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美林壑,城上皆青山。山光照庭户,于此可尽年。
城南美林壑,城上皆青山。山光照庭户,于此可尽年。
穰穰千古区,化作鱼蒲渊。秋蕖渺无际,红鲜间田田。
穰穰千古区,化作鱼蒲渊。秋蕖渺无际,红鲜间田田。
邂逅得小隐,连山在其前。流泉带其左,松篁接风烟。
邂逅得小隐,连山在其前。流泉带其左,松篁接风烟。
它年营把茅,不待雪满颠。宁图五鼎食,坐失十载闲。
它年营把茅,不待雪满颠。宁图五鼎食,坐失十载闲。
愿比小人腹,一餐期果然。
愿比小人腹,一餐期果然。
程俱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5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¹来。
译文:花池边刚栽了七棵梅树,想到开花时我再来查点。
注释:¹点检:即检点、查点的意思。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莫怕长洲¹桃李妒(dù),今年好为使君²开。
译文:不要怕长洲的桃李嫉妒,今年你要好好为我吐艳。
注释:¹长洲:古苑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太湖北。²使君:诗人自谓。汉以后对州郡长官尊称使君。

  全诗模仿《离骚》诗意,写作者在池边种下七株梅树。屈原在《离骚》中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的句子,以大量种植香草喻培育各种人才。白居易在此诗中借亲手栽梅亦含有希望进步力量出来挽救时局之意。他要到开花的时节来查看这七棵梅树,诗人是非常希望梅花能完好无损地成长的。

  这首诗通过栽梅一事,表达了诗人良好的愿望。开头一句“池边新种七株梅”,点明栽梅的地点和棵数。“新”,紧扣题目(一题《新栽梅》)。第二句“欲到花时点检来”,写诗人的打算。关于“点检”,无疑是“点检”梅树生长的情况,梅花盛开的情景,梅花艳丽的程度,当然,“点检”包含着观赏的内容。

  白居易在苏州刺史任上,为着替皇帝拣选贡桔,曾在此游览。长洲苑桃李芬芳,争奇斗妍,它表面艳丽却义易:于凋零,此刻似乎怀着对梅花的嫉妒心理。诗以桃李喻小人。在三、四两句中,诗人明确表态:他要自己亲手种植的梅花盛开,而不要担心桃李嫉妒。拿梅花束和桃李作对比,明确表示出诗人的爱憎态度,此中深意,只有对梅花的高洁品性有充分了解的诗人,才能体会出来。

  这首诗写得通俗晓畅,风格平淡。

参考资料:
1、 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78-179
2、 萧瑞峰.刘禹锡白居易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56

chóuliúzhōuzèng

bái tángdài 

chíbiānxīnzhòngzhūméi dàohuāshídiǎnjiǎnlái 
chángzhōutáo jīnniánhǎowèishǐ使jūnkāi 
山鸟无凡音,山云无俗状。
山鸟无凡音,山云无俗状。
引得白头僧,时时倚藜杖。
引得白头僧,时时倚藜杖。

  这是一首古朴苍劲的五言绝句诗。

  首二句描写山间的鸟儿与山中的白云。山鸟款语,清幽绝响;白云苍狗,变幻无际。引得白发皓首、鹤发童颜的老僧,时常依杖伫立,沉迷于山间的清虚奇胜之中。首二句的一个“无凡”一个“无俗”,着力烘托山寺的超凡脱俗,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清虚无为的心境。

  而一句“时时倚藜杖”,将一个老僧陶然山水的怡然自得的心境表现得活灵活现。寥寥二十字,点染出一幅老僧醉山图,令人回味无穷。

shèng--shìwénzhèng

shānniǎofányīnshānyúnzhuàngyǐnbáitóusēngshíshízhàng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¹。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²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chù)(tì)³(cè)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yāo)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¹⁰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¹¹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¹²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¹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¹⁴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¹⁵,泉之始达¹⁶。苟能充之,足以保¹⁷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都知道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注释:¹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²乍:突然、忽然。³怵惕:惊惧。⁴恻隐:哀痛,同情。⁵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 “纳”。⁶要誉:博取名誉。⁷乡党:同乡。⁸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⁹羞恶: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¹⁰辞让:谦逊推让。¹¹端:开端,起源,源头。¹²四体:四肢。¹³贼:伤害。¹⁴我:同“己”。¹⁵然,同“燃”。¹⁶达:流通,指泉水涌出。¹⁷保:定,安定。

  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这就是孟子的思路。

  孟子的推导仍然是为了推行他那毕生的追求,即“仁政”理想。但他的推导本身似乎没有产生很大影响,倒是他那推导的前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的看法,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意思是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远了。 但孔子既没有说相近的人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也没有展开论述。而且,从我们的理解来看,孔子还主要强调的是后天教养的 一方面。

  孟子就不同了,他不仅展开了论述,指出了那相近的人性就是发端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而且还举出了生动的例证论证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所固有的。没有它,简直就不是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孟子的人性理论的确是“先验论”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因为他把“仁义礼智”这些社会性质的道德观念说成是人的天性里所固有的,与生俱来的,甚至带有生理性的色彩。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孟子也不是完全否认后天培养的作用。因为他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简称即为“四心”。而这“四心”只是“仁义礼智” 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或者说“四端”。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扩而充之”也就是后天的培养,也就是“习相远”。

  所以,从理论基础来说,孟子的确是从天赋性善论(“四心”)推导出天赋道德论(“四端”),再推导出“不忍人之政”(仁政)。但从实践来说,他还是重视后天努力(“扩而充之”)的作用的。而且,撇开关于先天还是后天、唯心还是唯物的抽象讨 论,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rénjiēyǒurěnrénzhīxīn

mèng xiānqín 

    mèngyuē  rénjiēyǒurěnrénzhīxīn xiānwángyǒurěnrénzhīxīn yǒurěnrénzhīzhèng rěnrénzhīxīn xíngrěnrénzhīzhèng zhìtiānxiàyùnzhīzhǎngshàng suǒwèirénjiēyǒurěnrénzhīxīnzhě jīnrénzhàjiànjiāngjǐng jiēyǒuchùyǐnzhīxīn fēisuǒjiāozhī fēisuǒyāoxiāngdǎngpéngyǒu fēishēngérrán yóushìguānzhī yǐnzhīxīn fēirén xiūzhīxīn fēirén ràngzhīxīn fēirén shìfēizhīxīn fēirén yǐnzhīxīn rénzhīduān xiūzhīxīn zhīduān ràngzhīxīn zhīduān shìfēizhīxīn zhìzhīduān rénzhīyǒushìduān yóuyǒu yǒushìduānérwèinéngzhě zéizhě wèijūnnéngzhě zéijūnzhě fányǒuduānzhě zhījiēkuòérchōngzhī ruòhuǒzhīshǐrán quánzhīshǐ gǒunéngchōngzhī bǎohǎi gǒuchōngzhī shì  
白石飞仙,紫霞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白石飞仙¹,紫霞²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几番幽(yōu)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译文:草窗词有白石飞仙的飘逸清空,兼紫霞翁的凄迷谐婉之调。岂料如今一曲歌罢,赏音寂然,知音顿少。想必草窗曾几番幽梦,魂归人间,但见旧家池馆,人物两非,丛生青草。
注释:踏莎行:词牌名,又名“踏雪行”“踏云行”“柳长春”“惜余春”“转调踏莎行”等。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仄韵。草窗:即周密。草窗词卷:指周密《蓣洲渔笛谱》。¹白石飞仙:借用白石先生事指白石道人姜夔。据《神仙传》,白石先生为中黄丈人弟子,至彭祖时已二千岁。不肯修升天之道,唯取不死而已。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而居,时人号曰“白石飞仙”。白石:指南宋词人姜夔。周密词即学白石词的清空俊雅。²紫霞:南宋词人杨缵,他善识曲创调。这里指周密的词严于音韵。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¹,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译文:清风明月交游的逸兴,山川万物引发的慨然怀抱,此时凭借什么才能告知你春天又已来到?空留下写满江南离恨的词卷,夜夜思念故人,萍花也凋残衰老。
注释:¹风月交游,山川怀抱:指周密词多写自己陶醉山水,隐居山林的情怀。

  这首歌咏友情的词,寥寥数语便道尽友人周密的身世、创作和境界怀抱。上、下片结尾之四句,尤因能从对面设想而更见出王沂孙与周密相知之深、情谊之厚。

  词从草窗的艺术渊源与师法门径落墨写起。开篇扣词卷,而草窗平生之事业正在于此。上片立意于草窗的师法渊源,下片则概言草窗词作的主要内容。起句以“白石飞仙”、“紫霞凄调”来总结周密词的特色。既有姜夔词的“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的清空,又有杨缵词凄婉的情韵。周密词学姜夔,又曾学音律于杨缵,兼有清刚峭拔、凄侧缠绵的风格。但“断歌人听知音少”,白石、紫霞皆往矣,又有谁是真正的赏音知音之人。“几番”二句,为对面写法。南宋亡国后,两人一别经年,几次在惝倪的梦境中欲回故乡,却终究梦不到家,令人怅惘。想见听居的池沼,在这春日,也应已是一池绿水,生满了春草。此句化用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意,实有褒扬周密词句清丽别致之意。“风月交游,山川怀抱”,二句总括出草窗词境。草窗酷爱自然,笔触多及湖山胜景、风雅闲情。李莱老题《草窗韵语》诗云:“绿遍窗前草色春,看云弄月寄闲身。北山招隐西湖赋,学得元和句法真。”可作此印证。“几番”两句既见其飘零之身世,又状其才思之敏捷。“风月”“山川”,二句八字,将草窗笔下万千景物与心情笼于其中,清雅而凝重。风月依然,山川破碎,词人身世浮沉如雨打浮萍,行踪无定。即便有满腔愁情,却无诉说之处。用笔简炼,而草窗之性情毕现。“风月”句,重在“交游”。既指周密词中描写清风明月、山川美景的词作,也借词回忆了二人昔日共赏春风秋月的往事。全词由词卷而身世,由其性情写到己之相思,层层展开,而用笔筒炼浑朴,顿宕有致,亦如“白石老仙”之清劲。“凭谁说与春知道”,正点其欲言无处。愁情诉之于“春”,可知通解者少;又言“凭谁说与”,方晓身畔无人,更见其哀。“空留”两句收归作结,突出表现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此处“春”字,上接“风月”而言,却兼有启下之功。故结笔总挽全篇,叙出“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蓣花老”。

  这虽是一首题卷之作,将对友人的思念、牵挂,融合在对其词集的总结和评价中,深深地寄托了作者的怀友之情,知其人,论其词,沉郁清刚,无虚饰之语,知其苦痛,言其心志,亦隐以自道。统欢全篇,作为题咏之作,碧山以其极强的概括力,准确精当地描述了草窗词卷。由此而及的怀友之情,质朴深厚,沉挚动人。

  这首词情绪苍苦,悲从中来,回忆与相思交织,低回掩抑,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1、 邓乔彬编选.吴文英 王沂孙集:凤凰出版社,2013.01:第264-265页
2、 高献红编著.王沂孙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6.8:第332-335页
3、 姚小鸥,孙克强,杨国安,华锋,宋木铎,潘晓龙,李维新编著.宋代名家词选:海南出版社,1994.10:第936-937页
4、 (清)朱彝尊辑;周殿龙,樊远生主编.词综 全本 校点、注音、注释、赏析:远方出版社,1998.02:第2219页
5、 (宋)周密选编.绝妙好词注评:凤凰出版社,2008.12:第362页

shāxíng··cǎochuāngjuǎn--zhān

báishífēixiānxiádiàoduànréntīngzhīyīnshǎofānyōumènghuíshíjiùjiāchíguǎnshēngqīngcǎo

fēngyuèjiāoyóushānchuān怀huáibàopíngshuíshuōchūnzhīdàokōngliúhènmǎnjiāngnánxiāngpínghuālǎo

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
山远疑无树,潮平似不流。
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
岸花开且落,江鸟没还浮。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língzhāojiāng

zhōu tángdài 

tàiqīngshàngchū chūnshuǐsòngzhōu 
shānyuǎnshù cháopíngliú 
ànhuākāiqiěluò jiāngniǎohái 
wàngshāngqiān chángqiǎnchóu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