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沧海别,相见竟多违。鬓发缘愁白,音书为懒稀。
几年沧海别,相见竟多违。鬓发缘愁白,音书为懒稀。
新诗徒有赠,故国未同归。人事那堪问,无言是与非。
新诗徒有赠,故国未同归。人事那堪问,无言是与非。

suìwǎnyuǎnxiōngzhìshūqíng--dòugǒng

niáncānghǎibiéxiāngjiànjìngduōwéibìnyuánchóubáiyīnshūwèilǎn

xīnshīyǒuzèngguówèitóngguīrénshìkānwènyánshìfēi

窦巩

窦巩

[唐](约公元七六二年至八二一年间在世)字友封,京兆金城人,窦庠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自唐肃宗宝应元年至穆宗长庆元年间在世,年六十岁。状貌魁伟。少博览,无所不通。性宏放,好谈古今。门多长者车辙。诸兄均先贵达,巩于元和二年(公元八O七年)始举进士。袁滋镇滑州,辟为从事。入朝,拜侍御史,历司勋员外刑部郎中。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稹移镇武昌,巩为副使。平居与人言,吻动而言不发,白居易等目为嗫嚅翁。后终老于鄂渚。巩所著诗,见窦氏联珠集。 ▶ 39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丰年¹多黍(shǔ)²多稌(tú)³,亦有高廪(lǐn),万亿及秭(zǐ)。为酒为醴(lǐ),烝(zhēng)(bì)祖妣(bǐ)。以洽(qià)¹⁰百礼¹¹,降福孔¹²¹³
译文:丰收年景谷物多,高大粮仓一座座。储存亿万新稻粮,酿成美酒甜又香,献给祖先来品尝。配合祭典很适当,普降福禄多吉祥。
注释:¹丰年:丰收之年。²黍:小米。³稌:稻子。⁴高廪:高大的粮仓。⁵万亿及秭:周代以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十亿为秭。⁶醴:甜酒。此处是指用收获的稻黍酿造成清酒和甜酒。⁷烝:古代冬天祭祀。⁸畀:给予。⁹祖妣:男祖先称“祖”,女祖先称“妣”。¹⁰洽:配合。¹¹百礼:指各种祭祀礼仪。¹²孔:很,甚。¹³皆:普遍。

  此诗的开头很有特色。它描写丰收,纯以静态:许许多多的粮食谷物(黍、稌),贮藏粮食的高大仓廪,再加上抽象的难以计算的数字(万、亿、秭)。这些静态汇成一片壮观的丰收景象,自然是为显示西周王朝国势的强盛,而透过静态,表现出后面亿万农夫长年辛劳的动态。寓动于静之中,写来笔墨十分经济,又给读者留下思想驰骋的广阔天地。不过,在周王室看来,来之不易的丰收既是人事,更是天意,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丰收归根结底是上天的恩赐,所以诗的后半部分就是感谢上天。

  因丰收而致谢,以丰收的果实祭祀最为恰当,故而诗中写道:“为酒为醴(用丰收的粮食制成),烝畀祖妣。”祭享“祖妣”,是通过先祖之灵实现天人之沟通。也由于丰收,祭品丰盛,能够“以洽百礼”,面面俱到。“降福孔皆”既是对神灵已赐恩泽的赞颂,也是对神灵进一步普遍赐福的祈求。身处难以驾驭大自然、难以主宰自己命运的时代,人们祈求神灵保佑的愿望尤其强烈,《周颂·丰年》既着眼于现 在,更着眼于未来,与其说是周人善于深谋远虑,不如说是他们深感缺乏主宰自己命运能力的无奈。

  “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四句,在周颂的另一篇作品《周颂·载芟》中也一字不易地出现,其情况与颂诗中某些重复出现的套话有所不同。在《周颂·丰年》中,前两句是实写丰收与祭品(用丰收果实制成),后两句则是祭祀的实写;《周颂·载芟》中用此四句,却是对于丰年的祈求和向往。可见《周颂·载芟》是把《周颂·丰年》中所写的现实移植为理想,这恰恰可以反映当时丰年的难逢。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668-669

fēngnián

míng xiānqín 

fēngniánduōshǔduō yǒugāolǐn wàn亿 wéijiǔwéi zhēng qiàbǎi jiàngkǒngjiē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¹边白鹭(lù)飞,散花洲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
译文:西塞山江边白鹭在飞翔,散花洲外江上片片白帆船在轻轻地飘动。桃花水汛期鳜鱼长得肥胖。
注释:¹西塞山:又名道士矶,今湖北省黄石市辖区之山名。²散花洲:鄂东长江一带有三个散花洲,一在黄梅县江中,早已塌没。一在浠水县江滨,今成一村。一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江上建“怡亭”之小岛,当地人称之为“吴王散花滩”。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自片¹一身青箬(ruò)²,相随到处绿蓑(suō)³。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自有遮护全身的青竹壳斗笠,与斗笠相伴的还有绿蓑衣。斜风夹杂着细雨,过着乐而忘归的渔翁生活。
注释:¹片:遮盖。²箬笠:用竹篾做的斗笠。³蓑衣:草或棕作的雨衣。

  上片写黄州、黄石一带山光水色和田园风味。三幅画面组缀成色彩斑斓的乡村长卷。“西塞山”配上“白鹭飞”,“桃花流水”配上“鳜鱼肥”,“散花洲”配上“片帆微”。这就是从船行的角度自右至左依次排列为山—水—洲的画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青、蓝、绿配上白、白、白,即青山、蓝水、绿洲配上白鹭、白鱼、白帆,构成一种素雅恬淡的田园生活图,这是长江中游黄州、黄石一带特有的田园春光。

  下片写效法张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答李端叔书》)的超然自由的隐士生活。“自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勾画出了一个典型的渔翁形象。“斜风细雨不须归”,描绘着“一蓑烟雨任平生”乐而忘归的田园生活情调。下片还是采用“青”(箬笠)、“绿”(蓑衣)与白(雨)的色调相配,烘托出了苏轼此时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全词虽属隐括词,但写出了新意。所表现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黄州、黄石特有的自然风光。所表现的不是一般的隐士生活情调,而是属于苏轼此时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乐趣。全词的辞句与韵律十分和谐,演唱起来,声情并茂,富有音乐感。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850-854

huànshā··--shì

西sāishānbiānbáifēisànhuāzhōuwàipiànfānwēitáohuāliúshuǐguìféi

shēnqīngruòxiāngsuídàochù绿suōxiéfēngguī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四月深涧(jiàn)底,桃花方欲然。
译文:四月山间的河流清澈见底,山上的桃花才将要开放。
注释:礼部侍郎:礼部副长官,掌贡举。
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译文:哪里知道桃树长在地势偏下的地方,于是春风就偏往河边吹。
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
此意知(pō)(kān)¹,无言谁为传。
译文:此惺惺相惜的情谊十分值得珍惜,但这无声的情谊谁来替你们传达。
注释:¹堪惜:爱惜。
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译文:过段时间若无人欣赏,就白白在这山间幽林处独自绽放。

yǒngshǒushàngshìlángwǎntáo--liúzhǎngqīng

yuèshēnjiàntáohuāfāngránníngzhīshìxiàsuì使shǐchūnfēngpiān

kānyánshuíwèichuánguòshíjūnwèishǎngkōngmèiyōulínqián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碧嶂(zhàng)¹猿啼夜,新秋雨霁(jì)²
注释:¹碧嶂:青绿色如屏障的山峰。²霁天:晴朗的天空。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谁人¹爱明月,露坐洞庭²船。
注释:¹谁人:何人;哪一个。²洞庭:湖名。即洞庭湖。

qiū--huángtāo

zhàngyuánxīnqiūtiān

shuírénàimíngyuèzuòdòngtíngchuán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春风疑不到天涯¹,二月山城²未见花。
译文: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
注释:¹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距京城已远,故云。²山城:亦指夷陵。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残雪¹压枝犹有橘,冻雷²惊笋欲抽芽。
译文:有的是未融尽的积雪压弯了树枝,枝上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
注释:¹残雪:初春雪还未完全融化。²冻雷:初春时节的雷,因仍有雪,故称。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夜闻归雁(yàn)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¹
译文:夜间难以入睡,阵阵北归的雁鸣惹起我无穷的乡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眼前所有景色,都触动我思绪如麻。
注释:¹“夜闻”二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人意无聊感物华”。归雁:春季雁向北飞,故 云。感物华:感叹事物的美好。 物华 :美好的景物。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jiē)
译文: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

  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后人也说它“起得超妙”。这两句一果一因,语气连贯;次序上先以“疑”领起,引出对于“疑”的解释,因此显得有波折而不平板;另外,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所以,虽说是有如口语的句子,其实写得很讲究。全诗的关系,也是一联紧接一联,意脉含蓄而绵细。唐人律诗多用平列的意象、断续或跳跃的衔接,欧阳修则力图将八句诗构成流动而连贯的节奏,这无疑是唐诗之后的一条新路。

  这首《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律诗名作,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此年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字元珍)交好。丁曾有诗赠欧阳修,欧阳修乃于此年作诗以答。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达了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道出了作者哲理性的人生思考。正是在这一点上,欧阳修的这首诗体现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yuánzhēn

ōuyángxiū sòngdài 

chūnfēngdàotiān èryuèshānchéngwèijiànhuā 
cánxuězhīyóuyǒu dòngléijīngsǔnchōu 
wénguīyànshēngxiāng bìngxīnniángǎnhuá 
céngshìluòyánghuāxià fāngsuīwǎnjiē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