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春花吐小春馀,海上风光最可书。度曲韦娘青玉案,吹箫子晋綵云车。
惜春花吐小春馀,海上风光最可书。度曲韦娘青玉案,吹箫子晋綵云车。
时称隐操谁能识,天与遐龄不待需。凤嘴作胶鸾可续,明年看弄掌中珠。
时称隐操谁能识,天与遐龄不待需。凤嘴作胶鸾可续,明年看弄掌中珠。
张弼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80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
岐阳¹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
译文:岐阳九月里就降下小雪,老天爷已作出岁暮萧条的光景。
注释:¹岐阳:即指凤翔。
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短日送寒砧(zhēn)(chǔ)¹急,冷官²无事屋庐深。
译文:短短的白昼吹送来阵阵寒气,急促的捣衣声更令人触景伤情,做着闲官无事可管,只觉得屋宇深沉静。
注释:¹砧杵:捣衣石与捶衣的棒槌。此处指捣衣声。²冷官:职位不重要、清闲冷落的官。杜甫《醉时歌》有“诸公滚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之句,谓郑虔任广文馆博士,旧注说太守陈公命苏轼兼府学教授,故用冷官事,误。陈公弼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方接替宋选任凤太守,本诗则作于嘉祐七年。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
译文:别后慰我愁肠唯有多饮酒,秋来头上已添白发几茎。
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近买貂裘(qiú)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¹
译文:最近买了一件貂皮袍子,穿上它就可以到边境,忽而又想乘着车马出使,问一问西夏为什么不把珍宝奉敬。
注释:¹忽思句:化用齐桓公伐楚事。《左传僖公四年》管仲对楚使曰:“尔贡包茅不入(指不纳贡),王祭不共(供),无以缩酒(渗酒)寡人是征《索取)”此处谓诗人想出使西夏,使其臣服,纳贡于宋王朝。乘传,古代站用四匪下等马拉的车,此泛指车马。琛,珍宝,《诗·鲁颂洋水》“慢彼准夷来献其探。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
江上同舟诗满箧(qiè)¹,郑西分马涕垂膺(yīng)²
译文:回忆兄弟俩在江上共舟是书箱里装满了诗篇,在郑州分别时泣不成声。
注释:箧:小箱子。²膺:胸。
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译文:功业不成无法报国令我愧对我的书籍和宝剑,也愧对我的亲朋好友。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
译文:在官舍里度过秋季惊叹时光流逝,在寺楼中观雪我与谁一起登楼。
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译文:我猜想你应该在东窗之下读着易经,车马经过敲门你定不回应。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读书无论资性¹高低,但²能勤学好问³,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gǒu)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译文:读书做学问不在于天分高低,只要能够勤奋学习,不耻下问,对所有的事情留心观察,多思索一个为什么,自然就有事理通达的那一天;立身处世,不要为自己出身低微而自卑,只要做事忠诚厚道,行为有则,没有一点马虎随意的地方,也会成为乡邻们所敬仰的人。
注释:¹资性:资质;天性。²但:只。³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⁴义理: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⁵苟且:这里指马虎,敷衍。⁶乡党:指乡里、家乡;乡族朋友。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学而不思则罔”,提问是思考的表现形式,问能解惑,增长学问。勇敢地将自己的不足暴露出来,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别人的知识,更是被自己吸收的知识。不要自恃聪明,知识的圆圈越大,未知的事物也会更多。也不要自惭形秽,羞于开口,没有交流,知识的圆圈得不到充实,又怎能扩大呢?“英雄不问出处”,在社会上做人,最重要的是信实稳重,勤恳地学习、工作,不要让毫无意好的尊卑观阻挡立业的决心。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齐景¹恋遄(chuán)²,周穆³紫宫
译文:景公奢华,一生依恋宫室,穆王倦怠,八骏昆仑纵远。
注释:¹齐景:齐景公,春秋时齐国国君。²遄台:齐国台名,供君王游玩用,旧址在今山东淄博市。³周穆:周穆王,西周第五代天子。⁴厌:厌倦。⁵紫宫:帝王宫殿。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牛山¹空洒涕(tì)²,瑶池³实欢悰(cóng)
译文:哀人生之短促,泪洒牛山,羡神仙之长生,瑶池欢宴。
注释:¹牛山:山名,在今山东淄博市南面。²洒涕:指齐景公登牛山有感于人生短暂而哀痛流涕之事。³瑶池:天上神仙所居之处,西王母曾于此宴请群神众仙。⁴欢悰:欢乐。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年迫¹愿岂申(shēn)²,游远心能通³
译文:蹉跎一生,抱负焉有实现,唯有远游,我心始能通畅。
注释:¹年迫:接近天年,指年老了。²愿岂申:志愿哪能得到伸展,指未能实现抱负。³通:通达,舒畅。
大宝不欢娱,况乃守畿封。
大宝¹不欢娱,况乃²守畿(jī)³
译文:为君为王之人,未必欢娱,何况我之小吏.固守海疆。
注释:¹大宝:指王位。²况乃:何况是。³守畿封:指谢灵运任永嘉郡太守而言。畿封:本指王城郊界,这里指边疆。
羁苦孰云慰,观海藉朝风。
(jī)¹孰云慰²,观海藉(jiè)朝风³
译文:羁旅之苦,有谁可以慰藉,唯有观海,心藏大潮澎湃。
注释:¹羁苦:旅居边海的苦楚。²孰云慰:谁能安慰。云,为句中语助词,无意。³观海藉朝风:凭借早晨的凉风登山观海。
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
莫辨洪波¹²,谁知大壑(hè)³东。
译文:望东极之溟海,洪波浩瀚,有谁人可知晓,海东世界。
注释:¹洪波:大波。语出曹操《观沧海》诗:“洪波涌起”。²极:边际,尽头。³大壑:指海洋。
依稀采菱歌,仿佛含颦容。
依稀¹采菱(líng)²,仿佛³含颦(pín)
译文:依稀听得,故乡菱女欢歌,仿佛目见,伊们含颦笑容。
注释:¹依稀:隐隐约约听不真切。²采菱歌:采菱人唱的歌。夏秋之际,江南水乡采摘荷菱,歌声此起彼伏。³仿佛:模模糊糊看不真切。⁴含颦容:含忧皱眉的样子,别有一种美态。
遨游碧沙渚,游衍丹山峰。
遨游¹碧沙渚(zhǔ)²,游衍(yǎn)³丹山峰
译文:漫步下行沙洲,濯足碧水,回首盘山夕阳,一挂丹峰。
注释:¹遨游:两字同义,指游览,边走边欣赏。²碧沙渚:为碧水浸绿的沙滩。³游衍:与“邀游”义近。⁴丹山峰:被丹霞染红的山峰。

  诗的前八句纯以议论出之,点明此番出游的缘由。诗人借对前事的评述逐渐抽绎出自己的思绪来。头四句以齐景公和周穆王作为一反一正的比照:春秋时的齐景公,曾登牛山而流涕,哀人生之短促,而其用以补偿的却是加倍地贪恋宫室狗马之乐;周穆王为追求赏心乐事,则乘八骏西游,在昆仑瑶池与西王母尽相见之欢。前者沉溺于世俗的物质享受之中,未免辜负了那一瞬间对人生的感悟,所以说“牛山空洒涕”;后者在远游中实现了生命的延长,那才是精神上真正的欢乐,所以说“瑶池实欢悰”。这一“空”一“实”的用语,已逗漏出作者的主意所在。次四句归到自己身上,作进一步申说。“年迫”两句说岁月流逝,山望成空,惟有在与自然亲切晤对的远游中,才能使心胸豁然畅通。“大宝”两句说:即使贵为国君也不能摆脱“年迫”之苦,更何况像我这样被迁谪至海隅的失意者呢!言下则企羡远游之情已昭然可见。诗的前八句,用笔至为工稳细密:写齐景公事以“遄台”和“牛山”并举,因两者均在今山东淄博一带,位置相邻;写周穆王事以“紫宫”和“瑶池”并举,因两者原意指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字面相近。后四句虽已转入夫子自道,而在字面上,“年迫”犹承齐景公牛山之泣一事,“游远”犹承周穆王西游之事,“大宝”义兼二君。意虽转而语犹承,从中可见大谢诗的“法密机圆”(方东树语)之处。

  诗的后八句写登临的所见和所感。“羁苦”、“观海”两句为承上启下的过渡。盘屿山在浙江乐清市西南五十里,滨海,故登山可以观海。而此番登临,原是因不耐客中寂寞故来寻求安慰,非同一般的流连玩赏,这就为下文的虚拟之笔预设了伏笔。诗人写景,只用了“莫辨洪波极,谁知大壑东”两句,从空际着笔,极写海之浩渺无涯。这两句在突出大海辽阔无际的同时,也写出了其吞吐无穷的容量和汹涌澎湃的动势;而置于句首的“莫辨”、“谁知”,又将诗人的惊异、赞叹之情倾泻无遗。诗人以大刀阔斧的疏朗之笔展示出极为恢宏的气象,不仅切合海的性格,也使全诗至此精神为之一振。而紧接着的“依稀采菱歌,仿佛含嚬容”,又在转眼之间将实景翻作虚景。按采菱曲为楚歌名,“含颦容”则从西施“病心而颦”的故事化出,这里借指越女,所谓“荆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讴”(王融《采菱曲》),这楚歌越声在大谢诗中乃是和归思相联系的。谢灵运有《道路忆山中》诗云:“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可移用为此诗注脚。“依稀”、“仿佛”四字已明言这并非实有之景,而在眺望大海之际,忽闻乡音,忽见乡人,正是由思乡心切而生出的幻觉。这一神来之笔,把主人公深沉的情思呼之欲出。既然“羁苦”之情不能在观海之际释然于胸,那么也就只有在继续远游中才能聊以排遣,诗的末二句正是以展望未然来收束的。诗的这一部分以虚实交互为用的运笔烘托出内心的波澜,把主人公为苦闷所迫而又无计解脱的心绪表现得十分真切而自然。

  这首诗大半都用对偶句组成,却无板滞迂缓之弊。原因是诗人的精心结撰之处,并不限于区区一联,而是将之置于全篇的结构之中,注意彼此之间的承接呼应关系。如首四句从字面看分为上下两联,而在用事上则以一三、二四各说一事,显得错落有致。五、六两句虽自成一联,而它们又分别和前四句勾连相承。“莫辨”以下连用六个偶句,而以句首的不同用词又可分为三组,这又是与内容的虚实转换互为表里的。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670-671
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无聊¹笑捻(niǎn)²花枝说,处处鹃啼血³。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zhàn)战场开。
译文:烦愤无聊地苦笑,捻搓着花枝说,处处杜鹃在悲鸣啼血。美丽的花应去映衬漂亮的楼台,不要傍着秦关蜀栈在战场开。
注释:¹无聊:由于清闲而烦闷。²捻:用手指搓。³鹃啼血:杜鹃,即子规鸟,又名杜宇、布谷鸟。⁴秦关:指陕西一带的关口。因陕西为古秦国所在地,故称。⁵蜀栈:蜀川道路艰险,多在山间凿岩架木,筑成栈道,以作通路。故称蜀栈。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倚楼极目¹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bò)²战旗红,早送鲥(shí)³鱼如雪过江东
译文:登楼凭栏放眼看,心绪更惆怅。面对东风说一声。好风不要吹动战旗红,应早把如雪的鲥鱼吹送到江东。
注释:¹极目:纵目,用尽目力远望。²簸:簸动,摇动。³鲥:名贵食用鱼。⁴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这里泛指江南没有战争风云的和平美好的生活。

  陈维崧是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继承宋代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发展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出生于一个具有民族气节和正义感的文学世家,少时享有盛名,被誉为“江左凤凰”。明亡入清后,漂零四方,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因而词作多具现实主义的深刻内容。这首词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篇什。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憎恶战争、盼望和平的美好心愿。开头“无聊笑捻花枝说,处处鹃啼血”两句,以悠闲轻淡的语调落笔,给人们展示了千紫万红、鲜花烂漫的春日景象。“无聊”二字,既点出了词题,又刻划了客观物景的艳丽夺目的意象。“鹃啼血”以杜鹃啼血来比拟杜鹃花红艳的色彩,而蕴含更深一层的意念。李山甫《闻子规啼》诗:“断肠思故国,啼血溅芳枝。”这一切似乎给人既带来愉悦又值得深思的感觉。

  下两句笔锋陡转,“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恰似一声春雷,惊醒人们温馨的梦。“休傍”不但是作者正面的劝阻与否定,而且暗示着如念这芬芳艳丽的鲜花,并没有装点在和平的人们中间,西南之地仍是狼烟滚滚,战火未灭。据史料记载,清兵自入关后到建国初年,争夺战事一直纷纷扰扰。词人曾目睹清政府的残酷统治。如1648年,清军大举进攻东南各省的抗清队伍,所到之处,杀从掳掠,“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尚钺《中国历史纲要》)。在作者晚年时,清统率军队又进军四川陕西一带镇压人民反抗。词人希望好花不要开遍在战场旁,正是这一现实的折射,同时又表现了他对战争的强烈谴责。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这里承上句,表现词人对战争的深切忧虑,由亢烈的情感转入如泣如诉的悲怆之中,“更对东风语”尤显得哀婉、凄切。既然倚楼极目更添许多愁绪,而又无人领略,只能面对东风而语,含意深远。结末两句,融情于景,耐人寻味。“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温暖和煦的春风,不该为战旗而飘摇,应该是为人们送来雪白而鲜美的鲥鱼。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迦陵(陈维崧)词气魄绝大,骨力绝遒,填词之富,古今无两。”在这些词中最有价值的是反映社会现实和同情民生疾苦的词篇,此词成功之处正在着眼于现实,而感情的抒发,由激亢到舒缓,在平淡中见曲折,使全词抑扬顿挫而错落有致。《白雨斋词话》中称其词“情词兼胜,骨韵都高,几合苏、辛、周、姜为一手。”确有眼力。在反映现实的深度上,这首词与杜甫《洗兵马》“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有着同样的含意和工妙。

参考资料:
1、 田宝琴.《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词曲赋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630-631

měirén··liáo--chénwéisōng

liáoxiàoniǎnhuāzhīshuōchùchùjuānxuèhǎohuāyìnghǎolóutáixiūbàngqínguānshǔzhànzhànchǎngkāi

lóushēnchóugèngduìdōngfēnghǎofēngxiūzhànhóngzǎosòngshíxuěguòjiāngdōng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¹更沾巾。
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注释:¹适:往。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不辞驿(yì)¹²风雪,要使天骄³识凤麟(lín)
译文: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注释:¹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²凌:冲冒。³天骄:此处指契丹。⁴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沙漠回看清禁¹月,湖山应梦武林²春。
译文: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注释:¹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²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苏轼时知杭州。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chán)¹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译文: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注释:¹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用李揆故事,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参考资料:
1、 陈迩冬.苏东坡诗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70
2、 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171-173

sòngyóushǐ使dān

shì sòngdài 

yúnhǎixiāngwàngshēn yīnyuǎnshìgèngzhānjīn 
驿língfēngxuě yàoshǐ使tiānjiāoshífènglín 
shāhuíkànqīngjìnyuè shānyīngmènglínchūn 
chánruòwènjūnjiāshì dàozhōngcháoré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