔简公设酒宴招待至,互赠厚礼,谈笑甚欢,王叔简公在朝堂上称赞至。至还在邵桓公面前自夸功大,说晋国这次打败楚国,实际是由于他的谋划。邵桓公把谈话的内容告诉了单襄公:“王叔简公称赞至,认为他一定能在晋国掌权,因此王叔简公劝我们各位大臣为至多说好话,以便今后在晋国能有所照应。”

  单襄公很不客气地说:俗话说“刀架在脖子上”,恐怕就是指至这种人吧。君子不自我吹嘘,并非为了谦让,而是怕掩盖了别人的长处。大凡人的天性,总喜欢超过别人,但不能用无视别人长处的手段。越是要掩盖别人的长处,他压制下边的人也就越厉害,所以圣人看重谦让。如今至的位置在晋国其他七卿之下而想超过他们,那也就会有七人的怨恨,至将凭什么来应付呢?刀已经架在至的脖子上了。

  单襄公的这个预言还未完,到了第二年,前574年,鲁成公跟晋、齐、宋、卫、曹、邾等国在柯陵结盟。单襄公躬逢其盛。在柯陵盟会上,单襄公看到晋厉公走路时眼睛望远不望近,脚步也抬得高高的,心不在焉。又看到晋国的大臣说话很冲,说话则总是绕弯子,至还是那样自吹自擂,齐国的大臣国佐说话也是毫无忌讳。单襄公对鲁成公说,晋国很快就要发生内乱,国君和三恐怕都要大难临头了。甚至齐国的国佐也有灾祸,他处在淫乱的齐国,却喜欢讲直话,明指他人的过失,这就会招人恨。因为只有善良的人才能接受别人的随意指责,齐国有这种人吗?

  单襄公一口气预言五个人的命运。先知的话很快实现,晋厉公回国不久就诛杀三。第二年,前573年,晋国大臣诛杀晋厉公,葬礼只用了一车四马。同年,齐灵公杀国佐。单襄公的预言不到三年就全部实现。

  单襄公的先知之能尚不止此。他还预言了寄留于周天子脚下的晋襄公的曾孙周子将来一定会成为晋国的国君。结果,晋厉公被弑后,国中无主,晋人迎回周子立为国君,这就是晋悼公。至此,单襄公的预言彻底实现。

  对单襄公的预言,人们一直试图进行理性的解释,却也难以理解先知的能耐。

shànzhīchénwáng

míng xiānqín 

    dìngwángshǐ使shànxiānggōngpìnsòng suìjiǎdàochén pìnchǔ huǒzhāo dàoxíng hóuzàijiāng kōngshì bēi chuānliáng yǒu chánggōngwèi dàolièshù kěntiánruò shànzǎizhì shòuguǎn guó xiànshè mínjiāngzhùtáixiàshì chén chénlínggōngkǒngníng xíngnánguānxiàshì liúbīnjiàn 

    shànguī gàowángyuē  chénhóuyǒujiù guówáng  wángyuē    duìyuē  chénjiǎojiànér tiāngēnjiànérshuǐ běnjiànércǎojiéjiě jiànéryǔnshuāng huǒjiànérqīngfēngjièhán  xiānwángzhījiào yuē  érchúdào shuǐérchéngliáng cǎojiéjiěérbèicáng yǔnshuāngérdōngqiú qīngfēngzhìérxiūchéngguōgōngshì   xiàlìng yuē  jiǔyuèchúdào shíyuèchéngliáng  shíjǐngyuē  shōuérchánggōng dàiérběn yíngshìzhīzhōng gōngshǐ huǒzhīchūjiàn   xiānwángsuǒyòngcáihuì贿 érguǎng广shītiānxiàzhě jīnchénguóhuǒzhāo érdàoruò chángruò bēizhàng chuānzhōuliáng shìfèixiānwángzhījiào  

      zhōuzhì yǒuzhīyuē  lièshùbiǎodào shíshǒu guóyǒujiāo jiāngyǒuwàng sǒuyǒucǎo yòuyǒulínchí suǒzāi fēi mínxuán àocǎo duómínshí mièmíngōng yǒuyōukuì yǒu guóyǒubānshì xiànyǒumín  jīnchénguódàozhī tiánzàicǎojiān gōngchéngérshōu mín shìxiānwángzhīzhì 

     zhōuzhī zhìguān yǒuzhīyuē  guóbīnzhì guānyǐngào xíngjiézhī hòurénwéidǎo qīngchūjiāoláo ményǐnchúmén zōngzhùzhí shòuguǎn  kōngshì kòujiéjiān réncái diànrénxīn huǒshījiānliáo shuǐshījiānzhuó shànzǎizhìyōng lǐnrénxiàn chénchú gōngrénzhǎnchē bǎiguānzhì bīnguī shìxiǎohuái怀ài guìguózhībīnzhì bānjiāděng qián zhìwáng jiēguānzhèngshì shàngqīngjiānzhī ruòwángxúnshǒu jūnqīnjiānzhī  jīnsuīzhāocái yǒufēnzhōu chéngwángmìngwéiguòbīnchén érshìzhì shìmièxiānwángzhīguān 

      xiānwángzhīlìng yǒuzhīyuē  tiāndàoshǎngshànéryín fánzàoguó cóngfēi tāoyín shǒuěrdiǎn chéngtiānxiū  jīnchénhóuniànyìnzhīcháng kàngfēipín érshuàiqīngzuǒyínxiàshì xìng chén zhīhòu gǔnmiǎnérnánguānchū jiǎn shìyòufànxiānwángzhīlìng 

     xiānwángzhījiào màoshuài yóukǒngyǔnyuè ruòfèijiàoérzhì mièguānérfànlìng jiāngshǒuguó guózhījiān érzhě néngjiǔ  

    liùnián shànchǔ nián chénhóushāxiàshì jiǔnián chǔchén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血沃¹中原²³劲草,寒凝(níng)大地发春华
译文:前驱者的血浸透了中原大地,养育着新一代战士挺拔崛起;严寒封锁了整个中国,冰雪中却见明丽的春花绽蕾。
注释:¹沃:灌溉。²中原:黄河流域中部一带古称中原。此处泛指中国本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中央苏区、鄂豫皖、洪湖、川陕、闽浙赣等革命根据地均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蒋介石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血染中原大地,故有此句。³肥:浇灌滋养。⁴劲草:迎着疾风,坚韧挺立的野草,此喻在蒋介石统治集团反革命摧残下经得住考验的革命战士。⁵春华:即春花。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英雄¹多故²谋夫³病,泪洒崇陵(zào)暮鸦
译文:好一个南京政府正在演戏,官僚政客装病军阀头子下野。群鸦的晤噪更添凄风苦雨,有人跑到中山陵前偷偷哭泣。
注释:¹英雄:此为反语,用以讽刺国民政府各派军阀头子。²多故:多变故。³谋夫,指反动政客。⁴崇陵:指南京紫金山下的中山陵。⁵暮鸦:黄昏时节的群鸦。

  这首诗内容赞扬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展示了军阀必趋灭亡的下场。

  “血沃中原肥劲草”,是说军阀杀害人民的鲜血灌溉了祖国大地,先烈们壮烈牺牲的精神培育了广大人民,使他们成长为劲草般的坚强战士。“血沃中原”,揭露了军阀屠杀政策的残酷程度,使共产党人,革命人民的鲜血洒遍了中国原野。当时,在国民政府“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的反共政策下,仅雨花台一处被害的革命者就有二十万左右。“肥劲草’’,比喻革命力量在鲜血灌溉的土地上成长壮大。一个“肥”字突出了革命力量壮大的声势。这一句点出了革命力量是剿不尽、杀不绝的,军阀的屠杀、“围剿”只能激起人民更大的反抗,促进革命事业的发展,加速他们的灭亡。

  “寒凝大地发春华”,是说大地虽然一片冰寒,但只要春天一到,烈士播下的种子就会怒放出复仇的春花。“寒凝大地”,主要是写国民政府在国统区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一面禁止书报,封闭书店,颁布恶出版法,通缉著作家,一面用最末的手段,将左翼作家逮捕,拘禁,秘密处以死刑”,使中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象严寒禁锢着大地,没有一点生气。“发春华”,不仅是对当时英勇作战的革命文艺战士的高度赞扬,也是鲁迅坚信革命必胜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一个“发”字,描写出革命文艺不可阻挡的发展形势,正如鲁迅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中指出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却仍然滋长,因为这是属于革命的广大劳苦群众的,大众存在一日,壮大一日,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也就滋长一日”。这一句是诗人的预言,反映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光辉前景。

  “英雄多故谋夫病”,直接写国民政府内部的勾心斗角。他们多方借故,称病离职,丑态百出。在日寇压境的局势下,国民政府顽固坚持不抵抗政策,整天忙于派系争斗。他们或因失势,或因分赃不匀,忽而出现在幕前,忽而退居于幕后,这一句是国民政府政治集团内部尔虞我诈、分崩离析的真实写照,既写出了他们内部斗争的丑象,又反映了他们在抗日前笼络人心的拙劣表演。

  “泪洒崇陵噪暮鸦”,承接上句,这帮“英雄”、“谋夫”们并不想“合作”、“抗日”,他们貌合神离,暗斗不休。“噪暮鸦”点出了国民政府内部吵吵嚷嚷,恰似黄昏时分一群乱叫的乌鸦,暗示国民政府统治日暮途穷的境地。这一句揭露了国民政府色厉内荏的纸老虎本质,揭示了国民政府政权摇摇欲坠的必然趋势。

  此诗热情地赞扬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者坚韧不拔的对敌斗争精神,愤怒地控诉了国民政府消极抗日反革命“围剿”的罪行,揭露了国民政府的虚弱本质与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展示了革命势力的锦绣前程,指出了他们统治的崩溃局势。

参考资料:
1、 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鲁迅诗歌散文选读: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7年:25-29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