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棘空回首,飞凫竟折腰。祇今随泛宅,敢复叹沉僚。
栖棘空回首,飞凫竟折腰。祇今随泛宅,敢复叹沉僚。
行路终难拗,迷魂不可招。山川良是昔,恍似鹤归辽。
行路终难拗,迷魂不可招。山川良是昔,恍似鹤归辽。

zhōuxíngguòjiāngyǒugǎnèr--chéng

kōnghuíshǒufēijìngzhéyāojīnsuífànzháigǎntànchénliáo

xíngzhōngnánǎohúnzhāoshānchuānliángshìhuǎngshìguīliáo

程俱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5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西迈,经其旧庐。于时日薄虞渊,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余与嵇(jī)康、吕安¹居止²接近,其人并有不羁(jī)之才³。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嵇博综技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¹⁰视日影,索琴而弹之。余逝将¹¹西迈¹²,经其旧庐。于时日薄¹³(yú)¹⁴,寒冰凄然。邻人有吹笛者,发音寥(liáo)¹⁵。追思曩(nǎng)¹⁶游宴¹⁷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
译文:我和嵇康、吕安的行止相近,他们都有不受拘束的才情。可是嵇康的志向高远人疏阔,吕安的心胸旷达人豪放,之后各自因为一些事情人被杀。嵇康精通所有的技艺,对于音律尤其高妙。当临刑之时,他回头看了看太阳的影子,要过琴来弹奏。正值我将要西行,路过我们旧日的居所,当此之时,太阳渐渐地迫近它的沉落之地,寒冷的冰霜越发显出凄凉的样子,邻里有人吹笛,吹出的声音嘹亮悲摧,追怀往昔一起游玩宴乐的情分,我被这笛声触动不禁深深叹息,所以写下这样的赋。
注释:¹吕安:字仲悌,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²居止:居住的地方。³不羁之才:有才能但不受羁绊。⁴志远而疏:志向高远,但疏于人事。⁵心旷而放:心性旷达,游离于世俗。⁶以事见法:以,因;事,指二人被诬之事,详见后文;法,刑;以事见法,因那件事而被加刑。⁷博综:博,广;综,综合。此处指广博掌握(很多技能)。⁸丝竹:丝指弦乐,竹指管乐,此处引申为音乐、乐器。⁹就命:就死、赴死。¹⁰顾:看。¹¹逝将:将要。¹²迈:行。¹³薄:迫近。¹⁴虞渊:传说中的日落之处。¹⁵寥亮:即今嘹亮。¹⁶曩昔:从前。¹⁷游宴:出游、聚会。
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而北徂。
将命¹²于远京兮,遂旋反³而北徂(cú)
译文:奉命前往遥远的上京,又回身向北人去。
注释:¹将命:奉命。²适:往。³旋反:旋,回;反,同“返”;旋反,回来,指从洛阳回去。⁴徂:行。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¹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²之旧居。
译文:泛舟渡过黄河,路过昔日在山阳的故居。
注释:¹济:渡。²山阳:嵇康原住在山阳嵇山之下。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zhān)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¹乎城隅(yú)²
译文:举目看到萧条的旷野,在城脚下停下我的车舆。
注释:¹驾:车驾。²城隅:城的一角。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践二子¹之遗迹兮,历²穷巷³之空庐。
译文:重履二人留下的遗迹,经过深巷中的空屋。
注释:¹二子:指嵇康和吕安。²历:经。³穷巷:隐僻的里巷。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叹黍(shǔ)¹之愍(mǐn)²周兮,悲麦秀³于殷(yīn)
译文:感叹《黍离》的歌声深切地哀悯西周的宗庙,悲伤《麦秀》的调子飘荡在殷朝的废墟。
注释:¹黍离:《诗经》中感叹周朝覆亡的诗歌。²愍:通“悯”;同情。³麦秀:指麦子秀发而未实。⁴殷墟:殷都旧址,在今河南安阳市小屯村。
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¹古昔²以怀今³兮,心徘徊以踌(chóu)(chú)
译文:因为抚摸到古老的哀愁人怀念故去的人,我的心徘徊人踌躇。
注释:¹惟:思念。²古昔:指上文的周商旧事。³怀今:指有感于古人事而怀念嵇康和吕安。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栋宇存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¹
译文:梁栋屋宇都历历存在人没有丝毫损毁,故人的形容和精神已远逝不知所去。
注释:¹焉如:何往。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昔李斯之受罪¹兮,叹黄犬而长吟²
译文:当年李斯受罪被杀,为着不能再牵黄犬出上蔡门打猎人恋恋不舍,叹息长吟。
注释:¹受罪:受(因罪所加的)刑罚。²吟:叹息。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悼嵇生之永辞¹兮,顾日影而弹琴。
译文:我哀悼嵇生将要永辞世间的最后一刻,回顾日影再一次弹响鸣琴。
注释:¹辞:诀别。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托运遇¹于领会²兮,寄余命³于寸阴
译文:人生的缘分遭际聊寄于瞬间的领悟遇合,剩下的美好生命托付给哪怕只有一寸的光阴。
注释:¹运遇:命运遭遇。²领会:对于命运的领悟和理解。³余命:剩下的生命。⁴寸阴:极短的时光,指临刑前的片刻。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听鸣笛¹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²
译文:我听到笛子的声音爽朗慷慨,仿佛嵇生绝世的清音得以重临。
注释:¹鸣笛:指序中所说的邻人之笛。²寻:继续。
停驾言其将迈兮,遂援翰而写心。
停驾¹²其将迈³兮,遂援(hàn)而写心
译文:我的车驾将重新起程,于是执笔写下此刻的心情。
注释:¹驾:马车。²言:语气助词。³将迈:将要出发。⁴援:提。⁵翰:笔。⁶写心:描述自己的心境。

  这篇赋体文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向秀为怀念故友嵇康和吕安所作。此赋分为“序言”和“正文”两部分,字里行间直陈直叙,除了对亡友的沉痛悼念之外,对当时黑暗政治难以明言的悲愤也流露其中。可谓情真语切,悲愤交加,寓情与景,寄意遥深。

  “序言”写向秀自己经过旧庐时闻邻人笛音,不禁忆起嵇康之死及其死前弹琴的模样。“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人弹之”,当时,亡友嵇康看看日影,临刑将到,便索琴弹了一曲只有他自己会弹的《广陵散》。其“远人疏”的从容气度,对临刑前视死如归的英勇气概,对屠杀者极度藐视的神情,活灵活现,如在目前。据《晋书》记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所以说,《广陵散》是嵇康“临当就命” 索琴人弹出的绝响,是嵇康最后思想的凝结,也是我们了解嵇康生命意识的关键。有人说,嵇康“把庄子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人间化了”(罗宗强语),因为,琴声对于嵇康来说,曾经凝聚着“乘云气,御飞龙,人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的神仙情结。有了这样的心态,嵇康不会去顾及人生之途上到底有多少不尽人意的地方,哪怕“寄余命于寸阴”,也不忘去弹奏“感天地以致和”的音乐,让琴声超越人生困境的诗性境界,去创化一种本然,去拓展一种空谷传响、长啸久绝。作者这样写嵇康惨遭杀害时戏剧性的动人表现,目的是歌颂亡友的德才和风度。

  “主文”虚实相间,借景抒情,凄楚悲怆,涵咏不尽。“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此处用“济”、“经”、“瞻”、“息”、“践”、“历”等动词,一方面把作者自己的举步维艰的处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一方面又是通过特定时间的特定景物移情抒怀。鲁迅说,向秀写《思旧赋》是“为了忘却的记念”。向秀绕一大段远路到山阳去,是为了凭吊昔日好友,人凭吊又是为了告别。这是因为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嵇康被害后,在司马氏的高压下,他不得不应征到洛阳。人当年,他与嵇康曾沿着这条路,往返于山阳与洛阳,寒风凛冽,往事如烟……如今好朋友嵇康曾经存在的地方,已物是人非。“叹《黍离》”、“悲《麦秀》”、“栋宇存”人“形神逝”。 故居、情景仍然是日落、音声如昔,但自嵇康死后,他的妻儿已迁居他乡,此处只留下了一座空宅。虽然栋宇还没有毁坏,人主人已经形神俱逝。远远望去,犹如荒冢一样凄凉。这些现实与往事,无不勾起向秀的极大伤感。此刻,向秀想起历史上李斯被腰斩的冤案:李斯临刑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史记》)李斯对儿子关于黄犬的一段临别谈话,读之令人鼻酸,这是血泪的怨愤控诉。向秀用此隐喻和类比,为嵇康鸣不平,故又忆及“顾日影人弹琴”之事。忽然,远处传来了嘹亮人断续的笛声,原来是陌生的邻人吹起了一首伤感的曲子,在这寒冷的黄昏,更是沁人肺腑的凄凉。于是,“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人复寻”。与开头“序”中描写的嵇康的身影与音乐联系在一起遥相呼应,同时也形成了情景交融的移情手法。鲁迅曾经说过:“青年时期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人,现在我懂了。”原来,“吟罢低眉无写处”的心境多么与之相似。有人也曾评说,“向秀作思旧赋,家国万端,生机变乱,不可胜说。然人郁结者,欲说还休,休又难止”。也许这就是抒情小赋动人心弦之处——“短歌微言不能长”(曹丕《燕歌行》)最好的诠释吧 。

  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也有应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总之,《思旧赋》以含蓄的笔法,表述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用简短的笔墨,隐晦曲折的表达自己哀伤激愤之情。尤其是“山阳邻笛”的典故,哀怨愤懑,情辞隽远,已经成为后世文学审美的意象之一。

jiù

xiàngxiù wèijìn 

kāng ānzhǐjiējìn rénbìngyǒuzhīcái ránzhìyuǎnérshū xīnkuàngérfàng hòushìjiàn zōng zhúmiào líndāngjiùmìng shìyǐng suǒqínértánzhī shìjiāng西mài jīngjiù shíyuān hánbīngrán línrényǒuchuīzhě yīnliáoliàng zhuīnǎngyóuyànzhīhǎo gǎnyīnértàn zuòyún 

jiāngmìngshìyuǎnjīng suìxuánfǎnérběi 
huángfànzhōu jīngshānyángzhījiù 
zhānkuàngzhīxiāotiáo jiàchéng 
jiànèrzhī qióngxiàngzhīkōng 
tànshǔzhīmǐnzhōu bēimàixiùyīn 
wéihuái怀jīn xīnpáihuáichóuchú 
dòngcúnérhuǐ xíngshénshìyān 
zhīshòuzuì tànhuángquǎnérchángyín 
dàoshēngzhīyǒng yǐngértánqín 
tuōyùnlǐnghuì mìngcùnyīn 
tīngmíngzhīkāngkǎi miàoshēngjuéérxún 
tíngjiàyánjiāngmài suìyuánhànérxiěxīn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山水观形胜¹,襄阳美会(kuài)(jī)²
译文:观山水重在形势之胜,襄阳之美超过会稽。
注释:望楚山:在湖北襄阳。传说周时,秦与齐、韩、魏攻楚,曾登此山以望楚,故名。¹形胜:优美的风景。²会稽:地名,秦置会稽郡,治所在吴县,地当在今江苏东南部及浙江西部。隋开皇九年(589)析山阴县置会稽县,唐因之。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jī)¹
译文:只有最高的望楚山,先前从未来攀陟。
注释:¹攀跻:攀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石高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译文:石崖峭壁疑是刀削而成,众山同它相比全都太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晴明试登陟(zhì)¹,目极无端倪²
译文:晴朗的日子一经登上峰顶,极目远眺果然无边无际。
注释:¹登陟:登上。²端倪:边际,头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云梦¹掌中小,武陵²花处迷。
译文:云梦泽只有手掌一样窄小,武陵源在繁花掩映中扑朔迷离。
注释:¹云梦:泽名。²武陵:此处当代指桃花源。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暝还归骑下,萝月¹映深溪。
译文:黄昏后骑马下山归来,透过藤萝明月映在深溪里。
注释:¹萝月:藤萝间的明月。

  诗以议论发端。开始两句说,要论山水的优美,襄阳远远胜过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会稽是古代越国的都城,以山水秀丽著称。孟浩然刚从越地而归,拿襄阳山水与会稽比较,是很自然的。前二句传达出山是故乡美的热爱故乡之情。笔锋一转,诗人的笔落在望楚山上。孟浩然喜爱游览,一生踏遍了襄阳的山山水水,这座望楚山却一直没有登览过。写未登望楚山,是为了下文写登望楚山。这样写是突出望楚山在诗人心中的地位。

  五六句写远望望楚山。望楚山的石崖像刀劈那样陡峭,周围的山都伏在望楚山脚下。诗前句用比喻,后句用比较,表现望楚山的陡和高。七句到十句写登望楚山。在晴朗的天气里登上望楚山,极目远眺,一直看到天的尽头。从看得远写望楚山的高,这是从虚处落笔,让读者充分发挥想象,后两句再从实处写。极目南望,巨大的云梦泽只有巴掌大小,而桃花源隐在迷迷蒙蒙的花中。云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湖泊,横于大江南北,方圆九百里。武陵在今湖南常德市。陶渊明《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沿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襄阳是今天湖北襄樊市,即使望得再远,也不可能望见湖南的梦泽和桃源,而且沧桑变换,唐时云梦已大多成为陆地,名存实亡。诗利用视觉的近大远小,把千里大的云梦缩成巴掌大小,把本来不可见的桃花源写得隐约可见,正是通过想象与夸张,渲染望楚山之高。一般诗写山高都是尽力夸张山如何高耸入云,而这里将云梦武陵缩小,作为望楚山的陪衬,不落窠臼,别有意趣。这样,诗在表现望楚山高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高远博大的胸襟。这两句诗文辞优美,诗意盎然。

  入夜,诗人才下山回家,足见诗人游兴之高,足见望楚山之令人流连忘返。接着诗人又由下山宕开,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月夜山溪图:骏马踏着银色的月光,从山上奔驰而下;月儿透过薛萝映在深深的溪流上,宛如沉璧。

  诗以描写望楚山的高峻和登山的所见,描绘襄阳的江山形胜之美。诗格调冲淡,就中又“文采丰葺”(殷璠《河岳英灵集》),显出似淡实腴,“采秀内映”(《河岳英灵集》)的特色。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81-83页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独坐池塘如虎踞(jù)¹,绿荫树下养精神。
译文:青蛙独坐池塘上如猛虎盘踞,头顶绿荫修身养性。
注释:¹虎踞:如虎之蹲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译文:春天来临如果青蛙不开口,有哪个虫儿敢争先鸣叫呢?

jué ·yǒng

máodōng(cún) jìnxiàndài 

zuòchítáng 绿yīnshùxiàyǎngjīngshén 
chūnláixiānkāikǒu chóngérgǎnzuòshēng 
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
江上西山¹半隐堤(dī),此邦²台馆³一时西。
译文:江上西山遮掩了一半江堤,此处的楼台馆阁一时间全都朝西。
注释:南堂:在临皋亭,俯临长江,是作者贬谪黄州后居住的地方。¹西山:即樊山,在今湖北武昌西,与赤壁隔江相对,上有苏园,为苏轼贬居黄州时的读书处。²此邦:指黄州。³台馆:楼台馆阁。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
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¹
译文:独有南堂建造在西南方向,可以卧看千张风帆在浅滩收起。
注释:¹浅溪:谓浅滩,近岸水浅处。

nántángshǒu ·

shì sòngdài 

jiāngshàng西shānbànyǐn bāngtáiguǎnshí西 
nántángyǒu西nánxiàng kànqiānfānluòqiǎn 
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以为饵,蹲乎会嵇,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没而下,骛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而腊之,自制河以东,苍梧以北,莫不厌若鱼者。
(rén)¹公子²³大钩巨缁(zī),五十犗(jiè)以为饵,蹲乎会(kuài),投竿东海,旦旦而钓,期(jī)不得鱼。已而大鱼食之,牵巨钩錎(xiàn)¹⁰没而下,骛(wù)¹¹¹²而奋¹³(qí)¹⁴,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móu)¹⁵鬼神,惮(dàn)¹⁶千里。任公子得若鱼,离¹⁷而腊(xī)¹⁸之,自制河¹⁹以东,苍梧²⁰以北,莫不厌²¹若鱼者。
译文:任公子做了大鱼钩和黑丝绳,他把五十头肥壮的牛作为鱼饵,蹲在会稽山上,将钓钩甩到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等了一整年还没钓到鱼。后来有一条大鱼吃钩了,牵动巨大的鱼钩沉入水下,迅速地昂头扬尾摆动鬐背,激起的白色波涛就像山一样,(似乎整个)海为之震荡,发出的声响好像出自鬼神,骇人的声威震慑千里。任公子钓到这条鱼,将这条大鱼切小然后腌制成干鱼肉,从制河以东,到苍梧以北的人们,没有不饱食这条鱼的。
注释:¹任: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济宁东南。²公子:诸侯之子。³为:制作。⁴缁:黑丝绳。⁵犗:阉割过的牛,指肥壮的牛。⁶会嵇:山名,在今浙江绍兴东南。⁷旦旦:天天。⁸期年:一整年,满一年。⁹已而:后来。¹⁰錎:沉入。¹¹骛:奔驰,迅急。¹²扬:昂头扬尾。¹³奋:搧动。¹⁴鬐:鱼鳍,即鱼翅。¹⁵侔:相同,等同。¹⁶惮赫:骇人的声威。¹⁷离:分,剖开。¹⁸腊:干肉,这里是动词,把肉晾干。¹⁹制河:制,浙河,今钱塘江。²⁰苍梧:山名,在今湖南省南部。相传舜死后葬于此山。²¹厌:饱食。
已而后世辁才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于世亦远矣。
已而后世辁(quán)¹讽说之徒,皆惊而相告也。夫揭²竿³,趣灌渎(dú),守鲵(ní)(fù),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xuán)¹⁰,其于大达¹¹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¹²,其不可与经¹³于世亦远矣。
译文:后来才疏学浅的人都惊叹这件事并互相告知。他们拿了鱼竿和钓线,赶到沟渠旁边,钓些鲇、鲫这样的小鱼,那样想钓到大鱼就难了啊;(他们)凭借浅薄荒诞的言论获得崇高的声誉,那距离高妙的大道理也差得很远呢。所以不曾听说任公子的作风,他们要治理政事那还差得很远啊。
注释:¹辁才:才疏学浅的人。辁:小,轻,比喻低劣。²揭:提,举。³竿:钓鱼竿。⁴累:细微,这里借指钓线。⁵趣:疾走。⁶渎:小沟渠。⁷鲵鲋:鲇鱼和鲫鱼,这里泛指小鱼。⁸小说:浅薄荒诞的话。⁹干:求。¹⁰县令:即高名令闻,指美好的名声。县:高。令:美好。¹¹大达:博学明理,大通于至道。¹²风俗:作风。¹³经:治理。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