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痕经雨,鬓影吹寒,晓来无限萧瑟。野色分桥,翦不断、溪山风物。船系朱藤,路迷烟寺,远鸥浮没。听疏钟断鼓,似近还遥,惊心事、伤羁客。
新醅旋压鹅黄,拚清愁在眼,酒病萦骨。绣阁娇慵,争解说、短封传忆。念谁伴、涂妆绾结。嚼蕊吹花弄秋色。恨对南云,此时凄断,有何人知得。
浪痕经雨,鬓影吹寒,晓来无限萧瑟。野色分桥,翦不断、溪山风物。船系朱藤,路迷烟寺,远鸥浮没。听疏钟断鼓,似近还遥,惊心事、伤羁客。
新醅旋压鹅黄,拚清愁在眼,酒病萦骨。绣阁娇慵,争解说、短封传忆。念谁伴、涂妆绾结。嚼蕊吹花弄秋色。恨对南云,此时凄断,有何人知得。
刘一止

刘一止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294篇诗文

猜您喜欢
白鸥生意在沧波,不为风尘有网罗。
白鸥¹生意在沧波,不为风尘有网罗。
译文:白鸥在苍茫大海上生机勃勃的遨游,不接近人类是因为人类设置了罗网来捕捉。
注释:¹白鸥:出自《列子·黄帝篇》,引用白鸥与人相疑的典故。
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岂能多。
年抵冯唐初未半,才方疏广¹岂能多。
译文:你的年龄只有冯唐一半不到,才干堪比疏广那样的大贤,像你这样的人物天下少有。
注释:¹冯唐、疏广:皆西汉时期人物,均有大才。冯唐仗义执言,得罪汉文帝,九十岁未得重用;疏广年老致仕,散尽家财于乡里,为时人所称颂。
孤清楚国知谁继,遗爱郴人想共歌。
孤清楚国¹知谁继,遗爱郴(chēn)人想共歌。
译文:你孤高清正的人格在楚地不知由谁来继承,你遗留下来的恩泽让郴州人民共同歌颂。
注释:¹楚国:指楚地。吴某在湖南为官,属古时楚地。
嗟我欲归宜未晚,雪舟乘兴会相过。
(jiē)我欲归宜未晚,雪舟乘兴¹会相过。
译文:我想要像你学习早日归隐,希望还不算晚,效仿先贤雪夜访友,人生岂不快哉!
注释:¹雪舟乘兴:引用“王子猷雪夜乘舟访戴逵,兴尽而返”的典故。表达出一种洒脱不羁的名士风流。

zhìzhèng--wángānshí

báiōushēngzàicāngwèifēngchényǒuwǎngluó

niánféngtángchūwèibàncáifāngshū广guǎngnéngduō

qīngchǔguózhīshuíàichēnrénxiǎnggòng

jiēguīwèiwǎnxuězhōuchéngxìnghuìxiāngguò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禁幄(wò)低张¹,彤阑(lán)²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zhù)³,绰(chuò)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tì)东君。
译文:宫禁中的护花帷幕低低地张蔽遮阳,红色的栏杆工巧地缭绕围护。那里被精心保护的是一种独占暮春风光的名花。这种花淡雅挺立,姿态柔美,朵朵都呈现出天公造化的精巧绝伦。等到数不清的春花纷纷开过之后,经历了春风吹拂、春雨浴洗、清露浇洒的名花,仿佛晓妆初成的美人,带给人无限清新。它以无比妩媚的姿态,戏弄春风、嘲笑春月,尽情地引逗着司管春天的神君。
注释:¹禁幄低张:指护花的帷幕低垂。²彤阑:红色的栏杆。³伫:久立。这里以之形容花色淡雅。⁴绰约:姿态柔美。⁵殢:滞留。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qǐ)(yán)¹散日,谁人可继芳尘²。更好明光宫殿³,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pàn)了尽烛,不管黄昏
译文:在东城、南陌这些日光易照之处,那里的亭台池馆整天都被暖烘烘的太阳熏抚;从早到晚,赏花买花的人们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在这般牡丹盛开如锦如簇的兴会结束之后,又有什么花可以继它之后,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呢?最迷人的是在这明光宫苑内,有几枝向阳的牡丹正在竞芳吐艳。对着花儿飞觥举觞,快些把金杯内的美酒喝下,别管它金乌已西坠,黄昏将袭来,筵上还有未燃尽的残蜡!
注释:¹绮筵:豪华而丰盛的酒席。²芳尘:含有双关之义,一则是对“香轮”车尘的美称,其意与“戟流波于桂水兮,起芳尘于沉泥”差同;二则当指词人所欣赏的这种入禁赏花的高雅活动,其意与“振芳尘于后”相近,指某种名声、风气。³明光宫殿:汉代宫殿名。明光宫:建于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太初四年)秋,在长乐宫中。⁴日边:太阳的旁边。这里比喻在皇帝身边。⁵“金尊倒”三句:意谓日夜宴饮,喝得杯盘狼藉,灯烛燃尽。

  这首词因为未点明吟咏的是何种花卉,所以在对此词吟咏对象的理解上出现了争议,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咏牡丹,一说是咏芍药。

  咏牡丹说

  这首长调赏花词,是写在牡丹盛开之时,明光宫苑之处,词人与同游者对花倾觞,自朝至暮直到秉烛,兴致未减;说尽了暮春三月、牡丹娇媚,也点出了赏花人的心境。笔调生动,风格含蓄。

  上片开始,采取烘云托月的手法,写花而先不见花,只见“禁幄低张,彤栏巧护”。这种渲染起到未见其具体形象,先感受其高贵气质的效果。“就中独占残春”句,则是说那里面被精心保护的是一种独占暮春风光的名花。

  接下来词人挥洒画笔,以拟人化的手法充分描绘这种花形态,边绘边评。“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二句是先写花色、花态。“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则是从花跳出,加进客观评说。“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三句,更进一步勾画花态、花情。读词至此,直令人拍案叫绝,具有这般媚力的花真够称得上“国色天香”,不可能不是牡丹。上述“淡伫”、“绰约”、“天真”、“晓妆”、“艳态”,再加上一个“妒”字,一个“笑”字,一个“殢”字,每一句都是以花拟人,把静静开放的牡丹写成了盼倩生辉、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若非词坛高手易安居士,没有人能有此令人心旌神驰的笔力。“东君”一词,在这里义同“青帝”,是神话中五方天神里的东方神君,东方主五行中的木,又称司春之神;唐黄巢《题菊花》“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是众所熟知之句,此外从宋严蕊“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卜算子》)、宋黄庭坚“东君未试雷霆手,洒雪开春春锁透”(《玉楼春》)等句,亦足以兹证。

  下片分明是词人身在明光宫苑牡丹花前,与从游人把酒醉赏流连之际,又不禁想象着他处赏花盛况的心态,“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东城”、“南陌”都是日光易照之处。“竟”,在此作“从头到尾”之义,是“竟日”之省;“香轮”,指游春踏花的车子,醉人的花香足可染透车轮,是夸张之词。“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之句,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词人在沉醉于盛开的牡丹之时,忽又感伤起没有不凋的花朵、也没有不散的筵席来,是“兴尽悲来”,还是这景象触动了潜藏心底的隐痛,不得而知。但是词人确能把握分寸,紧接着便开始了心理上的自我调节。

  “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的言外之意是,背阴处的牡丹也将次第开放,倒足可再挽留住一段赏花春光。这里所提“明光宫殿”不知是哪朝的宫苑,也不知座落何方,但想必是当时向游人开放的、赏牡丹的好去处。既然春光尚能留驻,又何需自寻烦恼,负此良时。“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这里蕴含着几多“借酒浇愁”的豪情,读者尽可以细细品尝。(韩秋白)

  咏芍药说

  因为词人未点明她咏的是何种花卉,而先说此花生于宫禁,用朱红色的栏杆,巧妙地加以护持。待吟咏此花时,又说它是“妖烧艳态”,惹得春风嫉妒,明月为之绽开笑脸,有几枝先在皇帝身边开放。这样一来,有些文章便把它误解为号称"国色夭香"的牡丹。其实清照所咏花卉不外江梅、金桂、藕花、白菊等,它们都好比是人中的雅士,清淡高洁,未见她对雍容华贵的牡丹有何好感。这恐怕与词人的审美情趣、品格爱好不无关系。这首词也绝不是咏牡丹,而是咏芍药。词中说:“就中独点残春”,也就是说此花在春未夏初开放。又说这“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即又一次交代此花开在“群花”之后,能把春天留住。这不可能不是芍药。清照父亲李格非著有《洛阳名园记》,而清照当熟读此书。这一点从其咏花卉的同中可以得到证实,她不仅熟悉各种花卉的"物理"体性,还能准确地把握它们的神韵,仅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十个字,既创造性地刻画出芍药的特征,又不是恣意杜撰,她很可能读过《神农本草经》和《新修本草》等汉唐人所撰的中药学书籍,因为这类书就以“绰约”形容芍药。“丰姿绰约”又是人们心目中美女的形象,词人又显然是以“绰约俱见天真”、“妒风笑月”的芍药自况。同时从这首词中,又可以窥见词人当时生活得多么优雅“潇洒”。为了观赏芍药,她和“酒朋诗侣”,不仅乘着华美的车子游遍了“东城”、“南陌”,享尽了珍羞华筵,她们还可以到御花园中去,与皇帝一起观赏那儿枝先期开放的名贵花朵。白天游览,晚上皇宫中设宴招待,她们个个喝了个酩酊大醉,“玉山倾倒”,从黄昏直到深夜,玩得好不快活。(匡亚明主编《李清照评传》)

qìngqīngzhāo ·jīnzhāng

qīngzhào sòngdài 

jīnzhāng tónglánqiǎo jiùzhōngzhàncánchūn rónghuádànzhù chuòyuējiàntiānzhēn dàiqúnhuāguòhòu fānfēngxiǎozhuāngxīn yāoráoyàntài fēngxiàoyuè chángdōngjūn 
dōngchéngbiān nánshàng zhènghōngchíguǎn jìngzǒuxiānglún yánsàn shuírénfāngchén gènghǎomíngguānggōngdiàn殿 zhīxiānjìnbiānyún jīnzūndǎo pànliǎojìnzhú guǎnhuánghūn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夏四月戊(wù)午,晋侯¹使吕秦绝²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秦好,戮(lù)³同心,申之以盟誓(shì),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lù),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bǐ)¹⁰我惠公用¹¹能奉祀(sì)¹²于晋。又不能成大勋(xūn),而为韩之师¹³。亦悔于厥(jué)¹⁴心,用¹⁵¹⁶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译文:夏天四月初五,晋厉公派吕相去秦国断交,说:“从前我们先君献公与穆公相友好,同心合力,用盟誓来明确两国关系,用婚姻来加深两国关系。上天降祸晋国,文公逃亡齐国,惠公逃亡秦国。不幸献公去逝,穆公不忘从前的交情,使我们惠公因此能回晋国执政。但是秦国又没有完成大的功劳,却同我们发生了韩原之战。事后穆公心里感到了后悔,因而成全了我们文公回国为君。这都是穆公的功劳。
注释:¹晋侯:晋厉公。吕秦,晋国大夫,魏骑现依的儿子魏秦,因食邑在吕,又称吕秦。²绝:绝交。³戮力:合力,并力。⁴申:申明。⁵重:加重,加深。⁶昏姻:婚姻。秦、晋国有联姻关系。⁷天祸:天降灾祸,指骊姬之乱。⁸无禄:没有福禄。这里指不幸。⁹即世:去世。¹⁰俾:使。¹¹用:因为。¹²奉祀:主持祭祀。这里指立为国君。¹³韩之师:韩地的战争,指秦晋韩原之战。¹⁴厥:其,指秦穆公。¹⁵用:因而。¹⁶集:成全。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文公躬¹(huàn)²甲胄,跋(bá)³山川,逾(yú)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yú)、夏、商、周之胤(yìn),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jiāng),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¹⁰之,将致命于秦¹¹。文公恐惧,绥(suí)¹²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¹³于西¹⁴也。
译文:“文公亲自戴盔披甲,跋山涉水,经历艰难险阻,征讨东方诸侯国,虞、夏、商、周的后代都来朝见秦国君王,这就已经报答了秦国过去的恩德了。郑国人侵扰君王的边疆,我们文公率诸侯和秦国一起去包围郑国。秦国大夫不和我们国君商量,擅自同郑国订立盟约。诸侯都痛恨这种做法,要同秦国拼命。文公担心秦国受损,说服了诸侯,秦国军队才得以回国而没有受到损害,这就是我们对秦国有大恩大德之处。
注释:¹躬:亲身。²擐:穿上。³跋履:跋涉。⁴胤:后代。东方诸侯国的国君大多是虞、夏、商、周的后代。⁵旧德:过去的恩惠。⁶怒:指侵犯。⁷疆场:边疆。⁸询:指商量。⁹擅及郑盟:擅自与郑人订盟。¹⁰疾:憎恶,憎恨。¹¹致命于秦:与秦国拼命。¹²绥靖:安定,安抚。¹³大造:大功。¹⁴西:指秦国。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肴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¹,蔑(miè)死我君,寡²我襄公,迭³我肴(xiáo)地,奸绝我好,伐我保城。殄(tiǎn)我费(fèi)滑,散离我兄弟¹⁰,挠乱¹¹我同盟¹²,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yǔn),是以有淆(xiáo)之师。犹愿¹³(shè)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¹⁴谋我¹⁵。天诱¹⁶其衷¹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译文:“不幸文公去逝,穆公不怀好意蔑视我们故去的国君,轻视我们襄公,侵扰我们的淆地,断绝同郑国的友好,攻打我们的城堡,灭绝我们的滑国,离间我们兄弟国家的关系,扰乱我们的盟邦,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襄公没有忘记秦君以往的功劳,却又害怕国家灭亡,所以才有淆地的战斗。我们是希望穆公宽免我们的罪过,穆公不同意,反而亲近楚国来算计我们。老天有眼,楚成王丧了命,穆公因此没有使侵犯晋国的图谋得逞。
注释:¹不吊:不善。²寡:这里的意思是轻视。³迭:同“轶”,越过,指侵犯。⁴奸绝:断绝。⁵我好:同我友好。⁶保:同“堡”,城堡。⁷殄灭;灭绝。⁸费:滑国的都城,在今河南偃师附近。费滑即滑国。⁹散离:拆散。¹⁰兄弟:指兄弟国家。¹¹挠乱:扰乱。¹²同盟:同盟国家,指郑国和滑国。¹³犹愿:还是希望。¹⁴即楚:亲近楚国。¹⁵谋我:谋算我晋国。¹⁶诱:开启。¹⁷衷:内心。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穆、襄¹即世,康、灵²即位。康公,我之自出³,又欲阙(quē)(jiǎn)我公室,倾覆我社稷(jì),帅我蝥(máo),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sù),俘我王官¹⁰,翦我羁(jī)¹¹,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¹²之不通¹³,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译文:穆公和襄公去逝,康公和灵公即位。康公是我们先君献公的外甥,却又想损害我们公室,颠覆我们国家,率公子雍回国争位,让他扰乱我们的边疆,于是我们才有令狐之战。康公还不肯悔改,入侵我们的河曲,攻打我们的涑川,俘虏我王官的人民,夺走我们的羁马,因此我们才有了河曲之战。与东方贵国的联系不通的原因,正是因为康公断绝了同我们的友好关系。
注释:¹穆、襄:秦穆公和晋襄公。²康、灵:秦康公和晋灵公。³我之自出:秦康公是穆姬所生,是晋文公的外甥,所以说“自出”。阙⁴翦:损害,削弱。⁵蟊贼:本指吃庄稼的害虫,这里指晋国公子雍。⁶悛:悔改。⁷河曲: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永济东南。⁸涑川:水名,在今山西西南部。⁹俘:劫掠。¹⁰王官:晋国地名,在今山西闻喜西。¹¹羁马:晋国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南。¹²东道:晋国在秦国东边,所以称“东道”。¹³不通:指两国断绝关系。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是以有辅氏之聚。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脩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榖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及君¹之嗣(sì)也,我君景公引²³西望曰:‘庶(shù)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dí),入我河县,焚我箕(jī)、郜¹⁰,芟(shān)¹¹¹²我农功¹³,虔(qián)¹⁴我边垂¹⁵,我是以有辅氏¹⁶之聚¹⁷。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jiǎo)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¹⁸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脩(xiū)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¹⁹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²⁰,背弃盟誓。白狄²¹²²君同州²³,君之仇雠(chóu),而我昏姻²⁴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²⁵。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²⁶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²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²⁸告昊(hào)²⁹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榖(gǔ)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nì)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³⁰,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jīn)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³¹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³²,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³³利之³⁴。”
译文:“等到君王即位之后,我们景公伸长脖子望著西边说:‘恐怕要关照我们吧!’但君王还是不肯开恩同晋国结为盟好,却乘我们遇上狄人祸乱之机,入侵我们临河的县邑,焚烧我们的萁、郜两地,抢割毁坏我们的庄稼,屠杀我们的边民,因此我们才有辅氏之战。君王也后悔两国战争蔓延,因而想向先君献公和穆公求福,派遣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们和你们相互友好,抛弃怨恨,恢复过去的友谊,以追悼从前先君的功绩。’盟誓还没有完成,景公就去逝了,因此我们国君才有了令狐的盟会。君王又产生了不善之心,背弃了盟誓。白狄和秦国同处雍州,是君王的仇敌,却是我们的姻亲。君王赐给我们命令说:‘我们和你们一起攻打狄人。’我们国君不敢顾念姻亲之好,畏惧君王的威严,接受了君王使臣攻打狄人的命令。但君王又对狄人表示友好,对狄人说:‘晋国将要攻打你们。’狄人表面上答应了你们的要求,心里却憎恨你们的做法,因此告诉了我们。楚国人同样憎恨君王反复无常,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叛了令狐的盟约,而来向我们要求结盟。他们向著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和楚国的三位先王宣誓说:‘我们虽然和晋国有来往,但我们只关注利益。’我讨厌他们反复无常,把这些事公开,以便惩戒那些用心不专一的人。’诸侯们全都听到了这些话,因此感到痛心疾首,都来和我亲近。现在我率诸侯前来听命,完全是为了请求盟好。如果君王肯开恩顾念诸侯们,哀怜寡人,赐我们缔结盟誓,这就是寡人的心愿,寡人将安抚诸侯而退走,哪里敢自求祸乱呢?如果君王不施行大恩大德,寡人不才,恐怕就不能率诸侯退走了。冒昧地将这些话全部陈述于君王的左右,以便君王的左右从有利方面认真加以考虑。”
注释:¹君:指秦桓公。²引:伸长。³领:脖子。⁴庶:大概,或许。⁵抚:抚恤。⁶称盟:举行盟会。⁷狄难:指晋国同狄人打仗。⁸河县:晋国临河的县邑。⁹箕:晋国地名,在今山西蒲县东北。¹⁰郜:晋国地名,在今山西祁县西。¹¹芟:割除。¹²夷:伤害。¹³农功:庄稼。¹⁴虔刘:杀害,屠杀。¹⁵边垂:边陲,边境。¹⁶辅氏:晋国地名,在今陕西大荔东。¹⁷聚:聚众抗敌。¹⁸伯车:秦桓公之子。¹⁹寡君:指晋历公。²⁰不详:不善。²¹白狄:狄族的一支。²²及:与。²³同州:同在古雍州。²⁴昏姻:指晋文公在狄娶季隗。²⁵吏:指秦国传令的使臣。²⁶是用:因此。²⁷二三其德:三心二薏,反复无常。²⁸昭:明。昊:广大。秦三公:秦国穆公、康公、共公。楚三王:楚国成王、穆王、庄王。出入:往来。唯利是视:一心图利,唯利是图。不壹:不专一。²⁹昵就:亲近。³⁰帅以听命:率诸侯来听侯君王的命令。³¹承宁:安定。³²不佞:不敏,不才。³³图:考虑。³⁴利之:对秦国有利。

  文章从秦晋相好说起,历数秦穆公、康公、桓公时代,两国由交好到引发争端的种种情况,表明晋国在“肴之师”、“令狐之役”、“河曲之战”、“辅氏之聚”等双方争端中每次都是因秦怎么样,我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切入正题,说明这次“令狐会盟”秦的失约和不是,但狄、楚都已通报,晋国早有准备,是战是和由秦君定夺。这是一篇完整的外交辞令,结构严整,句法变化错综,行文步步紧逼,不容辩驳,虽然言语中真假搀杂甚至强词夺理,但深意曲笔,文字铮铮,开战国纵横家游说之辞和后世论辩书信的先河。

  文章第一段对秦恩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在秦晋两国关系史上,也曾有过友好的时代,正所谓“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将女儿伯姬(穆姬)嫁给秦穆公。公元前637年,晋文公重耳逃亡秦国,秦穆公嫁以女儿怀羸。所以后世以男女通婚谓之结秦晋之好,献公宠骊姬,杀太子申生,“文公如齐,惠公如秦”。重耳逃亡各国十九年,最后一站是秦国,夷吾先后逃亡梁国和秦国。晋惠公夷吾和晋文公重耳两兄弟都是在秦国的鼎力相助下才得以回国登上君位的,秦对晋实有再造之恩。吕相却将此说成是“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能奉祀于晋”,指穆公虽然做了好事,但那只是报答晋国的旧德而已。紧接着又指责秦国“而为韩之师”,好事做得不彻底,所以“不能成大勋”。公元前645年秦晋韩原之战的原因是晋惠公为得君位曾许秦五座城,回国后却又食言;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输粟于晋,输粟船队自雍及绛相继,人称“泛舟之役”。第二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却不卖给秦国粮食。韩原之战,晋惠公被俘,交割了原先答应的五座城,又以太子为人质,才回到晋国。作为战争双方来说,实在是晋国理屈,有负秦恩,但在吕相绝交书中,倒好像战争的责任在秦国似的。所以下文秦穆公“亦悔厥于心”,支持晋文公顺利登上君位。吕相绝秦书中只有这一段涉及了历史上两国存在友好关系,但吕相绝不是为秦歌功颂德来的,而是为战争即将爆发来递交绝交书,所以他把秦国友好行为说成是“不忘旧德”,“悔于厥心”,可谓深文曲笔,煞费苦心。

  文章第三段对秦罪浓墨重彩,极力渲染,吕相对两国历史上的友好关系轻描淡写,但对秦国的“罪咎”却是不吝笔墨。在绝秦书中,秦国韩原之战是第一罪;公元前630年秦晋共同攻打郑国,秦穆公在郑大夫烛之武的游说下,和郑国私下订盟撤军回国,是第二罪;公元前627年,晋文公去世,秦穆公不来凭吊,反而侵犯晋国肴地,灭掉与晋同姓的滑国,妄图倾覆晋国,是第三罪;公元前626年,秦国因为肴之战战败,释放楚国俘虏,约定秦楚合作反对晋国,幸而上天有灵,楚太子商臣弑楚成王,秦国的阴谋才没有得逞,这是第四罪;公元前620年,秦康公即位,秦帅师送公子雍回国即位,被晋军在令狐击败,是第五罪;公元前615年,秦军为令狐之役伐晋,取晋羁马,两军战于河曲,是第六罪;秦桓公即位后,公元前594年,秦国利用晋国进兵伐赤狄灭潞国的机会,侵入晋国靠近黄河的州县,焚烧晋国的箕、郜两地,抢割庄稼、屠杀边境人民,秦晋因此有辅氏之战,这是第七罪。在历数了秦国的罪状之后,吕相才切入令狐会盟的正题,声讨秦国背盟的不义。在指斥秦国背盟时,吕相先用白狄告我,再用楚人告我,引告我。是秦反复无常的罪证。尤其是引楚王所述秦国之语:“尔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既暴露了秦国见利忘义的嘴脸,又刻画了秦国两面三刀的作法,使秦国无所逃其咎。令狐背盟是秦国言而无信、背信弃义、唯利是图的代表作,故吕相抓住不放,大作文章。

  文章第四段在论述秦康公、晋灵公时期两国关系恶化时,绝秦书先点明“康公我之自出”,康公母亲是晋献公女儿,本是至亲,但他“又欲阙剪我公室”,“摇荡我边疆”,简直是六亲不认,实在不像话。“我是有以令狐之役”,又是被迫采取的行动。可“康犹不悛,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剪我羁马。”这等于说,给他改过的机会,他犹不思改悔,反而变本加厉。所以“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是康公绝我好也。”事实是,晋襄公死后,晋大夫赵盾等因太子夷皋年幼,都主张立公子雍。于是派先蔑、士会等到秦国去迎接公子雍,秦国亦派兵护送。可是晋襄公的夫人穆羸出来反对,坚持要立太子夷皋。赵盾临时变卦,改立夷皋,即晋灵公。赵盾派兵拒秦,在令狐把秦兵击退。后公子雍就客死秦国。本来是晋国前去迎公子雍,却说成是秦“帅我蟊贼”,有意颠覆晋国,真理都在晋国,责任全在秦国,讲理能讲到这种地步,吕相的口才实在令人惊叹。

  吕相这篇绝交书,历数秦穆、康、桓三王和晋献、惠、文、襄、景五君之事,上溯源流,下及当世,行文纵横捭阖,笔力阳刚雄健,给后世以很大影响。其后秦作《讥楚文》,即仿效此书。吕相绝秦书开战国策士游说之辞先河,也是后世檄文之祖。

参考资料:
1、 关永礼.《古文观止·续古文观止鉴赏辞典》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2、 傅德岷.《古文观止鉴赏》:崇文书局,2010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年年岁岁¹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注释:¹年年岁岁:每年。
凉月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凉月¹风光三夜好,老夫怀抱一生休。
注释:¹凉月:七月的异名。
明时谅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明时¹(liàng)费银河洗,缺处应须玉斧修。
注释:¹明时:阐明天时的变化。
京洛胡尘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京洛(luò)¹胡尘²满人眼,不知能似浙江不。
注释:¹京洛:专用名词。原意为“京城洛阳”,因洛阳从夏代开始频繁作为都城,历代多有沿用。后特化为“都城”的意思,又未必指洛阳一城。²胡尘:胡地的尘沙。

guǐwèiyuèshízhìshíliùyuèjiējiā--céng

niánniánsuìsuìwàngzhōngqiūsuìsuìniánniánchóu

liángyuèfēngguāngsānhǎolǎo怀huáibàoshēngxiū

míngshíliàngfèiyínquēchùyīngxiū

jīngluòchénmǎnrényǎnzhīnéngshìzhèjiāng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俏冤(yuān)¹,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²。困坐南窗下,数³对清风想系他。蛾(é)淡了教谁画?瘦岩岩(xiū)石榴花。
译文:我那俏冤家,远在天涯,你怎么在外边贪恋新欢,怎么偏偏只有外边才能留得住你?懒洋洋地坐南窗下,每每对着清风想系他。细长的眉毛淡了教谁来描画?脸瘦得不像样子,羞得不敢戴上那石榴花。
注释:¹俏冤家:此指在外远游的爱人。²“偏那里”句:偏是那里的绿杨树能够拴住你的马?此系怨词,恨爱人久离不归。³数:每每。⁴蛾眉:弯而长的眉毛。⁵瘦岩岩:瘦骨嶙峋貌。⁶带:即“戴”。

  这支小令写少妇对远方情人的猜疑和抱怨,相思之情写得大胆泼辣。开头一句“俏冤家”,传神至极。“冤家”本是妇女对情人的昵称,已经够可爱了,又冠以一个“俏”字,更令人迷恋。可如今他却远走天涯,一去不归,不能不叫人怀疑。“偏那里绿杨堪系马”,更明显地由怀疑流露出抱怨的情绪。“偏”在这里用作副词,表示发生的事,与所期待的恰好相反。一个“偏”字,把少妇爱极而怨深的感情反映得淋漓尽致。此句一语双关,既点明夏日的时令,又比喻滞留异乡、拈花惹草的负心郎。曲子前三句,把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表面上埋怨“绿杨”,骨子里却怨恨爱人不知早归,不珍惜爱情。

  其实,在远方的情人未必如她所猜想的那样,这或许是少妇的“多虑”。而“多虑”正是一种情深爱笃的表现,故虽抱怨,却并未弃绝。因此第四、五两句“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表现为万般慵懒、无所事事,只有一次次面对清风倾吐自己对远人的情思,大有“不思量,自难忘”、摆不脱、丢不开之苦。这两句虽看似平淡无奇,但词浅意深,清风和美,情思更浓,它进一步刻画出少妇对远人思之弥深、爱之弥笃的感情。

  第六句“蛾眉淡了教谁画?”借用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来表现出少妇对夫妻恩爱生活的回味与渴望。然而好事难成,希望终无由实现,以致愁得“瘦岩岩羞带(戴)石榴花”。“瘦岩岩”比“憔悴”状瘦弱不堪之状,更具体,更形象。“羞”字是尤为传神之笔,它既含戴花与体貌不相称的自我嘲讽之意,又表露出戴花无人欣赏的寂寞。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这里暗化此意,且更形象生动,活画出少妇难以言状的复杂心理状态。

  曲贵新奇,然而,这支曲子蕴藉含蓄,辞尽意未休,具有词的风格。其中首句“俏冤家”是统领全篇的关键句。少妇的思念、怀疑及抱怨都由此而发;少妇对过去美满生活的回味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为悦己者容”的心理,也是以此为依据。故全篇所言少妇的表现,都和这句“俏冤家”紧紧挂钩,句句落实,没有一句是闲笔。

参考资料: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74-75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