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光沉山苍霭横,行春桥东江月生。长风吹波天镜阔,白沙渺渺菰蒲声。
夕光沉山苍霭横,行春桥东江月生。长风吹波天镜阔,白沙渺渺菰蒲声。
微澜压玉摇空明,扁舟忽动江湖情。罾头鱼虾夜可买,得酒试与诸君倾。
微澜压玉摇空明,扁舟忽动江湖情。罾头鱼虾夜可买,得酒试与诸君倾。
山空夜久人竟醉,高歌互荅渔舟惊。渔舟天上来,棹入沧溟去。
山空夜久人竟醉,高歌互荅渔舟惊。渔舟天上来,棹入沧溟去。
似闻渔歌缥缈不断出烟萝,水远天长不知处。一发青山落镜中,万里横河碧空曙。
似闻渔歌缥缈不断出烟萝,水远天长不知处。一发青山落镜中,万里横河碧空曙。
人生行乐不易得,赏心况有樽前客。江山如画酒如渑,相看不饮空头白。
人生行乐不易得,赏心况有樽前客。江山如画酒如渑,相看不饮空头白。
不见桥东千尺台,吴王曾此夜衔杯。欢燕不堪芳漏促,西施舞罢越兵来。
不见桥东千尺台,吴王曾此夜衔杯。欢燕不堪芳漏促,西施舞罢越兵来。
越兵已成功,越王安在哉。䲭夷竟去不复回,吴宫越垒空复生苍苔。
越兵已成功,越王安在哉。䲭夷竟去不复回,吴宫越垒空复生苍苔。
千古兴亡总湮灭,只有湖山未消歇。吴王去来今几时,几人能醉湖中月。
千古兴亡总湮灭,只有湖山未消歇。吴王去来今几时,几人能醉湖中月。

yuèshísānzizhòngyuērénshíxíngchūnqiáokànyuè--wénzhēngmíng

guāngchénshāncāngǎihéngxíngchūnqiáodōngjiāngyuèshēngzhǎngfēngchuītiānjìngkuòbáishāmiǎomiǎoshēng

wēilányáokōngmíngbiǎnzhōudòngjiāngqíngzēngtóuxiāmǎijiǔshìzhūjūnqīng

shānkōngjiǔrénjìngzuìgāozhōujīngzhōutiānshàngláizhàocāngmíng

shìwénpiāomiǎoduànchūyānluóshuǐyuǎntiānzhǎngzhīchùqīngshānluòjìngzhōngwànhéngkōngshǔ

rénshēngxíngshǎngxīnkuàngyǒuzūnqiánjiāngshānhuàjiǔmiǎnxiāngkànyǐnkōngtóubái

jiànqiáodōngqiānchǐtáiwángcéngxiánbēihuānyànkānfānglòu西shīyuèbīnglái

yuèbīngchénggōngyuèwángānzàizāijìnghuígōngyuèlěikōngshēngcāngtái

qiānxìngwángzǒngyānmièzhǐyǒushānwèixiāoxiēwángláijīnshírénnéngzuìzhōngyuè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6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郑人游于乡校¹,以论执政²。然明³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pǐ)。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¹⁰以损¹¹怨,不闻作威¹²以防¹³怨。岂不遽(jù)¹⁴止?然犹防¹⁵¹⁶: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¹⁷,不如吾闻而药之¹⁸也。”然明曰:“蔑(miè)¹⁹也今而后²⁰知吾子之信²¹可事²²也。小人²³实不才²⁴。若果行此,其²⁵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²⁶臣?”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废除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过尽力做善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堵塞怨恨。难道不能很快地制止?但是(这防怨)就像堵塞河水溃决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疏通河道,不如我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 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注释:¹乡校:地方上的学校,它既是学习场所,又是游乐、议政的场所。除了"乡校"一词,还有学府、太学、国子监、庠、私塾、书院、国学、官学、蒙学等古代用来表示学校的词语。²执政:指掌握政权的人。³然明:郑国大夫,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⁴毁: 摧毁,这里指废除。⁵何如:如何,等于说怎么样。⁶何为:为什么?表示不同意的诘问。⁷夫:句首语气词,引起议论。⁸退而游焉:退:工作完毕后回来。游:闲逛。焉:句末语气词,无意义。⁹善否:好和不好。¹⁰忠善:尽力做善事。¹¹损:减少。¹²作威:摆出威风。¹³防:堵住。¹⁴遽:立即,马上。¹⁵防:堵塞。¹⁶川:河流。¹⁷道:同“导”,疏通,引导。¹⁸药之:以之为药,用它做治病的药。药:名词作动词,以...为药,当作(治病)的良药。之:指郑人的议论。¹⁹蔑:指郑大夫,然明,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²⁰今而后:从今以后。²¹信:确实,实在。²²可事:可以成事。²³小人:自己的谦称。²⁴不才:没有才能。²⁵其:语气词。²⁶二三:泛指复数。这些,这几位。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仲尼¹闻是²语也,曰:“以是³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译文: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照这些话看来,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
注释:¹仲尼:孔子的字。²是:这。下文“以是观之”的“是”同。³是:这(是)。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bān)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²欲听瑶瑟³怨,潇(xiāo)(xiāng)深夜月明时。
译文:斑竹枝啊斑竹枝,泪痕点点寄托着相思。楚地的游子啊若想听听瑶瑟的幽怨,在这潇水湘江之上当着夜深月明之时。
注释:¹斑竹:即湘妃竹。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²楚客:本指屈原,此处为作者自况。³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古代之管弦乐器。⁴潇湘:潇水在今湖南零陵县西北合于湘水,称潇湘。

  《潇湘神》,一名《潇湘曲》。刘禹锡贬官朗州(今湖南常德)后,依当地的迎神曲之声制词,写了二首,创此词调,此为其中的第二首。潇湘,潇水流至湖南零陵县西与湘水合流,世称“潇湘”。潇湘神,即湘妃。指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博物志》记载,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葬于九嶷,他的爱妃娥皇、女英闻讯后赶至湘水边,哭泣悲甚,其泪挥洒在湘竹上,留下斑斑泪痕,遂成斑竹,她们也就自投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亦称“湘灵”。刘禹锡这首词,便是题咏湘妃故事的。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开头两个叠句,一方面是利用两组相同的音调组成滚珠流水般的节奏,以加强哀怨的气氛;一方面是反复强调斑竹枝这一具体事物,以唤起并加深人们对有关传统故事的印象。词人在这重叠深沉的哀叹中,实际上也融进了自己被贬谪的怨愤痛苦之情,从竹上的斑点,写到人物的泪痕,又从人物的泪痕写到两地相思,层层深入,一气流贯。在词人的笔下,斑竹成为多情相思的象征,是一种隽永幽雅的意象,而不再是普通的自然景物。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楚客,本指屈原。刘禹锡当时正贬官在朗州,与屈原流放湘西相似,所以这里的“楚客”实是作者以屈原自喻,将湘妃、屈原和自己的哀怨,联系在一起。这里的“瑶瑟”,乃瑟的美称,在作者的想象中,湘灵鼓瑟必然极为哀怨,所以说“瑶瑟怨”。当夜深人静、明月高照之时,楚客徘徊于潇湘之滨,在伴和着潺潺湘水的悠扬琴韵中,细细领略其中滋味,此之谓以环境烘托心情。词中创造了一个凄清空漾的境界,更适于传达出词人哀怨深婉的情思,作者和湘灵的怨愤之情融合了,历史传说与现实生活融合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也融合了,情致悠然不尽,辞止而意无穷。

  全词虽为祭祀潇湘神而作,但却借古代神话湘妃的故事,抒发自己政治受挫和无辜被贬谪的怨愤。作者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描绘了一个真实与虚幻结合的艺术境界,将远古的传说、战国时代逐臣的哀怨和自己被贬湘地的情思交织起来,融化为一体,赋予这首小词以深邃的政治内涵,显示出真与幻的交织和结合,以环境烘托其哀怨之情,虽似随口吟成,而意境幽远,语言流丽,留给读者无穷回味和遐想的余地。

参考资料:
1、 陆国斌,钟振振 .历代小令词精华 :岳麓书社 ,1993.10 :29-30 .
2、 徐培均评注 .唐宋词小令精华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2.08 :15页 .
3、 钱仲联 .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09 :12-13 .
4、 徐庆宜选析 .唐宋词三百首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5页 .

xiāoxiāngshén ·bānzhúzhī

liú tángdài 

bānzhúzhī bānzhúzhī lèihéndiǎndiǎnxiāng chǔtīngyáoyuàn xiāoxiāngshēnyuèmíngshí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
月波¹疑滴,望玉壶²天近,了无尘隔³。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尘宝光相直。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最无赖(lài),是随香趁烛(zhú),曾伴狂客。
译文:月波涓涓真担心它会下滴,望玉壶般的明月银天近在眼前,澄澈如镜没有一丝灰尘阻隔。各式彩灯五光十色花团锦簇,都是用透明的丝绢织就,月光和灯光交相映射。可怜我因诗酒而消瘦,难以接受这太多迷人春色。感到最可喜的还是,拿着烛带着香,去陪伴那些风流狂客。
注释:喜迁莺:词牌名。有小令、长调两体。小令起于唐 ,长调起于宋 。¹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²玉壶:比喻月亮。³尘隔:尘埃。⁴翠眼圈花:指各式花灯。⁵冰丝:指冰蚕所吐的丝。常用作蚕丝的美称。⁶黄尘宝光相直:指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黄尘:原指太阳在天空周年运行的轨尘。
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寒夜,窗际帘隙。
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¹,忍听东风笛。柳院灯疏(shū),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²?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怕万一,误玉人³寒夜,窗际帘隙(xì)
译文:旧日游踪隐约还能记得,岁月催老了杜郎,怎忍心去听东风中的幽笛。杨柳院中灯火疏落,寒梅厅堂还留有残雪,谁和我一起细品新酒春碧?旧日的风情难以拘束,还要去学当年那样游历。怕的是万一,误了寒夜里美人在窗边帘缝的约期。
注释:¹杜郎:杜牧,此用于自指。²春碧:酒名。³玉人:容貌美丽的人。

  在咏元宵节词中、此篇颇具特色。上阕前几句,突出正月十五月夜的清明,与词人情绪和谐一致。“最无赖”转为忆旧,追想往事但用笔极为概括。下阕开头“踪迹”紧承上阕后两句。“忍听”又回到眼前。“旧情”句翻出一意,“犹自学当年”,作者又焕发出青春朝气。词中极细致地表述了人对青春少年的浪漫行径回忆时发生的心理动荡,将人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委婉而真实。

  上片先写元夜花灯与月交相辉映的景观,后写自己沉迷诗酒、愈加消瘦,无心赏景的寂寞心境。前三句写满月,词人以“月波”,“玉壶”等词眼,写出元宵夜月之美,让人为之动容;“翠眼”三句写花灯,将读者带入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渲染了一派温馨欢乐的节日气氛;“自怜”三句陡然转到自身,写自己因沉浸诗酒而消瘦憔悴,没有兴致赏春色,抒发了自伤孤独的心情。上片以世俗的热闹反衬词人的寂寞,极具艺术特色。

  下片思昔抚今,先追忆少时游历的豪兴,再写此刻的消瘦憔悴、无心赏景,两相对照,抒发了凄惊苦闷的心情。“踪迹,漫记忆”由上片后两句而来,引出“柳院灯疏”后三句,写自己独寻旧日踪迹,看到柳院依然是灯火稀疏,梅厅积存的残雪仍在,但能与谁一起“细倾春碧”?词人运用反问句式,增强了抒情色彩。“老了杜郎”两句写眼前景:如今杜郎已老,再不敢听东风笛,因为柳院梅厅仍在,可情人已去,庭院空空。此情此景令词人油然而生物是人非之感。“旧情”四句写自己为何寻访昔日踪迹,原来是旧情难忘,想学当年的狂荡,恐怕误了寒夜与情人帘隙的约会。全词情景交融,感情真挚。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第251-252页

qiānyīng ·yuè

shǐ sòngdài 

yuè wàngtiānjìn liǎochén cuìyǎnquānhuā bīngzhīliàn huángdàobǎoguāngxiāngzhí liánshījiǔshòu nányìngjiēduōchūn zuìlài shìsuíxiāngchènzhú céngbànkuáng 
zōng màn lǎoliǎoláng rěntīngdōngfēng liǔyuàndēngshū méitīngxuězài shuíqīngchūn jiùqíngwèidìng yóuxuédāngniányóu wàn rénhán chuānglián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译文:窗户间熟透的梅子已经掉落满地,墙下的竹笋已成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连雨¹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译文:雨下个不停都不知道春天已经结束了,天一晴才发现原来已到深夏。
注释:¹连雨:连续下雨。

qíng

fànchéng sòngdài 

chuāngjiānméishúluò qiángxiàsǔnchéngchūlín 
liánzhīchūn qíngfǎngjuéxiàshēn 
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万里乘风¹去复来²,只身东海³挟春雷
译文:千万里远途我像腾云驾雾一样去了又回,我独自一人穿越东海往返伴随滚滚春雷。
注释:¹乘风:即乘风而行的意思。此用列子乘风的典故,兼用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见《宋史·宗悫传》)。²去复来:往返来去。指往返于祖国与日本之间。³只身东海:指单身乘船渡海。⁴挟春雷:形容胸怀革命理想,为使祖国获得新生而奔走。春雷,春天的雷声可使万物苏醒,故此处有唤醒民众之意。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忍看¹图画²³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译文:不忍心看到祖国的地图变成别国的领土,怎能让锦绣江山被侵略者炮火化成飞灰。
注释:¹忍看:反诘之词,“怎忍看”的省略。²图画:指画在地图上割给日本的中国领土。³移:改变。⁴颜色:地图上为辨认方便,把各国都涂上不同的颜色。移颜色,即指中国的领土变成日本的领土。日俄战争后,俄国将对中国旅顺、大连湾的租借权让给日本。⁵“肯使”:“岂肯使”的省略。⁶劫灰:遭到劫掠之后的灰烬,佛家语。此处指遭到瓜分惨祸。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zhuó)酒不销忧国泪¹,救时²应仗³出群才
译文:那浊酒哪能排解我忧心国事所洒的热泪,国家的救亡图存依靠的是大家群策群力。
注释:¹“浊酒”句:言其忧国忧民的愁苦之深。销,消除。²救时:挽救时局命运。³仗:依靠。⁴出群才:指杰出的人才,出类拔萃的人物。出群,犹超群。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拼将¹十万²头颅(lú)血,须把乾(qián)(kūn)³力挽回。
译文:就算是需要拼上十万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我也必须把这颠倒的乾坤大地拼力挽回。
注释:¹拼将:舍弃。将,语助词。²十万:泛言极多。³乾坤:天地,此指中国危亡的局势。

、  此诗开头两句写自己胸怀壮志,寻找救国救民的革命真理。接着四句转入正题,就日俄战争图抒发感慨。最后两句表示诗人不惜牺牲生命,誓将用鲜血拯救祖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全诗篇幅不长,却情辞激越,令人为之动容。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瑾在浙江绍兴起义,失败后不幸被捕,在绍兴轩亭口英勇就义,她以自己的热血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大气磅礴,展现出意气风发的诗人主体形象。颔联点出观图之事,从而引发对日俄横行东北的极大愤恨。干宝《搜神记》说,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挖到深处全是灰墨,问学识渊博的东方朔是怎么回事,东方朔说要西域人才知道。到了东汉明帝时,西域有道人来,问道人,回答是:圣经上说,天地大劫将尽,着劫烧,灰墨便是劫烧的余灰。这里借指战火的灰烬,说岂能把大好河山给人作战场,遭受战火的破坏。这两句写忧国怀抱,渴望有救国的志士能出现,也含有以出群之才自期的意思。颈联两句充分表现诗人的忧国之情,并由忧国而思济世。尾联表达愿为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志向。

  全篇所写,都是忧国的思想和救时的抱负,充满动人的爱国激情。语言朴素自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忍看”“拚将”“须把”等词语的运用,将悲愤而激昂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劲健有力。全诗语言浅显明快,风格刚健豪放。情愫真率,披襟见怀;字重千钧,力能扛鼎。一腔豪气喷薄而出,丝毫不见女儿态。

参考资料:
1、 叶君远、邓安生.元明清诗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491-493
2、 潘国琪.秋瑾诗《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试析.齐鲁学刊,1978,04

huánghǎizhōuzhōngrénsuǒbìngjiànézhànzhēng

qiūjǐn jìnxiàndài 

wànchéngfēnglái zhīshēndōnghǎixiéchūnléi 
rěnkànhuàyán kěnshǐ使jiāngshānjiéhuī 
zhuójiǔxiāoyōuguólèi jiùshíyīngzhàngchūqúncái 
pīnjiāngshíwàntóuxuè qiánkūnwǎnhuí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