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冱长空断雁呼,水声摧岸杂风蒲。扁舟卧听三更雨,一苇难航九里湖。
云冱长空断雁呼,水声摧岸杂风蒲。扁舟卧听三更雨,一苇难航九里湖。
绕榻波涛归梦短,隔林烟火远村孤。人生何必江山险,咫尺离家即畏途。
绕榻波涛归梦短,隔林烟火远村孤。人生何必江山险,咫尺离家即畏途。

fēng宿jiǔ--wénzhēngmíng

yúnzhǎngkōngduànyànshuǐshēngcuīànfēngbiǎnzhōutīngsāngèngwěinánhángjiǔ

ràotāoguīmèngduǎnlínyānhuǒyuǎncūnrénshēngjiāngshānxiǎnzhǐchǐjiāwèi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6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
此生生计愈萧然¹,架竹苫(shān)²(máo)³只数椽。
译文:这辈子愈来愈窘迫的生活也就这样了,将就着盖几间茅草屋权当书斋吧。
注释:¹萧然:空寂,萧条。²苫:用草做成的盖东西或垫东西的器物。³茆:同“茅”。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译文:在万卷书中消磨自己整日时光,南窗下让自己生命的河流静静地流过。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译文:上了年纪形容枯槁,睡眠就少,在这短暂的太平盛世里我还有什么好忧叹的呢?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唤得南村跛(bǒ)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译文:随顺自然,将就着请南村一个瘸腿的小孩来帮自己煎茶扫地吧。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一帽¹红尘²,行来韦杜³人家北。满城风色,漠(mò)楼台隔。
译文:帽上积着城市中的风尘,我来到都城的城北。城中正刮着大风,卷起尘土,满城都漠漠一片,人家的楼台隔着尘土,模糊不清。
注释:¹一帽:暗用“侧帽”典。本处取其风流自赏意。²红尘:闹市的飞尘。³韦杜:唐代韦氏、杜氏的并称。这里指长安城中贵族豪门所集中居住的地方。⁴漠漠:形容分布。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目送飞鸿¹,景²入长天灭。关山³绝,乱云千叠(dié),江北江南雪。
译文:我仰望飞雁,直到雁影消失在遥远的天空中。天边的山脉一线,云层重重叠叠,要下雪了,这雪花将洒遍大江南北。
注释:¹目送飞鸿:眺望天边雁影。²景:同“影”,这里指雁影。³关山:关隘和山川。这里指北京郊区的西山等。

  上片开头便由骑马出游写起。先写骑马出游的风貌。“一帽红尘”,点明出游时风尘仆仆, 同时,还说明了出游所经之路是尘埃飞扬的闹市。再写骑马出游的行踪,以“韦杜人家北”代指清都京师中的显贵豪门的住宅区。随后, 写所见到的显贵豪门住宅区的楼台,并以“满城风色”作比,认为有“隔”。作者在此未发一个议论, 但却表示了对显贵豪门厌弃的态度。

  下片转写飞鸿南去。飞鸿飞去的地方正是作者家乡所在的江南,于是,禁不住对家乡的思念而“目送飞鸿”,一直望到飞鸿的影子在远天消失。作者的思乡之心便飞过了隔绝的关山,从千迭的乱云中穿过,想象到家乡可能也正是千里飞雪。下片写南去的飞鸿,进而抒发了思乡之情,表面上看来与上片表达的思想关系不大,实际上,越写思乡之切,就越使得对显贵豪门厌弃的态度更加鲜明。

  词的上、下两片,虽各有侧重,但又是完整的一体。两片相接,照视线的移动,由望高楼到望空中,再到望飞鸿,合理而自然。全词无议论,以形象的语言写所见、所想,再透过所见、所想显露出要表达的思想。写所想,能驰骋想象,飞过关山,穿过乱云,展现了千里飞雪的壮阔图景。

参考资料:
1、 刘福元.古代词曲名篇选读: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第240页

diǎnjiàngchún··shíyuèèrshàngzuò--gōngzhēn

màohóngchénxíngláiwéirénjiāběimǎnchéngfēnglóutái

sòngfēi鸿hóngjǐngzhǎngtiānmièguānshānjuéluànyúnqiāndiéjiāngběijiāngnánxuě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军门¹频纳²受降书,一剑横(héng)行³万里馀。
译文:边塞军营之门频频接纳战败匈奴的归降书,将军仗剑纵横驰骋边塞万里。
注释:塞上曲:唐代的一种新乐府辞,源出汉乐府《出塞》《入塞》曲,内容多写边塞征戍之事。¹军门:此指军营之门。古时行军,树两面旗为门。²频纳:频频接纳。³横行:纵横驰骋,所向无阻。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祖¹谩夸²娄(lóu)敬策³,却将公主嫁单(chán)于⁴。
译文:汉高祖空自夸赞娄敬的和亲之策,却把汉朝的公主嫁给了匈奴单于。
注释:¹汉祖:指汉高祖刘邦。²谩夸:空夸,枉夸。谩,同“漫”,徒然。³娄敬策: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齐人娄敬以戍卒求见刘邦,建议入都关中有功,赐姓刘,后封关内侯。刘邦在白登(山名,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被匈奴打败后,他提出和亲政策,建议将鲁元公主嫁与匈奴单于,为刘邦采纳,并派他前往结约。他又曾建议刘邦迁徙山东诸侯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口充实关中,以削弱关东旧贵族豪强势力。因其数建奇谋,被封为建信侯。⁴单于:汉时匈奴称其君长为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汉家¹旌(jīng)(zhì)²满阴山³,不遣⁴胡儿⁵匹马还⁶。
译文: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西域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注释:¹汉家:借指唐朝。²旌帜:旗帜,借指军队。旌,古代的一种旗子,旗杆顶上用五色羽毛做装饰。³阴山:西起河套,东抵小兴安岭,横跨今内蒙古,在汉代是北方的天然屏障。⁴不遣:不使,不让。⁵胡儿: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的通称,汉以后也泛指外国人。这里指吐蕃、回纥士兵。⁶马还:春秋时,晋全歼秦军于崤山,“匹马只轮无反者”(《春秋公羊传》)。这里借用此典。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愿得¹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²玉门关³。
译文: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注释:¹得:能。²生入:活着归来。³玉门关:古关名,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这里泛指边塞。

  这组诗是借乐府之名有感而发的议论诗,洋溢着豪迈博大的爱国热情,格调高亢,气魄宏大,呈现出一种雄浑的意境。几处用典似信手拈来,自然朴素,与真挚的爱国情感相得益彰。

  组诗中的第一首诗塑造了一位英勇无敌的万军形象,同时借古讽今,抨击了朝廷的投降政策。诗一开头便推出一组激动人心的近景镜头:军营之门旗帜高扬,枪戟林立。在威严的鼓角声中,战败的匈奴不断前来投降。他们诚惶诚恐,毕恭毕敬;而汉军万领身着戎装,英姿飒爽地站立在受降台上,代表朝廷接受敌军的降书。这是诗人精心选择的一个典型场面,是在边战长河中拦腰截取的一个断面。这个“频纳受降书”的胜利结局,足以启示读者想象整个艰苦的鏖战过程,想象汉军万士佩刀横剑、奋力杀敌的壮烈情景。“一剑横行万里馀”是对人物的“特写”。这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勇士,在漫长的边境线上锐不可当,杀得敌人纷纷溃逃。寥寥七字,在读者面前树立起一位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英雄形象。

  第三、四句,诗人从描写战争一下宕开,转而对历史发出深沉的叹惋:汉高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但他竟慑于匈奴的强大而采纳娄敬的和亲政策,万公主嫁给匈奴单于,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显然,诗人在这里不是要评议历史,而是借古讽今,有感而发。戴叔伦所处的时代,正好是唐代社会大转折时期,此时唐王朝拥有的广阔疆域已丧失过半,阴山、燕山以北为回纥所有,陇山、岐山以西为吐蕃所占,大渡河以南为南诏所据。唐王朝统治者并未痛思教训,奋力抵抗,反而采取退让政策,如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就万咸安公主嫁给回纥可汗顿莫贺。当然,对历史上封建统治者为安全边境所采用的和亲政策不能简单否定,但最高统治者以此作为战败的退路,却令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所不容。因此,诗人在诗中对此表示痛心和鄙视。同此诗前两句对边战的描写相对比,诗人的褒贬爱憎是相当鲜明的。

  第二首诗直陈胸臆,歌颂守土抗敌的英雄行动,抒发以身报国的壮志豪情,格调很高,一派豪气。诗的前两句是对边防万士抗敌守土行动的热情礼赞。起句就不凡,写出了唐军的巨大声势。“汉家旌帜”,极写军容的严整,旗帜的鲜明,斗志的旺盛,有了这样的队伍戍边御敌,哪有不胜之理?“满阴山”三字,既点明了战争发生的地点,又表现了唐军漫山遍野,锐不可当。正因为唐军占了优势,才有消灭一切来犯敌人的决心,才发出“不遣胡儿匹马还”的豪言壮语。阴山是唐代西北边防重地,王昌龄有“但使龙城飞万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二首·其一》)的诗句,都是说祖国边境绝不允许侵略者越过半步,倘若有人斗胆来犯,定会叫他有来无回。对于狡猾而又强悍的敌人,绝不能让他们有逃走的机会,否则还会不时地进行侵扰,后患无穷,所以古代就有“匹马只轮无反者”的战役。这两句是从总体上写唐军戍边御敌的战斗,目的是表现他们的英雄气概。

  诗的后两句从个体上写唐军的誓言与决心。“愿得此身长报国”,这掷地有声的语言,是每个戍边万士发自肺腑的声音。这里的“长”字富有表现力,生动地写出了万士永远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正是因为万士们有了这样的爱国之心,才发出“何须生入玉门关”这样不可动摇的豪壮誓言。“何须生入玉门关”用的是东汉名万班超的典故。班超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巩固了汉王朝在西域的统治,保护了当地各族人民,晚年上书乞归:“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此诗反其意而用之,并无贬低班超之意,而是借此表达慷慨献身、立志报国的坚定信念,是对典故的活用。这两句和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少年行四首·其二》)等一些写爱国的诗句是一脉相承的,充分表现了戍边万士的豪迈气概和自我牺牲精神。

参考资料:
1、 黄益庸,衣殿臣编著. 历代爱国诗 上[M]. 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8:168.
2、 吕进主编. 爱我中华诗歌鉴赏 古代一分册[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3:337-338.

sàishàngèrshǒu

dàishūlún tángdài 

jūnménpínshòuxiángshū jiànhéngxíngwàn 
hànmánkuālóujìng quèjiānggōngzhǔjiàchán 

hànjiājīngzhìmǎnyīnshān qiǎnérhuán 
yuànshēnchángbàoguó shēngménguān 

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
含章¹檐下春风面²,造化³功成秋兔毫
译文:含章殿下曾经衬得人容颜如春风的梅花,神奇地出现在画者笔下,简直巧夺天工。
注释:¹含章:汉代长安宫殿名。²春风面:美丽的脸。³造化:创造,化育;也指天地,自然界。⁴秋兔毫:指笔。秋天的兔毛极细,称为秋毫,适于制笔。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
译文:画者画梅不追求颜色等外在形似,正如善于相马的九方皋,只求其神韵。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淅,疏雨潇潇。绮窗外,秋声败叶狂飘。心摇。奈寒漏永,孤帏悄,泪烛空烧。无端处,是绣衾鸳枕,闲过清宵。
梦觉小庭院,冷风淅(xī)¹,疏雨潇潇。绮窗²外、秋声败叶狂飘。潇摇。奈寒漏永,孤帏(wéi)³悄,泪烛空烧。无端处,是绣衾(qīn)(yuān)枕,闲过清宵。
译文:小庭院里的淅淅冷风和潇潇大雨,将我从梦中惊醒。雕饰精美的窗外,秋风吹着落叶疯狂的飞舞。我的潇儿也被吹向了远方。无奈这漫漫长夜,她孤独一人守在静悄悄的闺房里,让流泪的蜡烛白白的烧尽。无由缘,独自拥着鸳鸯被枕,徒然度过清静的夜晚。
注释:¹淅淅:形容风声。²绮窗:雕刻或绘饰得很精美的窗户。³孤帏:孤单的床帐。⁴衾鸳:绣有鸳鸯的被子。
萧条。牵情系恨,争向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魂消。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无聊。
萧条。牵情系恨,争向¹年少偏饶。觉新来、憔悴旧日风标。魂消。念欢娱事,烟波阻,后约方遥。还经岁,问怎生禁得,如许²无聊。
译文:寂寞冷落,爱怨牵缠,怎奈她年少又格外娇艳。觉得近来,憔悴而失去了旧日的风范。悲伤魂销。想重温那欢乐愉快的美梦,却被烟雾迷漫的水面相阻隔,日后的约会正遥遥无期。试问,这样的日子还要经历多久,如何才能承受得起这么多的郁闷啊!
注释:¹争向:怎奈。²如许:如此,这样。

línjiāngxiānxiāndiào--liǔyǒng

mèngjuéxiǎotíngyuànlěngfēngshūxiāoxiāochuāngwàiqiūshēngbàikuángpiāoxīnyáonàihánlòuyǒngwéiqiāolèizhúkōngshāoduānchùshìxiùqīnyuānzhěnxiánguòqīngxiāo

xiāotiáoqiānqínghènzhēngxiàngniánshǎopiānráojuéxīnláiqiáocuìjiùfēngbiāohúnxiāoniànhuānshìyānhòuyuēfāngyáoháijīngsuìwènzěnshēngjìnliáo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