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家新筑好,儒道不相妨。
松火客床梦,梅花诗屋香。
欲盟六逸醉,始托四明狂。
高视黄尘表,翛然何有乡。
傍家新筑好,儒道不相妨。
松火客床梦,梅花诗屋香。
欲盟六逸醉,始托四明狂。
高视黄尘表,翛然何有乡。
陈著

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13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
夹岸复¹连沙,枝枝摇浪花²
译文:从河流两岸,一直延伸到整片沙滩上,全都长满了芦草。当微风吹起时,层层翻动的芦花就像波浪一样,煞是好看。
注释:¹复:又。²浪花:比喻芦花。
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
月明浑¹似雪,无处认渔家。
译文:在月明的夜晚,银白色的芦花像雪一般,白茫茫一片,令人认不出渔翁的家在哪了呢!
注释:¹浑:完全。
此诗从芦花生长的环境和态势开始着手描写。“夹岸复连沙”,写出了芦花近水岸边的生长之地,并写出了芦花的之盛,之茂。后一句“枝枝摇浪花”用一个比喻形象的描绘出了芦花之美,如流动翻滚的浪花一般。“月明浑似雪”一句写出了夜晚的芦花在月光的照耀下像雪一样白的景象。“无处认渔家”写出了作者处在飘渺的江面之上,已经看不到有渔家的渔船来往,描绘出一片飘渺悠远的意境。总体来说,这首诗从芦花的生长环境和生长姿态,以及盛开之盛都描绘出了作者此时所能感受到的芦花江边之美。

huā

yōngzhī tángdài 

jiāànliánshā zhīzhīyáolànghuā 
yuèmínghúnxuě chùrènjiā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
东飞乌鹊¹西飞燕,盈(yíng)²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³,天回河汉斜。
译文:七夕佳节乌鹊、飞燕纷纷前来架桥,被银河阻隔的牛郎织女一年才能再相见。急雨冲刷着织女所乘之车,天旋银河斜。
注释:¹乌鹊:喜鹊。²盈盈:形容清澈。³香车:泛指古代贵族妇女的专车。这里指织女所乘之车。⁴天回:天旋,天转。
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译文:千载悠悠,离愁绵绵,虽然相隔遥远仍能遥遥相望。不似人世间,回头望去只有巍巍群山。

  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一个古老的神话,《诗经·大东》就有了织女与牵牛两星分居银河两旁的叙述。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形成了故事的大致轮廓。以后在《岁华纪丽》、《尔雅翼》及六朝梁殷芸《小说》(《月令广义》引)等书中,关于这个神话的记载渐趋完整。到近代,流传于民间的,更是丰富充实,积极健康,成为脍炙人口的一则古代神话。由于这个神话在诸书中一般是以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只能在一年一度的七夕靠鹊桥相会,终究被蒙上了一层悲剧的色彩。因此历代文人经常借这个神话故事来抒发离愁,陈师道的这首《菩萨蛮·七夕》也并不例外。

  词的上片写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下片以“离愁千载上”换头,抒发天上“不似人间”的感喟。

  词的上片写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起句:“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是说平日牛郎织女在天河两侧,不得相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只有到了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由乌鹊架桥,在天河相会。“东飞乌鹊西飞燕”,状乌鹊和燕纷纷前来架桥的忙碌场景,这也是让牛郎织女克服“盈盈一水”的阻隔而相会聚首的唯一条件。经年不见,只能隔河对泣;此时相逢,相见自然恨晚。

  “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衬托了两人盼望见面的急切心情,也隐含了历经劫难的艰苦历程。香车,泛指古代贵族妇女的专车,梁孝元帝《车名诗》:“佳人坐椒屋,按膝对兰薰,绕砌萦流水,边梁图画云,锦色悬殊众,衣香遥出群。”这里指织女所乘之车。河汉,即天河,《广志》:“天河曰银汉,又曰银河,亦曰天汉、天津、绛河、明河。”

  下片以“离愁千载上”换头,抒发天上“不似人间”的感喟。牛郎织女的悲剧,其核心是有情人不能成眷属,千载悠悠,离愁绵绵。远隔天一方,“相远长相望”,这是何等的憾事。但是,“相远”犹能“长相望”,“人间”却“回头万里山”,连“长相望”亦不得,这种“终不似”就显得越加沉痛了。得到这个结论以后,“回头万里山”,对坎坷不平的人间,一种夹杂着钦羡和惆怅的复杂心情不免油然而生。据《宋史》载,陈师道“高介有节,安贫乐道”,平时常“终日不炊”,死后由友人“买棺敛之”。这首词作,作者恐怕也有借天上的牛郎织女的悲剧来衬写人间无数悲剧的意思。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yú)
译文:那些君王很难讨他们欢心,恩赏宠爱也只在片刻工夫。
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¹
译文:不要用你高洁如玉的德操,求取他们珍贵的夜光明珠。
注释:¹明月珠:即夜明珠,比喻封官赐爵。
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
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
译文:当年堪称艳如桃花的女子,如今沦落成舂米场的囚徒。
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
(chī)(xiāo)¹悲东国,麋鹿泣姑苏。
译文:鸱鸮抒发周公东征的悲伤,伍子胥痛哭麋鹿将游姑苏。
注释:¹鸱鸮:一种恶鸟,一说即猫头鹰。
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译文:有谁看见越国功臣鸱夷子,驾一叶小舟离国遨游五湖?

gǎnshīsānshíshǒushí--chénziáng

guìrénnánshǎngàizàixīntànmíngyuèzhū

chēngyāotáozijīnwèichōngshìchīxiāobēidōngguó鹿

shuíjiànchīzibiǎnzhōu

河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
河洛风尘万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门。
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
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
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
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
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死生终负侯赢诺,欲滴椒浆泪满樽。

  这首怀古吊今之作,既怀战国时大梁侯嬴之史事,又吊友人侯朝宗之事迹。作者何以借“怀古”而“兼吊侯朝宗”呢?因为侯朝宗既与侯嬴同姓,且又同具肝胆意气。

  在结构上,前六句集中“怀古”。首联借描写时代背景而点明“怀古”,把思绪推向历史的纵深。“河洛风尘万里昏”,中原大地风尘万里,河洛一带战乱不息。面对这苦难的多事之秋,诗人不禁思潮涌起,自然思念起“贻书约终隐不出”的友人侯朝宗,并联想到战国时代曾隐身为夷门监者的侯嬴:“百年心事向夷门。”这就将“怀古” 与“吊今”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对时代的感叹、对古人的追忆,隐含于对史事的回顾之中了。

  二、三联描写 “怀古” 的具体内容,借侯嬴为信陵君策划窃符救赵之事,以表现其肝胆意气: “气倾市侠收奇用,策动宫娥报旧恩。多见摄衣称上客,几人刎颈送王孙?”侯嬴家境寒微,七十多岁时为大梁夷门监者,但为人修身洁行。信陵君欲厚遗之而不受,便置酒大会宾客,亲自乘车迎为上客。当信陵君欲救赵而苦无兵权时,侯嬴为之献策,使曾受信陵君旧恩而图报的魏王宠妾如姬窃得兵符,并推荐市中屠者朱亥,杀死受魏王旨意观望不前的魏将晋鄙夺得兵权,终于击退秦军而保全赵国。当信陵君出发时,侯嬴因年老不能随军上阵而自刎。诗人通过对这段史实简洁的描述,使侯嬴的形象既豪迈雄放,又慷慨悲壮。尤其是 “多见”与 “几人”的鲜明对比,不仅生动地突现出侯嬴的肝胆意气,而且倾注了诗人的一腔赞颂之情,也从而在“怀古”之中,透露出 “吊今”之意。因为在诗人看来,侯朝宗在明末动荡之中,积极入复社,严正斥宦宫,抨击奸党,匡扶明室,具有和侯嬴同样的肝胆意气。因而才引出末联的正面 “吊今”,以侯嬴指代侯朝宗。

  末联虽正面吊今,却又不是礼赞式地哀悼,而是对自己 “死生终负侯嬴诺” 的深深自责。对侯朝宗这样有肝胆意气的英雄,自己却 “为世所逼,有负宿诺” ,入清后官至国子祭酒,晚年虽告假归里,但终以仕清为耻。诗人曾痛心疾首地说:“误尽一生是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 当然就对有负于侯朝宗之诺感到深深的愧恨了。这种愧恨之情,在 “欲滴椒浆泪满樽”一句中得到了真切生动的表现。末联的正面吊今,使诗作思念友人的题旨更显得深邃、隽永。

  由于诗人借 “怀古”以 “吊今” ,“怀古” 与 “吊今”相互交织,情蕴深厚。

怀huáijiāndiàohóucháozōng--wěi

luòfēngchénwànhūnbǎiniánxīnshìxiàngmén

qīngshìxiáshōuyòngdònggōngébàojiùēn

duōjiànshèchēngshàngrénwěnjǐngsòngwángsūn

shēngzhōnghóuyíngnuòjiāojiānglèimǎnzūn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昔余游京华¹,未尝废²丘壑³
译文:曾在京都做官多年,却从未忘怀过山水。
注释:斋:指谢灵运在永嘉郡时的书斋。¹京华:指当时的京都建康,即今南京。谢灵运来永嘉前曾在京都做官多年,游京华即指这一段时间。²废:忘怀。³丘壑:泛指山水。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shěn)¹归山川²,心迹³双寂寞
译文:何况是来到以山水闻名的永嘉郡,内心思想和事务行为都感到空虚。
注释:¹矧乃:何况是。²归山川:回归到山水之中,实际是指来到以山水闻名的永嘉郡。³心迹:指内心思想和事务行为两个方面。⁴双寂寞:都感到空虚,即作永嘉太守既无事可想,也无事可干。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虚馆绝诤(zhèng)(sòng)¹,空庭来鸟雀。
译文:官衙内没有狱讼案件而显得清闲,官堂庭院空旷清静以致招来鸟雀止息觅食。
注释:¹诤讼:狱讼案件。
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
卧疾丰暇(xiá)¹,翰(hàn)²时间作³
译文:卧病在床多有闲暇安乐的日子,文章诗赋时常写一写。
注释:¹丰暇豫:多有闲暇安乐的日子。²翰墨:笔墨,代指文章诗赋。³时间作:时常写一写。
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
怀抱¹观古今²,寝食展戏谑(xuè)³
译文:怀抱典籍图书从典籍图书中观览古今人事,在寝卧饮食之时展开谈论说笑。
注释:¹怀抱:似指怀抱典籍图书。²观古今:从典籍图书中观览古今人事。³戏谑:谈论说笑。
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
既笑沮(jǔ)¹苦,又哂(shěn)²子云阁³
译文:即嘲笑长沮和桀溺的苦,又讥笑扬雄投阁自杀一事。
注释:¹沮溺:指长沮和桀溺,春秋时贤人,不肯游仕,结伴耕种,一辈子辛苦劳作。²哂:讥笑,嘲笑。³子云阁:指扬雄投阁自杀一事。扬雄在西汉成帝时在朝为官,王莽篡汉,立“新”朝,扬雄作《剧秦美新》加以吹捧,并受任大夫之职校书天禄阁,后来因事被株连,投阁自杀,几乎死去。
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
执戟(jǐ)¹亦以疲²,耕稼岂云乐³
译文:做官既然太疲倦了,耕种哪里能算快乐。
注释:¹执戟:秦汉时宫廷的侍卫官,因值勤时手执戟而得名,这里泛指做官。²以疲:太疲倦。³岂云乐:哪里能算快乐。
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万事难并欢,达生¹幸可托。
译文:要寻求解决世事难并欢的矛盾,只好寄希望于老庄的道家思想。
注释:¹达生:老庄的思想。

  这首诗作纵向展开,从过去写到现在。开头两句说过去,接着四句主要讲述到永嘉担任地方官以后的情况。中间六句具体写读书的情形。结尾四句直接说到诗人自己的政治态度与生活情趣。这首诗从大处落笔,委婉见意,通篇又具有感情深沉凝重、语调平易亲切的特点。

  游京华”与“归山川”、“未尝废丘壑”与“心迹双寂寞”,隔句映衬,在文义上递进一层。这一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更明白提示前后两个时期之间存在着的变化。诗人自述到永嘉以后,“心”不预世事,“迹”绝交以息游。

  “虚馆”二句更具体描画出“心迹双寂寞”的景象。事实上,身为一郡之长,是不可能如此清闲的。《宋书》本传说:“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可见“绝诤讼”并非真的没有“民间听讼”,而是由于心远地自偏,“不复关怀”,有意不闻不问罢了。以上几句,对于“斋中读书”的诗题来说,看似闲笔,实际上这是从大处落笔,委婉见意,显示的是读书时总的心态意绪与环境气氛。以下写“斋中读书”的正笔,正是从这一大背景上推出的。

  从“卧疾丰暇豫”起,即转入“斋中读书”的描叙。“卧疾”就只能在“斋中”,有了许多空闲时间,为了排遣无聊,除了写诗作字以外,便轮到了“读书”。“怀抱观古今”等四句,具体写读书的情形。诗人读书的目的在于了解历史以增进对现实的认识,方法上有读有评。诗中论到的人物有消极避世的隐士长沮、桀溺和热衷仕进的文人扬雄。谢灵运对沮、溺则取批评的态度,认为隐居耕田是一“苦”事而予以非笑。扬雄在易代之际的言行,历来受人非议,如李善说他“露才以耽宠,诡情以怀禄”。谢灵运也不满于扬雄的屈节事人、钻营爵禄,故在非笑沮、溺的同时,对扬雄也采取了哂笑的否定态度。

  结尾四句是在读书论书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挥,由“既笑”二句引出,直接说到诗人自己的政治态度与生活情趣。“执戟亦以疲”,说明自己对于仕进已心灰意冷;“耕稼岂云乐”,又表示自己不愿过躬耕隐居的清苦生活。诗人让自己站到了三岔路口,是仕,是隐,无一理想,无可适从。故不由得叹道:“万事难并欢。”在仕隐矛盾的煎熬下,诗人为自己设计了一条慰藉心灵的人生道路:“达生幸可托。”以“达生”处世,就会避免贪多务得,不受物欲的困扰,摆脱世务的牵累,在精神上求得自我解脱,近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结尾所表示的生活态度:“乐乎天命复奚疑。”

  谢灵运为官时不理政事也是“达生”思想的表现,而“达生”思想的进一步实践,尚有待于绝意仕进,归隐田园,更远地离开尘世俗务。谢灵运出身大官僚地主家庭,广有田产,归隐而仍可免于沮溺的耦耕之苦,这大概是他的“达生”思想的最完美的实现了。不久,他果然踏上了归隐的道路。

  全诗以“斋中读书”作为结构的中心,向前推衍,说到过去;往后演绎,谈及未来。读书是在斋中,说前道后的情事则及于斋外的广阔世界——京城的丘壑,永嘉的山川,执戟殿中,耕稼田间。仕隐矛盾的抽象主题,由于结合读书论书的具体内容提出,显得不玄不泛;又由于视野开阔,有回顾,有前瞻,联系长期以来的生活体验坦率剖白,通篇又具有了感情深沉凝重、语调平易亲切的特点。

  作为一首宣扬老庄“达生”思想的记事说理诗,而能不落抽象说理的魔障,写得迥异于“平典似《道德论》”的“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钟嵘《诗品序》),足见诗人艺术上的功力。至于诗中宣扬的所谓“达生”的消极避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与生活理想,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肯定是不足取的,但对于了解谢灵运全人及其创作演进的轨迹,则又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673-675.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