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腰发灵滋,甘美胜牛乳。应持供茶神,慎勿污烹煮。
山腰发灵滋,甘美胜牛乳。应持供茶神,慎勿污烹煮。

shānquán--chéng

shānyāolínggānměishèngniúyīngchígōngcháshénshènpēngzhǔ

程俱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5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牛头见鹤林,梯迳绕幽深。
牛头¹见鹤林²,梯迳(jìng)³绕幽深。
译文:牛头山上见到鹤林禅师,禅机如同山路蜿蜒幽深。
注释:¹牛头:牛头寺。²鹤林:鹤林禅师,一说为附近的鹤林寺。³迳:同“径”,山路。
春色浮山外,天河宿殿阴。
春色浮山外,天河¹宿殿阴。
译文:春色浮满山中,山高寺远,连银河似乎都宿在大殿影中。
注释:¹天河:银河。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传灯¹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译文:传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众生长处黑夜,故施慈悲,于世间遍布远比黄金更贵的佛法。
注释:¹传灯:佛法像灯一样,能够照破世间冥暗,所以佛门把传法称为“传灯。”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¹
译文:我年纪已老,别再作狂吟之事了,是该收收心,静心下来好好修心养性了。
注释:¹不住心:犹无住心,即空灵禅心。

  该诗是杜甫往牛头山拜访鹤林禅师后,下山回望的记述。

  “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诗人拜见禅师后,感觉到禅机深奥高妙,犹如上山来的山经,盘旋曲折,穿云绕雾,难见真面目。描写牛头寺的景色,表示诗人对禅居生活及心境的向往。

  “春色浮天外,天河宿殿阴。”待诗人更上一层楼,顿觉所要寻者,原来睹面就是。浮动在远山上的春景、晚上的银河,无一不是。在这里,衲子们不舍夜昼,布道传灯,向往那黄金敷地的琉璃世界。至此,诗人法喜充满,禅悦遍布。

  “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诗人接着感叹传播佛法并不容易,但禅师仍然慈悲传法。

  “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理解到此,诗人对佛法与鹤林禅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但也不执着于此,所以说“回看不住心”。是啊,如此清修净境,诗人很向往之。诗人年纪也大了,不适合再作狂吟之事了,是该收收心,静心下来好好修心养性了。其实,收住自己的妄心而安住清凉界也会更加自在。

  杜甫写有禅诗数十首,中多论禅礼佛之句。从此可看出杜甫于佛法确有所得,领会《金刚经》“应无所往,而生其心”的义理。从他的一生虽困苦不堪,但始终“哀而不伤”的中庸境界来看,诗人的确是从佛法中得到了利益,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心系禅悦的心迹。

参考资料:
1、 印严,翟艳春著.禅诗画意 1 印严绘画唐代禅诗百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01:49

wàngniútóu--

niútóujiànlínjìngràoyōushēn

chūnshānwàitiān宿殿diànyīn

chuándēngbáiyǒuhuángjīn

xiūzuòkuánglǎohuíkànzhùxīn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译文:自从分别以后,不知几个春天没有回家了,又是个温暖的春日,隔窗望去,樱桃花已经开放了。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况有锦字书¹,开缄(jiān)²使人嗟(jiē)
译文:这时远方又有书信传来,开启后不禁让人嗟叹不已。
注释:¹锦字书:这里运用的是典故。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涛被流放在边远之地,他的妻子思念他,就织锦为文,在丝锦上写信赠给丈夫,她的词作写得凄婉动人。²缄:封。
至此肠断彼心绝。
至此肠断彼心绝。
译文:至此伤心肠断,悲痛欲绝。
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云鬟(huán)绿鬓(bìn)¹罢梳结,愁如回飙(biāo)²乱白雪。
译文:女子头发浓密如云,因为她愁绪万千,像旋风吹动雪花那样绵绵不断,她实在懒得梳理。
注释:¹云鬟绿鬓:形容女子头发浓密如云,而且很有光泽。²回飙:旋风。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去年寄书报阳台¹,今年寄书重相催。
译文:去年寄书回来,就说要回来了;今年寄书重新诉说将要归来之意。
注释:¹阳台:楚王梦到与巫山神女欢会,神女离开时对楚王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¹使西来。
译文:东风啊,你捎去女子的思念,使他早些归来吧。
注释:¹行云:取“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之意。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¹青苔。
译文:等待他归来他却迟迟未归,实在是百无聊赖,只见满地落花堆积,青苔蔓延整个台阶。
注释:¹委:堆积。
《久别离》,乐府《杂曲歌辞》。李白这首诗写的是女子等待久离不归的丈夫早日归来,以及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欲寄愁心朔雁边,西风浊酒惨离颜。黄花时节碧云天。
欲寄愁心朔(shuò)雁边¹,西风浊(zhuó)酒惨离颜²。黄花时节碧云天。
译文:在萧索荒凉的边塞望见大雁,想要把“愁心”寄送。西风下独饮浑浊的黄酒,忆及当年离家别亲凄惨的别宴。黄叶纷飞的时节,碧云飘悠的蓝天。
注释: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¹朔雁边:谓北方边地的大雁。²惨离颜:谓离别的筵宴上忧愁凄苦之形貌。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不知征战几人还。
古戍(shù)¹烽烟迷斥堠(hòu)²,夕阳村落解鞍(ān)(jiān)³。不知征战几人还。
译文:烽离飘起,斥候发出作战的信号。到了黄昏,在一个村子里面卸去行装,驻扎安营。不知道战争结束后还有几个人能回家和亲人团聚。
注释:¹古戍:指古代将士守边之处,筑有城堡、营垒、烽火台等。²斥堠:放哨,此处代指边关哨所。³解鞍鞯:谓卸去行装以驻扎安营。鞍鞯:指马鞍和马鞍下面的垫子。鞍子和托鞍的垫子。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在外从军之人思念家人的情景。

  全词可分为两部分。前三句为上片,写的是战争前的忆家的情状,下片写的是经过厮杀战后后恋家的情景。虽有两片,但却由一“愁”统辖。首句“欲寄愁心朔雁边”直抒胸中压抑长久的“愁”。在萧索荒凉的边塞,“愁心”无法寄送,秋日望见大雁,词人不由心生此意。因“愁”而生忆,忆及当年离家别亲凄惨的别宴,恰如就在昨天,故而愁心更添一层愁。独饮浊酒,更添愁绪,所谓“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又有“浊酒一杯家万里”,所以愁情更浓更远。远处美好的灿灿黄花,给词人视觉上的亮色。一片荒芜之中,突见生机勃勃的黄花,犹如无垠沙漠里的一汪清泉,给人欣喜,却也是如此短暂,欣喜过后是无尽的苦楚。这里,以艳丽的黄花来反衬词人的内心无比凄凉。

  下片中,思绪未定就不得不投入战斗。战斗知道傍晚,片刻的修整,望着受伤的战友,情感徒然升华,由上片的只是内心愁绪,变为内心的担忧。古来战争,从来都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的残酷,让词人心内生忧。在这里,词人虽无直抒胸怨,但怨气慢慢升起:亲人别离,生死未卜,隐隐的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

  全词仅四十二个字,却刻画出多个画面。词人善于运用意象,别具一格,给人不一般的画面感觉。情感表达也是由浅入深,进而有一种隐怨在内。意象结合出的景与词人所要表达的情,相互融合,情景交融。

参考资料:
1、 聂小晴编.纳兰词全编笺注典评 经典典藏版.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5:407-410页
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楚塞(sài)巴山¹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cān)²去棹(zhào)³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
译文:楚地边塞与巴蜀山峰横亘在临江渡口,行人啊请不要登上江边高楼。我远行的车马和你即将远去的客船相隔越来越远。只能隔着江水远望,独自一人登上孤舟。
注释: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此词为双调小令,平韵格,上下片共六十字。戍:守卫边疆。此为谪戍,即充军。江陵:今湖北江陵。内:内人,妻子。¹楚塞巴山:指江陵渡口一带。楚塞,指的是江陵西面的南津关,因江陵在春秋时是楚国的郢都,南津关扼守西陵峡口,形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的要塞。巴山,指高耸夹峙在巴东三峡之一的西陵峡两岸的巴蜀山峰。²征骖:驾车远行的马,也指旅人远行的车。杨慎自己将骑马南下云南。³去棹:即将远去的客船。杨慎妻子黄娥将乘舟西上巴蜀。⁴悠悠:远貌。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好,偏照别离愁。
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河洲¹。今宵明月为谁留?团团清影²好,偏照别离愁。
译文:还是羡慕沙滩上多情的鸟儿,在河中的小岛上双宿双飞。今天晚上的明月是为谁留下的呢?圆圆的月亮,清朗的月光固然美好,却偏偏照耀着这有着离愁别绪的人。
注释:¹河洲:河中的小岛。²团团清影:圆圆的月亮,清朗的月光。

línjiāngxiānshùyúnnánjiānglíngbiénèi--yángshèn

chǔsāishānhéngkǒuxíngrénshàngjiānglóuzhēngcānzhàoliǎngyōuyōu

xiāngkànlínyuǎnshuǐshàngzhōu

quèxiànduōqíngshāshàngniǎoshuāngfēishuāng宿zhōujīnxiāomíngyuèwèishuíliú

tuántuánqīngyǐnghǎopiānzhàobiéchóu

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骊岫(xiù)¹飞泉²泛暖香,九龙³呵护玉莲房
译文:骊山温泉如同香汤,暖雾霭霭泛出芳香。九条龙嘴中吐出泉水,呵护着泉中的玉莲房。
注释:¹骊岫:即骊山;岫,峰峦。骊山在陕西西安临潼区东南,因古骊戎族居此而得名,亦名郾山。²飞泉:指温泉。“泛”,汲古注:“一作‘有’。”³九龙:华清宫九龙殿,唐明皇御汤浴殿。⁴呵护:阿禁守护。⁵莲房:莲蓬。因各孔分隔如房,故名。
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平明¹每幸长生殿²,不从金舆(yú)³惟寿王
译文:每天清晨在长生殿,明皇与贵妃成对成双。皇亲国戚都乘金舆去,不愿去长生殿的只有寿王。
注释:¹平明:犹黎明。²长生殿: 华清宫之斋殿,一说寝殿。³金舆:皇帝的车驾。⁴寿王:李瑁,明皇第十八子,母武惠妃。

  全诗对玄宗强占儿媳的秽行不着一字,而其荒淫已揭露无遗。 作者对玄宗因专宠贵妃而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朝从此一蹶不振,深为慨叹,不仅屡刺其荒淫,且一再举出寿王,刺其无道之至,在当时文人中最为大胆尖锐。

  诗的首句写景,描绘骊山温泉的优美环境。次句表面上写温泉之景,实寓隐比在内。龙,在义山诗中本来就是男性的代称。九龙吐温泉水,由“玉莲房”承接,这一意象隐指明皇、贵妃在温泉池的相会。作者用“呵护”把龙拟人化,极妙。明皇宠幸玉环,用“呵护”十分形象。三四句一转,写寿王内心的怨恨,他不去长生殿,不愿看到父皇与昔日的“寿王妃”亲昵。诗人抓住这一细节,以之入诗,极有魅力。诗人对寿王是寄予同情的,这是李商隐正义感的品格显示。诗人对明皇、贵妃之恋从无好感,作者所有涉及明皇贵妃的诗都是明证。

参考资料:
1、 钟来茵:李商隐爱情诗解. 学林出版社,1997,281
2、 储大泓. 历代咏史诗选注[M].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201.

shānyǒugǎn--shāngyǐn

xiùfēiquánfànnuǎnxiāngjiǔlóngāliánfáng

píngmíngměixìngzhǎngshēng殿diàncóngjīnwéi寿shòuwáng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