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断剑徒劳匣,枯琴无复弦。相逢不多合,赖是向林泉。
断剑徒劳匣,枯琴无复弦。相逢不多合,赖是向林泉。

wèn--liúchā

wènpéngchéngzirénshòudiānjiǔchángkuānshìhǎishīdǎntiān

duànjiànláoxiáqínxiánxiāngféngduōlàishìxiànglínquán

刘叉

刘叉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籍贯等均不详。活动在元和年代。他以“任气”著称,喜评论时人。韩愈善接天下士,他慕名前往,赋《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仝、孟郊二人之上。后因不满韩愈为谀墓之文,攫取其为墓铭所得之金而去,归齐鲁,不知所终。 ▶ 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尽日¹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译文:清爽的风吹入了我的书房,此时笼中画眉鸟啼叫了一声顿觉动听,我便放下了挂在高处的笼子。
注释:¹尽日:终日,整天。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公庭¹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hè)中。
译文:朝中事务已处理完毕,来办公事的人们也已离开,现在听着这动听的画眉鸟的啼鸣感觉像身处千岩万壑中,心旷神怡,潇洒自如。
注释:¹公庭:朝廷。

huàméiqín

wéntóng sòngdài 

jìnxiánchuāngshēnghǎofēng shēngchūtīngxiàgāolóng 
gōngtíngshìjiǎnrénjiēsàn zāiqiānyánwànzhōng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qínzhōushīèrshíshǒu ·shíèr

 tángdài 

shāntóunánguō shuǐhàoběiliúquán 
lǎoshùkōngtíng qīngchuán 
qiūhuāwēishí wǎnjǐngzhōngbiān 
yǎngbēishēnshì fēngwèirán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jiǎo)¹白驹(jū),食我场²苗。絷(zhí)³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译文:光亮皎洁小白马,吃我园中嫩豆苗。拴好缰绳绊住脚,就在我家过今朝。所说那位贤德人,请在这儿尽逍遥。
注释:¹皎皎:毛色洁白貌。²场:菜园。³絷:用绳子绊住马足。⁴维:拴马的缰绳,此处意为维系,用作动词。⁵永:长。此处用如动词,延长。⁶今朝:今天。⁷伊人:那人,指白驹的主人。⁸于焉:在这里。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huò)¹。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译文:光亮皎洁小白马,吃我园中嫩豆叶。拴好缰绳绊住脚,就在我家过今夜。所说那位贤德人,在此做客心意惬。
注释:¹藿:豆叶。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贲(bì)¹来思²。尔³公尔侯,逸豫无期?慎(shèn)尔优游,勉尔遁(dùn)¹⁰思。
译文:光亮皎洁小白马,快速来到我的家。为公为侯多高贵,安逸享乐莫还家。悠闲自在别过分,不要避世图闲暇。
注释:¹贲然:文饰,装饰得很好。²思:语助词。³尔:你,即“伊人”。⁴公、侯:古爵位名,此处皆作动词,为公为侯之意。⁵逸豫:安乐。⁶无期:没有终期。⁷慎:慎重。⁸优游:悠闲自得。⁹勉:“免”之假借字,打消之意。¹⁰遁:避世。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¹。生刍(chú)²一束,其人³如玉。毋(wú)金玉尔音,而有遐(xiá)
译文:光亮皎洁小白马,空旷山谷留身影。一束青草作饲料,那人品德似琼英。走后别忘把信捎,切莫疏远忘友情。
注释:¹空谷:深谷。空,“穹”之假借。²生刍:喂牲畜的青草。³其人:亦即“伊人”。⁴如玉:品德美好如玉。⁵金玉:此处皆用作意动词,珍惜之意。⁶遐心:疏远之心。

  全诗四章,分为两个层次。前三章为第一层,写客人未去主人挽留。古代留客的方式多种多样。《汉书·陈遵传》载有“投辖于井”的方式,当客人要走的时候,主人将客人车上的辖投于井中,使车不能行走,借此把客人留住。此诗描写的主人则是想方设法地把客人骑的马拴住,留马是为了留人,希望客人能在他家多逍遥一段时间,以延长欢乐时光,字里行间流露了主人殷勤好客的热情和真诚。主人不仅苦心挽留客人,而且还劝他谨慎考虑出游,放弃隐遁山林、独善其身、享乐避世的念头。在第三章里诗人采用间接描写的方法,对客人的形象作了刻画。客人的才能可以为公为侯,但生逢乱世,既不能匡辅朝廷又不肯依违,只好隐居山林。末章为第二层,写客人已去而相忆。主人再三挽留客人,得不到允诺,给主人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于是就希望客人能再回来,并和他保持音讯联系,不可因隐居就疏远了朋友。惜别和眷眷思念都溢于言表。

  由上文所述可知,此诗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刻画人物手法灵活多变,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交相使用,值得玩味。

参考资料: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75-377

bái

míng xiānqín 

jiǎojiǎobái shíchángmiáo zhízhīwéizhī yǒngjīnzhāo suǒwèirén yānxiāoyáo 
jiǎojiǎobái shíchánghuò zhízhīwéizhī yǒngjīn suǒwèirén yānjiā 
jiǎojiǎobái ránlái ěrgōngěrhóu  shèněryōuyóu miǎněrdùn 
jiǎojiǎobái zàikōng shēngchúshù rén jīněryīn éryǒuxiáxīn 

得念珠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树趺坐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荷策、瓶钵、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梵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得念珠¹一百八枚,以山桃核为之,圆如小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kān)²中者、荫树趺坐³而说法者、环坐指画论议者、袒跣曲拳、和南而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为数五百。蒲团、竹笠、茶奁(lián)、荷策、瓶钵(bō)、经卷毕具。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suān)(ní)猿猱错杂其间。初视之,不甚了了。明窗净几,息心谛观,所刻罗汉,仅如一粟(sù),梵(fàn)相奇古,或衣文织绮绣,或衣袈裟水田絺褐,而神情风致,各萧散于松柏岩石,可谓艺之至矣!
译文:得到108枚念珠,(都是)用山核桃做成的,(核桃)圆得就像小樱桃一样,一枚念珠上刻着罗汉三四尊,有站着的,有坐着的,有诵经的,有拄着禅之的,有在佛龛中入定的,有在树阴下盘坐着说法的,有(几个人)环坐而指天话地讨论(佛法)的,有坦胸曲拳的,有前趋后顾的。合计来看,一共有五百种。(这些刻画里)蒲团,竹笠,茶盒,挑东西的木之,(化缘用的)瓶钵,经卷等等物件都有,又有云龙风虎,狮象鸟兽,狻猊猿猱之类动物在中间错杂交坐。乍一看去,不很清楚,(但是)窗明几净;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却发现)所刻画的罗汉,仅仅就像一颗粟米大小,而佛像很古奥,有的禅衣上织绣着绮丽的纹饰,有的穿着褐色的袈裟,而且(罗汉的)神情风度,在松柏岩石之间,都非常潇洒,(这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的极致了啊!
注释:¹念珠:又称佛珠、数珠,主要是指一些宗教在祈祷、歌颂、念经、念咒或灵修时所用的物品。²龛:供奉神位、佛像等的小阁子。³趺坐:指佛教徒盘腿端坐,左脚放在右腿上,右脚放在左腿上。⁴袒跣:脱袜赤足。⁵荷:拿,持。⁶具:具备。这里是“有;存在”的意思。⁷至:名词,极致;极点。
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羔裘(qiú)¹如濡(rú)²,洵(xún)³直且侯。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译文:穿着柔软光泽的羔羊皮袄,为人忠信正直又美好。他是这样一个人啊,舍弃生命也不改变节操。
注释:¹羔裘:羔羊皮裘,古大夫的朝服。²濡:润泽,形容羔裘柔软而有光泽。³洵:信,诚然,的确。⁴侯:美。⁵其:语助词。⁶舍命:舍弃生命。⁷渝:改变。
羔裘豹饰,孔武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
羔裘豹饰¹,孔武²有力。彼其之子,邦之司直³
译文:穿着豹皮装饰袖口的羔皮袄,高大有力为人豪。他是这样一个人啊,国家的司直能够主持正义。
注释:¹豹饰:用豹皮装饰皮袄的袖口。²孔武:特别勇武。孔,甚;很。³司直:负责正人过失的官吏。
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
羔裘晏(yàn)¹兮,三英²(càn)³兮。彼其之子,邦之彦(yàn)兮。
译文:羔羊皮袄既光洁又鲜艳,三道豹皮装饰得真漂亮。他是这样一个人啊,称得上是国家的贤能俊才。
注释:¹晏:鲜艳或鲜明的样子。²三英:装饰袖口的三道豹皮镶边。³粲:光耀。⁴彦:美士,指贤能之人。

  这首诗的主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讽刺现实之作,一说是赞美正直官吏之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诗人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明。

  《郑风·羔裘》这首诗,起笔描述羔裘的外在美,作者具体而微地描写了羊皮袍子的皮毛质地是如何的润泽光滑,袍子上的豹皮装饰是如何的鲜艳漂亮。然后才赞美穿此羔裘的人的内在美,写外在美的目的是通过对羊皮袍子的仔细形容,和对其中寓意的深刻揭示,借以赞美穿羊皮袍子的官员有正直美好能舍命为公的气节,有威武勇毅能支持正义的品格。总而言之,人衣相配,美德毕现,这位官员才德出众,不愧是国家的贤俊。外在美、气质美和品行美、形象美高度统一。这样理解符合认为此诗主旨为赞美优秀官吏的说法。

  这首诗,从表现手法说,属赋体。作者以衣喻人,从羊羔皮制的朝服的质地、装饰,联想到穿朝服的官员的品德、才能,极其自然,也极为高明。因为衣裳总是人穿的,从衣裳联想到人品,再自然不过了。至于一个人的品质、德性要说得很生动、形象,就不那么容易,而此诗作者的聪明之处,也在这里。他用看得见的衣服的外表,来比喻看不见、感得到的较为抽象的品行德性,手法是极为高明的。比如,从皮袍子上的豹皮装饰,联想到穿这件衣服的人的威武有力就十分贴切,,极为形象。但作为一首讽刺诗来说,有些过于含蓄,以至千百年来聚讼不已。

参考资料: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62-164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59-161

gāoqiú

shījīng·guófēng·zhèngfēng xiānqín 

gāoqiú xúnzhíqiěhóu zhī shěmìng 
gāoqiúbàoshì kǒngyǒu zhī bāngzhīzhí 
gāoqiúyàn sānyīngcàn zhī bāngzhīyàn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