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头一步他乡路,夹路梅花送马蹄。却恨当年轻踏过,如何不信鹧鸪啼。
岭头一步他乡路,夹路梅花送马蹄。却恨当年轻踏过,如何不信鹧鸪啼。

lǐng--shìhán

lǐngtóuxiāngjiāméihuāsòngquèhèndāngniánqīngguòxìnzhè

释函可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 1085篇诗文

猜您喜欢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水自潺(chán)(yuán)¹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译文:溪水照旧潺湲流淌,夕阳也依旧地照射着大地;全村没有鸡犬叫,只不时传来一声声乌鸦的叫声。
注释:¹潺湲:形容水慢慢流淌的样子。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千村万落如寒食¹,不见人烟空见花。
译文:千村冷落凄凉苦,如同寒食节的万户家;不见一点炊烟升腾,只在旷野上点缀着几枝野花。
注释:¹寒食:指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古人从这天起一连三天不动烟火,只吃冷食。也有的地方把请明叫“寒食”。

shāxiànlóngxiànzhíquánzhōujūnguòhòucūnluòjiēkōngyīnyǒujué--hán

shuǐchányuánxiéjǐnquǎnyǒumíng

qiāncūnwànluòhánshíjiànrényānkōngjiànhuā

冰轮斜辗镜天长,江练隐寒光。危阑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乌鹊倦栖,鱼龙惊起,星斗挂垂杨。
冰轮¹斜辗(niǎn)²镜天³长,江练隐寒光。危阑(lán)醉倚人如画,隔烟村、何处鸣榔(láng)?乌鹊¹⁰倦栖(qī),鱼龙¹¹惊起,星斗¹²挂垂杨。
译文:夜空圆月斜转,月下的溪水波明如镜,映入长天,仿佛被辗成一匹白练,隐映着一片寒光。酒醉的我倚在高楼的栏杆旁,欣赏这如画般的风景。隔着水雾的渔村,不知什么时候传来渔舟捕鱼时木板敲击船舷发出的根根声。乌鹊倦而栖息于林木,鱼儿惊而从水中跃起,唯见满天的繁星静静无声地挂在柳树梢头。
注释:一丛花:词牌名。双调七十八字,上下片各七句、四平韵。溪堂:临溪的堂舍。这里指陈亮的好友辛弃疾的溪堂,在信州(今江西上饶)玉溪(即信江)边。玩月:赏月。玩:欣赏,观赏。¹冰轮:圆月。因月圆如轮,光寒如冰,故称。²辗:轧,这里有转动的意思。³镜天:明净如镜的天空。这里指水在月光照射下波明如镜映长天。⁴江练:谓江水澄澈、平静如同洁白的绸子。这里指月光下的江水如同一条白练一般。⁵寒光:清冷的月光。⁶危阑:高楼上的栏杆。危:高。⁷烟村:指烟雾缭绕的村落。⁸何处:用来询问时间。⁹鸣榔:一作“鸣根”。指敲击船舷发出根根的声音,使鱼惊而入网。或为歌声之节。¹⁰乌鹊:指乌鸦和喜鹊。¹¹鱼龙:偏义复词,指鱼。¹²星斗:泛指天上的星星。
芦花千顷水微茫,秋色满江乡。楼台恍似游仙梦,又疑是、洛浦潇湘。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芦花¹千顷²水微茫³,秋色满江乡。楼台恍(huǎng)游仙梦,又疑是、洛浦(pǔ)潇湘。风露¹⁰浩然¹¹,山河影转¹²,今古¹³照凄凉¹⁴
译文:广阔的水面迷茫一片,隐约可见水边芦苇的灰白花絮,秋色笼罩着渺无涯际的江南水乡。在楼台上欣赏着这秋江月夜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还像是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江之畔。夜风清露广大壮阔,山河的空间随着月影推移的时间而变化。明月普照下,想到古往今来世事沧桑,联想到南北分疆,江山易主,心境感到无比悲怆凄凉。
注释:¹芦花:芦絮。夏秋之季芦苇花轴上密生的穗状花序,灰白色。²千顷:这里概言水面之广。³微茫:隐秘暗昧,隐约模糊。⁴江乡:多江河的地方。多指江南水乡。⁵恍似:好像似,仿佛像。⁶游仙梦:指脱离尘俗、游心于仙境的梦。⁷疑是:像是。⁸洛浦:洛水之滨。⁹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江,二水合流后北注洞庭湖。¹⁰风露:风和露。¹¹浩然:广阔、盛大的样子。¹²转:变化,改变。¹³今古:古往今来。¹⁴凄凉:悲凉,凄怆。

  这首词是一首玩赏风景作品,但由于融进了感叹国家兴亡的内容,从而使它的认识意义和审美意义骤然加重。全词景象大开大变,但由于描写有序、布局有致,又有“玩月”二字贯穿其间,加上词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提纲挈领,所以,全词结构仍显得很严谨。

  全词共分三部分。上片起首两句为第一部分,先总写月照澄江、水映长空的雄伟景观。上句由月而及江,下句由江而及月,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辉映的壮丽图景。用“辗”字而不用“照”字,是因为“辗”字有转动的意思,用在这里,不仅与“冰轮”搭衬得当,而且,还给人以运动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江水中的皓皓月轮,正随着江水的流动而缓缓移动。“隐”字可谓一字传神,写出了月光无声地射照江水的韵致。而“寒”字,既与上句的“冰轮”相绾合,又暗伏下片的“秋色”。这两句的江月传神写照,境界阔大,景象宛然。

  从“危阑”句到下片的“又疑是”句是第二部分,写秋月照耀下的江乡景色。“危阑”句承上启下,顺笔交代一下“溪堂玩月”的感受,词人完全陶醉在这画图般的景色之中了。“危阑”,照应了题面中的“溪堂”二字,说明“玩月”的所在是临江的楼台。“醉倚”,写出了作者凭栏玩月赏景的情态,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词人彼时的心态也写出来了。词人自我形象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这幅秋江月夜图的内容,也使它显得更有情趣。接下来“隔烟村”数句,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人如画”的“画”作了具体的描绘。“隔烟村”句从听觉的角度写渔舟夜归。词人只是凭栏所闻,而且又因隔着烟霭迷蒙的江村,不辨渔舟从光而来,归向光处,故云“光处鸣榔”。“乌鹊”三句从视觉的角度着墨,写了三种事物的三种表现:乌鹊倦于栖息,鱼龙惊而跃起,只有北斗星默默地挂在垂杨梢头。至于乌鹊光以“倦栖”,鱼龙又光以“惊起”,是因为月光明亮,还是因为渔舟鸣桹,词人没说,也不必说,光况“倦”、“惊”云云,本来就包含着想象的成分,带上了词人的主观感觉。这三句虽然都从局部着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层次,而且静中有动,使这幅“画”显得更有生意。

  过片继续写景。换头两句又从整体上勾勒一笔,为上片所写之景描绘出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瑰伟壮丽:芦花千顷,江水迷茫,渺无天际的秋色笼罩着整个江乡。芦花是江乡秋色中最富代表性的景物之一,写芦花便突出了江乡的特点。而云“千顷”,则极言辽阔无垠,并非确指。至于“水微茫”,这一则是月光水色交相辉映,二则也因为芦花纷纷扬扬,所以远远看去,便有了朦朦胧胧的感觉。

  下片“楼台”两句与上片“危阑”句遥相呼应,把镜头拉到自己的身边来,进一步抒写凭栏“玩月”的感受。词人伫立江楼,看到秋江月夜下的清丽景象,恍若梦游仙境,又仿佛置身于洛水之滨,湘水之畔。这里“洛浦潇湘”合而用之,不仅突出了江乡之美,给词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涂上了一层神奇色彩,同时也强化了词人的览物之情,流露出词人对江乡的热爱之忱。

  结拍三句为第三部分,景象陡然一变,情调转入悲凉,寄寓了词人的国家兴亡之感。“风露”句极写寒气浓重,浩然莫御。“山河”句和篇首“冰轮斜辗”遥相呼应,显示出时间的推移、景象的变化和词人“溪堂玩月”之久。但既云“山河影转”,境界就更为开阔,整个空间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着,而不仅仅局限于“溪堂”和“江乡”,它分明织进了词人的想象。这两句全为结拍一句蓄势。“今古”句是全词的结穴所在,也是作者“溪堂玩月”的最后感触所在。从古到今,明月无殊,普照人间。词人这种“今古照凄凉”的感受首先是从严酷的现实而来。半壁江山落于金人之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仅不思恢复,还对主张和坚持抗金的人进行压制迫害,使他们“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词人自己的抗金方略,不但未被采纳、不被理解,反遭陷害。此时,词人登上江楼,看到雄伟壮丽的秋江月夜景色,自然要引起他的无限感慨。词人还想到了“古”,想到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南北分裂局面,故云“今古照凄凉”。“山河影转”句已自隐寓着江山易主之感,最后再以“今古”句一结,就和盘托出了作者感时伤景的悲凉情怀,使全词意韵和格调为之一变,带上一层浓重的悲古伤今、感叹兴亡的色彩。这样就使词从词人赏玩风景的情事范围开拓出去,具有了更多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丰富了词的内涵。总观结拍三句,气象恢宏,意境雄浑,声情悲壮,含义深远。

  陈亮所作的词的风格并非单一,于豪迈奔放之外还有幽雅秀丽的一面,而这首词则又另具风韵,远非豪迈奔放和幽雅秀丽所能概括。这首词的内容如题,通篇描绘秋江月夜的瑰丽景象,只在词的结尾处才透露出作者感时伤怀的悲凉情怀。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655-1658

cónghuā··tángwányuèzuò--chénliàng

bīnglúnxiéniǎnjìngtiānzhǎngjiāngliànyǐnhánguāngwēilánzuìrénhuàyāncūnchùmínglángquèjuànlóngjīngxīngdòuguàchuíyáng

huāqiānqǐngshuǐwēimángqiūmǎnjiāngxiānglóutáihuǎngshìyóuxiānmèngyòushìluòxiāoxiāngfēnghàoránshānyǐngzhuǎnjīnzhàoliáng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万事销身外¹,生涯在镜中。
译文: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笔勾销,仕途生涯都反映在这镜中。
注释:¹身外:自身之外。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惟将两鬓(bìn)¹雪,明日对秋风。
译文:只有花白如雪的两鬓,明天又是一个立秋,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命运也不过如此。
注释:¹两鬓:两边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失志不遇的悲哀,莫过于年华蹉跎而志业无成,乃至无望。如果认定无望,反而转向超脱,看破红尘。在封建士人中,多数是明知无望,却仍抱希望,依旧奔波仕途,甘受沦落苦楚。李益这诗即作是想,怀此情。

  第二天立秋,第一天照镜子,不言而喻,有悲秋的意味。诗人看见自己两鬓花白如雪,苍老了。但他不惊不悲,而是平静淡漠,甚至有点调侃自嘲。镜中的面容,毕竟只表现过去的经历,是已知的体验。他觉得自己活着,这就够了,身外一切往事都可以一笔勾销,无须多想,不必烦恼,就让它留在镜子里。但是,镜外的诗人要面对第二天,走向前途,不知该怎么办。他觉得后一天恰同前一日。过去无成而无得,将来正可无求而无失。何况时光无情,次日立秋,秋风一起,万物凋零,自己的命运也如此,不容超脱,无从选择,只有在此华发之年,怀着一颗被失望凉却的心,去面对肃杀的秋风,接受凋零的前途。这自觉的无望,使他从悲哀而淡漠,变得异常冷静而清醒,虽未绝望,却趋无谓,置一生辛酸于身外,有无限苦涩在言表。这就是此诗中诗人的情怀。

  诗题“立秋前一日”点明写作日期,而主要用以表示此诗的比兴寓意在悲秋。“览镜”,取喻镜鉴,顾往瞻来。前二句概括失志的过去,是顾往;后二句抒写无望的未来,是瞻来。首句,实则已把身世感慨说尽,然后以“在镜中”、“两鬓雪”、“对秋风”这些具体形象以实喻虚,来表达那一言难尽的的遭遇和前途。这些比喻,既明白,又含蓄不尽,使全篇既有实感,又富意趣,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704页

qiūqiánlǎnjìng--

wànshìxiāoshēnwàishēngzàijìngzhōng

wéijiāngliǎngbìnxuěmíngduìqiūfēng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译文:独悬天波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¹
译文: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柔美。
注释:¹绮逾依:(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
未缺¹空山静,高悬列宿²稀。
译文:夜波明月高悬,照耀着幽深寂静的山林。夜波中月光皎洁,群星稀疏。
注释:¹未缺:指月圆。²列宿:指众星。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译文:想到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的亲人们共同沐浴在这美好的月光之中。

  全诗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意境开阔,但清冷寂廖,抒发了作者面对明月时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真切的思念。

  首联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

  颔联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

  颈联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接着诗人又仰望星空。

  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这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全诗意境宏大、清冷寂静,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外。但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作者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既然无法团聚,才会有万里共清辉的愿望。

yuèyuán

 tángdài 

yuèdānglóumǎn hánjiāngdòngfēi 
wěijīndìng zhào 
wèiquēkōngshānjìng gāoxuánlièxiù宿 
yuánsōngguì wàngòngqīnghuī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子贡¹²³。子曰:“足,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¹⁰有死,民无信不立¹¹。”
译文: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民众信任朝廷。”子贡问:“如果迫不得信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信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要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注释:¹子贡:孔子的弟子。²问:请教。³政: 治理国家的方法。⁴足:使……充足。⁵食:粮食。⁶兵: 军队,战备,兵力。⁷信: 信任;信仰。⁸子: 孔子,字仲尼。⁹斯: 这。¹⁰皆: 都。¹¹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老百姓对朝廷缺乏信任,国家就不能很好的建立起来。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