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饮马长城窟(kū),水寒伤马骨。
译文:放马饮水长城窟,泉水寒冷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往谓长城吏,慎莫¹(jī)²太原³卒!
译文:找到长城的官吏对他说,“千万别再留滞太原的劳役卒!”
注释:¹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慎,小心,千万,这里是告诫的语气。²稽留:滞留,阻留,指延长服役期限。³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这句是役夫们对长城吏说的话。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谓作¹自有程²,举筑³(xié)汝声
译文:(当官的说:)“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齐声喊!”
注释:¹谓作:谓府的工程,指筑城任务而言。²程:期限。³筑:夯类等筑土工具。⁴谐汝声:喊齐你们打夯的号子。这是长城吏不耐烦地回答太原卒们的话。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男儿宁当¹格斗²死,何能怫(fú)³筑长城。
译文:(太原差役说:)“男儿自当格斗死,怎能抑郁造长城?”
注释:¹宁当:宁愿,情愿。²格斗:搏斗。³怫郁:烦闷,憋着气。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长城何连连,连连¹三千里。
译文: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
注释:¹连连:形容长而连绵不断的样子。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边城多健少¹,内舍²多寡(guǎ)³
译文: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
注释:¹健少:健壮的年轻人。²内舍:指戍卒的家中。³寡妇:指役夫们的妻子,古时凡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皆可称为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译文:捎书带信与妻子:“快快重嫁不要等!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善事新姑嫜(zhāng)¹,时时念我故夫子²
译文:嫁后好好伺侯新公婆,时时记住不要忘了我这个旧男人。”
注释:¹姑嫜:婆婆和公公。²故夫子:旧日的丈夫。以上三句是役夫给家中妻子信中所说的话。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报书¹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bǐ)²
译文:妻子回书到边地,(妻子信中质问:)“你如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注释:¹报书:回信。²鄙:粗野,浅薄,不通情理。这是役夫的妻子回答役夫的话。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¹
译文:(太原差役信中说:)“身陷祸难回不去,为什么还留住人家女儿不放呢?
注释:¹他家子:犹言别人家女子,这里指自己的妻子。这是戍卒在解释他让妻子改嫁的苦衷。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生男慎(shèn)莫举¹,生女哺(bǔ)²用脯(fǔ)³
译文:生下男孩千万不要养,生下女孩用肉来哺。
注释:¹举:本义指古代给初生婴儿的洗沐礼,后世一般用为“抚养”之义。²哺:喂养。³脯:干肉,腊肉。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hái)骨相撑拄¹
译文:你难道没有看见长城下,死人的骸骨相交叉?”
注释:¹撑拄:支架。骸骨相互撑拄,可见死人之多。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结发¹²事君,慊(qiàn)³心意关
译文:(妻子信中说:)“嫁你就该随着你,想来不够牵记你。
注释:¹结发:指十五岁,古时女子十五岁开始用笄结发,表示成年。²行:句中助词,如同现代汉语的“来”。³慊慊:空虚苦闷的样子,这里指两地思念。⁴关:牵连。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¹
译文:明明知道边地苦,我怎能长久活着求自保?”
注释:¹久自全:长久地保全自己。自全,独自活着。

  本诗用乐府旧题,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对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地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语言简洁生动,真挚感人。

  第一层(1—8句),写筑城役卒与长城吏的对话: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让马饮水,只得到那长城下山石间的泉眼,那里的水是那么的冰冷,以致都伤及到了马的骨头里。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一位筑城役卒跑去对监修长城的官吏恳求说:你们千万不要长时间的滞留我们这些来自太原的役卒啊!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监修长城的官吏说:官府的工程自有一定的期限,哪能由你们说了算!赶紧拿起工具,大家一齐唱打夯的号子,尽力干活去吧!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筑城役卒心里想:男子汉大丈夫,宁愿上战场在与敌人的厮杀中为国捐躯,怎么能够满怀郁闷地一天天地修筑长城呢?

  第二层(9—12句),过渡段,承上启下: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长城啊长城,是那么的蜿蜒曲折,它一直连绵了三千里远。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边城多的是健壮的年轻男人,家中大多只剩下独居的女人了。

  第三层(13—28句)写筑城役卒与妻子的书信对话: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这位筑城役卒写信给在家的妻子说:你赶紧趁年轻改嫁吧,不必留在家里等了。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你要好好服侍新的公公婆婆,也要时时想念着原来的丈夫啊!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妻子在送往边地的信中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你这时候还说出这么浅薄的话来?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筑城役卒回信说:我自己处在祸难当中,也许今生我们再也没有团圆的可能了,为什么要去拖累别人家的女儿呢?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将来如果你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去养育他;如果生下女孩,就用干肉精心地抚养她吧!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你难道没看见长城的下面,死人尸骨累累,重重叠叠地相互支撑着,堆积在一块吗?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妻子回信说:我自从结婚嫁给你,就一直伺候着你,对你身在边地,心里虽然充满了哀怨,可时时牵挂着你啊。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现在我明明知道在边地筑城是那么地艰苦,我又怎么能够自私地图谋长久地保全自己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放马饮水长城窟,泉水寒冷伤马骨。

找到长城的官吏对他说,“千万别再留滞太原的劳役卒!”

(当官的说:)“官家的工程有期限,快打夯土齐声喊!”

(太原差役说:)“男儿自当格斗死,怎能抑郁造长城?”

长城绵绵无边际,绵延不断三千里。

边城无数服役的青壮年,家乡无数的妻子孤独居。

捎书带信与妻子:“快快重嫁不要等!

嫁后好好伺侯新公婆,时时记住不要忘了我这个旧男人。”

妻子回书到边地,(妻子信中质问:)“你如今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太原差役信中说:)“身陷祸难回不去,为什么还留住人家女儿不放呢?

生下男孩千万不要养,生下女孩用肉来哺。

你难道没有看见长城下,死人的骸骨相交叉?”

(妻子信中说:)“嫁你就该随着你,想来不够牵记你。

明明知道边地苦,我怎能长久活着求自保?”

注释

慎莫:恳请语气,千万不要。慎,小心,千万,这里是告诫的语气。

稽留:滞留,阻留,指延长服役期限。

太原:秦郡名,约在今山西省中部地区。这句是役夫们对长城吏说的话。

谓作:谓府的工程,指筑城任务而言。

程:期限。

筑:夯类等筑土工具。

谐汝声:喊齐你们打夯的号子。这是长城吏不耐烦地回答太原卒们的话。

宁当:宁愿,情愿。

格斗:搏斗。

怫郁:烦闷,憋着气。

连连:形容长而连绵不断的样子。

健少:健壮的年轻人。

内舍:指戍卒的家中。

寡妇:指役夫们的妻子,古时凡独居守候丈夫的妇人皆可称为寡妇。

姑嫜:婆婆和公公。

故夫子:旧日的丈夫。以上三句是役夫给家中妻子信中所说的话。

报书:回信。

鄙:粗野,浅薄,不通情理。这是役夫的妻子回答役夫的话。

他家子:犹言别人家女子,这里指自己的妻子。这是戍卒在解释他让妻子改嫁的苦衷。

举:本义指古代给初生婴儿的洗沐礼,后世一般用为“抚养”之义。

哺:喂养。

脯:干肉,腊肉。

撑拄:支架。骸骨相互撑拄,可见死人之多。

结发:指十五岁,古时女子十五岁开始用笄结发,表示成年。

行:句中助词,如同现代汉语的“来”。

慊慊:空虚苦闷的样子,这里指两地思念。

关:牵连。

久自全:长久地保全自己。自全,独自活着。

鉴赏

  本诗用乐府旧题,以秦代统治者驱使百姓修筑长城的史实为背景,通过筑城役卒夫妻对话,揭露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用书信往返的对话形式,揭示了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彼此间地深深牵挂,赞美了筑城役卒夫妻生死不渝的高尚情操。语言简洁生动,真挚感人。

  第一层(1—8句),写筑城役卒与长城吏的对话: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让马饮水,只得到那长城下山石间的泉眼,那里的水是那么的冰冷,以致都伤及到了马的骨头里。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一位筑城役卒跑去对监修长城的官吏恳求说:你们千万不要长时间的滞留我们这些来自太原的役卒啊!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监修长城的官吏说:官府的工程自有一定的期限,哪能由你们说了算!赶紧拿起工具,大家一齐唱打夯的号子,尽力干活去吧!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筑城役卒心里想:男子汉大丈夫,宁愿上战场在与敌人的厮杀中为国捐躯,怎么能够满怀郁闷地一天天地修筑长城呢?

  第二层(9—12句),过渡段,承上启下: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长城啊长城,是那么的蜿蜒曲折,它一直连绵了三千里远。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边城多的是健壮的年轻男人,家中大多只剩下独居的女人了。

  第三层(13—28句)写筑城役卒与妻子的书信对话: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这位筑城役卒写信给在家的妻子说:你赶紧趁年轻改嫁吧,不必留在家里等了。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你要好好服侍新的公公婆婆,也要时时想念着原来的丈夫啊!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妻子在送往边地的信中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你这时候还说出这么浅薄的话来?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筑城役卒回信说:我自己处在祸难当中,也许今生我们再也没有团圆的可能了,为什么要去拖累别人家的女儿呢?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将来如果你生了男孩,千万不要去养育他;如果生下女孩,就用干肉精心地抚养她吧!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你难道没看见长城的下面,死人尸骨累累,重重叠叠地相互支撑着,堆积在一块吗?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妻子回信说:我自从结婚嫁给你,就一直伺候着你,对你身在边地,心里虽然充满了哀怨,可时时牵挂着你啊。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现在我明明知道在边地筑城是那么地艰苦,我又怎么能够自私地图谋长久地保全自己呢?

陈琳

陈琳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 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正是神都¹有事时,又来南国²踏芳枝。
译文:正逢首都北京是有事的时候,再一次来到南方巡视泽国水乡。
注释:¹神都:古谓京城。这里指首都北京。²南国:中国南方的泛称。作者写这首诗的前后,正在南方巡视。1966年5月15日在杭州;途经长沙于17日到韶山滴水洞,在这里住了11天;28日赴武汉。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芳碧水驰。
译文:革命小将好似那高洁的松柏直向苍天,走资派好似枯落的败叶只能芳着流水逝去。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译文:新的革命风暴席卷苍天,气势恢宏;亿万人民身穿绿军装投入战斗、高举红语录形成一片红海洋,无数红旗上下翻卷。
凭栏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凭栏静听潇潇雨¹,故国²人民有所思。
译文:在那潇潇细雨中凭栏静,想到全国人民此时此刻应该也有所思索吧。
注释:¹凭栏静听潇潇雨:化用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凭栏处潇潇雨歇”句。阑同栏。潇潇,骤急的雨势。²故国:即祖国。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诗从叙事起,说明作诗的缘由和地点。首句点出正逢首都北京“有事”之时。有何事?这年6月10日,毛泽东会见亲密的老朋友、越南党和国家的领袖胡志明,在谈到中国当时形势时说:“我们最近这场斗争是从去年11月开始的,已经七个多月了。最初,姚文元发难,他是个青年人,讨论清官等问题。”不过,“现在我们不搞清官这件事了”,而是“发动群众整反动分子”。这段话的珍贵价值,在于廓清了人们各种各样的揣摩和猜测,确凿无误地提供了“这场斗争”的由来和现状发展的线索,为解读全诗找到诗人自述的第一手重要依据。

  “正是神都有事时”读来有种急迫感,凸显标题的份量。“又来南国踏芳枝”读来有种春风拂面的暖意,又有柳暗花明的感觉。芳枝,喻指人民群众朝气蓬勃的笑脸。此时读者有所思:革命成功了吗?我们真的无忧无虑了吗?

  “青松怒向苍天发”青字透着时光荏苒,祖国少年的情怀。松字透着高洁傲雪,松柏延年的节操。怒向苍天发,发人深省。此时读者有所动:被革命一个阶段之成功遮住视线,将失去革命意义。“败叶纷芳碧水之”败叶藏着多事之秋,动荡抉择的愁绪。碧水是指人民的力量。“碧水”取义于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至此回的诗句,是希望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主宰新形成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之”是指碧水滔滔流过的痕迹。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满”字极赞群众起来造反的踊跃和热烈,亿万人民身穿绿军装投入战斗的雄姿,高举红语录形成一片红海洋的场面,加上上下翻卷的无数面红旗,极为壮观。一个“走”字,再现了当时群众运动风驰电掣般的迅速发展。其形势如急风暴雨,是任何力量都不可能阻挡的。

  但是,已经七十多岁的革命家毛泽东,此时虽然仍然具有从年轻时代开始一生奋斗追求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情壮志,但革命的挫折和失败、考验和锻炼,使他又具有了超人的历练和冷静。于是,诗人的感情在激荡澎湃之后急转直下,写下了令人难解的最后两句诗:“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这种抒写,既可以看做是风雨过后转为潇潇细雨的景物感怀,又为全诗制造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氛围。在诗情发展的脉络上,可以说是前面风雷激荡的心曲变奏。诗人凭阑在潇潇细雨中静听。静听什么?接着诗人又把这种静听引发出来、开展出去,想到全国人民此时此刻也在“有所思”。于是,诗人的静听和人民的所思,便成为此诗的“诗眼”,也自然成为解读此诗的关键所在。

  诗人凭阑(栏)听雨,不禁让人想起岳飞在《满江红》词中那种“仰天长啸”的悲壮。不过毛泽东在诗中流露的,却是悲壮沉郁加忧患的特殊感情。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的复杂心境。

参考资料:
1、 王玉孝.毛泽东诗词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1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
苍苍芳草色,含露对青春¹
译文:芳草青青,无边无垠,棵棵纤草,张着片片凝露的翠叶,摇曳在这温暖的春天。
已赖阳和长,仍惭润泽频。
已赖阳和¹长,仍惭润泽频。
译文:已经依赖着春天温暖的气息生长,但仍然羞于展现自己的湿润。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
日临残未滴,风度欲成津。
译文:太阳已经升起,露水还未滴落,微风轻拂,它们就会结成小水珠。
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蕙叶垂偏重,兰丛洗转新。
译文:花穗和草叶因挂着露珠而变重下垂,兰花丛则被雨露清洗得更加清新。
将行愁裛径,欲采畏濡身。
将行愁裛(yì)¹,欲采畏濡(rú)身。
译文:准备走在小路上采摘,又担心弄湿身上的衣物。
独爱池塘畔,清华远袭人。
独爱池塘畔,清华¹远袭人。
译文:唯独喜爱那池畔的风景,清幽的香气远远袭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¹;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²。可知积善以遗子家,其谋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³。可知积财以遗子家,其害无穷也。
译文:常常积德行善的人家,必然遗留给子孙许多的德泽;多行不义的人家,遗留给子孙的必然多是祸患。由此可知多积德行善,为子孙留些后福,这才是为子孙着想最长远的打算。贤能又有许多金钱,这些金钱容易使他不求上进而耽于享乐;愚笨却有许多金钱,这些金钱只有让他增加更多的过失。由此可知,遗留许多财产给子孙,会有很多祸害。
注释:¹余庆:先代为后代所遗留下来的福泽叫余庆。²余殃:留下祸害;后患。³过:过失。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逢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衰草残阳¹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²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³
译文:放眼望去,斜阳铺满了整片荒芜的草地,祐之在浮梁,算不上身世飘零,倒像一只失群之雁飞翔天外。与祐之分别,只有靠痛饮才能安慰自己凄凉的心境。在江边漫步,是醒酒,也是思念。
注释:蝶恋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凤栖梧”。《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双调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韵。祐之弟:辛助,字祐之,辛次膺之孙,辛弃疾族弟。¹残阳:斜阳。²天外孤鸿:游子飘流的形象。孤鸿:失群之雁。苏轼《卜算子·黄州之惠院寓居作》:“谁见幽 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³行人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行人,辛弃疾自称。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会少离多¹看两鬓(bìn)。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²,被他引惹其他恨³
译文:因见面少别离多使我两鬓白发增多,本来就很相思,近来因为生病,就更加想念。不是离别之愁难以了结,是离别之情引起了其他遗憾。
注释:¹会少离多:见面的时间变少了,分开的日子变多了。²整顿:整理,处置。³其他恨:指辛弃疾南渡以来,理想落空,屡遭打击,被迫退闲,年华虚度,恢复大计难以实施。整顿:收拾,了结。

  这首词的上片写景言触目所及无非凄凉之景,烘托送别愁苦气氛,下片用递进句法,层层深入地写离愁。全词曲折含蓄,意境深远。

  词的上片写送别。第一句写景。“衰草残阳” 四字,既写出送别时的凄清景色,又暗示出送别的时间与节令,即秋天的一个傍晚。“三万倾”写范围之广,言触目所见无非凄凉景色,烘托出送别时的愁苦气氛。“不算” 二句写辛祐之只身漂泊在外。但话说得既婉转又艺术。意谓您虽只身在外但算不上身世飘零,倒像孤鸿缥缈欲仙,清静幽雅,把愁苦的气氛稍微冲淡一下。“几许” 二句写别后情况。“凄凉” 而言“几许”,可见其愁并不太重。“ 须痛饮”三字,谓只要痛饮,便可消除离愁别苦。柳永《雨霖铃》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待外”句似从柳词化出,谓明早江头,行外自会醒来,愁也没了。这两句看似轻描淡写,其实是精心结构,饱含着作者对祐之弟深切的关怀之情。

  词的下片写离愁,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第一句写离苦。意谓“会少离多”,从两鬓上可以察知。因为“外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是离愁把外折磨得两鬓苍苍了。“万里” 二句写病苦。“万缕千丝”紧承上句明写发乱,实写愁重。“何况”句使用递进句式,盲新来患病,怕难以相见,更加重了离别之苦。“不是”二句写由此引起的其他愁恨。言离愁犹可整顿,而国恨家愁就无法排遣了。作者不说家国之愁而言“其他恨",就多了一层曲折。下片五句三层,一层比一层深入,而结句又以含蓄手法出之,意在言外,更耐外寻味。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主编;母庚才,顾之京副主编;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编著.辛弃疾词新释辑评 上.北京市:中国书店,2006.01:510-511

diéliànhuāsòngyòuzhī--xīn

shuāicǎocányángsānwànqǐngféngpiāolíngtiānwài鸿hóngyǐngliángtòngyǐnxíngrénxiàngjiāngtóuxǐnghuìshǎoduōkànliǎngbìnwànqiānkuàngxīnláibìngshìchóunánzhěngdùnbèiyǐnhèn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宦海中的沉浮,恰如海的潮涨潮落,永无停息。尤其是在调迁频繁却无法担当大任、壮志难酬时,其落寞的心情更为沉重。此词抒写的就是宦海浮沉的落寞心情。

  起笔三句叙事。词人说:扁舟昨天刚停泊,今天就来到高亭上,极目远望千里闲云。“闲云”也显出一股轻松之感。但是,他毕竟是来散心的,以解胸中郁闷,“孤”字见出他的孤独感,“目断闲云千里”也隐约透出念远、怀乡之意。作者的心情并不那么闲适,而较为复杂,有如夏末秋初的黄昏那和着凉意的热燥,使人并不好受。

  “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天顺人意,降下一阵好雨!将那热燥一洗而空,仿佛人世间的一切尘垢连同自己那些莫名的烦闷也一洗而空。此词的“前山急雨过溪来”又加之“尽洗却”,这样的心情表现得更为痛快。此时他的愁闷似乎散去了,他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过片写雨后情景。“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极目秋景一片高远,可是,暮色寒鸦却不无一种惆怅的意味,作者遂以“一团”来形容这秋意。“一团”,即忧丝难理,烦躁中难堪的心境,委婉地表现出来。所以下面说:“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新秋的凉爽是可喜的,可是在不知不觉间,西风起了,节序便又推移了。这句是从苏轼《洞仙歌》:“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转化而来。表达出作者此时的情绪底蕴:他是在感叹似水的流年。以“痴区騃女”作反衬,益发显得悲凉。

  唐柳宗元贬谪永州,写了一首诗叫《南涧中题》,苏轼谓此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终归还是忧。诗云:“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又云:“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鹊桥仙》中所表现的情绪虽然没有那么沉重,但节奏是相似的:忧中求乐,乐中有忧,乐尽忧来,心情虽一时得以开解,但终归抵挡不了忧愁的纠缠。这是一个欲有作为的士大夫在那不安定的调迁频繁的仕途中,所特有的心态。作者在不少词中写这种情况,感叹着“岁月尽抛尘土里”(《糖多令》)、“万事悠悠付寒暑”(《青玉案》)、“江湖自古多流落”(《满江红》)。读了那些词,回头再读这篇作品,对其思想感情能有个较切实的把握。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 第1959-1960页

quèqiáoxiān··biǎnzhōuzuó--qián

biǎnzhōuzuówēitíngxiàoduànxiányúnqiānqiánshānguòláijǐnquèrénjiānshǔ

luòtiāndōushìtuánqiūchīéráixīnliángdào西fēngyò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