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见登郎署,同时迹下僚。几年江路永,今去国门遥。
早见登郎署,同时迹下僚。几年江路永,今去国门遥。
文变骚人体,官移汉帝朝。望山吟度日,接枕话通宵。
文变骚人体,官移汉帝朝。望山吟度日,接枕话通宵。
万里趋公府,孤帆恨信潮。匡时知已老,圣代耻逃尧。
万里趋公府,孤帆恨信潮。匡时知已老,圣代耻逃尧。

zèngbiéliúzhǎngqīngshínányánzhōngchéng--yánwéi

zǎojiàndēnglángshǔtóngshíxiàliáoniánjiāngyǒngjīnguóményáowénbiànsāorénguānhàncháowàngshānyínjiēzhěnhuàtōngxiāowàngōngfānhènxìncháokuāngshízhīlǎoshèngdàichǐtáoyáo

严维

严维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 71篇诗文

猜您喜欢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昨夜梁园¹里,弟寒兄不知。
译文:昨夜我们一起在梁园里游玩,小弟我很寒冷,兄长你却不知道。
注释:¹梁园:在唐时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名梁苑,汉代梁孝王的游赏之地。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tíng)前看玉树¹,肠(cháng)断忆连枝²
译文:独自来到庭院里,看那雪中玉树,真为那连理树枝而伤心断肠。
注释:¹玉树:雪中树。²连枝:古诗:“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duìxuěxiàncóngxiōngchéngzǎi

bái tángdài 

zuóliángyuán hánxiōngzhī 
tíngqiánkànshù chángduànliánzhī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冒雨谁从滴翠来。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¹,冒雨谁从滴翠来²。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fēi),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注释:¹临风自惜残香洒:迎着清风心里怜惜花瓣被雨打落在地。²冒雨谁从滴翠来:谁会冒雨穿过竹林到我这儿来呢?
这首曲子描写雨中庭院里的景色。院子里幽静清凉,清风吹拂,细雨飘洒,只有梅花和翠竹相伴,主人公尽情享受着这种清静,独自品味着这份孤独。作者在曲中创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意境。

róng··chuāngxiǎoyǒng--shěnjìn

shūméidàikāishòuzhúsuífēngbǎifēngzhehǎowèiānpáilínfēngcánxiāngmàoshuícóngcuìláiqīngjièrènfēngqiāoshāiyǎncháifēixièméizhúbànlěngshūzhāi

空床响琢,花上春禽冰上雹。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空床响琢(zhuó)¹,花上春禽冰上雹(báo)²。醉梦尊³前,惊起湖风入坐寒
译文:琵琶声像琢磨玉器一样,声如春鸟鸣转,雹落冰下。醉倒在酒杯前,又感到飕飕寒意,如湖上刮起来的风吹入座中。
注释:¹响琢:即响玉,比喻乐声如击玉,清脆悦耳。²花上春禽冰上雹:春天花上的禽鸟、寒冬冰雹击地,比喻乐声时而轻柔鲜丽,时而冷峻高亢。³尊:同“樽”,酒杯。⁴湖:此指颍州西湖。⁵入坐寒:此词与《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示座客》作于同时,深秋月夜,寒意袭人。
转关镬索,春水流弦霜入拨。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转关镬(huò)¹,春水流弦²霜入拨³。月堕更阑,更请宫高奏独弹
译文:弹奏《转关六幺》琵琶曲,琵琶拨弦发出春天流水的声响,是一种流动的美感。五更将尽月落之时,更请弹奏高昂的宫调。
注释:¹转关镬索:传说是两首古曲。²春水流弦:比喻曲声流动的美感。³霜入拨:重。拨,指拨弦的器具。⁴更阑:指五更将尽的时候。相当于“拂晓”。⁵宫高奏独弹:独自弹奏高昂的宫调。

  这是一首听乐词。听乐词由听乐诗发展而来。在包括音乐在内的唐代艺术全面繁荣的背景下,唐诗百花园中出现了听乐诗等新的品种。在众多的听乐诗中,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无疑是其中的精品,白居易的《琵琶行》虽非听乐诗,但诗中片段的音乐描写更为人所称道。宋词在抒情方面固然有自身的优长,而在题材领域却大抵承袭前代诗歌的余绪,听乐词也偶有所见。在东坡词之前,欧阳修的《玉楼春·即席赋琵琶》已开了先例。

  开头一句便以琢玉的音响写琵琶声的清脆,接着以花枝上春鸟的鸣啭写琵琶声的悠扬婉转,又以雹落冰上写其质实沉闷;过片之后,再以弦上春水的流动写乐声的流美,以霜华人拨写乐声的凝重。综合地看,作者以一连串比喻写出了琵琶乐声的变化多端与悦耳动听,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乐声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以语言文字为媒介),是对前人技法很好地继承。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前后相较,同样臻于工妙。

  此外,对主体感受的叙写以及环境气氛的渲染,也值得注意。这突出地表现为上阕三、四两句:“醉梦尊前,惊起湖风入座寒。”前一句实际上写出了宴席间听琵琶演奏时如醉如痴的感觉,后一句则渲染了当前的环境气氛:精妙绝人的琵琶声仿佛将湖风惊起,吹到座上,使人感到了一股寒意,——这应当是“冰上雹”的音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与《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一笔衬托相比,也未必逊色。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苏轼词新释辑评 上册:中国书店,2007.1:第298页-第300页

jiǎnlánhuā··kōngchuángxiǎngzuó--shì

kōngchuángxiǎngzuóhuāshàngchūnqínbīngshàngbáozuìmèngzūnqiánjīngfēngzuòhán

zhuǎnguānhuòsuǒchūnshuǐliúxiánshuāngyuèduògènglángèngqǐnggōnggāozòudàn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菱叶萦(yíng)¹波荷飐(zhǎn)²风,荷花深处小船通³
译文: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注释:¹萦:萦回,旋转,缭绕。²飐:摇曳。³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sāo)¹落水中。
译文: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注释:¹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搔头:簪之别名。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白居易这首诗写采莲少女的初恋情态,喜悦而娇羞,如闻纸上有人,呼之欲出。尤其是后两句的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如灵珠一颗,使整个作品熠熠生辉。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 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荷花深处,遮天蔽日,凉风习习,是水乡少男少女在劳动之余私下相会的极佳场所。这里并没有说明他们是故意寻找还是无意撞见,也许是兼而有之吧。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恋人相遇,互诉衷肠,何止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地,这个娇羞的少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低头含笑而已;而且情贯一心,甚至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水中,这些都是初恋少女在羞怯、微带紧张的状态上才会有的情态,被诗人细心地捕捉住并传神地再现出来。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但是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参考资料:
1、 蔡景仙主编,爱情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04,第71-72页

cǎilián

bái tángdài 

língyíngzhǎnfēng huāshēnchùxiǎochuántōng 
fénglángtóuxiào sāotóuluòshuǐzhōng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¹岂有偏²
译文:种完了北山再种南山,互相帮助努力耕种没有偏心。
注释:¹力耕:努力耕种。²岂有偏:没有偏心。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愿得人间皆似我¹,也应四海少荒田。
译文:希望这世间的人都像我们一样,这五湖四海,应该会少很多荒田。
注释:¹皆似我:都像我们一样能够互助。

shētiánshǒu ·

wángchēng sòngdài 

běishānzhòngliǎozhòngnánshān xiāngzhùgēngyǒupiān 
yuànrénjiānjiē yìnghǎishǎohuāngtiá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