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云霄逼,声名日月悬。剧谈风满坐,杰作气无前。
忠义云霄逼,声名日月悬。剧谈风满坐,杰作气无前。
诗酒今彭泽,山林昔辋川。不随秋露尽,家集灿成编。
诗酒今彭泽,山林昔辋川。不随秋露尽,家集灿成编。
曾几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5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之。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东越闽中有庸岭,高数十里,其西北隰中有大蛇,长七八丈,大十余围。土俗常惧。东冶都尉及属城长吏,多有死者。祭以牛羊,故不得祸。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长并共患之。然气厉不息。共请求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养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口,蛇出吞啮¹之。累年如此,巳用九女。
译文:东越的闽中地区有一座庸岭,山高几十里,岭西北山洞里有一条大蛇,七八其长,十几围粗.当地人常常害怕它。东冶郡都尉及属县的县吏也有不少被它伤害死的。于是人们用牛羊去祭祀,但照样得不到保佑。大蛇有时候托梦给人,也有时下告巫祝,说是要吃十二三岁的女孩子。都尉和县官都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可是大蛇妖气造成的灾害并不因此停息。大家一起寻找家生女婢和犯罪人家的女孩,先把她养着,等八月初祭期一到,就把她送到大蛇洞口。大蛇一出洞就吞吃了小女孩。接连好多年都是这样,已经断送了九个小女孩的生命。
注释:¹吞啮:吞吃 啮:咬。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
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¹。寄曰:“父母无相²,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
译文:这一年,大家又在预先寻求招募祭蛇用的小女孩,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将乐县李诞家里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小女儿名叫李寄,想自愿去应招。父母不同意。李寄说:“爹妈的命相不好,只生了六个女儿,连一个儿子也没有,虽说有后代,却和没有一样。我没有缇萦那种能给父母解救苦难的力量,既然不能供养双亲,只是白白地浪费衣食。活着没有什么益处,倒不如早点死掉。卖掉我还可以得到一点钱,拿来供养爹妈,难道不好吗!”父母疼爱孩子,始终不允许她去应招。李寄偷偷地一个人溜走了,父母制止不了。
注释:¹不听:不答应。²无相:没有福气。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乃缓步而归。
寄乃告请¹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²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³,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啖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乃缓步而归。
译文:于是李寄就向官府请求赐给锋利的宝剑和咬蛇的猎狗。到了八月初祭那天,她便带上剑,牵着狗,来到庙中坐下。她预先用几石米拌上蜜糖,做成糍粑,放在蛇洞口。大蛇爬出洞外,头大得象个圆顶粮屯,眼睛像两面二尺阔的铜镜子。蛇闻到糍粑的甜香气味,就先大口吞食起来。李寄立即放出猎狗,那狗冲上前去咬大蛇。李寄又从后边用宝剑砍伤了蛇几处。蛇受不了伤口剧痛,就猛然跃了出来,窜到庙中院子里死掉了。李寄进洞一看,发现九具女孩留下的头骨。她从洞中把这些头骨全拿出来,痛惜地说:“你们这些人软弱胆小,结果被蛇吃掉了,真值得怜悯啊!”说完,李寄就缓步回家去了。
注释:¹告请:访求。请,求。²诣:到。³餈:一种用糯米制成的食品。餈,同“糍”。
越王闻之,聘寄女为后,指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
越王闻之,聘¹寄女为后²,指其父为将乐令,母及姊皆有赏赐。自是东治无复妖邪之物。其歌谣至今存焉。
译文:东越国王听说这件事,来聘娶李寄为王后,任她的父亲为将乐县令,她母亲和姐姐们都得到赏赐。从此东冶不再出现妖异怪物,歌唱李寄斩蛇的歌谣至今还在那地区流传。
注释:¹聘:旧时定亲叫聘。²后:王后。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山川与城郭,漠(mò)¹同一形。
译文:登阁远眺但见山川和城郭,渺渺冥冥浑同一体难以辨认。
注释:¹漠漠:密布、广布貌。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市人与鸦鹊,浩浩¹同一声。
译文:市人的喧闹与鸦鹊啼鸣,远远听来合成了一种声音。
注释:¹浩浩:旷远貌。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此阁几何与,何人之所营。
译文:这个寺阁到底有多么高峻?这个寺阁又是谁人经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侧身送落日,引手¹(pān)飞星²
译文:侧着身子可以送走落日,举起手来就能攀摘飞星。
注释:¹引手:伸手。²飞星:流星。
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当年王中令¹,斫(zhuó)²南山赪(chēng)³
译文:当年那位姓王的中书令,曾把终南山的林木砍伐干净。
注释:¹王中令:指王彦超,临清(今属山东)人,历仕晋汉周,累官河阳三城节度使,以功加检校太师。中令,中书令的省称。²斫木:谓砍伐木材建筑寺阁。³南山赪 :谓终南山林木被伐尽,山岭赤裸呈红色。 赪,赤色。
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
写真¹留阁下,铁面²眼有棱(léng)³
译文:绘下自己的画像留在阁中,面色铁黑目光炯炯。
注释:¹写真:画像。²铁面:黑脸。³眼有棱:谓目光炯炯有神。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
身强¹八九尺,与阁两峥(zhēng)(róng)²
译文:身躯有八九尺高大,和寺阁一样气度峥嵘。
注释:¹身强:一作“身长”。²峥嵘:与峻,并谓气象超越寻常。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
古人虽暴恣(zì),作事今世惊²
译文:古代虽有许多人粗暴骄横,作的事却常让世人惊叹。
注释:暴恣:暴戾骄纵。²令世惊:一作“今世惊”。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
登者尚呀喘(chuǎn)¹,作者何以胜(shēng)²
译文:登阁的人还紧张得张口喘息,造阁的人不知何以能够承担!
注释:¹呀喘:张口喘气。²胜:承受,力能担任。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hé)¹不观此阁,其人²勇且英。
译文:为何不仔细观看这一寺阁,就可以知道王中书有多么英勇大胆。
注释:¹曷:何,何故。²其人:指王彦超。

  诗的起笔四句从“山川与城郭”至“浩浩同一声”,总写此阁的高峻。诗人登临阁上,但觉山川城郭,冥冥漠漠,仿佛同为一个形体。世人纷杂的声音,和鸦鸣鹊噪,浩浩茫茫,混合在一起。这四句起得突兀,写得极为传神。化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句意,但意象有所扩大,写的是凭高纵目,所见各类形态,旷远微茫,所闻的种种音响,也难以辨别的景况。次四句由阁之高而引起遐想。前两句故作设问:“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这两句是说:这真兴寺阁,究竟有几多高呢?又是何人所营建的呢?后两句“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用形象化的语言,先回答“几何高”这一设问。作者说:登临此阁,几乎侧着身子,就可以目送太阳落山(这是俯视所感)。伸出手来,竟可以攀摘飞星(这是仰观所觉)。两句用虚写表明实际感受,生动恍惚,极夸张之能事。接着以“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两句,回答了上文另一设问“何人之所营”。作者说:当年王彦超将军,以凤翔节度使加中书令的身份,驻节凤翔府,曾经伐木于州南的赪山,建成此阁。王中令因何建阁,作者并没有提起,但在下面四句:“写真留阁下······与阁相峥嵘。”勾勒出他的形象:此人建阁之后,曾在阁下留有画像,他面色铁黑,眼光有如紫石棱,有将军的气概。他身长八九尺,此像与此阁都峥嵘高峻,给人以威严的感受,使人印象很深。

  诗的最后,作者以“古人虽暴恣”等六句,写诗人的所感。作者认为有些古人(包括诗里的王中令),其人虽说恣睢暴戾不足称道,但他们所作之事,也使世人为之惊奇。即以此阁而论,登者尚且感到惊讶吁喘,不知道建阁之人,具有何种胆量,能泰然胜任。结尾“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作者更加强语气说:君如不信,何不观看此阁,则知王中令,亦为勇猛英杰之辈,是不能拿一般的武人来看待他的。

  全诗饶有俊爽高迈之气,写阁写人,都用主动形象的词采。作此诗时,作者年方二十六岁,豪迈英爽,正是壮年作品的特征。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22-324

zhēnxìng--shì

shānchuānchéngguōtóngxíng

shìrénquèhàohàotóngshēng

gāorénzhīsuǒyíng

shēnsòngluòyǐnshǒupānfēixīng

dāngniánwángzhōnglìngzhuónánshānchēng

xiězhēnliúxiàtiěmiànyǎnyǒuléng

shēnqiángjiǔchǐliǎngzhēngróng

rénsuībàozuòshìjīnshìjīng

dēngzhěshàngyachuǎnzuòzhěshèng

guānrényǒngqiěyīng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寻章摘句老雕虫¹,晓月²当帘挂玉弓。
译文:青春年华就消磨在这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了,当破晓之月对着帘幕,如玉弓挂于天边时仍伏案疾书。
注释:¹雕虫: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²晓月:指拂晓的月亮。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译文:难道没有看见辽东辽海一带还战乱连年吗?此时像宋玉那样的悲秋文章又有什么地方需要它呢?

  诗的前两句描述艰苦的书斋生活,其中隐隐地流露出怨艾之情。首句说我的青春年华就消磨在这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了。此句诗意,好像有点自卑自贱,颇耐人寻绎。

  次句用白描手法显现自己刻苦读书、发奋写作的情状:一弯残月,低映檐前,抬头望去,象是当帘挂着的玉弓;天将破晓,而自己还在孜孜不倦地琢句谋篇。这里,诗人惨淡苦吟的精神和他那只有残月作伴的落寞悲凉的处境形成鲜明的比照,暗示性很强。

  读书为何无用?有才学为何不能见用于世?三、四句遒劲悲怆,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揭示了造成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郁积已久的忧愤情怀。

  这首诗比较含蓄深沉,在表现方法上也显得灵活多变。首句叙事兼言情,满腹牢骚通过一个“老”字倾吐出来,炼字的功夫极深。次句写景,亦即叙事、言情,它与首句相照应,活画出诗人勤奋的书斋生活和苦闷的内心世界。“玉弓”一词,暗点兵象,为“辽海”二句伏线,牵丝带笔,曲曲相关,见出文心之细。第三句只点明时间和地点,不言事(战事)而事自明,颇具含蓄之致。三、四两句若即若离,似断实续,结构得非常精巧;诗人用隐晦曲折的手法揭示了造成斯文沦落的社会根源,从而深化了主题,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量。

参考资料:
1、 朱世英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008-1013页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87-289页
3、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10月版:第55-61页
沈链字纯甫,会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入为锦衣卫经历。链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每饮酒辄箕踞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链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链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不敢较。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语。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链是之。吏部尚书夏邦谟曰:“若何官?”链曰:“锦衣卫经历沈链也。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遂罢议。链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可大得志。帝弗省。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益辇金贿嵩,贿日以重。链时时扼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谀黩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帝大怒,谪佃保安。既至,未有馆舍。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链语以忠义大节,皆大喜。塞外人素戆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链。链亦大喜,日相与詈嵩父子为常。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射之。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链。后嵩党杨顺为总督。妖人阎浩等以白莲教惑众,出入漠北,泄边情为患。官军捕获之,词所连及甚众。顺喜,曰:“是足以报严公子矣。”窜链名其中,诬浩等师事链,听其指挥,具狱上。嵩父子大喜。斩链宣府市。后嵩败,世蕃坐诛。临刑时,链所教保安子弟在太学者,以一帛署链姓名官爵于其上,持入市。观世蕃断头讫,大呼曰:“沈公可瞑目矣。”
沈链字纯甫,会(kuài)稽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入为锦衣卫经历。链为人刚直,嫉恶如仇。每饮酒辄(zhé)¹(jī)(jù)²笑傲,旁若无人。锦衣帅陆炳善遇之。炳与严嵩父子交至深,以故链亦数从世蕃饮。世蕃以酒虐客,链心不平,辄为反之,世蕃惮(dàn)³不敢较。俺答犯京师,致书乞贡,多嫚(màn)。下廷臣博议,司业赵贞吉请勿许。廷臣无敢是贞吉者,独链是之。吏部尚书夏邦谟曰:“若何官?”链曰:“锦衣卫经历沈链也。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遂罢议。链愤国无人,致寇猖狂,疏请以万骑护通州军储,而合勤王师十余万人,可大得志。帝弗省。嵩贵幸用事,边臣争致贿遗。及失事惧罪,益辇(niǎn)金贿嵩,贿日以重。链时时扼腕。一日从尚宝丞张逊业饮,酒半及嵩,因慷慨骂詈,流涕交颐(yí),遂上疏,因并论邦谟谄(chǎn)(yú)()货状,请均罢斥,以谢天下。帝大怒,谪佃(diàn)保安。既至,未有馆舍。贾人某询知其得罪故,徙家舍之。里长老亦日致薪米,遣子,弟就学。链语以忠义大节,皆大喜。塞外人素戆直,又谂知嵩恶,争詈嵩以快链。链亦大喜,日相与詈(lì)嵩父子为常。且缚草为人,象李林甫、秦桧及嵩,醉则聚子弟攒(cuán)射之。语稍稍闻京师,嵩大恨,思有以报链。后嵩党杨顺为总督。妖人阎浩等以白莲教惑众,出入漠北,泄边情为患。官军捕获之,词所连及甚众。顺喜,曰:“是足以报严公子矣。”窜链名其中,诬浩等师事链,听其指挥,具狱上。嵩父子大喜。斩链宣府市。后嵩败,世蕃坐诛。临刑时,链所教保安子弟在太学者,以一帛署链姓名官爵于其上,持入市。观世蕃断头讫,大呼曰:“沈公可瞑目矣。”
译文:沈链字纯甫,是会稽年。嘉靖十七年考中进士。入京城任锦衣卫经历。沈链为年刚强正直,疾恶如仇。每次喝酒总是伸足而坐、狂笑傲视,旁若无年。锦衣卫统帅陆炳善待他。陆炳和严嵩父子交情很深,所以沈链也几次和严世蕃喝酒。严世蕃用酒来虐待客年,沈链心怀不平,就替客年指责严世蕃,严世蕃害怕不敢计较。俺答进犯京城,投信要求朝廷进贡,多有失礼言语。皇帝让朝廷大臣广泛讨论,司业赵贞吉请求不要答应。朝廷大臣没有敢赞同赵贞吉的年,只有沈链赞同他。吏部尚书夏邦谟说:“你是什么官?”沈链说:“(我)是锦衣卫经历沈链。大臣不说,所以小吏发言。”于是停止议论。沈链愤恨国家没有年才,致使敌寇猖狂,上疏请求用一万骑兵保护通州军备储粮,并集合拯救国难的军队十多万年,可获大胜。皇帝没有明白(他的意思)。严嵩显贵受宠幸执掌大权,边防大臣争着来贿赂。而做错事担心获罪的年,更是用车子装载金钱贿赂严嵩,贿赂一天比一天严重。沈链时时叹息。一天和尚宝丞张逊业喝酒,酒喝到一半时提到严嵩,就慷慨激昂地痛骂(严嵩),泪流满面。于是上疏。趁机一起评议夏邦谟谄媚阿谀、贪污纳贿的情况。请求把他们都罢除贬斥,来向天下年谢罪。皇帝大怒,贬沈链到保安垦田。到了保安,没有住的地方。某商年询问得知他获罪的缘故,搬家让他居住。里中长老也每天送柴送米,派子弟跟从他学习。沈链把忠义大节告诉他们,都很高兴。塞外年一向憨厚而刚直,又熟知严嵩的罪恶,争着骂严嵩来使沈链快活。沈链也很高兴,年们每天互相参与骂严嵩父子成为习惯。而且绑草做年像,模仿李林甫、秦桧和严嵩,醉了就聚集子弟用箭射他们。言语逐渐传到京城,严嵩很恼怒,思考着有什么来报复沈链。后来严嵩同党杨顺担任总督。蔚州妖年阎浩等年一向用白莲教迷惑众年,在塞北出入,泄露边防情报成为祸患。官兵抓到了他们,供词牵连了很多年。杨顺高兴了,说:“这足以报答严公子了。”窜改供词写了沈链的名字在里面,诬告阎浩等年以沈链为师,听从沈链的指挥,备文定案呈上。严嵩父子很高兴。在宣府刑场斩杀沈链。后来严嵩失败,严世蕃被判死罪。临行刑时,沈链所教的在太学的保安子弟,用一张布帛在上面写上沈链的姓名官爵,持入刑场。看到严世蕃断头后,大声说:“沈公可以瞑目了。”
注释:¹辄:就,总是。²箕踞:古人席地而坐,坐时臀部紧挨脚后跟,如果随意伸开两腿,像个簸箕,就叫箕踞,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³惮:怕,畏惧。⁴俺答:一般指俺答汗。⁵嫚语:轻侮的言辞。⁶扼腕: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虑、愤怒、激动等心理活动。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
译文:鸟在野草田间衔枝,却误入了枯桑丛里。
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
客土¹植危根²,逢春犹不死。
译文:入地不深容易拔起的根植生在异地的土壤上,适逢春天尚且不会枯死。
注释:¹客土:异地的土壤。²危根:入地不深容易拔起的根。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草木虽无植,因依尚可生。
译文:草木即使没有感情,也由于相互依靠还能求得生存。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译文:为什么是同一棵树上的枝叶,命运却有枯荣的不同?
《树中草》,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在这首诗里,诗人抒发了世人命运飘忽不定的郁闷之植。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请使用Ctrl+D进行收藏。
确认
是否确认删除?
确定 取消