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种花满西园,花发青楼道。花下一禾生,去之为恶草。

gōngzijiā--nièzhōng

zhǒnghuāmǎn西yuánhuāqīnglóudào

huāxiàshēngzhīwèiècǎo

聂夷中

聂夷中

聂夷中 [唐](约公元八七一年前后在世),字坦之,唐末诗人,其籍贯有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两种历史记载。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七零年前后在世。咸通十二年(871)登第,官华阴尉。到任时,除琴书外,身无余物。其诗语言朴实,辞浅意哀。不少诗作对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进行了深刻揭露,对广大田家农户的疾苦则寄予极为深切的同情。 ▶ 32篇诗文

猜您喜欢
墙头高树绿云天,谢尽馀花未噪蝉。
墙头高树绿云天,谢尽馀花未噪蝉。
译文:石墙边的大树高耸升天,染绿了天际,花开花谢伴随着蝉落蝉鸣。
掩卷看阴移午后,数声啼鸟在风前。
掩卷¹看阴移午后,数声啼鸟在风前。
译文:午后合上书本看树荫移动,耳畔传来阵阵风声和鸟鸣。
注释:¹掩卷:合上书本。
疏梅月下歌金缕。忆共文君语。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疏梅¹月下歌金缕²,忆共文君³语。更谁情浅似春风,一夜满枝新绿替残红。
译文:今夜明月朗照,梅花疏影横斜,歌唱起《金缕曲》,回想起与佳人相聚的话语。谁人好像春风那样浅情,一夜之间,布满枝头的新绿代替了残红。
注释: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¹疏梅:疏影横斜的梅花。²金缕:指唐代流行的《金缕衣》曲调,乐府《近代曲辞》,传为唐时杜秋娘作。³文君: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妻子。此处借指歌伎。⁴浅:浅情。⁵替:代替。
苹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近。采莲时节定来无。醉后满身花影、倩人扶。
(pín)¹香已有莲开信,两桨佳期²近。采莲时节定来无³?醉后满身花影倩(qiàn)人扶。
译文:蘋草散发着芳香,好像传递着莲花将开的信息,双桨轻快的划动,心中企盼的美好时刻近了。采莲时候一定来吗?到那里,大醉之后,在花丛之中请人搀扶归去。
注释:¹蘋:一种大的浮萍。夏秋间开小白花。²佳期:美好的时刻。³无:否。⁴倩:请。

  这首词寄托着对两个歌女的思念。起二句回忆当年在月下梅边听歌女唱《金缕衣》曲。次二句回应《金缕衣》曲意,怨恨歌女薄情。过片写眼前,盼望着到采莲时节,能与歌女一同荡桨湖中。末二句用倒装手法,曲折委婉,充满诗情画意,与首句遥相呼应,意境浑成。此词结构严谨,情切意深,落笔疏拓,别具一格,用词嫣然,丽而有则。

  起首二句回忆当年在月下梅边听这二位歌女唱曲,曲名《金缕衣》,词曰:“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宜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文君在此处借指唱曲的歌女,同时暗喻爱情关系。

  次二句回应《金缕衣》中词意,说是经不起一夜春风,花枝尚未及折下,已经换上满枝绿叶,意在怨恨歌女的薄情。比喻新颖,含思凄婉。

  过片写眼前景,从蘋花正香、莲花将开,联想到名叫蘋和莲的两位歌女,盼望在将要到来的采莲时节,能一同荡桨湖中。

  最后二句为倒装句法,说是到了那时他将在花丛之中开怀一醉,让这两位歌女扶着归来;然而他又怀疑那时她们是否会来。曲折委婉,形象鲜明,特别是最后一句非常优美,充满了诗情画意。与起句“疏梅月下歌金缕”首尾呼应,意境浑成,饶有美学意味。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评注 .经典宋词·唐宋词小令精华:黄山书社,2016.12:第141-142页
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皇。
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皇¹
译文:飞来一只五色鸟,自称就是那神奇的凤凰。
注释:钦䲹(péi):本是神话中的人物,后被天帝所杀,化而为大鹗,形状像雕,有黑花纹,白头,红嘴,爪像虎足。传说这种凶鸟出现,就会有大战争。 ¹凤皇:即“凤凰”,传说中的神鸟,五色俱备,现则天下太平。
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
千秋不一见(xiàn)¹,见者国祚(zuò)²昌。
译文:吉祥的凤凰千年难得一见,它出现则预示着国运昌盛。
注释:¹见:同“现”,下文中“见者”的“见”同。 ²国祚昌:国家昌盛。祚,福。昌,盛大。
飨以钟鼓坐明堂,明堂饶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
(xiǎng)¹以钟鼓²坐明堂,明堂饶³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
译文:凤凰被供奉在殿堂, 殿堂中有许多的梧桐青竹,可多日过去了人们都觉得奇怪,为何听不到凤凰欢快的鸣响!
注释:¹飨:通“享”,进、献。²钟鼓:泛指乐器。明堂,古代天子朝见诸侯的殿堂,这里借指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³饶:富足。⁴梧竹: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子的果实不吃。⁵三日,多日。
晨不见凤皇,凤皇乃在东门之阴。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
晨不见凤皇,凤皇乃¹在东门之阴²。啄腐鼠³,啾啾唧唧不得哺。
译文:凤凰,凤凰,这个凤凰已不在殿堂。早晨它在东门的阴沟里啄食腐鼠,还啾啾唧唧地抱怨吃得不够痛快。
注释:¹乃:一作“凤凰乃”。 ²东门之阴:东门的隐蔽处。³啄腐鼠:吃死老鼠。腐鼠:比喻庸俗者所珍视而贤者所鄙弃的贱物。⁴啾啾唧唧:钦䲹的嘀咕声。
夕不见凤皇,凤皇乃在西门之阴。媚苍鹰,愿尔肉攫分遗腥。
夕不见凤皇,凤皇乃在西门之阴。媚苍鹰¹,愿尔²肉攫(jué)³分遗腥
译文:傍晚它躲在西门外暗献媚眼,乞求天上的苍鹰分一些吃剩下的肉食。
注释:¹媚苍鹰:讨好苍鹰。媚,献媚。苍鹰,一种猛禽,专食小鸟小兽。 ²尔:你,指苍鹰。³攫:用爪抓取。⁴遗腥:吃剩下来的肉。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众鸟惊相顾,不知凤皇是钦䲹。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众鸟惊相顾,不知凤皇是钦䲹。
译文:呆在梧桐上受不住苦寒,吃着竹实更是饥饿难耐。 众鸟听了这些惊奇得相顾惶惑,不知道这凤凰原是钦䲹伪装。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
寒相催。暖相催。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¹花放迟。
译文:寒冷时催促梅花开放,暖和时催促着凋落,早开便会早落。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
注释:¹丁宁:叮咛,反复地嘱咐。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成雪飞。
角声吹。笛声吹。吹了南枝吹北枝。明朝(zhāo)¹成雪飞。
译文:角声吹起,笛声吹起。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清晨梅花就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
注释:¹明朝:清晨。

  此词题为“惜梅”;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表现惜花之心。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再从惜花转到忧时,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寒相催。暖相催。”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

  “催了开时催谢时。丁宁花放迟。”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见。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对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会生惜花之心。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因为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角也是军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鸣角”又有“收兵”之义,因此,边境告急,城危如卵,谁又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呢?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

  “吹了南枝吹北枝”,此句承上两句而来;南方气候温和,寒流罕至,岭梅往往南枝花落,北枝花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廷。

  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05页

chángxiāng ·méi

liúzhuāng sòngdài 

hánxiāngcuī nuǎnxiāngcuī cuīliǎokāishícuīxièshí dīngnínghuāfàngchí 
jiǎoshēngchuī shēngchuī chuīliǎonánzhīchuīběizhī míngzhāochéngxuěfēi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谋生无奈¹²奔驰³,有弟偏教各别离。
译文:为了寻求生活的出路,我不得不在人生的道路上奔走;谁没有骨肉兄弟呵,我忍受着离愁别绪的凄楚。
注释:诸弟:指作者鲁迅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庚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¹无奈:没有办法。²日:天天。³奔驰:奔波的意思。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最是令人凄绝¹处,孤檠(qíng)²长夜雨来时。
译文:为谋生而无可奈何地离开家乡,这是最使人凄苦痛绝的时候;夜深人静只有孤灯为伴,滴滴嗒嗒的雨声敲打在我的心头。
注释:¹凄绝:伤心,凄痛欲绝。²孤檠:孤灯。檠:放灯盏的架子,代灯。
这首诗在忆别中,用“谋生无奈日奔驰”纵冠三首。它点出了离别的背景,使这组叙别之诗带上了比较凄苦的气氛。作者用“谋生无奈”抱怨手足相离,显然对社会的逼迫表露着愤慨情绪。鲁迅的毅然出走,到南京去,当然并不单单是为了谋生,但自从父亲去世以后,作为长子,他不得不负起家庭的重担。因此,“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则反映出这离别的出于不得已的成份,尤其是“偏教”二字,衬托出这种愤怨的感情。诗人鲁迅在诗中是把这点作为主要的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在异乡感到的郁郁不快的别离之情,贯穿全诗。在这一首中,后两句“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尤为深刻,把背井离乡的游子之心写得十分真切。在那漫漫的长夜中,面对孤寂的灯光,听着那凄凄雨声,怎能不凄绝。诗篇的感人正在于作者真情实感的表现。正如作者自己所说:“皆身所历,非托诸空言也。”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两句诗不仅是居异地的孤寂和怀乡的恩情感人肺腑,而且以情寓景,情景相融,浑然一体。
参考资料:
1、 张紫晨.鲁迅诗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6页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