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号休休古退藏,岂如溪上构虚堂。
坐邀城市真潇洒,却谓江湖太渺茫。
下笔新题无俗事,携筇野服是家常。
临流滠有清风快,未见古人心已凉。
亭号休休古退藏,岂如溪上构虚堂。
坐邀城市真潇洒,却谓江湖太渺茫。
下笔新题无俗事,携筇野服是家常。
临流滠有清风快,未见古人心已凉。
柴望

柴望

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0篇诗文

猜您喜欢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qī)¹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
译文:孔子在鲁桓公的庙里参观,看到那里有一只倾斜的器皿。孔子问守庙人:“这是什么器皿?”
注释:¹欹器: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盛水器。水少则倾,中则正,满则覆。寓意“满招损,谦受益”,在春秋战国时期被鲁国君王放在庙堂的座位右侧,专门用来警醒修身之用,因此又称“宥坐之器”。
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守庙者曰:“此盖为宥(yòu)¹之器。”
译文:守庙人说:“这大概是君主放在座位右边来警戒自己的器皿。”
注释:¹宥坐:宥,同“右”。宥坐,置于座位的右边,意思是可以把人君置于座位的右边,作为借鉴。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译文:孔子说:“我听说这种器皿,空着时就倾斜,倒入一半水时就会端正,注满水后就会翻倒。”
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
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yì)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
译文:孔子回头对弟子说:“注水吧!”弟子舀了水往里面倒,注入一半时就端正了,注满后就翻倒了,空了就又恢复倾斜了。
注释:¹挹:舀。
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孔子喟然¹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译文:孔子喟然长叹说:“唉!哪有满了不翻倒的呢?”
注释:¹喟然:叹气的样子。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竞渡¹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jù)²能还。
译文:龙舟竞赛是为了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是忠烈之魂一去不返。
注释:¹竞渡:赛龙舟。²讵:岂,表示反问。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国亡身殒(yǔn)¹今何有,只留离骚²在世间。
译文:国破身死后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注释:¹殒:死亡。²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duān

zhānglěi sòngdài 

jìngshēnbēiqiānzǎiyuān zhǒnghúnnénghuán 
guówángshēnyǔnjīnyǒu zhǐliúsāozàishìjiān 
夜深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雨歇云收那情况,难当,一翻翻在人身上。偌长偌大,偌粗偌胖,压扁沈东阳。
夜深交颈(jǐng)效鸳(yuān)(yāng),锦被翻红浪。雨歇云收那情况,难当,一翻翻雨人身上。偌¹长偌大,偌粗偌胖,压扁沈东阳²
译文:半夜里学鸳鸯共眠同床,红色的锦被不住地摇荡。一场好事临到收场,却出了洋相,她一翻身翻到了对方身上。她身材这么高大,体躯这么粗壮,几乎压扁了瘦弱的情郎。
注释:¹偌:如此。²沈东阳:南朝齐梁间诗人沈约,曾官东阳太守,人称沈东阳。这里即以“沈东阳”借称瘦腰男子。

  这首小令的题材和趣味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它袒示了早期散曲的“俚曲”的胎记,其所表现出的风趣活泼,也是一目了然的。作者于煞有介事的交代背景后,安排了床上翻身、“压扁沈东阳”的可笑情节,可谓出奇制胜。“交颈效鸳鸯”、“锦被翻红浪”、“雨歇云收”等都是说唱文学中用得烂熟的文字,所谓“强作斯文语”,只要举一则明人模仿元人语言风格所作的《小桃红·西厢百咏》为例,就不难体会到这一点:“高烧银烛照红妆,低簇芙蓉帐。倒凤颠鸾那狂荡,喜洋洋,春生翠被翻红浪。”(《雨云欢会》)而“偌长偌大,偌粗偌胖”,那就更是百分之百的通俗口语。这一切诚如徐渭雨《南词叙录》中所说,“常言俗语,扭作曲子,点铁成金,信是妙手”。喜剧情节和俚语俗言,可说是元代谐谑性散曲的两大要素。

  中国戏剧源于俳优表演,因而带着特有的娱乐性。到了元代的杂剧,仍保留着净、丑的角色,插科打诨也成为元杂剧风味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种欣赏习惯,对元散曲应当说有直接的影响,致使谑乐也成为散曲的一项审美内容。散曲与杂剧互相间的交互、影响,注意的人不多,却是客观存雨的。

参考资料:
1、 李雁,吴冰沁注评.元散曲经典品读:蓝天出版社,2015.01:第16页

xiǎotáohóng··pàng--wángqīng

shēnjiāojǐngxiàoyuānyāngjǐnbèifānhónglàngxiēyúnshōuqíngkuàngnándāngfānfānzàirénshēnshàngruòzhǎngruòruòruòpàngbiǎnshěndōngyáng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时候¹频过²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译文:时令气候正频频发生小雪天,江南的寒意色调并没有偏差。
注释:¹时候:指时令、气候。²频过:次数多而接连度过。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枫汀¹尚忆逢人别,麦陇(lǒng)²唯应欠雉眠³
译文:在长着枫树的水边沙洲前,我还在回忆从前,就遇到有人分别;麦田什么都好,唯独缺少一只卧眠的野鸡陪伴。
注释:¹枫汀:长着枫树的水边沙洲。²麦陇:亦作“麦垄”。即麦田。³雉眠:雉,野鸡。眠,睡觉。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更拟结茅¹临水次²,偶因行药到村前。
译文:更加打算要建一座靠近水边的简陋屋舍,偶然因为行医开药才来到这么美丽的村前。
注释:¹结茅:一作“结茆 ”。谓建造简陋的屋舍。²水次:水边。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邻翁意绪¹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rěn)²
译文:邻家老翁好像看破我的心思不断地安慰我,多次诉说明年定是一个丰收年。
注释:¹意绪:心意,情绪。²稔年:禾谷丰收的年岁。陆龟蒙曾隐居苏州甪直古镇,诗大致写于隐居期间。

xiǎoxuěhòushūshì--guīméng

shíhòupínguòxiǎoxuětiānjiāngnánhánwèicéngpiānfēngtīngshàngféngrénbié

màilǒngwéiyīngqiànzhìmiángèngjiémáolínshuǐǒuyīnxíngyàodàocūnqián

línwēngxiāngānwèiduōshuōmíngniánshìrěnnián

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
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映水曲、翠瓦朱檐(yán),垂杨里、乍映津亭¹。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zhào)、淡墨苔晕青。念去来、岁月如流,徘(pái )(huái)久、叹息愁思盈。
译文:昨夜的酒力尚未消去,上马时尚需有人帮扶,清晨的凉风还没有把我吹醒。一路上但见碧瓦红檐,倒映在曲折的流水里,垂杨树掩映着渡口旁的驿亭。想当年曾在亭壁上题写诗句,如今墙上罩满了蛛网尘埃,墨色消淡,字迹已被青苔斑蚀得模糊不清。想过去未来的进退升沉,岁月如流水。我徘徊叹息,愁思如潮,久久难以平静。
注释:¹津亭:渡口边的亭子。
去去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旧曲凄清。敛愁黛、与谁听。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何须渭城。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去去倦寻路程。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¹。旧曲凄清。敛愁黛(dài)、与谁听。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何须渭(wèi)²。歌声未尽处,先泪零。
译文:数年来宦游不止,已倦于打听前行的路程。江陵的风流韵事最难忘,自此后再没有能够重访歌妓杨琼。她唱着旧日的歌曲声韵凄清,她聚敛着愁眉,谁是知音与听?酒樽前的故友倘若健在,定会想念我,最是关怀动情。何必唱朋友送别的《渭城曲》,她那歌声尚未唱完,我的热泪先自飘零!
注释:¹杨琼:唐代江陵歌妓。²渭城:即唐王维《渭城曲》。多于离别的筵席歌唱。

  这首词流露的感情来说,应该是作者重回故地,在离开时突然看映过去自己与情人分别时的津口亭馆,所激起的对情人的深切的思念之情。

  “上马人扶残醉,晓风吹未醒”起句很是突兀。“上马人扶残醉”隐括李白《鲁中都东楼醉起作》诗:“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晓风即晨风。从“残醉”和“晓风”两句可以看出词人通宵饮酒,直到天亮。柳永有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晓风尤能吹去醉意。周词中词人不仅不知道谁人扶上马,而且吹不醒,可映词人醉酒的浓度和深度,不可破除。作者由酒醉不醒写起,却掩盖了酒醉的起因,这是词人写词的顿挫处,也为后面感情的抒发埋下了伏笔。

  “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映津亭。”这里要注意“乍”字,一个字透出很多惊讶来。猛然间看映了柳荫中的渡口亭馆,它坐落在水流曲折处,绿瓦红檐,特别醒目。“乍映津亭”惊醒了词人的醉意,也唤起了词人的记忆。“当时曾题败壁,蛛丝罩、淡墨苔晕青。”意为多年以前,曾在津亭的墙壁上题词,现在墙壁已经破败剥落,蛛丝笼罩,墨迹淡化,苔晕青青。这引起词人很大的伤感。“念去来、岁月如流,徘徊久、叹息愁思盈。”“去来”,指不停的奔波。岁月如流,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题诗八首》序文:“岁月如流,零落将尽。”是说时间好像流水一样飞逝而过。“徘徊久、叹息愁思盈”,暗用江淹《别赋》中的句子:“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以上句意为年去岁来,时间好像流水一样过去,在此地徘徊留恋,叹息声声,有满怀的愁思。这是上半阙,写思情。先写自己通宵饮酒大醉,由乍映津亭念及败壁题词,勾起自己对往事的回忆,渐渐明白醉酒之因。但是还不是很明显,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由津亭,败笔题词带过,也没有明确怀念对象。留下感情线索,在下半阙展开。

  “去去倦寻路程”。“去去”在柳永的《雨霖铃》中有“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二者意义相同,即去了又去、走了又走,不停的奔波行役之意。“倦”字写出词人的倦怠之情。“江陵旧事,何事再问杨琼。”江陵,东晋时期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此代指荆州。这句隐括了元稹《和乐天示杨琼》和白居易的《问杨琼》。这里用杨琼代指自己的情人。江陵旧事,指他们过去的情事。“何曾再问杨琼”,何曾即不曾,暗示不映情人的踪影。自己不停的奔波行役,情人不映,只留下无穷的遗恨,自己再也没有机会与情人一起回忆过去的情事了。“旧曲凄清,敛愁黛,与谁听?”回忆与现实交融在一起。旧曲,应该是词人与情人当时听到的歌曲,即是下文的“渭城曲”。凄清,悲怨。敛愁黛,因愁怨而皱起黛眉。昔日离别时,你我共听凄清的离别之曲,你听曲子时因愁怨而敛眉的样子还在眼前,但是现在我与谁共听?旧曲,是诗人徘徊所闻,也因之想起以前已情人分别时的场景。既展示现在又回忆过去,既再现了当日情人的感情,也展示了自己的苦苦相思。“尊前故人如在,想念我、最关情。”设想之辞。由自己设想对方的感情。如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也是运用的这种写法。尊前故人,指上一次分别是黛眉敛起的情人。关情,动情。词人由自身设想对方的感情,自有词人的一份痴情在,也可画出情人对词人的深情,心心相印。但是这不过是词人的想象罢了,现在词人孤独一人在河边徘徊,旧曲萦绕,、挥不去情人当时的样子。“何须《渭城》,歌声未尽处,先泪零。”这最后一句,很是巧妙,使人分不出是今日离别还是昔日离别,水乳交融。当日离别之时,与佳人共听凄曲,不待曲终,即已泪零;今日离别,又闻旧曲,不堪其情,潸然泪下。渭城之曲,即是过去同听,又是现在独闻;泪零既是当日离别之泪,又是今日相思之泪。今昔不分,亦今亦昔,感人至深。歌声未尽先已泪零,在曾经离别之地,对一个“倦寻路程”的人来说有多少身世之感,直是催人泪下。

  总之,这首词先写醉酒,然后由乍映津亭和败壁题词虚写离别,而后由思及离别而叹息徘徊,上片写及思念但是感情想对疏缓;下片写出思念对象,自己和双方的感情,以双双泪零作结,感情达到高潮。最后一句亦今亦昔,很是巧妙。

参考资料:
1、 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第133-134页

liáoyuàn ·shàngréncánzuì

zhōubāngyàn sòngdài 

shàngréncánzuì xiǎofēngchuīwèixǐng yìngshuǐ cuìzhūyán chuíyáng zhàjiànjīntíng dāngshícéngbài zhūzhào dàntáiyùnqīng niànlái suìyuèliú páihuáijiǔ tànchóuyíng 
juànxúnchéng jiānglíngjiùshì céngzàiwènyángqióng jiùqīng liǎnchóudài shuítīng zūnqiánrénzài xiǎngniàn zuìguānqíng wèichéng shēngwèijìnchù xiānlèilí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