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营谋客自枫宸,去去尖风雁字匀。
莫把吟诗替横槊,新亭北望正愁人。
柳营谋客自枫宸,去去尖风雁字匀。
莫把吟诗替横槊,新亭北望正愁人。
张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49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庾信留仕北朝后,常常面对异域风物而起羁旅之叹。但这首诗所描写的边塞景象,并不一定是即目所见,而是综合若干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再结合几个典故,构成冷落萧索的总体印象,借以抒写出心头的凄凉之感。

  “萧条亭障远,凄惨(一本作‘凄怆’)风尘多。”浓郁的乡关之思中夹杂着尚未消磨的豪气,从诗中迎面扑来。他本可以在故乡安乐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却又因故而漂零在异地他乡,屈仕敌国,远离家园。“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诗人看不见故园的青山秀水,他想:黄河的那一面,应该就是故乡的城池吧?“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苏武不在,易水犹寒,没有人能够明白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壮士一去不复返,自己不知何时才能踏入故园。“故园东望路漫漫”,诗人把最好的岁月留在了异国他乡。“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最后借前面典故的字面意义,与前六句合成一个完整的境界,勾出了诗人遥望亭障关河,面对秋风寒水,在边塞的帐幕中晨起悲歌的形象。

  在格律上,此诗除第二句为三平调外,其余各句平仄粘对都暗合五言律诗的规则,已可视为唐人五律的先声。

yǒnghuái怀èrshíshǒu ·èrshíliù

xìn nánběicháo 

xiāotiáotíngzhàngyuǎn cǎnfēngchénduō 
guānménlínbái chéngyǐnghuáng 
qiūfēngbié hánshuǐsòngjīng 
shuíyángàishì chénzhàngzhōng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yín)¹
译文:秋天的大涤山,美景无限,我难以一一游览;秋天的大涤山,引起我无限遐思,更难一一形诸笔端。
注释: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西南大涤山中,唐建天柱观,宋改名洞霄宫。¹无垠:无边,无尽。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碧涧(jiàn)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译文:你看,那碧绿的山涧,泉水奔流,带来了片片红叶;青葱的树林上空,朵朵白云萦绕飘荡。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chán)分。
译文:一只飞鸟不知从何处飞来,扑腾腾地冲进了树阴;夕阳西下,满山的知了,不停地鸣唱。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译文:我想,这美妙的夜晚,雨打芭蕉,声声点点,是那么的悦耳;有谁,将与我一起,在枕上细细地聆听,联翩浮想?

  林逋是杭州孤山的隐士,来此游览,写下他的观感。此诗就是其中的一首。一般研究者认为,宋诗讲究议论,起于欧阳修等人学韩愈古文,遂在诗中借鉴古文的写法,形成了以散文为诗的风格,同时也把议论带入到诗中。林逋这首诗,首联也以散文笔法起,作一总论,可以说走在了欧阳修等人的前面。

  诗写的是宿洞霄宫,采取的是历来游览留宿诗的习惯写法,即先不写宿而写游。首联作一大概括。洞霄宫在大涤山中,诗第一句便写山,说秋天的大涤山,美景无限,难以遍历,也难以缕述;第二句接述游山的感触,美景无限,他游览时的快意,也难以缕述。这样,诗作了一番大范围、居高临下的总述,把山景及自己的游兴交代出来,写得很满。

  以下两联便具体写山,铺陈“秋山不可尽”处。诗在写山时,紧紧把握住“秋”字,首先说碧绿的涧水在山石间奔流,水中漂来了片片红叶;茂密的树林上端,白云在悠闲地飘浮。这一联使用了几种亮丽的色彩,碧涧、红叶、青林、白云,把山林装点得绚丽多彩;水在奔流,云在飘荡,又写出山中的幽阒,体现出诗人面对山景的喜悦心情。碧涧中流下红叶,很像晋刘晨、阮肇游天台山遇仙女前,见到一条涧水,漂下片片红色的桃花那种仙境;青林点缀着白云,其意境有似晋陶弘景的“山中何所有?岭上有白云”那样超尘绝俗的诗句。大涤山是道家第七十二福地,诗人勾勒的这派悠闲高雅的景色,似乎也充满了隔绝人寰的仙风道气,这也是诗人所要表白的“秋思亦无垠”的一个方面。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吟”,也是写景,但笔法又换,转入明净轻快。诗仍关合秋天,但又插入当天的时间,表明已是黄昏时候,为下宿洞霄宫作伏。上联写的是自然界纯净的景色,重点是静,尽管水在流、云在飘,都是相对的静止,有声的无声;这联的重点放在动与闹上,说在树林清凉的树阴中,一只鸟儿扑腾腾地飞来栖下,落日照着山林,到处是秋蝉的鸣声。这联写得很有兴味,与前面合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氛围,显得诗人在山中徘徊,充满留恋,以至于把整个身心都沉浸在自然之中,处处呈现出自然界的真趣。

  最后,诗才归结到“宿”字上,但又不直接写,而是宕开一层。洞霄宫中种了许多芭蕉,诗便由芭蕉想到晚上听雨,便通过虚拟听雨来实写住宿。“此夜芭蕉雨”,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山中气候多变,目前是晴天,晚上就会下雨。因雨,他想到了那秋雨打在芭蕉叶上的充满韵味的响声。另一种解释,诗人宿洞霄宫是秋天,秋风萧瑟,摇动着芭蕉,夜深人静,满树沙沙,黄叶飘阶,犹如不绝的雨声。想到晚上美妙的秋声,诗人不禁问道:“有谁和我一起在枕上共听呢?”这样一问,留了想象的余地,也回照了首联的“秋思亦无垠”句。

  林逋这首诗写得工巧细致、闲远冲淡,如其为人。对偶整齐,层次分明,景与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韵味无穷。梅尧臣《林和靖先生诗集序》说林逋诗“咏之令人忘百事”,这首诗正有这样的魅力。

参考资料:
1、 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47-48
2、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1-12
3、 张鸣.宋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36

宿dòngxiāogōng

lín sòngdài 

qiūshānjìn qiūyín 
jiànliúhóng qīnglíndiǎnbáiyún 
liángyīnniàoxià luòluànchánfēn 
jiāo rénzhěnshàngwén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¹寒暑不溃²。出之烨(yè)³,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jià)十倍,人争鬻(yù)之。
译文:杭州有个卖水果的人,擅长贮藏柑橘,经历一整年也不溃烂,拿出它们的时候还是光彩鲜明的样子,玉石一样的质地,金灿灿的颜色。放到市场上,卖(比别人的高出)十倍的价钱。人们争相购买他的柑橘。
注释:¹涉:经过,经历。²溃:腐烂,腐败。³烨然:光彩鲜明的样子。⁴玉:像玉石一样。⁵贾:同“价”,价格。⁶鬻:这里是买的意思。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予贸¹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²败絮(xù)³。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biān),奉祭(jì)(sì),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gǔ)也?甚矣哉,为¹⁰¹¹也!”
译文:我买到了其中的一个,切开它,像有股烟直扑口鼻,看它的里面,干枯得像破败的棉絮。我很奇怪,问他说:“你卖柑子给人家,是打算让人家放在笾豆之中供祭祀用呢,还是拿去待嘉宾用呢?或者只不过用这种漂亮的外观去迷惑笨拙、盲目的人上当呢?这样欺骗人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分了。”
注释:¹贸:买卖,这里是买的意思。²若:像,好像。³败絮:破败的棉絮。⁴若:代词,你,你们。⁵实:填满,装满。⁶笾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用的两种器具。笾,竹制的食器。豆,木制、陶制或铜制的食器。⁷炫:同“炫”,炫耀,夸耀。⁸惑:迷惑,欺骗。⁹愚瞽:愚蠢的人和瞎子。瞽,瞎子。¹⁰为:做。¹¹欺:欺骗人的事。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卖者笑曰:“吾业¹是有年矣,吾赖²是以食(sì)³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译文:卖柑橘的人笑着说:“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好多年了。我依赖这个用来养活自己。我卖它,别人买它,不曾有人说过什么的,却唯独不能满足您吗?世上做欺骗的事的人不少,难道仅仅只有我一个吗?您还没有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注释:¹业:以······为职业。²赖:依赖,依靠。³食:同“饲”,这里有供养、养活的意思。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峨大冠、 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今夫¹佩虎符²、坐皋(gāo)(pí)³者,洸(guāng)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峨大冠、 拖长绅者,昂昂¹⁰乎庙堂¹¹之器¹²也,果能建伊、皋¹³之业¹⁴耶?盗起¹⁵而不知御¹⁶,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dù)¹⁷而不知理,坐¹⁸(mí)¹⁹(lǐn)(sù)²⁰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²¹醇醴(lǐ)而饫(yù)²²肥鲜者,孰不巍巍²³乎可畏,赫(hè)²⁴乎可象²⁵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²⁶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译文:那些佩戴虎形兵符、坐在虎皮上的人,威武的样子,好像是捍卫国家的将才,他们果真能拥有孙武、吴起的谋略吗?那些戴着高帽子,拖着长长带子的人,气宇轩昂的坐在朝堂之上,他们果真能够建立伊尹、皋陶的业绩吗?盗贼四起却不懂得抵御,百姓困苦却不懂得救助,官吏狡诈却不懂得禁止,法度败坏却不懂得治理,奢靡的浪费粮食却不懂得羞耻。看看那些坐在高堂上,骑着大马,喝着美酒,吃着美食的人,哪一个不是威风凛凛、令人敬畏、显赫的值得人们效仿?可是无论到哪里,又有谁不是外表如金似玉、内心破败得像破棉絮呢?你看不到这些现象,却只看到我的柑橘!”
注释:¹夫:发语词。²虎符:虎形的兵符,古代调兵用的凭证。³皋比:虎皮,指将军的坐席。比,通“皮”,毛皮。⁴洸洸:威武的样子。⁵干城之具:捍卫国家的将才。干,盾牌,文中意为捍卫。干和城都用以防御。具,将才。⁶孙、吴:指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和吴起。⁷略:谋略。⁸峨:高高地,指高戴。⁹拖长绅:拖着长长的腰带。绅,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上的带子。¹⁰昂昂:气宇轩昂的样子。¹¹庙堂:指朝廷。¹²器:才能,本领,这里指“有才能的人”。¹³伊、皋:指古代著名政治家伊尹和皋陶。¹⁴业:功业。¹⁵起:兴起。¹⁶御:抵御。¹⁷斁:败坏。¹⁸坐:坐在高位的意思,指那些在高位上却不干正事。¹⁹糜:通“靡”,浪费。²⁰廪粟:国家发的俸米。²¹醉:醉饮。²²饫:饱食。²³巍巍:高大的样子。²⁴赫赫:显赫的样子。²⁵象:模仿。²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比喻虚有其表,及外表好而实质坏的人。
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予默然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¹东方生²滑稽(jī)之流³。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译文:我默默地没有话用来回答。回来思考这卖柑人的话,觉得他像是像东方朔那样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难道他是对世间邪恶现象激愤痛恨之人吗?因而假托柑橘用来讽刺吗?
注释:¹类:像。²东方生:指东方朔。汉武帝时曾任太中大夫,性格诙谐,善于讽谏。³滑稽(古书中读作gǔ jī)之流:指诙谐多讽、机智善辩的人。⁴愤世疾邪:激愤、痛恨世间邪恶的现象。疾:愤恨。⁵托:假托。

  这是一篇著名的寓言体讽刺散文,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洗炼的笔墨记述了故事的经过,可说是全文的引子,作者先写柑子外表具有金玉之美,其中却如败絮之劣,在一优一劣而形成的鲜明对比之中,自然而然地引起发问,“将炫外以惑愚瞽也?”也自然而然地引出指责,“甚矣哉,为欺也!”作者在此突出一个“欺”字,这是全文的核心,也是贯串始终的主线,看似不经意地提出,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正是这个文眼,才引起卖柑者大段的深刻的议论。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通过卖柑人之口,揭露那些达官绅士欺世盗名的真相。文章的构思非常巧妙,“卖者笑曰”一个“笑”字用得很好,首先表现在后面的大段议论只是由一个小商贩在谈笑诙谐中说出,这就亲切又可信;其次表现了一个普通人对那些不可一世的人的鄙视。小商贩的回答也是巧妙之极,用一句反问“而独不足子所乎?”它揭示面对“欺”道横行的社会,人们已经麻木。紧接着再用一个反问“而独我也乎?”这个反问比前一个反问更有份量,它既突出了言者对“欺”道横行社会的强烈憎恨,又使愤懑之词如流涌出。为证实自己的论点,卖柑者以排比句式,历数了行“大欺”的人。先用两个长排比句描写武将“洸洸乎干城之具”、文官“昂昂乎庙堂之器”,以之与柑子“烨然”外表相对照;接着又连用五个短排比句揭露其实质,原来是文不能治国、武不能治军之众。为了更琳漓尽致地宣泄自己愤世嫉邪之情感,文章又用两个反问句进行反复揭露。反复揭露使卖柑者“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一句指责得有理,批评得有力。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作者没有写自己如何慷慨激昂地响应卖柑者之言,却是“退而思其言”,这样既使文章形成一种跌宕美,也表明作者在深思熟虑之中品味其言的真谛所在,承认其言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这篇文章由买卖一个坏了的柑橘的小事引起议论,假托卖柑者的一席话,以形象、贴切的比喻,揭示了当时盗贼蜂起,官吏贪污,法制败坏,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有力地讽刺了那些冠冕堂皇、声威显赫的达官贵人们本质上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欺世盗名的人物,从而有利抨击了元末统治者及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还有社会当下的黑暗,抒发了作者愤世嫉俗的情感。

参考资料:
1、 田南池.明代散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26-30
2、 钟树芳.明清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28-32
3、 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48-150
4、 朱一清.古文观止赏析集评(四):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314-319

màigānzhěyán

liú míngdài 

    hángyǒumàiguǒzhě shàncánggān shèhánshǔkuì chūzhīrán zhìérjīn zhìshì jiàshíbèi rénzhēngzhī 

    mào pōuzhī yǒuyānkǒu shìzhōng gānruòbài guàiérwènzhīyuē  ruòsuǒshìrénzhě jiāngshíbiāndòu fèng gōngbīn jiāngxuànwàihuò shènzāi wéi  

    màizhěxiàoyuē  shìyǒunián làishì shòuzhī rénzhī wèichángyǒuyán érsuǒ shìzhīwéizhěguǎ ér wèizhī 

    jīnpèi zuògāozhě guāngguānggānchéngzhī guǒnéngshòusūn zhīlüè éguān tuōchángshēnzhě ángángmiàotángzhī guǒnéngjiàn gāozhī dàoérzhī mínkùnérzhījiù jiānérzhījīn érzhī zuòlǐnérzhīchǐ guānzuògāotáng  zuìchúnérféixiānzhě shúwēiwēiwèi xiàng yòuwǎngérjīnwài bàizhōngzāi jīnshìzhīchá érchágān  

    rányìng tuì退éryán lèidōngfāngshēnghuázhīliú fènshìxiézhě értuōgānfěng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译文:在这塞外苦寒之地,直到三月春半时,梨花才开始绽放。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¹从老僧饭,更(gèng)²上夫人台。
译文:于是我同寺中的老僧吃完饭,又登上了夫人台。
注释:¹因:副词,于是。²更:复再。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清唱云不去¹,弹弦风飒(sà)来。
译文:那清越的歌声令白从停遏,那优美而淡雅的琴韵像清风飒然吹过一般。
注释:¹云不去:典出《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¹回。
译文:我也应该倒骑着马,像山公那样酩酊大醉而归。
注释:¹山公:即晋山简。
这是一首极具情趣的塞外踏春诗。全诗从三月春始至、梨花迟迟开之景入手,给人以奇异惊喜之感,让人不由对漠北温馨的一面倍感心怡;于是诗人登山赏花,遂入禅寺,得见寺中古迹;然后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潜心品味“只应天上有”的绝妙韵律;最后以古人放达、游牧的故事中衬托自己此时此刻陶醉其间的心情。诗文在意兴盎然的情趣中结束,读来仍感余韵绵绵,结尾一联与王维“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更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89-190页

dēngliángzhōuyǐntái--céncān

sānyuèbànhuājīnshǐkāi

yīncónglǎosēngfàngèngshàngréntái

qīngchàngyúndànxiánfēnglái

yīngdàozàiháishìshāngōnghuí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胡雁¹鸣,辞燕(yān)²,昨发委羽³朝度关
译文:胡雁飞鸣,辞别燕山,昨日从委羽山出发,今日早晨便度过了雁门关。
注释:¹胡雁:北方的大雁。胡: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各民族。²燕山:在今河北省东北部。³委羽:传说中的北方极地。此指北方。《淮南子·地形训》:北方曰委羽。高诱注:委羽,山名也。在北方之阴,不见日也。⁴关:一说指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一说指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一一衔(xián)芦枝¹,南飞散落天地关,连行接翼往复还。
译文:胡雁一个个都口衔芦枝,向南飞翔,散落存于天地之关。它们连行接翼,不断地沿着这条路线往返。
注释:¹衔芦枝:《淮南子·修务训》:夫雁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客居烟波寄湘¹吴, 凌霜²触雪毛体枯。
译文:胡雁客居于湘吴之关,由于要抵御霜雪而体衰羽枯。
注释:¹湘:指湖南,吴指江苏南部。此泛指南方。居烟波,寄湘吴,在修辞上为互文。²凌霜: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
畏逢矰(zēng)(zhuó)¹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²
译文:因怕人射猎而惊相叫呼,整日心惊胆颤,即使听到弓弦的虚响也会从天下掉下来,实在是令人怜惜。
注释:¹矰缴:系有丝绳以射鸟的短箭。同“矰弋”。矰:用绳子栓着的箭。缴:拴箭的绳子。²良可吁:实可叹。
君更弹射何为乎?
君更弹射何为¹乎?
译文:胡雁这样的可怜,诸君为什么还要射猎它们呢?
注释:¹何为:即“为何”,为什么,何故。宾语前置用法。

  候鸟迁徙的习惯,自古以来一直没有改变。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为了生存和发展,大雁每年冬天都要从北飞到南,春天又从南飞到北。代代如此,毫无变更。这种因历史文化地理因素产生的生态平衡现象,一直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的题材。李白的这首《鸣雁行》就是借写胡雁迁徙的艰辛,抒发对“暗箭”的畏恐心理。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开头三句写北雁辞别故乡南来。雁鸣中天,划空而过,似乎是为了逃离某种灾难或留恋故乡而悲鸣,它们从燕山一带南下,一直不曾停留。雁鸣声在历代诗人笔下往往带有凄厉的伤感色彩如谢灵运诗“嗷嗷云中雁,举翮自委羽。”“昨发委羽朝度关”一句写雁南徙的速度之快,显示大雁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也写出人通过对候鸟的观察从而感受春秋代序。

  据说雁在长途跋涉时为了防范人的弋射,便口衔芦苇,令箭不得截其翼,所以成群结队“一一衔芦枝”。《古今注》说,雁自河北渡江南,瘦瘠能高飞,箭射不到,所以不怕被射杀。但是到南方后,气候的温润,物产丰饶,换过羽毛后便增加了体重,到了要回到北方时,体肥不能高飞,怕被人捕获,经常口衔芦苇数寸,以防被射中。“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两句概括了南来北往的雁阵的这一特殊求生现象。虽然这体现出雁群防御的本能,但是这种防范措施在捕射者看来的确微不足道。这就更显出大雁被射杀的命运不可避免,以及诗人的担忧。

  接写南飞的大雁寄居之处:“客居烟波寄湘吴。”江南地区以湘、吴最为平沃,潇湘洞庭又常作为江南鱼米之乡和古代诗词描绘诗人理想去处的代名词,因为那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而此处的“客居”又带有李白的生活经历。李白遭谗言,愤而离开玄宗,又因参加永王李璘的西征而被流放,许多忧愤无处申说,而在这种境地里,历尽艰辛的大雁的形象又分明寄寓了诗人的感情了。尽管是局部的寒冷气候,“凌霜触雪”也足以让这些南来之禽“毛体枯”了。“凌霜触雪”表明环境的严酷,大雁为了生存,需要觅食出行,但终因内外环境的险恶而需付出重大代价,还要经常处在一种担心被捕杀的害怕状态之中,所谓“畏逢矰缴惊相呼”。这句大意说,大雁经常互相以鸣叫声来招呼同伴,好象这种方法可以躲过被射杀的厄运似的,但实际上却是完全不由自主。一“惊”字,生动地写出大雁惶惑恐惧之情状。

  诗人设想,在这种情形中,只要听到有弓弦的声音,大雁便会从空坠落。“闻弦虚坠良可吁”,是说这种境遇的危险,生命的毫无保障,是多么的可悲可叹。因此诗人愤而责问:“君更弹射何为乎?”或许它们还在充当信使,为远方的人们传递信息哩,为什么要对这种毫不妨碍人类生存的义禽动杀机?这里流露出诗人的不平和愤激。

  鲍照的《鸣雁行》叹雁之辛苦霜雪,为了在自然环境中竞争生存而付出重大代价,李白则在本诗中感叹雁之无辜遭弹射;增加了人为的险恶环境。不难看出,写雁的遭遇正是为自己的逢难寓感。这一用意,明代的胡震亨早已指出。明代文徵明有《鹧鸪天·秋雁》词,其中“江湖满地皆矰缴,何处西风有稻梁。”也是借大雁随时都有罹难的危险,表达封建社会文人的忧患心态,可以看出受李白的影响。或者说封建社会的文人就如雪中雁,随时都有遭射杀的危险,所以鸿雁传书的义举、迁徙的悲鸣与艰辛等情形就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结合自己的遭遇写出的观感就更真切感人。

参考资料:
1、 宋绪连 初旭.三李诗鉴赏辞典.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147-150

míngyànxíng

bái tángdài 

yànmíng yānshān zuówěizhāoguān 
xiánzhī nánfēisǎnluòtiānjiān liánxíngjiēwǎnghuán 
yānxiāng língshuāngchùxuěmáo 
wèiféngzēngzhuójīngxiāng wénxiánzhuìliáng 
jūngèngtánshèwèi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